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梦者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许大本事
关于‘巡游者’在调查报告中的描述,只是到了许文等人在小旅馆与武放汇合后因意外因素被隔离便嘎然而止,是什么意外能让整个组都陷入困境和被动
事实上许文一行五人刚刚抵达猛苛,还没有展开任何行动,甚至都没来得及联系滞留在当地的专案组就出现了意外,难道仅仅因为是见到了武放的缘故那么老武身上又会有什么秘密
而卷宗中对‘巡游者’参与调查的描述并不多,主要内容是武放在小镇内短短数天的活动轨迹。这个家伙到底遇到了什么李天畴感到头疼,系列案件的假设和疑问太多,想要快速打开突破口,恐怕需要非常的视角和手段。
他使劲儿揉揉太阳穴,努力甩掉满脑袋的疑问,但眼前又不自觉的浮现出了一条单调乏味的路线图,一条来回往返的直线,从猛苛到昆河,再从昆河到猛苛。
将‘巡游者’成员来回折腾了一千多公里,手笔不算小,直观来看对手的目的就是要将他们留在小镇,也有可能声东击西,为了掩饰其他目的,总之,对手成功了。
去他的吧,李天畴竟然吹了一声口哨,将淤积在胸口的郁闷统统扔了出去。卷宗里的细节都印在脑子里不假,但绝不能被被这些表面的东西所左右,既然拥有绝对的自主权,何不另辟奇径呢
环顾四周,飞机上大半都是带着蓝色太阳帽的旅客,他们均来自一个跨境旅行团—由某著名旅行社组织的中缅泰九日游。李天畴自然也是其中一员,旅行团是一个很好的遮人耳目的工具,他打算先避开众人关注的焦点—猛苛小镇,去缅国北部看看。他预感着在那个不知所谓的钦帮里会有所发现。
这样一来,武放等人是无暇顾及了,历经诸多风浪的李天畴自然不会感情用事,用全新的眼光看问题,从外围寻找突破口,或许能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这与许文当日的建议不谋而合,可惜‘巡游者’成员全都被隔离了,无法实施这个计划。
当然,以‘巡游者’的近况来看,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况且还有一个直属的外勤组要开过来,这两帮人凑在一起,那是极为凶猛的,绝不能因为刚开始吃了亏就小看他们。
旅行团的第一站是版纳雨淋保护区,大伙儿刚下飞机就被大巴拖走了,地接导游就像催命一般,许多兴致颇高的旅客甚至在机场留个影的时间都没有。
尽管一路抱怨,大巴车还是一刻不停的开了近五个小时才到达了版纳州的州府。已是夜晚,又是在导游的催促声中,大家在一间看似不错的宾馆匆匆办理了入住手续,整个过程就像急行军,跟悠哉游哉的观光根本扯不上关系。
“打折打得狠的旅行团就是这样,没办法。”一位老者叹口气,很不情愿的收好证件,拎起小包上楼了。
李天畴倒是无所谓,跟着大部队在导游安排下该干啥干啥,好容易安顿好了,才发现和刚才的老者是一个房间。
“老先生一个人出门啊”
“哎,哎。在家闲着没事,出门转转,顺便看看儿子。”
“哦,你儿子在版纳工作”
“不是。在缅国密支那,中建公司。”
“呵呵,不错,大公司。那地方挺远呀,但你跟着旅行团时间上太紧了。”李天畴记得旅行线路中没有安排这么一个点,而且在缅国停留的时间太短,满打满算只有两天。
“到南坎就不跟了,到时候儿子给送回来。”
“看来你老人家不止走过一回了,随便问个问题,密支那好玩,还是蜡戍好玩”
“这我可说不上来,看着都一样,不过那些个山可真是险峻、漂亮。怎么着,小伙子,你也想跑单帮”
李天畴心里一动,他原本就计划随旅行团出境后就直奔密支那,那里离钦帮活动的区域不远,再往东南一点就是潘帕口岸,离着猛苛小镇也很近,连半天的路程都没有。
