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上善若无水
王霄一本正经的开始给朝鲜按罪名“贡品寒酸,疑似羞辱。此不忠!”
“尔等之前投降鞑虏,背叛大明。此乃不孝!”
“出粮出兵,随鞑虏攻打大明。此乃不仁!”
“朝鲜诸臣未经大明允许,擅自废立大君。此乃不义!”
王霄站起身来,目光平静的看着崔呈秀“尔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岂可为大明首藩,岂可为不征之国?”
“回去告诉你们那些叛臣贼子,收粮之后大明大军就当灭尔叛逆之辈朝食!滚蛋吧。”
脑海之中昏沉沉的崔呈秀,在被拖走的时候,终于是忍不住的对着王霄大喊“你究竟是谁~~~”
抬手止住了要动手的王国兴,王霄目光睥睨的看过去“我乃你们祖爷爷,大明章皇帝是也。”
按照某些棒子们的说法,大明皇帝有不少朝鲜的后妃,甚至朱棣并非马皇后嫡出而是朝鲜妃子所出。
所以大明历代皇帝,都是有朝鲜的血脉。
既然他们这么说了,王霄当然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我是你们祖爷爷’了。
这可是你们自己都承认的事儿。
秋收之后,大明起兵五万并民夫十余万出征朝鲜。
不征之国的金身,祖训不可违的束缚就此被彻底打碎。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汉阳城下
“中土的大军又来了~~~”
这些时日内,朝鲜境内流传最为广泛的就是这句话。
中原王朝曾经数次拯救朝鲜,可惜后世的棒子们并不领情。
自大的棒子和自傲的猴子们,在各自的历史书上愣是把中原王朝给挤到了长江里漂了几千年。
不过此时的朝鲜百姓,却是以大明为正宗。
而且王霄他们每到一处,都是剿灭当地的门阀大地主,然后将土地分给随军的民夫与当地的贫苦百姓,自然是极大的获取了当地人的支持。
大明土地兼并极为严重,甚至逼出了无数流寇,最终覆灭了大明。
各方面几乎与大明没什么区别的朝鲜,在这方面也是有样学样。
他们的土地兼并甚至比大明还要严重。
之所以没有覆灭,那是因为之前万历年间鬼子入侵,大鲨特鲨了一波,稍稍缓解了这种耕者无其田的环境。
再有就是,其国小力弱而且世家门阀大地主的实力相对百姓来说很强,想要发展都发展不起来。
不过现在大明的大军开过来,那就完全不同了。
剿灭当地的门阀地主之后,土地先分给随军的民夫,还将那些门阀地主家的女眷配属给他们。
这次带来的十多万民夫,那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
身强力壮那是基础条件,更重要的是,这些民夫全都是光棍。
天灾无数,兵祸横行的时代里,能够活下来的大都是青壮。
现在新大明治下之地逐渐安稳下来,这些青壮讨不到媳妇的事情就得重点解决。
这次讨伐朝鲜不臣,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把好的地块都分给大明民夫之后,剩下的才是分给当地百姓。
大都是下等田,只有少部分的中等田。
不过哪怕如此,当地百姓们也是感恩戴德愿为大皇帝效死力。
因为当地人太穷了,祖祖辈辈都没有田地都是做佃户农奴。
大明大皇帝给他们分发了田地还免赋税三年,以后的税率比起之前来说也是低的吓人。
这种好事情,谁也不会拒绝。
而且开诉苦会的时候,大明的随军宣讲员已经是讲的明明白白了。
如果不能消灭那些不臣,等到大皇帝离开的时候,以往那些地主世家们回来,必然会抢走百姓们分到的田地,那时候不是被鲨就是又回到以往种一辈子地却从未吃过饱饭的日子里。
任何地方的农民,其实都是很淳朴的。
淳朴到为了保护自己刚刚分到的田地,数以十万计的当地百姓们被征集起来,组成了讨(炮)逆(灰)军。
随着各路兵马快速推进,随军的民夫越来越少,因为逐步开始留在各地白天种地种粮食晚上耕地下种子。
