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再入仕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成吉思汗的多瑙河
“是啊,中国也需要mba。”赵政策点了点头,感叹着,“在我国的县团级以上企业领导中,懂得管理的不到三分之一,而具有科学管理知识的人员只有百分之十,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差距。”
“嗯,中央领导也很重视mba培训,更是把mba列入为国家级人才培训项目。”肖达也感叹着,“为了mba,国家经委每年拿出全国人才培训费用的一半投入到了mba培训中心。为了mba,学员所在单位更是为各自的学员提供两万元左右的学杂费,可谓投资巨大了。”
“政策,我已经和这三十八名mba毕业生都见过面了,他们已经毕业一年出头。”肖达有些愤怒地说,“可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一事无成。”
“那怎么行呢?”赵政策皱了皱眉头,“一年十二个月,而十二个月时什么样的概念?面对变动不定的现代世界,经过工商管理硕士训练的现代企业管理人才,他们的知识只能在十七个月内完全有效。十七个月后,他们就必须补充新的知识,学习并掌握新的外事经济按理,才能重新适应残酷竞争的世界经济。这一年时间,浪费了这么多的人才,简直是岂有此理!”
“我在与这些mba毕业生会面的前后,都采访了他们的单位领导。”肖达沉声说道,“没有一个领导认为他们不重视这批人才,相反,他们还分头提出了一套一套的重视人才理论。”
顿了顿,肖达苦笑了一声:“一边是重视,一边是浪费,这算怎么回事情?”
“这一点都不奇怪。”赵政策也是苦笑着摇了摇头,“我们又一大堆重视人才的理论,唯独缺乏人才使用效率。”
停顿了一下,赵政策禁不住问了一句:“你找我就是为了这个事情?”
“是啊。”肖达点了点头,“政策,你在黑山市当市长,能不能够帮忙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我只是个小小的市长罢了。”赵政策微微一愣,“总不能把这批mba毕业生全部安排到黑山市去工作吧,再说,即使我愿意,这些人也未必愿意去。还有,他们的单位也不见得会同意。”
事实上,赵政策说得一点都不假,就算有企业单位愿意接收这些mba毕业生,也面临着许多的难题。
在这些毕业生当中,北龙省的王穿山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个代表。当他学成归来,很是兴致勃勃地回到原单位北龙省机械研究院,敲开院长办公室的门时,里面却没有人。
王穿山每天都来研究院,可是,一直到两个月过后,院长才找王穿山谈话:“院里领导的集体意见,你先回室里工作,以后院里有什么用得上的,我们再安排。
王穿山的心冰凉冰凉的。在攻读mba学位前,他是搞设计的。攻读mba之后,他又回到了设计室,感受着命运的嘲弄。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mba毕业生斗殴经历着和王穿山同样的命运落差。没有人打击他们,也没有人迫害他们,只是没有人理财他们这些国家以巨大的财力及人力投入才获得的高级工商管理经验和科学理论。
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许多单位对知识以及人才浪费的现状仍然麻木。他们总是宣扬着自己重视人才,没有浪费人才。但是,什么叫浪费人才,他们从来就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
人才浪费的质量指标有三个:被无效率地使用;与人才所掌握的知识相比较,正从事不太有价值的活动;闲置。
而这些mba毕业生多数处于前两种状态,少数被闲置。
人才浪费的数量指标只有一个:经过特殊培训的人才倘若有百分之二十的知识领域与所从事的职业不搭界,即属于浪费。
据这三十八名硕士对自己知识应用比率的乐观估算,他们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勉强应用上的知识大约有百分之三十,处于浪费状态中的占大头。
“肖达,我知道你又要说官僚主义,任人唯亲造成的人才浪费是可恶的。”赵政策笑了笑,“你也可以像以前那样,抨击浪费人才的官僚主义者嘛。”
“你还别说,我先前是有这种想法。”肖达讪笑了两声,“不过,这个事情我想清楚了,政治体制不进行改革,官僚主义不会被彻底埋葬。mba在我国的命运其实已经提醒了我们:我国人才的危机并不是什么别的危机,恰恰是以人治为特征的旧体制危机的投影。”
“呵呵,肖达同志越来越成熟了哪。”赵政策就打趣道。
肖达没好气地瞪了赵政策一眼,才继续沉声说道:“我们也可以像过去那样,抨击旧观念,呼唤新观念。然而,我想了有想,认为人才浪费不是观念性浪费,而是结构性浪费,不突破旧有的人才结构机制的森严堡垒,任何新的观念都难以发挥作用。mba这批毕业生的命运也时刻提醒着我: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流动市场部诞生,让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就不会最终形成。”
顿了顿,肖达又苦笑了一声:“政策,我为这个事情都已经跑了大半年了,才决定不再这种徒劳的努力了。”
“说吧,要我做什么?”赵政策撇了撇嘴,没好气地说,“我就知道你找我来没什么好事情。”
说归说,赵政策却也是异常关心这批mba学员的命运,这可都是难得的人才啊。
能够为这些青年人才做点什么,赵政策倒是挺乐意的。不管怎么样,能够结识这么一批高端人才,对自己只有好处,好像没有什么坏处,这种事情做做未尝不可!
