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晨风天堂
    更何况刘安那表中整顿西北各州的吏治,这事应该作。
    万一党项再南下,西北各州再顶不住的话,这才是大麻烦。
    吕蒙正离开,刘安立即叫人备车往天波杨府去了。
    此时,刘安相信最能帮自己出主意的,就是那位老太太了。
    天波杨府。
    佘太君听闻刘安还没有吃饭就急急赶了过来,一边吩咐人给刘安准备些吃食,一边亲自把刘安了侧院花厅内。
    作陪的只有一个人,杨延昭。
    杨府的下人都被要求远离这花厅。
    主宾落坐,佘太君问刘安:“安哥儿此时过来,事情是有了进展,还是有了变故。”
    刘安笑了:“老太君您说呢”
    佘太君也跟着笑了:“前日,寇相公派人送来鲜鱼十尾,老身知道,寇相公给你加了十万贯,而且又增加了一万禁军。”
    刘安这才说道:“吕相公刚才到我府中,吕相公答应去说服李相公。而且非常有把握。”
    佘太君的神情微变,她知道这事已经成了。
    杨延昭站了起来:“母上,儿吩咐去纸笔来。”
    佘太君点了点头,她知道杨延昭这是打算给自己的三儿子,还有四儿子写信,这两个儿子,一个在西京,一个在庆州。
    特别是庆州这个儿子,手上掌握有三万杨家军。
    西京这三儿子,可以保证粮草后勤之事。
    刘安这时问道:“老太君,晚辈想问一句,若对方不买呢”
    佘太君爽朗的大笑了几声:“老身就没指望党项人会卖灵州,倒是你,能说服你潘府下属的折家,还有曹家的曹玮。”
    刘安有些不解:“老太君,晚辈就不明白了,折家与您不是同宗吗”
    “是,也不是。”佘太君给刘安解释道:“同族两支,当年我父抗宋,为了避嫌,两家再无来往,后我家降宋,杨家是降将,更不好来往。”
    “老太君,打断骨头连着筋呢。”
    老太君笑了笑。
    这时,杨延昭已经把纸笔准备好,佘太君亲笔书信一封,让杨延昭交给了刘安后,佘太君说道:“折家,有老身亲笔信,但由你去说服。”
    “谢老太君。”
    佘太君又说道:“老身眼中,就不相信灵州能买回来,你若能带兵七万以上离京,老身一门替你冲锋在前,咱不买。打回来。”
    佘太君的语气相当的激动,这么多年她都没有这么大声说过话了。
    刘安想了想后说了一句:“老太君,我估计是买回来,曹玮将军有心想动党项李氏,数次被朝堂之上掣肘,所以您老明白。”
    “明白。”
    两人正说着,有人在外敲门。
    杨延昭去开门,听了两句之后回来:“母亲,三相齐聚刘少监府中,儿以为刘少监应该回家了。”
    刘安也大吃一惊,三相竟然都到自己家中了。
    佘太君说道:“安哥儿,回府
第四十三节 一夜的奔波
    三相各有想法,寇准是想打。
    吕蒙正呢,大概猜到了,可能会打一打,兵锋占优之后,城下之盟,买回灵州。
    真相,只有刘安自己知道。
    三相离开,刘安赶紧换衣服,马不停蹄就往宫里跑。
    大宋没有宵禁。
    可宫里却会在夜晚关闭。
    刘安能进宫,因为他有腰牌。
    皇帝内书房。
    皇帝只穿着一件内衣,坐在御书房的御阶上听着刘安给自己作汇报。
    三相的意见统一了。
    这事,皇帝很开心。
    听完汇报,皇帝问刘安:“安哥儿,这事姑丈有话问你,你刚入仕,却为何要力主推动这么大的事情。”
    “不敢在姑丈面前说假话。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无论是作晚辈,还是作臣子,有人辱我大宋,就是辱姑丈,这事不能忍。我年轻,或许有些血气方刚,也想作些事情,出这口恶气。”
    皇帝点了点头,这话他听着舒服。
    刘安又说道:“有份文书,姑丈一定没看过。”
    “那一份。”
    刘安从怀中取出裴济的文书,上前两步,单膝跪地双手捧上。
    一份血书。
    皇帝将这份血书读了三遍,长叹一声:“悲,我大宋失一良臣。”
    刘安依旧是单膝跪地,却不接话。
    皇帝说道:“去,去把裴济的尸身带回来,姑丈亲自给他写祭文。”