可大明的兵马数量却是宛如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
占据当地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们,在分田诉苦消灭门阀地主之后,几乎都坚定的站在了大明皇帝的旗帜之下。
这一路上也曾经有各路门阀世家地主们,试图主动投效投降。
可王霄这边一个都没有接纳。
原因很简单,留下这些人就是留下了日后的隐患。
王霄和崇祯不可能长时间留在这里,到时候他们一走鬼知道这些门阀世家大地主会弄出什么幺蛾子出来。
与其日后麻烦,不如现在快刀斩乱麻把所有的麻烦都消灭掉。
不过三个多月的功夫,大明的大军已经快速膨胀到了惊人的三十多万人。
这可不是为了恐吓敌人吹出来的数字,这是实实在在的人数。
就这还是专门挑选出来了,否则的话各地的朝鲜百姓几乎都能跟来。
没办法,王霄发布的通告就是,随军的管饱管吃饭不说,立下军功还能多分田地。
对土地有着刻骨铭心追求的农民们,那真的是不惜一切。
大军一路杀到了汉阳城下。
这是朝鲜最大的城池,也是此时剩余世家门阀大地主们最集中的地方。
“这写的都是什么玩意。”
王霄随手将朝鲜国主送来的求饶信件,仍在了使者崔呈秀的身上。
嗯,没错了。
这次从汉阳城里出来送信做使者的,还是这位崔呈秀xi...或者君,桑什么都称呼可以。
“大皇帝息怒。”
崔呈秀以首触地,惶恐解释“朝鲜上下对大明忠心不二,从无违逆背叛之心,天日可昭啊!”
“天日可昭?”
王霄抬头看着万里无云的天空“若是这时候天降大雨雷霆,是不是苍天在骂你说谎?”
没有手机直播短视频的时代里,崔呈秀哪里会知道发生在大明的事情。
虽然四周众人都在憋笑,神色极为古怪。可崔呈秀仔细打量了一会天色,然后一咬牙“自是如此!”
王霄也懒得摆poss,就是这么抬手指天“苍天在上,降下天雷惩罚这个撒谎精吧。”
崔呈秀愣愣的看着王霄,心说‘这不是脑残吗。’
这大白天的天上连朵云彩都没有,晴空霹雳也不是这么来的啊。
然后,起风了。
风起带来了云涌,崔呈秀凸着眼睛,眼睁睁的看着天空之中四面八方聚拢过来的乌云,几乎是遮天蔽日。
‘轰隆隆~~~’的声响之中,晴空霹雳真的出现了。
看着漫天的乌云与雷霆闪电,感受着狂风细雨。
一直瞪着眼睛的崔呈秀突然挺直了身子,喉咙之中咕噜噜的一声响,然后直挺挺的倒在了地上。
王霄哼了一声“百无一用是书生。”
王霄收了神通,天空再度晴朗起来。
那边早已经做好了准备的讨逆军,在隆隆的炮声之中呼喝着上前开始攻城。
朝鲜也是有城墙的,可他们的城墙与其说是城墙,不如说是土围子。
就是土坯配石块的那种院墙。
之前攻打各处的时候,都不需要什么炮火攻城,也不需要建造什么精密的攻城器械,就是单纯的扛着梯子去‘蚁附攻城’就行。
眼前的这座汉阳城,算是整个朝鲜城墙最好的地方了。
可哪怕如此,不过四米多高墙砖包裹坯土的城墙,依旧是顶多和大明的县城一个等级。
之前一路上都没怎么用过的大炮,这次算是找到了用武之地。
轰隆隆的炮声之下,城头上的守军更是连头都不敢露出来。
没办法,朝鲜的军事力量太弱小了,其战斗力与不做军士很多年,只会耕地的大明卫所兵有的一拼。
这是大头巾当道的朝代之中,必然会出现的事情。
朝廷的钱粮就这么多,都给这些丘八们吃喝用掉了,文官们当然不愿意了。
而没有钱粮用度,自然就没有强军。
吃饭都吃不上,而且还衣不蔽体养活不了家人的士兵们,疯了才会为了守护那些勋贵大臣们去打仗。
当炮轰终于停下,大批讨逆军举着加长梯子跑到城墙下,竖起梯子开始攀爬的时候,城头上总算是出现了人影。
汉阳城之前也是有护城河的,不过前些年鞑虏打过来的时候,抓捕当地人把护城河直接就给填没了。
这些年来两班大臣也想过要重新开挖,可互相争斗的实在是太厉害,无论谁提出来必然会有人用‘滥用民力’的大义之言驳斥反对。
争斗到最后,什么事情都没能做成。
“放箭!放箭!”
