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反琼瑶之总领太监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命天同
想到心头上的另一个人,吴书来又笑了:“哎呦,可别下辈子又被皇上逮着了。他可说了不放过宝儿的!爹,这可怎么办呀,如果真被皇上找到了,宝儿真的又不能给您生胖孙子了。不如我去跟皇上商量下,让他下辈子委屈点,做个女人给您当儿媳妇怎么样?呵呵呵呵!”
神经地笑了好久,吴书来流干的眼泪又一次流了下来:“爹,宝儿好想您,宝儿当时差点活不下来去找您了,宝儿当时真恨不得死了算了,死了就能见到您了。可宝儿还是活下来了,宝儿明明不想活下来的,是您救了宝儿的对不对?你最疼宝儿了,您肯定不舍得宝儿死。可宝儿当时真的想死,有您在,地府再可怕宝儿都不怕。可宝儿终究是活下来了,活下来了,遇见李玉,遇见师父,遇见皇上,遇见好多人,终于不想死了。”
吴书来抬起头来,看着石碑上父亲的名字,汹涌的眼泪不断地滑落,嘴角却扬起来露出明亮的笑容:“爹,宝儿不想死了!宝儿终于不想死了,您放心,您放心吧,宝儿不想死了,爹,爹……爹……哇啊啊……”
看着趴在墓碑上痛哭出声的人,和琳和张明都低下头,周围所有人寂静无声,周围只能听见吴书来嘶哑的哭声是那么悲伤。
远在京城的乾隆突然觉得心中一痛!猛地从书案中抬起头来,有些疑惑地看了看周围。他刚刚好像……听到书来在哭……明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不过,该不会那个小太监真的在哭吧?乾隆皱了皱眉,吴书来回去祭祖,以他爱哭的个性,哭上一场是肯定的。可想到刚刚那阵心痛,难道吴书来哭得很厉害?
有些担心地站起身不安地来回踱步,心中一阵阵慌乱。书来前一阵刚刚晕倒过还没有完全休养好,现在又哭成这样,会不会伤着身子?也不知道张明和和琳有没有照顾好他!怎么能让他这么哭呢?哭坏了可怎么好?
如果不是因为离得太远,自己早就过去看看他了!偏偏现在只能呆在这京城里,等着别人传递他的消息!该死呀,到底要不要紧!
看到李玉正疑惑地看过来,乾隆下意识地就要他派人去看看吴书来怎么样,可又马上暗骂自己一句,派人去看又能怎么样!一来一回这么多天,等知道消息,说不定吴书来都回来了!
停下了脚步苦笑一声,小太监你赢了,只是一个心悸的感觉就能让朕这么惦念。
吴书来没有感觉到乾隆的担忧,哭了很久的他终于累了,终于不想再哭了。撑着哭到头晕的脑袋站起来,先是用帕子将石碑擦干净,然后过去给父亲的坟头拔草。
张明看到吴书来拔了一会草突然眉头一皱低头看着手心,立刻叫:“太医!”
吴书来看着张明和太医急急忙忙跑了过来,笑了笑:“没什么了不起,不要大惊小怪的。”不过是被树叶划伤了一个浅浅的血口子罢了。
张明还是坚持让太医帮着处理了伤口,再给吴书来手上套了皮套子,这才让他继续拔草。吴书来笑了笑,感谢他这么细心,继续拔。





反琼瑶之总领太监 73第七十三章
坟头上的草太多了,不可能全部拔完,所以有一些草是不必拔的,拔的都是那些长得高壮,枝高叶茂的,可能会影响坟头稳定的草类,所以也确实是力气活。吴书来体力不好,自然是累得够呛。苦笑地看看剩下的草,干脆拍着石碑说:“爹,反正再过三天我就会帮你换新的棺材,这些盖土反正也要除了去,今儿个就不帮你拔草了哈,累死我了。”
张明偷偷翻了一个白眼,不过他说的也不错。这坟头一看就是长年没有人打理,连树都长起来了,吴书来平时养尊处优的厉害,尤其跟着皇上后,端的最重的可能就是茶杯了,哪里有这个力气啊!
吴书来有些遗憾,他真的很想把这里整理一下的,可眼看着现在的模样,也只能这样了。只不过仍然在心里给刘氏记了一笔账,她竟然从来不给父亲上坟!这个该死的女人!
从张明的手上接过三柱香,重新给父亲上过香,磕了三个头,吴书来这才晃晃悠悠地站起来说:“行啦,今儿个就到这里了,咱们回去吧。”
张明仔细打量了一下吴书来的脸色,见他除得脸上有些红外也没有什么问题,这才扶着他走了出去。
走出这片坟地刚回到村,就看到赵知府和洪知县连同吴柱正等在路边着他。
“吴总管。”赵知府走过来说道,“您的祖产下官都已经全数收回,您要不要去看看?”
