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成皇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朱由菘倒是嗤之以鼻,“你水淹了洛阳,只怕全城百姓恨你还来不及吧!”
    打蛇打七寸,忽悠人也要从点子上来。
    “此言差矣!”朱由桦向前两步,正色道:“父王您想,若没有我朱由桦顶着咱们王府的名头上城督战,军民岂能万众一心,抵抗闯贼。”
    “洛阳久旱,父王刚派儿臣督军城头,便久旱逢甘霖般连下几日大雨,百姓因此免受天灾贼祸,这个功劳难道是我的这该是父王您的啊!”
    “闯贼新败,全城振奋,此时父王正应该以此为名,大办庆功宴!”
    “试问,整个河南,有谁不敢给父王您的面子,那个时候,各种收入难道还抵不回来大水淹进王府的这点损失吗”
    “父王您品,您细品!”
    等会儿,让本王捋捋。
    朱常洵伸手制止了正要说话的世子朱由菘,坐在那挠头,若有所思道:“好像是这个道理没错。”
    “父王英明!”朱由桦伸出手,“您看,给了儿臣一万金,得到个万世美名,从今日以后全城军民见您有如见到在世父母,办个庆功宴,轻轻松松把这一万金拿回来不说,还能多赚几万金!”
    “这钱来的有这么容易”朱由菘懵了。
    朱常洵摸着下巴,沉吟:“来人,给南阳王一万金。”
    走出皇恩殿,朱由桦松了口气。
    刚才说话要钱的时候,朱由桦其实还是有点紧张,毕竟一万金,平常想让朱常洵给个几百两那都
第二十八章:总督三边(求收藏!)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傅宗龙,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铜梁知县,调巴县,行取,入为户部主事,久之,授御史。
    天启元年,辽阳失守,请战领兵,多有胜迹,四年,巡按贵州,平定水西土司安邦彦之乱,崇祯三年,以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军务,不久罢官。
    崇祯十二年,因其政绩卓著且熟知兵事,崇祯皇帝降旨召为兵部尚书,但这小子和史可法一个性格,从不知道从谀承意四个字到底怎么写。
    就连崇祯都说,看这小子在贵州和辽东的时候挺能干才把他调到京师,怎么一到这里除了跟朕作对就什么都不会了
    傅宗龙一次次的忤逆崇祯,后者一再忍让,终于在熊文灿之事上忍无可忍,将其下狱。
    然而今年李自成围攻洛阳,让顿觉满朝文武却无人可用的崇祯皇帝想起了这位“人才”。
    皇叔性命攸关,崇祯也顾不得这么许多,只能将其释放出狱。
    京师,顺天演武场。
    这座演武场的规模,可以称得上是全国之最,当年永乐皇帝大阅兵,就是在这里邀请四方来使看他装逼。
    没成想,时过境迁,当年那位狗皇帝装逼时的盛况已经一去不复返,剩下的只是满地萧条。
    “验兵!”一身精铁盔甲的傅宗龙站在点将台上,脸不红气不喘,一点也不像个进士出身的文官。
    “启禀总督,我部共有两千零二十一人!”一名京营团练千总高声喊道。
    “嗯,知道了。”傅宗龙微微皱起眉头,这似乎太少了啊。
    不过他也知道,这怪不得崇祯皇帝。
    眼下大明京营早就名存实亡,在册人数不少,可除去一些占名勋戚子弟和虚报瞒报,估计也就剩下这么多了。
    唉,昔日辉煌强盛的大明,怎么就到如今这般境地了呢
    “开始吧。”傅宗龙叹了口气,还是强打起精神说道。
    “尊令。”
    其实这誓师根本也没啥必要,主要还是走个形势,说白了是做给各地的军将们看,用崇祯的话说,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朝廷剿寇的决心。
    不过现在这个时候,崇祯基本上
    上能做的也就是形式了。
    就算是走形式,从京师出兵也要非常正规才行,按理来说,步骤通常有占卜、祭祀、誓师、出征酒、鸣角等一系列。
    目的也很简单,是为了明确作战意义,祈祷战事胜利,强调战斗决心,提升军队士气。
    虽然谁都知道这些p用没有,但这个流程不能不遵守。
    这么大的演武场,装着这么几个人,居然还滑稽的搞了一场誓师,傅宗龙有点无语,但又不能说什么,毕竟是老规矩。
    “将士们,流贼在河南肆虐,百姓蒙受灾难,身为大明京营的士兵,我们决不能坐以待毙!”
