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明贼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宵壬午
陈洪喉咙微动,有些忐忑的点点头。
“既然是捷报怎么不直接给主子送去?”吕芳本来面无表情的脸孔忽然严肃了起来,双眼直视陈洪。
“我、我、我这不是先回来给老祖宗报喜么。”陈洪我了半天,最后灵机一动,献媚般的说道。
吕芳这才接过那信,作为司礼监掌印,吕芳是唯一一个可以提前过目,由各大臣写给皇上奏折的人!而且他还有权利决定,要不要把这奏折给皇上看,可想而知,吕芳的权势有多么的大,他想要整倒一个人,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就算最后有人参他,说他私自截留给皇上的奏折,吕芳也可以用一句,有染龙目来给自己辩解。因为他的工作就是把那些皇上不爱看、看了会生气的奏折过滤掉。
陈洪见吕芳接过了信,但却并没有拆开,有些奇怪道:“老祖宗,您......不看看?”
吕芳将信直接递给黄锦,说道:“不看了,你只收到了这第一封,可还收到第二封?”
陈洪木然的摇摇头,说道:“老祖宗,我就收到这一封。”
吕芳从自己怀中也掏出一封信,扔在桌案上,说道:“你那信中写的是不是焦伯熙攻下了猫儿庄?可没写他损失了多少人吧?”
陈洪虽然没看那信,但里面的内容却是知道的,点点头道:“是、焦伯熙大军攻破了猫儿庄,猫儿庄的产业、百姓都在。而且......还在猫儿庄的粮仓中发现大量的粮食,据说那个叫土豆的粮食,亩产量可高达52石,主子要是知道了一定大喜。”
“大喜?”吕芳摇摇头,叹道:“不大怒就好了,这第二封信中提到,焦伯熙大军攻打猫儿庄,损失四千余人。最后还是杨休主动弃城,焦伯熙才摔大军攻入,而且现在已经失去了杨休踪迹。”
“阿?”陈洪大吃一惊,他收到捷报还以为大同战事很顺利,所以想把捷报自己留下,等明天见到嘉靖帝亲自递上去,到时候嘉靖帝一高兴,对自己印象会大增。可他没想到,这、这在捷报后面,还有这么一个噩耗!
“焦伯熙是杨博举荐的人,等大同的事情传上去,主子一定会震怒,焦伯熙跑不掉,估计杨博......也跑不掉。”吕芳自顾念叨着。
陈洪眼珠微转,试探着问道:“老祖宗的意思是......救杨博?”
吕芳站起身,神情冷漠的摇摇头道:“算了吧,他们斗他们的,咱们只要办好主子交代的差事就好。我回万寿宫值夜,黄锦、你明儿个一早来换我。”
“是。”黄锦应了一声,目送吕芳那苍老的背影消失在大门之外。
见到吕芳一走,陈洪那副恭敬的神情立马消失,腰板也直了起来,用眼睛斜瞄了一眼黄锦,轻哼一声转身离开。
黄锦在后面气的直咬牙,暗骂道:“呸、小人得志。”
——————————
严府。
“砰砰砰~砰砰砰~”
一阵阵砸门生在寂静的夜晚响起,幸好这里是京师,要不然这一阵砸门声非得惹来连绵不绝的狗吠。
“谁阿谁阿,大半夜的捉死呢?”门内传来一阵嚣张的喝骂,不多时大门打开,严府的门子探着脑袋出来,喝道:“不想要脑袋了,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这话一点都没错,作为当朝首辅严嵩家的门子,那简直比七品官还牛,就算外地五六品的官员进京,想要见见严嵩,那都得先低声下气的先给门子送礼。
不过......今日这门子把发火的对象搞错了,他嚣张、门外的人更是嚣张,一把推开那门子道:“小阁老在哪?耽误了大事,要你的脑袋。”
那门子这时才瞧见来人一身黑衣,而且腰间挂着一窜不起眼的坠子,为刀币的形状,当下顿时大惊,知道这是自己家老爷的心腹下人,专门传送情报的,连忙上前引着此人去见严世蕃。
不多时、整个严府都热闹了起来,五六个小人跑出府外,朝着不同的方向而去。严府的书房也亮起了灯,一众下人开始烧水点灯。
严府后院,严嵩的房间,躺在床上本是睡的很暗想的严嵩忽然睁开双眼,开口问道:“外面这是怎么了?”