城头上的守军,大喊大叫着向着下边射箭。
朝鲜的普通军士的确很烂,不过他们也有类似家丁的存在。
这些人被称之为武军,技战术不错,而箭术更是常年练习极为出色。
后世棒子在射箭比赛上经常拿奖牌,也算是一种遗传。
此时驻守汉阳城的,几乎没有普通的军士。
因为那些人早就为了分田地而跑去投靠明军去了。
留在这里的,基本上都是世家门阀与大地主们的亲族,还有朝中武将与他们的家丁。
这些人射箭极准,一波波的箭雨下来,由当地百姓组成的讨逆军损失惨重。
看着成片的讨逆军倒在了城墙下边,前方甚至隐隐有即将崩溃的征兆。
王霄的目光看向了不远处穿着金甲的崇祯,对他比划了一个打枪的姿势。
崇祯点点头,当即下令让火枪兵们上前进行火力支援。
王霄废除了奴籍,曾经那些在工部与兵仗局名下出工不出力的工匠们,都恢复了正式的民人身份。
随后他们与工部和兵仗局重新签订了工作契约,计件赚取奖金。
与之前爱怎样都无所谓不同,现在每一件枪炮兵器都有完整的记录,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以直接追溯到终端,倒逼着工匠们精心打造。
因为奖金开的很高,所以工匠们都是非常投入与认真,再加上王霄提点的技术升级换代,大明的火器再度精良起来。
其实这并非是王霄的首创。
早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工匠们就是用的这种方式。
他们的名字会被刻在自己打造的兵器上,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被找到按照严酷的秦律来制裁。
比起秦国来说,王霄添加了高额的奖金,而并非是用严刑峻法去威吓。
现在新军火枪兵们使用的火枪,就是最新款的好东西。
铁器经过水力锻造机锻造更加坚固,之后还有王霄弄出来的土法拉膛线。
虽然在现代世界里依旧是属于古董级别,可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了不得的技术进步。
需要艰苦训练三年起步才能培养出来的弓箭手,与数量远远多于他们,只需要三个月就能上战场的火枪兵对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一轮轮的火枪齐射之后,城头上再也没有了敢于探身射箭的身影。
士气大振的讨逆军们,蜂拥着爬上了城头。
无数的当地百姓们,淹没了这座代表着权势的都城。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联谊宴
“都注意点啊,别太过分了。”
汉阳城外明军大营内,坐在马扎上的王霄,看着一车车送过来的粮食财货,还有一队队各大世家门阀送来的女眷,懒洋洋的喊了这么一句。
一旁拿着账册盘点缴获的崇祯,先是应了一声是,然后他在心中嘀咕‘讨逆军杀进城里都三天了,这个时候才说什么别过分,城里的那帮子勋贵大臣们,还有谁能听得到。’
此时已经是汉阳城破三天之后,那些之前温顺老实的当地百姓们,杀入城中之后就开始发泄心头世世代代累积下来的怒火。
如果不是明军的执法队大举入城,那些世家门阀的女眷也必然下场凄惨。
本想继续清查物资的崇祯,突然之间脑海之中闪过一抹灵光。
‘是了,城里的那些人必然不可留。可若是我大明亲自动手反倒是落了下成,现在由当地人处置掉,我大明顶多也就是个监督不利。不愧是祖爷爷,学到了。’
王霄侧头,目光睥睨的看着崇祯“想什么呢?”