“权力最有力量!”肖达倒是言简意赅,可让身为黑山市市长的赵政策听起来就略微有些尴尬了,“这批mba毕业生当中,就有一个姓陈的去了一家合资企业,中美合办的,听说陈是mba,这家合资企业如获至宝,抓住不放。当然,也是要考核一翻。陈有mba,自然不怕考,一考就中。美方首脑随即任命陈为质量部经理,准备让陈去国外施展mba才华。”
赵政策知道肖达还有下文,倒也很是耐心地听着,并没有打断肖达的话。
“可是,陈原来的单位有充分的理由不让陈流动,对此,就连美方也没有任何办法。”肖达感叹着,“陈的运气不错,一个国务委员恰好到当地视察工作,在一次宴会上,那位美方经理向他反映了这件事情。这位国务委员马上对当地的市长讲,合资企业需要人才,也应该支持一下。不久,市长就打电话给这个单位的领导,单位领导坚决执行市长的指示。于是,陈很幸运地流动了。”
“你家老爷子不也是政治局委员吗?”赵政策笑了笑,饶有兴趣地打量着肖达,“你可以去找你家老爷子帮忙吧。”





再入仕途 第三百三十八章
第三百三十八章
“我家老爷子?”肖达苦笑了一声,“我平时都不敢见他们,只要一见面,老爷子就让我走仕途。我就是一个小记者,对官场上的这些事情不感兴趣。”
赵政策微微一愣,随即哈哈大笑着拍了拍肖达的肩膀:“兄弟,我理解你,却不能认同。”
赵政策当然不能认同,自己本身就是个地级市的市长,走的就是仕途。
“政策,我知道你的弯弯肠子多,适合混官场。”肖达笑着说,“可人各有志,不能勉强吧。”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官也没有什么不好吧。”赵政策马上接话说,“你家老爷子让你进官场,也不是什么坏事情。”
肖达叹了一口气,沉声说道:“我就不和你争论这个问题了,还是谈谈这个mba毕业生的问题吧。”
“这事情可不好办啊。”赵政策也有些头疼,抓了抓头发,“应该属于国家经委管,没有国家经委的主管领导批示,解决不了问题。”
“何止是国家经委,要真正解决问题,只怕至少要经过五六个部位的批示才成。”肖达苦笑了一声,“可这些大佬们,一听说是这个事情,都说不大好管,很难见到人。”
赵政策略微一沉吟,就笑着说:“你肖大记者都没有办法,找我有什么作用呢?”
“你不是个市长吗?”肖达就急了,“你去找找你家老爷子,只要老爷子出面,这问题肯定能解决。”
“我说肖大记者,你这也太不厚道了吧。”赵政策没好气地撇了撇嘴,“你找自家老爷子怕挨骂,我去找自家老爷子就理所当然了?”
“政策,这事情要是你不管,以后有事情也别找哥们帮忙了啊。”肖达心中那个气啊,马上站了起来,“算我肖达看错了人,告辞。”
赵政策赶紧一把拉住了肖达,把他按在了椅子上面,讪笑着:“我说肖大记者脾气还不小啊,找人帮忙也不是这个态度吧。”
肖达哭笑不得:“你就说帮不帮这个忙吧。”
“帮,一定帮。”赵政策没有办法,只好连声说道,“不过,我家老爷子那里,我也确实不太好去说。每次去见老爷子,都要受政治教育,我头都大了。”
“我不管过程,只要结果,你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就行了。”肖达这才松口,“这事情就交给你了。”
赵政策嘿嘿一笑:“你说得倒轻松,我可没你肖大记者这口才,也没你这笔杆子,还不知道去找谁解决问题呢。”
“反正这事情交给你了,一个月的时间应该没问题吧。”肖达撇了撇嘴。
“我还要回北龙省呢,哪里能够在这京城呆这么久的时间。”赵政策心里那个气啊,“难道我就专门给你抓壮丁?”
