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民国之铁血少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铁帅
“砰!”不少重庆士兵都想往回跑,没想到敌人的子弹却不放过他,直直的命中他们的身体,迸裂的那一瞬间,好像开出一朵鲜红的血花。
而原本因为炮击开心不已的王大光却一脸苦涩,没想到敌人这么反常。
此刻就算他有炮兵也用不上了,两边人马交织在一起,根本分不清谁是谁,一发炮弹下去,估计敌我双方都下地府去喽!
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敌人击溃自己的部下吗?他当然不甘心。
他也不是那种酒囊饭袋,什么都不懂,作为云南讲武堂第三期步兵科毕业生,基本的战略眼光还是有的,不然也不能做到重庆这一方军阀。
现在最好的办法不是派兵出城援助,而是静守城池,不管城外杀的怎么样,只要有这五千人马,重庆就是攻不破的山城。
双方厮杀得忘我,刺刀见红,要么你死,要么我活!
.........
此时,距离双方不远处的山林里藏着另外一只军队,他们是战狼第一师。
原本在玉峰山休整了一夜,就等中华革命军到来,果然,下午三点,中华革命军经过渝中。
收到这个消息之后,为了隐藏自己的行踪,他们特地走江北沿河山林过来,神不知鬼不觉的运动到重庆城外。
并且欣赏了这一场大战,或者说闹剧,至少王猛在望远镜里看见的都是一群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战术,也就中华革命军的那个突击战术有点看头,其它的都是毫无看点。
像什么提早暴露自己火炮的中华革命军,以及不懂指挥的重庆军队,呵呵!
‘差不多了!’王猛心道,然后又看了两眼战场,只见双方打得不可开交,战局焦灼。
当即下令,“命令炮兵开火!”
随即,上百颗炮弹同一时间出膛,占据了一块不少的天空,就那样呼啸着穿过云层,然后落地。
“轰!”炮弹将整个战场都覆盖住了,就连远远看着的许崇智一干人等都没有放过。
一瞬间,重庆城外变成了一片焦黑之地,惨叫声、爆炸声不绝于耳。
“这是哪里来的?”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城门楼上的王大光懵了,他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结果自己的军队连同敌军就这样覆灭了。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三百六十一章:趁热打铁
可战狼军没有给他思考的时间,“轰!”一声巨响,紧接着数十颗炮弹就那样落在城墙上。
不单单是城门楼被炸塌了,就连城墙都被炸出了一个个大口子,看起来就跟狗咬了一样。
什么五千守军,什么轻重火力点,都是狗屁,在强大的炮火面前,尽皆变成废物。
或者被埋在废墟下,或者被炸飞,总之逃不过一个命运,那就是壮烈牺牲。
惨叫声一直没有听过,毕竟炮弹不是定点清除,总有那么些人少了些零件,但是没有丢掉整条命。
不过那些零件到处都是,整个重庆城外,除了各种武器残骸外,就剩一些碎肉什么的,或者还有鲜血,不过在爆炸的一瞬间,连带着底下的泥土都不知道飞哪去了。
“冲呀!”第二轮炮击的同时,战狼第一师也发起了攻击,不得不说,战机把握很准。
几乎在炮弹将城墙炸出缺口之后,他们迅速接近城墙,并且进入重庆。
接下来的事情就不用说猜了,战狼军的炮击将重庆守军和中华革命军的最后一丝元气都消灭了。
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这座川东名城,与此同时,战狼第二师从开县出兵,先后拿下万州、石柱、丰都。
........
就在战狼第一师进攻重庆的时候,第二师也发起了对涪陵的攻击。
中华革命军在涪陵留下了一万人留守,可这些人并没有做什么特别的防御措施。
在特统涪陵站的帮助下,战狼第二师炮兵准确无误的命中了涪陵军营,留守在军营的大部分士兵都被击溃了。
至于城门,也被特统涪陵站特别行动队打开了,战狼第二师大部队就那样冲进了涪陵城。
“哪里打枪?”原本在司令部静坐的孙中山突然听见密集的枪炮声,顿时懵逼了。
而这个时候,廖仲恺一干人等因为此事,来到了大堂,紧接着孙中山也到了。
“总理!”“总理!”
