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民国之铁血少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铁帅
冯庸听了这三个条件,不禁侧目看去,心知自己对叶清婉还是小看了,这三个条件颇有后世婚姻自主的原则,并且第三条兼顾了欧阳岚的情绪。顿时点了点头,“这些条件我都同意了。”
于是,叶清婉和欧阳岚对视了一眼,不禁喜笑颜开。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四百九十章: ‘上帝之手’
民国十一月末,一场突如其来的流感席卷了世界,战争的序幕就这样在另一场更大的灾难中拉下,人们似乎忘了一战,取而代之的是连西班牙国王都感染的h1n1流感病毒。
正因为如此,全世界人民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取了一个特别好记的名字,叫做‘西班牙大流感’。
伴随着战火的流感病毒传播十分迅猛,从美国堪萨斯州的军营,一直到中国、西班牙、英国,全世界除了大西洋极南地区的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幸免之外,就没有一处真正的‘乐土’了。
无法想象,在更加偏远,而且温度低到病毒都无法生存的地方,居然也有‘西班牙流感’的身影,可怜的爱斯基摩人,也因为这场‘瘟疫’,失去了不少人。
中华民国总统府。
“什么?你再说一遍?妈了个巴子,小日本看来是不想混了?”冯庸被这个消息气到了。
这场流感率先波及台湾,内陆地区罕有发现实例,所以,台湾卫生局第一时间调遣了全省732名受过4年医学教育的西医,可没想到这些西医,大部分都是日本人,并且拒绝为中华人提供帮助。
反倒是在台湾的日本侨民,在全省各个地方的日本医馆都能够接受良好的治疗,直到现在为止,台湾日本侨民患病死亡人数不到千人,而相反,岛上中华人民已然死亡过三千。
“少帅,现在是否调派沿海各省的医生护士前往台湾会诊?”中华民国卫生部副部长孙文问道。
“这样,立刻调遣福建一千名西医护士、广东两百名西医,立刻乘坐军舰,前往台湾救治百姓。”
“是!”
幸好经过冯家父子有意的培养或者吸收,福建已然是全国卫生体制最为完善的省份,不管是中医西医,人数都远超各省。
“来人!”安排完救治事宜之后,冯庸立即找来了副官。
“少帅!”
“命令台湾军团,将在台日本侨民全部赶上船,通通运往日本本州岛。”冯庸冷厉的说道。
“是!”副官心中不禁打了个寒颤,他也知道台湾现在是什么情况,三十万日本乔明绝大多数都得了流感,一旦运回日本,无疑给日本政府雪上加霜。
不过,他并没有同情日本,古人言,打蛇不死反遭其害,而日本就是盘踞在中华边上最毒的一条海蛇。
别看现在他们内乱缠身,可一旦有机会,他们必定会倾尽全力,谋害中华,田中奏折就是最好的例子。
此刻的台湾政府治所内,一堂人正翘首以望,等待来自海峡对岸的消息。
“报告!”突然从门外传来一声,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过去了。
谢持急忙问道:“是不是少帅有电报传来,赶紧拿过来。”这几天,为了‘西班牙大流感’的事情,把他折腾的都快疯了。
传令兵立刻回道:“报告省长,总统府传来两封电报,一份给您,一份给陈司令。”
“呃!”陈立一听,懵了,‘还有我的事情?’迫不及待的从传令兵手里接过电报,打开一看,不禁哈哈大笑。
这阵笑不禁引起在场诸位的好奇心,谢持更是迫不及待的说道:“少帅的电令上说什么,赶紧念出来!”
