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民国之铁血少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铁帅
“乌拉!”伊万诺夫一声令下,所有的苏军士兵都朝着火车冲了过去,另一边,苏俄远东方面军第二师也响应了。
顿时穿着土黄色军服的苏军士兵乌压压一大片,就像黄色洪流,涌向中间。
他们都端着步枪,步枪上明亮的刺刀,就那样在铁路两边搜寻着,看着还全乎的日军士兵,不管是不是尸体,都往上扎一刀,总之绝不放过。
还真有不少活着的,刺刀一扎,哀嚎声遍野,不过也就那么几秒的事情,四万苏军士兵围着这一片,每人一下,都能把这些个日军士兵扎成千疮百孔。
“啊!”突然一截车厢里窜出来几个日本士兵,同样也端着步枪,一脸凶悍的盯着眼前一大片苏军士兵。
面对数以千计的苏军士兵,他们眼中没有浮现一丝害怕,毕竟是日本主力师团,训练有素,武士道精神洗脑过的‘神人’,哪里会怕呢?
“八嘎雅鹿!”其中一个看样子还是个尉官,脚上穿得还是皮靴,只是他的指挥刀不知道丢哪里去了,哪了把步枪,倒是有些突兀。
不过这也对,日本士兵最为崇尚白刃战,每一个士兵都是拼刺高手,更别说他们的基层军官了。
原本在后面散步的伊万诺夫听见日本人的声音,顿时兴趣来了,“钟上校,我们过去看看?”
话还没说完,人就朝着那边跑过去了,这哪里是问呀!钟离一脸哭笑不得,幸好跟这个大胡子相处了几天,知道他是什么人,换做其它南华军官,还不得跟他翻脸呀!
“让开让开!”伊万诺夫还没到,人就先喊上了,苏军士兵一看,呦!长官来了,顿时让开了一条路。
就连那几个日本士兵都瞧见了,眼中放出了精光,恐怕他们心想,来了个大官,杀了他,也不枉天皇陛下苦心栽培。
“钟上校!快来!”伊万诺夫不断招呼着后面漫步的钟离。
这个大胡子还真是不客气,真别说,和俄国人交往,简单的很,先喝几瓶白酒,直接就是兄弟了。
钟离无奈道:“伊万诺夫将军,你这可是跑过来的呀!我哪里赶得上?”
呦!他到目的地一看,这还真真是稀奇,活着的日本士兵他见过的也不少,可这战场上的败兵,他还是第一次见。
双眼冒着杀气,就算明知不敌,也要奋战到底,看着眼前这几个虽然满身灰黑色,狼狈不堪的日本士兵,但是身上散发出那种精兵的彪悍之气。
他不禁重视起来,‘果然,日本鬼子不容小觑,也难怪少帅会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先埋伏一波,别跟他们正面接触。’
瞧这样子,就算苏俄训练有素,彪悍不逊色日军,如果不是伏击战,换做正面对决,这一场战争下来,恐怕也得损伤过半,同等兵力下,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你们是日本哪个师团的士兵?”精通俄日两门外语的钟离不禁开口道。
那个看样子是军官的日本人立刻问道:“你是大日本帝国国民?”
“不,我可不是你们那群倭寇,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话语间透出丝丝不屑。
瞬间就把眼前的日本人惹火了,“八嘎雅鹿,软弱无能的支那人竟敢出言不逊!”
自从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人原本的奴性顿时变成了骄横,一方面,十分看不起中国人,另一方面,又特别重视中国。
当然,拥有四万万人口的中华民国,占据上千万平方公里土地,无一不让这群屈居岛国的小矮子羡慕非常。
所以他们对中华大地垂涎三尺,但是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也成为他们忌惮中华民国的原因。
许多明智的日本左派人士并不赞同鲸吞中国,尽管他们的田中奏折已经表明了那种态度。
不过在军国主义苗头滋生的现在,整个日本左派人士越来越少,主张侵略中华民国的日本人越来越多。
从他们不断派出间谍,渗透东北乃至关内,就可以看出他们的狼子野心。
钟离表面上对他们看不起,实际上他的心里还是很重视的,至少在未来呈报福州时候,他会将重视日本,特地写进去。
“八嘎雅鹿!愚蠢的支那人,我要向你挑战!”日军军官大喊道。
伊万诺夫却是一脸懵逼,问道:“钟上校,这群小矮子在说什么?看起来他们很气愤哪!”