吴书来笑说:“赵大人,您真不愧是皇上看重的臣子,不管什么事在您手上,都能办得这么漂漂亮亮的。”虽然不是个好东西,但确实还算是聪明。难怪皇上走之前跟他提过,这个赵秉德虽然不是个东西,但用起来挺方便。
赵知府心跳瞬间就快了!吴书来这意思他听懂了!心中一片狂喜让他恨不得仰天狂笑几声!可他还是忍了下来谦虚地笑道:“吴总管多誉了!那起子贱民竟然在微臣的眼皮子底下侵占您的家产,实在是十恶不赦!微臣竟然疏忽至今没有察觉,本就是微臣的错,您没怪罪微臣就已经非常感激了!”
吴书来笑着点点头,伸手在他肩上拍拍。
赵秉德只觉得自己的骨头都被拍酥了!全身的毛孔都张开来吸收天地精华了!砸下大钱去辛苦这一回果然是值得的!
吴书来走过赵知府向着自家的祖屋走去。那房子现在没有再冒烟了,回归于宁静。
吴书来推开门,看着没有什么变化的院子怔了一下,以为已经消失于脑中的记忆突然全部涌了出来,熟悉的青石桌,熟悉的梅花树,熟悉的鸡窝,代表着这确实是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可这里也多出许多东西来,不曾见过的衣物,不曾有过的水缸,以及一些消失不见的东西,也都说明了,这里与他曾经错过的时光。
“张明。”
“公公?”
“咱家指一样东西,你就让人扔一样东西出去。”
“嗻!”
看着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被一样一样扔出去,吴书来说不出的痛快!这是他的家,只属于自己的家,他可没同意那些人雀占鸠巢。等到所有的东西都扔了出去,吴书来满意地坐在书房他父亲常坐的那把椅子上,捧着父亲曾经看过的书,静静地一页页翻读。
张明很满意吴书来这模样,派人守着后走了出去,看到赵知府正和洪知县说着什么,就走过去问:“两位大人辛苦了,这是在说什么?”
两人一看张明却是大大地松了口气,赵知府连忙说:“张公公,有件事却是为难,还请张公公帮忙拿个主意。”
“出了什么事?”在外面转了一圈的和琳也好奇地凑过来,各人又是一番见礼后坐下,洪知县这才说:“就是那张家人闹的事。对于这等敢侵占吴总管家产的人,下官是打算严加惩处的!可那张升,哦,就是张家的二儿子,却说自家也是吴总管的血脉亲人,吴总管将他们一家赶出门已经是不仁,打杀母亲更是不孝,就算在皇上面前也是要吃官司的!这……下官等人一时不知道吴总管的想法,不好动他们,只能暂时将他们关在村长吴柱家中。”
和琳皱了下眉说:“你们以为皇上会为这几个人怪罪吴总管?”
“不,不,不!下官怎么会有这有这种想法!”洪知县用帕子擦擦头上的汗继续说:“下官这不是怕这些人胡说八道,坏了吴总管的名声嘛!”
张明倒觉得洪知县说的不错,虽然名声这东西影响不了吴书来的地位,但终归是不好听。宫里想中伤吴书来的大有人在,即使皇上保得了吴书来,也压不住有其他人在背下磨吴书来的嘴皮子,给吴书来带来不少的麻烦。
由此可见张明还是有很多事不知道的,不然若他知道宫中三大巨头全部都对乾隆与吴书来之间的事清清楚楚并且默认了,他就压根不会有这种烦恼。
和琳却觉得没什么了不起,他一个外臣,又粗枝大叶的厉害,并不太了解后宫的巨头们对吴书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在他看来,吴书来是属于皇上的,只有皇上能动他。而皇上不可能伤害他,所以有再多的流言蜚语,又能把吴书来怎么样?
不过吴总管的事,他毕竟不好插嘴,所以只看着张明。
张明也是不敢随便拿主意,只说先关着,不要让他们出门一步!等祭祖结束了再说!
赵知府和洪知县自然是没有意见的,于是这事就先按下了。
张明又和和琳说了一会话,看看时间不早,准备去叫吴书来返回望山县。走进书房一看,吴书来捧着书睡着了。
瞪了一眼负责照看的小太监,张明走近轻声唤:“吴总管?”
吴书来本就睡得不沉,加上做太监的习惯,自然是一唤就醒,睁开眼眨巴两下:“什么?”
“公公,时候差不多了,咱们回望山县吧?”