传令兵还以为是叫他呢?立马说道:“报告省长,少帅电令福建支援的一千名西医护士以及广东支援的三百名西医已经登船了,预计下午两点能够抵达台北市。”
“好哇!”谢持一听这个消息,整个人高兴的差点跳起来了,要知道治理这种范围性的疾病,最重要的就是医生,现在冯庸大笔一挥,愣是调了这么多人过来,足可保万无一失了。
他心想:这下子,小日本掐不到我的脖子了吧!去他娘的日本医生。
却不想边上的陈立又提了一个更大的好消息,“你们猜猜少帅电报上说什么?猜不出吧!哈哈!少帅让我把岛上三十万日本人全部送回他们家去。”
众人一片喝彩,奶奶的,这些住在台湾的日本人,他们早就看得不耐烦了,要不是说,怕国际上有所误解,恐怕早在收复台湾的时候,就把他们送下太平洋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如果这群家伙一直在台湾,岂不是让台湾人民无时无刻不再想起自己所经历过的痛苦。
“好彩!”谢持不禁赞叹道,不得不说,这个时候,这个决定是最为明智的,三十万患病的日本人是整个台湾的祸患,相比之下,患病的国人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将他们转移出去,在最大程度上给予了台湾大规模控制‘西班牙大流感’方便。
同时,可以拖延日本国内一统的进度,原本三国鼎立的局面,渐渐的因为日本天皇的凝聚力而打破,谁想突然出现的‘西班牙大流感’又打破了日本天皇的梦想。
整个日本现在跟西班牙一样,为这个流感病毒伤透了,如果此时此刻再给他们加上三十万患病者,绝对是雪上加霜,到时候,别说一统全国,就连自己会不会被干倒,都是一个问题。
一经接到了少帅的电报,台湾军政双方配合默契,在对付‘西班牙大流感’这个问题上更是统一脚步,军方将所有的日本人,不管患病如何,总之都送上船,运往日本本州。
而政府方面,特地留下了日本医生,现在的日本就等于一个大牢笼,一旦过去,生死未可知,日本医生绝大多数都不想回本土,只能在台湾安心治病,这多好呀!
整个台湾现在被‘西班牙大流感’覆盖了,从基隆开始,往南扩散至新竹、台中、台南、打狗、阿缑等地,或许是因为海运往来,花莲港和澎湖也出现了疫情。
所以,需要的医生数量那是越多越好,如此严峻的形势不容得他们不紧张。
从当天开始,台湾就已经严格把控来自各地的船只,患病者立马隔离开来,绝不允许他们进一步放大疫情。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四百九十一章: 黑暗中的亮光
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以冯德麟为首,下令军事管控沿海各个港口,海警全天候巡逻,不允许有丝毫懈怠,在沿海各个省份港口城市都设立了医疗点。
尽管内陆罕有患病案例,但是美国的情况足以让中华民国重视起来,自八月末开始,‘西班牙大流感’在全美肆虐,仅仅10月的一个礼拜,费城就死了4500人,芝加哥也死了3200人,患病者不计其数。
根据准确消息,这场风暴最先是从东海岸掀起的,并且有理由怀疑是从欧洲返回波士顿港海军士兵带来的,由于波士顿港舰艇上的海军被分派到了密歇根州以及伊利诺斯州。
而恰巧这两个州是美国中西部此次大流感肆虐的核心地区,这就足够说明问题了。
全世界重灾区主要是西班牙、英国、日本、美国,从这个数据上,我们很明显的看出,这些国家无一不是海运大国,而流感病毒因海运而发散的事实不容置疑。
恰恰人数死亡最多的是印度,一方面因为当地卫生条件差,另一方面自然是海贸转运枢纽的原因。
甚至于中华民国已经暂时性拒绝接入各国外来人士,并且将这些港口下来的人分开隔离,进行专门的检查。
.........
日本东京。
“八嘎雅鹿,支那人究竟想干嘛?他们想开战吗?”日本天皇破口大骂。
首相原敬眉头紧皱,毫无疑问,这件事带给他的困扰不小,甚至超过了关西叛乱。
日本驻中华民国大使传来消息,就台湾三十万侨民问题,中华民国外交部已经发布了外交照会,要求日本方面做好接纳本国人民的准备。
别说是现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日本国内叛乱未平,穷困潦倒之极,接收了这三十万来自台湾的侨胞,无疑是雪上加霜,哪里来得粮食以及金钱安排他们?