“那你说怎么办?”肖达也知道赵政策的难处,一个地级市长也忙着呢,至少比自己这个记者要忙吧。让一个市长专门为这个事情耽误一个月时间,那可真是为难人家了。
赵政策笑了笑,略微一沉吟,就说:“这事情啊,最终还是需要靠媒体监督,否则的话可能还是难办。”
“媒体监督?”肖达微微一愣,“我们可是为这个mba的问题做过报道了,那些大佬们都没有什么反应。”
“是因为该看的人没有看到。”赵政策微微一笑,信心十足地说,“这样吧,你写篇动情点的稿子出来,我就负责把这个报道送到该看的人手中去。”
“动情点?”肖达又是一愣,“我还真得请教下赵大市长,这个稿子该怎么个写法才动情?”
“请教不敢当,一起商量下。三个臭皮匠,还赛过诸葛亮嘛。”赵政策嘿嘿一笑,“怎样能煽情就怎么样写好了。”
“这就难办了。”肖达讪笑了两声,“以往我采访过后,写出来的东西,自认还凑合。可这次mba报道,我改写了四次,连我自己都不满意,说好听点是江郎才尽,说难看点就是黔驴技穷了!”
“那你就没请你们报社的同事们一起商议商议?”赵政策就纳闷了。
“政策,我们国内的媒体和西方媒体是不一样的。”肖达苦笑了一声,“直到今天,我们报业也没有主笔制。对我国的报业来说,这似乎是根本不用讨论的事情。”
“什么是主笔制?”赵政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个专有名词,禁不住好奇地问了声。
“如果实行主笔制的话,也就是说如果有一批记者采访了某个题材,将由这位主笔统领写作,其他记者不过是资料采访员而已。”肖达就笑着解释说。
“这好像没什么问题吧,谁采访谁报道,理所当然的事情。”赵政策就更加纳闷了。
“我的赵大市长,你这仕途素质比我还低啊。”肖达苦笑了一声,“不用说,这在我国是犯忌的。具有国有企业特征的我国报业领导,犯不着为了荣宠一位主笔而得罪一批国有企业干部,那报纸毕竟不是属于他本人的。实际上,如果不是行文至此,不披露真实的情况,下面的文章就做不下去。这个问题啊,就连我都不敢轻易去碰它!”
顿了顿,肖达继续说道:“关于mba学员的报道,其实我们报社有好几个记者一起去采访的,做得也很辛苦,弄来的采访资料也很详实,每个人都写了提纲,并在讨论会之后,要求每个人都写一篇报道,而材料则根据个人所需进行交换。但最后写出来的东西,每一个人都不满意,甚至作者本人也不满意。”
“那你们报社怎么办呢?”赵政策就顺口问了句。
“怎么办?”肖达讪笑了两声,“没办法,我们试图就这样把这批稿件见报。毕竟有过这样的情况发生:某篇稿件,发飙之前,大家都不满意,可一旦发表了,在读者中的反应还不错。但这次不同,这批稿件,足有五万多子,两百字一页的稿纸,叠起来啊,有两块砖头那么厚。我们的报社领导也命苦,要阅读这么厚的稿件。我相信他们每个人都认真地阅读了稿件,只是阅读后个个都摇着头,默不作声!”
“我有些明白了。”赵政策点了点头,“还是个报道深度与尺度的问题。”
“是啊,光是选题就是个大问题。”肖达沉声说道。
“这样吧,我想了个题目。”赵政策呵呵笑着说,“就叫mba在中国的命运备忘录,然后再后面注明两组字母mba----sos.。”
“sos?”肖达吃了一惊,“这不是国际上通用的遇难者呼救信号吗?”
