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唐寅在异界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六道
听闻邱真的问话,白勇嘴角动了动,但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见他为难的样子,唐寅幽幽说道:“白将军不用为难,即使退出,我也不会怪你,现在我们掠获的蛮邦宝物不少,等回到平原县后你去库房挑选一些,卖掉之后可保后半生吃喝无忧!”
唐寅对敌人很残忍,但对麾下的将士却体贴的没话说,他这个人,可以说血是冷的,但心却是热的。
士为知己者死!白勇跟随唐寅的时间也不短了,深知他的为人,等唐寅的话音刚落,白勇单膝跪地,拱手说道:“属下愿追随大人,与大人同生死,共进退!”
“好!”唐寅大喜,跨前两步,伸手将白勇搀扶起来。
至此,唐寅麾下的将领已全部表态,誓死追随唐寅。
这个表态,看似无关痛痒,实则却至关重要,也影响深远。
他们以前虽然是唐寅手下的将领,但效忠的对象是风国的王廷,是风国的君王,和唐寅的关系只是上司与下属,是风国官场上的同僚,但现在表完态后,则代表了他们日后是对唐寅效忠,关系也由上下级变为了主公和家臣。
这个转变,才真正预示着唐寅势力的形成,也为以后的迅速崛起提供了人力上的基础。
接受邱真的意见,唐寅将上官元吉调到顺州,并且举家南迁,把县守府的人全部迁移到顺州,直接住进郡首府内。另外,他又令上官元吉挑选合适的人选,准备替换掉三水、赤峰两县的县守,再给平原县找个新县守。
内政在紧锣密鼓的实施,另一边,唐寅对军务也没有放松,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迫被俘的那三名将领交出兵权,只有控制了军队,才能算控制了整个天渊郡。
天渊郡的郡兵有一万人,三水县和赤峰县都只有两个兵团,各两万兵力,加在一起也才五万兵卒,而当初平原县一县之兵就有八万,由此也不难看出唐寅对军事的重视。





唐寅在异界 第一百五十三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从三名将领那里*得兵权之后,唐寅马上将郡军、三水军、赤峰军连同平原军,共近十万的兵力全部投放到天关,加强城防,囤积粮草,做出与王廷长期抗争的架势最新章节。
同时,他又下令全郡征兵,把平原军由原来的八万编制扩充到十万,把三水、赤峰二县的二万编制扩充到五万,把郡军的一万编制扩充到三万。如此一来,可保证在天关囤兵二十万,另有三万郡军可做机动。
这时,不管唐寅是被迫还是主动,他是真有心与王廷分庭抗礼了。
不过邱真的担心倒成了多余,半个月后,王廷的史官抵达顺州,并且带来风王的旨意。
风王展华并未对唐寅斩杀余合一事多做查核,或者说他现在根本就无心来管此事,宁国大军四十万人进攻盐城,风国各地纷纷派兵增援,临时凑出二十万的军队,再加上王廷直属军队,联手抗衡宁军,战斗激烈,双方将士死伤无数,展华为此事已忙的焦头烂额,哪还有心思去顾及边远的天渊郡。
展华的旨意只有寥寥数字,上写:“余合乱国,理应当诛,其职由镇北将军唐寅暂任。”
接到这份旨意,唐寅可算是长出一口气,日后他就是君王亲封的郡守,可名正言顺的管理天渊郡。
邱真等人更是欢欣雀跃,现在他们的实力还不强盛,能不与王廷发生冲突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史官将展华的旨意交给唐寅,然后干笑着说道:“唐大人,下官有事请教。”
郡守是地方上的最高长官,即使平调到王庭,其官阶也属高的,而史官只是王廷的下级官员,自然对唐寅十分客气。
唐寅心中愉悦,接过旨意后,含笑说道:“有事请讲!”
“下官在路过天关时,发现那里囤军甚多,不知大人这是用意何为?”史官问的随意,而实际上则是起了疑心,好端端的,在天关这么险峻又重要的关卡大量囤兵,令人不得不怀疑唐寅的用心。
闻言,邱真脸色微变,正要接话,唐寅已笑呵呵地说道:“都城有难,我天渊郡又怎能置身于事外,天关驻扎的将士正是准备前去都城的援军,只是郡守一职空缺,我无权调遣,所以大军才迟迟未动。”
“哦!原来如此!”史官放下心来,连连点头,笑道:“那望大人能早日出兵,解都城之危!”
“这是自然。”
“如此下官就返回都城,向君上复命了。唐大人,下官告辞!”
