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刘盈上了药,便急匆匆的离开了,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吕后看着刘长,问道:“昨日你兄长找你?什么事啊?”
“哦,兄长知我唐国贫穷,又与胡人换马,想要给唐国一些救助来着,曹贼不许。”
吕后沉默了片刻,方才说道:“你大哥对你虽然纵容,可你做事之前,还是要禀告你大哥的,不能自作主张,身为诸侯之长,你对兄长的态度,会影响到其他诸侯,你明白吗?”
“阿母担心什么呢?楚王知书达理,最爱兄长,齐,韩,燕,吴,梁等王,都是吾等兄弟,赵王虽不堪,可对兄长也是毕恭毕敬,唯一要担心的,便是荆王和长沙王,不过,荆王实力薄弱,年纪也大,没有儿子...根本不必担心,至于长沙王,我看他甚是胆小...不像是敢对兄长无礼的。”
“长沙王死了。”
“啊??”
刘长瞪大了双眼,吕后平静的说道:“长沙国派来使者,长沙王病死,没有留下子嗣,长沙国要除国了。”
刘长想起那个给了自己不少东西的年轻人,无奈的摇了摇头,“他是个不错的人,可惜了。”
“荆王也派遣了使者前来,说是想要从宗室内过继一个孩子。”
“哦,他也害怕死后被除国啊。”
“群臣不许,你兄长正在忙碌这件事呢。”
“呵,这些大臣,都是读书读傻了,先让荆王过继,等荆王死了,就让那个孩子为荆王守孝,顺手除了他的国不就好了。”
刘长随意的说着,吕后却摇着头,“看来,你确实吓住了一批大臣,如今啊,这些人都是在想办法削弱诸侯们的实力,呵呵,就是想要独自掌控天子...曹相本来想要将北地分一半与你,群臣也不同意。”
“啊??那曹..曹相居然想分我土地?这怎么可能?”
吕后认真的说道:“你阿父之所以让曹参来辅佐太子,就是因为他可靠,绝对不会让个人的好恶影响到国事,他,陈平,周勃这些人,都不是你的敌人。”
“相反,他们跟你一样,都在保护着陛下。”
刘长若有所思。
吕后继续说道:“如今,群臣将目光对准了诸侯们,而你又是诸侯之中最强势的,因此,他们肯定是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对付你,削弱你的实力。”
“哈哈哈,削弱我?他们也配?”
刘长满脸的不屑。
吕后又说道:“你如今有我和陛下看着,他们不敢对你下手,就怕他们对唐国或者张苍下手啊。”
“对师傅下手?”
刘长乐坏了,“阿母你是不知道啊,我那师傅,看着正经,却一肚子的坏水,想要对付他,不见得就比对付我要更容易。”
“只是,你师傅还是有不少缺点...你别忘了,他可是两次被下狱的...谁知道还会不会有第三次?”
“你不可盲目自信,一定要小心行事...你的兄长对群臣太仁弱,而你对群臣又太强势,这两种都不可取,要学学你阿父,该仁弱的时候仁弱,该强势的时候强势...不要太小看这些群臣,他们可都是跟随你阿父打过江山的...我都不敢轻视他们,何况是你呢?”
刘长这才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事实证明,吕后的判断非常的正确,就在荆王派使求嗣之后,忽有大臣们开始弹劾唐国国相张苍,说他抢占民女,在丧期宣淫,不顾礼法,娶了六十多房妾室,饮人乳等等,反正,就是抓住了张苍好色这个缺点,不断的攻击,就是想要将这厮罢免。
到这个时候,刘长方才意识到:庙堂的事情远没有自己所想的那么简单。
ps:及孝文帝(刘恒)初即位,淮南王(刘长)自以为最亲,骄蹇,数不奉法,上以亲故,常宽赦之。三年,入朝,甚横,从上入苑囿猎,与上同车,常谓上“大兄”(大哥!)。——史记
家父汉高祖 第145章 管仲乐毅
张苍在很快的时间内成为了群臣共敌,在长安之内,也算得上是声名狼藉,臭名昭著。这种改变非常的迅速,刘长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张苍的风评就已经变得奇差无比,就连长安群贤里的几位,都听说了他的恶名。
“我听闻,张相抢占民女。”
周胜之激动的对左右说道:“我阿父跟阿母是这么说的,但是听了一半就把我赶出去了,没听到其他的。”
“我听闻,张相令隶臣搏杀以为戏。”
樊伉说道:“这是我阿父亲口说的,听闻朝中有人弹劾张相,其中就有这个罪名,但我阿父不太相信。”
“我听闻张相吃小孩!”
