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儒道至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永恒之火

    方运虽然认为小罪用刑过重不好,但也认同大罪必须要重刑。后世的法律之所以越来越轻,有些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有些是为健全法治,但许多大罪却轻罚,实则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需要。诸如金融经济类大罪平民不可能触犯,而此类罪行破坏巨大,明明比杀几十人都严重,但量刑一再减少,这就很耐人寻味。

    无论是兵家还是法家都有以杀止杀的思想,方运此次行为除了得罪一些腐儒,却得到了更强的盟友。

    李繁铭笑道:我是启国人,启国被方运碎文胆的人不超过二十,不会有人恨方运,反倒会瞧不起庆国那些人。

    我们嘉国也不可能对方运有积怨,若方运此举能让庆景两国减少摩擦,死个几万人我们都不在乎。

    庆国的宗午德却低声道:唉,以后还想针对方运之人,就算没有此次苦肉计,也不会停手。只不过,以前那些人的目标是景国,但现在换成了方运。

    方运明白宗午德的意思,如果是以前的敌人是多而广,那么现在的敌人就变得少而精。

    许多人面带忧色。

    方运微笑道:你们说,是妖蛮众圣可怕,还是庆国鼠辈强大?




第375章 文相去处
    说的是,你应全力对付妖蛮众圣,不要在乎那些小人。

    这就是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怕痒。你果然想得面面俱到,就算你去了京城,我也不用太担心。只要不与半圣世家交恶,再防备左相,有太后和文相在,京城无人是你的对手!我巴不得京城的举人进士与你文比文斗,让我们笑一笑。董文丛笑道。

    几人眉开眼笑,都想看到方运欺负人。

    方运却没有笑,而是看向大源众官员,缓缓道:有件事,我不吐不快,这大源府的治安,问题不小啊!

    大源府众官员面色一变,别说方运刚刚经历圣笔评等,文名达到巅峰,单单内阁行走的加衔就可力压在场除葛州牧和芦都督之外的所有官员。

    孙知府跟方运关系极好,猜到方运不是为难自己,立刻道:下官不察,望文侯大人提醒一二。

    在场的官员除了葛州牧和芦都督两位三品大员,其余官员全都微微低下头,双臂垂下,无比恭敬。

    那些圣墟好友好奇地看着方运,没想到他虽然年纪小,可一旦以官员的身份说话,官威厚重,丝毫不显稚嫩。

    方运道:我的四颗延寿果,本属于牺牲十年寿命的五人,你们可知道?

    下官知晓。数十官员低声道。

    我的老师王先生就在五人之中,而就在昨日,王师母前来找我,说一个叫管长俞的人竟然意图强买他们的延寿果,不仅如此,还以王先生儿子的前途威胁王先生一家。我当时气不过,说那管长俞若不马上离开,叫人打断他的腿。据我所知。昨日管长俞没有离开,你们说,这人应该如何处置?方运道。

    众官员无比恼怒,那可是方运从圣墟拼了命得到的延寿果,而且李文鹰关照过,竟然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强买?

    几个高官低头思索。

    陈溪笔义愤填膺,他就是在那场战斗中失去手臂,后来吃了方运的生身果恢复,与王先生等人是真正的生死之交。

    延寿果与妖族战斗有关,那此事就交给我府军处理。末将一定把此事办得妥妥当当!陈溪笔在最后四个字加了重音,表示定要打断管长俞的腿。

    那就麻烦陈将军了!方运收起三品大员的威仪,面带微笑,恢复为普通的举人。

    那些官员稍稍松了口气。

    陈溪笔正要走,刑司的司正低声道:那管长俞是管家的人,其父是家主第二子,地位显赫。

    芦宏毅冷哼一声,道:在江州的地盘上撒野,别说‘管’家。就算‘管’国又怎样?延寿果也是他能动的?陈将军,你带人去,出了事我顶着!

    是!陈溪笔匆匆离开。

    葛州牧面色一动,随后道:小事一桩。溪笔必然能处理妥当。文侯,文相已经驱车离开,明日等你下了书山,他亲自来接你。今夜的庆功宴,他就不参加了。

    方运心道或许是姜河川有什么重要的使命,便也没多问。

    董文丛急了。道:文侯大人圣笔评等,此乃景国普天同庆之事,文相怎能不参与庆功宴?方才他离开,我还以为只是找地方歇息!

    葛州牧神态有些不自然,道:那十八驾蛟马车向济县的方向驶去。

    众人略一思索,恍然大悟,看向方运。

    方运哭笑不得,没想到连文相都去了悟道河,这悟道河之名算是彻彻底底坐实了,以县令蔡禾的老谋深算,必然会大肆宣扬此事,把他写进《白蛇传当法海一点都没错。

    若文相有所突破,成为文宗,你居功甚伟!董文丛道。

    方运谦虚地笑了笑,心中祈祷只要半圣别去就行。

    葛州牧对方运道:我刚刚收到一封传书,与你有关,随我到凉亭处详谈。

    好。方运跟着葛州牧向凉亭走去。

    方运环视四周,边走边道:乞丐咳咳,赵景空大学士似乎早就离开?

