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末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慕寒千雪
张温点了下头,虽不知几人心中怎么想,可现在表面顺从已是不错了。
“好,末将听令!”
“末将在!”四人齐齐正身,拱手候令。
“今有羌军驻于渭水北,离诸帝陵寝甚近!为了避免诸帝受扰,吾等必须尽快渡渭水,将羌军驱逐,明白吗”
“诺!”
周慎上前一步,问道:“张司农,据斥候探查,羌军有骑兵四万,骑马步兵三万。其营寨虽差,可多有战马,吾等要渡河怕是不易啊。”
“哼!”张温冷哼一声,蔑视了望了一眼北面,讥声说道:“羌骑不通谋略,不识兵法,有何不易”
“如今冰期已过,千里渭河涛涛,羌军难以争渡,查探虚实。今夜晚间,周慎领兵一万,营中多布旌旗。明日朝食之际,灶坑不减,仍作五万大军之数。”
“其余将士随某昼伏夜出,自新丰东渭桥渡河,赶往高陵。骤时,兵发兰池。汝再领兵渡过渭桥,拒桥相守,成犄角之势。”
指着军中與图,张温口若悬河,一番部署,让四人无不是皱眉不已。
“张司农,自新丰渡河是否太远。百里之地,昼伏夜出少说也要三日时间,再渡河自高陵进兵兰池,所耗日久啊!”
孙坚率先发表自己的想法,距离远就代表着危险性大大加剧。一旦张温所帅主力被羌军发现,周慎所部根本无力支援。
久居边疆的宗员也起身说道:“文台所言不错,司农所想末将明了。不过,羌军游骑四处,劫掠各地。方圆百里内,都会出现羌军。”
熟悉游牧民族性格的宗员,可不像孙坚这等中原腹地将军一般,忽视羌骑的侦测范围。
那些羌胡骑兵,一旦占据某地,搜掠方圆百里是常事。夜间在掳掠过的地方过夜,亦不是不可能。别忘了,拥有双马的他们,可以日夜不停的行进。
真要狠起来,游骑与主力大军相距二三百里都不是不可能!
张温眉头一皱,十指紧握,厉声说道:“与羌军隔河对峙更是不利于吾等,诸帝陵寝受扰,各位还有会有退路”
“再则,汝等熟知兵事,皆言不可行。但吾等偏行不可行之事,反其道之,未必不能胜!”
“司农!”
“好了,莫要多言,立即下去准备。今夜出发~”
张温一拳定音,使得四将不得再言,只好退下。
退下之后,孙坚与周慎同途,行在营中。
 
第154章 掘平陵
当天,两万羌军步卒,大张旗鼓,开往平陵。
平陵相较于西边十余里的茂陵,小的太多了,也要寒颤不少。
可即便如此,该有的礼制还是要有,更不用说昭帝亦非庸主。
自汉武帝穷兵默武后大汉帝国一度陷入困境,内有叛乱,外有匈奴胡夷。国内经济不调,百姓困苦。
如此危局下,昭帝幼龄即位,一连十三年,与霍光协同并进。整顿国内乱局,外御夷族,将武帝后期不断衰弱的大汉帝国拉了回来。
也真是有昭帝打下的基础,才有了后面的孝宣之治。
不过,也正因为其突兀山崩,平陵尚未完全建成,导致了如今平陵成为了周边诸陵寝最差劲的一个!
可那些没见过世面的羌人就不一样了,一万多人花费了一日功夫,将平陵中最高的一座墓封夷为深坑。
便是旁边高度差上一筹的也同样被挖开,取出其中珍宝。周边陪葬重臣的墓封一样被掘开,尽取财富。
末了,羌军将陪葬墓封以及那座低了一点的墓封,用薄土覆上。唯独那座最高的墓封,被拉出金玉梓宫,留下一个巨大空洞。
随后,大军返营。
而此时,张温率领四万兵马昼伏夜出,于当日夜间抵达霸陵,汇合董卓,继续赶往新丰县的东渭桥。
次日晚间。
边章看着被拉回大营的梓宫,一阵气血上涌,当场就想砍了领兵羌将。
让尔等只是取出一些信物,那陵寝中不知有多少。可现在居然把梓宫给拉了出来,那平陵怕是已经彻底毁了。
这下完蛋了,汉帝刘宏还不恨自己恨的要死如何还图招安
事已至此,边章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挥挥手,示意让人把梓宫送走。
第二日一早,边章着人将梓宫重新修缮,焕然一新。又披挂红绸,遮以华盖,这次心中稍安,命人送往渭河对岸。
中渭桥上。
一屯汉兵,日夜驻扎桥头,严阵以待。
“来者何人!”
