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唐寅在异界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六道
第一百八十四章
唐寅心中暗笑,疑问道:“邱大人,那你的意见呢?”
邱真转头看向梁兴、舞虞、子阳浩淳三人,说道:“要讨伐钟天老贼,光靠郡守大人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梁相、舞相、子阳大将军能从中出力帮忙最新章节!”
“哦?怎么帮忙?”
“现在,钟天虽然控制了三位大人的兵团,不过我相信兵团中的大多数将士还是忠于三位大人的,只要三位大人在天渊郡振臂一呼,想必很多将士都会舍弃钟天,纷纷前来投奔,届时,我方军力将会大增,而钟天实力将会锐减,如此一来,驱逐宁军、消灭钟天、夺回都城、恢复风国也就指日可待了。”邱真正色说道。
他要说的这番话,也正是唐寅要说的,不过由他讲出来可比由唐寅来讲更妥当。
听完他的话,梁兴、舞虞、子阳浩淳皆吸了口气,垂首沉思,默默无语,过了片刻,子阳浩淳方苦笑着说道:“现在我们三人已是今非昔比了,原来的那些部下们会不会继续忠于我们,还真是模棱两可的事……”
“为何不试试呢?!”邱真说道:“若有人来投,自然最好,若无人来投,我们也没什么损失。”
三位老头子相互看看,皆点点头,认为邱真的话也很有道理。
舞虞最先应道:“好吧,就听这位邱大人的意思,我先给那些老部下们写封书信,不过要送到盐城有些困难。”
邱真一笑,说道:“这点舞相尽管放心,我们在盐城一直都留有密探,大的事情未必能办好,但传递个书信还是绝对没问题的。”
“恩!”舞虞点头应了一声。
听他这么说,梁兴和子阳浩淳二人也双双表态,愿意给原来的属下去信,劝他们投奔天渊郡。得到他们的首肯,邱真十分高兴,偷偷瞄了唐寅一眼,后者坐在椅子上未动声色,不过眼中却是光彩流动。
看得出来,唐寅对自己的劝言很满意,邱真稍顿片刻,又继续说道:“钟天篡位,全国的百姓们都对其恨之入骨,只是缺少一位带头的人,所以人们敢怒却不敢言,而三位大人向来德高望重,名声远扬,现在国之危难,三位大人更应挑起重担,对天下百姓发表讨逆檄文,发动全国的豪杰和百姓投军讨伐逆贼。”
他这番话,可算是把三人捧到了极点,而且隐隐有尊他们三位为主的意思,这自然让三个老头子大为受用。
但他们也不傻,现在天渊郡做主的是唐寅,邱真只是个副手,他的话未必能代表唐寅的意思。
三人齐齐转头,看向端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的唐寅。
如果说唐寅刚才还很高兴,那么现在就由喜转怒了,自己拼了老命把梁兴、舞虞、子阳浩淳这三家人给救出来,是要他们来为自己增加兵员、削弱钟天实力的,而不是让这三人来取代自己位置的。邱真的话,明显是让这三人做老大,那自己干什么去?敢情自己费了半天的劲都为别人做嫁衣了!若是换成旁人说这样的话,唐寅当场就得翻脸,不过这话是邱真说的,那就另当别论了。邱真对他的忠诚,唐寅是百分百信任的,邱真的野心有多大,他也是百分百的了解,以邱真的为人,绝不会叫自己让权于旁人,那么他这么说,就肯定有他不可告人的秘密。
唐寅脸上依然带着微笑,只愣了片刻,便含笑说道:“邱大人所言极是,他的话,也正是我想要说的。”
听完这话,邱真目光顿是一亮,同时心中也不由得暗自感叹,唐寅能说出这样的话,那是对自己多大的信任啊!恐怕普天之下也只有唐寅能如此的信任自己,这样的人,又如何能让他不尽心尽力的去辅佐呢?
他二人之间的感情也正是在这种越来越信赖对方的基础上逐渐提升起来的。
唐寅的话,令梁兴、舞虞、子阳浩淳三人立刻放下心来,三个老头子笑的开心,也是满面容光,纷纷说道:“我们明日就起草讨逆檄天下文!”
邱真起身拱手,笑道:“那小人静候佳音了!”