    “......”
    傅宗龙一番话慷慨激昂的说完,发现低下兵士大多都在大眼瞪小眼的昏昏欲睡,有几个甚至还茫然的四处去看,好像刚睡醒。
    “总督说完了”
    “关我屁事,我也没听。”
    听着底下窃窃议论声,傅宗龙满头黑线,张了张嘴,还是一个字没说出来,良久,平静的下令道:
    “出兵!”
    其实底下的兵士完全对他画的这些大饼完全不感什么兴趣,堂堂的大明京营,好几年都没发饷和更换军械衣甲,说再多还不是空头支票。
    就算杀贼了又有什么用
    在场的都在天子脚下,谁都知道如今这个情况,朝廷根本拿不出钱奖赏,自己也压根不会有什么晋升空间,听他扯蛋还不如多眯一会儿。
    总算弄完这没什么用的誓师,傅宗龙暗自松了口气,骑着马来到永定门,身后的“大军”还列不满半条街。
    周围百姓都在寻思,带这么几个人出征河南,还搞这么大动静,那不是找死去了吗
    “娘亲,这个老爷爷真勇敢。”围观人群中,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女孩子在自己母亲的肩膀上说道。
    “这孩子,乱说什么!”这一句话,可给妇人吓坏了,赶紧捂住女孩子的嘴巴,跪在地上求饶。
    总督要员,这种人可不是自己惹得起的
第二十八章:总督三边(求收藏!)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傅宗龙,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铜梁知县,调巴县,行取,入为户部主事,久之,授御史。
    天启元年,辽阳失守,请战领兵,多有胜迹,四年,巡按贵州,平定水西土司安邦彦之乱,崇祯三年,以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军务,不久罢官。
    崇祯十二年,因其政绩卓著且熟知兵事,崇祯皇帝降旨召为兵部尚书,但这小子和史可法一个性格,从不知道从谀承意四个字到底怎么写。
    就连崇祯都说,看这小子在贵州和辽东的时候挺能干才把他调到京师,怎么一到这里除了跟朕作对就什么都不会了
    傅宗龙一次次的忤逆崇祯,后者一再忍让,终于在熊文灿之事上忍无可忍,将其下狱。
    然而今年李自成围攻洛阳,让顿觉满朝文武却无人可用的崇祯皇帝想起了这位“人才”。
    皇叔性命攸关,崇祯也顾不得这么许多,只能将其释放出狱。
    京师,顺天演武场。
    这座演武场的规模,可以称得上是全国之最,当年永乐皇帝大阅兵,就是在这里邀请四方来使看他装逼。
    没成想,时过境迁,当年那位狗皇帝装逼时的盛况已经一去不复返,剩下的只是满地萧条。
    “验兵!”一身精铁盔甲的傅宗龙站在点将台上,脸不红气不喘,一点也不像个进士出身的文官。
    “启禀总督,我部共有两千零二十一人!”一名京营团练千总高声喊道。
    “嗯,知道了。”傅宗龙微微皱起眉头,这似乎太少了啊。
    不过他也知道,这怪不得崇祯皇帝。
    眼下大明京营早就名存实亡,在册人数不少,可除去一些占名勋戚子弟和虚报瞒报,估计也就剩下这么多了。
    唉,昔日辉煌强盛的大明,怎么就到如今这般境地了呢
    “开始吧。”傅宗龙叹了口气,还是强打起精神说道。
    “尊令。”
    其实这誓师根本也没啥必要,主要还是走个形势,说白了是做给各地的军将们看,用崇祯的话说,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朝廷剿寇的决心。
    不过现在这个时候,崇祯基本上
    上能做的也就是形式了。
    就算是走形式,从京师出兵也要非常正规才行,按理来说,步骤通常有占卜、祭祀、誓师、出征酒、鸣角等一系列。
    目的也很简单,是为了明确作战意义,祈祷战事胜利,强调战斗决心,提升军队士气。
    虽然谁都知道这些p用没有,但这个流程不能不遵守。
    这么大的演武场,装着这么几个人,居然还滑稽的搞了一场誓师,傅宗龙有点无语,但又不能说什么,毕竟是老规矩。
    “将士们,流贼在河南肆虐,百姓蒙受灾难,身为大明京营的士兵,我们决不能坐以待毙!”
    “......”