回过神来的崇祯连忙摇头“无事。”
“那还不快点安排人手进去清理。虽说现在天寒地冻的,可时间久了一样会有染瘟的风险。”
“是是,现在就去办。”
拿下了汉阳城之后,朝鲜这里成建制的抵抗就算是彻底被打垮。
至于更南边的那些道,只需要一支明军偏师,带着规模庞大的讨逆军去平定即可。
现在天寒地冻还下雪的,自然不适合大军远行。
王霄没打算撤军,而是将主力兵马都集中在了汉阳城四周修整。
他也没闲着,虽然暂时不打仗了,可政务上的事情却是更多。
“之前的道什么的全部撤销。”
汉阳城内,洗刷干净通风了多日之后没了异味的王宫内,王霄正在教授崇祯为君之道“这里设一行省即可,省制就设在这汉阳城。之后分设府县,按照大明的模式走就行。”
“今后几十年里,教化上的事情最为重要。那什么正音坚决要废除,所有人都要行汉礼说汉话,要让他们知道从此之后世间只有大明,再无朝鲜大王。”
崇祯认真听着,甚至还拿着炭笔在做笔记。
炭笔不是什么新鲜东西,这玩意早就有了。
毛笔写字的确好看,可要求较高而且长时间写毛笔字,会导致手腕酸痛。
而稍微改良之后的炭笔,却是非常适合书写。
讲了下大方针,王霄随后非常干脆的瘫在了椅子上“后面的事情该怎么做,你都知道了吧?”
“是。”
崇祯放下了纸笔,先是规规矩矩的行礼,之后才开口说话“检派随军的寒门士子与培训学堂出来的学生,分赴各处上任,推行教化。”
“这是长期的事情,短期内的事情也要抓紧。”
“是。如今分地之事快要进入尾声,基本上投效我大明的当地人,都已经分到了田地宅院。”
成功拓土三千里的崇祯,明显情绪有些亢奋“各地缴获物资都已经陆续向着汉阳这里集中。最新统计数据,缴获各类粮食当在七百万石以上,金银财货当值千万两。此外还有大量的山
参马匹布帛绸缎宅院古董字画等等没能完全统计出来。”
王霄闭着眼睛,直接葛优瘫的靠在椅子上说话“嘿,这么多的世家门阀,号称百年乃是千年传承的积累,才这么点东西?”
崇祯闻言也是有些感慨“朝鲜国库里穷的能让耗子搬家,朝鲜王的内帑也没多少财货。至于当地百姓,衣不蔽体吃树皮啃草叶者更是遍地都是。国中财富钱粮土地全都集中在了这些世
家门阀的手中,真是该死!”
王霄悠悠然的来了一句“大明也是这样。”
崇祯目光坚定的抬手拍着桌子“祖爷爷说的对,这样的大明就该完蛋!一定要再造一个没有世家门阀,让百姓们能过上好日子的新大明!”
睁开眼睛的王霄,看着陷入了自嗨之中的崇祯,没去打击他的信心。
毕竟按照人的天性来说,百十年之后肯定还会逐渐出现问题。
什么样的祖训,到了那个时候都成了摆设。
‘小伙子难得这么有干劲,就别给他泼冷水了。’
王霄摇摇头,转而开始讲实际操作的事情。
“粮食按照计算好的方式,分发给当地百姓,让他们能够坚持到明年收粮。”
崇祯有些犹豫“七百余万石看似很多,可咱们还要留下部分做军粮,而且随军民夫和当地人这么多...”
“粮食不够那就从辽东运粮过来,去年难得没有什么大的天灾收获很多,从百姓手中买粮就是了。”
王霄坐直身子“再给他们分发番薯去种植,扛过这段时间就行。”
“宅院都分掉,先把好的分给那些愿意留在这里的有功将士们,再把次一些的分给那些定居的民夫。剩下的那些发卖,卖给那些发了财的讨逆军们。”
“马匹全部入军,其余牲口都分给咱们留下的人。古董字画都送宫里去,现在乱世战火纷飞的,也卖不出什么价来。留到日后可以给子孙多条后路。”
王霄歇口气,端起一旁桌子上的茶水一口灌下,甚至就连从大内带来的茶叶,也是嚼吧嚼吧给吃了。
这些都是顶级的贡茶好茶,不能浪费了。
“布帛绸缎酒水什么的,全都作为奖赏分发给将士们。至于人参,让船队运到江南卖给那些有钱的大户们。”
崇祯笑着说“可挑些顶级好参留给祖爷爷用。”
“放屁。”
王霄面色一沉“我是需要用参补身子的人吗?老子龙精虎猛,用不着这些玩意。”
崇祯心念微动,想起了还在顶风冒雪在深山老林里追缴鞑虏的吴三桂送来的礼物“祖爷爷,今晚城内还有联谊之宴,要不要去看看?”
