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民国之铁血少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铁帅
我不信那些毛瑟步枪改良版、马克沁重机枪、掷弹筒,这群土包子不动心。”张孝淮沉声道。
所有人一听他这话,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这哪里是帮忙,简直是喝血呀!
或许某种意义上来说,暹罗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例如先进武器、先进军队,乃至于中华民国的支持。
但是,中华民国在他们身上得到的更多,拿他们的钱,卖给他们一些已经淘汰掉的武器。
那只所谓的部队其实就是过去搞事的,搞完了事,然后打着暹罗叛军的名义进入马来亚,接着故技重施,把马来亚吃下去,呵呵!
冯庸一下子就明白过来,果然是总参谋长,计划之缜密,他当即下令,按照张孝淮的计划做。
其实中华民国现在的情况并不适合再发动战争,最重要的是消化,上半年吞掉了这么多地区,如果不及时治理,那怕是浪费了。
本来英法就很火大了,平白失去了这么多地区,他们会甘心吗?绝不会。
只是苦于精力被牵扯住了,再加上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国民一时间没缓过来,所以没能大举动兵。
但人都有忍耐限度的,如果中华民国越来越过分,保不齐英法美真会联手起来对付它。
虽说中华民国不惧怕它们,但战斗一开,必然牵扯到各方面,原本高速发展的经济势必会停滞,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
于是,中华民国才会暗地里支持德国、土耳其乃至巴基斯坦,让他们当做明面上的棋子,实际上,该得到的利益,他们也得到了。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五百六十章:欲罢不能
就在张孝淮等人热火朝天商量着援暹事宜的时候,远在曼谷大皇宫内忧心忡忡的拉玛六世突地打了个哈欠。
其实他现在很苦恼,做为暹罗史上第一个出国留学并且圆满毕业的国王,本身就极富进取,又怎会甘愿求援别国呢?
从种种政策来看,他在不断改革暹罗,义务教育制度、建设发电厂、下水道、曼谷国际机场以及采用三色旗,制定新式姓氏法,并且派遣了许多留学生前往欧洲各国。
当年在英国桑赫斯特军事学院学习的时光彻底影响了这个暹罗国王,于是他改革了原有的暹罗皇家军队,逐步建立了一只现代化军队。
每一步都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当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当然是一个寡泰族主义者,在这种思想下,他对华人特别有感觉,一股雀巢被鸠占的感觉。
不过,这只是思想,还没来得及变成行动,就被打断了,原本看似生机勃勃的暹罗一下子危机四起,到处都是烽火,一股股打着革命旗帜的叛军席卷了全国。
他真的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不断改变暹罗,给民众带来生活、思想上的升级,反倒有人造反呢?
他更想不明白,东方那个曾经的霸主是怎么再次崛起的,明明沉沦了。
他当然想不到,暹罗之烽火无外乎外人,人民党不管是忽悠手段还是武器装备都不是自己能够搞出来的。
最重要的是,近在咫尺的中华民国会放过这个好机会吗?,重新崛起的东方霸主可不像之前那般好说话,从前些时候拿下缅甸、越南、朝鲜来看,简直是吃人不吐骨头。
尽管拉玛六世很有骨气,但现实已经让他低头了,所以才会出现那一幕暹罗使臣进贡的画面。
此时此刻,拉玛六世坐在政事殿,对面是几个暹罗大臣,都是跟他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也是首批在英法接受教育的暹罗留学生。
“国王陛下,政令已经发下去了,现在还控制在我们手里的府都已经派出官员向平民宣读种族一体化,不管是佬族、华族、马来族、高棉族,还是苗、瑶、桂、汶、克伦、掸、塞芒、沙盖族,都是我泰族的一员,一视同仁。
只不过这效果好像并没有,各府平民依旧躁动不安,特别是我泰族人。”察猜将军无奈的说道。
拉玛六世面色并没有加深,因为一开始他就愁眉紧皱,叛军打着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平等自由国家的旗帜,又怎么会是简单的底层叛乱呢?
