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铁血少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铁帅
朱尔典当即端起茶来轻抿了一口,尽管英国人的喝茶方式比较特殊,可在中国呆了这么多年,他更喜欢这种不加任何东西,只是茶叶与水的结合物。
“滋!”一股淡淡的清香弥漫在鼻前,似兰花一般,高昂不轻散,入口更是甘甜,滋味醇厚,且回味无穷。
他不禁说道:“好茶,武夷山大红袍果真是名不虚传。”
“哦?公使阁下如何能判定这是武夷山大红袍?须知我国茶种多达上千,类似感觉者数不胜数。”冯庸促狭的笑道。
朱尔典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然后回道:“少帅这可是在考我呀!也罢,我就说一说,这茶水橙黄带亮,清澈艳丽,叶片淡绿带黄,喝到嘴里既有红茶甘醇,亦有绿茶的清香,更重要的是里面有股子韵味,我想这应该是‘岩韵’吧!”
果然是‘中国通’,就连我国都有许多人不知道‘武夷山大红袍’,可他说的一点都没错,‘武夷山大红袍’号称‘茶中状元’、‘岩茶之王’。
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生长在悬崖峭壁之间,不受到其他植物的影响,吸收天地精华,自然纯粹,喝到嘴里自有一份韵味。
“啪啪啪!”冯庸鼓起掌来,尽管对英国人有些莫名的看法,可眼前这个‘中国通’值得他喝彩,知识够渊博的呀!
当然,内心的防范又多了一层,这家伙能够对茶了解这么深,就说明他对中华民国了解的很通透,以后对付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
朱尔典却不管他,时间不等人,再这样扯下去,鬼知道会扯到什么时候,不如直接进入主题。
当即说道:“贵我两国一项交好,今日我前来自是为了见一见天下闻名的少帅,结一份善缘,不知少帅对藏南有何看法?”
“哦?藏南?既然阁下都说了是藏南,那就是我国自古以来的领土喽!对于这种大义上的问题,我冯庸都秉承一个态度,国家利益不可损坏,如有不怀好意之徒,那我南方自治政府的五十万大军也不是吃素的,不知阁下以为如何?”冯庸用一股莫名地眼神看着他,同时把这个皮球踢了回去。
“当然,我对于少帅维护本国利益的行为很是钦佩,至于这藏南地区,本就是贵国领土,当年贵国西藏叛乱,不少歹徒流窜到我国印度。
出于无奈之下,我国只好暂时驻军藏南,维护地区稳定与和谐,既然此时此刻少帅已经解决了西藏问题,那此处自是应该交给贵军。
我国政府对此也是同样的意思,所以特命我前来肃清,以免双方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四百二十二章:你情我愿
果然是一只老狐狸呀!把不要脸的事情愣是提升到了正义高度,这种无耻让冯庸很是钦佩,‘哎呀!我要是有他这不要脸的三分功夫,啧啧啧!什么日本哪!美国、俄国那都是小意思!’
的确,明明是英国佬垂涎中华富庶之地,试图插手,于是暗自鼓动西藏分裂分子,其中不乏英国培养的,几次三番掀起战争,且都在敏感时期。
使得当时的我国政府无暇顾及,于是藏军愈加猖獗,英国人也就明目张胆的宰割我国领土,何其无耻可恨?
现在居然说他们是为了保护地区安全,这做法很像是后世的美国佬,啧啧啧!
“哦!我还好奇呢!为什么西藏那些个反叛势力手里那么多英国武器,还都是先进货色,感情是他们去贵国劫掠了一番,这下我就明白了,原来这是军队用枪,啧啧啧!
不过这些叛军还真是弱,根本无法想象,一战击溃,几天不到,居然全部清光了。
也不知道是哪个白吃训练的,这水平,简直比我国山里面的猎户还差。”
这番话听得朱尔典都想骂人,奶奶的,打人不打脸,可你看,冯庸一巴掌又一巴掌拍过去,全打人家脸上了。
什么叫叛军手里的军队用枪,那不明摆着说,你的士兵连西藏那些牧民都不如,居然被人家打败了,还抢走了武器。
最可恨的是,后面他还补了一刀,说这种叛军是谁训练的,比山里猎户还差,这不直接说英军不行呀!