在严嵩的床边,两个婢女正趴在桌子上打盹,这是规矩。严嵩睡觉的时候,会有两个婢女守在一旁,等到了白天会有其他婢女来替换,这整整一个晚上她们都不能睡。
刚开始这些婢女到也挺敬业,能够一站站一个晚上,不过后来他们发现严嵩睡着后也没她们什么事儿,于是每等严嵩睡着,她们就在椅子上坐下,也趴着睡会儿。
这个时候两个婢女刚趴下,还没睡实呢,听到严嵩问话吓的激灵一下站起身。
“回、回老太爷,可是能老爷有什么吩咐。”
严嵩怔怔的望着床顶,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看上去仿佛又睡着了一般。半响后,严嵩长长的叹了口气,仿佛是想通了什么,随后闭上双眼,再次进入梦中。(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明贼 第二百五十八章 举世奇才
严府书房,鄢懋卿、欧阳必进、罗龙文等人都已经赶到,大半夜的被严府家丁急冲冲的叫来,他们也不知道什么事儿,趁着严世蕃还没过来,几人小声的询问着。
这时严世蕃在家丁的簇拥下走进书房,几位大人纷纷起身打着招呼。
“小阁老。”
“小阁老~”
严世蕃冲着几人拱拱手,示意几人都坐下,而他则是走到桌案后,开口道:“这么晚把几位大人叫来真是叨扰了,不过我刚刚收到一些消息。”
几人知道,如果不是出了什么事,严世蕃是不会大半夜把他们都叫起来,于是鄢懋卿问道:“小阁老,什么消息?”
严世蕃拿出刚刚下人送来的书信,对众人道:“大同刚刚来报,焦伯熙已经攻下猫儿庄。”
“哦?这是好事阿。”鄢懋卿几人纷纷大喜。
不过......严世蕃接下来的话,却又让他们大惊失色。
“焦伯熙的五万大军,打了猫儿庄整整三个时辰,损失了四千多人愣是没打下来。最后还是杨休用了焦伯熙的船弃城而逃,这才让焦伯熙攻下猫儿庄。”
鄢懋卿等人面面相觑,五万大军攻打一个仅有几千人的猫儿庄,最后竟然还得是在人家弃城的情况下才攻了下来,这......要是让皇上知道还了得?
“小阁老,这事儿......皇上知不知道?”欧阳必进问道。
“现在还不清楚。”严世蕃摇摇头,说道:“不过、现在大同那边有东厂和锦衣卫的人,想必皇上早晚会知道。”
鄢懋卿这时冷笑道:“这好阿,焦伯熙是杨博举荐的,到时候皇上大怒,倒霉的是他杨博。”
欧阳必进赞同道:“那杨博始终看我们不惯,这次正好整整他。”
“不好。”罗龙文在一旁摇摇头,面有沉思之色道:“先不说皇上会不会因此而迁怒与杨博,杨博这些年只顾着专心做事,与裕王徐阶等人又无往来,也从不找我等的麻烦,如果这次我们出手动了杨博,那就会让他倒向裕王一边,到时我们又多了一位劲敌。”
欧阳必进听罗龙文分析的有点道理,于是改换门庭道:“含章兄说的对,杨博也不是好对付的家伙,要是真让他倒向裕王一边,对我们还是很麻烦的。”
严世蕃闭着眼睛,听他们三个讨论完这才开口。
“自从陆柄死后,当今天下唯一让我在乎的只有杨博一人。”
当初严世蕃曾与严嵩说过一句话,他说所谓举世奇才,放眼当今天下,三人而已。其一、是锦衣卫指挥使、左都督、太子太保、再加少保、少傅,兼太子太傅,忠诚伯陆炳。没错、没看错,就是这么长的头衔。
这陆柄可以说是嘉靖帝最信任的人之一,陆柄的母亲是嘉靖帝的乳媪、俗称奶妈。他和嘉靖帝从小喝一个人的奶长大,可想而知两人的感情如何。陆柄身手很不错,嘉靖十一年考中武进士,先任锦衣卫千户,后任锦衣卫指挥佥事。
直到嘉靖十八年,随嘉靖帝南巡,一行人到卫辉时,夜里行宫失火。当时火势很大,所有人都跑了,唯独嘉靖帝困与其中,多亏陆柄冒死救,才把嘉靖帝从火海里背了出来。从此陆柄深得宠幸,擢为都指挥同知,掌锦衣卫事。未几,又擢都督佥事,又以缉捕功升都督同知,一时权势滔天。
再说这其二,就是兵部尚书杨博了。杨博,蒲州人,嘉靖八年进士,考试成绩一般,‘高考’后分配到偏僻地方上当县令,和他同学们比起来,混得那叫一个灰头土脸,但这位仁兄可谓金鱼岂是池中物,一到下雨就翻身,很有几把刷子,虽是文官,却也精通军事,后来不知怎么的,被当时的内阁大学士翟銮看中了,调到京城,先在兵部武选司当处长,然后去了职方司当司长。
