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子的红楼生涯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木璃
虽然带了几个好手的侍卫,后面也有暗卫跟着,到底皇帝身份贵重,白龙鱼服太过危险,窗户开了一会儿,二皇子好说歹说就劝着他关了,这里装修也就一般,墙壁薄,什么话,声音大一点就能听见,父、父亲您别心急,先吃点东西休息会儿,过后咱们再去天桥、正大街那边看看民生百态也就是了。”
皇帝听着也不错,方才他从窗户看下边,路上百姓衣着不很说富丽,但也整齐干净,精气神极好,往来打招呼说笑,道旁摆小摊的一路吆喝,好一派盛世之景,他心中颇是欢快,便笑道:“也成,先休息会儿,一会儿咱们再去天桥那看看,好些日子没出来,那边石子猴桥头的凉粉摊子也不知道还没开没,颇有一番风味啊。”
二皇子听着笑起来:“父亲还记着那小吃?这有什么难的,先用了饭,回头儿子陪你一起去尝尝多宝佳人txt下载。我也好久没吃过了。”
皇帝看眼他:“要去那里,可还得再打扮打扮,行,催催小二,赶紧上菜,咱们还有的事忙呢。”
不用他说,周如海早就去催了,不一会儿菜上桌,宫中规矩大,就是出来了,也没人敢破坏规矩,周如海试菜,二皇子亲自为皇帝布菜,满包厢里,静悄悄只有筷著响动的声音。
这样的安静下,隔壁的嘈杂声,就显得格外刺耳起来。
先是“啪”地一声瓷器落地的脆响,接着就有人嚎叫起来,直嚷着烫,还有人劝有人拦有人怒吼,皇帝搁下筷子,眉头锁紧了来:“吃顿饭都不安生。”
二皇子是知道他的脾气的,也不说去教训人,相反劝道:“民间百姓吵架也是常有的事,父亲这次出来,可不就是为了见到民间百态?他们不知您在此处才如此这般,您就当是见了一回百姓生活,不是很好?”
皇帝听着很是满意:“你这孩子,自来就是仁善的,说得好,身为皇子,就该有这样为民着想的心思!”
说着,包厢隔壁那头又吵起来了,有人惊叫一声“流血了”,还有人叫嚣着得给个说法。听着人叫贾大老爷,皇帝根本没反应过来,还是周如海想起来,上前来说道:“听着,倒像是在说荣国府的贾将军。”
“贾将军?”皇帝本还没回过神,一句荣国府提醒了他,“我倒差点忘了,贾代善去世后,我给他长子封了个一等将军,怎么,隔壁的人是他?”说着,脸拉了下来,薄怒道,“像什么样子,勋贵人家,居然在酒楼吵架动起手来,丢不丢人!”
二皇子赶忙让他息怒:“不定是有什么事呢。”
皇帝没说话,只侧耳倾听,屋里屏息不闻,隔壁的声音越来越大,贾赦暴怒的声音便一字不漏全传进了皇帝的耳朵里,等得贾赦叫着说道:“你姓周的敢在我面前诋毁我儿子,我打死你都是轻的!”皇帝眉头一挑,倒是没说什么,等后面贾政还给周举人求情,皇帝问了周如海,“这是贾赦的弟弟?”
