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民国之铁血少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铁帅
赤塔前线的二十万苏军也蠢蠢欲动,他们在思考是不是趁着日本国内动乱之际,一举把日本驻扎在海参崴的派遣军三个苟延残喘的师团赶下海。
毕竟现在不比原来,整个远东的苏俄被整编在一起,组成了远东方面军,司令由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柳赫尔担任。
这可是个传奇人物,好家伙!原来在沙俄军队中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作战勇敢,被颁发过乔治十字勋章,但在一次战役中,受到德军炮弹的打击,身受重伤而不死。
可是伤势太重,痊愈之后甚至被认定为一级残废,无奈退役,退役之后在机械厂当一名工人。
就是在那个时候,他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并且重新入伍,十月革命时候,展现出了惊人的军事天赋。
只要有白军的地方,就有他,而他指挥过的战争,绝没有失败的先例,是苏俄军中神话般的英雄人物。
今年九月十九日,列宁更是亲自颁发了全俄刚刚设立的红旗勋章给他,并且认命他为苏俄远东方面军司令官。
还真就不能小瞧他,才来远东十天不到,先后指挥部队端掉了日军在海参崴外围的十来个据点,歼灭日军近千人,直接将日军压缩在海参崴周围不到十公里的区域。
逼得日本海参崴派遣军都快跳海了,如果不是兵力不够,人家也许真就跟他拼命了。
要知道海参崴本就是一个沿海城市,周围都被中华民国东北领土包围着,奉系整整二十万大军围着边界。
何况他们现在也不能和同是协约国阵营的中华民国开战,唯一的路就是往上拿下伯力,但是人家直接把它的路给断了,那还玩个鸡毛呀!‘西伯利亚战略’就等于一句空话。
这倒是帮了冯庸,没他们这么卖力的逼迫日军,恐怕日本国内还有余力来台湾搞事,现在好了,台湾基本没啥变数了。
.......
北京总统府。
徐世昌还没坐稳中华民国大总统的位置呢!没想到南华就给他来了一个‘炸弹’,“轰”的一声让他整个人都摇摇欲坠。
“来人,速请王揖唐、刘恩格、梁士诒、朱启钤前来议事!”
“是!”
十几分钟之后,四人相继来到总统府,一副知其所以然的表情,看来消息都蛮灵通的。
徐世昌率先开口:“想必诸君也听说了,南华在今日凌晨发表了通电,其主要内容就是坚决反对列强侵占我国领土。本以为只是空头炮,可人家却真出兵二十万,进攻台湾了,这让我们该如何是好?”
他一脸苦涩,本来这种大事需要中央政府出面张罗的,可现在,别人越俎代庖,不只是发表空头文章,更用行动来证明了。
这样一来,岂非全国的目光都集中到南华身上了,试问百姓想要一个软弱无能的政府还是要一个对外强硬、对内温和政府?孰轻孰重,想必没人会不知道。
不管台湾有没有收复,至少南华拳拳爱国之心展现在了国人面前,且看国内各大报纸争相报道这件事,就知道国人的焦点了。
正好跟频繁掀起内战的北洋政府成对比之势,这下好了,人心全跑人家那边去了,如果不做些什么,恐怕这个中央政府还不知道哪家呢?
“还需要说什么吗?这种好机会,我们就应该出兵夺回湖广。”王揖唐一脸兴奋的说道:“冯家怕不是脑子被门夹了,居然跟日本干起来了,铁定会被打得找不着北,天赐良机呀!
连番大战,整个南方军都疲惫不堪,再加上冯家又派了二十万军队去台湾,此刻南方十一省绝对没有多少兵力防守。”
你怕是个傻子呦,所有人都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睛看着他,这种时候,人家南华为国争光,收复国土,你居然出兵拖人家后腿,呵呵!就算南华不打你,国人的唾沫星子都得把你淹死。
看来这人是想地盘想疯了,不然也不会这样子,呵呵!一点脑子都没有。
“可以,如果你觉得你的脸皮已经练到了城墙那么厚的地步,那我无话可说。”梁士诒讥讽了一句。
“你什么意思?”
“我什么意思,你不清楚?呵呵!”
