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从流量到巨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扑街预定
要的就是独家消息爆料,要的就是劲爆的内幕,谁管你剧透不剧透的,反正说实话路泽这种文艺电影除了粉丝也很少有人去看
咳咳,给我路泽一点面子。
那就不要说这些事情,总之大家喜欢看路泽的电影报道,商业片是肯定好看的。文艺片就看他的逼格内涵,然后装一把,如果最后得奖了还可以聊聊这些相关的东西。
比如《海边的曼彻斯特》,是路泽贴近内心世界的一部作品,大家肯定感兴趣。这个家伙基本上没有什么吐露心声的访谈,那是不是可以通过电影一窥真相呢
“所以,这部电影会有什么特质贴近你的内心呢”
“内心的丧吧。”
路泽想了想,适当剧透一下“某些时候我对事情看得是悲观的,总觉得万一出了什么状况怎么办。所以会做比较万全的准备,来面对未来。”
卧槽!有戏有戏!
继续加油,叶长歌本来以为路泽也就点东西,然后说几句套话糊弄过去。但没想到,路泽是很真诚地对话。看来这部电影对他的确意义非凡,他用了更舒缓的语气
“是,我们平时了解的你都是一个很理智的人,做什么事情也很可靠,圈内对你评价很好,所以都是因为这个么”
“有一部分原因,但不至于全部,我个性本身就比较谨慎。”
“那你觉得这样的性格占你内心性格几分呢”看样子这一个问题的潜力已经挖掘完毕,作为一个资深记者,他立马转移话题。
“有一定比例吧,反正是我从影以来很贴合我的角色。”路泽喝了口水。
哦吼,听起来这句话路泽又回复过来了,这家伙真是如同行说的,就算走偏了也会立马修正。
不过,今天这个算是意外收获了。
也许是真情流露,也许是为了宣传。但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反正叶长歌自己已经妥妥的收获满满了,他试探着再问一下“所以出演这个角色,是不是对你内心世界很有影响”
“有一些,肯定我每个角色对我的内心世界都有所影响,但是这个我也说不好。”
“嗯,了解。”
叶长歌手不停,已经确定基本上没什么戏了。不过够了,路泽这个级别的,稍微透漏一点新奇的都足够引起关注了。
时间接近9点,采访即将结束。
叶长歌边记边问,心里已经大概构思出了一篇文章。
就以“路泽的内心世界”为中心,结合《海边的曼彻斯特》,吹开吧。反正这个电影大多数人暂时看不到,自己也还没看,就算到时候出问题也有借口。
自己写出来的就是让网友和读者yy的,爽就完事了。太多人喜欢窥探别人的内心,窥探**了,何况还是充满传奇色彩的路泽这个大明星。
估摸着再问一个收工,叶长歌最后问出了那个常规问题“那路老师你觉得这次付出这么多心血,你能拿奖吗”
“这都说不好,不过你们也别瞎写,我金马那句话说的也不是开玩笑的。”路泽看着这家伙眉飞色舞的表情,稍稍给了个警告“我更希望得到大众认可吧,但如果可以,我也希望能得到奖项的认可。”
“好的叶老师”
叶长歌于是赶紧表态,心里面又回过头想了想那还是老实点吧,反正也算是自家艺人的。
上午1分。
今天出了太阳,又有点热了。
但毫无疑问这些从早上可能五六点就开始排队的记者媒体们,可能更热。对于路泽来说,五月份的戛纳不至于像重庆一样热,但现场仍就是有人中暑。
中暑也不会影响大家对《海边的曼彻斯特》的热情,多数记者今天其实就是两个主要目的。一波看路泽的《海边的曼彻斯特》,一波去看非竞赛展映的《金钱怪兽》,里面有乔治克鲁尼和茱莉亚罗伯茨。
结果就是媒体中心拥挤到不行,水泄不通。而临近开场,影厅这边安保终于慢慢放人进去,罗达运气好真的被放进去了。据说这一次超过一半的票是被大媒体内定了,他真的运气好。
得亏运气好,不然主编能够手撕了自己,昨天拍的照片可不是重点。看着同行发回来的早上的采访,都已经被翻译成英文发出去了,心里也憋着一股劲。
同时也对电影更加好奇。
所以坐在最后一排,也丝毫不影响开场前大家对着进场的路泽欢呼。之后路泽也只是回头合手微微点头示意,没有多说什么,但在他一边的是巩利吧诶,贾樟柯贾导旁边是他老婆吧
似乎还有李彬彬,但灯光暗下,屏幕亮起,暂时放在一边,《海边的曼彻斯特》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第四百九十一章 观影(一)
很平淡的开头,开篇也没有什么吸引人的镜头,镜头中的男人沉默寡言地穿梭在一个又一个场景里。干着各种体力活,似乎还都是那些比较脏乱差的清理。
一切很都显得有些颓然冷漠,好像跟镜头显示出来的大片冷色调一样,他整个人也是冷漠。棕黄色的脸上散布着几块红色的斑点,大鼻头,微黄的胡须稍稍弯曲,被主人并不在意地留的这茬长那茬短,似乎仅仅是为了工作所以大概刮了刮。
对,还有几道伤痕,应该是刮胡刀留下来的,整个形象配上有些污渍和粗糙的衣物,冷漠的眼神,以及干枯且略显稀疏的头发。
贾樟柯开场就对这路泽这次的造型很是惊艳,他忍不住偏过头看看旁边不远处这个人,再看看大屏幕。