孙中山一脸急迫的问道:“这枪炮声哪里来的?”
廖仲恺等人正想说,我也不知道呢!毕竟他们也是因为这件事所以来到大堂的。
就在这个时候,杨庶堪一脸惊慌失措的跑了进来,“总理,敌人打进来了,快跑!”
‘什么?’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吓到了,哪来的敌人?孙中山二话不说就朝外走去,多年的经验告诉他,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于是,中华革命党一干人等在卫兵保护下,缓缓撤出涪陵,随后便撤向了贵州境内。
此时,西康军也吃掉了泸州境内的中华革命军,孙中山等人建立的军事力量损失殆尽。
这次行动算是彻底失败了,当然,他们心里东山再起的念头一刻都没有消失。
但是却没有这个机会了,因为在冯庸的领导下,东南陆军迅速同意了全国。
这些都是后话。
现在最重要的是,战狼军彻底接管了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南一带,并且与原本占据的川东北以及川北连成一片。
并且与西康军一起把熊克武包围住,川中一带成为进出不得的牢笼。
同年八月初,西康军在谢持的领导下,出兵五万,从雅安进攻成都。
战狼军出兵五万,从绵阳进攻成都,沿途县城望风归顺,一天之内就抵达成都城下。
并且与西康军会师,八月三日,西康军、战狼军集结十万大军,发起对成都的总攻。
在西康军、战狼军的强大火力下,成都一日被破,熊克武率残军仓促逃亡甘肃。
八月五日,战狼军与西康军合并,号称川康民主自卫军,拥军二十万,成为民国又一大势力。
没有人知道其实实业团早已归顺东南,并且在东南的支持下一统西康,进而统一四川。
也就是说,整个西南就剩下云贵两省,其余的都在东南自治政府的掌控下。
同年八月十五日,川康人民自卫军发布通电,言明云南督军唐继尧不顾国民大义,于今年进攻四川,使得四川陷入水生火热之中。
并且其人性格暴虐、穷兵黩武,实为西南之害,为了滇黔百姓的幸福,他们决定出兵消灭军阀唐继尧。
同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凉山出兵,十万大军直逼昆明,唐继尧一时间惊慌失措,匆忙调集周边滇军驰援昆明。
没想到这正合东南之意,八月二十日,东南人民自治政府发布通电,出兵十万支持川康人民自卫军。
同日,东南陆军第一师、第九师从广西百色出兵,由于唐继尧将兵力全部集中到昆明了,东南部队如入无人之境。
第一师迅速拿下文山、红河、普洱、临沧、保山,第九师则拿下了曲靖、昭通。
东南陆军第二师从湖南怀化出兵,拿下遵义、铜仁,而东南陆军第五师从湖南永州出兵,直扑贵阳,一日而下,随后两师扫荡了贵州全境。
赫赫有名的西南王唐继尧最后只剩下昆明一座城,至于滇西北的丽江、大理等地早在东南出兵前,就被川康民主自卫军拿下了。
当所有人都以为东南陆军偃旗息鼓,狂练内功的时候,他们却突然出手,并且迅速解决了西南问题。
谁也没有想到川康的实业团居然是东南扶持的,恐怕早在东南大战开始前,冯家就已经收服了实业团。
这样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一贯落于下风,偏安川东的实业团会另辟蹊径,拿下西康,并以此鲸吞四川。
就连那只雄踞川北的不知名军队恐怕也是东南控制的,或者说本来就是东南军队。
要不然也不可能打得川军节节败退,连中华革命党都被他们干掉了。
这种布局堪称恐怖,当所有人以为福建潜伏一年,只为拿下东南的时候。
人家却惦记着整个南方,提早在西南布局,等东南七省收服之后,再突然拿下西南。
就是这个效果,直接亮瞎了所有人的眼,翻手之间就占据了偌大一个中国南方,膏腴之地尽皆占有。
殊不见东北三省加起来抵不了一个福建,当然这只是个例,不过以南方为根基的确是好主意。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三百六十二章:不战而屈人之兵
偌大一个滇军,堂堂云贵两省的大势力,竟在半月之内变成这个模样,怎能不令人叹息?