送走史官,以邱真为首的众人纷纷向唐寅躬身施礼,齐声说道:“恭喜大人高升!”
别看郡首和县首只差两级,但所掌握的实权却相差太多了,天渊郡共三百多万人口,下设三县,分别是平原县、三水县、赤峰县,再加上直属郡里管辖的顺州及周边村镇,唐寅所管理的地盘比之从前扩大数倍。
得到正式的授封,唐寅行郡首的职权,第一次事便是揽权。
他正式撤消三水、赤峰两名县守的职务,由上官元吉推荐的刘封和张庭二人接任,县守有地方实权,必须得由心腹人员接管,至于两县的下属官员,唐寅则接受上官元吉的意见暂时不动,如果将两县的全部官员一股脑的都撤换掉,恐怕会引起两县的动乱惶恐,要撤也得一点点的慢慢来。另外,副郡守张至诚也被唐寅一撸到底,不再给他任何的官职,其副郡守的职位由上官元吉和邱真二人接任,和在平原县时一样,这两人前者主管内政,后者主抓军务,分工明确。
由于麾下多了天渊军,唐寅对麾下将领的职务不得不做出适当的调动。
萧慕青担任平原军统帅,下设十个兵团,白勇担任三水军统帅,下设五个兵团,李威担任赤峰军统帅,下设五个兵团,古越担任天渊直属军统帅,下设三个兵团。原来平原县才五个兵团,五个兵团长而已,而张周又阵亡,只剩下四人,现在兵团数量扩充到二十三个,兵团长和副兵团长的人选极缺,只能从平原军的千夫长中挑选,另外,唐寅还特意从暗箭中选出几名能力出众的暗系修灵者担任兵团长一职,这是暗箭第一次为军方输送人才,也使暗系修灵者正式进入到军方的高层。
余合被唐寅所杀,但府邸并未空出来,他还有百余名家眷关押在郡首府内,这时候唐寅又表现出冷血残忍的一面,一声令下,将余合一家老小百余口人全部处死。
这叫斩草除根。若留下余合的家人,日后没准什么时候就会钻出来为余合翻案,或者寻机找唐寅报复,留下来是麻烦也是祸害,不如来个直接了断,彻底铲灭余合一族,以绝后患,死无对证。
至于余合的门客,全部遣散,余合府上的侍卫、仆人、丫鬟则全部由原县首府的人替换。
自唐寅控制天渊郡那天起,军政两界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动,不过因为有上官元吉和邱真二人辅佐,天渊郡并未发生动荡,百姓们也仅仅知道余合通敌,被处死之后其郡守职位由唐寅接管。
郡守府。
唐寅搬到郡守府,范敏自然也跟他过来了,还正好把范家的生意扩到顺州。
郡守府的条件可比县首府要好上太多了,最令唐寅感到高兴的是郡守府里的银库,那里有余合多年来收敛的钱财,数额之大,足足统计了三天,草草清算下来,只银两就有七、八百万两之多,再加上杂七杂八的金银珠宝、古董书画,累计起来超过一千万两银子,这笔巨款自然也就成了支持唐寅扩军的财力基础。
这日,清晨,唐寅起床之后正在院中伸展筋骨,范敏款款而来,同时来领来一名只有八、九岁大小的小姑娘。
这个小姑娘正是张周之女,张玉。小姑娘被打扮的富贵华丽、漂漂亮亮,活象个小公主。唐寅没有失言,自收养了张玉那天起,就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妹妹,不仅让她生活富足吃穿不愁,还请了专人斥候。
只是他刚接手天渊郡,公务繁忙,和张玉没见过几次面,与她接触最多的反倒是范敏,可能因为爱屋及乌的关系,范敏也很喜欢张玉这个小姑娘,成天把她带在身边。
看到唐寅在院中舞刀,张玉眼中流露出生怯之色,躲到范敏的身后,只露出半个脑袋,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唐寅。
“不用再舞了,看你把小玉吓的!”范敏牵着张玉的手,不敢再靠近唐寅,远远的站在一旁,不满地大声说道。
和唐寅的关系越发亲密,现在范敏已俨然成为郡首府的女主人,甚至有时候还会找唐忠去查郡首府的开支。
唐寅收刀,冲着他二人一笑,见张玉正怯生生地看着自己,他轻叹口气,走上前来,弯下腰,问道:“小玉,在这里住的还习惯吗?”
