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谋明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吴宗睿站起身,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辽东边军,乃是明军之中最为精锐的军队,战斗力也是最为强悍的,大凌河之战损失惨重,几乎伤了元气驻守宁远、锦州等地的边军,所剩无几,唯有驻守山海关的边军,损失不是太大,如此一来,辽东出来山海关,其余地方找不到能够




第二百一十五章 暂时忍住
    十一月十日,孔友德率领的两千援军进入青州境内。

    这样的行军速度,让吴宗睿大跌眼镜,走了十一天的时间,才从登州进入到青州所辖的昌乐县,这压根不是行军,而是蜗行,隐隐的,吴宗睿感觉到了,其实登莱巡抚孙元化,以及游击将军孔友德都很清楚,他们的援军抵达大凌河城的时候,战斗早就结束,也就是说,他们此番的驰援,也就是做做样子,如果皇上和朝廷询问了,援军不是还在路上吗,至于说没有能够及时赶到驰援,那是因为遇见了诸多实际的困难。

    这能够堵住很多人的嘴。

    明军作战的时候,此类的情况比比皆是,以至于大家见怪不怪,特别是迎战后金鞑子的时候,驰援的军队压根不会出动,呆在城池里面,眼睁睁看着友军遭遇惨败,甚至是彻底覆灭,就是不愿意前去救援,以至于后金鞑子在北直隶等地大规模劫掠之后,给假装追击而来的明军写下木牌子,谢谢明军一路相送。

    官道上,大量灰尘漂浮在半空之中。

    距离官道不远处的一处村庄,已经是鸡飞狗跳。

    一些军士毫无顾忌的冲进村庄,进入屋内肆意的翻腾,还有一些军士,扔掉手中颇为沉重的鹰铳和鸟铳,拼尽全力去捕捉那些慌乱翻腾的公鸡和母鸡,一些村民被打倒在地上,更多的村民则是站在一边瑟瑟发抖,压根就不敢上前去。

    官道上,一名骑在马背上的军官,努力的看着官道的前方,神色颇为舒缓。

    军官身边的一名千总,看了看村庄的方向,扭头对着军官开口了。

    “孔将军,天色不早了,大军是不是就在这里宿营,明日出发,也好等一等后边的火炮。”

    这名军官正是登州新军游击将军孔友德。

    孔友德看了看身边的千总,摇了摇头。

    “告诉所有军士,一刻钟之后出发,此地距离宿营地还有十五里地,大军务必要赶到宿营地,昌乐县衙已经为我们准备了宿营地和粮草。”

    “是,属下马上传达将军的命令。”

    准备离开的千总,忽然想到了什么。

    “将军,昌乐县衙已经为我们大军准备了粮草和宿营地,军士是不是收敛些,若是闹得过分了,青州府衙和沿途的州县怕是要责难我们,毕竟昌乐县衙已经派人来说过,要求我们不要骚扰百姓。。。”

    孔友德扭头看了看身边的千总,脸上浮现冷笑的神情。

    “兄弟们跟随我辛辛苦苦奔波,历经千难万险,驰援大凌河城,命都不一定保得住,沿途募集一些粮草算什么,要不是我们,这些草民能够安生过日子吗,这个时候让他们拿出来一部分的粮食,算什么事情,至于说青州府衙,告诫我们只是做做样子,我就不相信了,难不成青州知府大人还会真的找我们的麻烦。”

    “就算是青州知府大人找我们的麻烦,也有孙大人顶着,担心什么啊。”

    说到这里,孔友德想到了什么。

    “对了,你要再次告诫诸多的兄弟,千万要瞪大眼睛,士大夫家族、乡绅家族万万不能动,如果冲撞了这些家族,不要说我,就算是孙大人都不会出面保他们的性命。”

    千总对着孔友德抱拳行礼。

    “将军,属下明白了,属下这就去集合军士,准备出发。”

    孔友德点点头,不再开口,千总拉着缰绳,扭转马头离开。

    前方村庄的劫掠还在继续,甚至有军士毫无顾忌的调戏女人,其他的军士看着哈哈大笑。

    终于,千总骑马赶到了村庄。

    这些正在劫掠的军士,颇为不舍的集中起来,朝着官道而来,他们的身上或者背着小袋的米面,或者捉着鸡鸭等牲畜,几乎没有谁空着手。

    军士刚刚离开,周遭的农户哭喊着扑向自己的家。

    今年的收成本来就不好,家里没有什么粮食,剩下的粮食根本无法维持生活,想不到这些军士毫无顾忌的抢走了仅剩的粮食,对于绝大部分的农户来说,这个冬天熬不过去,唯有等死了。

    自古民不与官斗,农户可不敢和这些凶神恶煞的官军对着干,他们大字不识,更不敢上官府去状告这些军士,闹得不好可能小命都没有了。

    哭泣的声音瞬间出现,特别是一些年纪大的妇女,已经坐在地上哭天抹泪。。。

    这一切,骑在马背上的孔友德都看见了,他的手中有单筒望远镜,能够很清楚的看见村庄里面的所有情形,这样的场景,孔友德无所谓,这些年他见得多了。

    千总骑马过来。

    “将军,军士全部集合完毕,是不是出发。”