萧延认真的说道:“我昨晚回来的晚,阿父说张相最喜欢抓夜不归宿的小孩煮来吃。”
刘长瞥了一眼萧延,他总算是知道舆论这个东西旳威力了,众口铄金,作为荀子亲传,张苍那么大的名望,都能被这些人轻易给抹黑成这个样子。
身边的几个小家伙听到萧延的话也是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这怎么可能啊...”,陈买轻笑着摇头,看着一旁的夏侯灶,夏侯灶点着头,也似乎傻笑着:“对呀,萧延这个蠢物,张相明明在唐国,他肯定是抓唐国的小孩吃,你说他怕什么呀!”
陈买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了,他看着身边这对管仲乐毅,实在是不知该说些什么。因为读了太多书,他总是感觉自己跟这帮群贤格格不入。
刘长认真的说道:“兄弟们,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有人辱我师,我怎么能就这么看着呢?”
刘长扯起了大旗,实际上,他真正担心的不是师傅的名誉,他的老师本来就没什么名誉,他担心的是唐国。如今张苍正在唐国召集各地的贤才,设立学宫,想要为唐国培养足够的人才。
在这种时候,如果张苍身败名裂,那势必会影响到唐国的发展。
他倒不担心群臣会罢免张苍,若是他们真的执意要这么做,那就别怪刘长“掀桌子”,大不了喉咙插箭,直接将争斗再上升一个档次,看他们还敢不敢继续斗。
看到刘长这么的严肃,周胜之急忙提醒道:“大王可问计与群贤!”
刘长看向了众人,“各位可有什么妙计?”
“大王,我们可以将长安的水弄浑,让大臣们无法再去注意唐国!”
“哦?怎么弄浑?”
“我们可以去攻打建成侯府。”,周胜之认真的说道。
吕禄大怒,骂道:“我阿父招你惹你了?怎么不去攻打绛侯府?”
周胜之一脸的不屑,“好啊,你要是有那个本事,随时可以来攻打绛侯府啊...太尉府邸,平日里有北军士卒驻守...只要你能打得过...”
刘长有些看不下去了,“胜之啊,我上次询问你们如何挽留留侯,你说攻打建成侯府,那之前我询问如何拜萧相为师,你也说攻打建成侯府....你要明白,攻打建成侯府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夏侯灶拍了拍胸口,“大王,不必担心!实在不行就去攻打汝阴侯府吧!我阿父不在家!”
刘长无奈的看向了陈买,不再理会这帮大贤。
陈买沉思了片刻,问道:“大王...你说长安之中,谁吵架最厉害呢?”
刘长一愣,思索了片刻,“那当然是儒家那帮人...哦?你的意思是?”
“呵,大王,张相乃是荀子亲传,大王何不去找叔孙通呢?将攻击张相一个人的事情变成针对整个儒家的阴谋...让儒家为您出战...别的不敢说,可若是辩论骂战,儒家那嘴...”
“哈哈哈!好啊!好!你个陈买,你跟你阿父一样阴..一样聪慧!将来我一定绑你去唐国!”
刘长开心的拍了拍陈买的肩膀,陈买摇头说道:“不必大王捆绑,再年长几岁,我便前往唐国为吏...”
“什么吏啊,将来,我封你为曲逆侯,让你做大唐国相!将你阿父的封地封给你!”
“大王,大王,那我呢?”
樊伉急忙问道。
“你就做唐国大将军。”
“我呢?”
“太尉。”
“你当太仆,你当卫尉,哎,别多问了,三公九卿,官职多着呢,够你们用的!”