梁兴、舞虞、子阳浩淳可谓是心满意足,以前他们是风国王廷的显贵,现在依然是风国的领头人,等日后打回都城,杀掉老贼钟天,他们就是拯救风国的第一功臣,而展氏一族已被钟天残害殆尽,风国无主,那么新的风王也理所当然的应从他们三人中选出来。若要想战胜另外二个竞争对手,首先自己的功劳就得压倒对方,这时,他们三人已开始暗暗琢磨如何能让自己立下奇功,赢得天下百姓的民心。
现在他们才刚刚脱险,便又开始了各怀鬼胎,尔虞我诈,这也算是贵族传统的劣根性。
散会之后,唐寅令人准备宴席,款待梁兴、舞虞、子阳浩淳。等众人相继都离开之后,只有唐寅和邱真没有走,两人很有默契地留在最后。
大帐里只剩下他二人,邱真看向唐寅,咧嘴笑了。后者不再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样,眉头皱起,疑问道:“你还敢笑?我这个郡首都快被你卖出去了!”
“哈哈——”邱真仰面大笑,说道:“大人,你说军队靠的是什么?”
唐寅没明白他的意思,疑问道:“靠什么?”
“军资、军备,粮草、军饷!”
邱真收敛笑容,正色说道:“梁兴、舞虞、子阳浩淳给他们的部下写信,让其前来投靠,一旦人真的来了,他们还能听从这三人的指挥调遣吗?大人别忘了,我们才是提供他们军资粮饷的人,要卖命,他们也得是为我们卖命,想把他们吸纳到天渊军内,轻而易举;至于发布檄文,征收天下的豪杰和百姓,这些人前来投奔,自然也是由我们天渊军照单全收,最后,手握大军的还是大人,而不是梁兴、舞虞、子阳浩淳这三人。乱世当中,有兵才会有权,手中无兵,一切都是空谈,梁兴、舞虞、子阳浩淳想发号司令,恐怕也没人会听他们的。我们现在仅仅是利用他们的名头,为我们提升实力,等到时机成熟,完全可以把他们一脚踢开,即使他们三人心中有怨气,他也不敢有怨言,因为他们和他们的家人现在都在大人的手上,是大人手中的人质,大人的一句话,便可决定他们的生死!”
唐寅听的认真,等邱真分析完,他咧嘴笑了,他就说嘛,邱真怎么可能会主动把权利让出去,原来是早有预谋。
好个阴险狡诈的邱真,他的心计和城府恐怕比那个篡位的钟天还深。不过唐寅却很庆幸自己能拥有一位这样的好帮手。
如果说唐寅是狼的话,那么邱真绝对就是依附在狼身上的那头狡猾的狈!
听完邱真的解释,唐寅彻底放下心来,对梁兴、舞虞、子阳浩淳三人的态度也变的更加尊敬。
离开大帐之后,唐寅向手下的士卒打听舞媚的下榻之地,未带随从,独自一人走了过去。
这些天来,他与舞媚单独相处的时间不多,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一是因为忙于赶路,二则是周围舞家的人太多,唐寅也不好找舞媚说话,人多眼杂,嘴也杂,他担心自己又会被人家扣上攀权附贵的大帽子。
连日的赶路,艰辛劳苦,人们都疲惫不堪,这时候舞家的人想必也都休息了,唐寅以为舞媚的房间里应该没有其他的人,结果他错了,不仅有人,还是个令他意想不到的人,范敏。
当唐寅在舞媚的房间里看到范敏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搞不清楚范敏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
他脸上略露惊讶之色,不过范敏却很从容,好象早知道他要来似的,冲着他嫣然一笑,随口说道:“唐大哥,你来了!”
唐寅站在门口未动,也没有接话,舞媚的目光在他二人身上扫来扫去,凭女人天生的直觉,她立刻就感觉出来唐寅和范敏的关系非同寻常,而范敏前来找自己的目的也不简单。
舞媚出身于贵族世家,而范敏则出身于富可敌国的范家,两家之间常有往来,舞媚和范敏自然也早就认识,不过两人的性格大相径庭,舞媚天生媚骨,令范敏看不顺眼,而范敏的满身铜臭也让舞媚嗤之以鼻,两人的性格相差太多,一直没有深交,也没什么交集。
这次,范敏是借着探望的名义来舞媚这里坐客的,实际上她是为了试探唐寅和舞媚的关系,看唐寅究竟会不会来,若是来了,就顺便给舞媚一个下马威。
果然,还真被范敏料对了,唐寅真的来了。
见唐寅站在原地,先是面露惊讶,随后又露出尴尬之色,范敏立刻起身,迎上前去,抱住他的胳膊,将他拉入房内,笑容满面地说道:“舞大小姐是我的闺中密友,而唐大哥又是我的未婚夫,你俩之间又认识,这真是太巧了。”
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听到范敏说出唐寅是她未婚夫这样的话,舞媚的身躯还是为之一震。
若是换成旁人,以她的自尊心这时候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退出,但对象是唐寅,而另一个人又是她最看不上眼的范敏,心中刚刚生出的悲情立刻就被不服和气愤所代替。





唐寅在异界 第一百八十五章
第一百八十五章
舞媚强压怒火,笑呵呵地乐了,仰头说道:“什么闺中密友?我的闺中密友中可没有成天只想着如何赚钱的人最新章节!”舞媚身上有贵族特有的傲气,从骨子里看不起商人,她举目看向唐寅,继续道:“唐寅,你什么时候有了如此差劲的未婚妻,怎么我不知道此事?”
