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逍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花香怡人
“照你说的那样,适当的时候随便一个由头,常委们便能小楼团聚。”蒋春雨道,“的确很有可能。”
“哦,你我这是。”说到这里,潘宝山突然意识到有点太自我了,笑道:“你打电话过来,我二话不说就聊起自己关心的话题,很不礼貌啊。”
“潘哥,私下里你怎么跟我客气起来了。”蒋春雨道,“不过今天给你打电话,确实是要说点事情,刚刚万少泉来广电局调研了。”
“万少泉去调研?”潘宝山眉头一皱,“估计是去排兵布阵的吧。”
“正是。”蒋春雨不自觉地压低了声音,“有些情况你可能还不了解,局党组班子算上你一共七个,其中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辛安雪和省纪委驻局纪检组长、党组成员向明两人,是铁了心跟万少泉他们的。辛安雪尤其强势,在党组成员中排名第三,她跟省长段高航的关系十分密切,至于向明,他是万少泉的贴心人。”
“其他几人风向如何?”潘宝山问。
“排名第二的副局长、党组副书记韦国生,和辛安雪绝对不是一路,他们暗地里互掐顶牛。和韦国生一路的,是党组成员、局办公室主任盖茂。”
“另外两人如何?”
“副局长仲有合与党组成员彭春栋两人总体属于中立派,但会随着牵动左右摇摆。”蒋春雨道,“不过都是有眼色的人,会权衡,做事一般都拿捏得比较好,倒也无大碍。”
“那也还行。”潘宝山道,“只要不是拧成一股绳,怎么着都好调停。”
“可现在情形有点不一般,万少泉不是专门来了一趟嘛,意图很明显。”蒋春雨道,“但也还好,他们都知道你是郁书记点将过来的,否则有段高航和万少泉在背后撮着,那你的日子就真不好过了。”
“好过不好过,只要出成绩就行,这方面我信心十足。”潘宝山道,“现在就等着去你们那儿耍耍拳脚。”
“应该没几天了,老局长早已经收拾利落,办公室一直正忙着帮你更新办公室,桌具都是新的,新人要有新气象嘛。”蒋春雨道,“现在已经结束,正在尾声收拾。”
潘宝山暗自一笑,来真的是扳着指头可数了。
官路逍遥 第三百八十五章 稳住
三天后,潘宝山动身前往广电局任职,省委组织部长方岩亲送。
去广电局的路上,方岩告诉潘宝山配车和配房问题,房子由宣传部协调,车子由广电局安排。这点其实不用说,潘宝山早就清楚了,但作为惯例,方岩还是要明言。
另外需要当面说一下的,就是工作的侧重问题,因为潘宝山的身份是双跨,应该点出来。在表达的时候,方岩说得比较含蓄,也没法不含蓄,侧重的度并不好界定。
潘宝山主动表示,会按照省委的意思,把工作重心放在广电事业上。方岩点头笑了,表情十分轻松。
这种轻松的表情,方岩一直带到新老交接仪式会上。
仪式会放在小会议室举行,广电局中层以上干部都到场,几十人的规模不算大,但在不是太大的房间里也显得有场派。
一时间,会议室里还挺热闹,这正是方岩所需要的。按照程序,还有个前任工作评价的环节,人少了没氛围,场面不好。
在发言的时候,方岩显得随意了许多,尤其是在评价前任局长工作成绩的时候,并不像送地方党政一把手就任时那么谨小慎微。对地方政府前任舵手进行评价的时候,措词十分严格,像“较好”和“比较好”两个词,并不能随便替用,哪个地方该用哪个,都是省委班子开会研究敲定下来的,一个字都不能改。
但是对于广电局,一个系统性的行业,就没那么较真了,所以方岩非常轻松,“较好”和“比较好”随便用,甚至“好”和“不错”都替用起来。
其实这些没人听,台下的人都把心思放在了潘宝山的身上。
对绝大部分广电局的人来说,潘宝山来任职一事吊足了他们的胃口。三十五岁的年青人主掌一省广电事业,是个非常有谈资的事情。围绕着潘宝山,大家对他的过去想尽办法深挖,对他的背景也进行了种种解读,总结出了几种可能。
最让人信服的说法是潘宝山上面有人,一路有人关照提携当然能飞黄腾达,原因有三:
首先,当初从大学毕业,能成为省选调生就说明底子够硬。
其次,一头扎进瑞北地区松阳市经济相对落后的乡镇,竟然能很快脱颖而出,从副乡长到副局长,而且还从副科破格越级提拔成副县长,接下来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成为市长助理后,又成为副市长、常务副市长,现在又是省广电局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正厅级。平均算下来,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不到两年便升一个台阶。
再次,工作期间似乎也遇到过危机,遭人举报,但都从容化解,波澜不惊,俨然一个“不倒翁”。
所有的人议论纷纷,倒也有滋有味。尤其是说到潘宝山上面的人是谁时,都指向郁长丰。
可是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郁长丰为何如此青睐潘宝山?