刘长身边的众群贤里,周胜之跟吕家两兄弟合不来,一见面就掐架,樊家两兄弟是铁憨憨,谁都敢打,从不退却,吕台和吕释之也是他们表哥和舅父,可当初就属他们打的最狠了,周亚夫是個狠人,当初就是他往建成侯府放火。周坚和灌阿的年纪最小,两人常常厮混在一起。
萧延和夏侯灶那就是天生一对的管仲乐毅,不必多说。
卢他之沉默寡言,但是精通骑射,武力值仅次于刘长,陈买好读书,有韬略,是群贤里唯一靠谱的,这两人,就是刘长麾下的一文一武,算是真正能帮上忙的。
刘长平日里虽然跟这些人玩耍,可真正要做事,还是得依靠自己的三大舍人。栾布办事认真,就是有些太正直,召公稳重冷静,就是有些太稳重了,张不疑做事雷厉风行,有郡守之才...主要就是只能管一郡了,地盘再多就该谋反了。
当刘长领着群贤和舍人,带着几只鸡来拜访叔孙通的时候,叔孙通也有些搞不清情况。
“本来是想要带几只羊来拜访仲父的,奈何,羊都吃完了..就只能带几只鸡了,请仲父勿要嫌弃。”
“不敢,不敢。”
叔孙通急忙让弟子接过礼物,又安排这些人坐下来。
双方分左右坐下,叔孙通身后坐着一群弟子,这些都是跟着他学礼的儒生们,儒生们对刘长的感观很差,都是傲然的看着他,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学了个什么礼。
儒生们的这种态度,直接就惹怒了刘长身后的张不疑,他的手已经放在了剑鞘上,栾布紧紧握着他的手,不让他动手,张不疑瞪大了双眼,对儒生们怒目而视。
就在氛围逐渐变得僵硬的时候,刘长忽然低着头,抹着眼泪。
他身边的群贤们也是低头哭了起来。
叔孙通一愣,急忙说道:“大王啊,我家贫,所得俸禄赏赐,全部都用来帮助那些好学而家贫的弟子们...我所有的,就只有这么一座府邸,后院还有两头猪...唐国要是需要,你可以将猪带走...”
叔孙通倒是没有说假话,战国时的两大显学,墨家与儒家,此刻都混的不好,墨家几乎灭亡了,儒家也是几次在灭亡的边缘徘徊,叔孙通就是儒家中那个中流砥柱之人,他紧紧拽着走向没落的儒家,争取让儒家在庙堂里也有一席之地,让儒家不至于彻底被统治者放弃。
因此,他耗费家产,用来资助儒生,招收弟子,有教无类,算是给儒家留下了生机。
刘长摇着头,说道:“寡人并非是为大唐百姓而哭泣,寡人只是想到以后没有机会再赡养太后,只能为不孝之人,因而落泪啊!”
“大王这是什么意思?”
“有人辱我师,辱我儒家,我身为荀子再传,纵然顽劣,也深知道义,若是师傅学派被侮辱,我却无动于衷,那我还有什么面目活着呢?我准备带人杀掉所有侮辱我师傅的大臣们,然后自杀谢罪。”
叔孙通恍然大悟,哦,是想来忽悠我来救你师傅啊。
他即刻换上急切的脸,“大王不可啊!大王身为一国之君,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情呢?”
刘长却打断了他,站起身来,愤怒的说道:“如今黄老当道,各个学派都看不起我儒家,我师傅在唐国以仁为本,用儒学来治国,不出两年,唐国大治,那些其他学派的大臣们,就是看不得我儒家,看到我儒学治国之成效,心里嫉恨,生怕自己的位置会被夺走,因此污蔑我的老师!我实在是不能忍受啊!”
家父汉高祖 第146章 冒顿的信
“孔子曾说,对待仇人,我每天会把盾牌放在枕头下,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了报仇,我宁愿不做官,也要与仇人不共戴天,这王八蛋不要让我碰到,如果碰到不管是哪,大街上,朝堂上,不用思考,拿起家伙就朝死里打...”
“孟子说,气节比生命还要重要!如今群臣以言语来杀我的老师,这样的仇,我怎么可以不报呢?我要像孔子所说的那样,要将盾牌和利刃放在枕头下,无论在哪里看到这些仇人,都要将他们杀死!”
“各位,我说的可对?!”
刘长看向了那些儒生们,叔孙通暗道不妙,果然,下一刻,那些年轻的儒生们就站起身了,他们握紧双拳,神色愤恨,骂道:“奸贼欺人太甚!大王说的对!请带上我们,我们愿意跟随大王将他们诛杀!杀死他们之后,我们与大王一同自杀!”
“对!杀了他们!”
刘长这边的群贤和舍人们也急忙起身,群贤是真的想杀,舍人们就只是做做样子,哦,张不疑是来真的。
叔孙通吸了一口冷气。
“各位,我儒家以仁为本,从前也是显学,奈何,如今奸臣当道,刻意打压我儒家,就连荀子的亲传弟子都不放过!就是想要让天下都仇视我儒家,我们如何能忍受啊?”
