儒道至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永恒之火
夺我之妻。
济县县令第三次拍击惊堂木,怒喝道:胡说八道!我已用官印查过,你家的童养媳毫发无损,向文宣怎会夺你之妻?
我若不杀他,他便夺了。
信口雌黄!
我知道他一定会夺。方运眉头轻动,似是回答又似是自言自语。
县令大怒道:你也曾读书识字,也算是半个读书人,读书人首重修身,杀人不善,如何修身?
第399章 宝藏
杀恶,便是行善。方运道。
县令道:空口无凭!那向文宣不过是对杨玉环有歹意而已,并未真正下手,你所作所为,便是杀人!
等他动手的时候,一切都晚了。方运道。
县令再一次猛敲惊堂木,道:你可知罪?
按景国律法,我犯下杀人之罪,自然知罪。
那你可有愧。
无愧。
大胆!县令大喝。
方运淡然看着县令,一言不发。
若人人都像你如此胆大妄为,律法何在!
至少抢人妻女的混蛋会少一些。
来人,押入监牢,等查明案情再审!
方运被戴上手铐脚镣,押入昏暗的监牢中。
连续几日无人来问,但第三日后,监狱的庞班头突然拎着好酒好菜前来,并松了方运的手铐脚镣,把桌椅摆到方运的牢房之内。
方公子,这几天照顾不周,还望海涵,不过卑职也没做恶了您的事,只是尽忠职守,您可千万别见怪。庞班头笑呵呵地问。
方运微微一笑的,道:庞班头这是什么意思,我不懂。
庞班头轻咳一声,道:你家那个童养媳啊,身份不简单,原来是京城豪门杨家之人,那位老家主可是一位大儒。据说向家已经彻底倒了,马上就会有人接您出去。
方运难以置信地看着庞班头,过了好一会儿才压下心中的激动,道:不到最后一刻,不能下定论。
两日后,朝廷文书下来,杨家大儒利用圣院军功减罪,罚方运劳役三年。
三年后,方运和杨玉环前往京城完婚。
五年后。方运夫妇带着两岁的儿子回到济县,方氏商行成立。
又一年,方运在济县游玩,在济陵山发现一只乌鸦立在一处石洞前不离开,方运奇之,入石洞,得无主宝藏,有各种文宝和神物,价值千万两白银。
新历二一六年,方运三十岁。成为景国有名的大商人。
在这些年里,方运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哪怕不是读书人,也依旧每日读书,用读书人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自律自重。
新历二二六年秋,方运正在书房读书。
父亲!求求父亲救救孩儿!方运之子方志学突然闯入书房,跪倒在地,抱着方运的腿大哭。
何事如此惊慌失措?老成的方运低头看着儿子。表情没有丝毫的变化。
方志学流着泪道:我我不小心误烧了东门刘家的屋子,他们一家三口都死在里面,现在县衙恐怕在寻我,还望父亲救我!
方运眼皮低垂。握着书卷的手爆出青筋,过了好一阵才道:你刚从你母亲那里过来?
方志学低着头,点点头,道:母亲只是流泪。说她帮不了我,让我来找您。
哦?你真是误烧?方运坐在太师椅上,低头看着跪在下面的儿子。
是的父亲!刘氏夫妇污蔑我。我一气之下想放火吓吓他们,哪知不小心将他们烧死。
嗯,那你去我随县衙。方运起身道。
啊?县衙的人正在找我。方志学道。
方运呵斥道:堂堂秀才怎会如此胆小怕事,我与纪县令交好多年,我去为你说情,让你脱罪!
谢谢父亲!谢谢父亲!方志学泪流满面。
两人坐了马车来到县衙,方运向里走,纪县令快步迎出来,笑道:方兄大驾光临,有失远迎,万勿见怪。
方运冲纪县令一抱拳,道:犬子志学犯下弥天大罪,我虽不是读书人,但亦不会包庇。请纪县令公正审理此案,若是我儿杀害刘家三口,必当以命相偿!