这一点,自然又让众人不由地高度聚焦起来。很快,就有人探出了潘宝山和郁小荷是同学这层关系。不过这个说服力似乎不够足,仅仅是同学关系,就能让郁长丰施如此重的恩惠之手?
如果是,那么只有两种可能:第一,潘宝山和郁小荷的同学关系,绝非一般;第二,潘宝山确是真才实学,能力超凡,真的是深得郁长丰喜欢。
混日子热闹的人宁愿相信是第一种可能,脚踏实地干工作的人宁愿相信是第二种可能。还有一部分人脑筋的弯多一点,更愿意相信两种可能都可能。
最清楚情况的人莫过于蒋春雨了,但她从不谈论半点关于潘宝山的事。局里除了罗祥通,没有人知道她和潘宝山有关系,自然也不会问她。罗祥通当然也不会多嘴,他知道那是高压线,绝对不能碰。
只是在今天的仪式会上,和蒋春雨坐在一起的罗祥通才小声问了她一句,和潘宝山以前就认识?
蒋春雨微微点了点头,并没有言语答话。罗祥通随之一笑,一直到仪式会结束,没有再问半个字,只是暗中观察她和潘宝山有没有眼神交流。
罗祥通没有任何发现。
这一点,潘宝山是有所准备的,在到广电局初期,他绝对不会表现出与蒋春雨有什么关系。他也相信,罗祥通绝对不会有任何透露,作为一个做事玲珑的人,完全能做到。
当然,仅就这件事来说,潘宝山也觉得无所谓,就算他和蒋春雨关系不错的消息传出去也没什么,只是他担心消息会传得严重走形,肯定会有点负面影响。
现在潘宝山不想有任何负面影响,他所想的,是如何迅速有力地开展工作。
开展工作,到各个部门、直属机构调研了解情况是必须的,而且也是急需的,几乎每个新上任的领导都会这么做。可潘宝山觉得或许可以该改变一下,先稳一段时间,一来把准备工作做在暗处,二来也能为自己造点势。
因此,在接下来的近半个月里,潘宝山大部分时间就坐在办公室。
广电局的办公室,比起宣传部那边的来说,好了不止一个层次。一百平方的面积,分成办公、休息、卫浴、待客四个区域,除了饮食功能外,跟居家差不多,很舒服。
但潘宝山现实没有去享受,他要把局通讯录读透,熟悉每个部门的人头名字,然后就是打电话给蒋春雨,问各个人的性格脾气和行事方式以及相互间的关系亲疏。此外,就是让办公室把前三年的局年终工作总结报告拿过来,他要了解广电局各项的渐进情况。
潘宝山这么稳得住,其他人却有点坐不住,尤其是局党组班子成员。
按照常规,领导新上任,即使不轰轰烈烈地展开工作思路烧上几把火,但起码应该开个领导班子会议,一起吃个饭聊聊,关系怎样、心思如何先不讲,怎么也熟个脸,大面上的事也好安排。可是,潘宝山没有。
这一点,就连上去最淡定的韦国生也有点犯疑乎,潘宝山到底是个什么来头,怎么能如此沉得住气?
韦国生叫来了盖茂,“潘局长跟办公室有没有交待什么?”