王霄先是犹豫了一下“不好吧。”
之后才熬不过崇祯那只有一句的劝说“好吧,就当是与民同乐。”
所谓联谊之宴,不过是为了好听而已。
实际上就是将那些世家门阀家里的妹子们,许配给愿意留下来的明军,以及那些随军民夫光棍们。
取这么个好听些的名字,不过是崇祯还做不到抬手一抹脸,就能翻脸不认人的程度。
他还想要些面子,可实际上做皇帝最不需要的就是面子。
崇祯的皇帝教育进程,还是任重而道远。
傍晚时分,寒风吹动城内军营校场上的无数火把。
可猎猎作响的风声,却是掩盖不住校场内那喜气洋洋的气氛。
王霄高据首位,崇祯则是坐在他的左手边。再往下就是各级军将们。
不是大圆桌,而是分餐制的各自案席。
校场四周是众多愿意留下来的军士们,以及民夫之中的那些单身汉。
中间位置有约一米高的台子,那些参加联谊的当地妹子们,会按照百人一队的方式上台吃喝。
之后明军这里由军士们先将自己看上的妹子带走,至于谁先上台则是按照功勋安排。
若是功勋相同,那就抓阄。
等到明军将士们选择完,再由民夫之中的单身汉们来选择。
原则上一人只能选择一个,带回家是做正妻的。
而实际上大明律的规定也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并且想要娶妾也是有着非常繁琐的手续,还有严格的年龄要求。
虽然之前律法崩坏的时候,几乎没人管这些。
可新大明这里,却是抓的很严格。
令不能通,律不能行是亡国之兆,新大明这里当然是要严抓了。
喝着酒的王霄,打量着眼前的这一幕,想着若是后世那些只想要好处,却不想付出义务的‘女拳师’们来到了这儿,岂不是全都得气抖冷。
“祖爷爷。”
崇祯探身过来,小声的说“可有看上眼的?可着人送去祖爷爷的寝宫。”
王霄犹豫了一下,随后抬手抹了把脸。
之前的犹豫之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威严与庄重“你把我当什么人了,我来这里是为了拯救天下百姓苍生的!岂能为美色所误!”
崇祯低头撇了下嘴,随后立马换上笑容连连点头。
“祖爷爷说的是。只不过祖爷爷为天下百姓苍生操劳辛苦,身边安排个端茶倒水的服侍之人,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王霄想了想“你这么一说,听着也是有些道理。只不过这些还是算了。”
崇祯面露恍然之色“祖爷爷既然瞧不上这些当地女子,那换一个如何?宁远团练总兵官吴三桂,进献了一名女子...”
王霄神色古怪的看着崇祯,心说‘不会是哪个谁吧。’
“此女名为陈圆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王霄笑了“果然。”
野史上说,陈圆圆被田妃之父田弘遇抓到京城之后,献给了崇祯皇帝。
这件事情那就真的是野史了。
因为如果是真的话,那身为皇帝的女人,陈圆圆是绝对不可能之后又被转赠给了吴三桂的。
崇祯虽然是个有干劲却没能力的昏君,可也是有以身殉国的骨气的。
他可不是宋徽宗和宋钦宗那两个夫目前啥的,还被行牵羊礼的软蛋。
所以如果王霄应下了,自然不是崇祯的同道中人。
不过说到吴三桂的话...
王霄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来的太晚了啊。’
他要是崇祯初年就过来,那什么秦淮八大家是吧...
“行了。”
王霄摆了摆手“就让那陈圆圆去倒夜壶好了。至于吴三桂,调他去军屯地做军屯。”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你眼神不好,不懂看人
面若粉霞,艳胜桃花。
带着清冽之色的美目低垂,修长的身姿远不是当地女子特色服饰所能遮掩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