“他们想中伤我师,就是想要换一个黄老之人接替他,坐享其成,将儒家之成果说成是自己的!天下岂有如此无耻之人呢?!”
“可恨!!”
看到年轻的儒生们被激旳哇哇大叫,叔孙通顿时对儒家的未来产生了些绝望,就这样的蠢物们,等自己不在了,儒家岂不是要完蛋?
刘长这才看向了叔孙通,说道:“仲父,您是朝中大儒,我一直对您非常的尊重,这一次,我愿意听从您的想法,您说吧,我该怎么去做呢?”
叔孙通眯了眯双眼,然后大声的呵斥道:“太后尚在,大王怎么能做这么不孝的事情呢?!”
刘长委屈的低着头,“那我该怎么办呢?”
“辱我儒家,自有吾等来做主...我儒家虽不如以往,却也不是别人可以随意欺负的!这件事,便交予我来做!”
“啊?可...怎么敢劳烦您呢?”
刘长眼中含泪,叔孙通握着他的手,认真的说道:“大王乃荀子再传,张相这个人,我也知道,他绝非是那种无视礼法之人,定是有小人诬陷!请大王放心吧,我一定会为张相讨回一个公道。”
两人在这里演着明主贤臣,年轻的儒生们却是斗志昂扬。
刘长便跟叔孙通聊了起来,而儒生们也是跟几位舍人聊着。
“仲父啊,我先前留了几个儒生在尚方帮忙,稍后我就让他们回去...”
“不必,让他们继续帮忙,能帮到大王,那是他们的福分!”
“大王啊,张相在唐国,势单力薄,若是能多任用儒家门生,或许可以作为助力啊。”
“好啊,寡人正想要更多的贤才前往唐国呢,仲父可以举荐啊,有多少寡人用多少!”
两人扯了片刻,刘长这才问道:“仲父准备怎么去解决这件事呢?”
叔孙通抚摸着胡须,“简单,大王且看着便好。”
当刘长离开的时候,叔孙通笑着送别。刘长虽然如愿的达到了目的,可不知为什么,看到叔孙通那满意的笑容,他心里总是觉得有些奇怪,怎么感觉自己吃亏了呢?被自己卷进来,叔孙通怎么还这么高兴?
看到刘长有些困惑,栾布走到他的身边,“大王可是在想叔孙通为何答应的这么快?”
“是啊...他答应的也太快了...”
栾布笑着说道:“大王,可还记得我曾给你说过儒家也有不同的派系?”
“嗯。”
“大王或许不知,叔孙通一直都在为儒家奔波,目的就是想要联合不同的学派...您的师傅是不待见他的,见面就喊他为贱儒,而齐鲁楚等儒也不待见他,觉得他没有气节,只知道阿谀奉承...他也是在等待着联合儒家的机会啊...”
“这件事,对大王有利,对他就更有利了。”
刘长恍然大悟,骂道:“这厮真是厉害啊!”
“我虽然不喜欢他编造典故,但是我很尊重他,如今的儒家,大多学派都是只想着自己,唯独他,是念及整个儒家...不惜自己的名誉,也要振兴儒家...可惜..他若是早生百年...”
叔孙通做事很快,几乎是在同一天,庙堂里的儒生们纷纷上奏,可他们并没有为张苍而言,他们是盯着那些弹劾张苍的大臣,也是编造了一大堆莫须有的罪名,狠狠往他们头上扣。首先,汉初的礼法是叔孙通自己制定的,他知道什么符合礼法,什么不符合。
另外,因为刘邦的不在意,汉初的礼法真正被执行的不多,大多大臣都是任意妄为,因此,叔孙通要是认真计较,无论哪个大臣,都能被扣上数十口大锅,同时,叔孙通还给各地的大儒们写信,请他们声援张苍,讨伐小人。
叔孙通这些年里不得罪任何人,夹着尾巴做人,因此,群臣之中,没有多少人将他放在眼里,也忘记了叔孙通的弟子们几乎都在朝中为郎,专门负责监督礼法,当这些人开始集体发力的时候,刘盈面前的弹劾的奏表就如雪花般的落下,刘盈都被吓了一跳。
群臣本来是想要露个脸,结果叔孙通让他们把屁股给露出来了,他们再也无法顾及张苍,开始反击叔孙通的攻势。
“该杀的腐儒,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盖公在天禄阁内不由得叫嚷着,额,盖公其实没有讨伐张苍,只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盖公在天禄阁内老老实实的看着自己的书,叔孙通那帮杀疯了的弟子们将他也一并给弹劾了,弹劾的原因很简单,按着制度,盖公应该每天都跟天子汇报皇子们的情况,可是盖公没有这么做,只是读自己的书。
儒生们说他不配为师,自私小人什么的,盖公直接炸毛。
刘长乖巧的坐在他的面前,点着头,“是啊,太可恨了,儒家欺我黄老无人啊!”
