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逍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花香怡人
这番话有点突兀,弄得辛安雪颇为尴尬,不过马上她也就明白了过来,嘴角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
离开双临市委市政府,黄卫坤再次邀请潘宝山用餐。潘宝山拒绝了,说回瑞东一趟也不容易,还是抽点时间回家看看。这个理由让人没法说什么,黄卫坤也只好作罢,虽然他知道潘宝山中午多是不会回家的。
的确,潘宝山的午饭没有和刘江燕吃,而是和方岩、谭进文还有曹建兴坐到了一起。此番来瑞东还有一个顺便的事情,郁长丰暗示过的,替钟俊霖说几句话。
“郁委员是个忠厚的长者,对下属的关心无人能比。”潘宝山对方岩道,“在京的时候我拜见他,他提了一句,说钟俊霖是炉中钢,好好练一下是块材料。”
“小钟是需要照顾,他现在算是闲置了,在党史研究室做普通秘书。”方岩道,“级别虽然没降,还是正处,但职位明显弱化了很多。”
“段高航有直接指示吗?”潘宝山道,“没有的话就可以帮他挪挪。”
“直接指示倒没有,但有暗示。”方岩道,“不过那都无所谓,处级干部我还做不了主?”
“那方部长就要有压力了。”潘宝山道,“总归他们那边是不乐意的。”
“到正辉区做个副区长还有多大的事?”方岩道,“双临是副省级设置,正辉区的副区长刚好能落实个正处,名正言顺。”
“如果能落地当然是好,往后慢慢等着就是了,有机会的话就升升,没机会就先伏着。”潘宝山道,“当然,前提是钟俊霖必须管好自己,别落下什么把柄,那样才能站稳了,否则一切都是白忙活。”
“那应该没什么问题,钟俊霖底子很好,把握那些方面绝对不会出什么纰漏。”谭进文插上话,“马上抽个时间,我给他打个电话再好好交待一下,该是万无一失了。”
“嗯,那等段时间我这边就安排了。”方岩微笑点头。
话谈到这里,潘宝山很是舒畅,原本他以为解决钟俊霖的问题难度不小,没想到还挺顺。接下来就是吃喝聊谈,谭进文的话比较多,自从他任省政府秘书长以来,少有机会这么放松,没办法,平常工作上的事情太多。
“江省长憋了一肚子的劲,很想干点事情,但放不开手脚,凡事拿到会上一研究就搁浅。”谭进文道,“不过也办法,大小举动都要放眼全省,中长期规划和发展方向那是大会上定的,哪怕是细微的调整也不能一个人说了算,离不开讨论的环节。”
“依我看呐,江省长也不要指望搞什么大动作了,有段高航在,跳不起来的。”方岩道,“书记和省长,分量的差异明显摆在那儿。”
“江省长到这一步,说白了就是解决个级别问题。”潘宝山若有所思地说道,“虽然我们对他抱有很大希望,能够制衡段高航。”
“瑞东近年来的发展,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都在由大省向强省跨越,眼下的时期十分关键,所以任何发展环节都容不得疏忽。”方岩道,“段高航掌政,也不是随意指点江山的,就算他有那个操作能力,也还要顾忌到中央的看法。毕竟他还稍有点混头,努力一把没准最后也能到中央混个副职,那可是大不一样的。也正是如此,我敢断定他不会跟对立派发生过激的正面对抗,影响总归是存在的嘛。”
“方部长你说的都是台面上的事,台面之下,段高航那可是丝毫不让的。”潘宝山道,“那是他的本质所决定的,没有什么外力可以改变,所以对他的警惕始终不能放松,对他的段家军集团还必须瞪起眼来。”
“段家军集团现在比较强劲,省高层里占了不少名额。”方岩道,“但据我观察,他们的凝聚力还远远不行,几乎就没有形成合力,各股支线各自为战,很难成大气候。”
“就是,前阵子他们那边不是出了不少事嘛,像廖望和袁征,多么脆弱?”谭进文道,“简直就没有什么防御力。”
“呵呵。”方岩很玩味地笑了起来,“不是他们的防御力差,而是进攻方太犀利啊。”
潘宝山就此不好说什么,只是看了看谭进文,示意他不该讲这么一出。
谭进文此刻才意识到话题有点不合时宜,赶紧又跟了几句,说不管怎样,段家军就是应该不断被削弱,那是正义所趋,然后便转了话题:“方部长,听说再小过一段时间,中央巡视组就要进驻瑞东了,不知道有无重磅消息?”