泰国的封建残余色彩很重,特别是等级制,在泰国最有地位最有钱的莫过于贵族,其次是商人,最后是平民。
泰国高级军官基本上是贵族,这就足以说明了,而底层平民过得日子虽然比百年前好很多,但是人都是一种生物,不患寡而患不均,稍微一鼓动,就恨不得立马杀了那些贵族。
叛军根本不是无脑操作,自年初起,他们每攻占一个地方就消灭为富不仁的贵族,将他们的财富分给百姓,那些富有贤明的贵族一点事都没有,于是每一个被占领的地区都成了叛军坚实的大后方。
直到现在,叛军已经攻占了清莱府、帕府、难府、帕尧府、达府、程逸府、南邦府等北部十一个府。
对于商人、平民来说,谁当政都一样,但是谁能给他们带来利益,那他们就支持谁,叛军分地分粮分钱,怎么能不支持呢?
“派往中华的使者怎么样了?中华有回应了吗?务必要获得它们的支持,不然这场动乱很难平息。”
拉玛六世并不是昏君,相反,他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国王,从各项国内改革政策就足以看出。
这么显眼的叛乱,无征兆的出现,难道他没有一点秘密手段进行调查吗?当然不可能。
在他的秘密机构调查之下发现了一件事,虽然叛乱始作俑者,他们没发现,但是他们发现了英法在后面支持,这就很值得所有人思考了。
巴黎和会上,已经爽快的答应了归还关税的英法为什么会这么做?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做出这种行为?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利益,众所周知,暹罗做为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富有程度可见一般。
以英法目前的状态自然是哪里有钱哪里钻,再加上中华拿下了法属印度支那、英属缅甸,这让两国窘迫的财政更加紧迫,解决财政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开源。
节流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不管是非洲战场还是印度战场,英法都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非洲大陆的布尔人让英国佬苦不堪言,欸塞俄比亚的土著让法国哭都哭不出来。
拉玛六世之所以愿意拉下脸来,就是想登上中华的战车,抵挡来自英法那群吸血鬼的魔爪。
或许之前的清王朝也很强大,但相比于英法来说们确实太弱,所以暹罗起了不该起的心思。
但是谁都没想到现在的中华民国居然会这么强大,强大到吊打英法。
识时务者为俊杰,拉玛六世为了自己为了国家、甘愿臣服中华,就算当傀儡又怎么样,总比亡国要好。
“国王陛下,中华民国已经发来了电报,他们愿意提供武器弹药给我们,并且派遣军事代表团前来帮助我们训练部队。”外交大臣赛班说道。
“那就好!”拉玛六世突然送了一口气,中华民国的强大他知道,近在咫尺的缅甸、越南他更清楚,所以才会投诚,因为他明白,远水解不了近渴,交好英法不如交好中华。
........
中华民国京城军情局总部。
皇甫冷恭敬地站在一旁,面前就是中华民国实际统治者——少帅冯庸。
“敛财计划即将完成,绝不允许中途有半点差错,最重要的是,不能让任何一个国家知道是我中华在动手,我已经命令琅南地区的兵工厂转移到清迈,收尾就交给你了。”
“是!少帅!保证万无一失。”




民国之铁血少帅 五百六十一章:深化战略部署
“孝淮兄,暹罗那边搞定了吗?”
“启禀少帅,我军军事训练团已经出发了,在您的授意下,河内兵工厂出手了一万五千只民1918改进型步枪,五十门麦德森轻机枪,五十门掷弹筒,二十门80迫击炮。”
冯庸突然朝张孝淮眨了眨眼睛,额!张孝淮却是一脸懵逼,搞得冯庸很无奈,“孝淮兄,这次我们赚了多少钱?”
“额!”张孝淮这才反应过来,随即说道:“一共两百万华。”
冯庸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还真是赚了,成本不过几万华元,直接翻了百倍。
说起来,他还真不是为了这点小事问的,此番所做无非是兴致到了,其次就是,嘿嘿!