只是李天畴对缅国实在陌生,仅有的一些了解就是集训时对国际关系填鸭式的灌输,仅限于人文历史和少许时政,再有就是恶补了一点网上的旅游攻略文章。眼下既然有老者相伴,一路上要方便许多。于是他点头道,“第一次来,也想多看看。按旅行团这个行程安排,我担心看不到什么东西,所以想自己走走。”
“哦呦,那感情好,如果不嫌弃的话,跟着老头子,保管你不吃亏。但有一点千万注意,这签证是有时间的,你可千万别跑了不回来。”
李天畴哈哈一笑,“放心吧老爷子,我在国内的公司里还有一摊子事儿呢,哪能说跑就跑,难得的轻松几天。”
如此一来,一老一少倒是相谈甚欢。在后面的闲话中,李天畴得知老者姓潘,早年丧偶,一直居住在sz市。膝下一儿一女,大女儿嫁人成家,随夫家定居在魔都,
第四百九十章 根雕艺术
在美丰广场找了一家相对干净的小店,由李天畴做东,点了几道当地的特色小吃,外加两份米线,二人边吃边聊。
“不如咱们就跟着旅行团吧,儿子那边我以后再想办法办手续过去。乖乖,这一打仗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潘老头情绪不佳,趁着等菜的时间开始抱怨起来。
李天畴点点头,“的确,咱们运气不好,可惜我一个大好的假期。”
“你年轻,以后还有的是机会。”老头咂咂嘴劝慰着,然后话锋一转又道,“不过说实在的,这个旅行团真不咋地,要玩儿没得玩,还跑的累断腿,跟着实在没意思。”
潘老头后面半句话风向突变,让李天畴听着发懵,不知道对方想要表达啥意思。
小菜顺序上桌,见李天畴不说话,潘老头抄筷子夹了一块儿冰油凉粉送进嘴里道,“味道真不错,我今天是沾你的光,老头子脸皮厚,就不客气了。”
“潘老哪里话,家常小菜,什么沾不沾光的。这一路如果不是靠你老指点,我还指不定吃多少亏呢。”李天畴有意客气两句,心里感觉这老头似乎有话憋着没说。
两人闷头吃了会儿菜,潘老头果然忍不住又开口了,“哎,我这也是年纪大了,经不住吓。呵呵,想想也好笑,这仗不是还没打么难得的机会,还真是想儿子啊。”
“老伯的意思是……”
“呵呵,也没什么意思,就是发发牢骚。”
李天畴心里一动,感觉对方怪怪的,简单思量后索性放下筷子建议道,“这样吧老伯,咱们跟团到了南坎再看,如果局势稳定,又有机会,咱就照原计划单飞,没机会就算了。”
“也好,也好。”老者根本不作思考就连连点头,“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灵光,就按你说的办。如果真脱团了,你就跟着我,从南坎去密支那,我熟的很。”
下午和旅行团汇合上车,导游的脸色果然十分难看,还是潘老头脸皮厚会说话,说自己一大早吃坏了肚子,刚才在市场到处找厕所,幸亏有小李帮忙,最后还到了市区的医院吃药打针,这才有所好转。
老头故意吐字不清,而且每句话都要重复两三遍,导游想插嘴都找不到机会,最后气的直翻白眼,像躲瘟神一样的离开二人好远。
李天畴自然一言不发,暗暗观察,直到导游离开,他才拉着老头找了靠窗的座位坐好,脑子却将上午发生的事情迅速过了一遍,隐隐感觉灵光一闪,似乎抓到了些许东西。
尤其是从卖工艺品的小贩那儿了解到的信息,客钦邦闹独立,这在教官发来的卷宗里也提到过,虽然仅仅只是一句话,但后面着重强调了缅北局势的复杂性,这对于突然出现的钦帮来说,时间上实在是太巧合了。
而且密支那的地理位置十分独特,北面就是客钦邦独立组织频繁活动的区域,东边一江之隔便是潘帕口岸,东北是猛苛小镇,东南是睿哩市,这样一个扇形的中心点,十分巧合,而且极为重要。
最后就是身边的潘姓老者,今天的表现说不出的怪异,至少不似初次见面那般简单,但要具体找出哪里不对,暂时又无从下手,且看且防备着吧。
下午莫里亚热带雨林风景区倒是有些不错的景点,可惜自由活动的时间太短,导游又把大把的时间节省下来将整团的人拉到一处旅游纪念品店,看来是不挣足了不罢休。