周如海弯腰回道:“是,贾二老爷是贾将军的弟弟,老国公去世前给他求了荫蔽,您派了他在工部当差。”至于贾政是什么官职,周如海脑子里,实在记不得了。
皇帝便摇头:“这两兄弟……”
二皇子是知道外面那串风波的,如今关于唐宾的事闹得满京城沸沸扬扬,唐家嫡支旁支之间的矛盾早已激化,嫡支两代里,唯一出息的就是恪郡王妃和考了进士的唐宁,旁支唐宾家,父亲伯父叔父都只在外为官,难得的是一支里个个出息,唐宾这一支与人交好,唐氏一族里,有不少人是他朋友。别看如今嫡支闹得凶,可前头不是说要把唐宾除族?都喊了多久了,不照样没动静?说穿了,还是族里的矛盾。
二皇子对唐宾一个六品翰林院小撰修没兴趣,他未来的泰山孔端学士又是个中立派,本来二皇子不过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情,打量着恪王府打算怎么刁难一个后辈,谁知峰回路转,二皇子怎么都没想到,恪王府居然投了老大。恪亲王去世的时候,他也去吊唁了,可是当时的世子世子妃如今的恪郡王郡王妃对他都是淡淡的,他前脚才走呢,后脚就传来大皇子和恪王府徒宥昂促膝长谈对其赞誉有加的话来——这梁子就这么结上了。
因为是宗室,又是长辈,二皇子就是心有不满,也不好在皇帝面前告状,他还要维持自己在皇帝心目中大度宽厚的形象呢,可如今,机会都摆在他眼前,只等着他伸手去抓了,二皇子要再不把握,可就是蠢了。
想到此,二皇子便说道:“父皇也别怪贾将军这般反应,说来最近这小贾大人,也确实流言缠身,过得不好。他身为父亲,心里定然不好受。那个举子,听着是贾二爷家的门客,却当着贾将军的面说人儿子是非,可不是找揍。要搁我,那也好不了脾气。”
皇帝不由笑起来:“你个小子九阴邪君全文阅读。”不过说起贾瑚,他颇有些不高兴,“这贾瑚唐宾,起初我看着倒还有些能力,本打算留着好好培养培养,以后必是国之栋梁,如今看来……”早前皇后就有在皇帝面前说起,恪郡王妃被唐宾这个族侄气得大病了一场,唐宾倒好,连看都没去看过。连孝悌都不懂的东西,品性不好,便是再有才华,也不能用!贾瑚跟着这么个人混在一起,也好不到哪里去。
二皇子看出他的不喜,想也知道,定是皇后大皇子在他跟前说了什么,存心要跟他们对着干,笑道:“贾将军慈父之心难能可贵,小贾大人也是给他长脸。说句老实话,我对小贾大人倒有些赞赏。”皇帝看着他,二皇子浑然不惧,说道,“父皇您想啊,唐宾如今深陷泥沼,多少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呢,小贾大人与他相交不久,难得却能共患难,不轻易离弃朋友,在其困难之境伸以援手……儿子觉得方才贾将军一句话说得极好,如小贾大人这般能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义气之人,已经很少了,如今这些士子,更多的,却是只能共富贵,不能共患难。”
皇帝听罢,深觉有理:“你这么说,倒也没错。若着士子都如这姓周的一般,靠作践别人来讨好主子,谄媚卑下,朕真该头疼了。”只如今朝堂里,却是如姓周的人多,如贾瑚这般的人少。
皇帝对贾瑚的印象稍稍好了一点,却还是难以释怀:“唐宾忤逆长辈,蔑视宗亲,贾瑚还跟着他一起起哄。”恪王府怎么说都是宗亲,唐宾做事莽撞不计后果,贾瑚跟着一起胡闹,就是不对。
二皇子看了眼皇帝,嘴唇动了动,欲言又止的模样,最后到底是保持了沉默。
偏他这样,皇帝就越好奇,奇怪问道:“你有什么想说的,直管我,莫不是这里还有隐情不成?”
