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铁血少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铁帅
“哦!我很抱歉,请容我先进行自我介绍,我是德意志帝国驻福州领事——奥托·冯·汉斯!我今日是带着我国的诚意来见您,希望您能接受德意志帝国的友谊!”德国领事汉斯谦逊的说道。
听到他的名字,冯庸就很吃惊了,眼前的这个家伙还真是个贵族,要知道,在西欧中世纪时间段,那是一个讲究血统的时代,德国所谓的贵族阶层为了他们更好的潎清他们和平民之间的关,突出他们尊贵的血统于是首倡在他们的姓名中加上“冯”或“楚”,如奥托·冯·俾斯麦、海因里希·弗里德里希·卡尔·冯和楚·施泰因等,他们的姓氏往往就是他们的城堡或地产的名称,这也是另类的炫耀他们的身份地位。
跟这个差不多的是,作为农民、手工业者的普通平民阶层,他们的姓氏往往就是所从事的职业的名称,如(农民),(磨坊工人),(鞋匠),(裁缝),(铁匠)等。
不过冯庸还是想不明白,他的身上,或者说福建有什么值得这样一个身份高贵的德国贵族以如此谦逊的态度来对待,要知道德国领事平时就是对同为列强的俄、英、法领事都是高昂着头,对日本领事就更不用说了。这个时候他发挥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不懂就问,果断问道:“汉斯阁下,虽然我个人对贵国的感官不错,但是很可惜,就在今年,我国中央政府正式宣布与贵国断交,并且进入战争状态,所以此时此刻,您来到这里,确切来说,应该是不合适的吧!”
“少帅阁下,我国也对同贵国断交这件事很遗憾,但这恐怕不能成为我国同您交好的妨碍吧!恕我直言,贵国中央政府恐怕还管不到福建吧!”汉斯微笑着说道。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三十七章:利用?
冯庸没有再和汉斯绕圈子,当即开门见山的说道:“汉斯阁下!大家都是聪明人,绕来绕去也就没意思了,直说吧!您今天到底是来干嘛的!”
德国领事汉斯用略带欣赏的眼色看着眼前这个不足十八的少年,或者说大男孩,的确不错,不骄不躁,很有大将风范,于是说道:“贵国中央政府视我国善意于不顾,丝毫不念贵我两国的情谊,悍然跟着英法美对我国宣战,并且派遣了数十万劳工参战,这让我国感到很伤心,就在今年8月,我国获悉英美正在游说贵国段祺瑞总理,让他组织中国派遣军进入欧洲参战,这让我国很担忧。同时我从贵军进入福建开始就关注贵军了,贵军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与当今贵国所有军阀迥然有异,说实话,贵国的中央政府都远远逊色于贵军,所以我就把这一情况上报给我国皇帝陛下,皇帝陛下特地嘱咐我一定要交好贵军。所以今天我是带着德意志帝国的善意而来!”
这话一说,顿时冯庸就明白了,眼前这个德国人的确是带着善意来的,德国在去年西线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面前无可奈何,并且日德兰海战役后,英国仍然牢牢控制着制海权,这让德国的锋芒已经磨消了,虽然今年俄国国内爆发“二月革命”,那些革命者的大肆破坏让俄国没有余力发起对德军的进攻,但是却有一个没有受到战火影响反而因为军火贸易国力大增的北美大国——美国参战了,这对于德国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之所以德国现在还能呈守势不败,那是因为英法美的军队素质远远比不上德国,更何况三国国内形势不允许他们动员更多的参战兵,但是拉上东亚的中华民国就不一样了,虽然中华民国在国力上甚至比不上欧洲的小国,但是他们有一个所有国家都比不了的优势,那就是四万万的人口,这就说明,只要有源源不断的武器装备运来,这头远东病虎就能源源不断的派军队参战,虽然德国自认陆军天下第一,但是好汉架不住群狼,在源源不断的兵力面前,就是拖都能拖垮德国。
所以打定主意要搅和掉美英法的好事,坚持不让中华民国派遣参战军,而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他们打算利用扶持福建军阀冯德麟父子来对抗中华民国北洋政府,让他们自顾不暇。
虽然冯庸厌恶英法美,但是不代表他会盲目的看不清局势,不得不说,派遣参战军这是个好主意,虽然对德宣战这个主意不错,但是段祺瑞等人的美妙算盘并没有打响,今年2月三号,美国佬对德宣战,同时美国向中国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斡旋,不断游说北洋政府断绝与德国的外交关系,加入战争。此外,英国、意大利也向中国表达了这一想法,试图将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拉入他们的阵营。