吴书来怔了一会没有说话,好一会才叹息一声站了起来:“是啊,这儿东西被扔了一大半,是不能住人的。”
张明立刻说:“公公如果想住,小的让人将这里收拾一下,您之后再来住也成啊。”
吴书来想了想,点头:“行,简单收拾一下可以吃睡就行,祭祖这后咱们在这住上几日吧。”
“嗻。”
而京城的宫中,换了小太监服装的小燕子准备逃出宫去,却被五阿哥等人逮个正着。乾隆头疼地看着哭哭泣泣地诉说着对宫外世界向往的小燕子,只觉得打也打不得,骂也不好骂,只能好生安抚了一阵,同意她在得了令妃的许可后就可以出宫,条件是她必须进上书房读书。安抚完了,乾隆立刻以有政务要忙离开,在李玉看来,似乎是逃命一样。
这事自然是被病中休养的皇后知道了,容嬷嬷听了气愤不已:“娘娘,皇上怎么能这么宠这个丫头呢!这小燕子还是个闺阁少女,怎么能这么随随便便地出宫抛头露面!这若让人知道了,宫中其他的格格们还有什么名誉可言!”
皇后向来重规矩,虽然听了也很不高兴,但还不至于那么生气,毕竟长久以来,她还是知道与皇上打交道,硬碰硬是行不通的。只能说:“这小燕子虽然粗鄙无礼,没有宫中主子们的气派仪态,可她得了皇上的眼缘,受皇上的宠爱讨了皇上喜欢。咱们就算不高兴,又能拦着不让皇上宠她吗?”
见容嬷嬷还想说什么,皇后摆摆手:“左右不过是个丫头,皇上也不过是将她收为养女,哪里比得上宫中格格们尊贵,只当是皇上留个玩物罢了,何必计较。”
“可是,娘娘,太后娘娘是去了五台山礼佛,走前可是交待了您要好好管着这个后宫。若是回来后知道宫中被那丫头弄得这么乌烟瘴气的,规矩也破坏得一塌糊涂,这可是要怪到娘娘头上的呀!”
听容嬷嬷说的也有道理,皇后皱了下眉坐起身来,长长的假指甲在案几上点了点,问道:“你说这小燕子,真的是皇上的女儿吗?”
容嬷嬷吓了一跳,连忙凑过去轻声说:“娘娘!可不敢这么说!皇上都认下的女孩儿,怎么可能不是皇上的女儿?”
皇后想了又想,摇了摇头,轻声说:“你又不是不知道皇上,他向来喜欢温柔娇美才华横溢的女子。”说到这里又抽搐了一下嘴角僵硬地说:“当然,吴书来不算。”那是皇上脑缺了才会喜欢上的傻太监。
“可那小燕子,长相咱们没见过,暂不好评说,就说她在那御花园里闹出的笑话,就不是一个知书达礼的孩子。”皇后不出门知天下事,这后宫不管是谁在暂管,她身为皇后,想知道的事就是能知道的,所以,也自然知道小燕子在御花园里把挹翠阁念成把草问的事,这样一个大字不识的女孩儿,哪里像是皇上会喜欢的女人生下的孩子?尤其一个女孩子,和五阿哥还有那个福尔泰就这么坐在一块喝酒谈天,这是什么样的家庭才会教养出来?




反琼瑶之总领太监 74第七十四章
皇上去山东那次,皇后还不是皇后,所以有些事也不清楚。但她还是觉得这其中有些奇怪的地方。皇上那种眼高于顶的人,自然不可能喜欢上什么村姑或是小燕子这种傻气又没魅力的女子!那么皇上会喜欢的大家闺秀又怎么可能养出这样的女孩儿来?
容嬷嬷听皇后这么一说,也觉得奇怪。皇上喜欢的女人中,令妃不算,哪个不是出口成章才艺出众的?宫中份位高的妃子,同样除了令妃,又哪个不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怎么可能小燕子的娘正好就成了那个例外不成?