    “姑丈,请赐剑。”
    “剑”
    “是,请姑丈赐剑,此剑为御剑,代表如官家亲临,以激励边军士气,同时震慑宵小。”
    皇帝懂了。
    “恩,你说的是尚方斩方剑,可以。”
    确实是叫尚方斩马剑,最初缘自汉代,到明朝的时候这东西才大量使用。
    宋代,刘安这是第一把。
    皇帝对刘安说道:“安哥儿,你先回,三天之后大朝会,你上朝来。”
    “是,侄儿告退。”刘安起身退了两步,又停下了:“姑丈,那文书可否让侄儿带走。”
    皇帝摇了摇头:“把裴济带回来。”
    “是。”刘安心说,那文书估计要不回来了。
    当今皇帝虽然有种种问题,比如耳根子软,内心左右摇摆,作事前怕狼后怕虎等等,却是一个人情味很重的皇帝。
    刘安出宫,已经是快到三更天,依然没回家,直接去敲曹家的门。
    曹家与潘家关系好到穿一条裤子。
    潘家的女婿刘安深夜来此,那怕只是过来讨一杯水喝,曹家都会中门大开迎客。
    刘安到正厅,一进门先磕头:“孙儿刘安给二爷爷问好。”
    二爷爷,这话没叫错。叫二伯也没错。
    曹彬与潘美兄弟相称,这位是曹彬二子娶的是兴平郡主,比潘惟熙娶的承庆郡主大一辈。依潘秭灵的叫法,应该叫太姑丈。
    曹珝虚扶刘安:“这男人用男人的辈份。叫伯伯就行了。”
    不断的联姻,这辈份真要算起来,乱的可以。
    刘安是故意自降一辈的,因为刘安过来是有求于人的。
    刘安起身:“曹伯父,侄儿请伯父三天后上早朝,还想请书信一封,给四叔父。”
    “何事”
    “三相同书,三天后大朝会,朝堂之上将决议,花钱买回灵州。侄儿请尚方斩马剑,带兵马与钱去灵州,侄儿在三个时辰前见过佘老太君,两个时辰前见过三相,刚刚从宫里出来。立即就到这里。”
    曹珝明白了。
    若刘安不提佘太君,他肯定会大骂刘安愚蠢,灵州是能拿钱买回来的吗
    灵州对党项,相当于半条命。
    “官家知道吗”
    问的不清楚,刘安却懂,立即回答:“官家认为,就是买回来的。但到了灵州,怎么作又是另一回事,只要灵州回来了,再带五千匹马回来,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而且侄儿有把握,把这事作圆了。”
    &nbs
第四十四节 翁婿终议
    一路南下,不过八百里海路。
    然后到了麻六甲,若找不到胡椒,就到麻六甲以南,最远到巨港,依刘安的说法,巨港就是三佛齐,一定有。
    当然,若运气好,说不定在暹罗湾就能找到胡椒,这样风险更小。
    装满船队,就是千倍利回家。
    然后官家还会对九死一生为大宋运回胡椒的船队重赏。
    刘安醒了,潘秭灵告诉刘安:“爹爹在书房等官人你呢。”
    “你怎么回来了。”刘安心里最怕的就是,潘秭灵又跑回来和自家人算账分钱,这事太见外了。
    潘秭灵说道:“是爹爹派人到府中,说你忙碌了整夜。”
    刘安交待了一句:“别在家里提钱。”
    “答应过不提,便不会提。”
    刘安起床换衣服,潘府挺大,刘安若没有人领路未必能找到潘惟熙的书房。
    书房内,不止是潘惟熙在,还有潘惟吉在。这个潘惟吉是前后周柴氏,是潘府的养子,作人很低调,因为他身份太特殊。
    然后还有两个人,都是刘安应该叫姑丈的。
    在朝中都不是朝官,而且,刘安正五品,比他们高。
    “坐。”潘惟熙指了指身旁的椅子,首座左侧第一位。两位姑丈都在右侧顺着往下坐。
    刘安施礼后坐下。
    潘惟熙说道:“这事,一件件的说。你四姑丈,现大理寺丞,从六品上,寄禄官。”
    寄禄官就是,只领钱不干活,纯粹就是虚职。
    正如王曾身为状元领将作少监,也是寄禄官,就是给发一份钱,什么也不管。
    潘惟熙继续说道:“能不能这次跟着西北巡监察,是你四姑丈自己的事,但若去了,你能把人留在那里”
    “灵州,我保了。”刘安信心十足。
    四姑丈伍佑整个人一哆嗦,吓的差一点从椅子上滑下来,这是叫自己去死的节奏。
    灵州,难保不会被再次攻陷,自己也要死守城池吗
    潘惟熙脸一冷:“出息!”
