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明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连续两天的厮杀,李岩几乎都在城墙上面指挥战斗,没有退缩,包括张东涛,在战斗厮杀进入最为激烈状态的时候,都会来到城墙上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主帅和副帅如此,下面的军官和军士还有什么可说的,都是拼尽全力厮杀。
“嗖。。。”“嗖。。。”“嗖。。。”
漫天的箭雨开始出现,密集的箭雨,造成的伤亡更大。
亲兵将李岩包围在中间,盾牌树立在前后,防止李岩被弓箭射中,其余的军士,要么蜷缩在垛口的后面,祈求自己不被弓箭射中,要么就是躲在盾牌的后面,护住脑袋和胸部,那样就算是被弓箭射中,也不至于殒命。
还是有不少的军士被弓箭射中,到底呻吟的时候,更多的弓箭射进身体里面。
鲜血开始在地上流淌,此刻没有谁去移动躺在地上、身上满是箭羽的军士。
连续两天的厮杀之后,义军军士义军没有多少的弓箭可用了,他们用来防御官军进攻的箭羽,绝大部分都是从地上捡起来,甚至是从尸首上面拔出来的弓箭。
箭羽同样比前两天要密集。
李岩的眼睛里面在喷火,他啊很清楚,弓弩和箭羽,对于城墙上面的军士来说,是巨大的威慑,昨日的厮杀过程之中,就出现过这样的一幕,官军在密集的弓弩和箭雨之后发起进攻,城墙上面的军士尚未完全清醒过来,有几个秦军军士爬上了城墙,好几个军士无奈之下抱起了秦军军士,一同跳下了城墙。
四周都能够听见呻吟的声音,那是一些被弓箭射中的军士忍不住疼痛,他们被弓箭射中了手臂或者大腿,却不敢动弹,拼命的稳住身形,不让自己倒下,如果倒下,身体彻底暴露,很有可能被呼啸而来的弓箭再次射中。
有几个军士忍不住,从垛口探出身子,准备往下面射箭,无一例外的都被弓箭射中,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血腥的味道在四周蔓延,城墙上面变得异常的沉默。
“咚、咚、咚。。。”
进攻的鼓声终于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呼喊声音也出现了。
李岩推开了身边的亲兵,快速都上关楼。
东门外面的空地并不大,石阶梯上面不可能容纳太多进攻的军士,怎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呼喊声音。
刚刚走上关楼,十多支弓箭呼啸而来,李岩迅速的躲到了柱子的后面,好几支弓箭射中了柱子,跟随在李岩身后的亲兵,吓得脸色煞白,连忙再次树立起来盾牌。
李岩很少上关楼,两天的进攻,关楼已经成为官军重点关注的目标。
探出半个身子,李岩的脸色变得铁青。
石阶梯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官军,他们大喊着往上冲锋,他们后面同样是密密麻麻的官军军士,虽然这些人没有拼尽全力冲锋,却在用力的呐喊。
转身走下关楼,李岩的声音已经在半空中回荡。
“官军开始进攻了,兄弟们,都打起精神来。。。”
走下关楼,李岩蹲下身子,从地上捡起了几支箭羽,快速来到垛口,弯弓搭箭,朝着下面射击。
李岩是有着举人功名的读书人,作战厮杀的能力一般,无法和张东涛比较,不过到了如此关键的时刻,他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不少的军士扑倒了垛口的前面,他们的手中几乎都有带血的箭羽。
弓箭朝着城墙下面密集的官军射去,短促的惨叫声同样出现了。
“嗖。。。”“嗖。。。”“嗖。。。”
天空之中再一次出现箭羽,城墙上面的惨叫刹那间多起来了。
李岩的脸色再次的变化了,看样子官军真的改变了作战的策略,城墙外面密密麻麻的那么多人,前面的官军是负责冲锋和攻打城池的,
第八百三十七章 残阳如血(8)
石台阶上面,密密麻麻都是焦黑的尸首,十多名军士正在费力的清理这些尸首,城墙上面的军士,警惕的看着城下的一切,在他们的身边,同样有军士在清理尸首。
时间接近申时,秦军和延绥边军发起了规模最大的三次进攻,以及两次小规模的进攻,最终都是功亏一篑。
孙传庭的命令已经下达,进攻东门的时候,不能够继续使用弓弩了,弓箭还可以使用一部分,大军不能够因为攻打潼关,而将所有的弓弩和弓箭都消耗殆尽。
这意味着,秦军军士和延绥边军进攻潼关东门的难度将要骤然增加,而且从时间上面来看,秦军和延绥边军最多还有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可以发起进攻。
其实孙传庭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如果大军不能够拿下潼关,则要被迫转身对付李自成率领的流寇。