因为他升得太快,很多人都不服,但事实证明,高级领导的眼光是不会错的,杨博确实是一个天才,他有着一项极为特别的本领——过目不忘,据说大到国家政事,小到各地地形地貌,只要他见过一次,都能熟记于心。此外他还能说好几地方言,这要换到今天估计也是个月薪过万的金领。
因此,他除了干好日常工作外,还经常给领导当秘书,出去视察,而他最为光辉的经历就发生在当秘书的日子里。
有一次,翟学士奉命去巡边,就是所谓的视察国境,慰问官兵,这是个苦差事,当年又没有直升飞机,这边防哨所又是建在穷乡僻壤,高原地带,大学士也得爬山沟,见到人喝杯茶才好走人交差。
唯恐一去不复返的翟学士决定带上杨博,事实证明,这一举措是十分英明的。大明天下着实不太光明,一路上风吹冒淋就不说了,到了肃州,竟然碰上了劫道的。
这也算见了鬼,朝廷的第二号人物、内阁次辅,竟然被强盗打劫,但在那年头,管你是啥干部,人家强盗也是干本职工作,一句话,交钱!
更为奇怪的是,见到这群劫匪,翟学士的随身侍卫竟然没有一个站出来,而翟学士本人也是目瞪口呆,因为这是一帮有政治背景的劫匪——蛮番。
所谓蛮番,是指当地少数民族或是不开化人群,这帮人靠山吃山,听说大官到了,不但不怕摊派,反而奔走相告,秉承大官大抢,小官小抢的精神,热情动员大家去劫道,反正天高皇帝远,不抢白不抢。当然了,他们劫道也是先礼后兵的,先派人去接触,所谓“邀赏”,给钱最好,要是邀不到,咱们就回家去操家伙。
思前想后,翟学士决定用武力解决问题,可是身边侍卫却不执行他的命令,原因很简单:对方人多,真的很多数百遮道。
这是打头阵的,人家还特地放了话,七大姑八大姨的还没到呢,吃完饭就来。
麻烦了,这偏僻地方,地方衙门也没多少人,要调兵来救,只怕等人到了,翟学士的脑袋已经被人拿去当夜壶了。
关键时刻,面子不重要了,既然打不得,翟学士便打算开溜,然而这时杨博站了出来:
“有我在,必保大人无恙!”
翟銮十分好奇地看着杨博,停住了脚步。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敢忽悠,什么奇迹都是可能发生的。正所谓:只有想不到,没有忽不了。
杨博召集了所有的侍卫,让他们整理好着装,拿好礼仪装备,然后威风凛凛地走出了营房,还没等蛮番反应过来,杨博就对着他们大喝一声:
“列队迎接!”
这一嗓子把劫匪吼糊涂了,被劫的还敢这么嚣张?
嚣张的还在后面,杨博接着喊道:“翟大人是内阁大学士,亲率大军先行至此,你们出来迎接,竟然只来了这个几个人,其余的人哪去了?!若还敢如此轻慢,就把你们都抓起来!”
您一被劫的还嫌咱们人手少?这下子搞得强盗们也无所适从了,正在踌躇不定的时候,杨博又发话了:“看在你们出来迎接的份上,还是给你们一些赏赐,下次注意!”
这就是传说中的又打又拉,杨博兄可谓是聪明绝顶,要知道人家强盗也讲究吉利,从来不走空趟,给点钱也是个意思。翟学士终于安全地回到了京城,而杨博也因此名声大噪,成为了朝中头等重臣。
其一、其二说完了,剩下这其三......当然就是严世蕃、严大才子自己了。严世蕃自从长大后,就帮着老爹严嵩打理政务,等严嵩年纪越来越高后,他几乎主持了严党一切事物。可以这么说,严嵩是开辟严党的创始人,而严世蕃是将严党发扬到巅峰时期的决策人。
起初严世蕃对陆柄和杨博都很忌惮,他选择了拉拢两个人,万幸、陆柄这人虽然不坏,但为人却是很张狂,不多时就与严世蕃打成一片,没少助纣为虐。
而杨博......却是为人耿直,绝不与严世蕃同流合污。严世蕃很生气,可是杨博不与他为伍,也不和他做对,只是自顾自的研究自己的兵法,打自己的仗,因此严世蕃渐渐的也就不再管他。
现在陆柄已死,这三大聪明人只剩他与杨博了,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机会,严世蕃决定一试,只要除掉杨博,那他严世蕃就是天下第一了。
“小阁老的意思,是要......除掉杨博?”罗龙文皱眉问道。
严世蕃点点头,给几人分析道:“焦伯熙这事儿皇上未必会迁怒与杨博,我们直接扯上杨博的话皇上一定会起疑。”
“恩。”三人点点头,同意严世蕃的说法。
“所以,我们不是要扳倒杨博,而是要......保住焦伯熙!”