二皇子踌躇了好一会儿,才道:“儿子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是听人说的,说是当日殿试前,唐宾唐宁一起住在恪王府,结果殿试当天,唐宾参加考试路上马车车辙坏了,险些迟到,还吃坏了肚子,殿试结束后回到府里,躺了好几天……”
世上哪来那么多巧合,那么重要的日子,唐宾就意外连连?怎么唐宁就半点事没有?皇帝自己也是从宫里长大的,这些个台面底下的肮脏,他比谁都清楚。
二皇子瞧着沉思中的皇帝,又说道:“外人只道唐宾为了个下人跟恪王府翻了脸,还跟王妃闹僵了,可儿子听说,那下人,是唐宾亡母给挑的,陪了他十几年了……当然,再体面的下人,敢对主子不敬,也断然不能容的。”
皇帝却是头一次知道,原来那下人还是唐宾亡母所赐,这般说来,倒确实与一般奴才不一样。长者所赐,还是亡母赐下来,陪着一起长大的。人腿打断了,就这样,唐宾还尽力保全了他,这下人犯没犯错是不知道,唐宾重情重义却是没错……
二皇子点到为止,并不再说。他是要给大皇子添堵,可他对唐宾贾瑚并不在意,说到这份上,已经是恩德了。
一时屋内悄然无声,吃过饭装扮过,皇帝一行去天桥,那里果然热闹,桥头凉粉铺还开着,点了一份坐在那里听隔壁说书人说书,正有人说起某年某月某处有一学子,一朝得志便目无亲长,最后恶有恶报,落了个潦倒凄凉,沿街乞讨的境地。
皇帝听了一段,看时候不早,便就回宫了。偏批改奏折时,又有御史弹劾唐宾的折子,称其目无亲长,乃不孝不悌。更有弹劾唐宾之父的,教子不严,言行昏聩等等罪名,上奏如此人不配为一方父母,请求罢免唐父。皇帝眉头皱起,让人拿了吏部往年唐父的考评,却俱是优等。一处州府长官如何可轻易罢免?皇帝满心烦躁,却在吏部唐父卷宗下,发现了李博的卷宗。李博正乃通州知州,唐父为知府,唐父若被罢免,李博是最可能上位的人选。
皇帝隐隐听着李博名字耳熟,看到他的李姓更觉厌烦,喊人一问,果然这李博竟是李氏一族的旁支。皇帝的脸彻底黑了。今儿要没在宫外走这一遭,区区地方州府小事,他怕都不会往心上过一遍,就直接批复了……
皇后娘家,国舅李家,如今,风头倒是越来越大了……
世家子的红楼生涯 151第一百五十章
这世上,谁不痛快,都不能叫皇帝不痛快。
皇帝心里起了疑心,转身就让人去查了恪王府。唐家的家务事他自然没心情管,可要扯上了他儿子,牵扯上了朝堂,皇帝可就断断容忍不得了。
今上算是一个贤明的皇帝了,可他毕竟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弱点。皇后是他原配,两人年少夫妻,皇帝敬重他,对于大皇子三皇子两个嫡子,他心里也算疼爱。可真要说起他心头的朱砂痣,那还是淑贵妃。淑贵妃娇媚温柔,体贴细意,骨子里还带着将门女子的硬气,时不时还会跟皇帝闹点小脾气——比起皇后的贤良淑德大度宽厚,淑贵妃可是差得远了。可皇帝就吃淑贵妃这套,怎么看怎么喜欢,直捧到了心坎里,恨不得把全天下的好东西全送到她跟前去。
为了江山为了政局,皇帝不能轻慢皇后抬高淑贵妃,因此皇帝心里对淑贵妃便存了歉意,平日待他更为优渥。淑贵德贤,四妃封号里,皇帝直接把前两个都给了淑贵妃,也是表示在他心中,淑贵妃之比皇后差一些,后宫中仅次皇后,直接昭示他对淑贵妃的宠爱之情。
可年纪渐渐大了,朝堂越来越稳定,李家势力越来越大后,开始还能勉强做到尽力不偏袒心爱的女人,不宠妾灭妻的皇帝,心思慢慢就变了。尤其当几个儿子越来越大,眼看着小的不说,四个大的孩子里,大皇子三皇子皇后李家拧成一股绳,二皇子却孤零零的,跟老四也不亲近,每日就勤勤恳恳办差,做事又是机敏大度,皇帝怎么看怎么喜欢,怎么都觉得比孤高自傲的大皇子,更有仁君之风青神传最新章节。
可惜,老二却是次子,还不是嫡子。
有时看见淑贵妃背后黯然的眼神,皇帝心里也揪得紧,可大皇子虽然不比二皇子得他喜欢,倒也没有大错,朝中大批文臣都是支持嫡长,没有由头,皇帝也不好贸然提拔老二,可既然有了这念头,再看大皇子时,眼里就多了些挑剔。便是些小错,落入眼底心底,也变得格外不舒服起来。
唐宾的事,其实真是小事。大皇子自己本人怕也没怎么放心上。不过是恪王府自己贴过来,大皇子当然不会拒绝,至于恪王妃跟唐宾之间的矛盾,大皇子知道,却根本没在意。只是他不在意,自有下面的人打量着从中获益。徒宥昂要娶李家女,刚好就有李家族人在唐宾父亲手下做事,人就难免想着,乘着此时干脆弄到了唐父,自家人也能往上提一提。
可落在皇帝眼睛里,就浑然不是个人私心的事了。他难免想着,儿子大了,心眼就多了,想着要给自己网罗势力了。他本人也是从夺嫡之争里千方百计算计着过来走到今天的,坐在帝皇位子上久了,看谁都不信任,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摩大皇子,皇帝越想就越觉得,大皇子在他眼皮子底下不敢笼络京官,却已经开始在为未来铺路了。要是他身边围绕的都是一群四五品有实权的亲信,日后要拔擢调回京,不就是抬个手的事儿?就是吏部考评,资历到了,京里有空缺,可不得把人调过来?倒是自己不明所以,倒是对他的人委以重任了。
这是打算放长线钓大鱼呢!