箭楼上的哨兵,望着几十名羌兵大张旗鼓,身挂孝带,高举白幡。
其中又有人抬着披挂红绸的一尊棺木,缓缓而来。
一名羌人脱离大队,迅速跑到桥头,冲着高高在上的哨兵,大声吼道:“哼,俺们掘了平陵,特将昭帝尸骨送给你们,哈哈~”
羌兵面色狰狞,大笑不已。口中喊着的话,也与边章所交代的大有不同。
哨兵一愣,迷茫的看了一下棺木,颤抖自心中发出,直至涌遍全身。这一刻,他感觉寒冷的冬天已经不再冷了,可那棺木散发的凉气,更是入骨入心。
“屯长!”
哨兵一声凄惨高呼,两目之间密布慌色。
汉军屯长原本已在赶来,听到这一声,更是加快脚步。
来到桥上,自然看到了那金玉梓宫,片刻间生出疑色。
“屯长,羌狗掘了平陵!那是昭帝梓宫!”哨兵泪流满面,愤恨吼道。
“什么!”屯长一惊,再度看向前来的羌兵,大喝一声:“羌狗,乃翁砍了尔等!”
刀光划过,那羌兵惊悚间正欲说话,却未来得及开口,便被一刀枭首。
“弟兄们,杀!”
“杀!”
原本在桥中段的几十名羌兵,见汉军突然杀了过来,匆忙丢下手中物件,转头便逃。
为了抬那沉重的金玉棺木,还有华盖等物,他们不已舍弃了刀剑。
手无寸铁之际,面对汉军,也只能后退。
屯长领人来到梓宫前,急忙着人撑起华盖,覆好红绸。
华盖遮住稀松的阳光,屯长这才领人抬起梓宫,回到渭河南岸。
一回来,屯长就命人急忙向后方大营发出讯息。同时,将昭帝梓宫好生安放。
时间不长,周慎就领着诸多将校,快马赶来。
几十人一见梓宫,当即跪地,高呼:“末将等拜见昭帝大驾!”
第155章 阵战
疾驰一天,汉军体力不足。羌军亦是如此,奔驰良久,战马虚耗。
两军修整一日,这才邀兵同狩。
中平二年二月初。
羌军四万精骑,阵线延绵三里,徐徐进入战场。
汉军四万精锐步卒,以二十余阵共组五道战线,列阵前进!
边章望着三里外的红色海洋,旌旗高举,凛凛作响,眉头不断皱起。
这一战,并不好打,甚至自己也不愿意打。李文候也是一样,谁都知道骑兵冲击步军阵型,很难。
可不得不打。
五陵原这一带,可以容纳步兵据守的点太多了。东汉一十三陵,本就都在城镇附近。又因帝陵在此,长久下来,都发展成不小的坚城。
不战而退的话,除非直接撤到美阳左近,才能迫使汉军离开诸多帝陵。可一旦如此,也就代表着自己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
汉军若再度龟缩不出,自己一点办法都没有。
“唉~”边章叹了一口气,看向身边的李文候,轻声说道:“李将军,骑兵作战某不及汝,这一战汝来指挥!”
李文候板着严峻的脸色,点了下头。
“传令下去,中军万骑,分波次冲击汉军。左右两翼,各自分出五千骑,绕至汉军阵后,其余兵马冲击汉军两翼。”
“后军万骑做足准备,随时准备冲杀!”
“诺!”
传令兵迅速驾驭战马,奔至军前。
很快,三万骑兵分散开来,开始移动,寻找攻击位置。
同样,张温率领大军,见羌骑游动,立即驻下脚步。
中军大纛下,张温一身精甲披挂,目视前方,观察着羌骑的一举一动。
只是,自己经历战事不多,对于骑兵作战更是理解甚少。
目光不由自主的瞥向宗员……
宗员观察了片刻,拱手向着张温说道:“张司农,以末将观来,羌骑欲以中军冲阵。左右两翼,应当是想攻吾侧翼及后方。”
“不过,末将并不知晓羌骑是否还有其他部署。”
张温点了下头,喝声说道:“传令,着前左右后四军,立即向中军靠拢,结圆阵抗敌。中军做足准备,随时支援!”