钟离心道:能不气愤呀!我特地侮辱了一下他们,就连人家的信仰都被我玷污了。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三百七十二章:拼刺
“哦!他说他要向我挑战!”
伊万诺夫听了却显得兴致勃勃,“嘿!钟上校,我们比比?看谁先解决对手?”
他的眼睛一直瞄着旁边那两个日军士兵,看样子这家伙手痒了,也是无语.....
“软弱无能的支那人,呵呵!只会龟缩着像我大日本帝国求饶,不然日清战争就把你们灭了。”
突然听见日军军官讥讽的钟离二话不说,接过旁边一名苏军士兵递来的莫辛纳甘步枪,轻轻的擦拭了一遍刺刀。
原本沾了些灰尘的刺刀,现在却变得寒光熠熠,刀身映射出他嘴角浮现的一丝冷笑。
“嘿!伊万诺夫,比赛即将开始!”
“哦!”伊万诺夫也随后接果一只步枪,然后像钟离一样朝着日本士兵看去。
“小日本,来呀!别像你们那个矮子天皇一样,坐得脑子都痴呆了。”钟离勾了勾手。
日军军官顿时火冒三丈,世界上大部分人都知道大正天皇在婴儿时期的确曾患脑膜炎,尽管治好了,但是长大之后,精神状态很差,这算是日本的忌讳,也没人敢说。
现在被眼前这个支那人说了出来,还带着一股子挑衅的意味,怎么能不让他愤怒,毕竟每一个日本士兵无不以天皇为信仰。
日军军官大吼一声,“啊!”端着手中的钢枪直直的朝着钟离捅去,毋庸置疑,论世界各国的单兵拼刺技术,日本绝对排在前三。
他们的士兵拼刺,无论是角度还是力度都把握的非常到位,就像现在,日军军官手中的刺刀是朝着人体要害部位义无反顾的扎去,两侧留下了一大片空挡。
可钟离却不得不防守,因为日军军官抱着一起死的态度,他根本就不管自己死活,一个劲的就想要你死。
“呲啦!”千钧一发之际,钟离手中的刺刀朝前一刺,并且与日军军官的刺刀产生摩擦,顺势一挑,用尽全身力气的一挑果断把日军军官的刺刀挑开了。
好机会!此时日军军官还没反应过来,中门大开,钟离双手用力,朝着敌人的要害部位捅去。
果然,直接扎中日军军官的胃部,随即他立马将刺刀拔出来了,因为短时间内,日军军官还不会死亡,凭借顽强的战斗意志,他还能支撑会。
身体的鲜血顺着伤口源源不断的往外流出,映湿了他脚下那块被炮弹爆炸余波灼烧到黝黑的土地,或许血红色配着黝黑色更和谐一点吧!
“啊!”日军军官没有管自己身上的伤口,鼓起力气,再端起自己手里的钢枪,朝着钟离刺去。
可这回的刺刀显得软弱无力,或许是身体中的鲜血流失太快,影响到他的肢体。
看起来,满是空挡,钟离没有轻视他,反而使劲扎出最后一刀,径直插入日军军官的身体,并且从另一边穿出。
“呕!”日军军官不禁吐出一大口鲜血,并且鲜血还在源源不断顺着他的嘴反吐出来,那一刺刀终结了他的血液体内循环,也断绝了他最后一点生机。
这也算是钟离身为一名军人,对眼前这个仇敌国家的军人的最后一丝尊重。
与其同时,另一边,伊万诺夫对战两名日本士兵的战斗也开始了,壮得跟黑熊一样的伊万诺夫对付两个一米六的小矮子,几乎没有悬念。
“嘿嘿!小矮子,来吧!”也是嚣张的勾了勾手指,但是另一只手紧紧攥住钢枪,身体呈现防御态势。
果然,那两名日军士兵不堪挑衅,立马就朝着伊万诺夫杀去,还真别说,人家这拼刺战术绝对是杠杠,两人把持住伊万诺夫的四周,封锁住了他的攻击路数。
按常理来说,这是很有效的方法,如果换做南华军的三人小组,围住的敌人绝对逃不过必死的结局。
可他们忽略了面对的对手是怎么样一个人,一个一米九的大高个,贼几把壮,难怪后世会把他们称作‘战斗民族’,这跟印度佬那个贬义词外号可不一样。
只见伊万诺夫双手抓住手中的那一只莫辛纳甘步枪,然后朝着日本士兵抡了过去,没错!他就是抡了过去。
