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重返大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这能增加怀荒军民的幸福感,易风曾经这样说过。虽然幸福感这东西有些虚幻了些,但既然种菜并不会影响到怀荒的粮食问题,大家倒也就不再坚持反对了。如今冬天到来,城中街道上百姓们拖妻带子,一家老少齐上阵,车拉肩挑手提的把家里分到的上千斤甚至几千斤的白菜萝卜绿葱往家里拉,就好像是准备过冬的松鼠一般。看着大家一个个脸上的洋溢的笑容,其实就知道,易风的这一步其实做的很好。
家有余粮。心中不慌。易风对于百姓们在家中储粮、储菜,是执赞成的态度的。只要百姓在官方定下的标准量下储粮,那他就不会反对。百姓们家里有了粮。心里就会踏实,同时,藏粮于民,也能大大节省官方的储粮难度。官仓里可以空出更多的粮仓来存积粮商们源源不断运来的粮食。
今年的坝上分外寒冷,可却一点也不萧瑟,相反。越是进入冬季,坝上越发的热闹起来。商队还在源源不断的赶来。而怀荒的年青将士们则都抓紧时间在举行婚礼完婚,普通的百姓们也在加紧着时间往家里运煤、运粮、运菜,到处都是热闹的模样,一片富足充实的情景。
出征前的武州总管府中心白虎台仿佛一只耸立而起的巨大猛虎,显得格外的雄伟。
如今不过十八岁,颌下才冒起些青茬的大将军、武州总管、刺史、长宁郡公易风双手握着斩马大剑舞完一趟后,也不由的感到浑身燥热。屋里没盘火炕,不过却烧了地龙,地下埋设了火道,连通着夹空的墙壁,都是四通八达的火道,天一冷,烟火就会顺着充斥火道,使得屋内温暖如春,比起直接在屋中盘火炕却是更加的方便暖和。
收起长达七尺的斩马大剑,易风吹了口气,程咬金和尉迟恭上前替易风卸甲。
这套铠甲是用来配合易风手上的斩马大剑的,他的这柄斩马大剑不是如今队级军官们新配的斩马刀。队级军官们配的斩马刀只有五尺,五斤重。而易风手上这把,却足足七尺长,九斤重。比起队级军官的斩马刀,这把大剑是真正重兵长刀,这种刀在后世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陌刀。如今怀荒军中以长弓手为最利,骑兵也已是加紧训练,但步兵营中还有数量很大的一部份是长枪手和刀盾手。怀荒所处的位置,注定了怀荒军以后主要的敌人是塞外的胡人,是那些骑马作战的胡骑。对付骑兵,长枪阵也许是个选择,但刀盾兵的短刀却难以对抗这些来去如风的胡骑。
陌刀这种武器,出自汉时的斩马剑,唐时为陌刀,宋代之时,重名斩马。形制也多有变化,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不管斩马剑也好,陌刀也好,斩马刀也好,都是步兵的武器,而且都是步对骑的杀器。这种长兵大刀,都有断马的威力。
如今易风用焦炭,再加上后世的一些炼钢方法,已经使得他手上有了一套先进的炼钢方法,也使得他有了可以炼制犀利武器斩马大剑的好钢。
有好钢就能有好武器,有好钢就能打造出犀利的斩马大剑。易风已经打算,把一部份的轻盾兵改成重步兵,就装备这种九斤重的七尺双手斩马大剑,用以护卫本阵,对抗胡骑。
当然有了好刀,还得有好甲。
不管是唐时的陌刀兵,还是宋代的斩马刀手,他们都是披着重甲,如此才能不惧骑兵的驰射以及冲击。