    傅宗龙一番话慷慨激昂的说完,发现低下兵士大多都在大眼瞪小眼的昏昏欲睡,有几个甚至还茫然的四处去看,好像刚睡醒。
    “总督说完了”
    “关我屁事,我也没听。”
    听着底下窃窃议论声,傅宗龙满头黑线,张了张嘴,还是一个字没说出来,良久,平静的下令道:
    “出兵!”
    其实底下的兵士完全对他画的这些大饼完全不感什么兴趣,堂堂的大明京营,好几年都没发饷和更换军械衣甲,说再多还不是空头支票。
    就算杀贼了又有什么用
    在场的都在天子脚下,谁都知道如今这个情况,朝廷根本拿不出钱奖赏,自己也压根不会有什么晋升空间,听他扯蛋还不如多眯一会儿。
    总算弄完这没什么用的誓师,傅宗龙暗自松了口气,骑着马来到永定门,身后的“大军”还列不满半条街。
    周围百姓都在寻思,带这么几个人出征河南,还搞这么大动静,那不是找死去了吗
    “娘亲,这个老爷爷真勇敢。”围观人群中,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女孩子在自己母亲的肩膀上说道。
    “这孩子,乱说什么!”这一句话,可给妇人吓坏了,赶紧捂住女孩子的嘴巴,跪在地上求饶。
    总督要员,这种人可不是自己惹得起的
第二十九章:三百年来未有(求收藏!)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京师紫禁城,皇极大殿。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崇祯皇帝极为亲信的老太监,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王承恩,正尖着嗓子喊道。
    “禀皇上,臣有事禀奏!”内阁首辅范复粹站了出来。
    “有何喜事,爱卿快快言明!”崇祯皇帝一副欣喜欲知的模样,完全不知道自己说漏了嘴。
    尽管这个事之前满朝文武都已经知道了,崇祯皇帝也确定了来源是否准确,但不拿到台面上来显摆显摆,终究是缺少了什么。
    “上天凉德,薄怒人怨,以致鲸鲵四起,闯贼自商洛山出,沿途攻我州县,掠我土地,贼众围困洛阳城,百姓苦矣。”
    范复粹大声说道:
    “南阳郡王朱由桦,奉福王常洵之令,亲临登城,逢战必先,激斩贼首十数,乃遇骤雨数日,洛河决堤,水淹贼军,洛阳大捷!”
    “皇上,此为天公作美,欲兴我大明!!”
    范复粹说完,重重地跪到皇阶之下,连磕三个响头。
    听着这番话,尽管崇祯心中已知这是内阁事先商量好的做作之词,但依旧难掩内心激动。
    “天欲兴我大明,大明万岁,皇上万万岁!”群臣伏跪满地,不断山呼。
    是啊,几万去挡几十万,这本是一场必败之战。
    那李闯自从在商洛山逃出以后,有如神助,在中原一带无人可挡,手下贼寇迅速增至数十万。
    没过多久,全国各处都兴起一句“迎闯王,不纳粮,有田种”的所谓口号,崇祯皇帝苦于无人可用!
    如今,喊出那句口号的贼首李岩,已经因李自成猜测至死。
    自天启七年登极以来,崇祯皇帝就很少有过今日这种浑身血脉沸腾的感觉。
    曾几何时,他的志向是那么远大,匡扶大明,这四个字如今看来却又是那么遥远。
    十四年的时间,天灾、接踵而至,北方鞑虏虎视眈眈,中原腹地又饿殍遍野,富庶的南方甚至收不上百两税银。
    泱泱大明,居然被化外之蛮欺负到了家门口!
    这又何其可悲
    崇祯皇帝好想,他真的好想做一个如光武帝刘秀那般中兴之君,开创盛世皇朝,让大明基业的延续下去。
    可十几年下来,他起初的雄心壮
    壮志被磨灭得一干二净,如今还在苟延残喘的无非只是个躯壳而已。
    崇祯皇帝从龙座上站起来,浑身都在激动的颤抖。
    大明正值多事之秋,内忧外患,难以为继,但这场洛阳大捷,似乎燃起了他消沉已久的斗志!
    此刻,洪承畴率马科、吴三桂等八员总兵,十几万大明官兵正与那清虏皇太极血战松锦。
    襄阳已失,洛阳再陷,崇祯皇帝真的不知道该如何维系下去,所幸,这个时候,出了这么一个朱由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