“嗯。”赵政策点了点头,“曾经有母子二人在海上遇难,漂浮到沙滩。正是夜间,无论怎么样拼命地喊,都无济于事,难以获救。她脱下衣服,把幼小的后代紧紧裹起,拥在怀中,又饿又冻,好不容易才挨到天明。天空出现飞机的时候,她张开双臂,拼命地呼喊,飞行员又怎么可能听得到呢。她累了,她快死了,她倒在沙滩上,再也爬不起来了。她可以死,但必须救出自己的后代。她拼尽权力,在沙滩上爬行,用沉重的,奄奄一息的躯体在沙滩上划出三个硕大的字母-----sos。又一架飞机出现在天空,sos被飞行员发现,她们终于获救了。”
“听赵大市长一席话,还真是胜读十年书。”肖达恭维了一声,“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过这么个故事。不过,我总觉得有些悬啊。”
“悬什么?”赵政策似笑非笑地看着肖达。
“你这未免太夸张了一点。”肖达苦笑了一声,“我们以前的报道深度没有这么大,都不能凑效,你这么一个标题,咋发表啊。”
“怎么发表是你的事情?”赵政策撇了撇嘴,“要不你自己再弄个醒目些的标题,我只负责让该看到的人看到这篇报道。要是报道不足以打动领导,写了也是白写,可别怪我没提醒。”
“行,就你这个标题。”肖达咬了咬牙,“大不了我也和你一样当市长去,不当记者了。”
“你这什么话?”赵政策看着肖达,还真是哭笑不得,“好像给你当个市长还挺不愿意,要是我没记错,你现在的行政级别也只是个处长吧。”
肖达撇了撇嘴,不做声了。
“那就这样了,你明天把报道弄好,给我一张报纸,剩下的事情我来办。”赵政策站了起来,“后天我就要回北龙省了,你抓紧点。”
“好。”肖达呵呵一笑,“给赵大市长惹麻烦了。”
事实上,《命运备忘录》第二天早上就问世了,肖达也按照赵政策的意见在上面加上了sos标示。
肖达也是一大早就赶到了赵家,给赵政策送上了十份报纸,让赵政策又是哭笑不得。
“政策,剩下的事情就看你的了。”肖达呵呵笑着,“反正你没有把这个事情搞定,我就天天跟着你,你别想离开京城。”
“行。”赵政策站了起来,“我也没有这么多时间呆在京城,争取今天就把事情搞定。走吧,去邓家。”
“找邓巧巧帮忙?”肖达就乐了,“看来还是政策面子大,我以前也和邓巧巧说过这个事情,可她忙着呢。”
“我看你这脑子就是歪的。”赵政策没好气地说,“去找邓巧巧的父亲邓蒸湘,他应该能够帮忙解决这个事情。”
“嗯。”肖达马上笑了:“邓蒸湘是电子工业部的部长,那可是紧要部门,面子广着呢。”
“快点,别磨蹭,要不邓部长就上班去了,见不到人可不关我的事情。”赵政策一边说一边往外面走。
还好,赵政策和肖达赶到的时候,邓蒸湘还没有去上班。
“政策哥哥,你怎么来了?”倒是邓巧巧最先见到赵政策,脸上笑开了花,很是亲热地拉住了赵政策的手,可马上又看见了赵政策身后偷偷直乐的肖达,赶紧又放开了手。
“你爸在吗?”赵政策觉得一种幸福感充满了胸腔,笑了笑,“我找湘叔有些事情请教。”
“在。”邓巧巧嫣然一笑,很是妩媚,“你们先在客厅坐坐,我去叫我爸过来。”
“麻烦巧巧了。”肖达很是客气地说,心里却是很不平衡,自己以前也来过邓家,可从来没有受到过邓巧巧如此礼遇过!