“没有。”盖茂也是一脸疑惑,“他只是要了前三年局年总工作总结材料。”
“哦,有一手。”韦国生点点头,“如果只是了解现状,去年的也就差不多了,但他要了三年的,说明他知道分析趋势,也能进一步掌握各方面工作的可调和度。”
“是的。”盖茂跟着点头,“潘局长来是抱着大干一番事业的准备来的。”
“那是个好事。”韦国生道,“否则不干业务只干人事,那局摊子就散了。”
“我倒觉得也不是个好事。”盖茂道,“不搞人事,岂不让辛安雪得了便宜,那她可折腾开了。”
“没有你说得那么严重,潘局长是要干事业,但也不会不搞人事。”韦国生道,“他现在这么稳得住,其实就是在搞心理战,说明在人事斗争上更有一手。”
“哦。”盖茂眼睛一愣,“这方面的眼光,我比你真是差远了。韦局,我就不明白,凭你这番能耐,怎么不跟辛安雪好好斗一斗,杀杀她的威风!”
“我是搞技术业务出身的,不该表现的方面就得收敛着点。”韦国生笑笑。
“对。”盖茂头一点,笑道:“有些工夫要做在背后的,而且,眼前情况还很有利,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你问题也很准啊。”韦国生笑道。
“韦局,我能有今天,还不是你教导出来的嘛。”盖茂颇为得意,“辛安雪不知不觉就被推到了局长的对立面,难道我们还不得利?”
“那也要边走边。”韦国生道,“辛安雪不是省油的灯,没准也会搞两面派。”
“也许。”盖茂道,“不过以我的了解,她是否搞两面派,完全取决于潘局长的能力。如果他好欺,辛安雪就会变本加厉,如果他强势,那辛安雪可能就不得不软和下来周旋了。”
“根据我的判断,班子里的事不用太担心,不管怎样,现今情况下,辛安雪成不了气候。”韦国生道,“如此一来,倒是各个部门的正副职队伍更值得关注,他们的站队,将影响到大局。”
“辛安雪会不会也想到这一点?”盖茂眉头一皱。
“应该会想到,前阵子万少泉来调研的时候,会给她点拨的。”韦国生道,“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也要加强下那方面的工作。”
“有几个处室我还是挺有把握的。”盖茂道,“办公室接触比较多,即使争取不过来,起码也能保证不坏事。”
“也不用太急,还是先情况,估计各个处室现在也都蠢蠢欲动,我们等一等,相机而动。”韦国生道,“该争取的争取,该加固的加固。”
韦国生说得没错,广电局的各处室负责人心里都着了火,与新任一把手的关系如何相处,必须得定个基调。但定基调起码要有个了解,而现在,潘宝山稳得像尊佛,连接触都不能。
当然,其中不乏有主动的,罗祥通就是最突出的一个。因为有敬酒的一次照面,他觉得再次上门应该不算唐突。
罗祥通带着部门的汇报材料,敲开了潘宝山办公室的门。
官路逍遥 第三百八十六章 保守思路
潘宝山对罗祥通的到来笑脸相迎,招呼他有事坐下讲。罗祥通连连摆手说不用,他只是来简要汇报下影视管理处的工作。
“越是汇报工作,越得坐下来慢说。”潘宝山笑了笑,“罗处长你坐吧,不要那么拘谨。”
罗祥通见潘宝山真是要他落座,也就不再推辞,说了声谢谢潘局就到旁边的沙发上坐了。
“影视处在政策性工作上应该是平稳的吧。”潘宝山似很随意地问道。
“很好,很平稳,大家绷着一根弦,各方面都做得不错。”罗祥通道,“潘局,今天来主要是汇报下我处上个月统计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情况。”
“哦,好。”潘宝山笑道,“来情况不错。”
“还行。”罗祥通点着头笑道,“今年我处在制订阶段性目标任务时,突出抓影院经济效益,推动影院建设、院线拓展,以规模促发展。据上月报表显示,我们瑞东省十月份电影票房已经达到一亿五千万。”
“哦,那是不错,进步挺大。”潘宝山道,“三年前十月份的票房,好像是八千万,翻了将近一番。”
“是是是,而且那会的八千万还是有点水分的。”罗祥通笑道,“这几年我省的电影产业发展很好,从目前的势头来,接下来几年还会走比较陡势的上行线。”
“现在我们省有十一条院线,九十七家数字电影院,从纵向比较的角度还可以,增长速度不低,横向比较怎样?”潘宝山问。
“横向比不是太理想,大概处于中游水平。”罗祥通道,“而且地方性发展很不均衡,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瑞北地区的普及覆盖率比较低。”
“那影院建设的稳步推广工作要加强一些。”潘宝山道,“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要适当调整,这也是经济增长点嘛。”
“好的潘局,回去我就准备,争取早点拿出方案来。”罗祥通说到这里,觉得大概有十分钟了,到了该走的时候。一般没有特殊事情,见领导说事不能超过十分钟,这是罗祥通给自己订的规矩。
罗祥通走了,但留下了一个引子,引得潘宝山开始盘算,应该到了该下去转转的时候了,摸摸底子。
局各处室是首先要摸一摸的,不过潘宝山觉得视察似地过去并不好,可以采用罗祥通主动上门的办法,以过堂汇报会的方式,让负责人过来聊聊。{/书友上传更新}
事情要办公室安排,潘宝山拨了电话给盖茂,他是办公室主任,具体的落实人。
盖茂对潘宝山的招呼顺溜得很,一阵疾走就来到了潘宝山办公室。
“潘局!”盖茂热情而响亮地喊了一声,“有什么吩咐?”