五万滇军士兵集结昆明,可等待他们的是二十万大军的围困,川康民主自卫军断其后路,东南陆军正面阻止,如同一个巨大的牢笼,他们被围得水泄不通。
唐继尧一干滇军高层终日愁眉苦脸,被人家困在昆明这一亩三分地,能有什么办法呀?
可今天,昆明督军府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他的到来让原本一潭死水的滇军泛起了涟漪。
“唐帅安好?我家大帅让我代请您安!”赵刚问道。
“好哇!多亏了你们东南,不然我也不会过得这般好!”唐继尧回道。
任何一个人都能听出他话里行间的怨愤,堂堂一个‘西南王’被逼迫至此,能好受吗?
“如此就好!少帅经常在我们面前提起唐帅的威名,夸赞大帅您乃是同松坡先生一般的爱国军人,今日一见,果然气度非凡。”
“哼!”唐继尧虽然怨愤,可听见他这一番奉承之言,不禁气消了一点,只是依旧不服。
“或许大帅并不知道我是谁,但是我有义务告诉您,我是谁,这对于我们接下来的谈话,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我是东南陆军第一师参谋长赵刚,奉命前来主持这次和谈,我说的话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因为少帅已经全权赋予我谈判的权力。”赵刚自信的说道。
这番话不禁让唐继尧高看了他一眼,毕竟东南陆军精锐知名,天下皆知。
第一师虽然不像参加桂林保卫战的第六师、参加南雄第一战的第二师、南雄第二战的第五师声名显赫。
可一日即下南宁的神话在西南还是很传奇的,至少在滇军上下,认为第一师乃是东南陆军王牌。
‘好年轻!’这是唐继尧对赵刚的第一印象,心道:‘果然,都说东南军不仅建立时间短,就连军官都出奇的年轻,看眼前这个人最多二十五岁,却做到了师级军官’。
而他的心里对东南的忌惮又多了几分,就连这么年轻的军官说话谈吐都不凡,可见人才济济呀!
“开门见山吧!你今天究竟来干嘛的?”唐继尧做了这么久‘西南王’,身上一股子上位者的气质,倒是蛮浓的,不怒自威。
“既然唐大帅这么直接,那我也就不矫情了,少帅希望贵军归顺我军!
现在的局势很明显了,我军并川康君二十万将整个昆明围得水泄不通,贵军难道还有生路吗?”赵刚摆了摆手,示意道。
“你!”唐继尧眼中浮现一丝怒火,这不明摆着过来逼宫呀!真把我昆明这五万大军视为无物。
赵刚却是堵住了他的口,“或许唐大帅会说城内五万大军枕戈待旦,天下何处不可去?呵呵!恕我无礼,贵军在我放眼里就是一群带宰羔羊。
且不说城外二十万比贵军士兵还要精锐的大军,就单论我军四个师装备了一百五十门105mm榴弹炮,想必唐大帅对这个不陌生吧!”
