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谋明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戴明杰与詹兆恒等人,吴宗睿还是比较看重的,两人目前都在辽东为官,戴明杰为锦州县知县,詹兆恒为义州知州,两人所处的地方,位置都颇为关键,数年时间过去,两人做的都很不错,还是让吴宗睿放心,假以时日,吴宗睿一定会赋予两人重任。

    进入厢房,吴宗睿打开了信函。

    刘宁发现,吴宗睿拿着信函的手在微微的颤抖。

    “大人,您这是怎么了。。。”

    刘宁与廖文儒不一样,在吴宗睿的面前心思单纯,不会想那么多,想到什么全部都说出来了,有些时候表现的莽撞一些。

    好在吴宗睿完全了解刘宁,也就不会顾忌了。

    吴宗睿放下了信函,看着刘宁开口了。

    “文儒来信,丁启睿及其麾下的一万漕运兵丁,遭遇张献忠部的伏击,全军覆没,根据可靠的消息,丁启睿被义军生擒。。。”

    刘宁张大了嘴巴,看着吴宗睿。

    &nbs




第七百六十八章 足够胆大
    当李定国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孙可望皱着眉头,丝毫没有掩饰不满的情绪,他知道李定国是义父张献忠派来的。

    “三弟,军情紧急,你有什么事情就尽快说,我马上要率领大军出发了,数万大军无法掩饰踪迹,如果被驻守淮安府城的朝廷大军察觉了,那我们的计谋就彻底失败了。。。”

    孙可望绝不会让李定国留在自己的身边,这样攻陷淮安府城的功劳就不好说了。

    李定国倒也爽快,抱拳对着孙可望开口了。

    “大哥,义父专门让我来找你,就是为了攻陷淮安府城的事宜。”

    孙可望看着李定国点点头,没有继续开口,他可以训斥李定国,甚至可以在李定国的面前发脾气,但他不能够对义父表现出来不满。

    “义父说了,你率领的五万义军军士,想要神不知鬼不觉的抵达淮安府城是不可能的,肯定会被发现,义父料定你会派遣少量精锐的军士首先进入淮安府城,让这些军士成为内应,协助大军杀进淮安府城。。。”

    孙可望点点头,这一点毋庸置疑,换做谁都会这么做。

    “三弟,怎么了,义父是不是担心什么。”

    老实的李定国摇摇头,直接开口了。

    “义父让我来告诉你,他老人家有一个建议,如果可行,你就按照这个计划行事,如果不行,也不必勉强,最终还是由你做出决定。”

    孙可望再次的点头。

    “义父有什么建议,你快说说。”

    李定国略微的沉吟了一下,字斟句酌的开口了。

    “义父认为,我们手中有兵符,何不打着驰援淮安府城的名义,让大军直接进入淮安府城,这样大军一路行军,也不必掩饰踪迹,而且我们还可以派遣斥候,前往淮安府城禀报消息,就说这一切都是漕运总督丁启睿大人安排的。”

    孙可望眼睛里面闪过一丝的光芒,姜是老的辣,这个计谋足够胆大。

    “还是义父考虑的周全,这样的确可行,大军不必遮遮掩掩,只是我们有五万人,队伍太过于庞大,如果官军询问我们来自于哪里,我们该怎么应对呢。”

    “这个,义父没有说,就需要大哥你来考虑了。”

    说到这里,李定国对着孙可望抱拳。

    “大哥,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马上就要回去,义父还在等着我的消息。”

    李定国马上准备离开,倒是令孙可望有些不好意思了。

    “三弟,天色有些晚了,要不歇息一夜再走吧,我们兄弟好长时间没有聚一聚了。。。”

    李定国摆摆手。

    “这可不行,我出发的时候,义父专门吩咐了,要求我速去速回,现如今你率领的五万前军,义父率领的十五万中军,还有四弟艾能奇率领的十万军士,都在朝着淮安府城的方向而去,义父一直都在关心四弟艾能奇的情况,艾能奇必须尽快的从邳州和宿迁两地撤离,不能够被登莱新军发现,否则就可能遭遇到登莱新军的进攻。。。”

    孙可望不由自主的点头。

    “义父担心的是,四弟艾能奇必须要谨慎,若是换做我,我会让你前往邳州和宿迁,领着兄弟们往淮安府城的方向撤离,让艾能奇到义父的身边,协助指挥。。。”

    孙可望还没有说完,李定国跟着开口。

    “大哥,我的想法不一样,我觉得四弟不一定要朝着淮安府城的方向撤离,可以直接往虹县的方向撤离,这样一来,登莱新军就弄不清我们义军究竟想做什么了,如果我们义军全部都往淮安府城的方向集中,意图是不是太过于明显,除非我们的行动异常的迅速,攻陷淮安府城之后,不做丝毫的停留,马上朝着湖广的方向撤离,要不然,我们可能要提防登莱新军发起突袭。。。”

    孙可望眨了眨眼睛,拍了拍李定国的肩膀。

    “三弟,不用想那么多,这一切义父一定都会考虑好的。”