对盖茂,潘宝山并不是太好意思板着脸使唤,毕竟他是党组成员,在高层领导班子。
“哦,盖主任,我来局里已经半个月了,对相关职能业务部门想作进一步了解,你去布置一下,让个处室的负责人依次来过个堂,说说工作情况。”
“好的潘局。”盖茂笑道,“我想应该正是时候,估计他们也都盼着这事呢。”
“嗯,那样最好。”潘宝山点点头,开始翻阅面前的材料。
盖茂一见,马上告辞,并迅即根据潘宝山的指示着手安排。
过堂会的日程很紧凑,前后两天时间就结束了。潘宝山从先后过堂的部门排序能得出,盖茂和各处室负责人的关系远近。的确如此,在盖茂来,越是先到潘宝山面前汇报的,越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他把跟他关系好的人,自然排在了前头。
不过这对潘宝山来说并没有什么效果,潘宝山并不根据过堂的先后顺序来确定关注的重点,部门的职责才是衡量的关键所在。
影视处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像电影事业、产业的规划、电影制片实体的成立与撤销、电影发行、放映以及核发与吊销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等工作,都是举足轻重的。
可以说,除了局办公室,应该属影视处重要,接下来就是蒋春雨所在的部门,社会传媒机构管理处,因为它还挂互联视听节目管理处的牌子。近年来,互联迅猛发展,络上视听节目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于扎口管理,控制社会舆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其他部门的重要性相对要弱一些,像什么宣传、科技、老干部处等,可以朝后放放。当然,还有两个部门是潘宝山要紧抓的,财务处和人事处,一个管钱,一个管人,是绝对不能撒手的。
财务处处长是个女的,叫孙见雯,瞧上去就是精明谨慎的人,尤其是那一对转个不停的眼珠子,即使闭着眼睛估计也闲不着,说明她的脑筋无时不刻在转。玩钱的,不动脑子不行。
人事处处长叫盛公平。通过接触谈话,潘宝山察觉人如其名,品质确实正直无私,这让人很放心。
潘宝山打算换掉孙见雯,不过不能操之过急,要观察一段时间,因为蒋春雨说过她是个有点关系的人。弄不好牵大了动不了,白白给自己掉面子。而且,现在既然已经主张了部门过堂会,那么接下来就要采取措施有所动静,这叫一气呵成,否则就弱了气势,不利于树立领导形象和威严。
可要制订措施,只是粗略地了解局内部的部门工作还不够,局直属机构、单位也要有所了解,起码要有个感性认识。
潘宝山决定下去溜达一圈,像广播电视培训中心、电影电视协会、广播电视监测台等直属单位,确实也需要到那里露个脸,让他们知道新任领导的样子。
到直属单位,相当于是视察指导。盖茂进行了详尽的安排,他亲自与各单位的负责人联系,一定要做好接待工作,新局长第一次下去要充分重视起来。
其实这种事用不着盖茂说,下属单位的领导个个眼睛雪亮,早就听说新局长到任,下来视察当然要最高规格地接待。
对此,潘宝山心里有点反感,但表面上并不反对,而且还显出兴高采烈的样子。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是单位的负责人,上面有领导过来,当然也会极尽铺张之势博取一个满意的法。假如目的达到,到领导一脸微笑,心里肯定舒适惬意,反之,领导爱答不理漠然得很,就会相当失落,而且打心里会有逆反情绪。这对于领导来说,并不利于笼络人心。