唐继尧眼中闪过一丝紧张,105mm榴弹炮,他自是知道的,作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对各种流行枪械了解是必修课。
或许在欧洲,105mm榴弹炮仅仅是一款中坚火炮,但在亚洲,或者说在日本,105mm榴弹炮被他们视为大口径火炮,战略支援武器的一种。
当然,这也是出于日本资源匮乏的困境,换做俄国,就会不一样了,毕竟后世的苏俄极为重视炮兵,一度将105mm榴弹炮作为师团之间的支援火炮,而不是专门列为炮兵部队。
但这并不妨碍105mm榴弹炮的威力体现,他当然不会怀疑赵刚话中真假,尽管东南陆军的火力配置少有人知,但是他们的重火力武器,各大军阀还是了解一点的。
一百五十门105mm榴弹炮只需要两轮进攻,就足以将昆明这五万军队变成碎肉,更不用说东南陆军还有其它的火炮。
尽管敌人胸闷,但他并不甘心就这样投降,一身抱负丝毫未显,怎甘心闲适家中。
“我家少帅承诺唐大帅,只要您率军归降,云南省省长兼东南自治政府副主席,或者东南武警总队副司令,您可任选其一。”
这话当然不是空话,也不是冯庸为了安抚滇军特地做出的补偿,此项决定完全经过深思熟虑。
要知道唐继尧不仅是一个军人,更是一个政治家,政治才能出众。
在他执政云南的五年间,不断实行裁军政策,修养民生,以至于四川拥军数十万之时,他的滇军坐拥两省,也不过维持十万大军。
而且连续不断实施新政,修筑碧石铁路联通滇越,使得云南的锡矿不断出口,云南财政也因此宽裕不少。
修建电力抽水站、首次在西南推行化肥,创建西南第一家自来水厂,有利的支援了民生。
或许后世的人都把他当做一个奴役百姓、实行专制的万恶军阀,可事实上,他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代表着云南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由他主政云南,远比东南自治政府任命其他人来得方便,且不说云南百姓对空降官员有没有认同感。
单论滇军执政这么多年,一瞬间失去他们,地方必然骚乱,短时间想要平定这些,显然依靠东南是不太可能的。
而且云南位置也很险要,滇越铁路联通东南亚,是我国与法属印度支那、英属缅甸以及印度之间的交流窗口。
贸然换人,难免会引起法国、英国殖民地官员的惶恐不安,甚至影响我西南的经济发展。
而任用唐继尧,完全可以避免这点,单是他这五年坐镇云南,与东南之间建立了良好的贸易交流关系,就足够了。
不知与否的说,西南有唐继尧就等于有了一根定海神针,这对于短时间内平定西南诸省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川、西康自是不用担心,实业团完全可以抗起这副担子,唯一担心的就是滇黔,局势需要尔!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三百六十三章:圆满
赵刚见唐继尧一直没有说话,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不禁开口道“至于城内五万滇军士兵,想当兵的留下,不想当兵的给予安家费,让他们回家。
原滇黔高官,如果他们想带兵或者主政一方的话,东南自会遣人前来审核。如此唐帅还有何顾虑?”
也不知道是不是眼前这个东南军官有读心术,还是东南少帅未卜先知,不得不夸一句,东南人才很机灵。
唐继尧本来就是一个体恤下属的人,此时此刻的形势,他也看得明白,之所以不愿投降,一则,面子过不去,二来,跟手下这班人不好交待。
现在什么都被人家解决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专制军阀非他愿,只是形势所逼,如今看见有一个比滇军更适合百姓的势力存在,自是甘愿让贤。
当即说道:“你们的条件我答应了,我要当云南省长,至于剩下的事情,我想东南自有计量!”
“好!”赵刚笑了笑,这番算是成功解决了,他们也可以返回东南了。
........
民国六年八月二十日,原云南督军唐继尧在昆明发布通电,宣布归顺东南民主自治政府,麾下部队整编为云南武警总队。
同日,川康人民自卫军司令谢持宣布归顺东南民主自治政府,原二十万士兵整编为六个陆军师,以及西康、四川武警总队。
自此华南十一省,川康滇黔桂鄂湘赣粤闽琼都变成了冯家的地盘,东南民主自治政府也改名为南方民主自治政府,国际称之为南华。
就在南方风云变幻的时刻,北方也不甘落后,七月初,新文化运动领袖李大钊在《言治季刊》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这篇文章。
不得不说,俄国十月革命的春风很舒爽,至少在中国来说,许许多多救国无门的爱国人士把它当成救命稻草。
马克思主义不愧是世界上最能洗脑的思想,深深感染了一大批文人,李大钊、陈独秀就是其中佼佼者。
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一个个欢呼俄国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这于我们何干?
的确,俄国十月革命值得世界赞扬,这是全俄劳动人民努力抗争换来的胜利,他们的勇气和毅力都值得我们学习。
可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是中国的朋友,什么全世界无产阶级都是一家,都他娘是的狗屁。
如果真是这样,那为什么后世的苏俄不断侵占我国领土,支持外蒙分裂,甚至在抗战援助的时候,斤斤计较。
呵呵!偌大一个苏俄,只需要拔两根毛下来就能帮助我国抵御日本,可他们呢?眼睁睁看着同是沉沦深渊的我国陷入战火之中。
当时的民国共党没有成立吗?没有求救吗?什么都做了,可等待他们的是什么?视若无睹。
血的教训、铁的事实告诉我们,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才是永恒,与其对着人家的胜利欢呼,不如自救?