“这个问题主要就是看段高航的态度了。”方岩道,“厅级干部肯定要办几个,就看谁倒霉了。”
“哦,如此说来,松阳方面是要加强戒备的。”潘宝山很敏感,“还有省级机关部门的个别人员。”
“那是必须的。”方岩道,“现在清理扫尾也有点来不及了,主要是做好断流工作,找准关键点,果断切掐,甩得一干二净。”
这句话很重要,潘宝撒很难顿时沉思起来,考虑该怎么向身边人准确地传递这一信息。不过还没来得及想清楚,方岩又说话了,而且更让他忧心。
“目前,反腐工作还相对局限在从官员本身入手,下一步,应该是要扩大到商业领域,也就是从经济体切入,再挖到政治层面,那一个阶段,又将会有一大批官员落马。”方岩道,“所以有眼光的人,会从现在开始注意收尾,所谓的官商相交,应该及时割袍断义了。”
听到这里,潘宝山再一次心惊,他想到了邓如美、鱿鱼还有王韬,如果风暴触及,他们必然会被段家军置于中心漩涡。
“老板,身体不舒服?”曹建兴察觉到潘宝山的神态异样,问了起来。
“小曹啊,以后还是改改口吧,老板什么的就不要叫了。”方岩微笑道,“早两年的时候,思想纵横栏目就发文说过,党政机关称领导为‘老板’的现象值得警惕,前不久,南方某省纪委又发出通知,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一律不准使用‘老板’、‘老大’、‘兄弟’、‘哥们’等称呼,这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往高里说,那反映了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和道德修养,我倒不是太赞成,但平视其现实意义,反映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江湖习气’等不良风气侵入,确实值得注意。”
“方部长您说得是,我这就改过!”曹建兴不好意思地说道,“姑且就以酒代罚吧。”
“不用不用,我只是提个醒,其实像私下里说说也没什么,但就怕喊得顺了口,有时在场合上漏出来,多少还是有点影响的嘛。”方岩道,“尤其是在某些重要的场面上,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拿来说事。”
“所以啊,还是听方部长的,往后不管在什么场合都要注意称呼问题。”潘宝山说得很真切,之后感激地望着方岩微笑,觉得这次和他见面收获真的很大。
离开酒桌后,潘宝山告诉曹建兴,让他亲自去松阳一趟打个招呼,把方岩讲的问题说清楚。另外,再和邓如美、鱿鱼见个面,同样提个醒。
当然,潘宝山也没有到杯弓蛇影的地步,在向曹建兴交待完事情后就迅速梳理了心绪,启程返京。
官路逍遥 第九百一十章 文化中国梦
回到北京,第一件事就是请郁小荷吃饭,这段时间似乎已形成了规律,一周一次,吃点饭聊个天,反正工作也不忙,部里并没有分给他什么重要的任务.