怀荒如今有足够的钢铁,可以造出上等的斩马大剑,当然也能制作出好的铠甲。不过易风没有选明光甲。明光甲是铁札甲,制作工艺复杂,但防御性能并不算强。易风选择的是板甲。板甲看似工艺更高,但其实并不复杂。关键的还是手力锻锤,以及好的钢铁,坝上缺水,不过却风大,只要运用的好,用风车取代水车来带动锻锤是一样的。
现在易风身上的这套。就是一套利用风力锻锤新造出来的铁罐头,全套重达五十斤。如果再在里面衬一件锁子甲,那么可能达到七十斤重,这样的重步兵再装备一把七尺九斤重的斩马大剑,当真是刀枪不入。却挡者披靡。
不过易风刚才自己试了一下,批着两套甲七十斤,再握一把九斤重的斩马大剑,挥舞起来确实累,很难持久。这种重步兵就和长弓手一样,犀利的同时,对于士兵的要求更高。这样的重步兵,需要极其强壮的士兵。
但如果只披一套板甲的话,却要轻松许多。
尉迟恭和程咬金已经把全套板甲卸了下来。将它套在了木人身上重拼凑起来,套着全身板甲的木头人立即如同一位随时待战的侍卫,显得格外威武。
脱去铠甲的易风身上顿时冒出一阵白雾。拿起程名振递上的毛巾擦了两把汗水,易风赤着脚,身上披起一熊皮大氅,坐在红木软椅上。
“大帅,这种铠甲要装备军中吗?”尉迟恭问,他本是一个铁匠。对于这种新式的板甲也是惊叹不已,以他的专业眼光来看。要手工打造这样的一套板甲太难了,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可易风却告诉他,如今怀荒的板甲坊已经拥有了批量生产板甲的能力。只要是批量生产,那么生产这样的一套板甲,不论是用的时间,还是用的成本,都要远远低于一套明光铠甲,甚至只有明光甲成本的三分之一,需要的时间更只有十分之一,但其测试所得到的结果显示,这种板甲的防御性能却是远超明光甲。而这,就是怀荒如今风力锻锤、炼钢炉、炉铁炉,以及焦炭等联合起来发挥的作用。
“这种全身甲还是太沉重了,对士兵的要求极高,不过眼下我们的骑兵不如胡人,短时间也难以训练出大批的优良骑兵来。特别是如今我们的长弓手拥有极强的战斗力的情况下,我们的战术一般都会围绕着长弓手来布置,那么长弓手的阵地保护就极为重要。这也是当初打造斩马大剑、全身板甲的初衷,一切都是为了保护长弓手,让他们可以不受干扰的安心输出。就目前来说,箭阵才是我们怀荒军争雄的资本,必须保护。不过重步兵以前没有,因此现在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设置太多,得一步步来。”
唐代时一军两万人,辅兵六千,战兵一万四。战兵中骑兵四千,步兵一万。而一万步兵中,陌刀兵有两千五百人,陌刀手的数量很多,占步兵的四分之一。
不过眼下虽然打造出了双手斩马大剑和全身板甲,不过重步兵还需要挑选训练,武器铠甲也还得打造,暂时还不能马上就设置大量的重步兵,得一步步来。
“各营中编制暂时不变,先自军中选拔五百健壮勇猛能战者,单组一营,直属军部统领。一支兵马强不强,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总得先试试才行。”易风笑着对几个少年道。
军队已经集结妥当,大批的粮草也已经转运到了北面的白云镇和独石镇两处,另外野狐镇和盐湖镇也都已经整兵备战,加强巡逻,以备突厥。
现在只待张金称从契丹传回消息,便马上开关出兵,征讨拔野固人。
“怎么张将军还没有消息传回来?”尉迟敬德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小声的嘀咕道。
“急啥,张大哥肯定不会耽误事情的。”几个少年中的李文相在一边为张金称说话,他和程名振、吴黑闼几个以前都是跟着张金称过的,因此也时时不忘帮他在易风面前说两句好话。