等得到准信,果然恪王妃从开始就对唐宾不怀好意,唐家嫡支两代子弟不成器,为了巩固本家的地位,便一直打压旁支,唐宾殿试当日果然是吃坏了肚子,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撑过殿试考中了状元公的,其毅力也是惊人了。最难得,他未来岳家是孔端,孔端自来老成持重,从不偏袒大皇子二皇子任何一个,最是公正不过。看唐宾的样子,日后也是个直臣,皇帝心底满意,对着恪王府,便越发不痛快起来。
自己还没死呢,就想着找下家投靠了?
皇帝冷笑着,叫了中书舍人过来,“拟旨,朕有旨喻。”
圣旨下到荣国府的时候,贾赦闷在自己书房里,一遍遍擦着那些个古董,阴沉个脸,把下人吓得半死。张氏急得不行,偏一问,贾赦就没个好生气,说自己没用,护不住贾瑚,分明是存了心结,任是张氏怎么劝也没用。
贾瑚还在衙门里当差,张氏贾赦都没把这事告诉他。为人父母的,哪舍得叫孩子操心?贾赦早就愧疚自没本事不能给儿子撑腰,哪好意思叫贾瑚知道自己的心结?张氏是怕儿子愧疚,又见他已然烦心事一堆了,更不愿他多烦恼。
夫妻俩便在书房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早上下人来回报说贾政王氏来了,他们也没动作,反正这两人来肯定是去见贾母的,又不是来见他们的,贾赦没心情理,张氏也憋着气,既然贾赦不说,她就不动。如今她在这府里,就在乎自己丈夫儿子,只要贾赦不说话,管贾母怎么样,她都不在意。
等着下人急得跟后面着火似的一路跑过来时,张氏贾赦都吓了一跳,直觉反应,这老二跟老二媳妇,又出什么幺蛾子了,没想到下人到了个晴天霹雳,说竟是有内侍带着宫里的赏赐来了。
贾赦张氏都是傻了眼,等回了神,赶忙叫人摆香案,又赶忙找出了吉服穿上,一路飞跑着让下人们都集中起来,领着管事去领赏。
这样的恩典,家中男丁出来领赏谢恩也就罢了,贾赦对贾母贾政存了气,压根没叫他们,让张氏在后面拦着,自己整整衣衫出了来。
到了正厅,果然有一中年内监坐在椅子上喝茶,忙笑着迎了上去,手往袖子里掏出了个荷包来,伸出手去给人作了个揖,荷包直往人手里塞:“不知公公来,怠慢怠慢了。”
那内监捏捏荷包,感觉不出什么东西来,薄薄地似张纸,估摸着就是银票了,脸上登时也露出了笑,客气道:“将军大人言重了,小的也才来不久穿越随我心最新章节。在宫里就常听戴总管说起荣国府将军大人您,最是个好客有礼的,今日一见,果然不错。”
贾赦瞧他脸上笑意盈盈,不像是有坏事,心登时落了地,跟着笑道:“瞧我这疏忽的,还不知道公公贵姓?”