心里已经开始相信了,这次真不是来玩的。不仅是造型,这比上次《爆裂鼓手》真的上了一个台阶——老实讲他觉得上一次的造型和这一次都是巨大的突破,但不同点在于这一次路泽不需要借助其他特征来表达角色了。
而是他整个人反倒散发出人物的特征,看到这个人他就想到这人应该是经受过什么刺激,因为明显有些不正常。
他就是角色本人。
上次《爆裂鼓手》还剃光头做特效妆看不出脸,但这次你可以看出那是路泽,但又真的绝对不会是这个坐在一旁的路泽。
屏幕上,面对客户有些傲慢的态度,甚至略显无理取闹的责骂,钱德勒李迎来了他第一波爆发。这股爆发算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只是他连发怒也只是那么短暂而平静。
一度有人怀疑,自己是听错了,不过接下来李迅速道歉也确实表示这事发生了。而这在很多人看来,已经了解到了这绝对不是性格就是如此,而是内心一定有什么东西藏着的。
接下来老板痛骂斥责,他无所谓;艳遇,他也无感;在酒吧找茬找揍,他算是蛮有兴趣的。
这种人
叶长歌有过相关的研究,这肯定是人心理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什么问题他也不是心理医生,但应该是类似于自我惩罚什么的。犯错了没被发现,但是因为心里难受自己惩罚自己
官方简介就一句话
影片讲述了李钱德勒的哥哥因病去世之后,他作为监护人照顾侄子的故事。
照这个看过来,影片还没有开始。
不过这片子的导演有点水平,故事还没开始就已经把人的视线牢牢抓住。他当然查过这个导演肯尼斯罗纳根,当年也是非常有前途的一个人,01年凭借剧情电影《你可以信赖我》提名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03年凭借剧情电影《纽约黑帮》提名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但接下来一部《玛格丽特》的波折,真的是人生无常。不过此时电影屏幕上,故事终于迎来了平缓节奏后的转变,钱德勒李接到一个电话前往医院,驱车途中,才有一丝急切。
故事到这终于正式开始。
好在在场都是有一定素养的观影者,换句话说要么就阅片无数已经百毒不侵了;要么本来就是冲着路泽来的不介意影片内容,而目前影片目前还看得懂,更因为他们注重的是采访。
而根据影片介绍,应该是哥哥去世了。
果然在医院里有奇迹,但是终究是少数,他就像一个幽灵一样默默地安排后事,木然,或许也不是木然,因为剧情进展着忽然画面切换出了不一样的地方。
应该是回忆。
画面一下子由冷色调撞进暖色调的天堂,亲亲抱抱两个女儿再把小儿子举高高,还有他的老婆吧,在影片前似乎没有出现。有些杂乱,但是非常真实。
对,真实。
赵涛脸上露出感兴趣的神色,这部电影就好像阅读一篇长篇纪实,笔者文笔还很真实、细致,一幕幕娓娓道来。
赵涛这次是没有作品来的,所以心里面没有多少事情,她是受邀前来纯粹看看这部电影,也不用给路泽站台、评价、吹捧。目前来看就是很平,那些掩藏在平静下的暗流汹涌其实也没有到爆炸的程度,而这段闪回让她看到,主角的人生不全是阴霾。
这段记忆里他有体面的工作,有和睦的家庭,三个可爱的孩子,甚至还有一帮狐朋狗党在家中纵情玩乐。
这其中一定是有什么发生。
闪回和现实交错。
观众们终于一步步了解到记忆里,钱德勒李在一个酒后的深夜步行去便利店,等他抱着一袋满满的东西回来,却发现自己的家淹没在熊熊大火之中。妻子被救出来,但三个孩子却永远留在了大火之中。
一切都那么不可置信,可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屋子里特别的冷,开暖气会让妻子的鼻子很干,所以他下楼生火。然后发现没啤酒了,就加了几块柴,希望火别灭了。又因为喝了酒,就走着去的,但没想到回来会是这样。
现场随着这段陈述,大家都已经知到了是什么事情。火不仅没灭,还烧出了壁炉,火星点燃了什么。
这种事情是一个属于极少发生的事故,家里还有人,可能还比不上出门忘记关燃气灶。
“我走到一半,想起不记得自己有没有把防火屏搁回去但我觉得问题不大就继续往前走了”屏幕上的男人已经整个人失了魂一样,喃喃自语道。
石棉网可以隔绝飞出来的火星,然而就包括在场很多人其实都懒得做这种事情,也没出过事情。
钱德勒李,他甚至是不记得自己有没有搁回去,就跟有没有关门一样的感觉。所有事故,在没有发生之前,都是没什么问题的。
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犹豫,在一个普通的夜晚,这个普通人家彻底地毁了。这种似乎会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事情,重重地打在每个人心上,让人们变得难受起来。因为这件事情发生的惨烈,又毫无途径去诉说。
钱德勒李并不是故意,甚至可以说这算是个很正常的行为,所以他没有定罪。屏幕上的男人嘶喊着“我怎么可以被原谅,我应该被处以极刑,我害死的可是我的孩子啊!”