“回瑞东一趟真的感慨很多啊,很多人看着都不顺眼,以权谋私、贪财好色的还很多,关键是不务正业,简直是祸国殃民。 ”潘宝山坐在郁小荷对面说得很直接,在她面前现在已经能随便说点什么了。
“不只是瑞东,哪里都一样,包括我们的身处之地。”郁小荷似乎见多不怪,“部级、副部级落马的官员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还是躲不过财色两把刀。只不过他们的隐蔽性更大而已,因为他们接触的财色之人也都是有一定层次的,非等闲之辈,一般不会为点小事就撕破脸皮闹出来不怕鱼死网破,而且那些人怎么说也是得了不好处的,有既得利益,即便最后合不拢也多是悄然收场,完全能看得开。”
“看来都是交易,简单纯粹的交易。”潘宝山道,“这也是现实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多图的是了无痕迹地利用,就连平常交个朋友,也多是看对方是否有可用之处。”
“是啊,生活就是这么现实,特别是对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来说,几乎就不谈情义。”郁小荷道,“钱越多,真朋友越少,官越大,也就越寂寞,时时事事都想着防备再防备,或者是利用再利用。”
“不说了,不能再说了。”潘宝山笑着摆摆手,“郁同学,我觉得越跟你接触,就越觉得你高深,说的很多话我都当成名言来记了,累脑子。”
“别取笑我好不好,在你面前我还能说出名言来?”郁小荷歪头一笑,道:“那就换个话题吧,部长同学,最近你都忙些什么?怎么也听不到动静的。”
“现在我可没什么事,部里很少给我安排有分量的工作。”潘宝山道,“到目前为止,好像就主持了一个电视电话会。”
“哦,我记得了,是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电视电话会吧。”郁小荷笑道,“你还挺上镜头的,有派。”
“什么派啊,都跟装的一样。”潘宝山呵地一笑,“不过那都没刻意,会场上一坐,自然而然就成那样子了。”
“那是受氛围影响。”
“嗯,不过也不只是氛围问题,还有崇高的革命工作理想做精神支撑呢。”潘宝山嘿嘿一笑,“节约是个大问题啊,如果全社会真的响应号召行动起来,那相当于是大幅度提升了整个社会各行各业的生产效率呐。”
“想法是很好,但实现的可能性不太大,或者说实现的阶段要很长。”郁小荷道,“毕竟每个人的思想觉悟都不一样,很难整齐划一。”
“所以要找准重点嘛,你知道最大的lang费来自哪个群体?”潘宝山问。
“没想过。”郁小荷皱着眉头道。
“机关人员群体。”潘宝山道,“公共资源lang费得真是太厉害了,有些情况你可能不知道,不少办公室冬夏时期空调都是二十四小时不停的。”
“下午下班也不停,那不是要开一夜?”
“那当然,制冷或制热,等第二天早晨来的时候进门就可享受啊,一分钟都不用等。”
“过分,真是过分了。”郁小荷道,“我们这边倒是没有。”
“这边安装的多是中央空调,统一调控,我说的是那些装有单体机的办公室。”潘宝山道,“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吃喝呢,那又是个大黑洞。不过现在好得多了,八项规定一出,吃喝接待明显受影响。”
“说到吃喝,还真是点醒了我。”郁小荷道,“公务接待实在是lang费惊人,影响太大。”
“所以我在会上讲了嘛,节约风气的形成,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至关重要。”潘宝山颇为感慨地说道,“节约型机关建设要持续不断地加大力气搞,把节约的理念贯穿到经费收支管理、出差报销、公务接待和用车标准、教育培训出资以及设施建设控制等各个方面。当前受大环境影响,这些个方面已经明显好转,但还是处于外因被动阶段,并没有达到内因主动改变的高度。”
“行了,我的部长同学,咱们在一起聊天还是不谈工作本身吧,平常的上班日子就够枯燥的了。”郁小荷笑道,“还是说说将来的发展吧。”
“将来的发展哪里离得开眼下的工作啊。”潘宝山依旧感慨,“工作做不好,还谈什么发展?”
