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末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慕寒千雪
段煨话口一张,高诚这才感到自己失礼了,急忙说道:“诚失礼,慢待段公了。”
“无妨无妨。”段煨连连摆手,这时候心中正好奇呢,哪还有心思计较这个。
“此书,乃是凉州刺史府耿使君,欲送于夏将军。”
说完,高诚将帛书递于段煨。
段煨拧着眉头,接过帛书,却没有着急打开。
自己不愿身居要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夏育。夏育随兄长南征北战数十年,更是深受段家恩惠。
没想到啊,现在还是要跟这家伙继续打交道了。
罢了,如此也好,早晚之事。
打开帛书,段煨越看眉头皱的越紧,丝毫没有轻快之意。
“君侯,这耿使君……意欲何为”
合上帛书,段煨心中有些明了,依旧问向高诚。
“正如段公所看到一般,耿使君欲结夏育将军,与诚分庭抗礼罢了!”
“嗯怎么,难不成耿使君,不知夏将军乃君侯心腹”
这下倒是段煨有些不解了,众所周知,镇西将军麾下头号大将,便是夏育。余者苏则、傅燮、张任等人,虽亦是亲腹,可资历不足。
夏育不同,原本就是国朝大将,后因战事不利被贬。复起于平定板楯蛮之役,其后随高诚平定黄巾,对抗西羌,立下汗马功劳。
那耿鄙,既然能做到一州刺史,应当非是愚笨之辈,怎地~
莫非,另有隐情
想到这,段煨目不转睛的看向高诚,等待着其言语。
“段公可能不知,诚先前与夏将军有些分歧,此事军中知道的人不多。”
高诚面色依旧轻松,而心中却是寒意凛然。段煨不提,自己还真是忘了。
李相!
汝说的太多了!
听闻高诚所言,贾诩也是一瞬间变了脸色。军中知道的人不多,也就是说君侯心腹之中,出了内鬼
段煨所思却不在其,而是在想高诚所言的稍有分歧。
看来,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啊!
“段公,诚一心剿灭羌贼,决不允许有人在背后捣乱。耿鄙者,无知小儿罢了。可其身为凉州刺史,诚也不好请以节杖。”
“所以,诚想请段公,助某一臂之力!”
段煨点着头,震声言道:“君侯尽管安排,煨必不辞也!”
“好!诚与文和先前有议,欲使夏育将军假投耿鄙。待耿鄙,发兵之际,临阵倒戈!”
高诚说完,盯着段煨,肃杀之气四溢。
段煨略微颔首,沉思了片刻,这才抬首言道:“可!不过,夏育将军倒戈之后,如何安排”
“段公放心,夏将军乃本将心腹,自不会使其有损!”
“好!何日启程!”
“明日!”
“也可,那老夫便先下去准备一番了!”
得到具切时间,段煨就笑着请言退去,这短短片刻,了解的东西太多了,自己还需回去好好整理一番。
“段公慢走!”
待到段煨离去,贾诩这才言道:“段公~”
高诚摆了下手,急声说道:“无事,段氏已经上了吾镇西将军府的车了,想下来可不容易!”
贾诩神色一顿,皱着眉头,微微叹了一口气。
“对了,文和,那耿鄙的信使”
“君侯放心,那人并非耿鄙亲信,而是程球府上之人。其家小,某已经控制住了!”
“呵,这耿鄙,欲行大事,不敢言身。唉~没意思!”
贾诩亦是点头,耿鄙,确实有些太顾虑了。用程球的人
那还不如用自己的心腹呢,不然自己又焉能得到这封书信!
如果让这耿鄙先下手为强,在夏育心中扎个根,这一局还真说不好了!
“君侯,那泄密之人”
“莫要着急,那人是陛下的人,稍安勿躁!”
原来是陛下的人,唔~绣衣使吗
贾诩嘴角一扬,拱手应诺。
“还有一事,文和且附耳来听!”
贾诩一愣,倾耳靠近高诚。
“夏育家小,便在冀城,稍后某使彦明随汝走一遭!”
第225章 牧马童
次日,晌午。
贾诩自夏育家归来,又安排了些许杂物,这才直奔秦亭候府。
刚至候府,便正见高诚、段煨携手而出。
“诩,见过君侯,见过段公!”
“文和来了,可曾收拾妥当”
“回君侯,事已毕!”
“嗯好,那某亲送二君出城!”
高诚翻身上马,冲着段煨言道:“段公,请!”
“君侯,此去安定,不过十日功夫便回,何劳君侯亲送!”
“无妨,诚亦是无事,倒不如送送二位。”
“那……多谢君侯!”
几人携带亲卫,一路向城北而去。
这一幕,很快便传到程球府上。
“噢~高子明亲送段煨、贾诩呵,可惜,迟了!”
耿鄙讥讽一声,颇是自信。
旁边程球也是附声言道:“不错,那段煨不过是仰其族兄威名,竟也敢称公。一介匹夫,夜郎自大!”
“段煨,段忠明哼~”
“其兄依附官宦,自食恶果,看来其也是确为莽夫,竟依附高子明这等心怀不轨之徒!”
耿鄙对于段煨很是不屑,便是其兄长段颎,也是嗤之一笑。
“哎对了,伯玉,听闻信使出城门时,遇到了些许麻烦”
程球一笑,轻言说道:“无甚大事,不过是那些兵卒,想要索取些钱财罢了。”
“哼,这定然是那高子明的安排,那么多世家子弟、仆役出行,皆不管不问。唯独吾程家,小人行径!”
耿鄙见程球如此气急,也是出言安慰,说道:“伯玉莫要生气,如此看来,高子明技穷矣!”
“这倒也是,不过使君,吾等骤时当真出兵那羌人,战力可是厉害的紧啊!”
