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铁血少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铁帅
不一会就看见对峙着的两伙人,一伙是十几辆染成草绿色迷彩的三轮摩托车,另外一伙是穿着灰黑色军装的藏军,还别说,人家着军装做得蛮有地方特色,上面多是藏族花纹鸟兽。
前头部队一看,咦!这他妈人都混到一起了,哪里像对峙呀!明摆着兄弟叙旧呀!
还真是侦察营的士兵都下车在一边闲聊呢!至于藏军,也把武器仍在一边,跟侦察营士兵谈笑风生,可见气氛有多愉快!
看得日渥不基一头黑线,格老子的,啥玩意,咋就整不明白了呢?到底是不是敌人啊!
他急忙让‘越野车’开到最高速度,‘呼’的一下子就来到了侦察营聚集地。
“报告师长!”侦察营营长一看见师长那坐骑,整个人立马就严肃起来,老老实实的答了个到。
“你给我说说,这咋回事,老子有点懵!”日渥不基当即跳下车,拿着马鞭挥斥方遒。
还真别说,这家伙!自从不骑马了,用上铁家伙以后,可一点也没忘了自己的老本行,上哪都带着根马鞭。
“啊!”侦察营营长看了眼旁边,然后回道:“哦!这个呀!这些是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卫队,专门过来迎接我们的,不只这样,拉萨四周都派了一只卫队,广撒网吗!这不就等到我们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日渥不基这才明白过来,感情不是人家神通广大,而是有计划的等待,这拉萨一共四边,每边一个卫队,所以保证能够接到南华军。
好家伙!四个卫队,每个卫队要是都像眼前这般,岂不是有五千人,这十三世达赖喇嘛实力不错呀!
要知道全西藏的藏军加起来也不过一万多人,这个光是人家的卫队就占了二分之一,啧啧啧!
其实她也不想想,人家是谁?是西藏政教领袖,如果说西藏谁势力最大,莫过于十三世达赖喇嘛。
如果不是英国佬联合了大多数王公,还真就不一定能干得过他,当然其中也包括是十三世达赖喇嘛配合的缘故。
毕竟满清王朝、北洋政府给人家造成了无法比拟的伤害,人家爱国,可你们不爱,不帮忙就算了,还拆台,这谁能忍受得了,要说不失望那是假的,没反咬一口就不错了。
更何况人家现在保持中立地位,难能可贵呀!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四百一十一章:请!
“长官好!我是卫队长贡布,至尊亲自派我们前来迎接贵军,他在大昭寺等着诸位呢!”卫队长倒是蛮机灵的,不用侦察营营长介绍,立马就自己出来问候。
日渥不基微笑着回道:“你好!你好!感谢藏族兄弟如此热烈的欢迎,我代表南方民主自治政府陆军表达我的敬仰之情!”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这个十三世*喇嘛是福州方面军部特别要求争取对象,他哪敢乱搞呀!
保不齐人家以后就是南方民主自治政府在西藏的管事呢!就算不是,那南华军在西藏还得依赖人家照顾呢!
贡布立马伸手示意道:“请!”
“哦!好!”日渥不基当即决定,跟在这只*卫队的后面进去拉萨,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是最好的。
就算不行,这一个武装到牙齿的南华陆军师也足够控制住拉萨局面了。
浩浩荡荡的车队跟在*卫队后面前往拉萨,还真别说,人家够富裕的,人手一匹马,至于是不是良马,那就不知道了,毕竟没人细细观察。
马匹的速度虽然没有汽车的速度快,但也不慢,特别是日渥不基让人放慢了速度。
毕竟带路的人都没走,你跑人家前头去,这不是搞事呀!还是和谐点好。
不一会儿就看见拉萨城了,还真别说,作为西藏首府,藏传佛教圣地,这里倒是繁华的很,就算是比起西康首府原来的雅安来,也强一筹。
大大小小上千座白色建筑屹立在这片土地上,蓝天白云,背靠连绵的大山,何其美哉!