中华民国目前最重要的战略部署集中在西南一带,当然,这里的西南指的是广西以南、云南以西,也就是果敢省、仰光省、交趾省、高棉省、安南省。
近两年来,在这几个地区,中华民国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立了以河内兵工厂、腊戍兵工厂为中心的小型军工体系,虽然重炮这种的生产不了,但是,满足整个东南亚百万军队的子弹需求还是可以的。
其实早在1918年,冯家就已经向东南亚伸出了安禄山之爪,‘交趾人民自卫军’就是最好的证明,当然,那个时候的陆荣廷虽然在越南地区无人能敌,但身上背负着叛军之名,怎么也不好受。
谁也没想到,看似残兵败将的陆荣廷居然是一头猛虎,打得法国佬苦不堪言,短短两年的时间,这只曾经的中华‘叛军’就扩张到三十万人,进而席卷了整个法属印度支那,简直是凶名赫赫,就连英法对它都忌惮三分。
而这只是第一批,1919年春季,冯庸向东南亚派出了第二批人,这批人以缅甸叛军为代表,也是后面攻占了印度孟加拉地区的主力军。
没有人想得到,在那个时候,中华民国一只更精锐的部队潜入了马来亚,也就是英国佬的海峡殖民地。
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派遣军,它们是中华民国丛林作战第一师侦察一连,同样被投放的还有六个连,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甚至菲律宾。
在中华民国的支持下,武器弹药源源不断的往根据地运送,1920年年初,马来亚的义军就已经达到了两万人,通通装备民1918改进型步枪以及大量冲锋枪、掷弹筒、迫击炮。
在东南亚的丛林里,这些东西比重机枪、榴弹炮重要的多,也是最适合部队的武器装备。
就凭英国佬那些老爷兵以及老爷兵训练出来的土著,烧杀抢掠倒是在行,打仗,呵呵!跟英国佬一个德行,堪称拉几。
尽管像75小姐、150榴弹炮、155野战加农炮这些重武器,没办法搞过去,但是100毫米迫击炮甚至120毫米迫击炮,那就很多了,毕竟迫击炮上下也就是一个管子和一块钢板,伪装很容易的。
“他们准备好了吗?”冯庸突然意味深长的问道,话语中带着一丝凝重。
张孝淮立刻正视道:“星星之火已经点燃,只需要一阵风,即可燃遍整个海峡。”
“那抓紧吧!这次一定要保证万无一失,让他们再等等吧!中华一定会让自己的儿郎回家的!”
“是!”
张孝淮用无比坚定的语气说出这个字,因为他的内心也希望那些游子尽快回国。
整整一年半,五百个日日夜夜,侦察一连始终潜伏在敌人眼皮底下,尽管他们不断扩张自己,力量也越来越强,但是危险距离他们也越来越近。
两万武装战士看似强大,对付那些土著,至少也能对付十万,可比起英国这个庞然大物来,唉!还是力有不逮。
毕竟马来亚与中华之间隔着泰国,隔着海峡,一旦被发现,中华民国根本不可能马上援助,危险可见一般。
更何况英国人不傻,能做到日不落帝国、光辉照耀全球的英吉利又岂会是无脑操作。
马来亚虽然比起英国广袤无垠的殖民地来,仅仅是九牛一毛,但是这一毛却是至关重要的。
正因为有了马来亚,英国佬才能将远东的财富运回本土,如果说印度是他们最重要的经济来源,那么远东就是一块他们永远看着都眼馋的肥肉。
试问,对一匹永远喂不饱的恶狼来说,怎么会甘愿放弃吃肉的机会呢?
以中华民国目前的军事实力,占据了马来亚,在沿海地区架起数十门、上百门大口径岸防炮,试问还有哪个国家的军舰可以无所畏惧。
恐怕到时候,马六甲海峡不再是前往黄金之国的必经之路,而是通向地狱的魔鬼之道。
英国佬每年不知道从中华民国获得多少财富呢!在华列强,赚钱赚得最多也最狠的莫过于英国佬,这使得满清虽然不是英国殖民地,却产出超过英国大部分殖民地的利益。
失去了马来亚,就等于失去了远东,中华人能够封锁马六甲,难道不知道封锁太平洋外海?