德国方面则是极力与中国关系避免向断交宣战的方向发展。所以,尽管中国方面措辞严厉,德国表示了忍耐,他们收到抗议后,表示“抗议不足深怪”,希望中国政府千万不要被他国的游说所动。关于潜艇作战,德国方面也表示“顾念中德邦交,关于中国船只等驶入限制区域,可双方开议,定一特别办法,以示德政府和好之意。”可以说,德国方面给出的诚意并不逊色于英美,结果呢!英美成功了。
诚意这种东西在利益面前一文不值,段祺瑞等人很聪明的表态,当即看清楚了世界局势,立马打定主意对德宣战,并且试图通过参战来影响英美,然后让英美出面,拿回属于中国的东西,包括握在日本手里的胶东半岛、台湾诸岛,这一步很聪明,但是在派遣参战军这个问题上,他们表示极大分歧,并且在日本干扰下,彻底让这件事情无疾而终,不得不说,这是最大的败笔,任何权益的争取都必须建立在强有力的拳头上,没有强大的武力,谈何夺回权益。
如果有数十万武装到牙齿的参战军对德参战,那么战争结束后,中国立马就有了一只装备精良且久经沙场的军队,这只军队的到来,就足够威慑日本了,乃至于增强在列强眼中的分量,夺回昔日满清丢弃的那些东西就不在话下,可是呢!这个绝好的主意被抛弃了,甚至让事情功亏一篑。
要知道历史上,一战之后的巴黎和会,这个瓜分胜利果实的会议简直就是羞辱,会议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第156、157、158这三条是给了日本的权益,156条是把德国在山东原来的条约利益全部给日本,157条说德国在山东所有的财产也无偿转移给日本,158条是说一个月内日本要把所有的战车等转移。可是中国当时是战胜国呀!德国在山东半岛的权益不但没有得到,甚至连山东都给了日本,这是何其的耻辱,似乎列强在审判瓜分德、奥,但是日本在瓜分中国,何其搞笑,若是有那么一只数十万精锐的参战军,还会这样吗?日本还会轻而易举的占领我们的山东吗?数十万的中国劳工的牺牲就换来这个结果,任谁都不会满意。
古老的《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狼在河的上游,责备下游的羊把水搅浑了,羊说,他在下游喝水,不可能把上游的水搅浑。狼又说:“但是你去年骂了我爸爸。”羊回答说,那时候他还没有出生。狼于是对羊说:“即使你善于辩解,我还是要吃了你。”这便是对于旧中国的最好诠释。
但是冯庸没办法,因为他不过占据了一省之地,总不可能答应英法美派参战军吧!再说你肯去也得人家愿意呀!想比于微不足道的福建政府,他们更愿意相信北洋政府。一战没有办法获得更多的利益,这是他心中难以言喻的悲哀!世界上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自己得不到。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三十八章:另一种方式的获得
不过德国政府派出汉斯来交好福建政府的举动让冯庸原本对一战失望透顶的心再一次悸动起来,他转念一想,虽然自己不能代表中国在这一次世界大战里面获取足够多的权益,但是自己可以变相的为福建谋取利益,而方法当然就在眼前这个德国领事身上。既然德国政府打算扶持福建来对抗北洋,那这种既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的行为肯定不会有,那他自然不能错过这种送上门来被宰的好事。
虽然现在德国正在欧洲激战正酣,但是偌大的德国只需要从牙缝里抠出一点东西就足够喂饱福建了,所以此时他需要想的是如何索求最为需要的东西,或许像那种战略性的武器、技术,德国不会给他,但是毛瑟98步枪的生产线、以及一些小口径炮的生产线,他们还是可以提供的。
所以冯庸转眼像变了个人似的,略带微笑的说道:“我代表整个福建接受贵国的好意,对贵国,我一向抱有好感,贵国敢于抗争,为自己国民争取最大的生存空间,这行为令我敬佩。所以我个人非常愿意与贵国结交!”汉斯也是久经政坛的人物,什么样的人他没接触过?所以冯庸的举动对他来说并不是难以接受的事,他依然微笑的说道:“我国皇帝陛下对于贵军还是很关心的,所以特地派我携带五千支毛瑟98步枪、一百挺马克沁重机枪前来,略表心意,后面我国将为贵军陆陆续续提供3万支毛瑟98步枪、500挺马克沁重机枪,并且两千万马克的无息贷款,这足够表达我国交好贵军的诚意了吧!”