没整修过的雅安还真比不上人家这里,井然有序的房屋建筑本身就是一种风光,更别说还有好些佛寺庙。
日渥不基带着警卫营跟着卫队长贡布径直朝着大昭寺奔去,至于第二十二师的其它部队则驻扎在城外,以免扰了藏民安宁。
更何况,十三世*喇嘛已经表达了自己的善意,拉萨属于他的控制范围,大肆进兵岂不是挑衅人家。
大昭寺在拉萨城中心位置,它可不只是那一座庙,以大昭寺里面的释迦牟尼佛殿为中心,其它殿都围成一圈,这是第一重,也被人家称作“囊廓”。
在这一圈外面是大昭寺的外墙,外墙与“囊廓”之间,被人家称作八廓,至于这外面的街道也叫八廓街,八角街的意思啦。
大范围的话,就是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全部包括进来,形成一个大圈,被称作林廓。
这样一来,计划整个拉萨都在大昭寺的覆盖范围下,可见十三世*喇嘛的统治地位有多坚固。
这里本就是藏传佛教圣地,其中,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等佛教以及其它教派的风格、教义,兼容并蓄,形成了现在的藏传佛教宗庙的千古典范。
好不质疑的说,整个拉萨城的居民都是忠实的佛教信徒,自然也是十三世*喇嘛的铁粉,安全以及保密性那就更不用谈了。
谁要是想在这撒野,恐怕第一下就被当地居民群殴致死,佛教虽然提倡仁慈带人,可也不是全无禁忌,不然也不会有怒目金刚这种凶戾的护法。
日渥不基将车放到‘八廓’,也就是大昭寺的外圈,毕竟里面台阶众多,这车在怎么方便,也不可能会飞台阶,不如止步走一走。
尽管他是羌人,信奉的是原始宗教,支持万物有灵,多种信仰的灵物崇拜,说白了就是信自然。
但是麾下这些个士兵大多是藏族人,虽然西康地区的藏族都信奉红教,也就是藏传佛教宁玛派,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不了解十三世*喇嘛,十三世*喇嘛是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共尊的宗教领袖,自然也是他们敬仰的人。
所以,在这个藏传佛教圣地面前,他们都是带着一股崇敬的心,尽管他们已经吸收过先进文化,鄙弃封建简陋风俗习惯,但是信仰无罪。
当然,日渥不基以及警卫营其它士兵都带着一种观光的心思来得,毕竟难得见到这种藏传佛教圣地,还不得仔细看看呀!
从‘八廓’走进去,看见一个天井式院落,据说这是格西的诞生地,也就是藏传佛教的博士。
院子旁边密密麻麻的酥油灯倒是蛮吸引人眼球的,也不知道这些灯在这多少年了,酥油灯也叫长明灯,长明不灭,万古青烟。
后面是主大殿,贡布带着他们穿过了那里,来到了另一处清幽僻静的院子,刚刚大殿通道入口处右侧密密麻麻、五彩斑斓的壁画还映在他们每个人心里深处。
这处殿堂不像刚刚的那些,大且亮堂,看起来僻静的很,里面只有寥寥几盏酥油灯。
正中央供奉着一座小而精致的弥勒佛像,倒是跟佛殿主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佛像下坐着一个看似瘦弱的喇嘛,应该就是十三世*喇嘛,一边念着经,一边敲着木鱼,左手上的佛珠还在不停地转动,也不知道他究竟听没听到脚步声。
就在日渥不基遐想翩翩的时候,他突然开口了,“远方的客人既然来了,那就进来吧!”
只见贡布一干人等站在殿外,日渥不基摆摆手,示意警卫营,只见其它警卫兵分别散开,围着这个大殿,,站立开来,明显设立了一个临时的防御架势。
专业倒是专业,可相比于散乱着站立的贡布等人,却是落了下乘,不过警卫营士兵也不在意,毕竟师长安全第一。
“嗒!嗒!”日渥不基大步朝着殿堂里走去,皮靴踏出的声音居然盖过了十三世*喇嘛的木鱼声,至于念经声,刚刚那一刻就没了。
你说,要是拉萨乃至全西藏的藏传佛教的信徒们看见他这个举动,会不会把他给杀了。
好家伙!在大昭寺里面如此大摇大摆,还打乱了西藏政教领袖十三世*喇嘛的日常功课,岂不是亵渎?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四百一十二章:你好,爱国者
十三世*喇嘛土登央措好像也没感觉到有什么不妥,或者说人家的境界这么高,已经无视了日渥不基的无礼举动,正所谓不知者不怪。
“不知大师有何见教?”日渥不基走近前,想当然的坐在十三世*喇嘛身边的蒲团上,然后问道。
甚至端详着眼前这个四十左右岁的中年喇嘛,*喇嘛自二十岁亲政,到现在差不多二十四、五年了,头顶虽然光着,但是胡子还留着,毕竟喇嘛也不是动物,什么都得刮干净。
尽管这样有些无礼,不过人家十三世*喇嘛也没空理他这种小毛病,土登央措和谐的说道:“长官可以不用那么紧张,我们可以把这当成友人间的对话。”
人都是趋利的,没有人会为了十三世*喇嘛这个信仰,放弃掉到手的利益,那样才不正常呢?