    伍佑擦了一把汗:“五,五哥,能再往南一点不”
    刘安叹了一口气:“秦州吧。”
    潘惟熙没接话,反而问道:“灵州需要留自家人吗”
    刘安没回答,先伸出一根手指,然后张开手掌,最后一握拳。这是刘安从潘秭灵那里学到了,一根手指是一,张开手掌直接紧紧一握就是一大把,指十万。若手翻转一下再握,就是五万贯。
    若是一万贯,直接握拳,等等。
    潘府内别人未必看的懂,潘惟熙肯定懂,这是他夫人发明的暗语,关于钱的事承庆郡主在潘府那是第一发言人。
    关乎十万贯的利,潘惟熙起身一巴掌就拍在伍佑的脑袋上:“去,还是不去。不去,我打断你一条腿。”
    “去,去,一定去。”
    伍佑怕,怕的要死。
    潘惟熙从三十年前就开始打他,打到他见到潘惟熙就心虚。
    潘惟熙又踢了两脚:“叫你去,就是有用。回头我命人给你府中送点钱,你看你日子过的,我妹子那有点贵妇的样。”
    打够了,潘惟熙坐下:“安哥,告诉他应该干什么,干不好,我打断他的腿。”
    刘安可不敢这么凶残,毕竟是长辈。
    刘安说道:“其实,事情很简单,会查账就行,别让人少了咱家的钱,当然,也不能少了官家的钱,其余的,水至清则无鱼。”
    “讲的好。”潘惟熙称赞了一句后,恶狠狠的盯着伍佑:“听懂了没。”
    “听,听懂了。查账我会。”
    “恩。”潘惟熙点了点头又对刘安说:“这是你七姑丈,虽然是武人出
第四十五节 殿议
    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这级别。王钦若。
    王钦若站出来说道:“官家,花钱买灵州城这种事,臣听着不怎么靠谱。”
    “老夫以为,靠谱。”站出来的是吕蒙正,他和稀泥的时候多,但关键的时候,他也是有主意的人。
    一听吕蒙正站了出来,王钦若立即改口:“但若有可靠的计划,以及一位良臣负责执行,臣以为,机会还是有的。”
    站在后面的刘安整个人都惊了。
    天下还有这么不要脸的人
    今个,算是见识到了。
    因为李沆与寇准没发话,吕蒙正只说了这么一句,也就不再说话。
    主和派一个接一个的跳出来,有说靠谱,有说不行。
    一个时辰过去了,皇帝都听到皱眉头。
    皇帝难得有一次主意正的事情,让这些人七嘴八舌说的脑袋疼。
    刘安心凉了。
    什么最可怕,就是只开会不解决问题。
    在后世公司管理,这被称为公司五衰之一,没想到宋朝才立国没几十年,竟然就变成这样,朝堂之上净是吹水的货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