当然,这并不是整个太平洋,仅仅是中华民国的外围海域,以现在的日本、琉球、台湾、琼州为点,完全能够形成一条岛链,将敌人封锁在太平洋外海。
呵呵!当然,如果中华民国再拿下马来亚的话,绝不是金钱的问题了。
尽管冯庸和张孝淮都十分想开始战斗,让这批游子回家,但是现在不能。
试想,缅甸的失去,英国人还能忍受,毕竟印度没丢就行,所以他们现在全神贯注地经营南印度,更试图夺回北印度。
但是,如果马来亚失去了,这就不是一点点的问题了,而是要将打脸进行到底的节奏。
以英国佬那要脸的性子,会这么坐着吗?难道我大英帝国真的沦落到被黄皮猴子一欺再欺的地步,这么大的侮辱足够让英国首相团结所有英国人。
让他们同仇敌忾,倾注大半个英国的力量去干掉中华,夺回原本大不列颠的荣光,到时候就不是一个英国海峡殖民地的事情了。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五百六十二章:马来亚华人
当然,中华民国在马来亚的行动势必会影响到当地的华人,经过清末源源不断的移民,马来亚已经有五十多万的华人,他们在马来亚的地位并不高。
上个世纪末,英国佬大量招募来自印度、满清的廉价劳动力,用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华人在马来亚从事各种职业,大多是矿工等苦活。
但是,中华人的勤劳是世界出名的,我们的经商头脑也是那些土著无法比拟的,所以在短时间内,移民大多拥有当地土著上百年都无法拥有的财富。
古语有云,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华人的大量财富引起了当地土著的窥伺,也引来了英国佬这匹饿狼。
英国人为了利益,不惜让自己成为当地土著猴子的‘爸爸’,不仅传授文化还授予武器,这样一来,当地土著对英国佬的印象就很好了。
这就使得华人在马来亚的生活并不好过,但是聪明的他们花费重金交好英国佬,获得庇护。
事实上,当地土著的各种欺压行为都是英国佬在背后支持,所以利益都到了英国佬手里,华人并不是不知道,但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近些年,中华民国的崛起让当地华人生出了希望,一个强大的国家让他们平时行走,腰杆都直了不少。
并且,他们不像之前那样唯唯诺诺了,不断派人去中华购买武器,并且招募国内军人。
要知道,中华民国在冯家上台之后,可是裁撤了大批军阀部队,那些人回家也是务农,有扛枪赚钱的机会又怎么放过呢?
大量华人武装卫队的存在,让当地死伤几率暴涨,不过死得都是土著。
最忌惮的莫过于英国佬,原本小绵羊的存在,现在猛然变成了狼,怎么能让他们放心呢?
要是中华再有所行动,毫不怀疑,英国佬肯定会动用殖民地军队,立马把当地华人给镇压了。
所以,冯庸才会这样谨慎地嘱咐张孝淮,务必保证计划万无一失,其实就是保证华人不会被牵连。
但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被掌控,就好比现在,马来亚发生了一件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事情。
.....
吉隆坡,马来亚中心城市,或者说首都也行,英国人的海峡殖民地总督府就设在这里。
这里原来是鸟不拉屎的河口地区,在华人的建设下,才变成如今的大市镇,所以,目前,马来亚最大的华人聚集地就是这里。
最开始在吉隆坡混生活的华人都以采矿为生,当地锡矿可以说是马来亚之最,慢慢地,华人也因为锡矿发了财,将触角延伸到其它领域,比如种植油棕等等,进而,华人控制了吉隆坡经济。
当时,英国佬委任的华人领袖”甲必丹”甚至被称为吉隆王,几乎每一代”甲必丹”都大力支持华人兴办产业。
说实话,吉隆坡是个好地方,位于巴生河和鹅麦河的交会处,东边靠着蒂迪旺沙山脉,西边隔海相望就是苏门答腊岛。
这里的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温暖如春,光照充足,降雨就更不用说了,简直是宝地,种什么长什么。
华人本来就是农耕为主的民族,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渲染之下,可想而知,于是在吉隆坡乃至马来亚,华人种植园遍地开花。
这就引得当地土著不满了,或许几十年前,这些土著还是茹毛饮血的野人,只会像野狗一样争夺地盘。
但是经过驯化,英国佬给他们灌输了不少先进思想,在这个大背景下,马来土著民族主义者就兴起了,这批人极为仇视外来移民,特别是华人。
土著是个很奇怪的生物种族,明明长得像人,生活也像人,可偏偏不愿意劳动,比野兽还懒惰,所以自英国殖民这几十年来,尽管土著开化了,但他们依旧穷得跟乞丐一样。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整个人类的通病,在这种前提下,土著对移民的华人就更加仇视了,要知道,华人在区区几十年的时间里,就拥有了无与伦比的财富,甚至成了吉隆坡的主人,这如何能忍?