“你现在不是还没到施展的时候嘛,重要工作都还没安排呢,等再适应一段时间,估计肩上的担子就重喽。”郁小荷道,“到时恐怕你喊累的工夫都没有。”
“即便是那样我也认了,总比没事干强吧。”潘宝山笑了起来。
有些话一说就应验,说到做事,事情就来了。部长打来电话,要潘宝山到他办公室去一趟。
这是潘宝山到岗以来第一次和部长谈话。
“宝山部长,这段时间在新岗位上还适应吧?”部长和蔼而谈。
“蒙部长关心,近来通过不断熟悉,已经开始上路了。”潘宝山忙道,“前两天刚下去就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作了一系列调研。”
“哦,那正合适切入啊。”部长笑了,“部里今年要做一项有关推广中华文化的工作,让中华文化大踏步走出国门,这一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就高度重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相关工作,总书记也多次作出了重要论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提高文化的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部署,而且政治局围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进行过集体学习。”
“是的,前不久召开的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座谈会,主旨就是要不断提高文化开放的水平,加快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以尽快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大国地位相适应的国家文化综合软实力。”潘宝山边说边暗自庆幸,亏得前阵子对文化方面关注比较多,还能和部长对话一阵。
“嗯,座谈会的召开,就是要我们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使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一个大的提升。”部长微微点头,意味深长地说道:“归根到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更多主动的迫切需要。”
部长说到这里明显还有下文,按照套路,潘宝山应该一脸求知若渴的样子看着他,听他说下去。但转念一想,这应该也是个自我表现的好机会,于是赶紧点了下头,接上话说道:“当前和今后很长的时期内,综合国力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放眼世界,很多国家都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从而导致了全球文化竞争的全面升级,新的世界文化版图也正在重新构建。”
“你说的很好。”部长用欣赏的目光看着潘宝山,“因此,我们要以战略的眼光看待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性,要从全局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这一工作的重大意义。”
“这方面的工作应该不难,毕竟不是什么深奥的道理,应该一点就明。”潘宝山道,“不过只是有认识还不行,关键是具体的工作措施,那关系到工作的成效甚至是成败。”
“是啊,说白了就是落实。”部长缓缓地道,“这也就是我找你来的原因,你要花些心思,就这项工作好好写份材料。”
“好的部长,回去后我马上就开始着手。”潘宝山很爽朗地应了下来。这种命令式的事绝不能拖沓,否则就是泥巴捏的脑袋,不开窍。
“嗯。”部长再次一点头,“写的时候要注意,我们说的文化影响力,最根本的就是价值观念的传递,所以我们要传播的中华文化,要充分体现当代中国的价值观,让那些外国人通过领略、欣赏我们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来认知我们发展的潜力和活力,从而让我们国家在世界上树立起闪耀的形象来。材料的核心,要放在这上面。”
“引申开来说,就是要突出中华文化的内涵,从而渗透出价值观来。”潘宝山道,“结合当前形势,要多阐释我们的中国梦,要让更多的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梦是个什么样子,将其追求和平、追求幸福、奉献世界的精髓具化出来。”
“是的,是的。”部长很是满意,他油然叹笑,“宝山部长,看来你对这块工作平常关注比较多,所以这项工作交给你是最合适的了。”
“我一定不遗余力,把部长交办的事情做好!”潘宝山知道此时要高调表态,不能太含蓄,否则显得城府有点深。
“相信你的能耐,应该能把这项工作做好。”部长点着头,“不过也不要给自己施加太大压力,更不要急于上手,欲速则不达嘛。近期吧,等一切稳妥了、成熟了再动手,那样写出的材料才有厚度和深度。”
“好的部长,一定按照您的指示去办!”潘宝山此时颇为激动,这是他到***以来接手的第一项有分量的工作,有挑战,但更有机遇,他相信自己能把握住机会。
官路逍遥 第九百一十一章 镜湖之水
诚如部长所言,要稳住心绪,俯下身子把准备工作做踏实,不能冒进。潘宝山回去后没有急于动手写材料,而是就文化的概念,展开了海量的浏览和有针对性地学习,当然还需要展开相关的调研。
时间是不着急的,部长说了是近期,一般来说起码也要有一二十天的准备期。这个准备期不算长,因为期间还有些事情,有些还比较重要,像王天量和高厚松就专门前来拜访就是,必须重视起来。
潘宝山热烈欢迎,热情接待,酒席是免不了的,但局限于部门经费紧缩,而且还要考虑到影响问题,所以就去了瑞东驻京办去。到驻京办也好,反正和杜成行也谈得来,彼此关系不错,帮这种忙他是乐意的。
酒桌上坐下,王天量道出了此番来京的目的,想办一场招商会。
“招商啊。”潘宝山笑了,“地方来北京办招商会,可以说是比较常见的。我才来多长时间,就亲历过好几次了,不过办得像样的不多,连场面事都弄不好,全然看不出周密策划的痕迹,更别谈什么招商效果了。”
“所以我才和高市长先来向潘部长请教嘛,免得忙活一阵子无所收获,费力倒不说,关键是lang费时间。”王天量道,“发展时不我待,现在我真是感觉时间紧迫,远不够用啊。”
“有这种紧迫感觉,说明你是真的为人民服务了。”潘宝山笑了起来,“当下,正是你这样的官员大有作为的时候,只要做了实事,就容易冒头。”
“那还要靠潘部长多关照呐。”王天量道,“就拿这次来京办招商会,恐怕免不了要多麻烦你。”
“瞧你这话说的,那不是应该的嘛,就算不应该,凭咱们的关系还客气什么?”潘宝山道,“举办招商会,关键是要讲究点分量,前期准备很重要,依我看,能不能成立个协会之类的,名称就叫松阳发展(北京)促进协作会,把现在在京任职或居住北京、曾在瑞东和松阳工作过的领导邀请进来,物色一个极具实力的人任会长,再弄个有点实际影响而且有相对有精力的人任秘书长,负责日常联洽。那样,到时招商会举办的时候,把协会的人请过来,那阵势和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嗯,如果能成立个协会当然是好,只是难度太大啊。”王天量道,“就像郁委员,虽然我跟他也不少年了,但能请得动他么?”