尽管他心中怒火燃烧,可他还是表现得一副如无其事的样子,“少帅说得不错。看来贵军部队战斗力很强,就这么几天,把整个西藏都收复了。
可我有一点不明白,既然西藏已经被贵军拿下了,那些个残匪也被清剿干净了,那还要驻军干嘛?”
‘呵呵!小兔崽子,憋了这么久,总算进入正题了,这才是你今天来得目的吧!’冯庸当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可就是拖着他,不肯直入主题。
“哦?驻军吗?试问贵国在自己领土上难道没有军队?那就说明贵国的治安很好,想必阁下也知道,这我大中华是吧!地域辽阔,不比其它地方,一个小岛。
奥!不好意思,我没有嫌弃贵国的意思,这是举例,你看日本是吧,都这样。
这个现阶段,我国还没有统一,所以地方军阀混战,一不小心就打到我这来了。
虽然我是个爱好和平的人,不喜欢整天打打杀杀,但是我麾下一万万的百姓是吧!我得为他们的安全负责,所以放点军队防贼!”
冷不丁的又插了英国一刀,要是可以的话,人家朱尔典都想拿着刀子砍死他。
奶奶的,你爱好和平?凑不要脸,那你从今天开始一直掀起战争,东南大战、西南大战,还怕别人打你,你不打别人就好了。
“少帅阁下的意思我懂了,可这藏南地区,是我国印度与贵国的重要地带,也是双方交易往来的要地,弄这么多军队在那里,难免会让百姓觉得不安宁,您觉得呢?”
“哦!好像也有理哈!那阁下觉得该怎么办才好?”冯庸在那装傻充楞,事情的发展完全按照他的剧本出演,心里都快乐了。
朱尔典一看他这么好说话,不禁嘴角浮起一丝微笑,心道:‘好家伙!这下子露出马脚了吧!一个小屁孩,年轻气盛的,知道什么玩意呀!稍微一忽悠,天都不知道是哪边。’
不如趁热打铁,立马说道:“为了贵我双方的友好往来,我国决定只派一个连在边界巡逻,贵国以为如何?”
“那好吧!我军也派一个连!”
表面上,双方都是一个连,半斤八两,没什么危害,而印度那边也对南华放心了,可实际上,缅甸境内雄踞克钦邦的起义军就是南华支持的。
以野人山为基地,蚕食了克钦邦北部地区,成立了所谓的克钦自治区,拥军三万,这里正好毗邻印度,藏南地区就在边上,四万大军就等于随时可以调到藏南。
于是,在双方满意的前提下,达成了这一项完美的合作。
同日,印度总督调集两个师,对缅甸境内的起义军进行围剿,尽管实力强劲,但是起义军以游击队形式拖住了英印军,使得英印军在缅甸实皆省、钦邦止步不前,暂时只能控制住缅甸南部三个省份。
而缅甸的起义军势力得到南华的大量援助,实力不断扩大,烽火燃遍了中部各省,这还多亏了缴获了密支那一个英军武器修理厂,稍微扩充一下就可以生产简单的英军弹药。
虽然克钦自治区、掸邦自治区用不着,南华直接在后面挺着呢!可其它地方的起义军绝对需要,总不能全用南华武器去支援人家吧!
到时候想看不出来都难,偌大一个缅甸流通着大批德式武器,除了南华还有哪个势力能够拿出来?英国佬也不是傻子。
这个突如其来的手笔可以说带给了南华司令部一个超大的惊喜,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英印军的问题,还可以借着这个机会侵吞缅甸,何乐而不为?
..........
广西百色城外军营里。
浩浩荡荡站着三万人,清一色深绿色军装,手上拿着闽制g98卡宾枪,嘿嘿!其实就是缩短了尺寸的g98步枪,这可比缅甸那些势力强多了。
毕竟是训练了好几个月的士兵,前身都是中华民国赫赫有名的桂军,战斗力可见一般!
陆荣廷站在高台上,看着乌压压一片人,心中感慨万千,这只军队可比自己以前那只要强不少,虽然人数有点少,可偌大一个越南难道还会缺人不成,到时候扩充个十万人不成问题。
瞧瞧这些人拿着的武器,清一色步枪就不用说了,每四个人一挺mp18冲锋枪,还有掷弹筒、轻重机枪、迫击炮等等,这火力对上东南亚的法军,那不是大炮打蚊子呀!