一系列视察中,给潘宝山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广播电视监测台台长杨保成,西装领带穿得笔板,正规得不得了。整个陪同过程,他离潘宝山绝对不出三米之外,而且答话的时候言语神态达到了极致,表情非常传神。
对这种人,潘宝山很小心,尽量做到礼尚往来,能客气该客气的地方也都做出些回应。对下属以礼相待,也是领导风范的一个组成方面,该加强的也要加强。
至于杨保成为何如此用心用意,潘宝山多少也明白点。广播电视监测台是个纯业务部门,单位创收效益并不高,但是作为一把手的位置,是个肥差,好处之多可想而知。因为现在广播电视在广告播出上规定比较严,稍微瞪瞪眼就能查到很多违规的地方,而下面的各个广播电视台想增加广告收益,难免要违规,所以都得在意他的脸色,日常进贡自然少不了。也正是这个原因,台长非常在意位置的得失,但凡有上面领导前来,都前后服侍得周到细致,就怕一个疏忽导致被调离岗位。
潘宝山也有意与杨保成迅速拉近距离,因为他自己的想法,能用得上,所以,在监测台视察的时候,似不经意间跟杨保成的交流也就比较多。
陪同的盖茂能得出潘宝山对杨保成的态度,但不明白其中原因,事后他去找韦国生,说杨保成可能和潘宝山有点关系。
韦国生听后“嗐”了一声,批评盖茂抓不住重点。韦国生说,眼下最值得关注的是潘宝山下一步要推行什么工作新思路,围绕他的新思路调整应对措施,那才是最关键的,至于他跟谁有没有关系,要朝后放一放。
的确,韦国生说的不错,潘宝山确实一直在琢磨工作思路的问题。新官上任三把火,最重要的一把火应当是不是要烧掉前任的工作基调,不少领导为了显示自己的创新能力,同时也为了树立自己的政绩点,总是会对上任领导确定下来的工作重点、方案措施进行大幅调整。如此一来,难免会产生一个弊端,发展上缺少连贯性,这个过来东打一耙,那个过来西搂夯一锤,实际上并不利于发展。
潘宝山不想这么做,如果变换思路真的能做出成绩当然很好,可做不出成绩,就会落入俗套,负面影响太大。
最终,潘宝山决定保守一点,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还是延续现行方案,继续主抓三融合、动漫产业这两个重点工作。
三融合要放在前头,蒋春雨说过,这是相对能早见效的工程。三融合工作,主体单位是省广电络公司,所以必须同省公司领导进行沟通协调。
潘宝山不摆姿态,要亲自去省考察调研。不过去之前,他特意打听了下省的党委书记、董事长邝同舟的相关情况。之所以要这么小心,是因为省公司的特殊性。
省公司与省广电总台不一样,广电总台是广电局的下属事业单位,而省公司是国企,是在省委、省政府、省广电局指导下组建的。虽然广电系统的国有股份占比达百分之八十还多,但这并不代表省就是省广电局的下属国有企业,并不能随便摆布。不过,在部分业务和行政工作上,省又接受广电局的领导。
这里面的关系,有点微妙。
官路逍遥 第三百八十七章 态度
官路逍遥第三百八十七章态度
表面上对谁都好,不笑不说话;背后里对谁都不好,脸一沉张口就骂。这就是潘宝山从蒋春雨和谭进文那里了解到的邝同舟真实写照。
潘宝山把邝同舟定性为小人,但越是这样的人越得小心着,不留神得罪了,便会被搬弄是非,受挑拨离间之难。孔老二说的不错,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来不得大意。
两天后,潘宝山打算去省公司,经办公室沟通安排后便动身前往。
省公司的办公楼不大,可进去之后便发现含金量很高。从建筑结构到装修档次,无不显示作为财大气粗的国企所具有的豪贵之气。
会议接待室的长圆桌是名贵实木的,座椅全是真皮实料。圆桌中间空心处,除了摆放着些许花草外,还有订做的鱼缸,在缸底缸壁的射灯映衬下,里面五颜六色的热带观赏鱼简直让人有点目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