程球皱起眉头,想着来年春天,要出兵攻羌,心中不由有些担心。
耿鄙摇了下头,言道:“伯玉无需担忧,出兵一事,有的是办法拖。而且,某亦会联络关中。出兵,宜缓不宜急!”
谈及关中,程球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关中高子明先前击败边章,可就是率领关中兵所为。使君,关中之人,未必与吾等同心啊。还有那夏育,素来为高子明心腹大将,只是一人之言,不足信也!”
耿鄙神色一冷,厉声说道:“伯玉,有些话,莫要多言!那可是绣衣使,其若不足信,吾等还能信谁”
“可……”
“好了,汝今天行事颇多,先下去休息吧!”
程球无奈的叹了口气,只得拱手作揖,言道:“诺!”
程球走后,耿鄙心中也不禁怀疑了起来。那李相,会不会~
应当不会,李相是绣衣使者,高子明应该不敢收其心。不然的话,若是为陛下所知,那高子明可就不反也得反了。
而且,这李相既然是陛下安排到高子明军中,那定然忠于国事!
罢了罢了,现在就看夏育如何抉择了
选择自己,自然是好。不论其心是否真心,都足以让自己在短时间内,借其声望,分高诚之势。
高子明啊高子明,汝小觑鄙,定为此失!
其后几日,高诚便向杨衡交代一些需要着重注意的事务。尤其是冀城周边贫困百姓的资助问题,凉州人口已经因战乱损失太多了,决不能再任由其自生自灭。
其次,与关中各个世家的联系。凉州能够牵扯住关中世家利益的,只有丝路。而这,也是制衡关中世家的主要手段。
毕竟以前凉州可没有镇西将军府,现在有了,有些规矩就得变一变了。
除此之外,对于耿鄙,高诚倒没有要求太多。只是与杨衡言及一些计划,使其注意不为耿鄙有机可乘。
随后,高诚便来到城外大营。
当天,八千汉军将士出营,直奔塬道。
于此同时,段煨与贾诩历经数日疾驰,也来到安定郡城临泾。
夏育自从来到安定郡后,便驻扎在临泾城内。向北地、安定两郡之内,张贴布告,募集善骑之士。
同时,夏育也查看了聚集于安定高平县境内的西羌部落。
这些人自从为张任率领的精骑屠杀之后,几乎只剩下一些青年妇女及十岁以下的孩童。
总人数倒是不少,足有六七万人。妇女四万余人,孩童两万。
他们很多人都不认识,也有许多人是母子关系,他们都失去了许多亲人。
恨,自然是有,可他们却没有实力去反抗。甚至,为了生存下去,他们被迫嫁给汉军士卒为妾,为汉人养马牧羊。
对于这些奴隶,夏育也没有给什么好脸色。毕竟,东羌的主力大军,就是自己在青石岸击败的。
有些士兵纳了这些羌女为妾为婢,夏育自然也管不着了,也不会再管。可那些尚且没有的妇女,就成了募兵最好的条件。
但凡有勇士应募,加入军中,尽皆赐下一两羌女。
对于这等条件,不知多少贫困子弟蜂蛹而来,便是关中左近,亦有不少汉儿来投。
短短时间之内,夏育就募集了近五千人。其中自安定、北地二郡郡兵之中,抽调千余善骑之辈。又募集两地壮勇两千人,关中人士两千。
新募壮士虽然骑术确实有些不堪入目,可依旧被夏育充入军中。
募集的安定、北地两千壮勇后,就招不到人了。
两郡原先有口十万,短短一年之内,所有青壮年男子几乎尽在军中。
想要完成募骑士一万的要求,夏育也只能将算盘打在关中身上。这也是驻扎在临泾的主要原因,离关中近。
其次,便是北地那位置太敏感,一万骑兵在此训练,必然会引起鲜卑人的注意。
同时,那些奴隶之中,两万孩童,几乎全部被夏育命人隔离。只留下数百名妇女,照顾一些年岁尚幼的羌童。
岁数稍大一些,就要出去放马牧牛,打柴、割草等等。
母子分离,自然少不了些许麻烦。
可是,在夏育眼中,没有杀人解决不了的事情。
两万孩童,以及数万战马,数十万牛羊牲畜,全都集中在高平县西南的湫渊。
这里群山环绕,并不适合大规模牧养,但其水量充沛,足以为数十万牲畜、战马及数万人饮用。
再则,除去战马外,这些牛羊早晚都要吃掉,或是货卖。
湫渊,圈养数万战马,还是绰绰有余。
而那些孩童,也就成了牧马童。
同时,汉军骑兵的训练,也正在此地。一来场地隐蔽,二来也可以教训着那些孩童。
两万孩子,要不了十年就是两万丁壮,两万战士,乃至于骑兵。
他们的仇恨或许不能抹除,但大汉能给予他们比仇恨还要重要的荣耀、富贵!
只要好好教导一番,日后让他们为大汉征战,轻而易举!
第226章 孰轻孰重
“忠明兄”
夏育看着眼前冲着自己施笑的段煨,惊喜不已。
“没想到是忠明兄前来,缘何不使人先来传讯,也好让弟准备一番啊!”
段煨笑了一声,言道:“夏老弟,多年不见,可安好”
“甚好,今日忠明兄到来,育心甚喜之!”
夏育此时也注意到了段煨身旁的贾诩,心中稍微猜想,便已了明。
“贤弟,煨与文和老弟今日所来,亦有要事与贤弟相商!”
“噢~不知君侯有何安排!”
“吾等且入内一叙!”
“忠明兄、文和兄,请!”
“请!”
三人一入室内,左右亲卫便封锁四周,严禁闲杂人等靠近。
夏育端坐上首,由段煨、贾诩各安一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