“郁委员当然不能请,主要是找那些二线人物。”潘宝山道,“说白了,这就是拉大旗的事,不管是不是实职或是要害部门,只要人数够了就成。”
“那能不能来个一炮双响?”王天量道,“把招商会的举办和促进协作会的成立放在一起,那样声势不是更大一些?”
“可以,完全可以,只要把提前量做足当然没问题。”潘宝山点头道,“这样,你专门安排一个人留下,跟省驻京办杜主任配合一下,把前期做好。”
“杜主任帮忙到家吗?”王天量问。
“应该是比较底实的一个人,我跟他交往也不是一两天了,总的来说不错。”潘宝山道,“马上我就跟他交待一下,让多费费心、出出力。”
这事对杜成行来说不难,驻京办主任干好好几年,跟其他京官打交道虽然还有些吃力,但跟与瑞东有关系的人活动活动,还是游刃有余的,因为他们经常会找他帮忙。
潘宝山是没有时间花在这上面的,他刚接了重要任务,必须得不折不扣地完成。几天加班加点,资料掌握得不少,还需要加深些感性认识,开展调研。
调研的目的地,还是瑞东省。潘宝山知道再到瑞东稍有不妥,距离上一次调研相隔时间太短,但是从工作角度考虑出发,他觉得到瑞东效果会更好一些,毕竟对瑞东是熟悉的,对一些情况的分析总结,切入的要快一些、深一些。一切为工作让步,所以,还是到瑞东去。
这次调研很正规,潘宝山让人提前两天就和瑞东省政府联系,告知要到文化厅调研考察。
田阁还兼着文化厅长的职务,这有点不正常,省委常委、秘书长,还兼着省政府文化厅厅长?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奇怪,理由是为了工作的衔接,新任厅长将在年底到位。
田阁接到通知后经过考虑,觉得有必要演个小戏,他找了个段高航和韩元捷都在场的机会,把潘宝山要到文化厅调研的事说了,问要不要陪一下。
韩元捷一听生气,“陪他个球,前阵子刚来耍了一通威风,还上了瘾?这次非得给他点颜色瞧瞧不可!”
“莫要急着下结论。”段高航能沉得住气,“按理讲,潘宝山是不会这么过分的,这次过来调研或许不是为了耀武扬威,向我们宣战。”
“听政府那边说,是要搞什么中华文化专题调研,是***牵头的一项工作。”田阁马上搭话进来,希望能起到作用。
“那他这次真的是奉命而来。”段高航道,“所以我们也不要摆脸色,否则他借机做文章回去夸大其词地说我们的不是,不也不妥?”
“唉,这么说来也还得好好接待呢。”韩元捷道,“如果他要是像上次一样,闷不吭声地跑过来借调研之名胡作非为,我们一定得及早介入,不能由着他肆意妄为。”
“是啊,教训要吸取,但也要分情况对待。”段高航道,“在出击的同时更要保护好自己,该走的形式要走好。”
“段书记,那我就陪陪他吧,反正就不痛不痒地说两句。”田阁道,“不能让他揪住我们明显的不是。”
田阁说得风轻云淡,其实内心却充满激情,他深深觉得潘宝山的犀利并非是段高航和韩元捷所能阻挡,况且自己又有脏屁股被他压住,不服是不行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