徐世昌说道:“行了,都少说两句,我今天找你们来不是问你们该不该出兵的,而是问你们,这件事,我们政府要不要出声,究竟是反对,还是支持?”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三百九十七章:憋屈
看他这样子,已经有了决定,毕竟一直主张交好南华,这个关键时刻,肯定不能反水。
“我以为政府不如不出声的好!不管是支持也好,还是反对也罢,日本和国人之间,势必会得罪一个。”
朱启钤真不愧是混迹政坛多年的老人,一手划水功夫耍的那叫炉火存青。
“是这个理!”众议院副议长刘恩格也支持道。
梁士诒也点头赞同,他本来就是中立派,只是单纯的看王揖唐不爽。
这个时候,在场除了王揖唐还没开口外,均表示同意保持中立立场。
徐世昌当即拍板,“那就这样吧!派往南华的代表团可以继续准备,不管那边怎么样,反正我们原定计划不变!”
“是!”
........
一个小时后。
“大总统,日本公使林权助前来拜访!”
“哦!”徐世昌难免有些苦涩,这家伙肯定是为了南华的事情前来兴师问罪的,却也不好不见,只能说道:“快请!”
几分钟后,一个穿着西装的矮小男子走了进来,瞧着身高不到一米七,但是一双锐利的眼睛让人无法小觑他。
“嘿!总统阁下!我国天皇陛下让我带他为您问好!”
“公使阁下,贵国天皇太客气了,这倒是让我徐某人受宠若惊哪!”
“哪里哪里!”
“瞧着公使阁下这气色不错呀!想必最近在北京呆的还蛮舒心的吧!”徐世昌也没揭破眼前这个小鬼子,只是随便扯扯,敌不动我不动。
果然,眼前的林权助可没有那般好心情,干脆说道:“贵国都要把我国的领土抢走,这日子还能舒心吗?”
徐世昌一脸无辜的样子,“公使阁下是不是搞错了,贵国与我国隔着海洋,更何况大家都是友邻,我国岂会抢贵国的领土?”
林权助也不管他到底是真傻还是装傻,气势汹汹地逼问道:“贵国二十万大军现在就在我国台湾岛上,这条消息传遍了全世界,难道这也是我猜错了?莫不是贵国把我国当成傻子?可肆意玩弄于手掌之中?”
“这怎么可能,我国军队的现状,公使阁下也知道,都在各地修正呢?去年的南方叛乱让我们伤到了元气,直到现在还没恢复,更别说出兵了。
再说了,世界各国都知道我国海军实力弱小,又怎么可能把二十万大军放到台湾岛上?”
太极推手耍的他团团转,这招装糊涂,可以说炉火纯青,遍观全国,恐怕再无技术更好的人了。
“哼!难道南华军不是贵国的军队?他们已经把整个台湾岛上的我军士兵,全部击毙,就连台湾总督明石元二郎中将也不幸身故。这岂是贵国一句话就能抹平的事实?”
“额!难道阁下不知大盘南华是我国最大的叛军,他们哪里又会听我们的呢?或者说贵国假装不知道?”徐世昌反将一军。
林权助心中恼怒,这次任务本来就是让他趁机敲竹杠,管他是不是南华,总之一句话,这屎盆子必须扣在北洋政府头上。
索性他就直接摊牌,“既然贵国有勇气动手,那就得有勇气承担一切,我国天皇陛下说了,只要你们把台湾送回来,另外赔偿我国一亿日元,我国可以既往不咎,不然那就战场上见了。”
徐世昌气得脸都红了,奶奶的这不是柿子挑软的欺呀!摆明了讹诈你。
他也不是个逆来顺受的人,当即讥讽道:“呵呵!看来贵国今天是有备而来呀!既然如此,那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就如贵使所说,不打一场怎么知道谁赢谁输呢?大不了我不要了这个大总统,让给冯德麟。”
虽然他不比段祺瑞、冯国璋等人,就算下台了,也手握重兵,掌控一切,却也是北洋元老,消息灵通。
对于日本现在的局势,看得也算明白,国内尚且骚乱不断,再加上远东败势明显,试问日本哪来的勇气和中华民国开战?
当然,他也不介意最后将大总统之位让出去,在国家与个人之间,他会选择国家。
既然自己没有能力阻止日军,那就让真正有能力的人来,南华敢拿回台湾,单单是这勇气就足以为天下先,更别说背后隐藏的实力了。
“你,你!你别后悔!”林权助甩下一句狠话,立马气势冲冲的走了。
其实他也拿徐世昌没辙,如果条件不是那么离谱的话,或许北洋会答应,可这明摆着把北洋当凯子宰,要是有一亿日元,早就称霸全国了,哪里还用等到现在?