冯庸对这些并不是太感兴趣,要知道他现在光是步枪缺口都高达十万,虽然福州兵工厂能够月产1000支毛瑟98步枪,但那也是杯水车薪,所以他慢悠悠的说道:“领事阁下恐怕不知道我国北洋政府麾下的实力吧!控制了我国一半领土的北洋政府至少有五十万军队,并且他们麾下还有亚洲第一的汉阳兵工厂,每个月可以生产武装三个师的装备。我军一旦与他们发生冲突,那至少需要三个师的部队才能守住福建,所以这点装备不过是毛毛雨!”
汉斯皱了皱眉头,虽然德皇向他下达了不惜一切代价拖住中国,不让他们派军参战,可再多的东西也是德国人民用鲜血换来的,眼前这个冯少帅看起来是那么贪婪,但是他还是问道:“不知道贵军以为我国该怎么援助,才能让贵军抵抗住北洋政府的进攻呢?”
“十万支毛瑟98步枪,五百挺马克沁重机枪,105毫米fh16榴弹炮五十门另每门配100发炮弹,一亿的无息贷款,全部用于采购德国物品。”冯庸说道。
一听到这些,汉斯整个人都疯狂了,连忙说道“不!不!不!简直是狮子大开口呀!冯少帅莫不是以为我国的钱都是大风刮来的!”
冯庸不缓不急的说道:“领事阁下!我相信贵国皇帝陛下会答应的!我这里有个消息恐怕贵国很感兴趣!俄国在十月份会爆发一场席卷全国的红色革命,而这场革命大得会让它不得不退出战争!”
额!汉斯听见这个消息,顿时膛目结舌,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若冯庸嘴里那个消息是真的话,那恐怕这对于德国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好消息,甚至会影响欧洲战局,但是冯庸开出的条件让他难以抉择,要知道这些条件可以抵得上德国一年的财政收入了,所以他只能说道:“您的这些条件超乎我的权限之外,我需要向国内禀告!”
“没问题!我可以等!请恕我直言,贵军现在在战场上的态势恐怕不容乐观吧!听闻法国有一种m1897型75mm火炮,每分钟可以发射15发炮弹,极限状态下更是可以打出每分高达三十发的火力,恐怕贵军还没有比得上法国这款速射炮的火炮吧!”冯庸说道。
虽然这是事实,但是德国领事汉斯的脸色瞬间不好,连带着看冯庸的眼神都不善起来,毕竟自己国家的短被被人揭了,任谁都会不好受,冯庸没有管他的脸色,只是从桌面上抽出两张纸递给他,汉斯接了过去,一看,瞬间惊讶了,第一张明显就是法国那款“75”小姐,第二张类似于战场上用的迫击炮,但是看起来更轻便,他也不是那种只会花天酒地的德国贵族,平时对战场还是了解的,所以用疑问的眼睛看着冯庸。
“汉斯阁下,你一并把这两个发过去吧!想必贵国的军工专家应该明白这两种武器的厉害之处!”冯庸说道。
立马,汉斯就把冯庸的要求还有这两种武器的资料发电报回德国汇报了。
德国波茨坦的行宫内,德国威廉二世正就德国驻福州领事汉斯的电报召集了一大批军工专家,还有大臣前来商议。
“诸位对这封电报有什么感想?”威廉二世问道,“皇帝陛下,我以为若电报中的这个消息是真的,那我军将在东线结束战斗,从而避免了两线开战之苦,东线之兵力转移到西线,有利于我军挽回当下萎靡的局势。”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小毛奇说道,虽然他的才能不太能够配的上现有职位,但是他的战略眼光还是能够分辨这个消息的,“皇帝陛下,我以为当下要紧之事是确认这个消息的真假。”德国陆军元帅保罗·冯·兴登堡说道。
威廉二世说道:“我已经派人去调查过了,俄国国内从二月开始爆发大规模的红色暴乱而且愈演愈烈,完全没有结束的趋势,任其发展下去,这个消息很有可能会成真。我真正考虑的的到底要不要答应东方那个军阀的要求!”德国陆军元帅保罗·冯·兴登堡捋了捋胡子,当即表态“皇帝陛下,我以为就这条消息的价值已经足够抵上那些条件了,更何况如今英美都在拉拢东方那个大国,若是被他们得逞,恐怕我军将面临源源不断的中国军,投入这点东西如果能够打消英美的算盘,那也未尝不可。”
“更何况那些武器对于我国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他所要求的一亿贷款也是全部用来购买我国物品,这对于我国来说,不过是付出价值不到五千万的东西而矣!”小毛奇接着说道。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三十九章:是惊喜还是惊吓