有人已经开始流泪。
屏幕下李彬彬已经不再想着今天来是要邀请路泽一起合作了,只是默默地有些盈眶。等到屏幕上他缓慢地起身,走出房间,突然地拔出警察的要自杀的时候,她一下子感觉自己从座位上蹦了起来,然后叫了出声。
叫出来了吗
她不知道,但现场确实有好几声惊呼。
看看一旁的巩利,她有稳了稳心神。钱德勒李虽然很幸运被一群警察制服没有死成,但李彬彬缺一下子明白了一开始李的状态——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
错过了这次死的冲动,真的算是
不,她觉得是,一定是。
生活只要活下去,就有希望。
第四百九十二章 观影(二)
全是写实,全是逼真的表演,在情难自禁的悲痛后接着的画面,是现在的钱德勒李。
这样一来很多人甚至觉得,与他悲伤的过去相比,李表现出来的冷漠甚至可以叫做云淡风轻了,至少是表面上的云淡风轻。
而说到现实时间线这边,很多人其实一开始也有设想过去太惨了,然后终于有一个天使般的侄子来拯救他了,这应该是一个关于苦难与救赎的故事。
就好像很多电影里面,孩子往往会成为一个中年颓废大叔的救赎,也正好配合前面钱德勒李失去了三个孩子,现在终于或许有机会弥补。而哥哥的遗嘱也正如大家所愿,希望李重新回到故乡抚养未成年的侄子帕特里克,继承渔船和网站的生意。
让一切回到正轨,让空虚的心灵得到安慰,也让大家舒舒服服地写上一篇报道。
但
也有很多人并不能这么想,因为就这么简单能结束么
于是接着侄子出场,他并不是一个天使,他只是一个“小混混”,还是个脚踏两只船的渣男,甚至看了一眼父亲的遗体就离开,再到质疑主角每一个决定。
这是什么天使,简直就是小恶魔。
有些无奈,不就跟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越是糟糕,事情就越是事与愿违一样么
接手这么一个侄子,还要有可能回到那个充满着悲伤记忆的小镇。大家都很关心男主如何和这个侄子生活下去,以及能不能干脆来个相互取暖,相互解救呢
有点希望。
剧情也好像朝着好起来的方向发展,后半段开始李开始努力的关心和照顾着侄子,并继续处理哥哥的后事。因为要举办葬礼,所以引出了与前妻的通话、碰面。
老实讲叶长歌知道这是个故事很重要的一个点,老情人见面都能感慨万千,何况是经历过这场灾难的两个主体。没有谁比他们更能感受其中伤痛。她也是一样,始终无法释怀吗还是也是一样,始终沉浸在过去里,难以走出
只不过事实往往是出乎所有人预料的。
两人见面的对话甚至都没有一句是全的。兰迪已经走出来了,李无法走出。她想要道歉,但李依旧无法释怀,一个主动想要交流,另一个被动只想赶快抽身。
是的,李显然无法承受,只想回避。
电影到这里,走到了尾声。
后面最终李选择了放弃,他把侄子的监护权交给了朋友乔治,然后自己准备继续回到波士顿一个人工作、生活,过着和以前一样的日子。
也就是影片开头的日子。
影院里的空气已经压抑到窒息,因为随着画面渐渐远去,已经注定了这是一个从头丧到尾的故事。要不是还记得自己开场的时候是如何千辛万苦挤进来的,很多记者都已经想着离场了,因为他们哪里经历过这种程度的感情冲击。
谁没有丧的一面尤其是记者这种职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