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他可不要返回长安,一旦回了长安,阿父还能让自己出来??
他总算是明白了,阿父这些时日里不断的磨砺自己,这分明就是想让自己继承大位,自己好外出征战,开疆扩土,自由自在!
奈何,当刘安连续三次拒了刘长的书信之后,刘长就让刘安明白了什么叫唐国永远的王,刘长不再给儿子写信,而是直接给张相如他们写信,要求抓住太子以及党羽,直接扭送到长安来!
在唐国,刘长的威望是不能想象的,这些都是刘长的老部下,在接到这个命令之后,几乎没有任何的迟疑,即刻就动手,于是乎,刘安的舍人们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控制住了,至于刘安,也是遭遇了来自部下的背叛,直接将他一路带回了晋阳,放在了张相如的面前。
这里就是晋阳的唐王宫。
张相如无奈的看着刘安,说道;“殿下,您也莫要怪罪我们,这都是陛下的命令,陛下让您返回长安,谁敢阻拦呢?”
“可是我还有几部的敌人没有追上!”
“李太尉会亲自出征,打败这些胡人。”
刘安看着身边两个强壮的甲士,心里也明白,这次自己是没有办法再拒绝了,没想到啊,阿父根本不需要飞来唐国,他只要一个命令,这些整日跟自己笑呵呵的长辈们,还有那些吹捧着自己战功的部下们,就会瞬间翻脸,将自己给抓起来。
刘安再一次对阿父的权势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阿父确实很强大,对地方的掌控实在是可怕,自己堂堂太子,在这里都待了快两年了,各种拉拢心腹,提拔自己赏识的人,款待这些老臣,能做的都做了,结果最后连稍微反抗都做不到,如此轻易的被抓获。
“殿下啊。”
李左车看着刘安,脸上也是有些不舍。
刘安到达唐国之后,掀起了一起对外战争浪潮,唐国受益匪浅,若是太子不走,他们还能打的更多,可太子一旦离去了,他们又不能主动请战了,只能是被动的进行一些防御举动,打击范围不能超过长城外二十里。
李左车哆嗦着说道:“殿下啊,唐国很久已经没有如此畅快淋漓的动过手了....”
众人都是不舍的看向了刘安。
刘安看着他们的眼神,心里莫名的平静了下来。
这些年里,他跟这些人也都熟悉了。
“太尉,不必担心,很快,你们就能继续动手了,其余诸侯都在开疆扩土,作为最强的诸侯国,在这种时候,唐国又岂能袖手旁观呢?!”
刘安大声的说道。
李左车迟疑了片刻,方才说道:“有一件事,想要拜托殿下,只是....”
看到李左车欲言又止的样子,刘安笑着说道:“我知道您想要说什么,您是想让我早些回来,继续带领你们出征,对吧?您放心吧,我一定会想办法回来的!”
李左车摇了摇头,拉着刘安的手,有些期待的说道:“臣只是想让殿下前往长安后给大王说一声,下次能不能让大王亲自来啊?”
唐国群臣顿时沸腾了。
“对啊!”
“若是陛下能亲自来就好了!
”
合着你们是想让我去长安将阿父给换出来是吧??
刘安脸上的笑容顿时就凝固了,可他没有多说什么,在这里待得久了,他也知道李太尉的性格,这老头就是个耿直的,也就是在唐国,若是在长安,分分钟就得进廷尉了,难怪阿父一直将他留在唐国,食邑不断的增加,官位却一直都不动。
刘安沮丧的离开了晋阳,马车朝着东方走去。
刚行驶出了一段路程,刘安就意识到了不妥。
“不对啊,这不是前往长安的道路啊??”
“殿下,陛下要您前往赵国,拜见赵王,与贾相赵太子一同返回长安。”
“啊?要我去拜见三伯父,这又是为何啊?”
“听闻是赵国那边的国学出了点事,要您前往相助。”
“哦....”
刘安对这个理由保持怀疑,这是要让自己去学术辩论?可那里不是有贾相吗?贾相作为张相最杰出的弟子,学问造诣极高,还需要自己去帮??况且阿父什么时候开始对学问的事情这么上心了??
