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永恒之火
方运可不想让自己的练习之作过于惊世骇俗,所以始终压着不写细节,观点是自己的,但论据却引用圣元大陆众圣或大儒之言,虽然有些老套,但可以看作是求稳,乃是科举的常用方法。
我还未考虑清楚。方运道。
董知府用手指点了点方运的试卷,道:亲眼看到你随随便便写一篇策论,都令我振聋发聩,我有种错觉,你在为我景国指路,甚至
董知府没有说下去,因为下一句话不能随便说。
方运沉默不语,因为他已经猜到董知府没有说出来的话是什么。
在为人族指路。
房间一片寂静,只听到院子里小狐狸的嘤嘤声,还有门外的人来来往往的声音。
董知府道:怪不得冯院君说你的经义在‘立意’上无出其右,这策论处处是奇思,句句有妙想。身为一个负责任的师长,这篇策论我带回家,明日再送你一份完善的点评。说着,董知府把方运的策论收起。
方运愕然,随后微笑道:那请董师出另外的九道题目,明日夜晚之前我尽量写完。
董知府面不改色,快速写完九道策论题目,然后道:外面那些瓜果礼品你如何处理?我初看之时,就无比头痛。你送人,必然有人说你罔顾玉海城人的情谊;你留着吃不完坏了。必然有人指责你糟蹋粮食;唯一能轻松解决这些东西的,唯有数万士兵,可你送这么多给士兵,一个收买军心的大帽子扣下来,朝中奸臣做梦都会笑醒。我看你也不知愁,可有解决之法?
方运淡然一笑,道:家有家宴,国有国宴,那玉海城就来个城宴。晚上不是要开庆功会吗,就在这里如何?
董知府稍稍歪着头。仔细从头到脚仔细打量方运,最后叹道:果然方镇国,不愧方圣前。文斗之后,‘城宴’万民,此事必将再度传遍环宇。幸好我知你是奇思妙想,若是七老八十之人想到‘城宴’,我只能赞一句老谋深算。
知府大人抬举了,你不说,我还真没往别的方面想。我原本只想解决这些食物而已。就是请厨师可能要麻烦一些。方运道。
董知府笑道: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你要城宴万民,哪个酒楼的老板会傻到在这种时候赚钱不要脸?巴不得把自家的厨子送过来,然后在自己门口贴上红纸黑字。写上为了庆贺你文压一州为了城宴万民不做生意,舍一天生意赚一世得意。
也是。方运道。
董知府道:这件事就不用你张罗了,我让整个知府衙门的人出动,人手饭菜都必然安排得妥妥当当。开宴前夕。我声传全城,一切都在掌握。
方运道:您可别说大话。来几千人没问题,可若是几万人一起来。厨师和负责张罗的人就需要两三千,几十条街都会摆满桌子,万一哪方面没做好,必然怨声载道。您身为知府,不会想不到这点。
董知府点了点头,迟疑片刻,坚定地道:此事交给我了!我不信我堂堂一府之首连场晚宴都张罗不了!你等我的鸿雁传书!
董知府说完转身就走。
知府大人慢走。方运出门相送。
你现在别出门,在家里继续写策论。门我替你关好。董知府站在门口,关上书房的门。
方运轻轻作揖,不为别的,只为关门时董知府目光中的殷殷期盼。
董知府转身离开,好不容易挤出人群,走到两条街之外的马车边,对车夫道:先去州文院,我要见剑眉公。
说完,董知府上车,拿出方运的那篇策论,轻声自言自语:既然没有名字,就叫《稳农定军策吧。哼,你以为我拿此策论是为了你的字?太小看我了!董知府说完,眼中似乎闪过一抹羞恼。
不多时,车到州文院,董知府稳步来到李文鹰的办公之所,他轻轻敲了三声门,推门而入。
宽大的桌台上摆着厚厚的文书,文书之后,李文鹰低着头快速批阅,头也不抬道:文丛,你先坐。
董知府道:瓜果满街之事大人可曾听说?
嗯。足见我景国民心所向。李文鹰终于停下笔,一丝不苟地说完话。
我去看看怎么回事,顺便考校一下方运的策论。然后我想听听您的评语。董知府说着,把《稳农定军策放到李文鹰桌上。
李文鹰点了一下头,拿起《稳农定军策快速看了一遍,然后又逐字逐句地仔细。
看完第二遍,李文鹰抬头看向董知府,目光中蕴含极淡的笑意。
董知府无奈道:您想笑就笑吧。我一开始以为可以指导他策论最为重要的‘虚相以对’,让他以丞相的身份来对待这篇策论,哪知他竟有实相之才,你说我一个知府能说什么?之后我想在策论的布局上指导,但仔细一看,好家伙,简直一气呵成,前后呼应,环环相扣,无比缜密。最后,我只能在一些字句上给予他指点,但我若是真那么做,我的文名可就完了,估计明天一早就会有人传我不仅不如方运还为难方运。大人,我知道您宅心仁厚,这次您一定要帮我。
李文鹰没好气瞪了董知府一眼,道:就知你来者不善。此文在各方面都极佳,哪怕我挑错,也只能是凭借多年的带兵经验来说几处瑕疵,而这都是细枝末节。此文哼,这小子明显在藏拙,不舍得把压箱底的妙计献出来,他若是真想献策,稍加更改,就是一篇状元文章!