    。。。

    李定国离开之后,孙可望下达了暂停行军的命令,包括承担重任的亲兵营副总管,也暂时停止行动。

    半个时辰之后,亲兵营副总管来到了孙可望的身边。

    孙可望的身边,只有区区数人,都是义军之中总管以上的高级军官。

    “你们可能都感觉到奇怪,从虹县出发之后,我们一路都是急行军,期盼着早日抵达淮安府城,一路上我们还要高度戒备,防止消息泄露出去,为什么我下达了暂时停止新军的命令,这样岂不是耽误了时间,让我义军的行踪更加容易暴露吗。”

    众人只是点头,却没有谁开口说话。

    孙可望满意众人的态度,从中他也看出了自己在义军之中的威信。

    “从现在开始,我们公开行军,不用遮遮掩掩,不用躲躲藏藏,我们的目的地就是淮安府城,我们不仅要将行军的路径和抵达淮安府城的时间告知驻守府城的朝廷大军,我们还要让他们对我们的到来感激涕零。”

    “我们的手中有兵符,所以我们就是奉漕运总督丁启睿大人的请求和命令,前去驰援淮



第七百六十九章 盲目的自大(1)
    回到军营的时候,漕运副总兵一脸的怒气,几个漕运兵丁在淮安漕运码头惹事了,漕运总督丁启睿大人尚未回来,淮安府知府刘大人找到了他这个漕运副总兵,毫不客气的发了一通脾气,最后还提到了,要求漕运兵丁注重言行,不要随便惹事,如果继续在淮安府城或者漕运码头惹事,知府衙门会严惩不贷。

    这是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情况,谁都知道淮安漕运码头由漕运总督府直接管辖,出现任何的事情都是漕运总督直接摆平,当然,有些时候事情闹得太大,影响到淮安府城的某位士绅或者富户了,甚至牵涉到某些官吏了,淮安府衙也会出面,直接给漕运总督丁启睿大人禀报,惩戒那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闹事之人。

    漕运副总兵在淮安府城知府刘大人的面前,是不好直接发脾气的。

    丁启睿大人尚未回到淮安府城,有些事情漕运副总兵只能忍着,不过这笔账他记住了,只要有机会,他一定会在丁启睿大人的面前诋毁刘知府。

    淮安府城内依旧热闹非凡,来来往往的商贾数不胜数,两百艘漕粮运送到北方去了之后,整个的漕运总督府算是松了一口大气,包括漕运副总兵在内的官员,都明白危机过去了。

    让漕运副总兵不爽的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南京京营的副总兵,率领军士回到南京去了,甚至都没有等到丁启睿大人回来,当初南京京营副总兵率领大军攻占了沭阳城池,尚未接到丁启睿大人的命令,就准备全数返回淮安府城。

    漕运副总兵与南京京营副总兵几乎是同时回到了淮安府城,得知南京京营副总兵要离开,漕运副总兵一再的解释,说是丁启睿大人不要多长时间就回来了,是不是等到丁大人回来之后离开,可惜南京京营副总兵压根不听,带着麾下的五千军士径直离开了。

    人家的理由也说得过去,本来就是前来帮忙运送漕粮的,现如今漕粮已经运送到北方去了,作战任务也就完成了,不需要继续留在淮安府城了。

    淮安府城内尚有四万军士驻守,其中漕运兵丁两万人,江北四镇三州军士两万人,全部都驻扎在漕运兵丁的军营之中,按照丁启睿大人的安排,这些人的主要职责就是固守淮安府城,防止后金鞑子突然进攻。

    刚开始回到淮安府城的时候,漕运副总兵还是不折不扣的执行丁启睿的命令,每天都要到城墙上面去看看,同时派遣斥候出城去侦查,城门的守卫也严格很多,不过几天时间过去,出城侦查的斥候,连流寇的影子都没有发现,而且城门守卫的军士,趁着机会盘剥百姓,也闹出了几件小事情,让漕运副总兵很是恼火。

    几天时间过去,漕运副总兵也放松了警惕,在他看来,淮安府城戒备森严,易守难攻,绝非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流寇可以攻陷的。

    漕运副总兵放松了警惕,下面的军士就更不用说了。

    漕运副总兵索性不管那么多了,放置丁启睿大人不要多长的时间就要回来了,到时候一切大小的事宜,丁大人自然要做出安排部署,不需要他这个漕运副总兵操心。

    。。。

    端起桌上的茶壶,喝下一大口之后,漕运副总兵恨恨的开口了。

    “妈的,才五月中旬,这么热,还让不让人活了。。。”

    传令兵进入营房的时候,漕运副总兵正准备小憩一下。

    “大人,小的到知府衙门去了,知府大人说了,府库里面的存粮也不多了,说我们要求拨付的粮草数量太大了,府衙无法完全满足。。。”

    漕运副总兵猛地一下子站起身来了。

    “什么意思,知府衙门想着克扣我们的钱粮吗,刘大人不知道我们拼着性命守卫淮安府城吗,江北四镇三州的军士帮忙驻守淮安府城,也要吃饭,要是没有我们守卫城池,等到流寇打过来,看他们怎么办。。。”