这时,外面传来侍卫的报告,“张金称将军派人回来求见大帅。”
“肯定是好消息。”吴黑闼笑道。
信使被带了进来,浑身尘土,汗水淋漓,明显是一路急驰而来。一看到这个样子,易风也不由的心里微微一沉,信使这么急赶回来,多半事情有变。
查看了封印后,易风打开了张金称派人送回来的信,然后又取来了一本怀荒新印的诗集,对照着信慢慢翻译起来。张金称的信是密信,不但有信上有封印,而且信的内容也都有了约定好的密语,若不知道密信的译码,就算得到这信也不能知道内容。信不长,易风很快把内容译出来了。
拿着译好的信,易风脸色越发的阴沉了下来。
“拔也固大败契丹纥便部,铁勒仆骨部三千轻骑袭破契丹独活部。又闻,铁勒同罗部上万精骑正杀奔奚族而来!漠北其余铁勒诸部,也都闻有异动......”(未完待续)





重返大隋 第188章 战车
四轮马车如今在怀荒已经算不得什么新鲜事物了,这些四个轮子的大马车比起双轮马车来,运力成倍增加,河套挽马单马拉四轮马车载重十石可走一天。;双马可以拉上二十石。甚至在平坦的道路上,甚至可以四马挽车挂双列车拉四十石重量,超过三吨重量。
比起单轮马车,怀荒的四轮马车更加的高大。但这种四轮马车并不是仅仅增加了两个车轮这么简单。事实上,古时的人们也曾经给双轮车增加了车轮,但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除了中时古原地区水路运输更加方便、成本更低廉,以及四轮车对道路要求更高外,那个时候的四轮车也并没有解决转向等问题,另外四轮马车载重更高,但对于挽马的要求也更高。最后,到此时,四轮马车并没有通行起来,反而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历史上,到了宋时,由于运输量的需求增加,而水运繁忙,最后又出现了陆上载车更强的四轮马车-太平车。
易风在怀荒建立根基,随着商贸的繁荣,怀荒的运输问题也是越来越严峻。怀荒与中原之间没有水路沟通,全得走陆路,这就使得各项入坝上的商品成本增加,特别是从中原运输而来的粮食,更是成本大增。与此同时,易风开矿山上的运输,也一样很棘手。最终,易风还是把四轮马车拿了出来。这种四轮马车,并非后世宋朝的太平车。宋朝的太平车虽然也是四轮马车,而且一直到后世二十一世纪之时。乡村上还能看到。但这种太平车并非西文的四轮马车,太平车比普通的双轮马车真的只是多了两个轮子,没有转向装置、避震装备等。虽然太平车能够装载三四十石的载量,但对道路的要求极高。
而怀荒现在路上走的四轮车,却是易风根据后世四轮马车的特性,召齐了怀荒大批的工匠,指出了四轮马车制造的一些设计方向,最终群策群力,终于把几项关键技术解决了。打造出了领先这个时代的四轮马车,甚至也同样领先西方的四轮马车。对于怀荒这种无法依靠半点水运,全靠陆路而且相对来说。地形也很适合四轮马车的坝上草原地形来说,新造出的四轮马车确实如虎添翼,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甚至易风还在四轮马车的基础上,开始在矿场、仓库。各个工坊工场上建立了马车轨道。四轮马车加上马车轨道,让运力更是再次提升。