奶奶的,居然把步枪当成了狼牙棒,这战术也只能是他这种人高马大的斯拉夫大汉用得。
“卡呲!”一棒子抡过去,直接把两个日军士兵抡傻了,两人手里的步枪直接就飞了出去。
人家呆呆的看着手里,‘咦!我的步枪呢?’没等他们反应过来,伊万诺夫的‘狼牙棒’直接朝着右边那名日本士兵的太阳穴抡了过去。
不!不对,应该是朝着他的头抡了过去,只见那千钧一发之际,日军士兵的头颅没能顶住外力的进攻,直接扁了,应该说往里面陷了一般。
然后整个脸,都狼狈不堪,鲜血和脑浆从他的鼻子、眼睛、耳朵、嘴巴渗出来。
“四三二一!啪!”那名日军士兵径直倒在了地上,不用说,死得都不能再死了,大脑估计现在都成一团浆糊了。
“啊!”另一名日军士兵看见战友变成这个样子,顿时火了,气冲云霄,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的天照大神附体,什么都没拿,就直接朝着伊万诺夫冲了过去。
毫无疑问,“啪!”他的头也和‘狼牙棒’产生了亲密的接触,只不过现在伊万诺夫换了一招,不再是抡了,而是劈,枪身就那样从上往下砸在日军士兵的头颅上。
结果都是殊途同归,跟他的战友一模一样,七窍流血,或许还留点血浆混合物,唯一有区别的是两人的头颅扁的不是一个方向。
伊万诺夫一见人都死光了,瞬间扔了手中的那杆莫辛纳甘步枪,朝后一转身朝着另一边看去。
但是那张笑脸顿时耷拉下来,因为他看见钟离就在他身后看着他,看样子战斗早就结束了。
“唉!钟!我输了!”
瞧着他那张颓丧的连,钟离不禁想笑,眼前这个大胡子还是蛮可爱的,憨厚得可笑。
不禁说道:“不不不!伊万诺夫,你比我厉害!”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三百七十三章:祸不单行
伊万诺夫怀疑道:“真的?”
“那是当然,我们中国人一口唾沫一个钉,你一对二,我一对一,自然是你更厉害!”钟离一副你要是不相信,我们就不是朋友的样子。
“哈哈!”伊万诺夫不禁大笑道:“钟,你们国家的男人都是汉子,我很喜欢!走,回去喝酒!”
说完就搂着钟离朝着来时的路走去,我的天,连打扫战场都忘了,也是够厉害的!
.......
民国七年九月五日,苏俄军队在伯力伏击日本派遣军一部,日本陆军第十二师团全军覆没。
次日,日本陆军第七师团进攻赤塔,受到赤塔守军的猛烈阻击,损伤过半,只能无奈撤退。
于是,日本派遣军三个师团伤亡过半,暂时撤回海参崴,进行休整,同时等待后续部队。
日本国内却是一片叫骂之声。
“八嘎雅鹿!大井成元在干嘛?竟然损失了我第十二师团、第七师团。简直是大日本帝国的耻辱!”寺内正毅怒斥道。
在日本,一般与人交谈都是称呼对方姓氏,可现在他连人家名字都一起骂出来了,可见有多愤怒!
要知道,日本国内千辛万苦才调集了两个师团,并且不惜调动满洲里驻守部队,组建派遣军,就是为了迅速拿下苏俄远东地盘。
可现在呢?三个师团,只剩下一个半,满洲里更是无比空虚,稍有不慎,便会被人趁机而入,要知道垂涎那里的不仅仅有日本人,还有白俄残余势力以及中国东北奉系。
局势岌岌可危,这其中,作为海参崴派遣军司令简直第十二师团师团长的大井成元中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大岛健一不禁开口:“首相阁下,这或许并不全是大井君的错,要知道苏俄在伯力、赤塔都增加了守备兵力,至少五万人,加上原本的城内守军,近十万的兵力。
而我军不过才三个师团,何况长途跋涉,如此怎能轻易拿下苏俄领土?”