那内监笑道:“我姓陈,贱名不足挂齿,将军大人,皇上有赏,您看,先接旨谢恩吧?”
贾赦忙忙说着“这是当然,这是当然。”
一旁大管家和二管家亲自动手摆好了香案,贾赦动手燃了香烛,领着众人齐刷刷跪下,山呼万岁,陈公公站在中间,高声喊道:“传皇上口谕,一等将军贾赦忠心王事,教子有方,赐玉如意一对,贡缎十匹,珍珠一斛,望其日后竭心尽力,报效社稷,钦此~”
当真是天上砸下个馅饼,贾赦不光欣喜,整个人都有些懵了,糊里糊涂地站起来,还感觉跟在天上飘着似的,欢喜是真欢喜,可就是软绵绵空落落的,没个真实感。
大管家看着不像,也管不得什么主仆之分了,狠狠给了他一拐子,贾赦才大梦初醒般,对着那陈公公撑大了眼睛压低了嗓子道:“公公,您莫不是来错地儿了吧?皇上、真这么夸我的?”怎么都不敢相信的模样。
陈公公止不住都要笑起来了,道:“将军糊涂了,这种事还能有错的?皇上的赏赐都下来了。”一边跟着的小公公拿了托盘过来,那上面防着的,可不就是陈公公方才说的赏赐?!
贾赦死死瞪着那些东西,呼吸一下急促起来,上前几步,想要摸摸那些东西,手落在半空上,好半天了,才慢悠悠一点一点落在了那些东西上,才触手,手都抖了,来回摸了好几遍,才重重喘了口气,狂喜起来。陈公公看着,他眼角都似带了水光。
这荣国府,好久没这殊荣了。陈公公这样想着,撇过了头当没看见。
主子失态了,大管家二管家等自然不能看着,忙上前各自招呼这些宫里来人,二管家准备了好些个金锞子放在荷包里,乘着机会,把那些个小公公全打点了个遍,收到礼,那些小公公喜笑颜开,想来,回宫后定不会说荣国府半句不好。
贾赦从狂喜中回过神来,整个人都是神采飞扬,喜意遮都遮不住,扯下了腰间缀着的汉朝古玉送到陈公公跟前:“方才失礼,让公公见笑了,真是不该。”
陈公公推拒了几次,见实在婉拒不了,半推半就地也就收下了,看那古玉色泽就知道是好东西,得人家好处手软,陈公公笑着又给他说了些事:“方才我来之前,宫里下了不少旨意,好像也有府上小贾大人了,像是得了皇上夸赞,将军好福气啊。”
今儿真是好运连连,贾赦以为是喜事临门,倒不知竟是双喜,嘴角一下咧到了耳后根,直道:“果真如此?谢陈公公,当不得您夸,那小子,还有得学呢。”话是这般说,可脸上那股子得意欢喜骄傲的劲儿,就别提多显眼了。
陈公公满意地带着那些小公公们回去了,贾赦强压着心头的欢喜把人送出了门,等人一走,回头便吩咐大管家:“府里人都赏三个月月钱,你去吩咐厨房,今儿给府上加菜,晚上准备宴席,老爷我要好好庆贺。”
府上有光,主子有光,下人脸上也是光彩,荣国府自贾代善去后,如今日这般的体面可是越来越少,大管家也是欢喜的不行,看贾赦喜不自禁,笑道:“还要恭喜老爷,大爷这般能耐,都是您教导的好,您瞧,皇上都夸您教子有方呢!”
贾赦轻咳两声,一眼瞟了过来:“皇上英明灼见,自是明察秋毫,就瑚哥儿那点能耐,皇上还能不知道他跟谁学的?行了,少在这里啰嗦,快去准备去。”
脚下生风,一路去找张氏报喜去了。
老天爷,皇上竟然都夸他教子有方了!!