    葛州牧笑道:他性子古怪,巴不得离我们远远的找地方去乞讨。他临走前还嘟囔着等你落魄了去找他,他教你如何乞讨。

    这位皇叔真是个趣人。方运道。

    走到凉亭,葛州牧用文胆之力隔绝内外,低声道:文侯,你难道不知那管家就是康王的忠狗?哼,芦宏毅说的大义凛然,他与左相走得近,自然巴不得你与康王有冲突!有些事你也知道,我也不遮遮掩掩。武国扶持康王,庆国扶持左相,两人一直盼着景国亡国!

    这我都知道。方运心道这葛州牧果然是官场中人,若是换成一个蠢人很可能在方才当众说出,那等于逼方运当众表态,说不定就恶了康王。

    那你还要打断管长俞的腿?管长俞来江州的事我也略知一二,是为了准备衣知世封圣的贺礼,都说最多一两年衣知世就可封圣。你说,万一康王将来在衣圣面前歪几句嘴说你的不是,衣圣就算不会害你,随便找个由头,你就会吃大亏,到时候可比损失一颗延寿果严重得多。葛州牧劝说道。

    方运道:我也想过。且不说衣知世不知多久要封圣,就算封圣了,也不至于为区区一点小事为难我,最多是对我印象不佳而已。我读过此人的传记,他很有容人之量。

    葛州牧轻声道:你还是年轻,你弱他强,他自然有容人之量,你若有赶超他的趋势,他本来或许不在意,但康王和那些搬弄是非的小人若不断说你坏话,年长日久,他还会一直保持大度吗?

    方运愣了一下,自己真没往这方面想,因为衣知世在世人心里是一位高洁的大儒,不过,这葛州牧说的一点都没错,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

    若是康王会为了区区一个管长俞视我如死敌,不惜去衣知世那里坏我名声,那这种人也没必要忌惮,或许,衣知世反而会看低他。方运道。

    葛州牧轻叹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悲凉,道:怪不得我一把年纪还只是进士,难以突破成翰林,原来我把所有人都当成官场之人,用官场的思维来思考一切。你不是官场中人,却看得比我通透,的确,康王霸道,或许不容你,但衣知世终究是能成半圣的大儒,未必会像官场中人一样斤斤计较。只要你不阻他圣道,他应该不会树敌。

    方运立刻道:我这只是一个猜测,防人之心不可无,或许您老才对。

    葛州牧呵呵一笑,摸了摸花白的山羊胡,道:你无需安慰我。托你之福,我已经知道为何不成翰林,找到缘由,便可慢慢解决。走吧,你先回家准备一番,晚上为你设宴。你有何要求?

    方运想了想,道:还是我来设宴吧,包下望江楼,既为庆功宴,也为被苦肉计欺骗的好友道歉,到时候我请蔡县令来。

    我就说蔡禾那个奸猾的小子怎么那般糊涂,原来是配合你上演苦肉计,好。

    方运心中暗笑,蔡禾已经年过三十,也只有葛州牧这种五六十岁的人才敢叫他小子。

    方运向门口走去,和圣墟的好友热热闹闹走出州文院的大门。

    放榜完毕,那巨大的榜文消失,新的普通榜文贴在文院前的布告栏上,有许多人聚在那里,议论纷纷。

    举人地位远比秀才要高,在一州之内已经算是名人,也就在大源府这种首府不算什么,若是回到小县里苦心经营几十年,必然成为望族。

    幸好圣元大陆的举人志在天下,都有一颗为人族出力的心,不到七老八十基本不会退隐,哪怕退隐,每年九月九重阳节依旧会参与各地的敬老文会。

    九九音同久久,有寿长命久之意,原本只是嘉国一州把重阳节定为敬老节,后来传遍天下,十国的重阳节与敬老节同过。

    方运与众好友一边往家里走,一边交谈,偶尔看一眼传书,很快看到曾原的传书。

    景国状元季梦先陷入天意诵文,文胆碎裂。他辱你,你反倒要他的文稿,你圣笔评等,他却不认输,此间差别,阔如天渊。

    方运只是轻声一叹,本以为季梦先才情过人,不会看不透自己用意,没想到还是被国仇蒙蔽,白白碎了文胆,只是不知道这位季梦先会不会入巴空山的聚文阁,成为攻击自己的急先锋。

    随后,曾原详细描述了荀县明月楼发生的事,也发了其他地方的事,许多昨夜还恣意张狂的文人,全都栽在圣笔评等之下。

    到了家门口,方运看到之前的士兵都已经撤走,周围的邻居等了许久,纷纷上前打招呼。

    进了门口,方运也不管友人,把自己锁在书房里,认真给那些半圣世家的家主或大儒回书,既然那些人都是为以后准备,自己也不应该太过急切,一切等成进士再说。

    回复完传书,方运又邀请蔡禾参与今天的庆功宴,要当着众人的面解释清楚。

    方运离开书房,发现那些友人正在高谈阔论,先是猜测这次他这个圣前举人能走到第几座山,后又猜测书山的后几层到底考什么。

    方运看了看天色,已经是中午,于是让人准备午餐,正要与友人一同聊天,就听外面突然传来一个并不怎么熟悉的声音。

    恭喜方文侯,贺喜方文侯!