盖公冷冷的看着他,“是你把叔孙通给牵扯进来的吧?”
“师傅怎么可以如此污蔑我!我刘长岂是那般的小人?!”
“师傅啊,我们黄老是要修心养性的,不可动怒,师傅,不争啊...”
盖公深呼吸着,放下了手里的佩剑。
“师傅,我们继续读书吧。”
盖公拿起书,板着脸,讲了几句,又气呼呼的放下了书,拿着剑站起身来,“不行,老夫非得找叔孙通好好聊聊!”,盖公怒气冲冲的离开了,刘长却不敢拦他,拿起了书,自己读了起来,只能祝叔孙通好运了。
刘长不知道的是,此刻,在宣室殿内,气氛却异常的压抑。
“我是孤独寂寞的君主,生在沼泽,长在草原,我多次到边境来,希望能到中原游览一番。陛下独立为君,也是孤独寂寞,一个人居住,我们两个寡居的君主都很不快乐,无以自娱,还不如我们以己所有,换己所无...”
吕后瞪圆了双眼,脸色涨红,杀气腾腾,再也无法遏制心中的怒火。
刘盈猛地跳起身来,拔出了剑,嘶吼道:“使者在哪里?!”
他就要往外冲,周勃却急忙上前抱住了天子。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朕要出征匈奴!!朕要杀了冒顿!!”
刘盈愤怒的嘶吼了起来,就在今日,匈奴冒顿的使者带来了一封书信,而书信里的内容,就是向吕后示爱,吕后愤怒,而刘盈更是如此,双目充血。
“陛下就是要出征匈奴,也得向跟群臣商讨...出征匈奴并非是小事!”
周勃苦苦劝说,刘盈这才停止了挣扎,他瞪大了双眼,吼道:“召开朝议!商讨出征之事!!”
家父汉高祖 第147章 季布
朝议上,刘盈第一次表现出了皇帝的怒火,几乎失去了理智。
而吕后也参与了这一次的朝议,前来朝议的大臣并不多,只有那些深受刘盈所信任的重臣们前来参与,他们尚且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面面相觑,周勃愤怒的说道:“匈奴单于派遣使者前来,羞辱太后,陛下欲伐之!”
听到这句话,群臣炸开了锅,纷纷喧哗了起来。
武将们都认为应当出兵,而谋臣们大多都觉得应该忍耐。
夏侯婴大声的吼道:“君辱臣死!若是你们害怕,便躲在家里,自有吾等前往死战!”
赵尧却训斥道:“我们岂是害怕?大汉经历诸多战事,如今才刚刚有所恢复,此刻要出征,十几年的努力岂不是都要白费?”
“平日里治国,不就是为了击败外敌吗?不然还治什么国!”
“你要打,好啊,你有粮食吗?你有战马吗?你拿什么去打?像暴秦那种召集百万百姓为兵,翻山越岭的去攻打匈奴吗?!你这是想要灭亡大汉!”
双方顿时争吵了起来,吕后冷冷的看着群臣,一言不发。
就在这个时候,刘盈再也忍耐不住,他叫道:“此仇不共戴天!朕绝不忍耐!朕意已决!出征讨伐匈奴!谁愿前往?!”
刘盈这么一开口,群臣顿时就不吵了,赵尧等人眼里满是担忧,正要开口,刘盈便骂道:“再有言忍耐者,拖出去斩首!”
谋臣们顿时无法开口了,曹参在心里默默的计算了一下要出征匈奴所需要的物资,脸色顿时变得不太好看。要讨伐匈奴,起码要征召四五十万军队,还要有数十万民众押送物资,需要的粮草物资...大汉那空荡荡旳国库基本是支撑不了的,只能从民间临时征赋,民间或许也支撑不了,还得从各个诸侯国征赋。
何况匈奴都是骑兵,来去自如,其环境又恶劣,而大汉的步卒只能跟在他们身后追...要是追上个两三年...还没有交战,大汉自己就直接灭亡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