所以,土登央措从那个时候起,就已经没有实质的政治权力了,至于后面他清理的那些投降派,都是原来政府里的一些人,他恨这些人,假如不是他们,也不会变成如今这种样子。
但是土登央措还是没有说到重点,一个的政教领袖,就算暂时没有权力管理政治,可不代表以后没有,他难道甘愿放弃掉这些?
土登央措继续说道:“无须多虑,我心中在乎的只是这青藏高原上的一方信徒,见识过外面的天空,对他们现在的凄惨生活,我感到很痛心,毕竟作为他们信仰的我,对此无能为力。
南方自治政府我听说过,也了解过,从最开始的福建政府开始,冯家一直实行的是整个中华最和谐的民生政策,尽管这个政府也是个人集权代表。
可这又何所谓呢?只要能给人民带来幸福美好的生活,那就够了,遍观中华所有军阀,甚至数百年传承的满清。
在他们的治下,百姓民不聊生,连年战乱让人民流离失所,而冯家则不然,根据我得到的消息,贵军治下的百姓无不感恩戴德,可见他们得到了实际的东西。
这也是我想要的,外虏横行,内贼乱斗,早已不符合时宜。
早年间,我曾经了解过,这世界上与最为共通的,莫过于沙俄帝国,可他们的农奴制也被废除了。
剩下的恐怕就只有这里了,诸位也能看见,拉萨城内一片光华,可居住在其它地区的信众,哪个活得能像南方那般自由。
我听闻康区的民众现在都有了自己的房子、土地,甚至政府还给予贫苦户援助,让他们得到从未有过的温饱。
看长官的样子,再听您的口音,应该是羌族无疑,应该是康区人吧!
康藏本就是一体,难道长官看见藏区的百姓还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为所动吗?”
“这!我此番前来就是为了解救的苦难大众,农奴制自然也在废除之列,但是我想说,既然大师早有这个想法,可为什么不付诸实际呢?要知道您可是.....”日渥不基问道。
“痴人,我大昭寺仅仅能够扶助一方,可诺大一个藏,多少王公贵族的领地内,又有多少人在受苦,难道您以为我可以让这些被利益蒙住了双眼的人迷途知返吗?”
土登央措还有番话没说,如果我可以,我会带着他们继续和英国佬抗争,一直抗争到死,但是现在我不能。
藏的王公贵族大多承袭了数百年甚至千年不灭,他们世世代代压榨当地的百姓,所以一直富裕,如果让他们放弃农奴制,试问这权力,谁又能舍得?
利益是最为人动心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王公,英国佬才能堂而皇之的插手藏。
正是因为他们心中的欲无止境,他们才会在英国佬的忽悠下,不断扩充实力,向外扩张,进攻西康。
“大师需要我做什么?”
“我只需要南方自治政府能够像对待其它省份的百姓一样对待这里。这就足够了,但凡贵军有需要,我大昭寺下任何东西都可以随意取用,我在各地已经派遣了忠实信徒,想必您很快就会知道的。”
日渥不基当即眼神一缩,这句话说到重点上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十三世*喇嘛就算没能得到藏上层的统治权力,可人家毕竟是整个藏的宗教领袖。
藏军士兵都是普通的牧民,就算有王公家里的护卫,那也是底层人士,底层人士鉴于生活的艰难,所以对藏传佛教特别信仰,把希望都寄托在信仰上了。
自然,他们对十三世*喇嘛这个佛祖化身也是格外信任,有土登央措的话,还怕他们不肯投降吗?