就算叛乱已平,日本也不能贸然接纳这三十万侨民,要知道这里面绝大多数都是患病者,全部接收肯定会加重国内疫情。
不得不说,中华民国这一手很毒辣,不只是延缓了日本国内一统速度,更让他们手足无措,没办法将精力放在其它事情上,有利于年底巴黎和会的行动。
“天皇陛下,不如我们拒绝?”也不知道是哪个没长脑子的大臣突然提出这个愚蠢的法子,差点没把天皇气死。
“八嘎雅鹿!你想让关东叛乱吗?”首相原敬不禁骂道,真他妈蠢,这个紧要关头,关西叛乱已然牵动了全日本国民的心绪,在关西叛军与天皇政府之间犹豫不定。
此时此刻,若是拒绝接收三十万来自台湾的侨民,无异于将底层国民推向叛军,到时候不单单国民心寒,恐怕就连前线的将士也会心中不宁,以至于骚乱不断。
裕仁天皇长吁了一口气,随即吩咐道:“命令我国海军全员出动,迎接国民,务必保证这三十万国民的安全,同时,内务大臣做好准备,务必让这批国民有所居、有所食、有所医。”
尽管他知道这三十万国民的存在,让全国的窘迫提升了一个档次,但是他不得不这样安排,因为这三十万也是他的子民。
首相原敬眼中不禁闪过一丝敬佩,设身处地,他未必能做到天皇这么好,这三十万国民用好了,或许是一个奇招。
关东乃至北海道的国民听到这三十万国民被妥善安排的消息,心中不安必定会得到抚慰,而关西百姓或许也会心有波澜,这对于统一大业绝对是大大的有好处。
不过天皇的如意算盘怕是打空了,由于日本海军的封锁,所以关东、四国岛、九州岛早在八月底就已经没有接纳外来人士了。
所以,此次‘西班牙大流感’爆发的浪潮似乎在他们那里没惹起多大波澜。
反而因为当地推翻了天皇统治,下层百姓得到解放,不宰像以前那样,被地主、官僚剥削。
并且,当地学习苏俄经验,实行集体配给制,一起劳作,一起吃喝,没有人不均,自然不会有多大矛盾,早期的苏维埃主义还是美好的。
次日,中华民国总统府也波澜起伏,冯庸不断盯着电报室,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台湾。
“少帅!”卫生部部长汪声铃气喘吁吁的说道:“好消息!好消息呀!”
冯庸惊奇的看着他,随即说道:“喝口水,慢慢说,天塌不下来!”
“是!”汪声铃顿时端起了边上的一杯茶,大口大口的喝着,看样子这阵运动很强烈呀!
随即他立刻说道:“少帅,琼州卫生局传来消息,当地发现的数十例流感患者已然得到抑制,病情好转,并且轻微的患者已经痊愈了。”
什么?冯庸顿时惊了,这场流感已经爆发快一周了,他集中了全国医生都没找出办法,可天怜见,这办法居然自己出来了。“快说,他们是怎么治好的?”
汪声铃立刻答道:“琼州最早的病例是今年春天在海口长流镇发现的,当时的患者流感病毒也不凶,当地有一名老中医就开了服药,把那个患者治好了,并且没有复发迹象,所有人也就没在意。
月初,琼州爆发了大规模流感疫病,几乎大部分港口都有相应的患者,但是这个长流镇却没有一例。
这就让琼州卫生局很是惊奇,于是调查发现,当地不是没有患者,而是患者在初期就已经被治好了,几经调查之下,终于找到了那名老中医,并且从他手里得到了药方,相继治愈了琼州境内轻度患者,有效的抑制了流感。”
“重病的呢?这个方子有没有在其它省份试验过?效果怎么样?”冯庸迫不及待的问道。
奶奶的,这个‘西班牙大流感’要搞死人哪!来势汹汹,死亡人数已然超过了千万,极大多数都是印度人。
就连中华民国也死亡了上千人,可见多凶猛,以至于全国那是如临大敌,连海港都封锁了。
现在好不容易出现了救星,能不激动吗?这可是一个‘大杀器’!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四百九十二章: 心生一计
汪声铃肯定的说道:“少帅,老中医提供的方子,琼州卫生局已经提供给台湾了,据那边传来的消息,效果很好,重病患者病情没有继续恶化。”
“好哇!”冯庸高兴不已,连忙说道:“关键时刻还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靠谱,这样,专门建设一个全国最高医学院,医学院院士之位颁布给我国德高望重的医生,并且将汉医、蒙医、藏医、苗医通通列为其中之一。”
“是!”汪声铃很开心的答道,要知道身为中华民国卫生部部长,当然更希望自己国家的传统医学得到发展,而不是被人家的碾压。
毕竟中医产生自原始社会,在春秋时期已经形成完善的理论,出现了解剖、医学分科,数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岂是西方那寥寥数百年基础能够比拟的?