“诺!”
二十余阵型迅速开始展开,第一道战线的八千将士盾牌高举,长矛横曳,直指前方。
第二、三道战线,计兵一万六千余,分向左右。第四道中军战线加快速度,进入中心。
最后面的第五道战线的将士,跟随中军,直至前左右三军列阵完毕,这才转向后方,立盾架矛。
方阵既成,大军缓缓向内靠拢,左右折偏,慢慢汇聚成圆形大阵。
随后,阵内将士才开始来回调动。弓弩手退向阵线后面,挂弦取箭。
刀盾兵和矛戈手紧密阵型,前后间距慢慢缩小,直到人挤人方才停止。
单刀兵聚集在弓弩手之前,紧紧盯着前方袍泽,手中环首刀死死缠在手中。
大阵的形成,足足耗费了将近半个时辰。这么长的时间,足够骑兵将这三里地跑了几十来回了。
可羌骑却丝毫未动!
正前方的一万精骑,行至阵前一里之地,驻下脚步。而左右两翼各有五千骑虎视眈眈,后面还有一万精骑游荡。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羌军迟迟未曾进攻。
不过,随着时间的消逝,羌骑阵型已经全无。不少人跳下战马,肆意的坐在地上休息,或是给战马喂水喂食。
边章看着李文候眯着眼睛小憩,不禁扬起嘴角。这家伙别的不说,对骑兵作战的理解倒是深厚。
此时,边章已经看出来李文候的打算了。
汉军中军大纛之下,张温心急如焚。
羌骑虎视眈眈,欲战不战,其想法已经昭然若揭。无非就想用时间,来磨掉己军士气,消耗将士们的体力。
“张司农,撤吧!咱们现在距离阳陵不过八里之途。徐徐后退之下,足以保全三军。”
宗员语气很是平淡,这种局面自己见过的太多了。
胡骑装备不行,军纪不检,冲击阵型严谨的汉军只能落败。但那些胡人也不都是傻子,骑兵打步兵,太好对付了。
就像眼前这一幕,羌骑想战就战,想走就走,想休息就坐下休息~
己军皆是步卒,追不上骑兵,只能左右为难。时间一长,将士们体力
第156章 退兵
董卓说的没错,边章和李文候绝对不会眼睁睁看着汉军无一损耗的退入阳陵。不然,又何必在此地与己军纠缠这么久。
宗员脑海思虑了片刻,冲着董卓点了下头。
董卓回以一礼。
随后,四万兵马,开始按部就班徐徐后退。
围堵在四周的羌兵,见汉军动静,也当即上马,来回游走,紧紧盯着。
“报统领,汉军欲退!”
边章轻声嗯了一声,两军相隔不远,自然能见到汉军中旌旗收敛,阵型缓慢移动。
“李将军,如何看”
李文候再三观望汉军撤退阵型,良久,这才开口回应说道:“不着急,可以命各部骑兵,缀以汉军之后,伺机而动。”
“嗯以某看,汉军前军与主力阵型脱离,吾等有机会迅速击溃这数千汉军,再继续追击其主力!”
边章望着离大部队越来越远的汉军前部,心中有些想法。若是能够迅速击败其前军,汉将必然再次派出兵马断后。如此一来,依次蚕食,汉军想要退回阳陵,起码也要丢下一两万人。
“不妥,不妥。”
李文候摇了下头,心中暗自鄙夷了一番边章的书生之见,口中却说道:“汉军前部兵马不多,仅有六千人,阵型严谨。且其主力阵中,弓弩手在前。”
“吾军要击溃六千列阵汉军,起码需要一万将士,半个时辰内击溃不了汉军前部,其弓弩手就会来援”
“一旦未能迅速将其击溃,汉军主力陆续列阵回援。一场追击战,就会成为正面作战。咱们,还不是对手!”
“反倒不如远远缀之,临近阳陵,汉军主力必然舍弃前部,为主力入城争取时间。到那时候,吾等兵分两部,一部围剿汉军前部,一部冲击入城的汉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