他回想着半年前,自己还在广西跟福建军打得热火朝天,简直好笑。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四百二十三章:感慨万千
谁也想不到,转眼间,他就从一个打内战的军阀,变成了为国开疆扩土,或者收复失地的英雄好汉,内心的舒爽,那真不是以前当桂系大帅时候能比的。
这还得多亏了冯家做人醇厚,换做其他人,哪个肯让手下败将带兵去外面作战,不千方百计防着都算仁慈了。
相比于北洋那些人,南华这边明显格调更高,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一边热衷内战,一统天下,而另一边尽管也是不断打仗,准备一统,可人家同时在提升自己实力,且把局都布到外国去了,孰优孰劣,可想而知。
他越来越相信,未来的中华民国绝对是冯家父子当权,当然,如果全国都像南华这样,也不失为一件好事,百姓富足,国力充沛。
时间也差不多了,陆荣廷看了一眼手表,七点五十九分,还差几秒就到了。
他点了点头,朝麾下的老伙计林俊廷示意到,这次出征,就靠他们两了,一个司令一个副司令。
至于陆裕光则是进入南方陆军大学指挥系深造,陆荣廷自然是支持的,要知道他现在也相当等于给南华打工,既然少帅看得起自己义子,那自是不能驳了他的面子。
更何况,谁都知道南华现在缺的就是自己培养出来的军官,陆军大学的格调不低,那些个师团级军官,哪个不是在里面进修过。
到时候,陆裕光出来,至少也是南华军的团长,上校级别,要知道南华军只有区区不到三十个少将,好些师长都是上校,这算是高层了。
“报告司令,全军准备完毕!”
“出发!”
三万士兵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奔向火车站,他们乘坐火车到边界,这样更快一点。
十月初,一只号称‘交趾人民军’的部队出其不意的攻占了越南高平、老街两大边界城市。
并且在一个礼拜的时间内,四处进攻,不断攻城略地,谅山、下龙、乃至河内,整个法属印度支那东京地区,也就是越南北部,都在交趾人民军的控制之下。
一时间,偌大的东南亚,以缅甸、越南叛乱为两侧,声势浩大,鼓舞着世界殖民地人民。
不同于缅甸的四处开花,交趾人民军在占领越南北部之后,并没有贸然进攻整个越南乃至老挝、缅甸。
而是细心经营,让当地熟悉华语的人充当管理层,自己则充当太上皇。
还真别说,中华自古以来的智慧可不简单,以夷治夷的手段绝对牛逼。
本来越南就是汉化最严重的地区,对中华民国人的统治,并没有多大抵触情绪,现在陆荣廷又让当地人治理当地人,那谁还反对呀!
于是,在交趾人民军扩军期间,出人意料地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无数平民踊跃参军,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不对就扩充到十万人。
毕竟有南华在屁股后面支持,要钱给钱,要武器给武器,完全不是问题,这十万人要是训练好了,称霸中南半岛都不是问题。
所以,他们才会潜心修行,准备一句震惊世人,还真别说,当过大帅的人不只眼界高,胃口更大。
陆荣廷看见情况出乎意料的好,于是便不满足于南华制定的蚕食政策,而是重新订立了战略,以越南北部为基地,粮食之类的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等到这批新兵全部训练完成了,就算法国佬来十万人,他也不怕,论武器装备、战术战略,双方不相上下,甚至交趾人民军的部队训练方式还优于法国。
毕竟是南华教出来的,哪些个跨越时代的战术理念足以拉大双方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中南半岛不比欧洲平原,一览无遗,适合堂堂正正的大兵团作战。
这里地形复杂,如果不是专门训练过的山地作战部队,恐怕刚来就会因为气候条件等原因,损伤过半。
要知道交趾人民军招收的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就算是原来的三万桂军,那也是生活在广西丛林里的小伙子。
这里的山林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自己家,主场作战,战斗力不说几倍上升,至少比锐减的法军要好得多吧!