“阿?”严世蕃话音一落,三人同时惊讶道:“保住焦伯熙?这......这是为什么?”
严世蕃嘴角带着一抹得意的笑容,仰着头道:“我们到时要怎么保焦伯熙阿?很简单,焦伯熙是杨尚书举荐的人,肯定错不了,这次的事情说不定是下面将官作战不利。而且焦伯熙已经攻下猫儿庄,可功过相抵。”
罗龙文眼前一亮,他明白严世蕃的用意了,嘉靖帝做事从来是特立独行,你让他往东他非要往西。你让他往西他又要往东,所以就算他本来不声焦伯熙的气,但见到满朝文武都要保住这个人,那嘉靖帝心中的火也就窜起来了。
不得不说,严党的成功与严世蕃的聪明是分不开的,他把嘉靖帝的性格分析的彻彻底底,一丝不漏,十几年间已经有无数位权臣,败在了严世蕃这一招之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明贼 第二百五十九章 万寿帝君(一)
严世蕃亲自将几人送出府外,站在府门前看得几人上了自家轿子,这才转身回府。秋天的夜晚格外的清凉,还带着一股萧条的感觉。
独子站在寂静的房门外,严世蕃摸了摸自己怀中另外一封信,那是景王写给他的。也正是因为这封信,才让严世蕃觉得,动手的时机到了!
......
兵部尚书、杨博府邸。
“啪啪啪~”开门、快开门。
杨府管家是个老头子,年纪比杨博还要大,听到敲门声慢慢悠悠,用了将近一刻钟的功夫才把门给打开。
“大人,大同府捷报!”见到杨博,那士兵兴高采烈的将捷报递给杨博。
杨博此时就在身上披了一层外衣,坐在椅子上神情有些萎靡,可当他接过信后顿时就精神了。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大概就是先奉承一遍皇上、再奉承一边杨博,接下来就说猫儿庄已经攻下,杨休落荒而逃,在猫儿庄缴获多少粮食、金银等事情。
这可真是捷报阿,杨博大喜将捷报收好,决定明儿个一早给嘉靖帝贺喜去。他万万没想到,焦伯熙为了邀功,只给他报了喜,而根本没说他损失了多少人。
————————————
清晨、第一缕阳光刚刚洒落在紫禁城那耀眼的瓦片上,西苑中三声钟响渐渐传来。
“当~~”
“当~~~”
“当~~~~”
“吱呀~”一声,西苑永寿宫大殿的门被小太监轻轻推开,早已守候在店门外的两排太监接连走入,他们手中端着毛巾、木盆、衣物等等。
“都轻着些,你过来、水温如何?”吕芳一身粗布衣,在永寿宫外殿安排着小太监们往里面走,说着还截住一名端着木盆的太监,自己伸手往水里试了试温度,感觉还可以,这才让他进去。
“老祖宗。”
不一会黄锦也赶了过来,风风火火的一进大门正瞧见吕芳,忙过来见礼。
“行了行了,那信带来没有?”吕芳对黄锦问道。
“带着呢。”黄锦依然满脸笑容的答道。
“可知道该怎么说?”吕芳继续问。
“儿子知道,干爹放心就是。”
见黄锦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吕芳这才放下心,不再多问。
永寿宫内殿,嘉靖帝坐在龙床上,正闭着眼睛摇晃着脑袋,像是在活动筋骨,见到小太监们进来了,这才睁开眼睛,问道:“吕芳呢?”