张玉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看了范敏一眼,然后方轻轻点下头。
张周的女儿哪里都很好,就是怕生这一点令唐寅觉得很别扭。
见唐寅眼中闪过一抹失望之色,范敏急忙说道:“唐大哥,你知不知道,小玉很聪明,我拿店铺的帐本给她看,她看过一次就能全都记住!”
她并没有夸大其词,张玉过目不忘的本事连她都自叹弗如。
“哦?”唐寅先是一愣,随即开怀大笑,对范敏说道:“就算你有心把小玉培养成和你一样的商人,但她毕竟还小,不要给她看帐本这类的东西。”
“知道啦!”范敏冲着他吐吐舌头。
她本身还未超过二十岁,自己就是个孩子,又怎么可能管好和她没差十岁的张玉呢?唐寅心里琢磨着,如果张玉真的如此聪明,现在就该给她找老师了。
与范敏、张玉在一起吃过饭后,唐寅又去了郡首府的大厅,与邱真等将领商议军务。
现在他们就到底要不要援助盐城一事还在争论不决。
上官元让好战,是最坚决的主战派。他决定追随唐寅,后者虽未让他掌管某个兵团,却给了他天渊军总先锋官一职,对他可是异常看重的。
邱真是反对出兵的,他的意见是现在己方在天渊郡立足未稳,并不适合大举用兵,而且天渊军虽然下设二十三个兵团,但那仅仅是编制而已,到目前为止,算上新征收上来的新兵,实际兵力才十多万人。
一边主张立刻出兵参战,一边主张先休养生息,唐寅一时间也难以作出决定,此事就这么一直拖着。
好在王廷现在无暇北顾,也没有人太指望遥远的天渊郡。
唐寅有自己顾虑,若出兵,正如邱真所说,现在是休养生息的好时机,不适合动兵,但若不出兵,一旦等王廷那边打败了宁军,做战后统计的时候,发现惟独天渊郡没有出兵援助,那展华会怎么看自己?一旦自己引起王廷的注意,那余合一案就可能被再提起,深究下来怎么办?
想来想去,唐寅决定还是得出兵,不过突然发生的一件事倒是把他给拖住了。




唐寅在异界 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百五十四章
就在唐寅决定举兵南下,援助盐城之时,贝萨城邦突然派出使节前来议和。
这很有意思,国与国的议和,贝萨理应去找昊天的皇廷,就算不去也应和风国的王廷商议,但这两者贝萨都没找,而是直接来找唐寅,可见贝萨城邦顾虑的不是昊天帝国,也不是风国,而是以唐寅为首的平原县。
贝萨城邦的使节带来不少礼物,又给唐寅送来一封贝萨国王的亲笔书信,邀请他前往贝萨城邦的国都贝萨城,当面商议双方和谈之事。
唐寅把使节带来的书信、礼物统统收下,只说自己先考虑考虑,翌日再给答复,然后便令人把使节请了出去,将其安顿在顺州的行馆。
等使节走后,郡首府的大厅立刻炸开了锅,贝萨主动前来议和这绝对是件好事,但邀请唐寅去贝萨城,这估计就是居心不良了,许多郡里的文官们纷纷劝阻唐寅,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贝萨的条件。
他们的劝阻倒是正合唐寅心意,并非他不敢去,而是他压根就不想和贝萨城邦议和,以前他只是一县之守,就把贝萨城邦闹的不得安宁,现在他做了郡首,实力增强数倍,再对阵贝萨城邦,连偷袭、骚扰的战术都不需要了,可直接出兵与其硬碰硬的对战。
听文官们建议自己不去,唐寅正好顺水推舟,点头应道:“你们说的有理,此事还是谨慎点为好。”
唐寅向来喜欢冒险,什么时候谨慎过?上官元吉暗皱眉头,疑问道:“难道大人不希望与贝萨议和?”
暗道一声聪明,唐寅仰面而笑,说道:“贝萨的金银珠宝多,贝萨的商品又值钱,贝萨人还可以抓来做奴隶,若是议和,我们以后还抢什么?抓什么?钱又从哪来?”
“恩!”别人还没说话,上官元让先大点其头,连声附和,他对唐寅说道:“我觉得大人应该再去一次贝萨城,不是议和,而是直接打过去,我愿随大人一同前往。”他一直记得唐寅偷袭过贝萨城,而自己还未做到过这一点。
上官元吉没好气地瞥了一眼上官元让,冲着唐寅拱手说道:“大人不可啊!既然贝萨主动求和,我们就应抓住这个机会,若是继续与贝萨交恶下去,战火不断,最后遭殃的还是普通百姓。而且贝萨实力甚强,若再举兵来攻怎么办?真把贝萨*急了,他集结莫非斯联邦的全部兵力来攻我们又怎么办?还望大人三思啊!”