“这……”其实唐寅和范敏只有肌肤之亲,并无婚约,但这话又不好直说。见他支吾未语,舞媚明媚的双眸转了转,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似喃喃自语地说道:“看来有人想男人快想疯了,以为和男人睡了觉,他就是自己的丈夫了!”
“你!”范敏气得花容失色,指着舞媚的鼻子,怒声问道:“你在骂谁?”
“这个房里还有谁?”舞媚笑吟吟地反问道。
“是!就算我脸皮厚,但也比那些吃不到葡萄又说葡萄酸、自以为高贵的人强得多。”范敏大步走到舞媚近前,环着手臂,趾高气扬地看着她。
“找个男人就说是自己的未婚夫,你不止脸皮厚,简直就是不要脸。”舞媚这时也站起身,与范敏针锋相对,两人的脸都快贴到一起。
她二人你一句我一句的互相讽刺挖苦,唐寅则在一旁干瞪眼插不上话,最后心里叹口气,苦笑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粘上了女人就等于是粘上了麻烦,很多祸端就是因女人而起,这也是他为何不愿意碰女人的原因所在。
退出舞媚的房间,唐寅还未走出两步,忽听身侧有人嗤笑一声,道:“怎么样?女人很麻烦吧!我倒是很佩服你,你竟然和盐城两个最麻烦的女人扯上了关系。”
唐寅一愣,扭头一瞧,说话的是位站在门旁不远处的青年,这人身材挺拔,相貌清秀,看上去文质彬彬,但眼中精光闪烁,一看便知是富有心机的人。唐寅不认识这个青年,疑惑地挑起眉毛,问道:“你是……”
“在下梁启,见过唐大人!”那青年报上名号的同时,也挺直身躯,向唐寅拱了拱手。
哦!原来他就是梁启!
唐寅对梁启的名字当然不陌生,当初宁军反击风国的时候大举进攻潼门,而梁启正是当时负责增援潼门的将领,结果他迟迟未到,导致宁军攻入潼门,而这个时候他又领军突然杀出,不仅夺回潼门,还杀的宁军大败,损兵折将无数。
“原来是梁兄,失敬、失敬!”唐寅拱手还礼。对梁家的人,他没有太好的印象,即使是还礼也显得很应付。没有与梁启继续多聊的意思,唐寅转身就要走,梁启突然说道:“唐大人好高明啊!”
唐寅迈出去的脚步收住了,茫然地看着他,问道:“梁兄这话什么意思?”
“唐大人让梁、舞、子阳三家拉拢老部下投奔到天渊郡,又以三家的名义发表檄文,收揽天下豪杰和百姓,这招可谓是高明至极啊,梁、舞、子阳三家出头出力,而唐大人却坐收鱼翁之利,最后好处都归唐大人所有,梁、舞、子阳三家什么都得不到。”
梁启说话时目光直勾勾地盯着唐寅,不放过他脸上表情的任何变化,不过唐寅可比他想象中要沉稳老成的多,即使被说中心事,仍面不改色,眼中的目光都未波动一下,他呵呵一笑,说道:“梁兄你太多心了,何况,你们的性命都是被我所救,如此猜忌,岂不令人寒心?”
话是这么说,唐寅心中也在暗惊,这个梁启的头脑与其父比起来是有之过而无不及啊!梁兴都未能有所察觉,他竟然能看出来,此人实在不能小觑。这时,唐寅对梁启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
梁启闻言,深深看了唐寅一眼,咧嘴笑了,也不再就此事再与唐寅争辩下去,话锋一转,说道:“如果唐大人真有大志,我可以帮助甚至辅佐唐大人去完成,不过我只有一个条件,唐大人手中的刀永远都不要砍在我梁家的头上!”