所以他打算十万大军苦练内功,一朝出鞘,荡平整个中南半岛,不管是法属印度支那,还是英属印度缅甸省,通通都是我的地盘。
当然,他不知道缅甸也是南华一手操作的,毕竟这种事事关重大,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说出去的。
鉴于东南亚的糜烂局势,英法再度站在一起,准备夺回属于自己的殖民地。
联手当然是不可能的啦,毕竟人心难测,英国怕法国垂涎自己的缅甸,法国怕英国插手自己的法属印度支那。
国际上把东南亚各地兴起的叛乱称做‘第一次亚洲反殖民运动’,毕竟这次的规模比较大。
以越南、缅甸为两端,柬埔寨、老挝纷纷出现了起义,这些起义都是南华在后面支持的,既然乱了,那就更乱一点吧!
日本看见英法的惨象,心里总算平衡了一点,毕竟自己国内烂成一锅粥的时候,这些国家没在后面少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美国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坐看英法日俄的烂局,以及欧洲诸强的分裂。
在这些美利坚商人的眼里,除了自己的利益,管它天翻地覆,更何况原本欧洲诸强的削弱,有利于美国的崛起。
他们早就看不惯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了,凭什么你们可以做霸主,可以拥有那么多的殖民地,而我却只能跟在屁股后面吃灰。
我也不弱,既然你们不愿意分点给我吃,那我就自己拿,皇帝年年坐,今年到我家,谁也想不到通过世界大战,美国原本被英法德看不上眼的工业底蕴,慢慢地增强到他们叹为观止的地步。
苏俄却是很乐意看见东南亚的局势,毕竟‘全世界无产阶级都是一家’这个口号是他们喊出来的,不管是不是真心话,但总要做表面工作吧!他们甚至通电支持缅甸、越南人民运动。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四百二十四章:浑水摸鱼
这份通电可算是打在英法脸上了,明摆着叫好,不过苏俄也不管那么多,反正英法已经是敌人了,撕破脸又怎么地?
难道人家都明目张胆的对付他们了,他们还要笑着脸欢迎不成,要不是实力不济,恐怕苏俄都得汇合德意志帝国,把英法美这些协约国给干了。
毕竟当年沙俄也是协约国中的一员,死伤无数,怎么着大家也是一起的,不念旧情也不能落井下石吧!
现在可倒好,德意志帝国还没打倒,拳头直接朝着我砸过来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英法还能说什么呢?只能在电报上哼哼唧唧,难不成真的派遣大军过去打苏俄不成。
想多了,就算他们此刻恨得牙牙痒,可也得有实力呀!德意志帝国余力尚在,人家还没输呢?
整个协约国的主力还在牵制着德军,要不然也不会许诺诸多利益,让日本、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派遣参战军去对付苏俄。
德国虽然自身难保,可看着英法倒霉,大家都开心,就是这种思想,我不爽那你也别爽,比比谁倒霉。
甚至因为这件事,让德军原本日渐低迷的士气回笼了,不少高级将领都嚷嚷着再战天下。
最开心的莫过于南华了,偷偷地放了个地雷,结果炸了一大片,日本、英国、法国这些列强,统统被自己玩弄于手掌之中,何其解气!
现在远东最大的势力国都被搞得无暇东顾,剩下的美国在华基础薄弱,就算想插手,也得有空子让他钻哪!