不过皇后想了又想,又松开眉头说:“算了,皇上都能喜欢上吴书来,喜欢一个村姑也没什么奇怪的。”
容嬷嬷不这么想:“娘娘,吴总管对皇上忠心耿耿,而且长相讨喜性格温和体贴,宫里哪个又不喜欢呢?这可不能比呀。”吴书来惯能讨皇上欢心,皇上会喜欢上他,宠着他,容嬷嬷觉得并不奇怪。这天天从早到晚在一块,日久生情也是正常的。
皇后点点头:“有理。看来,本宫还是应该会会这个小燕子。”
于是,小燕子被宣进了坤宁宫,令妃怕小燕子不知礼受了责罚,也跟着一起来了。只是她到底是不是这么好心咱们也不清楚。不过听说小燕子去了坤宁宫,永琪也跟着一起来了。
于是在这三人的胡搅蛮缠之下,皇后不过是问了几句小燕子的身世,就被说成看不起小燕子的出生,不慈恶毒什么的。皇后再好的心性也被气得不轻,而听说了这件事的皇上当晚来到了坤宁宫,话里话外对小燕子的袒护更是让皇后气不顺。
于是一言不和之下,皇后耿直的脾气再次忍无可忍地暴发,顶了皇上几句。乾隆听了自然不高兴,训了皇后几句,甩袖离开。
皇后多年没有受过这样的气了,当天晚上就病情复发,重新躺回了床上,而皇上生气,连个安慰话都没有。
于是这件事就惹到了一个祖宗,那就是被吴书来宠坏的小十二。
永璂在阿哥所里砰地一砸桌子站了起来,旁边的永瑆吓了一跳:“永璂,你做什么!被皇阿玛知道了可如何是好?”
“哼!”永璂才不害怕,有吴书来当靠山,他从小就不是很怕乾隆,有时候没大没小地顶撞也不见乾隆对他责罚,胆子就更大了。而且这事本来就是乾隆做得不对,他又有什么可害怕的!“我为什么不能生气?皇额娘本来就没有做错!”
“你住嘴吧!”永瑆虽然也是自小养在皇后身边,但他可没这胆子:“你想惹怒皇阿玛吗!”
永璂咬了咬唇,恨恨地一砸桌子:“吴公公不在宫中,不然哪里由得这起子小人嚣张!”
永瑆也觉得,吴书来在宫中的时候,大家不敢惹吴书来不高兴都小心翼翼,尤其吴书来不喜欢的人更是纷纷夹着尾巴小心翼翼的。现在吴书来不在宫里,那些什么永琪之类的人物一个一个地都蹦了出来!弄得宫里乌烟瘴气的!
永璂突然眼睛一亮:“对了!我有主意了!”说完就跑回书桌边,拿出纸笔来开始洋洋洒洒地写了起来。永瑆跟过去一看,挑了下眉:“你要写信给吴总管?”
“哼!吴公公再过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回来,我要把宫里的事全部写给他知道,让他回来后好好教训这些人!”
永瑆却觉得不太可能,吴书来再怎么说也是奴才,他还能跳出来对付永琪和小燕子不成?他们毕竟是皇阿玛的血脉,奴才教训主子,怎么听怎么不靠谱。
不过永璂对吴书来可是盲目崇拜的,在他看来,只要有吴书来在,皇阿玛一切就都会听吴书来的!有吴书来保护,那些小人想陷害他们就一定行不通!所以他一定要让吴书来知道这些人做了什么!
永璂写信给吴书来的事乾隆自然是知道了,他这才注意到自己的白痴,他想吴书来怎么不会写信催他回来呢?还要永璂提醒才想起来!
连忙派人把永璂的信给拦下了,打开看了一遍后嘴角抽搐,死小子敢背下里说皇阿玛的坏话!哼了一声提起笔,把写自己坏话的部分全部涂黑掉!
于是,这信的后半部分就成了:“皇额娘凤体微恙,皇阿玛
,让皇额娘再次
。皇阿玛竟然如此
,实在是
,简直
!永璂万分想念吴叔,请吴叔尽早返还宫中,好好
皇阿玛!让皇阿玛知道自己
!永璂上。”
乾隆看着这满篇的黑块,满意极了,提笔写了另一封,信中缠绵悱恻情意绵绵思念如潮,看得人脸红心跳。但乾隆只觉得还不够,一连写了半个多时辰,足足八张纸,这才觉得差不多了。让人把两封信一起放进信匣里,立刻给吴书来加急送了去。
而远在南方的吴书来在洪知县等人的陪同下在附近游玩了一天后,终于等到了动土的吉日和墓碑刻字的完工,带人将父亲的坟茔重修完毕。在一片土包中,父亲的坟茔简直是鹤立鸡群呀!那对比起来就是一个是茅草房一个五进大宅的感觉。
吴书来很满意父亲的新家,虽然他没有给父亲什么好的陪葬,但他放进了亲手抄的一本佛经,一串高僧赠的檀香佛串,和皇上的御笔。他相信这几样东西对父亲来说,比那什么珠宝玉石要好得多。
修建完毕,返乡的事也算是办完了。张明本想劝吴书来尽早回宫,但看着他在自己的老宅里转来转去非常兴奋的模样,又把这话吞进了肚子里,反正再住个三五天也来得及,就不要坏了吴书来的兴致吧。
吴书来并不乱跑,只是在这祖屋里住着,虽然这里因为扔出去太多东西而空空荡荡不好住人,他也没有什么怨言,也没有要把这里大修一番的打算。张明一时不明白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但这屋子住上几个人也没有问题,所以和和琳一起就带着几个人陪着吴书来住下了。
吴书来住了两天后,张明被和琳提醒了一下后想起来某件事,就端着茶去和吴书来说说。
听说赵知府把这家人赶出去后没有离开吴家村而是被关在村长家,吴书来只是挑了下眉没有什么意见,反正不出现在自己面前就行了。
张明看吴书来没有什么表示,吃不准他是怎么想的,只好说:“公公,那些人,您有什么安排吗?”