大将军幕府甚至已经开始研究,准备在短期内在怀荒的三座连城之间修建两条马车轨道,使得三城连接起来,把三城交通更便利起来。而且他们还提出了一个中期目标和一个长期目标,那就是计划在中期从怀荒到下面十三个军镇城之间,全都修通平坦的马车道,并增加一条马车轨道。长期的计划则是要从怀荒到幽州。怀荒到代州边境长城下各修建出一条四轮马车道,以使得怀荒和中原河东和中原河北之间联系更通畅。使得怀荒的商品以及中原的粮食能够更快的输送。
对于幕府的这个野心勃勃的计划,易风是持支持态度的,不过这个计划必然很漫长,也许得数年甚至更长期间才能达成。
军方对于幕府的这个修路计划很是妒忌,很快也提出了一个计划,那就是战车计划。魏征手下的参谋团们拿出的计划是利用四轮马车的运载量和机动性,打造一支战车营,在战斗的时候,特别是在草原与胡骑做战的时候,按照中原对付胡骑的一惯战法,以战车为阵,打防御反击。这个计划提交上去后,那些参谋们也并没有真正的认为会通过,这不过是他们想要发声表明存在感而已。不过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易风却很快对参谋们的这个计划做了回复,甚至专门召开了一次军部秘密会议。
参谋们的战车营计划确实打动了易风,虽然说战车兴盛于春秋战国时代,到了秦汉之时,已经没落。可战车在中原的战争中用的少,退出了主要地位,但并不是就已经没用了。在中原王朝与草原王朝的战斗中,战车依然是发挥了很大作用。很多汉人王朝军队与胡人作战时,都是以战车为营,把骑兵护在里面,外面结枪阵,中间置弓弩手以对抗骑兵的机动性,等挡住了进攻后,再打防御反击,最后等到机会的时候,再放骑兵出击。这种战法,基本上属于主流打法。
甚至到了后世的明代时期,长期与草原蒙古人,辽东满人对抗的明军,也是大量使用战车,甚至战车部队重又壮大起来,如明朝大将戚继光练兵,他的部队中就有战兵营的编制。
易风打造的怀荒军如今长弓营犀利无比,但长弓营优秀的弓手难得,上次一下子从千余长弓手扩编到四千余长弓手,可弓手的战力整个水平却反而下降了。而怀荒军的骑兵,眼下只有一个营,数量太少。一支军队,步兵最好训练,长矛手可能有一年时间就足够了,刀盾兵两年可上阵,长弓手和骑兵却起码得有个两三年才有可能训练有素,而时间对于怀荒军来说,却是最缺的。不管石河一战和桃山一战的胜利如何漂亮,可终究这只是一支新成军不到一年的部队,哪怕兵员多是边境上的胡汉各族边民,本身就很慓悍,甚至很多人本也是积年的老兵盗匪,但他们依然是支新军。
而怀荒军的主要敌人,却是草原的骑兵。
哪怕草原骑兵其实多数时间都是牧民,可这些草原骑兵数量庞大。
若是对付小股草原游牧骑兵,易风还不惧怕,但若是对抗大量骑兵,这却是极危险的事情。易风想要打造重步兵,也是为了对抗草原骑兵。参谋们上书建立战车营。却是让易风眼前一亮,让他想到了中外很多利用战车的军队。明代的战车营,甚至是欧洲战争里的战车阵。考虑许久后。他召集手下的将领与参谋还有工匠们,经过许久商讨,最终觉得战车如果配合的好,是有大用的。
新的战车就是以四轮马车为基础,但与普通的运货马车不同,增加了装甲板,可以让弓箭手躲在战车装甲板的后面。装甲板上留有箭孔。离城出战的时候,战车可以用来运输粮草辎重,驻营之时。战车可以组成一个车阵,形成一个移动的城堡。对于怀荒军来说,战车既能运送粮草辎重,又能在平坦开阔的草原上。提供庇护。
亲眼看到新建战车营战车时。第一印象肯定是他的尺寸。
它实在是太大了,和如今中原各地陆上运输的双辆马车相比,简直就是驴和骆驼的区别。就连眼下怀荒城里的运货四轮马车,可跟眼前一字排开在出征将士们面前的战车相比,那也是驴和马的差距。