除非这些牧民不想在藏过生活了,不然街里邻居通通都是十三世*喇嘛的信徒,他们要是违背了旨意,啧啧啧!以后的生活那才是舒爽无比。
“多谢大师,我军务紧急,就不在这停留过多时间了,这拉萨城我留下一队士兵用做防御、治安,我可以保证,他们绝不会在这里搞事情,至于城内其它事情,就劳烦大师了。
毕竟这么短的时间,我军官员还不能立刻到任,但是西康的武警总队会随后接管,维持秩序。”
“如此,我会安排贡布去处理这些事!”
“那就拜托了!”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四百一十三章:眼见为实
随即,日渥不基带着第二十二师大部队迅速奔袭班戈,日喀则地区交给了第二十一师,他们的任务就是拿下那曲东部,并且与友军在阿里地区汇合。
说实话,今天这番对话让他感慨颇深,以至于今后的一段时间,他也对藏传佛教有了一些好感。
尽管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央措没有表现出他的爱国情怀,但是话里行间,那份拳拳爱国之心是没错的。
试问,一个爱民的宗教领袖难道还会去叛国吗?往昔长达二十年的抗英斗争就是最好的证明。
就好比少帅说得,他没有对不起国家和人民,是政府辜负了他,满清放他鸽子,北洋也视若无睹,能够做到两不相帮,这已经是他最大的爱国表现了。
他只想要一个和谐美好的西藏,然后静静地维护一方安宁,保证群众的心灵不受其它事物影响。
可这么一个愿望,被别人一次次打破,无奈之下,只能袖手旁观,并且他也帮不了。
在接下来的数天,他感受到了来自西藏政教领袖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央措的善意。
那曲东部的班戈、申扎、呢玛,以及阿里地区的改则、日土,第二十二师没有在一处地方受到有效的抵抗,每到一个城池,就有大批藏传佛教信徒在城门口等着他们。
不只是第二十二师,二十一师也受到了相同待遇,日喀则地区除了江孜那一仗之外,他们不费一兵一卒接收了康马、仁布、白朗、南木林、萨迦、谢通门等地。
日喀则地区最为下藏最繁华的地带,人口众多,远不是那曲、阿里能够相比的,如果没有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帮忙,恐怕第二十一师也会被咬下一口肉来。
顺风顺水的西藏收复战让这些武装到牙齿的南华军士兵都有些不习惯。
........
京城东郊民巷英国公使馆。
“公使阁下,印度德里发来问电,切姆斯福德子爵询问西藏接下来的行动。”
会议室办工桌旁坐着的那个人,没错!就是号称‘中国通’的英国公使朱尔典。
自从清光绪二年,也就是一八七六年,到现在,他在中国已经呆了四十二年了。
如果说,英国谁最了解这个东方古国,莫过于他,自1906年,他被英女皇委任为驻华特命全权公使之后,有关中国的一切问题都交给他处理了,也包括西藏。
可以说,西藏幕后推手就是这个看似和蔼的老人,他用种种条件逼迫袁大头承认四项根本不合理的条件。
不许干涉西藏‘内政’,不许在西藏保持无限制军队,根据上面条件签订协议,在协议之前断绝西藏同中华各地的交通。
呵呵!中国人的地方,居然无法管理,无法驻军,甚至连路都被人家断掉了,何其可笑?
可偏偏就是这样,北洋政府答应了,原本一举能平定西藏局势、永定西陲的川滇军,就因为袁大头的一句话,停下了脚步。
往后近十年间,英国人支持藏军分裂势力,不断搞事,甚至对西康伸手,这些都是朱尔典造成的。
“电告切姆斯福德子爵,请他不要再插手西藏的事情了,我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实力远远不如日本、苏俄,甚至跟法美差不多,
一旦与南华这个东方帝国最大的地方势力交恶,到时候最开心的莫过于他们,这样得不偿失。”
朱尔典的意思很明确,与其费尽心力插手他国内政,不如交好南华,西藏那地方,英国谋划了这么些年,可获得的寥寥无几,用中国人的话来说,那就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既然现在有人强烈的要这鸡肋,干脆就把东西扔给他们算了,再说了,他们也抢不过南华。
那可是一条恶犬,谁都不敢小觑,五十万陆军在远东来说,虽然不是一个大数目,日本、苏俄乃至白俄、北洋政府都能够拿出这些人。
可这五十万全副德械装备的南华军人,可就不一样了,试问谁又能有这种军队,就连苏俄、日本都比不了他们的武器装备。
英国佬虽然不惧,可一旦交恶,南华五十万大军顷刻之间就将侵入我国印度、缅甸,这不是他们能够承受的后果!