此时此刻,没有人知道孙传庭是什么心情,近三天的时间,最为精锐的秦军数次进攻,付出了重大的伤亡,依旧没有能够拿下潼关,本来获取到的情报显示,驻守潼关的流寇,战斗力不强,秦军是能够攻陷潼关,保证大军顺利回到陕西去的,这期间,孙传庭还专门将马进忠归还给了流寇,期盼一定程度上面能够麻痹流寇,但还是没有作用。
秦军副将、延绥总兵官、宣府总兵官和大同总兵官等军官,悉数都站在临时中军帐的外面,已经过去近半个时辰的时间,下一次进攻的命令依旧没有下达。
秦军副将的脸色已经异常的灰败,这是他难以接受的失败,耗费了大量的弓弩和弓箭,眼看着今日就要攻陷潼关东门,谁知道流寇突然用火攻,本来就是酷暑季节,天干物燥,麻油遇见火把,瞬间燃烧,不要说被点燃的军士,就是那些正在进攻的军士,在熊熊的烈火面前,也只有转身拼命的逃离,如果动作慢了一些,他们很有可能被高温熏的晕过去。
面对流寇采用的火攻方式,秦军副将和延绥总兵官无可奈何,压根想不到应对的办法,人家流寇将食用的麻油拿来当做燃料,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临时中军帐里面,终于传来了咳嗽的声音。
一名传令兵走出中军帐,请站立在外面的诸位军官进去。
走在前面的是宣府总兵官和大同总兵官,走在最后面的是秦军副将。
孙传庭站立在地图的前面,脸色发白,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众人抱拳对着孙传庭行礼的时候,他没有回头。
没有人开口说话,中军帐里面异常的沉默。
几分钟时间过去,孙传庭终于扭头看着众人了。
“损耗了近六成的弓弩,五成的弓箭,死伤一万多的军士,我们依旧没有能够拿下潼关,刚刚斥候禀报,李自成率领的流寇,明日一早就要抵达潼关了,诸位,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我很想听听。。。”
孙传庭的声音里面带着压抑,明显是极力的控制情绪。
秦军副将作战勇猛,悍不畏死,而且对孙传庭非常的忠心,延绥总兵官也是孙传庭的直接下属,服从孙传庭的一切命令,偏偏就是孙传庭最为信任的两人,集结了六万大军,都没有能够攻陷潼关,这让孙传庭的火气没有地方发泄,他不可能惩戒秦军副将和延绥总兵官,对于大军前途的担心和焦虑,让他数次控制不住自身的情绪。
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孙传庭明白,想要攻陷潼关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了,他有些后悔让马进忠进入潼关,想必马进忠将外界所有的事情,都告知了驻守潼关的流寇,让流寇知晓了李自成的援军马上就要抵达潼关,有了希望和盼头的流寇,必定能够激发出来无穷斗志,反观自己麾下的大军,最为精锐的秦军和延绥边军,同样拼尽了全力,剩下的宣府、大同以及陕西卫所的军士,战斗力不强,且精神萎靡,让他们去攻打潼关,与送死差不多。
孙传庭记住了张东涛和李岩,也慢慢的明白了,先前侦查到的情报与传闻是真的,这个张东涛,怕是流寇里面战斗力最为强悍的军官了,毕竟这个张东涛,曾经率领流寇,打败了前来驰援的辽东边军。
必须要做出下一个选择了,按照时间计算,大军最多还有一次到两次的机会进攻潼关东门,这样做除开增加伤亡,进一步打击大军的士气,已经没有其他的意义了。
过了近两分钟的时间,没有人开口说话,孙传庭提高了声音。
“我问你们,李自成率领的流寇,明日一早就要抵达潼关,我们究竟该怎么应对。。。”
孙传庭的话音未落,秦军副将扑通的跪下了。
“大人,都是末将无能。。。”
延绥总兵官也跟着跪下了。
宣府总兵官和大同总兵官,虽然低着头,看不清楚脸上的表情,但他们并没有开口说话,明显也是对秦军副将和延绥总兵官不满的,毕竟他们麾下也有数万的军士,如果不能够从潼关撤回到陕西,可能就面临长途奔袭的局面了。
孙传庭脸色一下子变化了,他压根不想出现这样的局面。
“好了,你们都起来,大军现在面临危急的局面,我需要的是你们齐心协力,如何才能够打败流寇,保证大军顺利的撤回到陕西去。。。”
。。。
马背上的李自成,脸上同样没
第八百三十八章 功亏一篑(1)
牛金星终于写好了约战书。
李自成麾下的义军已经抵达潼关,他们距离孙传庭麾下的大军不足十里地,两军完全形成了对垒的局面,但李自成不想马上发起对孙传庭麾下大军的进攻,他还想消磨时间,因为他很清楚,孙传庭麾下大军的粮草明显不足了。
思来想去,李自成采用了投递战书的办法,这个办法看起来有些可笑,不过古书上时常提及,好多次两路大军对垒之前,双方的主将都会立下战书,约定什么时间厮杀。
写好的战书,由李自成身边的一名亲兵送过去。
李自成约定三日以后,两军在潼关卫以西五里处被称之为潼关西城的地方决战厮杀。