排阵在尉迟恭和程咬金面前的是盐湖战车旅,战车营眼下拥有两百辆战车,下辖两个战车团,每团一百辆战车。每团又辖五个旅,每旅拥有二十俩战车。下辖两队,每队十车。
每辆战车有两名车手,负责驾驭马车以及到宿营地后联结战车,另外还有一名车长。全战车营有六百人,不过战车营并不直接承担战斗任务。战斗的时候,弩手们登车在装板后射箭,重步兵们则披重甲持斩马大剑在车与车联结的空隙后防御,他的身后则是长矛手和刀盾兵。骑兵和长弓手则处于战车阵内,处于保护之中。另外还有与战车营一起新建的炮兵营,则是拥有八牛弩、伏远弩、绞床弩以及投石炮等重型弩炮,与战车营相配合。
尉迟恭和程咬金面前的盐湖战车旅拥有二十辆战车,一字排开,包着钢皮的四个车轮上是外面镶着一层带弧度的装甲钢板,装甲板树起来后,足有两丈之高。车轮就有半人多高,车厢又足有一人高,而车厢上的装甲板还能收起放下也能撑起坚直。
此时战车排成一排,组成了一道车墙,向外一面的车壁上的装甲板已经全都撑了起来。车厢壁板上开了五个箭孔,车厢里可以同时站立五名弩手在箭孔箭放箭。而一人高的车厢以及更高的前壁装甲板,能让里面的弩手毫不担忧的只管放箭。而重步兵们站在战车相连之地,只管顶住正面就行,不用担忧来自两侧的攻击。而长枪兵和刀盾兵们站在战车和重步兵的护卫之后列阵,也一样安稳许多。有了这战车阵、重步兵阵、弩阵、枪阵、刀盾阵,后面的长弓兵和炮兵则可以全无分心的放心远程输出,骑兵们更是只要在阵中坐着休养体力,准备关键时候出阵就好。
二百辆战车,行走的时候甚至可以拥有一万石的运输能力。再配备双轮马车以及马骡的运力,就算大军深入草原之中,可两三个月的后勤保证也完全没压力。
战车的车身上涂着桐油包着铁皮,正面的装甲板甚至能承受重击,上面还绘着各种各样的上古神话怪兽,凶恶无比,狰狞万分。车厢的内侧则开有一道门,门放下就是一道通往车厢内的桥板,随时可以补充车内的弩手。而一旦把车门拉起关上,就算是骑兵能一时冲破车阵,可车厢内的弩手短时间内都能依靠着高高的坚固车厢,一时不用担忧。这比起普通的军阵,一旦被冲破,很难再重组完全不同。只要能撑住攻击,那么车阵就有逆转形势的机会。
战车阵使得怀荒军就算拉到了草原之上,也能随时随地的带着一座移动的城堡。如果遇敌,在战车阵外面,还可以挖濠沟,树尖桩、栽鹿角,扔铁蒺藜。
尉迟恭和程咬金两人站在那高高的战车前,面露惊叹之色,“上次那些参军们说要建战车营,这前后也没多少时间吧,居然已经有了两百辆战车了,没想到新成立的战车坊居然办事这么迅速。”
尉迟恭同样的惊叹,不过却摇了摇头道:“这战车确实很坚固,不过我觉得要对付胡骑,还是得以骑对骑,用骑战才能真正的打败胡人。这战车就算坚固,可若胡人在战车前吃上一两次亏,以后肯定就不会再上当了。若是胡人避战车锋芒,用突袭等方式,战车的效果也还是大减的。”尉迟恭心里始终觉得,要对付胡人的骑兵,就得用骑兵打败他们才行。而战车,终究是防御手段,而非进攻手段。而且带了这战车,怀荒军的速度肯定就得慢下来。
“我倒觉得有这战车不错,起码咱们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哪怕是离开怀荒大本营的坚城之下,也等于是随时带着一座移动的城堡。有了这移动的城堡,我们就立于不败之地,胡骑再凶悍,也不用害怕了。对于军心士气来说,可是有很大帮助的。而且这四轮马车,运输辎重粮草,也比普通的马车强大数倍。”怀荒军虽然现在号称有五万之众,但实际上的士兵数量只有三万,而主力的州兵编制也不过一万余。其中真正经历过战斗的,也不过几千之众。有大量的兵,其实都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斗。如果是守城作战,有城池依靠,还能增添战斗力。可若是如这样离开城堡,到茫茫草原上与胡骑做战,其实很多士兵都是很忐忑的,就是连易风这样的军中统帅,都一样的不是底气很足。