威廉二世也在思考,到底值不值,虽然那些条件达到他心中的底线,但是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在今年对德国伸出的善意视若无睹,这让他心中很恼火,虽然他知道这个福建军阀不等于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但是这还是让他不禁怀疑中国人的诚信。
“皇帝陛下!”突然一名中年工程师大声说道,众人连忙把眼光投了过去,威廉二世也不例外,说道:“怎么样了,图上那两武器都研究的怎么样了。”那名中年工程师说道:“没错,第一张的确是法国‘75小姐’的设计图,而且经过我们研究,虽然眼下这张图上没有完全的资料,但是得到全部资料应该能够研制出媲美法国的75速射炮。”
这话一说出口,立马让在场的人都欣喜若狂,尤其是威廉二世和兴登堡元帅,要知道这款火炮恐怖的发射速度在战场上大放光彩,尽管德国有重量级别的150与105榴弹炮,但仍然产生很大伤亡,所以他们无时无刻不想得到它的资料,就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德国就想从法国那里得到它的生产技术,但是法国对於德国念念不忘的仇恨,始终拒绝将75速射炮的设计图授权给他们,并且美国、波兰、日本很快就跟著向法国输入了75速射炮并展开仿制或授权生产,这让德国人既气又无奈,但是现在却轻而易举就能得到,这怎么能让他们不欣喜呢!
然而工程师的话还没说完,“皇帝陛下,图片上的另一款火炮,如果没看错的话,应该是一款迫击炮,我建议皇帝陛下一定要从中国人手里得到它的资料。”
什么?威廉二世瞬间说了一句“我们不是已经有了迫击炮吗?”工程师略带惭愧的说道:“我们的迫击炮远远逊色这款,这款迫击炮可以说在某种方面还超过了上图的75火炮。”这句话不但让威廉二世无语,更让在场众人脸上都不好看,要知道自己国家作为世界一流的陆军强国,竟然在火炮上比不上那个武器装备都有靠外购,甚至无法生产大口径火炮的中国。
不过这不稀奇,要知道冯庸拿出来的是莱茵金属公司在1932年研制的三四型80毫米迫击炮(granatwerfer34),这款炮身管长1143毫米,重57千克,其中身管重19千克。发射3.5千克三四型迫击炮弹时,炮口初速172米/秒,最大射程为2400米,最大散布直径为65米的迫击炮不单单超过现有科技10来年,而且在二战时候,它也是一款性能一流的迫击炮。
虽然德国众人不好意思,但是威廉二世知道,这两款武器如果面世,将会大大增强陆军的实力,甚至能够在战场上略微超过美国人,要知道现在美国人为什么会有优势,那取决于他的火力密度,在武器上,他们甚至不如德国,如果这两款武器可以大量生产和装备,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美国的火力优势。所以他当即发电报告诉汉斯,不管什么代价,一定要得到这两款武器,甚至于交好这个福建军阀,能够拿出这种东西的福建军阀可不简单,或许他们在德国的支持下,未来击败中国中央政府,夺得中国的掌权地位也不一定。
“少帅阁下!您的要求我国都答应,但是我国皇帝陛下想得到您手上的两款武器,不知该付出什么代价呢!”汉斯接到威廉二世的电报着急忙慌的跟冯庸说道,要知道早一刻得到这两种武器,就意味着德军早一刻挽回战场局势。
冯庸听到汉斯的话,立刻大笑道:“汉斯阁下!贵国与我军这么深厚的交情,怎么能用价钱来衡量呢!这两款武器,既然贵国需要,我那自然会奉上!”汉斯听了他这话,翻了个白眼,心里想到:要是真这么好,你也就不会敲诈我国这么多东西了,该死的小子,表面看着憨厚,其实奸猾无比。
“少帅这话说的,中国有句古语叫亲兄弟明算账,所以我国自然不能做那种空手套白狼的事!”汉斯一本正经的说道。
“那我就不客气了,有我国的资料,相信贵国应该很快就能吃透这两种武器,所以,一百们75速射炮,两百门迫击炮!”冯庸说道,“然后我想购买一个能够年产步枪十万支、子弹一亿万千万发,能够生产马克沁重机枪、75毫米以下火炮以及配套炮弹能力的中型兵工厂,一个年产钢铁五十万吨的钢铁厂,一个中型光学仪器厂,两个中型机械制造厂,一个能够生产五千吨军舰能力的造船厂,五十架福克战斗机,五十架‘信天翁’侦察机,1000支毛瑟98狙击步枪、1000支mp18冲锋枪、105毫米fh16榴弹炮100门,1902年150mm重型野战榴弹炮五十门,每门配炮弹100发。”
汉斯找人快速计算了一下,当即说道:“兵工厂作价八百万马克,钢铁厂作价五百万马克、光学仪器厂作价一千万马克、两个机械制造厂作价一千两百万马克,造船厂作价八百万,战斗机、侦察机作价二十万,狙击步枪、冲锋枪作价五万马克,105毫米fh16榴弹炮作价三十万,150mm重型野战榴弹炮作价五十万,抹去零头,总计4400万马克。”