作为陆军大相的他,有责任更有义务管理好海参崴派遣军,当然,维护下属也是其中一项。
“呵呵!大岛君,这一番话推的真干净呀!把所有的过错都怪到苏俄那群鬼佬身上去了,难道第十二师团被伏击,全军覆没,这也不关大井君的事?”加藤友三郎不禁出言讥讽道。
于公,他是大日本帝国海军大相,而日本海陆两军的矛盾从明治时期就有了,到现在更是尖锐异常,好不容易抓住了陆军一点痛脚,还不得痛打落水狗呀!
于私,加藤友三郎是寺内内阁里面,唯一一个不是山县派的人,其它的阁僚要么是山县派的直系,要么是旁支军阀政客,而且大多数是贵族院议员,所以他对寺内内阁没有好感,针对大井成元这一个山县派新锐人士,难免要打压一阵。
要知道他可不只是一个优秀的军人,更是一个火炮专家,在历史上被誉为继山本权兵卫之后,日本海军的又一颗恒星。
著名的日本海军战略“八八舰队”编制就是他提出来的,要想完成这个编制,强大日本海军,首先就要进行大规模的造舰。
而这恰恰是日本海陆两军不对付的原因,日本内阁对于军费是有明确数量的,这仅有的一点军费还要平分给海军、陆军,肯定不可能均匀分配,难免有分歧。
双方无时无刻不想抓住对方的痛脚,然后紧抓着不放,从对方手里把军费一点点抢过来。
寺内正毅却是一脸不悦,本身他就是陆军出身,还是陆军元帅,多少对陆军有些关照。
再加上现在这个时候,不仅仅是陆军海参崴派遣军战败的问题,更是危及全国的大事,哪里容得加藤友三郎在这胡搅蛮缠。
“谁对谁错先暂且放在一旁,现在的问题是,怎么解决我大日本帝国皇军在远东的颓势?”
加藤友三郎没有开口说话,一则,人家摆明了不想提大井成元的错,直接就是偏袒,二来,他是海军大相亲,海洋上的事情能够帮的上手。
可现在大日本帝国在远东的领土争端还得看陆军的,海军的大炮难道可以打到伯力不成?
“首相阁下,苏俄已然增加了兵力,如果我们继续无动于衷的话,恐怕大日本帝国的远东计划将会付之一炬。
为今之计,只有往海参崴增兵,才能挽回帝国在远东的局势,继续动员国内的士兵,以备不时之需。”
寺内正毅皱着眉头问道:“不知道大岛君以为增派多少部队合适?”
“苏俄至少在远东地区增加了三个师的兵力,要想拿下他们,我们至少也得动用四个师团!”大岛健一说道。
在场所有人都吸了一口气,四个师团,日本本土除了近卫三个师团之外,几乎没有可战之兵了,三十万正规军正在欧洲激战,哪里来得兵?
“不!不行!”内务相后藤新平率先反对。
大岛健一质问道:“后藤君,难道你想帝国的远东大业就这样没了?”
“大岛君,我也想出兵挽回局势,可我们没有钱了,哪来的军费动员部队?”后藤新平哭丧着一张脸。
的确,日本虽然勒紧裤腰带赢了日俄战争,可带来的后果是长达五年的国内困难时期。
同时,为了发展军备,不断向英美法借钱,欠了一屁股债,不然怎么会甘愿出兵支援协约国作战?就是为了得到英法美的允诺,将以往的欠条一笔勾销,或许还能趁机搂点东西回来。
就现在的海参崴派遣军还是整个日本绞尽脑汁,四处征集军费、粮食才能够参战呀!
寺内正毅咬了咬牙,心中十分不甘,最后下定决心说道:“国内已经动员了的第十四师团、第五师团、第十六师团立刻奔赴海参崴,同时国内继续动员三个师团。”
‘什么?’在场除了陆军大相大岛健一,所有人都用怀疑的眼神看着寺内正毅,这家伙是疯了吗?这样下去的后果难道他不知道?
作者铁帅说:今天是除夕,俗话说过年,如此大喜的日子,铁帅自然不能让大家失望,今天五更!希望各位朋友踊跃支持!谢谢大家!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三百七十四章:混乱的日本
要知道,原本日本国内就不支持出兵西伯利亚这一行动,甚至为此兴起了反对出兵的游行示威活动。
但是在寺内正毅的强力镇压下,政府公开发表行政宣言,明令禁止报刊刊登反对出兵的内容,并且对屡教不改的报社进行查封。
一直到八月初,日本国内被禁止发行的报纸竟然超过了50种,你敢信?