刘安的几个舍人骑马跟在周围,如今他们都有了爵位,精神面貌都跟从前截然不同。
刘安板着脸,询问道:“阿父忽然让我前往赵国,你们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冯唐沉思了片刻,说道:“大概是赵国出了什么大事,必须要由庙堂的人才能解决,而殿下距离赵国最近,故而直接让您前往。”
“有道理,可什么样的大事需要庙堂出面呢?”
冯唐说不上来,低头沉思了起来。
剧孟笑了笑,咧嘴说道:“或许是家事吧,若是赵王的家事,那自然就只能由陛下或者太子前来了....”
“不太可能,三伯父的家事,还轮不到我来指手画脚的...”
毛长却忽然说道:“陛下要贾相和赵太子跟着您一同回来,大概是与他们两人有关系的....”
众人一时间也想不出原因来,毕竟这赵国能出什么事呢,赵国没有什么外敌,内部又比较平静,一直都是在全力发展本身,赵王和贾相平日里也很亲近,没听闻两人有什么矛盾,至于赵太子,刘安也有耳闻,自己那位兄弟听闻很是乖巧,是个孝子。
唐国跟赵国非常的近,从晋阳出发,一路都有驿站可以休息,很快,他们就走进了赵国的领地。
当赵人看到那护送的唐国甲士时,眼里满是惊恐,纷纷躲避。
唐国的威慑力不只是在草原上,甚至是在这隔壁的赵国。
刘安好奇的打量着这个国家,很快,就遇到了前来迎接他们的众人,前来迎接他们的,乃是赵国的典客,那人姓王,能说会道的,刘安跟着他一路朝着邯郸走去,刘安也没有从此人口中继续打探什么,反正距离邯郸也这么近了,也不需要多询问什么了。
刚他们来到邯郸的时候,赵王刘如意率领群臣出来迎接。
看到这架势,纵然是刘安,也不敢无礼了,急忙下车,步行朝着伯父那里走去。
“拜见伯父!”
“哈哈哈,起来,快起来!
”
刘如意热情的扶起了面前的刘安,神色很是亲切,刘长看着伯父那威武的面孔,想起众人常说他最类大父,不由得将他的脸代入了大父,若是大父长这个模样,那还真的是不错,威武,好看。
刘如意看起来完全不像是出了什么大事的样子,满脸堆笑,亲切的拉着犹子的手。
刘安看了看周围,狐疑的问道:“怎么不见姐丈?”
“咳咳,贾谊啊,他正忙着呢!走,走,跟着寡人回王宫!”
刘如意说着,拉着他的手朝着王宫走着,边走边说道:“没有想到啊,你居然会来拜见我,我一直都很想念你,你能来,我非常的开心,今日我们定要不醉不休....”
刘如意的话不像是假的,对刘安的热情也不是假的,可是,刘安总是觉得,自己这位伯父,有些不对劲,好像在刻意隐瞒着什么事。
刘如意跟着赵王见了王后,当然还有他的几个儿子,赵王一共有三个儿子,太子叫刘寻。
宴席上,刘如意用了最高的规格来款待自己的犹子。
可宴席上,依旧没有贾谊的踪影。
刘如意亲切的询问着刘安的情况来,刘安也不藏着,将自己这些时日里的作为都告诉了伯父。
两人正聊着,有甲士进来,禀告道:“大王!贾相求见!”
刘如意一愣,看了一眼刘安,无奈的说道:“让他进来吧。”
贾谊走了进来,他看起来风尘仆仆的样子,刘安急忙起身拜见,两人面向而坐。
贾谊无奈的看向刘如意,幽幽说道:“大王啊...我这些时日里,听到了不少的事情,可是您四处派遣我做事,就是不肯谈论...”
“哎,那都是些谣言而已!不必理会!”
赵王大手一挥,不屑的说道。
贾谊眯着双眼,“真的是谣言吗?大王,这可不能乱说啊....”
就在这个时候,太子刘寻坐不住了,他勐地起身,说道:“阿父!
你就别藏着了,说吧!”
“你这个竖子!
”
刘如意骂了一句,看着面前狐疑的刘安,以及无奈的贾谊,只好如实说道:“先前时日里,我们的几个矿场用火药进行挖掘....”
“然后呢?”
“然后就发现了大量的铁,煤!
!”
刘如意顿时激动了起来,“我赵国并不贫穷,你们知道吗?邯郸简直就是建在铁和煤上的城池,不只是邯郸,从邯郸到唐国,到燕国,几乎所有的县城都有大量的铁,铜,煤...赵国的宝藏都在地下呢!