对于军中高层来说,战斗的胜利固然重要,但首先得保证一点,就是不能输。哪怕不胜,也不能输。胜个一两场,敌人也不会灭,但怀荒军若是大败一场,却很有可能就垮了。
“真想看看那些野蛮胡骑在这装甲战车之前,撞的头破血流的样子。”程咬金笑着打量着战车。
两人并肩沿着盐湖战车旅从前走到阵尾,观赏着这绘满狰狞怪兽的战车!(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重返大隋 第189章 装甲兵
工兵团一个伍的工兵们正在检查着战车最重要的转向装置,没有这个装置,马车轮子再多也和两轮马车一样,无法灵活转动。
尉迟恭小心凑到近前,仔细的看着那小巧的装置,他本身也是一个铁匠,对于这个装置仔细观察几遍之后,也就有了一些了解。这个转向装置让前车桥与双辕杆制作在一起,但它通过旋转的枢轴与底盘连结了起来,因此易于转向,一举解决了从两轮向四轮进阶的重要障碍。说白了就是前桥中间有一孔,与车架连接,而前桥与车辕刚性连接,前桥可以水平转运,这是个一看就明白的简单原理。据说春秋之时,华夏的古人就已经制作出了四轮铜马车,所说那种四轮马车也是能够转向的,但不知道后来为何四轮马车却已经不见使用。尉迟恭以他的专业眼光看的出来,这种转向装置虽然看起来简单,但也并不如表面上那么简单,首先他对于钢铁构件的要求极高,一般的铜铁不行,这也是如今怀荒拥有的新型炼钢炉炼出来的好钢,以及产量,才能让这四轮马车批量制作,甚至打造出这种坚固的移动堡垒战车。
“好家伙!”尉迟恭衷心的赞叹道,做为一个曾经的铁匠,他不清楚这种转向装置有多了不起,可他却很清楚,如今怀荒的炼钢炉有多了不起,现在怀荒的斩马剑、骑兵刀、长枪头等都是使用了这种新炼出的钢,用这种钢打造出来的武器,威力成倍增加,用这种钢打造出来的板甲,比起铁札甲轻了许多,可防御力却反而增强了许多。最让他惊叹的还是这种炼钢法的产量,比起原来的方法,不但质量更好,而且产量也更高,效能更大。
程咬金也在一边嘟嚷着赞叹,两人又围绕着车身观看起来,不时伸手摩挲着。
新打造的怀荒战车计划中充当的是一种据点堡垒的角色,要求他能支持部队机动作战。
当受到威胁的时候,战车就迅速转变成为一个防御要塞。在这种设计理念下,怀荒打造出的这第一批战车,它的高度和宽度都是假想敌骑兵们无法逾越的。做为壁垒的装甲战车十分沉重,为此配备的是四马拉车,也可以由双马拉车,但配备四马后,关键时候,拉车的马也是可以解下来骑乘,以进行特殊时的快速机动运送兵力。
“这车好像披了一件板甲似的,胡人的骑弓射过来估计都射不进去。”程咬金摸着车板笑道。
怀荒军打造出的这批战车,战车侧板上可以用绳索加装上沉重的可拆卸木头护板,在制作上,侧面的车板微微向外倾斜着,这种设计可以保证在放下左侧加固护板时,护板可以倒在车轮外面而不至于卡住。就连战车的四个轮子,也都经过改装和加固,远超过普通的四轮马车,以此来减少两面倾斜车壁的磨损,以及减轻在行进时整个车身负重对车轴以及车架对车轮的磨损。
1...8384858687...2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