所以,南华完全可以放开手脚,进行自己的扩张,不对,是统一大业。
十月五日上午八点,福州司令部内,冯庸与蒋百里看着沙盘,不断走动,如果此时有个懂行的人,就会发现,面前这块沙盘根本就是青甘边界地形图。
各处布置一应俱全,甚至连哪里有土匪都标明了,简直可怕,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南华的情报搜集工作做得很溜。
“百里兄,你看这里,这里,还有那里,这三处地方都是平坦的大道,最适合军团作战。”冯庸用手指着几处插着绿色旗帜的地标,缓缓说道。
蒋百里不禁摇头,这哪里还需要看呀!整个青海的地形都平坦不已。
不过,起起落落难免有的,坦克的越野性能有限,必须要挑一个基本落差小的地域,才好进军,省得中途生变。
所以他仔细的看了看地图上那几个被特别标记了的地区,还真别说,冯庸的战略眼光真不错,这几处是整个边界地势最为和缓、落差最小的地域。
而且四通八达,官道就在旁边,有路总比没路好,就算南华的机械化军队能够越野,但是该省点力气的时候,也得省点。
他不禁赞叹道:“不错!少帅选得这几个地方的确是最适合我军突破。”
“如此就定了,这里就是我们进攻青海的前站,务必要保证一击即中。”冯庸郑重的说道。
要知道这可不仅仅是青海的问题,青海的拿下关乎整个西北大局,尽管可以同时进攻青甘两地,可通往新疆最好的办法就是从青海出兵,然后汇合西藏驻军,迅速拿下。
不是南华不想从西藏进军,可实在是没办法,西藏不比青海,整个省份都在青藏高原巅峰区,不是本地人或者专门训练过的,十有八九会被高原反应折腾掉半条命。
就是邻近的西康、青海、新疆人都未必能够适应的了如此严峻的环境,更别说南方来得军队了。
时不我待,不可能专门安排几个月给部队适应当地环境,只能另辟蹊径,在青海大举进兵。
而西藏出动一个机械化步兵师作为偏师进攻新疆,剩下的一个步兵师还得防御呢!
因为西藏新近归附,人口也不多,所以当地武警总队、驻军之类的都还没成型,暂时只能用西康的武警总队来维持秩序。
尽管跟英国有了口头约定,可谁不知道合约就是用来撕毁的,更别说这种口头协定了。
所以不得不防着印度那边,阿三战斗力虽然弱,但是弄个十几二十万过来,双拳难敌四手,一个师哪里招架得住。
突然,外面跑进来一个传令官,看样子倒是蛮着急的,大叫道:“报告少帅,特统甘肃分局来电,鸡已安眠,足以宰!“
冯庸、蒋百里二人对视一眼,眼神中略带一丝激动,这就意味着西北收复战可以开始了。
这个时期的甘肃可不仅仅是后世的那点地区,还包括宁夏、青海,实为青甘宁的中枢。
尽管青海要拿下,可甘肃也必须同时拿下,这样才能切断两地间交流来往。
很奇怪的是,甘肃兰州虽然表面上说是青甘宁地区的中枢,但影响力仅限于周围。
也就是说,甘肃中枢政府掌控地方力度不够,而地方无论是宁夏还是青海,都有军阀势力的存在。
首先以马家为主的回族势力,边上汇聚了撒拉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影响力覆盖宁夏、青海、河州、临洮等,因为这些地方都是伊斯兰教的教域。
特别是由于甘肃之地,一项被国人视作偏僻不毛之地,经济条件落后,所以当地百姓受辛亥革命影响不深,封建残留浓厚,特别是还处在小农社会,工厂之类的现代化工商业基本不见。
所以,以回族为主,大多数少数民族都围绕着马家军阀,可以说,他们就是地头蛇一样的存在。
其二就是北洋势力,以甘肃督军兼省长的张广建为中心,孔繁锦和张兆甲为枝叶,围绕着兰州等接近中原的地区,当然这里也是经济最为繁华的地方。
特殊的历史原因,造成了西北严重的民族矛盾,回族曾一度掀起反抗运动,大肆杀戮汉人。
当地汉族特别没有安全感,所以都接近北洋势力,得到当地豪强的支持之后,北洋势力也在西北扎根,同回族马家势力势均力敌。
这种复杂的环境,于是就形成了各处军阀交错,这也就给了南华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四百二十五章:猛虎出笼
正因如此,南华才下了大本钱,组建以甘肃分局为中心的特统西北办事处。
甘肃分局的最主要任务就是摸清当地军阀分布势力以及专门的兵力布防,为大部队进攻提供准确的情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既然他们都发消息来了,那就说明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发起最后的战役了,一统西北,拿下四分之三的疆土,也为了更好实施少帅心中的那丝想法。
短时间之内肯定是不可能统一全国的,而且统一全国也不符合现在的利益诉求,与其如此,不如让北洋暂时顶在前面。
然后南华偷偷布局,不管是唐努乌梁海地区,还是葱岭外围、藏南、越南,这些都是冯庸的手笔,韬光养晦这话没错,可时不我待,先埋下暗子,等到真正行动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
这才是他们的精明之处,北洋政府在明面上扛刀,就算这些地方真的被人发现了有问题,但是要找,也是先找北洋,嘿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