    “嗯,告诉弟兄们,米面牲畜都要捆好,不得耽误行军的速度,若是有谁行军过程之中,还要收拾米面牲畜,不要怪我不客气。”

    。。。

    大军沿着官道出发,一阵阵的灰尘再次扬起,飘荡在半空之中。

    曾永忠气的脸色发白,看着神色如常的吴宗睿。

    “大人,孔友德进入青州仅有两天的时间,就搅得四周都不安生,州县衙门已经按照府衙的要求,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粮草和宿营地,可他们依旧四处劫掠,骚扰周遭的农户。。。”

    曾永忠说完,廖文儒的脸色有些发白,抱拳开口了。

    “大哥,孔友德之流的确太过分了,一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严阵以待
    按照登莱巡抚孙元化的计划,登州和莱州新军,军队的建制已经从卫所制改为营制,每营四千人,其中战斗部队两千人,后勤人员两千人,每营配备有双轮车一百二十辆,炮车一百二十辆,粮车六十辆,红夷大炮十六尊,弗朗机二十门,其他类型火炮六十门,鹰铳一百支,鸟铳一千二百支,所有炮手每人配备一支手铳。

    如此的配置,消耗是巨大的,朝廷也是无法完全支持的,好在有礼部尚书徐光启的大力支持,朝廷在军饷异常紧张的情况之下,还是拨付了大量的白银,打造登州和莱州的新军,到崇祯四年初,孙元化麾下的新军总人数接近四万人,配备红夷大炮一百尊,弗朗机二百门,其他类型火炮五百门。

    看上去,这是一支令人生畏的军事力量,如果训练精良,几乎找不到可以与其相抗衡的力量,而徐光启和孙元化,也为拥有这样一支规模浩大的新军为荣。

    徐光启和孙元化认为,登州和莱州的新军,人数不必很多,练成了四个营到五个营,则关内的安危就不必担心,成就了十个营,则不必害怕关外的后金鞑子,成就了十五个营,则可以开拔关外,收服失去的土地,且对后金鞑子造成致命的威胁和打击。

    计划是美好的,可现实是骨感的。

    因为登州和莱州的新军消耗过大,甚至超过了辽东边军的消耗,引发了朝中诸多的质疑,不少位高权重的大臣,认为登州和莱州的新军,就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

    有这等的质疑也很正常,经历多年的战斗厮杀,不仅仅是明军有着恐金症,就连朝廷之中也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恐金症。

    此次孔友德率领登州两千新军军士驰援,就是需要向朝廷展现新军训练的结果。

    可惜这次的展现总体上失败了,新军无法准时赶赴大凌河城,无法参战。

    “孔友德率领的两千新军,拥有红夷大炮十尊,弗朗机三十门,其他火炮四十门,双轮车一百辆,炮车八十辆,粮车二十辆。。。”

    吴宗睿听得暗自摇头,看样子孙元化这一次是真的想要展现登州和莱州新军的力量,须知这么多的火炮,援军行军的速度怎么可能很快,就算是孔友德拼尽吃奶的气力,大军每天能够行进百里地,就算是奇迹了。

    孔友德率领的援军,有太多吴宗睿需要的军械物资了,战马、火炮都是急需的,信义押司的军士扩展到万人规模之后,各类的军械物资都是缺乏的。

    信义押司万余军士,分为骑兵、步卒和炮兵三个部分,其中骑兵人数计划五千人,步卒人数计划三千人,炮兵人数计划两千人,百余年之后才会专门出现的炮兵,将要横空出世。

    炮兵需要大量的马匹,包括战马,依靠人力运输火炮是不现实的。

    所以说,孔友德援军的双轮车以及炮车,都是吴宗睿急需的战略物资。

    “文儒,孔友德麾下的军士,行军速度缓慢,他们驰援大凌河城是不可能的,或许他们还不知道大凌河城的战斗已经结束,我想,两千援军,仅仅配备了二十辆的粮车,远远不够,看来孙元化是想着依托沿途府州县的补给,来解决援军的粮草问题,若是在登州莱州,以及山东境内还好说,沿途的府州县怎么也要看孙元化的面子,可要是进入到北直隶,那就不一定了,若是沿途的粮草供给不足,孔友德麾下的军士,则要四处劫掠,万一劫掠过程之中,闹出什么事情来,恐怕不好收拾。”

    “大哥,孔友德没有那么大的胆量吧,根据斥候侦查到的情报,孔友德麾下的军士,沿途也就是劫掠寻常的百姓和农户,绝不会动士大夫家族和乡绅家族,我倒是觉得,孔友德还挺聪明的,就是对准寻常百姓,免得惹出事情来。”

    吴宗睿笑着摇头。

    “你说的不错,这方面孔友德的确是聪明的,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但你忽略了一点,孔友德率领的援军是去驰援大凌河城的,他们背负了重要的作战任务,每日里都需要急行军,从登州到大凌河城,千里之遥,还要穿越山海关,军士也是寻常人,如此的重负,他们难免承受不住。”