导游那双不友好的眼神始终盯着李天畴二人,怨恨的目光仿佛能射出刀子来。这让潘老头非常不舒服,喋喋不休的小声抱怨和咒骂着。而李天畴却一反常态,出手大方的买下了几个工艺品,其中一个巴掌大小的柚木人形木雕十分精致逼真,服务员唠唠叨叨的介绍是德弘州最有影响的木雕大师的亲手作品。
如此吹嘘,李天畴自然不会放在心上,但脑海里一下子蹦出了德弘州—木器厂—猛苛等一连串的名词,几乎没经过任何思考,就像自然反射一样。
“怎么会想到这些”他自嘲的笑笑,再环视一眼同团的游客,正好碰上导游那张笑眯眯的大脸,虽然看着有点恶心,但至少解除了对他二人的重点关照,兴许在南坎的时候还能通过此人行个方便。
“请问,你说的这位大师高姓大名”尽管不可思议,但李天畴还是兴致勃勃地跟导购小姐聊了起来,“我很喜欢木雕,尤其是大师级的作品,从版纳到德弘一带,这种人物应该特别有名吧”
“那当然。”导购小姐一听来了劲儿,暗赞自己运气好碰上凯子了,自然要大大的介绍一番,哪怕是东拼西凑、随口乱编,说不定贵客还真能舍得大把花钱,“这位大师住在德
第四百九十一章 偷渡
“有没有啥危险”尽管艺高人胆大,不怎么担心,但李天畴表面上还要装作一副紧张、惊慌的样子。
“放心吧,人很可靠。再说了,北边的口岸都临时关闭了,总不能回头重新办手续,再到仰光去绕圈子吧咱又不是叛国,图个方便而已。”潘老头不以为然,但对李天畴的表现却十分满意。
“好吧。我只是想多看看风景,不想惹麻烦。”
“嗐,你这年轻人,比我老头子都不如,照你这么说,在海外务工的华人天天都要担惊受怕喽”潘老头淡然一笑,只是笑容中含有毫不掩饰的讥讽之意,“这边,这边。小巷子走到头就是了。”
在一间低矮的平房前二人驻足,老潘四下看看后,伸手叩响了木门。不大的功夫,听到屋内踢哩趿拉的脚步声,到门前嘎然而止,然后好大一会儿功夫都没有动静。
潘老头很有耐心的昂首站立,李天畴则默不作声,他知道里面的人正隔着门板观瞧,但搞不明白双方为什么不说话。
嘎吱一声,极为破烂的木门被打开了,门框内站着一名矮瘦矮瘦的中年男子,五官凹陷,就连鼻子也是塌的,但双目十分有神,泛着寒光看向二人。
潘老头此刻煞有介事的双手合十,笑呵呵道,“郎咯老弟,还记得我吧”
郎咯夺人的目光稍稍收敛,冲潘老头颔首之后又盯着李天畴上下打量,毫不掩饰戒备之意。老潘又连忙介绍,“这是我同伴,很正派的小伙子,一同去密支那。”
李天畴很友好的冲对方笑笑,心底却暗暗皱起了眉头,感觉二人的言行举止很不对劲儿,此次见面看上去事先已经有过约定,但从老潘的话语中又表现出突然造访的意味,这种细微的矛盾想掩饰什么
这时郎咯突然也冲李天畴龇牙一笑,然后转身咣的一声关上了木门回屋了。
“这”李天畴摸不着头脑,以为不知何故得罪了郎咯。
“啊,不要紧,他去准备一下。我们在这儿等着就好了。”
果然,也就三两分钟的时间,破木门再次被打开,郎咯背着一个小布兜出来了,他换了一身草绿色的军装,脚穿国内俗称的解放胶鞋,头上一顶绿军帽,乍一看像国内六七十年代的士兵,只是没有任何徽章和标记而已。
印象中这身打扮似乎在缅国北部十分流行,似兵非兵,似民非民的不伦不类,可能是常年战乱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当地物质匮乏的缘故,总之让人感觉怪怪的。
郎咯一声不吭的走在前面,潘老头给李天畴使了个眼色急忙跟上,就这样,三人不声不响的行进在凌晨镇上的小街,如同幽灵一般,很快消失在黑暗中。
而远在茫市的疾控中心,许文等人如同重见天日般的在一栋秘密禁区二楼,贪婪的看着窗外的一线晨光。在被隔离一天半后,除武放之外,大伙儿都被放了出来,未感染未知生物病毒的初步结论让众人轻松了不少,再有半个小时,最终结果出来后,大家就可以离开这个可怖的地方了。