徐世昌看着日本公使林权助的背影,不禁吐了口唾沫,“我呸!”什么玩意呀!两方会谈就这么不欢而散了。
此时远在天津的段祺瑞,听了手下人的汇报,不禁满意的笑了笑,然后径直看着眼前的参战军。
心道:‘我中华男儿岂能为日寇随意欺凌?就算不是我北洋最后一统天下,那也轮不到你倭寇指手画脚’。
他对徐世昌的所作所为很是赞同,同为北洋元老,论资历,徐世昌更是他前辈。
但是他们,包括冯国璋的直系、张作霖的奉系都从北洋缔造者,也就是袁公那里学到了一个东西,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国家利益为重。
就好比西原借款,表面上看,签订了许多卖国条约,其实里面那些抵押的,例如东北的吉会铁路、所谓满蒙四路和吉林、黑龙江两省的金矿及森林等以及全国的有线电信的财产和收入,基本上都是零。
本来这些东西就不在国家手上,铁路基本上是日本控制着,其中大部分都没兴建,至于黑龙江、吉林两地的金矿、森林这些资源,要么埋在地下,要么就干脆用不着。
所以给与不给,中华民国目前会损失的都不多,相反,得到的一大批借款,及时缓解了财政压力,稳定民生。
就算少部分用来组建了参战军,但那也是国防力量的一部分,至于还款,那更是无从说起。
要知道段祺瑞本来就是打着空手套白狼的目的,呵呵,等他一下台,试问那些抵押什么的,不都成了无稽之谈,事实上,后来的政府也是这么干的。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三百九十八章:厉兵秣马
台湾战役差不多打完了,瞧着小日本这架势也没空管了,接下来就是构建防御体系,以及清理暗子。
临时派到厦门前线指挥作战的蒋百里也回来了,毕竟东南还有很多事等着他呢?
“哈哈!说曹操曹操到,百里兄回来了呀!看来厦门那边还是不够魅力,都没留住我们的大司令!”还没等蒋百里走到大厅,老远就听见冯庸那洪亮的笑声。
瞧这玩笑开得,666呀!如此可见台湾这手笔让他很满意,也难怪,部署了这么久,崛起之路的第一步,怎么着也得打好基础呀!
台湾回来了,那青岛、旅顺、大连还会远吗?甚至海参崴、库页岛这些都不再是梦,而是实实在在,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
蒋百里一脸无奈地说道:“少帅这可是在取笑我呀!台湾一战,都是少帅先定好的计划,我就是当了个坐镇的名头,这仗打得.....唉!”
冯庸当然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台湾一仗顺利得连他自己都不敢想象,日本台湾守备旅团就那么会功夫,被第三师全歼了,剩下的各地守备军都被南华军如同秋风扫落叶般,迅速清理干净。
对于他这种军人来说,这种顺利仗一点手感都没有,什么战术战略统统看不出,大炮一哄,仗直接结束了。
这难免让他有些遗憾,毕竟加入福建这么久以来,东南大战虽然亲自指挥了,可硬骨头都被冯庸啃完了,留下来的,就是收尾工作,至于西南大战,好家伙,什么都不用,人直接埋下暗子,自己就解决了。
怎能让他满意呢?好不容易碰见了日本人,结果台湾岛上那留下来的都是什么玩意,比福建武警还菜的守备部队。
“哈哈!我的大司令,别急呀!以后有的是大仗让你打,现在这就可以了,再掀大仗,虽然我们不惧,实力也够,可怎么着会妨碍我军发展。”
蒋百里自是知道,只不过是发发牢骚,哪里是真想在台湾和日本人肉搏呀!这台湾不是个打仗的好地方,要打也得在东北,朝鲜乃至俄国滨海州。
“好吧!少帅这么急着让我赶回来,可不像以往的作风呀!”