唐寅看得没错,梁启的心机和头脑确实都要胜过其父,梁兴直到现在还做着立功成王的美梦,而梁启远没有他那么乐观,在他看来,当钟天杀害展华篡夺王位那天起,他梁家的显贵也算是终结了,现在虽说是逃亡到了天渊郡,唐寅对其也算客气又加,但这里毕竟是人家的地头,上上下下都是人家的心腹部众,想从唐寅手中夺权,那等于是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没有人愿意主动放权,其父的美梦也不可能实现,一旦把唐寅*急了,只会引来杀身之祸,梁启看透了这一点,不过却没有对父亲明说,而是选择直接来找唐寅,把话挑明,并愿意辅佐唐寅,以此保住全家的性命。
唐寅不知道梁启的话有几分真假,不动声色地说道:“梁兄严重了,我怎么可能会对你们梁家不利?!”说着话,他摇摇头,又要走。
见状,梁启突然说道:“唐大人是想*迫三家交出兵权,还是希望三家能主动交出兵权?”
唐寅转回身形,凝视梁启,疑问道:“梁兄此话怎讲?”
梁启一笑,并未回答,反问道:“唐大人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你先把话说清楚。”
“唐大人先告诉我愿不愿要兵权?怎么,我能对唐大人坦诚相对,唐大人却不能对我如实相告吗?”说话之间,梁启毫不畏惧地对上唐寅咄咄*人的目光。
唐寅正视梁启了一会,突然笑了,还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拐弯抹角地说道:“权利,谁不喜欢呢?”
梁启暗叹口气,唐寅的为人到底怎么样,他现在还看不出来,但此人的疑心太重倒是真的。
他正色说道:“其实,若让三家交出兵权很容易。三家旧部甚多,分散在各个兵团,若来投奔,也是一盘散沙,所以必须得选出一个人作为主将,来统一指挥。唐大人可推荐我来做这个主将。”
说完,见唐寅挑起眉毛,目光怪异地看着自己,梁启又继续道:“大人不用多心,我没有揽权的意思。梁家和舞家、子阳家向来不合,明争暗斗,势如水火,一旦选中我做主将,舞、子阳两家宁愿把兵权交给唐大人,也绝不会交到我的手上,那时,唐大人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得到两家的兵权,而后我再将梁家的兵权奉上,唐大人不就从此再无后顾之忧了嘛!”
闻言,唐寅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梁启,心思亦在急转,若真能按照他所说,那自然再好不过了,可万一梁启不交兵权怎么办?又万一这是梁、舞、子阳三家故意给自己下的套怎么办?
想到这里,他暗暗摇头,感觉不太可能,正如梁启所说,梁、舞、子阳三家的不合由来已久,不可能联起手来对付自己,尤其是舞家,直到现在舞虞还把自己当成他的心腹看待,他怎么可能联合外人对付他这个‘自己人’呢?
沉思片刻,唐寅扬起头,面带微笑,说道:“如果真能按你所说,事情也是这样进展的,你梁家的兵权我非但不要,继续会让你掌管外,我还会把我麾下三水军五个兵团一并交由你来指挥。”
梁启身子一震,脸上的惊讶之色一闪而过,唐寅能继续让自己掌管梁家兵团就已经很让人意外了,而且还要另外再给自己五个兵团,这太不可思议,也太出人意料了,他会对自己如此放心吗?梁启这时候倒是看不透唐寅了。
其实唐寅有他自己的打算,现在三水军的主帅是白勇,下面的五位兵团长也都是他的人,即使把三水军交给梁启,实际上三水军的指挥权还是牢牢握在他的手里,非但不怕梁启图谋不轨,还能起到监督他的作用。
“在下不敢贪求,只望唐大人能信任在下就好!”梁启没有头脑发热,很快冷静下来,语气平缓地说道。
唐寅点点头,如果梁启真能忠于自己,愿投靠到自己的麾下,那无疑会让天渊军如虎添翼,只是他的话有几分真假,唐寅现在还分辨不出来,不过也不怕他能玩出什么花样。
他含笑说道:“梁兄无须推迟,你的能力,我很欣赏,我也不会亏待任何一个真心帮我的人。”
梁启心中一动,如果唐寅真有放下以前恩怨的胸襟,又有图谋天下的大志,那自己辅佐此人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是唐寅和梁启的第一次接触,二人对对方都称得上印象深刻,这也为二人在日后的共事打下良好的基础。
翌日,梁兴、舞虞、子阳浩淳纷纷给自己的旧部去信,晓之一情,动之以理,拉拢他们前来天渊郡,共同讨伐叛逆钟天,并在信中叮嘱他们尽量多拉拢下面的士卒,尽可能多的带人过来。接着,三人又把他们共同草拟的讨逆檄文交给唐寅,由唐寅安排人手,批量抄写,再发放到风国的各郡各县。
他们这边一发表檄文,钟天那边也得到了消息,直至此时,钟天才知道梁、舞、子阳三家的人原来都跑到天渊郡去了,不用问,救人的肯定是唐寅一系。




唐寅在异界 第一百八十六章
第一百八十六章
风国各郡对钟天无不伏首称臣,只有以唐寅为首的天渊郡公然与他作对,还杀了他派去的史吏,这个仇钟天一直都记得,只是他刚刚称王,许多事情需要稳定,而天渊郡又在遥远的北方,路途甚远,所以他才一直没空出时间去对付唐寅。
现在唐寅把他手中最重要的三张王牌抢走了,其中还包括他窥视许久未过门的‘妻子’——舞媚,另外又在天渊郡发表讨逆檄文,钟天再也坐不住了,立刻召集麾下的心腹部众,商议举兵剿灭唐寅一系的事。
这时候,钟天的幕僚中有数人都站出来反对,他们的意思现在大局还未稳定,不适合大举用兵,而且天渊军距离盐城太远,行军过去,将士疲惫,恐遭对方的反击。钟天听了这些劝言,脑袋摇的象拨浪鼓似的。
现在他麾下大军六十余万,加上宁军四十万,合计百万之众,而唐寅才区区二十万人,实力相差悬殊,他的大军一走一过之间就能把天渊郡踏平,哪来的那些顾虑?