不等小太监答话,吕芳已经忙着从外殿走了进来,回道:“主子,奴婢在呢。”
嘉靖帝冲着他挥挥手,说道:“你先回去歇着吧,把黄锦叫来。”
“主子,奴婢已经来了。”黄锦这时也跟了进来,正好听到嘉靖帝要找自己。
吕芳见自己没什么事儿了,冲着嘉靖帝微微鞠躬,然后退出永寿宫回司礼监休息去了。
吕芳一走,整个大殿的事物可就都归黄锦负责了,黄锦顿时忙乎起来,指挥小太监们干这干那的,而嘉靖帝则是坐在莲台上开始做早课。
将近一个时辰后,嘉靖帝做完早课,黄锦吩咐御膳房做的早膳也已经好了。
嘉靖帝喝了一口稀珍黑米粥,感觉这粥入口即溶,流入肚子里暖烘烘的,说不上来的舒服。抬眼瞧见黄锦正在一旁擦着灯台,说道:“你别忙活了,坐下陪朕喝碗粥。”
“主子、奴婢早上用过了。”黄锦忙回道。
“真用过了?”嘉靖帝放下粥碗,双眼紧紧盯着黄锦,声音冰冷道:“你要是改骗朕,朕就治你个欺君之罪!”
黄锦那胖胖的身躯一哆嗦,苦笑着道:“奴婢、奴婢没吃。”
嘉靖帝顿时就笑了起来,一指自己莲台对面,命令道:“就坐这,自己让他们去取碗粥来。”
黄锦没办法,只得吩咐小太监给自己也取碗粥,然后就坐在嘉靖帝对面的地上,陪嘉靖帝喝气粥来。
“大同府那边可有什么情况?”嘉靖帝喝了口粥,看似很随意的问道。
黄锦吓了一跳,忙将粥碗放到地上,站起身说道:“回主子,奴婢本想等主子用完早膳在与主子说的。”
“哦?有情况了?”嘉靖帝只是无聊,随口问问,没想到还真有情况。
黄锦见嘉靖帝那意思,好像是不吃了,就等着自己说情况呢。没办法,只好将那封捷报先取了出来。
严世蕃了解嘉靖的性格,嘉靖身边的吕芳、黄锦也是了解一些,嘉靖帝只认定自己觉得对的事情,先入为主的观念非常深厚。黄锦手中两份书写,一份是报捷、一份是报失。如果黄锦先给嘉靖帝看了报失的那张,嘉靖帝一定会大怒,就算最后他拿出捷报,嘉靖帝也会跟没看到捷报一样。
所以黄锦先拿除了捷报,这样以来嘉靖帝在第一时间,就认定为大同府的战事是有好效果的。等会看了那份汇报损失的信,心中也不会那么愤怒了。
“恭喜皇上、大同府捷报,焦将军已经攻下猫儿庄,叛逆杨休落荒而逃!”黄锦将那份捷报呈给了嘉靖。
嘉靖听后大喜,结果捷报一看果然如此,而且他还看到了信上所写,关于土豆那段的内容。亩产高达52石的粮食!对于嘉靖帝来说,这简直就比天上掉下来五百万两碎银还要令他高兴!
“哈哈哈!亩产52石的粮食,黄伴、从古至今你可有听说过?”嘉靖帝大笑着对黄锦问道。
黄锦跪在地上,高呼道:“主子修炼有成,这是上天降下的祥瑞,奴婢恭喜主子、贺喜主子。”
“哈哈哈哈!”听了黄锦这话,嘉靖帝笑的更是开怀,顿时觉得浑身神清气爽!
见嘉靖帝如此高兴,黄锦心中暗暗松了口气,小心翼翼的拿出第二封信,说道:“主子,这封......是大同府的详细战况,上面写着此战的损失......”
嘉靖帝接过信来,一目十行的看了过去,原本满是笑容的脸庞顿时渐渐变的阴沉起来,黄锦在下面看的心中忐忑,默默的祈祷着。
良久、嘉靖帝把信看完,他并没有像黄锦想的那样大发雷霆,而是什么话都没有说,随手将信放到了一旁,拿起粥碗继续喝起粥来。
黄锦看的莫名其妙,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只能默默的站在一旁,等待嘉靖帝的吩咐。(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明贼 第二百六十章 万寿帝君(二)
烈日当空,京师城西的官道上正是最热闹地时候,往来客商络绎不绝,成群结队地马队、车队熙熙攘攘。作为元明两代都城,经过十几代君王、近三百年的倾力发展,自然繁华似锦,不但城内商铺林立、城外亦是酒楼客栈鳞次栉比,各地商贾云集。
京师外的官道宽可十丈,足以容纳十数骑并排而行。此时正是午后时分,天际万里无云,旷野上寂寂无风,官道边树木正茂密。
1...8384858687...1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