相比医学范围,西医因为欧洲殖民运动,于是从欧洲传播到美洲、非洲、大洋洲甚至亚洲。
但是我们中医也不弱,自古影响着周边国家,例如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并且在日本、朝鲜已然形成了从属于中医的医学分系。
若不是近代由于清王朝的没落,我国受西方入侵,国运衰弱,于是西医大量涌入东方,冲击着中医正统地位。
再加上一些崇洋媚外之徒主张医学现代化,不断贬低中医,导致传统医学不复往昔。
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西医见效快,中医见效慢,但是西医治疗留下的后遗症太大,而中医则不然,温和的方式导致留下的后遗症特别小。
用句更直白的话来说,西药能吃死人,但是中药吃不死人,所以在农村更多人选择中医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来人。”“少帅!”
“立刻将欧洲派遣军的情况呈报上来,我要最新的。”“是!”
几分钟后,副官带了一份文件过来,“报告少帅,欧洲派遣军最近的消息都在这里了。”
“好!”冯庸立刻接了过来,细细翻查,可眼前的文件却让他愁眉苦恼,本以为台湾是我国受大流感肆虐最盛的地区,恰恰忽略了流感发源地——欧洲。
果不其然,处在法德边缘的欧洲派遣军更加直观的面对这场‘瘟疫’,伤亡惨重,死亡人数已然过千,患病人数超过了六千,且人数还在不断上涨。
就这么几天下来,欧洲派遣军可用士兵堪堪达到十万,若是继续下去,恐怕未战先败。
于是他立刻命令道:“汪部长,马上调集一批中医以及所需的中药,立刻送往欧洲,我们的将士正在苦苦煎熬。“
汪声铃严肃的答道:“是!少帅,我立刻命令琼州的中医赶赴欧洲,至于所需中药,我国各个地区都能够找到一大把。”
他当然明白欧洲派遣军对于中华民国的重要性,这可是中华民国唯一一支在异域的军队,必须保证万无一失。
“什么?”冯庸又被惊讶到了,不禁问道:“我没听清楚,不好意思,麻烦你把刚刚最后一句再说一遍。”
“是!少帅,治疗流感所需中药很普遍,我国遍地都是,除了青藏高原以及西伯利亚地区。”
冯庸似乎有些明白了,这个药方应该不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或许是很早之前就有的,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优化,已经变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便民药方。
所以,那些药方上所需的中药都是最普遍的,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汪声铃说这些药各个地区都能找到,唯独青藏高原、西伯利亚地区。
高原地区气温低、海拔高,生长的植物异于其它地区植物,而西伯利亚,这等苦寒地区,生长的植物无一不是耐寒植物,中华领土上大部分植物都不适合在上述地区生长。
汪声铃也机灵,顺势说道:“少帅,琼州老中医所使用的方子叫做银翘散,是清朝吴瑭所著《温病条辨》上面记载的,而《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上面都有相类似的方子。
而且这些方子所使用的中药,多是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甘草这种随处可见的植物,并且可代替的药草品种很多。”
这样一说,冯庸大概明白了,这个所谓的‘银翘散’,他好像听过,后世有制成的药丸,主要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口干咳嗽,咽喉疼痛,小便短赤。
难怪,说白了,‘西班牙大流感’其实就是h1n1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万变不离其宗。
或许西医之所以没能制止它的蔓延,恐怕跟技术不无关系,像后世的磷酸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包括含有金刚烷胺的药物,以目前的技术尚不能提炼出来。
经常用于治疗感冒的那些药物,仅适合用于乙型流感,而甲型流感病毒这种变种,已然有了相应抵抗力,所以并不起效。
但是中药的话,方子虽然都是治疗感冒的,但是因为症候不同、程度不同,所以用药成分不一,就连药物剂量都不一样,何谈病毒抗体?
他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后世的‘非典’,国家要大力支持中医发展,是因为在大多数病例上,中医更适合人类。
既然是这样,那不如,冯庸心里产生了一个大胆的主意,随即问道:“汪部长,卫生部能否在短时间内调集大批药物,并且配制成‘银翘散’?”