在土著民族主义者刻意的渲染下,一个华祸论就传遍了整个吉隆坡,并且传遍了整个马来亚。
各种流言蜚语在当地土著中流传开来,试问拥有豪华庄园、美貌女人的华人怎么能不成为土著的仇敌人。
更何况英国佬的添油加醋,他们暗地里支持土著对付华人,不管土著怎么欺压华人,只要不是太过分,殖民地军队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最明显的是,整个吉隆坡做为马来亚繁华的大市镇,商业贸易何其频繁,于是当地华人充分展现了他们的经商头脑,在吉隆坡的大街小巷开了各式各样的店铺。
简直是日进斗金,这就不得不引人注意了,大白天的,土著不敢明目张胆上门抢劫,但是,华人的勤奋出了名的,吃住都在店铺里,大晚上也营业。
于是,土著们就抓住了机会,每天傍晚组织了一下批人抢劫了几家华人店铺,但是他们只抢钱。
可华人出了名的逆来顺受,被抢了只能默默在家流泪,有些忍不住的人找了当地殖民地政府,可英国佬会管吗?当然不会,因为这些土著就是他们在背后支持的。
所以就不了了之,但是事情没有完有一小批土著靠着抢劫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并且没什么事。
试问,其它的土著傻吗?他们当然不傻,于是一个个前仆后继的踏上了抢劫大业。
吉隆坡的华人几乎没有谁家里无事的,除了那些有自己的庄园、保卫人员的家族。
当地治安越来越差,但是英国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们甚至怂恿土著继续抢劫,因为当地土著将抢来的大部分财物都给了英国佬。
华人再多也绝不可能多过土著,所以每一次冲突都以华人的失败告终,死伤惨重。
他们就好像田里长得三季水稻,一到收货的季节,就被人用镰刀收割一遍,然后再长出来,再被收割。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五百六十三章:自以为是
假如没出现任何变化,恐怕马来亚的华人就会一直忍受下去,悲惨延续到他们忍不住的那一天。
但是,希望出现了,原本四分五裂的中华,居然被福建军阀冯德麟统一了。
这就给当地华人乃至全世界的华人带来了一丝曙光,他们期盼祖国强大起来,能够像英法一样,不管本国人在哪个地方,都不会受到欺负。
当然,他们也知道,祖国的强大需要一点时间,所以他们愿意等下去。
可没想到的是,中华民国居然在短短几年间雄起,先是夺回台湾、辽东、朝鲜、青岛、唐努乌梁海。
接着开疆扩土,居然拿下了老毛子的新西伯利亚地区,甚至有一只中华民国的叛军跑到了法属印度支那。
他们更没想到,1919年这一年的动乱都是中华民国支持的,看似内乱的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无一不是中华军队在后面搞事。
当中华民国宣布缅甸、法属印度支那成为不可分割的领土一部分的时候,整个马来亚乃至东南亚的华人都沸腾了。
他们心中的希望越来越旺盛,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让整个马来亚的华人兴奋。
中华民国的海军居然在马六甲海峡旁边,全歼了来自英国本土的远东舰队。
深处马来亚,当地华人对英国人的恨是无法用语言来说明的,当然,英国人的强大也是刻在他们记忆里的,可现在,这个强大的帝国居然被祖国打败了,这怎么能让他们不欣喜呢?
随后,中国海军南洋舰队正式巡航南海,印度洋舰队也经常光临马六甲。
南洋舰队甚至好几次就在马来亚沿海出现,无形之中压迫着英国佬,让他们掂量着办,反正现在英国人在远东的海军力量比不上中华,陆军就更不用说了。
但是,骄傲如英国人又怎么会这么屈服呢?曾经的黄陂猴子怎么能站在伟大的大不列颠头上撒尿呢?绝对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英国新任海峡殖民地总督基里玛爵士可不是个保守派,相比前任阿特杨爵士,他俨然一副铁血总督的模样。
1...155156157158159...2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