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下末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慕寒千雪

    数日前朴寰城破,将消息传至姑臧,同时也传遍武威全境。

    一万羌骑,段煨还未曾放在眼里。

    因为,骑兵攻不下近三丈高的姑臧城池。但是,羌骑的到来,会使得武威境内羌人、胡人骚动起来。

    武威郡全郡户不过两万余,汉民七万,郡兵三千。若是征召壮勇,得五千人守城不成问题。难办的是武威境内大小羌胡部落,不下两万帐。

    也就是说,时间一长,整个武威郡内的羌胡叛军,很有可能达到三万人,上马为骑,下马为步。

    破贼关键,不在这城外一万羌骑,而是如何稳定武威郡内的羌胡部落。

    只是,杀胡令已下,难了...

    段煨只是观望一会,便下了城墙,回到郡守府内。

    黄隽早已等候良久,见段煨回来,急忙上前问道:“忠明贤弟,可有良策”

    段煨看着焦急的黄隽,嘴唇微张,却不知该说什么。最终,叹了一口气,寻了一案坐了下来。

    黄隽面色凝重起来,反倒不再着急,回到座位。

    “忠明贤弟,此战隽唯仰仗之!”

    段煨呡了一口酒水,抬起头看向黄隽,说道:“府君,各县民众可至姑臧”

    “未曾,仅有鸾鸟县的汉民迁移到姑臧。朴寰、苍松、胥次三县百姓怕是已尽为羌骑屠戮,张掖、休屠、显美等县距离甚远,已经来不及了。”

    黄隽此时,也不免流露出感伤之色。武威郡中,汉民不过七万,姑臧城内居三万余人,余者皆分布于其余各县。

    羌胡沿途屠戮,杀汉民近两万,聚集在姑臧城外。而各县中仅有鸾鸟两千户百姓移至姑臧,剩余的汉民肯定赶不过来了。骤时,亦是为羌胡屠戮的下场。

    “也就是说,姑臧城内仅有四万百姓”段煨不禁露出难色,四万百姓,其中丁壮能有多少两千还是三千

    黄隽点了点头,无奈说道:“没办法,羌骑来的太快了。”

    “府君,能征召多少丁壮便征召多少!如今,能指望的只有盛将军了。”

    “怕是不容易啊,西面张掖、酒泉、敦煌境内的羌胡数量一样不少。若是那些部族叛乱,三郡之兵未必能够前来!”

    段煨再次沉默了下来,黄隽所言不差。

    河西四郡,南面是高原,北面是荒漠草原,羌人、胡人几乎遍地都是。以往这些人畏惧于大汉帝国的强大,不敢多有造次。

    而现在一万羌骑的到来,将会打破这种局面。凉州局势,恐怕也并非为盛珨所言,一片大好。不然,一万羌骑可没空跑来这鬼地方。

    最关键的便是杀胡令!

    武威郡内已经传遍杀胡令,盛珨一路向西,定然也是沿途散布。

    已经可以看到,河西四郡边地烽烟的局面了。

    在郡守府没有呆过长时间,段煨就回到了城中段府。

    段颐、段琼、段俚三个小辈,也在等候着段煨。

    “叔父。”

    “阿翁。”

    段煨看了一眼三人,满怀欣慰。段氏已经没落了,这三人便是段家的未来。

    “颐儿、琼儿、俚儿,明日汝等三人整顿甲胄,随吾身边。”

    三人一愣,惊喜片刻后,急忙应是。

    “诺!”

    三人欣喜的转身离去,原本准备了一大堆的话语,却没派上用场。不过,自己想要的已经得到了。

    回到书房,段煨独处一室。

    脑海中,不断的想起族兄...

    若是族兄尚在,凉州局势,何至于此

    族兄不在了,这些羌胡胆子也肥了起来,可惜自己没有族兄那份才能!

    武威段家,不复当年之势了。

    惨遭陛下去爵流放,段氏的未来几乎渺茫到看不见。

    段家厉害吗凉州人谁不知道

    可无人敢用!

    没有人敢冒着被陛下盯上的风险,征辟段氏族人。而如今,高子明却是出现了...