冯庸也没有不好意思,自顾自的说道:“还是百里兄懂我呀!这台湾已经搞定了,日本现在自顾不暇,等他们腾出手来,想必国内都打成废墟了。
趁着这个机会,我们应该加紧部署,原来的计划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北方可以先放一放,北洋那边新上任的徐世昌,是个人物,毕竟跟袁公出来的。
我看他们这个新内阁的意思是休战,维护和平,保证发展,这并不妨碍我们,可以聊一聊。
但是西北一定要拿下,这是毋庸置疑的,至少在今年底,我们要拿下西藏、新疆、甘肃、青海、宁夏。
西康那边传来消息,藏军在昌都边上蠢蠢欲动,这背后未必没有英国佬的支持,必须要给他们点颜色瞧瞧,不然在这块土地上,英国佬还以为他们是老大呢!”
“什么?藏军居然敢再进攻昌都,难道他们还想来一次林芝大战?”
西藏叛乱他早有耳闻,英国佬自清朝开始就一直对西藏虎视眈眈,毕竟这靠近印度的地方可是个天险,青藏高原如同一座大山,死死地隔在中国与印度之间。
印度要想出兵中国,必须要翻越这条天堑,而中国要想出兵印度,直接就可以过去,这就是区别了。
英国人一方面既想保护好印度这颗英国女皇皇冠上的明珠,另一方面又想在中国这块大肥肉上咬一口。
势必对西藏这个拦路石恨得牙牙痒,为此他们才会千方百计想夺下西藏,将这里变成英国控制区。
清朝虽然腐朽,但是力量还在,如果想在这头狮子上拔下几根毛来,那至少需要付出一点代价,这不符合英国佬的利益价值观,所以他们迟迟没有动手。
但是上天给了他们一个好机会,那就是辛亥革命,不只给中国的有识之士带来了曙光,也给久久等待的英国人带来了时机。
不得不说,英国人的政治目光很不错,在辛亥革命时,中国所有军阀的眼光都放在逐鹿天下上,西藏这块不毛之地自然被他们抛诸脑后。
于是英国佬大肆在西藏发展自己的小弟,收拢了大批西藏王公,在利益的趋势下,他们赫然决定听从英国人的,独立建国。
当然,他们的英国‘爸爸’是很爱他们的,不断支援武器装备还有白花花的银子,帮他们训练军队,策划武装叛乱,甚至制订了一个宏伟而庞大的计划,这个计划把整个中华民国西北都包括在内。
趁着这个机会,英国佬不断怂恿那些个利益熏心的家伙,四处屠戮汉人,抢劫财宝、女人,慢慢的,这种行为建立了汉藏两族的仇恨,你死我活的民族仇恨。
这下好了,不干也不行了,那些个‘西藏独立人士’就算想回头,可中华民国千千万万的汉人会放过他们吗?
只好一条道走到黑,跟着他们的英国‘爸爸’,一步步走向‘西藏国’的深渊。
等到袁世凯上台之后,呦呵!回头一看,奶奶的,你个鸟不拉屎的西藏还敢分裂,好家伙!那叫一个气得三尸神暴跳呀!立马发表了声明,郑重宣布,西藏是我国密不可分的领土,你要是敢分,我就打死你。
英国人当然不会理他了,你说不分裂就不分裂呀!你算哪根葱?但是他们又不想和北洋政府撕破脸,所以想了个婉转的办法,召开了所谓的‘西姆拉’会议。
毋庸置疑,这个会议的重点还是分裂西藏,但是要用和蔼的表情让中华民国代表乖乖的签字,是的,他们做到了,北洋政府的和谈代表不知道吃了什么玩意,反正就在合约上签了字。
这就尴尬了,袁世凯当然不肯,为了挽回形象,二话不说发表了公开声明,这份合约我没有同意,你说的不算数。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三百九十九章:西藏叛乱
顿时给了英国佬一巴掌,这脸打得那叫一个痛呀,都不带客气的,我们世界第一强国的英国佬肯定不可能吃这个哑巴亏。
等着,你个鳖犊子玩意,我大英老爷整不死你,所以他们就一直暗地里支持西藏那些个王公,扩充军队,带待时机。
那叫一个豪爽,新式武器装备源源不断,你不是有汉阳造吗?好哇!我给西藏军装备李恩菲尔德步枪,这种1907年改造的步枪,就连英国其它殖民地都没装备。
只有澳大利亚、加拿大几个地方有,可现在愣是装备给了中国西藏的军阀势力,可见英国佬有多愤怒了。
不只这样,好哇!你北洋军不是东亚第一强军吗?不就是学德国佬的?我就不信了,我大英帝国教出来的学生,还比不上日本人教出来的。
于是英国佬从印度弄来了教官以及各种教学设备,在西藏日喀则地区的江孜,建了个劳什子西藏独立军官训练学校,立志把藏军训练成中国第一强军。
还真别说,虽然英国佬的陆军战斗力有点渣,可他们的作战方式以及训练能力那都是在世界上排得上号的,训练这些连封建军队都比不上的西藏王公家的家丁,还不是小菜一叠呀!