    粮草消耗大量增加,这是不争的事实,江北四镇三州的两万军士进驻淮安府城,帮忙驻守、抗击流寇,消耗自然要大幅度的增加,要求淮安府衙提供部分的粮草也很正常,不过漕运副总兵在这里面做了一些手脚,人数上面有虚报。

    那些虚报的粮草,肯定是落入漕运副总兵的腰包了。

    看着站在面前的传令兵,漕运副总兵的脸色愈发的不好看了。

    知府衙门从不过问漕运码头的事宜,这一次刘大人突然发脾气,与粮草有一定的关系,人家给大军提供了部分的粮草,有了一定的底气,对于那些看不惯的事情,自然是要开口的。

    “大人,小的再去催促,要求府衙拨付一部分的粮草。。。”

    漕运副总兵不耐烦的挥挥手。

    “去吧去吧,你记住,告诉刘大人,流寇随时都有可能围攻淮安府城,丁大人要求我等护卫淮安府城,不得有丝毫的闪失,不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我们的钱粮不足,军士是不可能固守淮安府城的。。。”

    传令兵离开之后,漕运副总兵哼了一声,走出了营房。

    漕运兵丁的军营距离漕运码头不远,在淮安府城内,这也是因为漕运兵丁的特殊性,主要是负责维持漕运码头的秩序。

    急促的马蹄声传来的时候,漕运副总兵禁不住皱了皱眉头,他现在最不愿意听见的就是马蹄声,在军营里面能够骑马的就是外出侦查的斥候,如果斥候带来了不好的消息,他这个临时负责的漕运副总兵,又要开始操心了。

    其实漕运总督府还有坐粮厅郎中、巡视漕务、督粮道等官员,不过这些官员都是文官,没有得到授权无权过问和管辖漕运兵丁的事宜,丁启睿大人率领大军离开淮安府城的时



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
    登莱新军的斥候没有在淮安府城逗留,给漕运副总兵告知消息之后,随即离开,漕运副总兵本打算挽留他们,不过这几个斥候态度很坚决,说是必须回到军中去。

    得知张献忠率领近三十万流寇,准备要攻打淮安府城,漕运副总兵说不紧张是假的,毕竟守卫城池的只有四万军士,其中两万漕运兵丁,两万江北四镇三州的军士,这些军士的战斗力漕运副总兵心知肚明,绝对说不上强悍。

    好在有五万登莱新军的军士驰援,而且不长时间就要抵达淮安府城了,有了这五万的登莱新军,漕运副总兵就不用过于担心了,要知道登莱新军曾经在双堆集全歼张献忠部五万先头部队,还生擒了张献忠的一直刘文秀,那可是足足的五万人啊。

    如此重大的事宜,漕运副总兵自然是要迅速通禀的。

    小半个时辰之后,漕运副总兵出现在漕运总督府。

    临时负责漕运总督府诸多事宜的坐粮厅郎中,迅速请来巡视漕务、督粮道等官员,齐聚大堂,最后来到大堂的是淮安府衙的知府刘大人。

    坐粮厅郎中居中而坐,看了看众人,挥了挥手。

    “诸位大人,刚刚登莱新军的斥候到了漕运兵丁军营之中,禀报了重要的消息,关乎我淮安府城的安危,诸位且安静下来,仔细听听。”

    漕运副总兵站起身来,看了看众多的官员,眼神在刘大人的身上略微停留。

    “各位大人,登莱新军斥候专程前来淮安府城,他们手持丁启睿大人的官碟,禀报了两件大事,都是关乎我淮安府城的。”

    “第一件事情,丁启睿大人目前正在虹县,抵御流寇的进攻,张献忠派遣部分的流寇,进入虹县进攻丁大人,目的就是阻止丁大人回到淮安府城,丁大人已经调遣凤阳府等地的大军驰援虹县,力争彻底打败流寇。”

    “不过被围困在虹县的丁大人,短时间内是不大可能回到淮安府城了。”

    诸多的官员交头接耳,低声议论了几句,应该说这件事情,与众人没有太大的关系。

    漕运副总兵咳嗽了几声,应该是提醒诸多的大人不要开口说话。

    “第二件事情,张献忠率领近三十万流寇,准备进攻我淮安府城。。。”

    大堂里面瞬间安静下来了,所有人都看向了漕运副总兵,三十万人可不是小数目,守卫淮安府城的军士只有那么多,如果顶不住流寇的进攻,城池岂不是要陷落。

    漕运副总兵内心暗暗鄙视了一下众人的表现。

    “诸位大人,丁大人已经知晓流寇张献忠准备攻打淮安府城的计划,故而专门派遣军士,前去向登莱新军求援,登莱新军的刘都督已经答应了丁大人的请求,专门派遣五万军士前来守卫淮安府城,到时候他们将手持丁大人的兵符,进入淮安府城。”

    “我觉得,有了登莱新军的驰援,淮安府城就没有多大的问题,说不定我们还能够彻底打败流寇张献忠,恢复南直隶的稳定。。。”

1...281282283284285...3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