都说吴国有铜山,陇西有煤山,唐国有铁山,可我赵国,这三个都有啊,而且规模极其庞大啊!
!”
贾谊长叹了一声,“那您何必要瞒着我呢?还让我四处乱跑....”
“哎,我这不是怕被抢嘛...你的性格,还没等我们派人开矿,就得上书给长安了,到时候,就是唐国和燕国来开矿了...我赵国一贫如洗啊,如此好的机会,岂能错过呢?得要先让我们的矿工占据最好的地方,开了矿,然后再禀告长安啊!”
刘如意得意的说道。
随即急忙看向了刘安,说道:“犹子啊,这件事,你可不能告诉你阿父啊,寡人知道这件事后就令人隐瞒,私下里派人去挖掘了,除却这个竖子,还没有多少人知道呢....你得帮着我隐瞒一段时日!
”
听到刘如意的话,刘安迟疑了片刻,方才说道:“伯父...您说,有没有一种可能,阿父就是因为这件事而派我前来的....”
刘如意脸上的笑容缓缓凝固。
贾谊拍了拍额头。
“大王啊...诸侯王隐瞒庙堂,私自开矿,炼铁,您这是准备要谋反嘛??这下完了,彻底完了...”
贾谊再次绝望,自家这位大王,什么都好,就是时不时就要搞出一些骚操作来,他本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没想到,原来还没有。
“可他是怎么知道的呢?那现在该怎么办啊....”
“现在啊....大王得少吃些饭菜,多锻炼,不然囚车怕是装不下啊....”
家父汉高祖 第498章 不要得罪朕!!
果然,上一代宗室里是没有什么正常人的。
刘安再次对自己的伯父仲父们有了一个清醒的认知,阿父的七个兄弟里,还有正常的吗?就是群臣都推崇的四伯父,似乎也不怎么正常,刘安很清楚的记得,自己年少的时候,阿父曾举起了大鼎,群臣震动,当时有位大臣轻声说了句秦武王,自己告诉了四伯父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那位大臣了,后来得知他是自杀了,在四伯父上门拜访之后。
刘安觉得这有些可怕,阿父都做不到把人说死,他顶多也就是打死而已。
刘安觉得,还是自己这一代要好一些,他们都太残忍了,尤其是四伯父,让大臣绝望的自尽,何其残忍啊,倒不如赏赐他们一壶毒酒,让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病逝。
至于这位三伯父嘛,各方面都不错,就是这时不时就要弄出个大事来,性格不错,就是有些....怎么说呢,自以为是,自以为很聪明,从而做下一些蠢事,没有太大的眼界,只是盯着眼前的小利益.....刘安觉得,三伯父的这个特点,大概不是来自于大父,或许是来自于他的生母,刘安并不知道他的生母是什么样的人,或许就是他这个样子的吧。
贾谊愤怒的离开了,他需要即刻给庙堂上书,告知这里的情况,但愿陛下不会将赵王和自己装进囚车里,运往长安吧!
刘安看着惶恐不安的三伯父,开口说道:“伯父不必担心,阿父不会怪罪这点事的,我相信您是没有谋反的想法的....”
刘如意急切的说道:“寡人知道,可就是怕有小人胡说八道啊,太后她...若是他们觉得我要谋反....”
刘如意没有明说,刘安却明白了他的意思。
伯父,您实在是想多了,您凭什么谋反呢?夹在唐,代,燕之间,唐国就不必多说了,燕国这些年发展迅速,在燕王的带领下,几乎成为了最庞大的诸侯国,国内的甲士骑士加上那些胡人组成的卒,足足有十三万人,代国也是在战争里捞取了大量的好处,士卒三天就能杀到邯郸来,您凭什么会觉得自己可以谋反呢??
就赵国这个实力,打一打代国都有些费力。
可这些话,刘安还是不能明说的,毕竟是自家伯父,有些话不能直说啊。
他清了清嗓子,随即说道:“您不必担心,我可以上书庙堂,为您作保。”
“阿父是最爱您的,平日里总是说起您的事情,说您是他最敬爱的兄长....”
刘如意狐疑的看着他,“他会这么说??”