世家子的红楼生涯 152第一百五十一章
贾赦脚下发飘地一路狂喜着奔向后院,仿佛慢上一步,方才发生的一切就会想美梦一般破碎掉一般,惊喜来得太大太突然,贾赦都怀疑,是不是一切都是自己的一场美梦?——他需要张氏来和他一起分享这一切,告诉他,他方才经历的,都是真的。
他满心欢喜,张氏这里听到下人急匆匆跑来汇报的消息,也是恍若一道惊雷下来,俱都被震得傻了,等到张氏回过神来,看着贾母贾政的那个脸色,嘴角根本不能控制地直勾起弯到了耳后根去。
就在方才,贾赦去领旨谢恩的时候,因为对贾政不满,不乐意他出去,连张氏都没带,只一个人单身去了前头,留着张氏应付贾母贾政等人。彼时张氏不知道皇帝赏赐下来是为什么,哪怕知道有赏赐下来定不是坏事,可心里还免不了的有些忐忑,对上一心想出去在宫中来人跟前露脸显耀的贾母贾政,张氏被步步紧逼,险些就没拦住人。
当时贾母贾政说得那些话,活脱好像她不让他们去前面,就是在谋财害命、对皇上不敬一般。
贾政更是搀着贾母,对他冷嘲热讽:“果然分了家就不是一家人了,大嫂拿我当外人看呢,当年父亲在世,哪一次宫中有赏赐旨意下来,父亲不是领了全府人一起去领旨谢恩的,到了大哥大嫂这里,倒是简陋,大哥一个人就跑去了,知会都不知会我们一声,还是觉得,皇上赏赐这般的荣耀,我们都不配去啊。”若不是他们在府里还有自己的眼线,这样大的事,怕就要被瞒住了。
张氏心里便是真这么想的,也不能说出来不是,被说得心头火起,扯着嘴角说道:“二弟这话可就言重了,什么叫我们故意瞒着你和老太太?你们这不都知道了吗?我们若想要刻意隐瞒,你们又如何能知道这事?至于去接旨谢恩的事儿,老爷才是这府里的一家之主,他去前头接旨,合情合理,二弟也说自己分家出去了,难道还要当着荣国府的家,做着荣国府的主,领荣国府的光不成?!”暗自咬牙,自己在府里清洗了多少遍,没想到,这老婆子本是倒不小,还有漏网之鱼,回头自己定要再查一遍,非得把钉子给揪出来不可。
贾政气得面色青白,贾母一拄龙头杖,冷笑:“老大娶得好媳妇,当着婆婆的面,还敢这般伶牙俐齿,倒说起小叔子来了。怎么着,我儿子分家出去了,就不是你相公的弟弟了?他就不算荣国府的人了?我告诉你,这是我儿子,我的骨血,只要我在一天,荣国府他想来就来,想来多久就来多久!我还没死呢,这府里你还不能一手遮天!”一边让张氏赶紧让开,“皇上想起府里,定是记起老太爷了,老二是老太爷心疼的小儿子,合该也去前头见见,当着来人好好感谢皇恩,我们可不比你们,皇上隆恩到府里,还这般轻慢。”
张氏瞬间变了脸色,又急又气道:“老太太还请慎言,我和老爷,什么时候轻慢过皇恩了?这话要传出去,老太太不在乎我们老爷,可在乎荣国府上下百多条的性命?整个贾氏宗族的荣辱?!”慢待皇恩,便是对君皇不敬,传出去,整个荣国府都得倒霉!
贾母是气极了才脱口而出说的话,冷静下来也颇为后悔,可她怎么肯在张氏面前认输,哼了一声,道:“你若不是有意轻慢,还拦着我们干什么?偌大一个国公府,只有一个主子去领旨谢恩,成何体统?官幕!”说着带着贾政王氏就要往前,被张氏一个闪身拦住了。
“老太太还是快莫要为难我了。”张氏说的可怜,脚下死死拦住了路,身后丫头三排排开,贾母贾政等人根本过不去,对着他们愤怒的眼神,张氏只是说道,“老爷已经过去接旨了,老太太一身吉服也就罢了,二弟二弟妹这么一身还要跟着出去,也不怕冲撞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