潼关西城是众人口中的称谓,因为潼关卫的设立,在潼关卫西面地势稍微平坦的地带,不少的百姓在这里生活,修建了房屋,一些商贾运送货物的时候在这里歇脚,此地逐渐变得繁荣,可惜现如今天下大乱,这里生活的百姓早就逃得无影无踪,留下一个看上去破败的村镇和大片荒芜的平地。
李自成很聪明,将决战的地点约定在潼关西城,而不是潼关卫的山脚下,这样能够让驻守潼关卫的张东涛和李岩等人得到调整,若是战斗厮杀进入最为激烈和关键的时刻,张东涛和李岩率领的前军,稍作调整之后,同样可以加入战团之中。
至于说孙传庭是不是同意三日之后的厮杀,那就不是李自成可以决定的事情了。
实话实说,不管是义军老营的军士,还是新营的军士,都有些畏惧秦军和延绥边军,过去不久的那场厮杀,留给他们的阴霾还没有完全消失,秦军和延绥边军军士展现出来的勇猛,足以令他们感觉到后怕。
如此情况之下,李自成也想着给予麾下军士一定缓冲的时间。
。。。
孙传庭没有斩杀前来送信的流寇。
两军交锋不斩来使,这本来是规矩,但诸多军官认为,流寇不能够算是军队,所以杀掉送信的流寇,本就是应该的。
孙传庭不愿意在这些小事情上面失去颜面,而且他也清楚,如果还是用老眼光来看待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无疑是要吃大亏的。
不过孙传庭没有给李自成回信,而是让送信的流寇去告诉李自成,他同意李自成的约定,三日之后,两路大军在潼关西城展开厮杀。
孙传庭的这个决定,让秦军副将等人感觉到吃惊,按说他们需要马上发起对流寇的进攻,力争打败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大军深入河南作战,诸多的作战目标眼看着都没有能实现,现如今就剩下最后一个机会,如果能够打败李自成,那么此次深入河南作战就能完美收官。
李自成率领流寇长途奔袭,立足未稳,这个时候突然发起进攻,事半功倍,秦军和延绥边军虽然有着颇为惨重的损失,但基本的战斗力还是存在的。
送走了流寇,秦军副将和延绥总兵官来到了临时中军帐。
孙传庭的神色已经有了不同,带着决绝。
秦军副将看了看延绥总兵官,对着孙传庭抱拳开口了。
“大人,末将觉得,马上发起对流寇的进攻,我们的胜算更大,秦军和延绥边军的军士,没有能够拿下潼关东门,内心都憋着一股气,他们需要找到地方发泄,大人若是命令他们马上出击,末将保、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彻底打败流寇。。。”
秦军副将说完之后,延绥总兵官也抱拳开口了。
“大人,末将以为,不要耽误时间了,马上发起对流寇的进攻。。。”
孙传庭的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看着秦军副将和延绥总兵官开口了。
“我明白你们的意思,其实刚开始我也想到了,这是李自成在拖延时间,他为什么拖延时间,有两种可能性,第一是想着我们的粮草不多了,如果等到我们粮草不足的时候,大军自然乱了,第二是李自成没有把握打败我们,所以要稳定自身。”
“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我们的确应该要马上出击,以快速进攻的态势,争取打败李自成,扭转目前于我们不利的局面。”
“不过我认真想过了,三日之后与李自成和流寇展开厮杀,总体来说,对我们是有利的。”
“将士们的士气,我已经感受到了,还有三日的时间,你们让麾下的所有军士好好的歇息,每日里提供足够的粮食,让他们吃饱喝足,养好精神,你们还要告诉他们,如果想着回到陕西去,期盼着活下去,三日之后的厮杀,必须要彻底打败流寇,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回家,才能够见到家人。。。”
孙传庭解释的很仔细,且和颜悦色,他很清楚,在大军之中,他所能够依靠的还是秦军副将和延绥总兵官,而且即将到来的生死攸关的厮杀,也需要两人指挥作战甚至冲锋陷阵,秦军副将和延绥总兵官,没有能够攻陷潼关卫,精神上面的压力本来就足够大了,这个时候,孙传庭所能够做的就是尽量的安慰,提升两人的自信心。
孙传庭回家的话语,触动了秦军副将和延绥总兵官。
两人同时对着孙传庭抱拳。
“大人放心,末将一定打败李自成,打败流寇。。。”
&n
第八百三十九章 功亏一篑(2)
秦军副将拔出了腰间的钢刀,举向了天空。。。
刘宗敏拔出了腰间的钢刀,举向了天空。。。
隆隆的鼓声响起,清脆的马蹄声响起。
两万秦军的骑兵,如同离弦的箭,想着对面的流寇冲锋而去,跟随在他们身后的,是延绥总兵官率领的数万步卒,军士的眼睛里面,带着仇恨和怒火,这一刻,他们要将所有的怒火都喷射出去。
伴随而来的是呜呜穿空而过的弓弩,暗黑色的弓弩犹如血盆大口,即将吞噬鲜活的生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