唐寅冷笑出声,眯缝起眼睛傲然说道:“他们若真敢再来,我就让他们有来无回,顺便取回贝萨国王的脑袋!”
“恩!”上官元让又开始点头,这话他喜欢听。
这时,始终没言语的邱真突然开口说道:“大人不是不忘记了自己的重心该放哪一头啊?”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同是一愣,包括唐寅在内。他疑问道:“这话什么意思?”
邱真缓声说道:“贝萨城邦那么大,大人就算出兵再勤,还能把贝萨城邦吞并了吗?能把莫非斯联邦都吞并吗?若是不能,它在大人的后方就是心腹大患,得派重兵驻守边境,而现在盐城岌岌可危,随时都可能被宁军攻陷,届时大人即得防前又是顾后,岂不是陷入受人夹击的窘境?要打贝萨城邦,现在也不是好时机,大人现在要做的应该是稳住一边,集中精力应对另一边,以我们现在的实力,还远不足以两线作战。”
他分析的精辟,众人听得连连点头。
上官元吉接道:“掠夺贝萨的财物,确实能增加我们的财政收入,但是这一点等双方议和之后完全可以通过正常的贸易来达到,如果只是盲目的使用武力,连番征战,那……目光就太短浅了。”
邱真和上官元吉二人是一点都未留情面,话也说的很重,众人都忍不住隐隐为他二人担心,尤其是那些文官,他们是上官元吉提拔起来的,和唐寅接触不多,但也知道他嗜血成性,余合犯法,他竟然把余合的全族都灭了,可见其残暴程度。
就连上官元让都觉得大哥把话说的太重了点。
果不其然,被扣上目光短浅的大帽子,唐寅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虎目闪烁着骇人的精光,直勾勾地瞪着上官元吉。
这时,大厅里的气氛立刻沉闷了下来,人们低着头,不敢看唐寅,大气也不敢喘。
不知过了多久,唐寅眼中的精光消失,深吸口气,随后扑哧一声笑了,是气笑的,他摇了摇头,低声嘟囔道:“他妈的。”
谁都没想到唐寅这时候能笑骂出一句三字经,正在众人膛目结舌之时,唐寅问道:“那怎么办?你俩告诉我现在该怎么办?”
“接受议和!”邱真和上官元吉答的异口同声。
“与蛮邦议和,起码可以起到稳住蛮邦的作用,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而且现在是蛮邦主动求和,我们还可以提出一些优惠于我们的条件,趁机赚取好处。”邱真含笑说道:“只是,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贝萨这个议和是出于真心还是只为了引大人上钩。”
唐寅点点头。他的性格中确实有凶残冷血的一面,但也有宽容的一面,被邱真和上官元吉当众训斥,他心里确实很气愤,可转念一想,他二人说的也有道理,而且这两人难得口径一致,那只能说明是自己错了。
当然,也正因为了解唐寅的个性,邱真和上官元吉才敢直言不讳。
他转头看向乐天和艾嘉,问道:“蛮邦最近有什么动静?”
乐天摇头说道:“没有动静。蛮军出征我县不利,回国之后大军就遣散了,现在并无重新招集的动向。”贝萨城邦是全民兵役制,打仗的时候,全民皆兵,而不打仗的时候,常备兵力很少,大部分士卒都被遣散回家。
贝萨城邦是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农耕也落后,根本无法常年供养那么庞大的军队。
唐寅幽幽说道:“如此来看,蛮邦似乎没有再对我县用兵的念头。”
“是的,大人。”
“那这次议和也是真的了?”
这点乐天可不敢保证,连忙摇头,说道:“属下不知。”
“哈哈!”唐寅仰面而笑,说道:“既然受了人家的邀请,岂有不去的道理?反正贝萨城也不是第一次去了,再去一次也无妨!”
“大人!”听唐寅要去贝萨国都,上官元吉又说道:“此事还应从长计议,不可轻易涉险。”
“哎?”唐寅摆摆手,说道:“蛮人好战尚武,如果我不去,不就说明我胆小怕了蛮邦吗?一旦被蛮人瞧不起了,这个议和恐怕也就难以继续了。”
这回邱真倒是赞同的。不是事事都求冒险,冒险也是讲究回报的,与蛮邦议和成功,对己方有百利而无一害,唐寅冒险前往也是值得的。他应道:“我赞成大人前去!”