别的幕僚不太会看钟天的心思,即使看出来了也会直言不讳的进柬,但有位幕僚却很善于揣测钟天的喜好,也很善于顺着钟天的喜好说话,这人名叫周顺,本身并无真才实学,完全是靠着阿谀奉承才在钟天的幕僚中占有一席之地。
他看了看其他人,咧嘴嗤笑一声,说道:“我觉得各位大人说的都不对,要灭唐寅,必须得尽快而行,若是等我们这边的局势稳定下来,唐寅那边的实力也会增强,到那时,他依仗天关天险,我方纵然有百万大军也难以破敌。”
这话钟天爱听,他大点其头,表示周顺说的有道理。
见他露出悦色,周顺更是心中有底,滔滔不绝地说道:“大王出兵,乃是王师,而唐寅一系则是叛军,王师出征讨伐叛军,天经地义,岂有不胜的道理?何况大王是以全国之力去打一个小小的天渊郡,还有宁国大军从中协助,此战十拿九稳,足可以一举歼灭唐寅,消除这个心头之患!”
“恩!”钟天赞道:“说的好!”王师讨伐叛军,可谓是师出有名,听完周顺的话,钟天信心膨胀,大有一口气吞掉天渊郡的雄心壮志。
可他的大军还未出动,盐城突然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打乱了钟天的计划,那就是各兵团大范围出现逃兵现象。
按理说逃兵只应该是个别存在,即使有,也是下面的普通士卒逃跑,而这回不同,不仅仅是士卒,连队长、大队长、千夫长甚至兵团长都带头开跑,逃兵现象如同洪水猛兽一般,拦都拦不住,快速扩散,越跑人越多,到最后还出现了整个兵团集体逃亡的事。
如此一来,钟天麾下的中央兵团秩序完全被打乱,闹得人心惶惶,军心动荡,好在钟天麾下的直属六个兵团还算安稳,为了杜绝逃兵现象,钟天下令,再次封锁城,一旦发现逃兵,无论官职大小,一律处死。
随后,他又对原来直属于梁、舞、子阳三家的兵团进行整顿,将兵团长、千夫长不问青红皂白统统撤换掉,以他的心腹部下、门客来填补空缺。他这种快刀斩乱麻的做法表面上看没什么问题,而实际上却留下巨大的隐患。
在直属于梁、舞、子阳这三家的二十个兵团中,是有一些兵团长、千夫长对其旧主十分忠诚,念念不忘,接到书信后便率心腹部众逃往天渊郡前去投奔,但另一些人还处于举棋不定之中,或者并没有前去投奔的打算,被钟天这一刀切的罢官,涉及到自身的实际利益,不满情绪自然开始飞速扩散。
要知道军中的上下级关系可比官场上的上下级关系亲密得多,之间的感情是在并肩作战、出生入死中培养出来的,钟天把兵团长和千夫长都撤换掉了,可下面的大队长、队长们还是忠于原来的上司,就算把大队长和队长也都换掉,但不可能把所有的士卒们全换掉。
他的这种作法未能有效制止逃兵,反而还加剧了逃兵现象,等于是*着这些人去投奔旧主。即使城被封了,可冒险翻墙而逃的将士依然众多,有些人是被抓住处死了,但还有更多的人没被抓住,成功逃到了天渊郡。
1...7475767778...8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