“他们与咱家无关,咱家为什么要理他们?”
张明还想说什么,吴书来问:“我家的祖田,拿回来没?”
张明立刻说:“是的,已经全数拿回来了。”
“嗯,你去查一下,村中哪户人家最仁义最穷困的。”
张明立刻明白了吴书来的意思,点头出去了,同时也知道自己没必要再纠缠张家了。
于是第二天,这些东西,就被吴书来大大方方地全数送了出去。
知道这个消息的刘氏捂着脸大哭了起来,她不知道自己应该后悔还是应该愤怒,是她亲手造成了今天的一切,是她当年的一个鬼迷心窍的行为,造成她与那个孩子永远的陌路。
现在那个孩子强大了,强大到可以一句话就让自己全家一无所有的地步。他怎么能这样呢!自己就算做得再错,也是他的母亲,他怎么能不给自己留一条生路?
她要见见那孩子!她有好多话想对那孩子说!她相信宝儿不会这么对自己的!
吴壮看看她,再看看挺着大肚子牵着才三岁的外孙女的小女儿吴莲,再看看面色憔悴的张家上下,头疼地叹息:“不是我不帮这个忙,我也是见不到他的。他那房子周围,光是守卫的人就不下数十人,没有他的允许,任何人也不许入内。为了莲儿,我也是去求过的,可他们连门都不让我进,我又怎么帮你?”
张升的妻子吴莲哭着说:“爹,您给想想办法吧,我这孩子……就要生了呀!”一朝之间一无所有,吴莲的眼泪就再也没有停过,原本秀美丰盈的少妇也越发的瘦削。
“有什么办法?难不成你要你爹冲进去,然后被打死扔出来吗?”吴壮生气了,如果不是为了这个女儿,他能这么低三下四的求那些侍卫吗?可人家连个眼神都懒得甩给他,还对着他讥笑嘲讽,他也是压了一肚子的气了。
吴壮的媳妇哭着说:“这可怎么是好呀,咱们家就这么几间屋子,这么多人,可怎么住得下呀?”说着又指着刘氏大骂:“我当初是瞎了眼,才把女儿嫁给你这种人家受苦!你做下这等丑事,为何要连累我无辜的女儿呀!”
“行了!说这些有个什么用!”吴壮当初也是一力赞成两家结亲的,现在老婆翻出旧事他脸上也挂不住。就对坐在一边阴沉着不说话的张全水说:“张兄弟,不是我老吴不帮你们,宝儿现在的身份你们也知道了,听说连皇上都听他的,那就根本不是咱们能应付的人!不过村子里眼下也确实没有什么住的地方,不如你们搬出去吧,我这里还有点小钱,你们去别的地躲一躲。”




反琼瑶之总领太监 75第七十五章
张全水摇头:“老的老,小的小,二儿媳妇还怀着,怎么走。”
“莲儿就留在这里吧。”吴壮的话一出口,张家人就呆了,吴大柱也小心翼翼地问:“爹?”
“莲儿要生产,不能奔波劳累,反正这儿是她娘家,就在这儿住下准备生产吧。”吴壮做这样的打算,其实也有些是想拆了两家的亲事,大不了以后让莲儿再找一个,可再也不能跟张家牵上关系!他好心地告诉张升:“你也留心,听说你这秀才的功名,也是保不住了。”
所有人都惊呆了,吴莲歪在母亲的怀里扶着肚子哭到几乎晕过去,张全水惊得双手发颤,张升更是惊得目瞪口呆。
最后张升拍案而起:“他吴书来区区一个太监,竟然敢私自夺人功名!他有何权力这么做!”
张顺也是急得不行:“吴伯,这可怎么办?咱们家的田被他送出去了,屋子也被占了去,他还要夺我弟弟功名,这要咱家上上下下可怎么活?您也是看着咱们长大的,又和咱们家有亲,可得帮帮咱们!”
1...2829303132...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