    对于高子明,自己满是感激。段家仗着段颎余晖,还能撑上两年,两年后便会回到无人问津的地步。现在,高子明扶了段家一把。

    对于盛珨所许诺的长史一职,自己却不能接。

    幕府长史,无不是将军心腹。

    段家不是。

    &




第128章 策马攻城
    “汝即刻回去传本将令,着夏育领兵驻于街泉亭。不论陇县何等状况,不得擅动。便是陇县丢了,也要给本将死死守住街泉亭!”

    ...

    夏育派来的亲卫走了,沉着夜色离去。随之而去的还有高诚的目光,注视着北方数十里外的街泉亭。

    街亭的位置很是独特,属于那种似重似轻。

    但如今陇县危局彰显,两万人马驻守在街泉亭,使其突然处于一个很奇怪的地方。羌兵破了陇县,自然是要一路向东,取下大震关,直入关中腹地。

    这样一来,羌兵要么留重兵把守陇县,以免街泉亭兵马趁大军入关中之际,夺取陇县,封堵大军后路。要么就是发大兵,攻打街泉亭,解决掉夏育所部。

    可对于李文侯来说,时间是最需要的。

    在陇县坚城顿足月余,破城之后还要攻打大震关,时间非常紧张。只有抢在大汉帝国北军进入长安之际,杀入关中,才有将战争继续下去的资本。

    也就是说,街泉亭突然顶替了防守陇县的战略意义。

    “这就有意思了...”高诚不禁扬起了嘴角,想着李文侯怎么解决此事。

    ——————————————————————

    北宫伯玉的突然回营,让李文侯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李兄,冀城困不住了。昨日冀城外突然出现了四千汉军骑兵,配合城内一千精骑以及朱圉山内汉军的一千精骑,还有那数万步卒...”

    北宫伯玉说到一半,说不下去了。

    李文侯点了下头,示意自己明白。

    “回来也好,陇县要不了两日功夫,必然能破。不过,前日高诚麾下大将夏育,领安定、北地兵马驻扎在街泉亭,而冀城亦有不少汉军。吾等兄弟,该当如何是好”

    “李兄,不若问一下边章、韩遂二人这两人多谋善...”

    “哼!”

    北宫伯玉话未说完,便被李文侯一声冷哼打断,不得其解,正欲问道。只见李文侯紧接着叹了一口气,说道:“那边章、韩遂二人一心想着吾等退兵。”

    “也不想象,大军一退,那些羌族各部谁还会呆在军中,必定各归部落。如此一来,高子明整顿街泉亭、冀城、陇县兵马,再加上汉军援兵,咱们还怎么打这场仗!”

    北宫伯玉想了一下,张口说道:“话是如此,只是咱们就算是拿下陇县,后续怎么打”

    “当然是攻下大震关,先堵住汉军西进的路。然后再遣兵马攻打冀城、街泉亭,只要高子明一死,凉州境内汉军士气必然大降,未必不能一战。”

    “粮草呢吾军粮草至月末便会消耗一空,陇县城内怕是更无颗粒。”

    北宫伯玉一言,说出了羌军最大的问题。

    李文侯也不禁顿了一下,随即继续说道:“抢,拿下大震关后咱们还可以去三辅抢!”

    北宫伯玉沉默了,不再言语,大军局势到了这一步,已成进退两难之势。

    “怎么连汝也想撤兵了”

    李文侯盯着北宫伯玉,置疑问道。

    “撤兵吧,退守金城、陇西,联合宋建,未必不能挡住汉军攻势。”

    “宋建这人能有指望带着三万骑兵,跑到高原之上,与野人争食。汉军一来,他比谁跑的都快!再说了,宋建再不济,也能占据高原险峻,又岂会管吾二人死活!”

    说道这里,李文侯也不禁羡慕起那宋建来。其虽然过的惨淡,可起码不用担心性命之忧。

    “试一试吧,明日某便能攻破陇县,或有转机!”