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可现在日头都歇了一半了,更别说远水解不了近渴,如果贸然结怨,恐怕英女皇皇冠上的明珠就不保了。
不过中国还有句古话,聪明反被聪明误,尽管朱尔典试探出了南华的态度,当然也包括兵力,但是他没想到这番举动已然被冯庸等人看穿。
他们可不会管你怎么样,呵呵!从英国佬侵略中国以来,就注定了他们之间是仇敌。
如果英国佬能够像德国一样,用真诚换来友谊,或许能够解决,可他们不会,因为傲慢的日不落帝国国民不愿意低头。
所以,他们没有采用交流的方式来探明南华深浅,偏偏用武力来求教,这就是身为欧洲贵族的骄傲。
就算再怎么样许以利益,恐怕双方在亚洲的战斗都避免不了,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与此同时,印度总督弗雷德里克·塞西杰将所有在西藏的英国军官都召回了。
西藏境内的藏军分裂势力失去了英国佬的指挥,一时间群龙无首,加上十三世达赖喇嘛的鼓舞,藏军士兵纷纷弃暗投明。
于是南华军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西藏全省,第二十一师甚至驻扎在英国佬所谓的麦马洪线外。
呵呵!他们以为1913年暗地里做得那点子手脚没人看见吗?来自后世的冯庸可不会犯这种错误,一劳永逸多好。
当年在西姆拉会议上,英国佬偷偷的把边界从阿萨姆平原边缘向中国西藏方向推移150公里,也就是说,门隅、珞隅和察隅这三处地方,整整九万平方公里的地盘被他们偷偷地划入印度的版块。
如意算盘打得一流,就这么一转,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这条所谓的麦马洪线甚至将云南与缅甸的江心坡地区也划到英国佬地盘上了。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四百一十四章:不留遗憾
南华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少帅要特地在云南成立一个守备旅,辖区包括野人山广大地区,这片鸟不拉屎的地方有什么好管理的。
可冯庸却知道这片地方的重要性,从1911年1月,英国佬入侵我国小江流域的片马、古浪、岗房等寨,同时派遣驻军、巡警。
此后就一直侵略不断,1912年,抢占了我国野人山地,一直到坎底;1913年在独龙江下游驻军,甚至在坎底设他们所谓的葡萄府。
一步步有序的向前走,现在兵锋直抵江心坡,如果我国再五半点反应,江心坡那边广大地区就会被英国佬划归缅甸。
如何能眼睁睁看着英国杂毛不断侵占属于我国的领土?这就是冯庸为什么特地组建一个守备旅的原因。
之所以迟迟未动手,就是要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彻底吃掉进入中国领土的英军,不给这群老毛子一点颜色看看,他们都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
现在就是好机会,第二十一师已经借着这个机会挺进到藏南地区,门隅、珞隅和察隅,被南华政府特地组建了一个县级行政区,藏南特别守备区,并且驻军三千,成立守备团。
........
福州司令部。
“命令滇边守备旅出击,告诉他们,进入我国领土的敌人,我不想看见一个活着走出去,整个野人山,全部给我拿回来!还有,让驻扎在瑞丽的二十三师准备,只要英军敢炸刺,就把克钦邦、掸邦都给我吞了,既然英国佬没本事管,那我就帮帮他管。”
“是!”
一旁的蒋百里看着地图有些楞,然后说道:“少帅!这点兵力够吗?”
冯庸笑了笑,“我的大司令,英国那群老爷兵要是能打仗,那母猪都会上树,别看英印军几十万,啧啧啧!都是一群样子货,那群家伙在非洲被当地土著吊打,难道我们的士兵连非洲土著都不如。
再说了,这可不是恒河平原,浩浩荡荡数十万人大混战都行,这西南全是原始森林,别说英国佬的部队不行,就是天王老子来了,都难过。
滇边守备旅和第二十三师都是山地作战部队,滇边守备旅自去年年底就在山里面摸爬滚打,而第二十三师,原来就是滇军,这还用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