真就被人家整出来了,青藏高原上第一支成建制的新式军队,够神奇的。
可这对于西藏来说,就是耻辱,曾经英勇顽强,抗击英国侵略军的西藏勇士,现在居然变成了英国佬的帮凶,还他妈分裂国家,可笑不可笑!
正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别人瞌睡,有人给他送枕头。滇军唐继尧大肆扩张,跟四川军阀打得那叫一个热闹,北洋又在跟护法军撕bi,整个中国那叫不亦乐乎。
的咧,该我出手了吧!英国佬果断出击,援助了西藏分裂王公五千只李恩菲尔德步枪,五百万发子弹。
好家伙!1917年,九月,正值护法战争如火如荼之际,藏军倾尽全力,直扑西康。
由于西康省划分出来的时候,占据了四川、西藏中间的康区,境内基本是藏族康巴,只有寥寥百来万人口。
于是四川军阀也没把这当回事,派了千把人驻扎在昌都地区,林芝、山南也各有点川军。
可这点人怎么挡的住如狼似虎的藏军,更别说人家武装到牙齿,而川军连人手一只步枪都做不到。
于是昌都地区的一千守军就这样被藏军一战击溃,杀了三百多,俘虏了剩下的人。
昌都川军统领彭日升也是个好汉,愣是带着这些个川军跟藏军死磕,最后受伤被俘,英国佬试图劝降他,可人家直接一口唾沫过去,老子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
这天彻底聊死了,还能怎么办?只能灰溜溜的把彭日升押到拉萨,大牢里解决了他。
不用说,藏军打得这么顺利,带着得胜之风,从昌都一直干,林芝、山南两地邻近拉萨直接在昌都沦落的同时就被另一只藏军拿下了。
而昌都这只藏军还蛮有军法的,看来英国人教了他们不少东西,先后拿下同普、德格、邓坷、石渠、白玉等县,差不多半个甘孜地区就在他们手上了。
而他们原来占领的林芝、山南、昌都、那曲东部,加上半个甘孜,差不多有了半个西康,幸好这些地区都不是什么繁华地段。
西康虽然穷,可矮子里拔大头,总能有点稍微繁华的地方,临近四川的雅安地区就是整个西康的精华所在。
夜路走多了总会碰到鬼,尽管西康不是川军重点防御所在,可肉再小也是肉,还是有那么些军队守着的。
藏军挟大胜之风,一直打到白玉县,心里正高兴呢!打算走一条捷径,直奔西康首府雅安。
没想到巴塘居然驻扎了三个营的川军,更没想到巴塘川军统领刘赞廷那么硬气。
人家知道藏军来了,不但没撤退,反而相机设下了圈套,藏军这一只其实也才几千人,一个伏击战打完,兵力只比刘赞廷多个千把人。
战斗呈现交集态势,藏军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前来支援,而西康境内的川军也闻风而来,双方你来我往,打得不亦乐乎。
正好被西来的川军‘实业团’干上了,五月初,谢持就带着部队在川西北建立了他们的根据地。
并且在福建方面的支持下,大肆扩充队伍,四川的人口可比西康多得多,瞬间就被他拉起了五万大军。
经过福建教官的训练,以及全套德式装备的武装,谢持的川军简直是实力爆炸。
但是此时此刻的四川被熊克武的‘九人团’以及滇军势力充斥着,战火不断。
于是他们只能将扩张脚步放在西边,近在咫尺的西康就是最好的选择,川康本就一体,占据了西康,再以西康为基地,进攻给四川,当地百姓也不会反对。
索性他们就率军进入了西康,当即拿下了西康省会雅安,可令他们吃惊的是,西康居然无兵防守。
这就很尴尬了,连带着康定地区都是空的,所有人都很诧异,仔细调查之下,他们发现,原来驻守在这些地方的川军都赶去甘孜支援了。
藏军入侵的消息只在康边地区传扬,四川、云南虽然有点风声,可没有具体报道。
1...109110111112113...2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