董知府笑道:我只是解元,您是状元,您帮忙批注几句。
李文鹰点点头,开始提笔批注,不多时随手抛向董知府。
董知府接过一看,在《稳农定军策的空白处,聚集着黑压压的墨迹,随着他的目光落在上面,墨迹四散,化为李文鹰的文字。
那些文字极多,空白处很快满了,更多的文字飘出纸张之外,悬浮在半空中。
第339章 借贝
董知府重新看方运的《稳农定军策,一边看,一边仔细李文鹰的评语,看到后来的以商养农以商弱敌之法,却看得一头雾水,因为方运写得不够细致,而李文鹰也语焉不详。
大人,这稳农之法我懂,甚至这强化军纪我也能猜个大概,可后面的内容,我怎么也无法理解,哪怕看了您的批注也是一头雾水。董知府手持《稳农定军策,抬头看着李文鹰。
李文鹰却没有回答,眼帘稍稍垂下,盯着桌子。
董知府立刻站好,静静等待。
不多时,李文鹰稍稍抬起头,双目中竟然浮现天空乱云风雨齐动,随后消失不见。
董知府又惊又喜,但李文鹰不开口,他也不好说话。
我方才也是未想明白,此刻才明了。此策论的题目是农事与军务,但方运才可安天下,他这商之后,有法,法之后,必然还有礼。他若是写了,无论如何都是偏题。不是他答不出来,而是
李文鹰闭上嘴。
董知府冷汗差点下来,科举向来是圣人出题,十九年前的举人试也不例外,李文鹰要是继续说下去,岂不是说圣人出题不对?
李文鹰随后继续道:而是出题之人没想到考生能超脱此题目,反而让方运束手束脚,许多治国方针不能写。此文你收好,或许等方运主政一方之时,便可把上面所言一一实现。
董知府点点头,收好《稳农定军策,道:方运在大学士猎杀榜上已经位列十五,这对方运来说并不是好消息。您能不能请圣院那边想想办法?一旦方运在举人的时候升到大学士榜第一,妖圣再蠢也会不惜一切代价毁灭他。
此事,我已经呈奏东圣,但东圣大人并没有批示。李文鹰沉声道。
那我们真的只能旁观?董知府语气里充满了不甘心。
真到了那个时候。我等无能无力。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他的坟前洒酒之后,去妖界杀妖蛮,一个一个杀,一个一个数,直到杀不动了,数不清了,那仇也就算是报了。
董知府看着李文鹰那平静的面庞,心中一震,道:若真有那一天。下官追随大人左右。
如此便好。李文鹰说完,又低下头批阅文书。
下官告退。董知府退出去,轻轻一叹。
走出州文院,董知府坐上马车,道:去引龙阁。
是。姨夫,那地方的东西那么贵,您买什么啊?小心三姨又唠叨您。年轻的车夫道。
不是去买,是去借。废话少说!
哦。驾!
不多时,马车在引龙阁前停下。
董知府走下车。抬头看了看三层的引龙阁,还有上面那颗硕大的夜明珠,进入其中。
董知府找到伙计,说明要见掌柜的。伙计立刻带他来到引龙阁的一处房间。
房间里烟雾缭绕,里面坐着七人,都是四十岁往上的年纪,两人在抽旱烟。吞云吐雾,还有一人在抽水烟。
众人一见董知府,那抽水烟之人只是点了点头。继续坐在那里。其余六人都客客气气站起来,但也只有两人格外热情,另外四人面带淡淡的微笑,明明都是举人,但在玉海府文官之首面前也没有丝毫的逢迎。
董知府也没有托大,而是主动拱手问候,那四人随意客气一番,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董知府不以为意,因为他很清楚,那位抽水烟的是曾子世家在玉海城的全权代表,虽然是举人,但也是实打实的亚圣世家旁系。而另外四人都是他国半圣世家之人,以前都曾见过面,不过他们主要跟东海龙宫交易,没必要跟景国官员来往过密。
主动迎过来的两人则是景国半圣世家的人,其中的陈举人笑道:董大人应该很少来引龙阁吧?若是有要事忙,就与我交换一下位子,您先来。
董知府略一犹豫,道:那先行谢过,此事的确有些急,而且事关重大,算我欠你一个人情。
其余人仔细看了看董知府,虽说半圣世家的人不把一位知府看在眼里,但也知一任知府的实权比这屋里所有人加起来都大,这样的人说是欠人情,那就说明有非常紧急的事情。
那抽水烟的曾家人放下水烟,问:董知府真有要事找引龙阁掌柜?