“咳咳,反正提起您的次数是最多的。”
“我本该返回长安的,是阿父下令,要我与太子,贾相一同返回庙堂,您不必担心,赵国有了这么多的铜铁,往后赵国肯定是能迅速发展的....”
刘如意有些惊讶,“贾相返回,商谈开矿之事,可这竖子回去做什么你?”
刘如意看向了一旁的刘寻,刘寻的模样跟如意有些相似,不过眼角微长,身材又消瘦,倒是更像刘盈,看到阿父的眼神,刘寻即刻低下了头,沉默不语,想了片刻,刘如意还是点点头,“也好,让他跟着一同去长安吧,这竖子无能,前往长安,在太学里读书,或许能有所成....”
刘安请辞回去休息,刘如意就让刘寻去送他。
等到两人出去之后,刘如意沉思了片刻,顿时惊醒。
他勐地抬起头来,顿时明白了为什么要太子前往长安,他破口大骂:“竖子!
!
”
走出了王宫,刘安看了看这位弟弟,刘寻比刘安要小一岁。
“是你写信将这里的事情告诉了阿父吧?”
刘安询问道。
刘寻急忙说道:“阿父身为诸侯王,私下里要开矿冶炼,这是不对的,故而我告知了陛下。”
刘安笑了起来,“你的做法是对的,不能看着自己的阿父犯下大错,能及时的制止,这已经是最大的孝行了!”
“兄长....”
刘寻欲言又止,刘安亲切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有什么事,直说无碍!”
“兄长,我读书,有些东西没有看明白,想请教贾相,可他平日里又多忙碌,不知您....”
刘安大笑了起来,“走,进去再说,你若是要请教学问,那我还是能帮得上忙的。”
......
贾谊回到家里的时候,张嫣正等候着他,看到他独自回来,张嫣一愣,问道;“安弟呢?怎么没有将他带回来呢?”
贾谊的脸色不是很好,他愣了一下,说道:“晚些再说吧,出了些事。”
张嫣也没有多问什么,令人准备饭菜。
贾谊坐在院落里,沉吟了片刻,询问道:“稍微准备一下吧,得回一趟长安了。”
“啊??”
张嫣急忙询问道:“何时要走?怎么如此突然呢?”
“我们这位舅父啊,实在是不知该说什么,不过陛下也不会真的怪罪他,大概还是会敲打一番,赵国一直都未能发展起来,如今发现了如此多的矿产,陛下向来重视赵国,这次肯定会让我前往长安,详细的拟定开采方略,大概是四国一同开采,赵国独自吃不下,我也得为赵国谋求些好处,你也许久不曾返回长安了,跟着我一同回去看看吧...”
“那璠呢?”
“自然是要一起走的。”
张嫣在跟贾谊成家之后,也确实是很久不曾返回长安了,此刻听到要回去的消息,她也是有些激动,急忙令人开始准备东西,而贾谊只是眯着双眼,认真的沉思了起来,他还是在想着如何能将这些矿产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过去那个强大富足的赵国,如今却是最为薄弱的,贾谊治理赵国也有很长一段时日了,成果不能说不大,可国力是跟很多事情相关的,这需要长期的积累,不可能短期内完成。
看着因为回长安而开心激动的妻子,贾谊也不由得笑了笑。
说起来,自己也许久不曾与陛下他们见面了。
不知陛下是否也在想念着自己呢??
........
“光是装进囚车里哪里够啊,得将如意这厮绑在骏马上,拖到长安来!
”
刘长恼怒的说着,几位心腹大臣不由得低下了头。
“还有那贾谊,也得一块绑起来,拖着来长安!就那么点矿产,他们居然还敢瞒着朕,以为朕会图谋他们那点东西吗?当初荀子前往赵国,赵王害怕他抢自己的王位,就派人去抓他,荀子就对左右说:这王位对我来说就是腐烂的老鼠,他们当作珍宝,我哪里会在意呢?”
大臣们想了许久,终于想到陛下是想要说惠子相梁,急忙点了点头。
刘如意所担心的皇帝拼命为他遮拦,群臣蛊惑的情况并没有发生。
实际上的情况,是群臣不断的劝阻,而皇帝却想将他拖到长安来。
刘长骂了许久,骂的有些累了,这才说道:“赵国有这样的宝藏,这都是火药的功劳,若是没有火药,他们又怎么会知道呢?如此看来,这还是朕的功劳啊!等贾谊他们来了,就让贾谊戴罪立功,好好使用这份家业,治理好赵国,北方诸国里,朕唯一所担心的就是赵国,不遇其王,如今在朕的功德下,能大治也!”