你骗我!方志学转身就跑。
方运不紧不慢道:请纪县令抓捕疑犯归案。
在下得罪了。纪县令说完,口吐唇枪舌剑,拦住方志学。
方志学扑通一声跪下,大声呼叫:父亲!父亲!救救我,救救我!您只要去修书一封,请大儒曾外祖父出面,就像当年一样减免我的死罪。父亲,我是您的儿子啊。
我当年杀该杀之人,今日也绝不留该死之徒!劳烦纪县令了。方运向纪县令一拱手,面无表情地离开。
父亲,父亲方志学大喊。
方运头也不回上了车,进入车厢后,似乎被沙子迷了眼,用袖子擦了擦眼角。
三日后,案件审理完成,方运之子方志学强抢良家妇女不成,逼死一家三口,纪县令按照律法判方志学死罪。
方运亲自去受害者父母家请罪,厚葬一家三口,并负责养两家老人,众人唾面不做反抗。
新历二二八年,方运开办族学,但凡大源府方家子弟都可在族学中学习。
新历二三二年,方家书院遍布江州,成为江州所有书院中收费最低廉的书院,甚至负责优秀学子的一切费用。
新历二四五年,杨家家主犯下叛国大罪,而杨家大儒已去世,杨家本家全部沦为阶下囚。
方运不顾避嫌,耗尽家财四处奔走,救助杨家老幼妇孺。
新历二四八年春,杨家政敌艾家要求方运割裂与杨家关系,方运言可与杨家家主划清界限,但绝不割裂与杨家的关系。
第二年,方运被诬告勾结杨家家主,被捕入狱,因为有传言说将处死方运,杨玉环上吊殉情。
新历二五六年,方运七十一岁,杨家大儒之事平反,原来是逆种文人的毒计,方运得以释放。
出狱后,方运暗中经营十年,在八十一岁时,公布艾家罪证,覆灭艾家,报爱妻杨玉环之仇和七年之牢狱之恨。
方家声势大振。跻身庆国豪门之列,儿孙满堂,故交遍天下。
八十二岁大寿之时,方运得到二十年份的延寿果,正要当着满堂儿孙宾客的面服食,门房通报有人拜访,自称济陵山故人。
老态龙钟的方运立刻坐起,出门相应,见到一位须发皆白的黑衣老者,这黑衣老者身形高大。目光清澈,眼中似乎有一丝淡淡的恨意。
那黑衣老者微微一笑,掩盖掉眼中的恨意,道:你盗我济陵山宝物多日,今日可愿归还。
方运一愣,哈哈大笑,道:我方家无数家财你都可拿去,但你拿不走我方运的名声,拿不走方氏书院培养的万千学子。更拿不走景国数十万人家为我立的长生牌位。这延寿果,也可归你。说着把延寿果抛给黑衣老人,笑着回到卧室。
当天夜里,八十二岁的方运闭目长逝。
方运茫然地睁开眼。发现自己站在一片碧绿的草地上,远处是蓝天白云。
方运感到头微微疼痛,心中充满疑惑,自己明明刚刚进入第七山的光门。却好像过了一辈子那么久,心里空荡荡的,好像失去了什么。
方运只觉得眼角湿热。伸手擦拭,却什么都没有,这才意识到自己现在只是神念,身体并没有进入书山。
一个陌生的声音突然响起。
笨书生,蠢文人,连读书人都不是了,骨头竟然还那么硬!我以向文宣夺你之妻,你若不动,则悔恨终生,你若动了,则应有愧,不曾想你没有。以宝藏为伏,成就你一生荣华,最后夺你富贵,你若不舍便是贪,你若舍之不尽便是恋,可你竟然拱手相让。以你之子为饵,护则无德,不护则心中反复,你倒以几滴泪断了念想。至于救杨家之人等事情,竟然依旧不改初衷,这种硬骨头的读书人,令人讨厌!
方运听着这个声音,隐隐猜到一个可能,心中所有的疑惑和莫名的不舍都付之一笑。
此事不算完,我还会找你!怪了,本圣明明能引动人心最深的恐惧和不舍,可怎么就不能让你屈服,怪!怪!怪!
方运眼前支离破碎,随后发现自己依旧站在第七山上。
你竟然能过第七山?书山老人出现,目光中有些好奇。
方运笑了笑,道:或许是运气吧,我都不知道书山里考了什么,大抵是些幻境。
第七山不是幻境,是书山。书山老人面露惆怅之色。
哦?方运道。
上次你入了书山,你没忘其中经历,今日便不一样了。说了也无妨。书山老人用脚踢了踢地面,土地裂开。
方运低头一看,就见裂缝中竟然处处是书籍,有新有旧,有薄有厚,一股腐臭之味从书中散发,有些书籍甚至有虫蛀的痕迹。
方运不由自主皱起眉头,后退一步,道:九座书山皆是如此?