我刚从剑眉公那里来,的确是有要事。
众人一听他抬出李文鹰这尊大人物,便知不论真假都应该礼让。一任知府在他们面前不算什么,但马上成大儒的李文鹰就算去了他们主家,家主也会出门相迎,更何况还有别的原因。
曾家人道:我们无非是与掌柜谈一些生意,不急,你身为一方父母官,公事繁忙,下一个进吧。
其余人点点头。
谢过诸位。董知府心中却如明镜,很清楚为什么,若是自己早两天来,这些人绝对不会相让,但是,现在景国的地位已然不同!
两国文斗,胜负极为关键,是国家强盛或衰弱的重要标志。
文压一州看似是方运一人所为,但这不仅能说明方运有扛鼎一国的可能,更可能让景国的力量急速恢复,方运不仅仅是榜样,他还能为景国和人族带来力量!
一个蒸蒸日上的国度,值得这些人礼让。
董知府面色不变,心中却感慨万千,越发认识到一个国家强弱对自己的影响。
不多时,一个人从侧门走出来,喜气洋洋。
众人立刻说着恭喜。
董知府则再次谢过众人,在伙计的带领下进入侧门,沿着长长的走廊走了好一阵,才来到一座门前。
那伙计做了请的姿势,董知府敲门而入。
董知府第一次来这里,扫了一眼周围,这间房屋极大,到处都是海里的贝壳珊瑚等物。甚至还有水母漂浮在半空,而空中根本没有海水。
董知府向一张桌子后看去,那里没有人,一头巨大的龟妖趴在那里,足足有一栋屋子那么大。
这头龟妖身负墨绿色的龟壳,露出四条粗壮如大象的腿,正用两只眼睛盯着董知府,充满了和善。
见过掌柜的。董知府行礼问候。
妖龟掌柜点了点头,道:董知府来此所为何事?
董知府面露难色,随后道:我想借贵阁的天地贝一用。只用一夜,明日便
不必说了,董知府请回吧。妖龟掌柜目光的和善消失,取而代之是淡淡的冷意。
可
董知府请回。妖龟掌柜说完,一股无形的力量把董知府推出门外。
在下冒失了。董知府叹息一声,沿着走廊回到接待室,满面发热,本以为答应方运可以把事情处理得圆满,没想到妖龟掌柜如此坚决。不过仔细一想。董知府心中的不满消散,天地贝实在太不一般,实际作用不下于半圣文宝,龙宫不轻易外借也实属正常。
董知府走回接待室。发现众人看向自己,苦笑着摇摇头,就要离开。
那陈举人趁势道:董知府有何难事,若是方便可以说说。我们陈家或有解决之策。
谢过陈兄。我是来借天地贝的。
众人都惊讶地看着他,有几人甚至轻轻摇头,区区知府想借天地贝?真是自不量力。连景国太后和国君都未必能借到,全景国也只有半圣陈观海才有资格去借天地贝。
那陈家人啊了一声,奇道:董知府为何借天地贝?
众人饶有兴趣地看着他。
董知府道:我今日与方运商谈,要办一场万家宴席,方运称之为‘城宴’。但你们也知道,宴请万人的话,不知道要占多少条街道,非常不方便。若是有天地贝就好多了。唉,本来就是试一试,没报多大希望。
你是有些鲁莽了,那天地贝可是圣物,岂能借给你。一个人摇头道。
董知府心中郁结,但对方是半圣世家的人,自己不好说什么,只能闷声向外走。借不到没关系,但被他国人说鲁莽,心中越发憋闷。
突然,妖龟掌柜的声音在房间中响起:你这糊涂官,怎么不早说是为了方镇国来借天地贝?速速归来,祥说用途!
啊?董知府茫然回头,下意识要找声音源头,但迅速明白过来,面露掩饰不住的喜色。
方才说董知府鲁莽的那人愕然,没想到龟妖掌柜不过是听董知府提到方运就同意借天地贝,这方运得多大的面子啊?半圣世家的家主都比不上。
董知府急忙道:谢过掌柜的!说完快步回返。
在场的人相互看了看,那曾举人道:今日之事,不可多言。
众人忙道:自然,自然。
这些人收敛笑容,但眉眼间满是笑意,方运被龙族看重不算什么,但得龙族如此看重,连天地贝说借就借,这绝对是一条很重要的消息。一旦上报家族是不小的功劳,自己地位也更加稳固,不用怕别人抢了与龙族交易的美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