“呃!”汪声铃有些懵,“可以使可以,但是这些用来?我们国内好像。”
冯庸没有管他,大手一挥,随即说道:“这你就别管了,我另有他用,这招用好了,不只是将我国中医之名传遍世界,更能创造一笔收入。”
既然少帅都这么说了,他还能说什么呢?只能应到,并且保障在一个礼拜内配制出够百万人使用的银翘散。
得到了卫生部部长的保证,冯庸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喜意,这对于他的计划有着绝不仅有的好处,或者说是无本之利,这些药材大部分是天生地养的,只需要付出一点人工就行,而到时候换来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四百九十三章: 救星
欧洲参战军司令部内,吴佩孚坐立不安,这些日子,因为流感问题,非战斗减员十分严重,损伤几乎是十分之一,再这么下去,恐怕接下来,这部队都没战斗力了。
正当他愁眉苦脸之极,门外突然传来一声,“司令,好消息!”却是参谋长方刚喜笑颜开的走了进来。
呃?顿时他懵了,什么消息能让平时比自己还着急的参谋长笑成这样。
他可是最知道方刚的人,平时做事一丝不苟,鲜有欢笑之时,尽管才相处一个月,但是这个来自福建的汉子赢得了他的尊敬。
在这段时间,方刚充分完成了属于参谋长的工作,如果没有他,恐怕欧战参战军的组建训练工作不会这么快完成。
最重要的是,欧洲参战军的后勤工作全部由他处理,包括流感患者,所以压在他身上的担子并不轻,平时看起来比吴佩孚还要愁眉苦脸。
“我的大参谋长,你就别卖关子了,有什么消息赶紧说,你瞧我这个样子有心情开玩笑吗?”吴佩孚一脸无奈,明眼人都能感觉到他心里的那丝疲惫。
方刚也没继续掉钓他胃口,立刻说道:“本土已经找到了治疗这场流感病毒的方法,并且在琼州、台湾经过实践,少帅已经让一批医生带上药物出发了,预计明天中午就能抵达这里。”
“好哇!”吴佩孚听了这消息,高兴的猛一拍大腿,整个人都清醒不少。
这下子,最大的难题被解决掉了,随即他命令道:“让下面各个医院做好准备,腾出房间,等祖国派来的人以及药物一到,立刻投入治疗工作当中,务必让我们患病的士兵得到最好的帮助。”
“是!”
十一月末,中华民国卫生部公布了一则消息,而这则消息牵动了全世界医学人士的心绪。
毋庸置疑,当世界人民还在‘西班牙大流感’的灾难中苦苦挣扎时,中华民国已经找到了出路。
并且用事实证明了,他们的方法完全可以抑制甚至消灭甲型h1n1流感病毒。
最开始,西方世界是不信的,他们还把中华民国的照会当做无稽之谈,但是德国人率先相信了中华,并且在欧洲参战军医院的帮助下,有效的抑制住了流感病毒的肆虐。
它们的伤亡率一下子从世界前六下降到二十名开外,要知道这场流感其中也有些许战争因素的存在,并不是简单的疫病,所以,这个消息一下子震惊了世界各国。
紧随德国之后的是美国,美国总统亲自派国务卿前往中华民国首都,从冯庸手里得到了一则名为‘千金方’的中医治疗方案。
甚至于日、荷、西、葡、法、英都相继派人前往中华民国,事实上,中华人展现了他们博大的胸怀,不管是谁来,通通都把这个方子交给他们。
可这则‘千金方’是纯粹的中医法子,对于完全不懂中医的西方世界,那就等同于巫术,就连同出一源的日医、韩医都搞不明白,那给了他们又有什么用呢?
于是,中华民国卫生部旗下国家制药集团开张了,将‘银翘散’变成成品药,随即出售给世界各国。
在这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内,中华民国因为‘银翘散’业务,获利超过三十亿华元,比抢钱来得还快。
.......
德国柏林。
“参谋长,中华民国欧洲参战军司令部向我国提供了价值一千万华元的‘银翘散’,我国是否应该就此次援助,向国民展现中华民国与我国的伟大情谊。”德军副总参谋长威廉·格勒纳说道。
1...135136137138139...2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