第376章 续诗
    方运立刻想起这个声音,正是自己的堂兄方礼。。。

    转身望去,就见方礼领着方仲永站在门外,方礼一身大红的员外袍,喜气洋洋,伸手摘掉红圈瓜皮帽,佝偻着背,露出谄媚的笑容。。

    方礼的身边,站着一个眼窝深陷的少年。

    方运仔细一看,心中感慨万千,在数年前,就听说过方仲永的大名,那时候正是这个堂侄意气风发的时候,自己不仅默默无闻,连吃顿饱饭都困难。

    方仲永跟着父亲周旋于大户人家卖弄诗词文章的时候,方运还在酒楼打工养活自己。

    在童生试前,方运见过方仲永,那时候方仲永的声势达到了巅峰,几乎是济县案首的不二人选,方礼恨不得提前庆祝,方仲永甚至在科举上写出出县的诗文。

    但是,方运凭借奇书天地胜过方仲永。

    之后,方运刻苦读书,一天就睡一个时辰,后期有大量才气支撑,但前期纯粹靠着太后赏赐的血参等物硬抗,慢慢坚持下来,进步飞快。

    就在方运刻苦读书的时候,方仲永却因为是县里的童生第二,被他的父亲带着走亲访友,继续卖弄诗词,根本没时间读书。

    方运在玉海府考秀才,成为秀才第一,而方仲永在大源府却没有考中,毕竟年幼,方礼和其他人并不在意。

    接着,方运名声大噪,但他几乎不应酬,一直刻苦读书,哪怕在军中磨砺的时候,都天天去军中的藏书室学习兵法。

    反观方仲永,因为出了方运这个大名鼎鼎的亲戚,方礼不仅没有让他静下心来追赶,竟然打着方运的名号冲出济县,变本加厉在大源府各地招摇。赚了不少银钱。

    方礼最风光的时候是带着方仲永在府文院中,让方仲永给那些小童生背诵方运的诗词。

    直到前两日,方礼带着方仲永拜访济县县令蔡禾,让方仲永写文历数方运恶行,虽然言辞不如庆国人那么恶毒,但却令人不齿。

    蔡禾还考校了一下方仲永,最后给方运的传书中说泯然众人矣,意思是方仲永才华尽失,已经和普通童生毫无区别,但蔡禾明显不想说重话。此时的方仲永恐怕已经不如那些童生。

    此刻的方仲永,目光呆滞无光,看方运的眼神里充满了惊惧,哪里像一县神童,简直就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孩子。

    方运极为惋惜,但也清楚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方仲永根本无力违背其父。

    若是方礼只自己来,方运早叫人轰出去,可看到方仲永的样子。轻叹一声,道:仲永,堂兄,进来吧。

    谢文侯!谢文侯!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谢谢你文侯堂叔!方礼猛地拍打方仲永的头,方仲永身体一晃,差点摔倒。

    住手!《三字经里有言,子不教。父之过,就算错在仲永,你何至于动辄打骂?方运轻喝一声。

    方礼一愣。急忙笑呵呵道:对对对,文侯大人说的对,您放心,以后我绝不打。我敢打我儿子,可不敢打文侯您的侄子。有您如此向着他的堂叔,是仲永的福分。仲永,还不快谢谢堂叔?

    方礼满面笑容看着自己的儿子。

    方仲永眼中闪过感激之色,俯身作揖道:孩儿仲永谢过堂叔。

    都是自家人,进来说吧。方运示意两人与他去书房谈话。

    那些圣墟好友本来在厅堂中说话,见到有人来访便纷纷出来。

    李繁铭道:方运,此人就是济县神童方仲永?

    方礼见到这些人都身穿举人黑袍,立刻谦卑地陪笑道:哪里哪里,济县神童只有方文侯一人,其他诸人碌碌无为,不足挂齿。我儿仲永不过是普通的童生,哪里能入诸位举人公子的法眼。

    李繁铭笑道:你少诳我。我也曾去过悟道河,在济县听说过方仲永的名字。怎么,你成天带着方仲永去各处卖诗文,到了这里就瞧不上我们了?

    不敢不敢。方礼发觉这人的口音不是景国的,又提到悟道河,立刻意识到这些人的来头,吓得满头冒汗,这些半圣世家的子弟在平民眼里和国君没什么区别。

    李繁铭却不屑一笑,道:真是不知好歹,给你好处都不要。

    其余举人轻轻摇头,不再看重方礼。

    方礼一愣,恍然大悟,急忙大声道:文侯大人,请您考校仲永的诗文,仲永,还不快上前请教!

    方仲永上前作揖,道:请堂叔老师考校学生诗文。

    方运本想拒绝,但看了看方仲永黯淡的目光,心中下了决定,道:好,既然是你堂叔,又同为读书人,那我就考校你一番。你诗文都有名,那我分别考校。我也不出难题,就以今年举人试的《维民所止为题,你口述经义,不求多好,只说你破题解题思路。
1...240241242243244...15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