    “孔友德可以命令军士适当的休息和调整啊。”

    “没有那么简单,沿途休息和调整,哪里来的那么多粮草的供给,再说了,难道说孙元化不知道大凌河城之战贵在时间吗,等到孔友德率领的援军抵达辽东,战斗早就结束了,孔友德不可能率领两千军士去进攻后金鞑子,那等于是送死。”

    “大哥的意思是说,孔友德此番驰援,必须要保持急行军的态势,一直到抵达辽东。”

    “应该是这样,孔友德不敢减慢行军速度,他应该知道,此番的驰援意义不一般,而且我断定,孔友德从登州出发,选择陆路前往大凌河城,孙元化一定特别嘱托了。”

    廖文儒看着吴宗睿,没有继续开口说话,他还是不大明白其中意思。

    吴宗睿的神色变得严肃。

    “文儒,我料定孔友德率领的援军,可能会哗变。”

    廖文儒的身体颤抖了一下,看着吴宗睿,结结巴巴的开口了



第二百一十七章 好大一场雪
    崇祯四年闰十一月初五。

    后花园已经被一层薄薄的白雪掩盖,天空阴沉沉的,朵朵雪花还在不断从半空中飘落,密密麻麻,接连不断。

    一岁多的吴冰月和不满一岁的吴凡璇,兴奋的手舞足蹈,她们第一次见到天地之间都是一片白色的场景,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陈灵雁、玉环、徐佛、秋叶和柳隐,悉数站在吴宗睿的身边,看着天空之中飘落的雪花。

    瑞雪兆丰年,应该说,这一场大雪,对于来年的春耕有着巨大的好处,这些年遭遇的灾荒太多了,农户喘不过气来,官府收取田赋的时候,也是绞尽脑汁,田地里面没有什么收成,官府就算是将农户的房子拆了,也无法收缴到足够的田赋。

    秋季田赋已经征收一个多月的时间,青州各地都显得平静,府衙下发了告示,不准强行征收农户的赋税,对于那些实在无法维持生计的农户,府州县衙门还要给予适当的救济,让他们度过这个难熬的冬天。

    上缴朝廷赋税的时间还在十二月底,可不管怎么拖延,到时间之后,赋税还是要缴纳的。

    吴宗睿一点都不着急,倒是曾永忠,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已经一个多月时间,青州所辖的州县,秋季田赋收缴还不足一半,若是到时候无法收缴足够的赋税,那就需要各级官吏从家里拿出来银两贴补。

    一阵阵的北风吹过,雪花更加的密集,地上的积雪眼看着变厚,天地之间也愈发白了。

    “夫君,外面冷,还是回屋去吧。”

    “没事,灵雁,你和大家回屋去,冰月和凡璇还小,不要冻着了。”

    “奴家和姐妹没有什么事情,都穿的很厚,这貂皮的衣服,穿在身上真的暖和,冰月和凡璇第一次看见下雪的场景,这个时候抱她们回屋,怕是不依的。”

    吴宗睿点点头,挪动几步,走到了徐佛的身边。

    徐佛出生青楼,自小就服用了鸨母提供的药物,怀孕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可让所有人想不到的是,经过长时间保养的徐佛,居然怀孕了。

    郎中明确怀孕消息的时候,徐佛高兴的不能自持,她做梦都想着有小孩子。

    “徐佛,你有身孕,早些回屋去,注意保养身体。”

    徐佛脸上带着笑容,连连点头。

    “好的,夫君,夫人,各位姐妹,我回屋去歇着了。”

    徐佛准备回屋的时候,柳隐走过来,很自然的扶着徐佛。

    “夫君,夫人,玉环姐姐,秋叶姐姐,我也陪着回屋去了。”

    五个老婆,这是穿越之前的吴宗睿不敢想象的,这五个女子,长相最为突出的还是柳隐,也难怪是曾经的秦淮八艳之一,而且从学识上面来说,柳隐可能略微强于陈灵雁。

    不过府中的地位是分明的,陈灵雁是原配夫人,身份地位最为贵重,玉环身为陈灵雁的贴身丫鬟,地位次之,其余的徐佛、柳隐和秋叶,地位差不多。

    好在徐佛和柳隐非常的明事理,陈灵雁也不是尖酸刻薄之人,心地善良,所以府邸里面一直都很安稳,那些所谓的宫斗剧,压根没有出现过。

    至于今后如何,吴宗睿不会去想那么多。

    。。。

    乌珠穆沁马在信义押司总部前面停下,吴宗睿跃身下马。

    地上的积雪已经有半尺厚,雪花依旧在飘落,没有停下的意思。

    士大夫家族之人,乡绅家族之人,可以好好的欣赏落雪的美景,可是这样的大雪,对于老百姓和农户来说,就是一场危及到生命的灾难,连年的灾荒,老百姓和农户的承受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稍有风吹草动就是崩塌。

    在吴宗睿的印象里面,这是他穿越之后经历的一场最大的落雪。

    “大哥,您怎么来了,天色已晚,外面这么大的雪,有什么事情,您派人传话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亲自来,您还是回家去歇息。”
1...8283848586...3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