不,唯独第七山是。书山老人道。
方运道:我方才听里面一人说,以后还会找我,他真能做到?
书山老人笑了笑,道:每位大儒都对他恨之入骨,李文鹰前去圣院,就是为了对付他。你以后可要小心,恐怕在你成大学士的时候,他就会找你。
那是何物?
不可说。书山老人摇头。
方运不再追问,看向第八山。
第七山和第八山之间空空如也,没有索桥,没有通道,只有化为实质的奇风。
这第八山怎么走?方运问。
能走的时候自然可走。书山老人消失不见。
方运走到第七山边缘,略一试探方才明白,没有二境大成的文胆,绝无可能抵御两山之间的奇风。(未完待续索,!
第400章 入京城
书山处处有生机,方运便盘坐在山中,闭着眼,背诵《论语《尚书《孟子《荀子等众圣经典,声音低沉,但字字刚劲有力。。。
不多时,方运就发觉自己的声音里多了前所未有的沧桑感。
方运停下朗诵,无论怎么回忆,都记不得第七山发生了什么,但只要一想到第七山,心里总有些空落落的遗憾之感。
隐隐约约,方运有些明白,若自己不失去一些,永远得不到最好的,而第七山让似乎让自己经历了失去。
两个时辰之后,方运只觉天地震动,眨了一下眼睛,发现自己回到圣庙之中。
嘶
呃
圣庙的九十九名举人中过半露出痛苦之色,还有一些人昏迷不醒,只有十多个举人的眼神逐渐由迷茫变得清醒。
方运急忙闭上眼,然后再睁开眼,装出一副迷茫的样子,心中疑惑不解。
书山老人已经说了自己不可能记住书山里的一切,可自己还是记得清清楚楚。
方运低下头,看向自己的右手,就见一道头发丝细的伤痕横贯手心,泛着淡淡的红色,如同多了一条新的掌纹。
方运眼前立刻浮现燕赤霞惨死的场面,眼中冒出一团怒火又迅速消散,用力握紧拳头。
你们都醒了吗?一个举人道。
方运缓缓松开手,微笑道:醒了,你们过了几山?
唉,我只到二山三阁,想想别人是秀才都能到三山,我堂堂举人只能到这里,真是惭愧。
我还可以,败在三山二阁。
哪怕我们是举人。过三山三阁得文心也极难。不过有了此次书山的经历,我们若考中进士,进入学海后得到文心的机会更大。
文侯大人,您到达第几山?一个举人问道,其他人也期盼地看着方运。
第六山。方运原本还有些不好意思,可是有了口是心非文心后,说假话张口就来,表情没有一点生硬。
不愧是方镇国!哪怕那位颜域空都做不到!第一举人非您莫属了!
众人纷纷称赞。
在众人说话的过程中,方运探查饮江贝。
发现力量聂小倩的骨灰罐不见了,但多了三种东西。
一小堆紫干木。比蛟王龙角珍贵数十倍。
半片月莲,这是连半圣想要得到的神物,至少可延寿三十年。
第三件则是一片碧绿的叶子,叶子的叶脉是纯银色,煞是好看,方运猜到这应该是进入天树的钥匙。不过既然是举人就可以进,自然在临近突破进士的时候进比较好,先放一段时间。
圣庙大门缓缓打开,众人说笑着离开。门外站立着大批官员,不乏成名多年的举人和进士,但他们却羡慕地看着这些举人,因为绝大部分官员都没上过书山。
方运看了看天色。此刻已经是下午时分。
走出圣庙,方运立刻接到多封传书,其中有文相的传书,说等到书山结束。马上接他去京城。
方运刚要回复,却看到天边飞来一辆蛟马车,方运心道姜河川的境界恐怕已经不下于文宗。哪怕不知道书山什么时候结束,可却能感知到大概的时间,提前返回。
众人弯腰迎接文相座驾。
文相姜河川一头银白色的头发散披在身后,须眉洁白,面带和煦的微笑,道:我也不多言,为防夜长梦多,我即可带方运回京城。不过我倒想问问,方运你到了书山何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