可见整个日本,有多少人对这件事抱着不满,又能看见寺内正毅的强权手段。
顿时,整个新闻界一片哗然,并且把他们的愤怒诉诸行动,于是在8月25日,日本国内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关西记者大会”。
一共84家报社的记者,全部集中在大阪,连续商讨数天,最终得出决议,并且把这个决议发布到所有的报纸、周刊上,公开抨击寺内内阁。
要求以寺内正毅为首的一干独裁派官员下台,强烈提出言论自由这个观点,反覆明确拥护确立宪政等宗旨。
简直是打脸,日本数千万国民都看见了这一新闻,并且对寺内内阁反对宪政这一情况议论纷纷。
试问寺内正毅又怎么会容忍这种事情发生,立马就命令大阪当局行动,以《大阪朝日新闻》使用了”白虹贯日”这种暗示革命的字眼,作为理由查封了这个报社。
还不只这样,就连刊登了这一消息的所有报纸都被禁售以及回收,发行人兼编辑山口信雄和采写这条消息的记者大西利夫被政府抓了起来,堂而皇之的判刑两个月。
当然,出兵西伯利亚不仅仅是为了占据远东,更主要的是寺内内阁试图用这场战争,来抵消本国人民的革命情绪。
毕竟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那一阵妖风,不单单吹到了中国,更是牵连英美法日一干帝国主义国家,各国国内都兴起了一定得反抗运动。
显然,寺内内阁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从这一次的报界运动来看就知道了。
更不用说,从八月开始,也就是日本正式出兵西伯利亚的时候,国内就已经不简单了,米价持续上涨。
本来正常的米每升的价格是1角2分,可现在平均每天上升一个档次,到了八月中旬,米价已经变成每升一块钱,这是何其变态?
战争刺激消费,这没错,能够带动国内经济发展,这也没错!可这些都只是针对那些大资产阶级,他们手中有无数工厂,战争一起,最先受益的就是他们。
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那就是灾难了,米价的持续上涨,甚至影响到日本各地的谷物交易所,已经变成无米可买的情况了。
或许有人会问,整个日本都是产粮大国,他们的主要农产品就是大米,到处都是农田,怎么会缺米的情况?
的确,日本是不缺大米,可百姓能不能买到大米,这又是一个问题了。
日本自从明治维新开始,国内一度鼓励开设工厂,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就变成了一个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
但是,日本的发展比起英美法来,还是有些差距,它们没有经过那种大规模的社会变革,封建制度残余根深蒂固,这其中的代表就是日本实行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几乎所有的资本家都是原来的贵族,而这些贵族又掌握着日本大部分良田,日本百分之八十的大米都在他们手上。
商人以牟利为本,地主、资本家看准了战争这个机遇,投机倒把,不断囤积居奇,使得市面上基本没有大米可卖,米价飙升。
在日本,一个普通的工人一个月只能赚7块钱左右,试问,飙升到两块钱一升的米,怎么能够养活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动乱难免产生。果然,八月四日,富山县爆发了大规模的骚动,底层民众把米商人的店铺抢劫一空。
没错!就在天皇欢送西伯利亚派遣军的时候,日本国内的百姓也在欢呼,他们不断呐喊着:”要米!减低米价!”
可日本政府视若无睹,因为政府是地主和资本家支持的,他们怎么会为了普通小屁民而去镇压有钱人。
这种矛盾是阶级矛盾,是日本地主和资本家与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算短期被忽略了,但最终也是会爆发出来的。
富山县的‘米骚动’不断扩散,一直蔓延到大阪、神户、京都、奈良、和歌山、冈山、广岛、吴港、门司、金泽、福井,就连日本天皇所在地东京都爆发了大规模的抢米行动。
从最初的数百人演变到数万人,不断集会、游行示威,捣毁米店,暴乱狂潮席卷了整个日本。
就在寺内正毅决定出兵的时候,并且第十四师团、第五师团、第十六师团已经赶赴海参崴了。
这种米骚动已经变了,变成了阶级斗争,所有城市的工人都站了出来,充当革命的‘旗手’,他们将动乱演变成了革命。
革命之火熊熊燃烧,照亮了日本任何一处地方,游行群众用石块、棍棒把自己武装起来了,不断向政府军、警察反击,每时每刻都有伤亡。
1...102103104105106...2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