冯庸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接着说道:“汉斯阁下,我以为我军与贵国的关系可以进一步交好,所以我想聘请贵国陆军1000名教官来帮助我训练军队,五十名飞机教官,同时我觉得贵国缺乏出海口,我军海军弱小,所以贵我两国可以在这方面合作。”
汉斯觉得冯庸的话很有道理,但是他没有这种权利与福建军阀签订这么重要的合约,所以当即禀报国内。德国威廉二世与大臣商议过后,决定答应冯庸的请求,于是和冯德麟的福建政府签订了《闽德友好互助条约》,条约标明闽德双方在福建成立潜艇工厂、造船厂、飞机制造厂、战车研究工厂等等,并且德国派遣专家过来与福建一起研究。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四十章:迫切需要
无论是工业的建设,还是军队的建设,始终离不开人才,福建省政府自从接收到冯庸下达的指令之后,立马向全国发出通电,高薪聘请人才前来福建共同建设,这封通电可谓是在民国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好多怀才不遇的人都纷纷南下福建。
德国已经准备向福建输出机械设备了,可是冯庸没有办法,国家底蕴不够,没有那么多熟练技工,所以只能高薪聘请德国人过来一带多的教授,工人好教,但是上层的那些人才总不能一直靠对外送出培养吧!所以他打定主意在福建建设一个初步的人才体系。
不久,福建的招聘通电获得很大反响,众人也纷纷来到福州,而冯庸却是望眼欲穿,第一时间就接见了他们。其实早在他们进入福建的时候,他就已经收集阅览了他们的资料。
这一行人倒是蛮和谐的,一大家围在一起,好些个小团体形成一个团体,倒是出乎冯庸的意料,还以为来的都是些中年男子呢!不过这倒是让他惊喜,应为这些人都带着家属,说明不止看看而已,合适的话,就会定居下来。
“欢迎大家来到福州,我代表福建督军府热烈欢迎诸位,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想必大家连日奔波,已经很疲惫了,所以就请你们先去休息,稍候我会一个一个接见大家,放心,就像我们福建的招才通电一样,我们福建决心建立一所鼎立全国的大学,并且首先建设起基础工业体系,所以来到这里应该不会让大家失望。
对于这些人,冯庸还是很尊重的,毕竟眼前这些前辈在全国的学术界都是名满天下的大师,所以千金买马骨的道理他还是晓得的,首先安排好他们的住宿,这样他们就能没有后顾之忧的为福建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贫瘠的福建学术人才数量还是比不上北京、南京、江西、两湖的,所以只能向外招聘,而且他要建立的大学必须是全国数一数二的。
次日,冯庸召见了众人,里面人才还真是蛮多的,国学大师黄侃、刘师培,思想大师冯友兰、李书同,文学大师沈从文、林语堂,著名诗人蒋志由,并且邀请到了人民革命家吴玉章先生,这不禁让他欣喜若狂,要说之前他还担心建立大学没有一个统筹核心的人物的话,那现在这个问题就彻底解决了,要知道吴玉章先生可是同蔡元培媲美的人物呀!他是一位历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讨袁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的跨世纪革命人物体。
早在1916年的时候,蔡元培先生是和吴玉章先生一起回国支援祖国建设,但是蔡元培受到北洋政府的赏识做了北大校长,而吴玉章先生则是自食其力,独自一个人在偌大的京城创办了留法俭学预备学校,先后筹资,支持选派了留法学生近两千人,周恩来、邓小平、王若飞、陈毅、聂荣臻、赵世炎、蔡和森、张申府等都在其中,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为红色新中国培养了一批栋梁呀!真正的国士不外乎如此!历数他的办学历史,可以说是一部震撼史,抗日时期,吴玉章先生就接受了红色党的邀请,先后出任延安宪政促进会会长、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为红色政府培养了大批人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