邓巧巧看了肖达一眼,很快又冲着赵政策妩媚一笑,让肖达心理更不平衡了。
邓蒸湘很快就出来了,邓巧巧也是笑着坐在旁边。
“邓叔,有点事情想请您帮忙。”赵政策直言直语,一坐下来,就笑着说道。
“什么事情?”邓蒸湘在电子工业部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也得益于赵政策的提议,因此也对赵政策很是欣赏,马上微笑着,“只要不违反原则,又在我的能力范围内,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您先看看这个。”赵政策就笑着把手中的报纸递了过去。
邓蒸湘只花了两分钟就把报纸看完了,却是沉思了将近五分钟的时间。
“这样吧,我今天正好要去向二号首长汇报工作,顺便把这个事情提一提。”邓蒸湘笑了笑,“至于最后的结果,却是不得而知,只是时间的问题,问题是肯定能够解决的。”
“太感谢邓部长了。”肖达很是客气地说,“给您添麻烦了。”
“别这么说嘛。”邓蒸湘摆了摆手,“我一直把政策当侄子看,你和政策市朋友,我和你家老爷子关系一直不错,你也叫我邓叔叔好了。”
“邓叔叔。”肖达没有丝毫犹豫,马上叫了一声。
“嗯。”邓蒸湘站了起来,“这才对嘛,我就先去上班了,巧巧陪你们说说话,你们年轻人有共同话题。”
说完,邓蒸湘就风风火火地出去了。
只是稍微坐了一会儿,肖达也站了起来:“我也该回报社,不当这个电灯泡啦。”
赵政策嘿嘿一笑,不接肖达的话。邓巧巧却是羞红了脸,把头都给低了下去。
还好,肖达也挺识趣的,知道这玩笑可不能开多了,要不就成地级趣味了。很快,肖达就离开了。
“政策哥哥,你怎么这么快就回京城了?”邓巧巧很是关心地问道,“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吗?”
“就这个事情。”赵政策呵呵笑道,“被肖达这小子给骗来了。”
“你就这么不想回京城啊。”邓巧巧低下了头,声音比蚊子还低。
“巧巧,我这不是刚到黑山市上任,工作忙吗?”赵政策觉得心里一暖,笑着说,“心里其实一直惦记着回京城,我家也在京城啊。”
“你怎么一个电话也没有给我打。”邓巧巧眼圈一红,让赵政策看得心里一疼,“人家想给你打电话,可又不敢打。”
“怎么不敢打?”赵政策就好奇了,禁不住问道。
“怕耽误你的工作。”邓巧巧脸色一红,“你当市长了,肯定很忙吧,可要注意身体。”
“嗯,谢谢巧巧关心。”赵政策笑了笑,略微有些尴尬,“我也是太忙了,才忘记了给你打电话。”
“政策哥哥,今天可要在这吃午饭。”邓巧巧娇笑着,“我亲自给你做饭,好吗?”
“好。”赵政策略微一沉吟,就答应了,“还真想吃巧巧做的饭呢。”
邓巧巧一听,脸上马上笑开了花:“那就说定了,不准反悔。家里的菜都是现成的,不用出去买。”
赵政策来了家里,邓巧巧很是兴奋与高兴,哼着小调走来走去,这种氛围也让赵政策觉得很是温馨。
快乐的时光人们总是觉得很短暂,一个上午很快就过去了。
“我该回去了,巧巧。”赵政策吃过午饭,就笑着说。
“我和你一起回去。”邓巧巧很是舍不得赵政策,特别是知道赵政策明天就要离开京城了,自然是想和赵政策多呆一会儿,“我好几天没见姨了,正想去看望她呢。”
“嗯。”赵政策点了点头,心里也是想和邓巧巧多呆一会儿,就笑着说,“走吧,不过我可能没多少时间陪你,还要打电话回黑山市呢。”
“那我坐你的车去。”邓巧巧自己有车,可又舍不得和赵政策分开,就笑着说,“省点油钱。”
下午,赵政策其实基本上躺在床上休息,这阵子也累坏了。
邓巧巧一直在和秦香莲聊天,干家务,不时有笑声传出。不过,赵政策把房门一关,睡得死死地。
到了傍晚时分,肖达就打电话过来了。
“政策,二号首长已经做了批示:让国家经委等七部委首脑,为mba问题,直接和我们青年报对话。”肖达很是兴奋地说,“政策,这下可全是托尼的福啊,我替这些mba毕业生感谢你了。”
“肖大记者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客气了。”赵政策笑呵呵地说,“什么时候对话?”
“就明天。”肖达的声音传了过来,“政策,你明天可要陪我一起去,我这心里没底呢。”
“可我明天上午的飞机啊,票都买好了。”赵政策就有些为难了。
“飞机票换明天晚上的吧,政策,这个忙你一定要帮到底。”肖达就笑着说,“我来帮忙换票。”说着,肖达就挂断了电话,根本不给赵政策推辞的机会。




再入仕途 第三百三十九章
第三百三十九章
1...151152153154155...2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