张不疑带头称是,高呼陛下英明。
有些话,只有刘长能说,群臣是不敢说的,就比如赵王,贾谊这两个,刘长自然可以随意去骂,可群臣就不可以了,一个是皇帝的哥哥,一个是皇帝的姘...舍人。
以皇帝这护短的性格,最好还是当作什么都不知道。
反正赵王也不可能谋反,他压根就没那实力,也没那倾向,赵国目前的军队甚至都不到一万人,赵国因为将精力放在了国内,因此军事方面十分薄弱,群臣从不曾将赵国当作威胁,哪怕是晁错,也是如此。
刘长收起了面前的奏表,看向了面前的众人。
“其余的事情,还是等贾谊他们来了再说吧!”
“你们都把衣裳换一换,朕今日要带你们去看个好玩的!”
此刻坐在刘长面前的都是心腹大臣,如张不疑,栾布,季布,陈陶,宣莫如等人,九卿的部分人也在这里,例如王恬启,好兄弟,陆贾等人,看皇帝这意思,是要带着他们微服出行?
皇帝的想法,他们永远都是猜不透的。
既然猜不透,就只能去顺从了。
皇帝早就给他们准备好了衣裳,虽然有些不太合身,却更像那些寻常百姓了,也不知刘长从哪里弄来了寻常的马车,皇帝的马车,就没有一个普通的,各个都很奢华,“出了皇宫,我就是平倭将军舞阳侯樊亢!你们不必太多礼,不能惹人生疑!”
群臣无奈的点着头,既然皇帝要玩,那就陪他玩好了。
众人上了马车,依次离开了皇宫。
马车在城内转了许久,最终是来到了一处酒肆,这并非是寻常的酒肆,这酒肆在长安也是赫赫有名的,这座酒肆在长安的东郊,占地极大,共有四层,虽说如今的长安是“市楼皆重屋”,各个都是两层以上的楼房,可这样四层的建筑,放在市里也是比较罕见,高大且雄伟,装饰更是豪华,门口站着两位小厮,专门接待前来的贵客。
还有停放马车的地方,看停放在这里的马车,那简直一个比一个要奢华,令人惊叹。
这座食肆叫五鼎楼,听名字就知道这是迎接高档贵客的地方,当然,寻常百姓其实也可以进去吃饭,这里头可以吃饭,可以饮酒,甚至有歌舞表演等等,目前来说,是长安最大的酒楼,也没有什么人敢在这里胡闹。
毕竟,这酒楼是建成侯家的产业。
在刘长的群贤里,吕禄的才能比较一般,这一点从最初群贤讨伐匈奴的时候就看出来了,群贤各自立下了赫赫战功,唯独吕禄,混来混去都混不出甲士这个位置,群贤各有大志向,建功立业,出将入相,远征强敌,开疆扩土,辅左圣王,开创盛世,而才能有限的吕禄,就没有这么多的抱负了,他的想法很朴实,多挣点钱,多积攒点家业,好吃好享受。
而他因为太后的原因,家境本来就非常非常的富裕,因为常年陪伴在刘长身边的原因,也没有人敢不给他面子,因此,在这方面,他做的还是不错的,乃是刘敬薅过的最大羊毛,先前刘敬定下了房税,吕禄就交了数百万的税,因为他的府邸多,而且很大,装饰奢侈。
后来制定车舟税,他又缴纳了数百万的税,这是因为他家里的车船都很多,甚至有自己的商队,沿着河水四处贸易。
无论刘敬制定什么税,缴纳最多的永远都是这位建成侯,他在塞外拥有大量的牛羊,具体数量有多少,只怕他自己都算不过来。
因此,每次吕禄都哭诉那沉重的税快压垮了自己的时候,群臣总是投以不屑,暗爽而又羡慕的眼神。
时人称建成侯为“陶朱侯”。
吕禄显然是早就知情的,他率先下车,对着门口的小厮说了几句,即刻就有人跑出来,领着他们上了最高层,其余大臣停好了马车,也是跟在了他们的身后,不少大臣都是来过这里的,也有不曾来过的,好奇的打量着周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