或许他们是想从苏俄学习先进经验,从而拯救中华民国,可他们没有想到引狼入室的后果。
苏俄的胜利象征着我国另一个敌人的强大,这给我们带来的只是危机和苦难。
文人有风骨,可是他们的骨气没用在正道上,只有强大的军队才能保证国家的利益。
虚头八脑的那些有用吗?天天喊着救国救民,唤醒国民,有用吗?没有!
空口说白话,谁都会,街头弹唱的艺人更厉害,只有实践才是成功的基础。
相比于这些天天在报纸上扯七扯八的文人,那些个军阀也许更好,例如阎锡山、唐继尧、张作霖等等。
尽管他们掀起战乱,可这都是为了国家一统,他们的治下,民生比清末要好上不知道多少。
军队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民生发展,就好比原本日已凋零的民族工商业,在现在这个军阀林立的时候,反倒出现增长,这难道不是一种带动吗?
历史的车轮依旧前进,冯庸的存在更加坚定了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原本反对的直系军阀也在一连串的失败下醒悟。
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根本没有话语权,难道用嘴劝说南方势力乖乖服从吗?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不然段祺瑞也不会拼命训练他的‘参战军’,三个精锐日械师就在天津郊外,连绵不断的训练声把周围的百姓吵得那叫一个惨!
原历史的安福国会是为了对抗南方孙中山为首的中华革命党以及冯国璋手下的直系势力。
现在已然改变了,直系经过东南一战,地盘只剩下江苏、直隶大部,军队就更不用说了,只留下一干残兵败将,索性投靠了皖系。
但是所谓的安福俱乐部还是产生了,以徐树铮、王揖唐为首,拉拢了大多数所谓的议员,其中直系支持的也加入了他们。
八月十二日,正好是第一届国会期满,段祺瑞一干人顺势宣布解散临时参议院,着手成立第二届国会。
八月二十四日,就在南方民主自治政府成立的前一天,第二届国会宣布召开,大会决定大总统由徐世昌担任,众议院议长由王揖唐担任,参议院议长由梁士诒担任。
段祺瑞老奸巨猾,为了避免直面社会矛盾,便退居幕后,但是实力不可小觑,毕竟‘参战军’掌握在他手里。
至于冯国璋,则是光荣退役,虽然直系部分人如原历史那般不服气,但是势力大损的他们,也无力阻止实力处在巅峰的皖系。
更何况直系现在以吴佩孚为首,潜心整训部队,韬光养晦,也无心干预这件事。
当然,这个新成立的国会只能控制北方诸省,像南方的话,那就不干他们的事情了。
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次选举完全是暗箱操作,议员总共400人,安福俱乐部占了五分之四,倒也不怕天下笑话。
相比于原历史来说,这个结果还算是不错,毕竟冯庸没空管这个玩意,南方民主自治政府正忙着接管西南四省呢!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三百六十四章:余波无敌
西南连续三封通电,宣告整个南方的统一,南方百姓无不欢欣雀跃,不得不说,东南自主政府的宣传工作做得很好,从福建时代开始,底层百姓就知道冯家能给他们带来好生活。
毕竟人都是感情动物,兄弟朋友一大堆,谁的生活水平上涨了,各家都相互打听,最终会知道,呦!原来是福建治下呀!
这时候,生活在其它省份的百姓,心底里就会对冯家统治下的区域产生一种向心力,就连北方百姓有些都听过东南生活好的传言。
不过作用是区分人的,像北方一干军阀听到了这个消息,一个个都惊慌失措。
就连冯国璋、段祺瑞都有些不安,毕竟谁都知道南方一统,冯家势必会把剑对准北方,因为少帅冯庸的胃口很大,一个南方满足不了他的胃口。
........
北京大总统府。
1...99100101102103...2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