上官元让立刻又接道:“我愿随大人一同前往。”
唐寅大笑,探着身子说道:“有元让陪我,纵然蛮人图谋不轨,也不足为惧了!”
上官元吉嘴角动了动,最终还是把劝阻的话咽了回去,觉得有二弟保护唐寅确实很安全,不怕贝萨打什么歪主意。
翌日,唐寅召见贝萨城邦的使节,决定接受邀请,愿前往贝萨城议和。
贝萨城邦的使者大喜,与唐寅订好日期之后,欣喜而去。
听说唐寅又要去贝萨城,范敏第一时间找到唐寅,用着又是担忧又是埋怨的眼神看着他,幽幽说道:“唐大哥,你不是说近期不会再与蛮人打仗了吗?怎么又要去蛮人的国都?”
唐寅一笑,轻扶她的肩膀,说道:“这次前往,并非打仗,而是要去议和,等议和达成,我们和蛮邦就真的要止戈休战了!”
“蛮人是诚心议和?会不会……”范敏顾虑重重,生怕唐寅有去无回。
“哼!”唐寅哼笑一声,目光渐渐变的幽深,嘴角挑起,挂着邪笑,说道:“蛮人若是真心议和也就罢了,若是有意把我骗到贝萨城去,那么,是羊入虎口还是狼入羊群可就不一定了。”
不知道他在战场上是什么样子的,不过他在说话时自然流露出来的杀气却令范敏激灵灵打个冷战。
感觉到她身子哆嗦了一下,唐寅身上杀气顿失,他回手解掉外氅,披在范敏的身上,皱着眉头斥道:“现在天气很冷,不多穿点衣服,染了风寒可没人会管你。”
范敏抓着唐寅的大氅,顺势靠近他的怀中。虽然他是在呵斥自己,但范敏的心里却甜丝丝的。唐寅不是个能说出甜言蜜语的人,但那并不代表他不体贴。
“我陪你一起去可以吗?”范敏扬着头,低声问道。
唐寅说道:“这次就算了,若下次还有机会去贝萨城,我再带你去。”
范敏这么问也只是试探,闻言,她目光暗淡下来,说道:“还说不是去打仗,若不打仗,为何不能带我?”
唐寅愣了一下,随即拥着她半开玩笑地说道:“不带你去,可能会风平浪静,带你去,弄不好真会打起来呢!”
范敏不解,疑问道:“为什么?”
唐寅笑道:“万一贝萨的国王见到你之后倾心不已,向我要你,你说我该怎么办?不把你给出去,双方闹翻了脸,不就打起来吗?”
听完这话,范敏面色顿红,羞涩的把脸埋入唐寅的怀中,不过人却喜悦的快飞起来。唐寅一句玩笑,也让范敏的担忧之情减轻许多。




唐寅在异界 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
相隔一日,唐寅起程上路,前往贝萨城都最新章节。
与他同行的除了上官两兄弟之外,还有上官元让以及邱真。
邱真之所以跟去,是怕唐寅冲动,与蛮邦在议和的过程中发生冲突。
由于不是去打仗,唐寅所带护卫并不多,只有百余人,不过这百余人都不简单,其中一半是以陆放为首的唐寅门客,另一半则是以程锦为首的暗箭人员。一百多人,皆是修灵者,其战斗力之强即使遇到上万的蛮军也不惧怕全文阅读。
唐寅自己没有骑马,而是坐在马车里,与他同乘的还有邱真。
贝萨城邦处于北寒之地,天寒地冻,邱真又怕冷,缩在马车里,上身披着貂皮,下身盖着被褥,双手插进袖口里,只差没在车内点火取暖了。
唐寅比他自在的多,只着普通的棉装,不时撩起窗帘,观望外面的景色。贝萨的冰天雪地让他想起了他的家乡。
队伍进入贝萨境内不久,前方迎面奔来一队贝萨的骑兵,他们不是来打仗的,而是特意前来迎接唐寅一众。
有蛮军的伴行,路上省去很多麻烦,路过贝萨的城池时不会受到守军的盘查。
一路无话,在贝萨骑兵的陪行下,唐寅一众顺利抵达贝萨城外。
事情就是这样有意思,上一次唐寅前来时,是从外面硬杀进去的,而这一次再来,则是由贝萨人主动请进去的。
唐寅下令队伍停止近前,留守城外,而他自己则从马车里出来,令陆放拉过来一匹战马,他翻身上马,随后说道:“你们都留在这里,只元让一人陪我进城即可。”
1...6162636465...8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