    北宫伯玉沉默着点了下头,起身出帐。

    次日一早,羌兵大军尽发,兵临城下。

    一名名羌人步兵,抱着装满土的竹筐、布袋,朝着城下跑去。

    箭矢以及弓手,都已经进入第二道防线,使得城上汉军,望着羌兵只能干看,无能为力。

    高诚也在看着那些家伙,一袋袋沙土丢在堆积至城墙高度的尸山上,这是想干嘛

    填平尸山

    不对不对,尸体堆积的高度足以让攻城步卒一路跑上城墙,有何必多此一举

    “去查看一下其余三城的情况,可否有异常”

    冲着身边宋斌说完,高诚再度回头望向城下的羌军步卒。

    羌兵不仅将沙土倒在尸山上,还时不时把一些尸体翻过身来,填平一些坑洼的地方。

    没过一会,宋斌便纵马回来,说道:“君侯,其他三城也皆是羌兵负土填城,再无其他异常。”

    “不对不对,肯定有猫腻,必然这些羌兵何必费大力气,整平尸山。”

    说到这,高诚眉头一皱,整平尸山

    不会吧

    视线慢慢的自羌阵内的步卒,转向后面的骑兵。

    这骑兵能冲上来

    望着那斜



第129章 城破
    高诚拔出佩剑,身子一躬,将临到眼前的马蹄削断。

    战马前蹄一失,径直歪倒在地上。上面骑士及时从马背上跳了下来,摔倒在地。两名亲卫持刀上前,将未起身的羌兵乱刀砍死。

    “君侯,撤吧,城上守不住了。”宋斌捂着腹部,将环首刀从一名羌兵脖子上抽出来,冲着高诚嘶吼一声。

    高诚闻声,抬头四望。

    城门楼已经成为了最危险的地方,往这里冲来的羌骑数量最多。亲卫已经投入战斗,可面对冲上来的羌骑,损失很大。

    整个西面城墙,五里之长,都已经陷入激烈的战斗。民兵、壮勇面对精锐的羌骑,几乎是一面倒的屠杀。

    而城外羌军步卒,见城池将破,也是士气回升。分出数万人马,准备登城作战。

    其余三面的情况,怕也是差不了太多。

    “传讯全城,兵丁撤入内城,百姓进入第二道防线,一切遵照先前安排行事!”

    “诺!”

    高诚说完,收起佩剑,在众亲卫的掩护下,迅速下了城墙。

    而城楼之上,燃起三柱烽烟。

    东城、南城、北城见到烽火传讯,也开始缓缓向内城撤退,且战且走。

    很快,汉军的撤退,让羌军占领城墙。城门楼上的汉军大旗被砍断,换上了羌族旗帜。

    无数羌兵砍死眼前阻挡的汉军,开始走下城墙,朝着已经跑了很远了汉军追杀而去。

    “城破了!城破了!”

    欣喜的高呼声,迅速传遍整个战场。呆在后方压阵的李文候开心的笑了起来,城门楼的旗帜更换,自己当然看得见。

    不过,士兵的欢呼声,似乎更要动耳。

    一个半月了,这陇县终于攻破了。损兵折将不计其数,可终究还是自己胜了。

    陇县一破,只要再把那高子明杀了,整个战局都会有很大的改变。骤时,不论自己是东进关中,还是扫荡后方,总有回旋的余地。

    即便是呆在后方军营的边章、韩遂,听着亲卫随时汇报上来的战场局势,也不禁大为动容。

    驱精骑,踏尸路,攻其城。

    非一般人所能为啊!

    “这一战,折损的精骑,怕是要不下万余啊!”韩遂感叹了一句,口中说着骑兵的损失,可心里却是不断的赞扬李文候的这一奇策。

    若是依旧如同昨日一般,让士气良好的骑兵,下马攻城,再有几日功夫也拿不下来。

    但是,谁都没想李文候居然以骑兵纵马踏城。损失虽大,可迅速的达到了战略目标。

    “真是奇策啊!便是那高子明,也是未曾想到这一招吧!”

    边章同样感叹一句,这场战争的走向,又开始变得扑朔迷离了。

    正如边章所言,高诚的确没能提前想到李文候驱骑兵纵马踏城,未做一点防备。但是,城池的沦陷,却早早做了准备。

    能够坚守陇县一个半月,已经大大超出了预期,现在城墙丢失不重要了。

    撤退的汉军迅速越过第二道防线的缺口,这是专门留下的一条通道。

    宽有五米左右,前后左右箭楼、亭阁足足围了三十多座。

    越过第二道防线,奔跑在各坊之间。随处可见一群群汉民百姓,手持刀刃、钉头棒等,在一名军官的指挥下,钻入房屋之中。
1...4041424344...1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