此次大伙儿看似有惊无险,实则非常幸运,武放的确被感染了某种生物病毒,虽然症状不太严重,但难点在于病毒样本是全新的,介于沙林和芥子气之间的变异新种,通过空气以成熟的孢子侵入人体,造成感染,潜伏期在两三天就会发病。
唯一庆幸的是还没有证据表明人与人之间可以互相传播,否则许文等人就不会这么走运了。但生物病毒的出现预示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对手似乎并不在于图谋一两起恐怖袭击,而是有着更大的阴谋。
这样一来,整个案件的走向和侦破基调都要发生了变化,在上级没有进一步指示之前,省公安厅与地方国安已经迅速行动起来,第一时间关闭并彻查木器厂,同时由地方国安抽调精干人员配合新到达的外勤组进驻猛苛。
一方面结合案件本身并以寻找袁华三人为突破方向,对小镇进行缜密调查;另一方面,就是梳理武放曾经走过的侦察轨迹,重点对小镇外围和潘帕口岸进行拉网式排查,而武放曾经住过的小旅馆已经被勒令停业,疾控中心的人离开后,专案组将又一头扎了进去。
这一系列快速、果断的行动表面看似波澜不惊,但处处透露着沉闷与凝重,尤其是木器厂被警察突然查封让敏感的人嗅出了危险的味道,小镇一时间阴云密布,山雨欲来。
警方对木器厂进行了反复搜查,并没有发现太多有价值的东西,而武放所说的那尊酷似真人的木雕则被当作危险品封存在临时改造的物证室里。之前,疾控人员和生化专家已经小心翼翼的对那排小平房进行了精
第四百九十二章 潘老的变化
但为什么老赖又亲口承认看见过一个黑影那个黑影一定就是范木匠么他为什么去木器厂动机是什么从前期的调查结果来看,至少表面上范木匠和白家从不往来的情况已被街坊邻居们证实,起因是什么已经无从考究,但两家人在街上碰面连个招呼都不打,却被很多人提及过。
一连串的疑问让本来思路清晰的郝克成也大感头疼,他不停的在白纸上写写画画,想在一团乱麻中厘清头绪。最后在众多假设前提下,老郝决定从细微处着手,拟定了两个突破方向,一是彻底弄清楚白天雄转手木器厂的原因,二是由于前期调查过于匆忙,钱老板其人太过模糊,一定要将此人自娘胎里出来到目前的状况摸得明明白白。
由于计划不太成熟,郝克成打消了立刻向专案组汇报的想法,决定先由他和李忠二人分头行动,待有了一定眉目再做计较。但没想到已是夜深人静的时刻,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走进了专案组值班室,在自我介绍并出示相关证件后,郝克成才知道这位姓顾的年轻人竟然是上级派来的特别外勤组的组长。
老郝的警惕性极高,即便是半夜三更,他还是拨打了专案组崔刚的电话,待请示并验明对方身份后,才热情的招呼对方落座。一谈及案情,郝克成便打开了话匣子,一发不可收拾。而姓顾得年轻人则听的非常仔细,时不时的拿笔记录了一些关键点,两人一直聊到了东方破晓,这才各自瞪着猩红的眼睛离开值班室。
许文几人赶回小镇已经是次日中午了,没顾得上吃午饭便于省公安厅和国安的几个同志照了面,并迅速了解到了相关情况,唯独没有碰到远道而来的那帮外勤组的成员。
几路人马合兵一处,按上级安排,指挥机构还是那个专案组,不同的是组长由国安反恐部门的萧处长担任,省厅负责刑侦工作的王明勋担任副组长,而原组长崔刚也是副组长,但在指挥层面上和普通组员差不多,郝克成和李忠作为当地警员因为参与了前期侦破工作也被留在了组里。
‘巡游者’仍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未被纳入专案组,行动上由许文负责联系协调。而从部里来的外勤组则十分神秘,并未列席专案组会议,似乎独立性更高。直到晚上,其组长顾箭才露面,他和专案组领导秘密谈了一个多小时后才施施然来找许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