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行三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不低头
霸行三国 第302章 :噩耗连连1
北疆军的战车阵防御力强,组建速度快,是最适合步兵在平原地区无所依仗时用来对抗大规模骑兵的法宝。与一般的步军阵法不同的是,车阵不仅将步兵保护的只剩下一个出口,同时也限制住了步兵的退路,除非战事结束,否则步兵就必须战斗至最后一人。
幸运的是,北疆军第一次摆出车阵的时候给予了匈奴骑兵重大打击,这在草原上迅速组建出的一个铁疙瘩,确确实实让匈奴战马的铁蹄撞破了血。
此刻,在北疆军大营正前方,北疆军的战车阵再次出现,不同的是,这一次,战车阵的移动性和灵活性竟然提高了不少。
由于步军阵型的后方是北疆军大营,所以这就免去要布下战车保护步兵阵型后方的问题,步兵在中间列下阵势之后,战车从两翼上前,而后等战车抵达预定位置后,士兵们再将战车的前面转向外边,一根根长矛和大刀被绑定在战车上,此刻都指向着敢于冲过来的敌军。
铁枪兵上前列下较松散的阵型,长枪兵在后,盾牌兵已经渐渐抵达各自位置,他们跟长枪兵相互配合,立下严密阵型,最后的弓弩手,此刻也已经列下三段式阵型。整个战车阵已经布在北疆军营地前方。
匈奴右贤王想过趁北疆军阵型未稳时就发动进攻,他知道这种铁疙瘩的厉害之处,有这战车阵在前方,北疆军就等于抢回了出入营地的主动权,匈奴骑兵想再对北疆军采取封锁的话,几乎是不可能了。
可是,右贤王的想法得不到实施,他最先聚集的三万骑兵被击溃后,连带后边骑兵聚集的速度也被阻滞下来,再加上左右两营也都出现了麻烦,匈奴大军这边一时抽调不出人马对北疆军发动进攻。
等到右贤王好不容易再次带着列好阵势的五万骑兵出现在北疆军营前的时候,北疆军的陷阵营和虎贲军已经退入大营内,重甲骑兵此刻也正有条不紊的在一边列阵。
匈奴右营此刻被损坏的还不算严重,右谷蠡王已经在指挥部下抢修营地,构建防御,以防止北疆军会再次杀进来捣乱。
而左营这边就要差上很多了,虽然张飞没有继续率兵朝匈奴左营进发,但是,将近一万重甲骑兵扫过的地方,哪还会留下完整的营地,左营有将近一半的地方被毁,要不是左谷蠡王命令下的快,恐怕连这左营内的士兵也大都会被击溃。
也正是因为如此,左谷蠡王的重心并不放在构建营地的防御工事上,对面不远处,左谷蠡王还能看见北疆军重甲骑兵在列阵的情形,看这架势,对方的重甲骑兵多半还会发动进攻,而首当其冲的,必定是匈奴大军的左营。
所以,为了防止刚才那样的惨剧再次上演,左谷蠡王将能集结的三万人马全部列阵在左营前方与北疆军重甲骑兵对峙,同时,为了能有效抵抗重甲骑兵的冲锋,左谷蠡王正在让其余部下在阵前构建拒马等防御工事。
双方已经在北疆军营地前列下阵势,大有一股决战的气息,可是,右贤王此刻却不敢率先动手,敌军的战车阵威力强大,他不敢私自上前试探,这种险,他冒不起啊。
最多半个时辰,单于那边就该传来消息,要是自己现在乱下命令导致自己这边遭受巨大损失的话,单于多半是不会放过自己,这一点,右贤王心里很清楚,所以,他现在能做的,就是跟北疆军对峙。
再者,北疆军的实力可不就只有这么一点,到目前为止,北疆军不过是出动了一万重甲骑兵,五千陷阵营和五千虎贲军,外加四万精锐步军,这总共加起来也不过六万人而已。
北疆军营地内至少还有六七万的精锐骑兵,他们不出现,这战事就无法打响。右贤王观察了一下自己这边的情形,自己中军这边已经集结号了五万人马,左营那边也有三万骑兵列好阵势,右营的将士们正据营防守,想来至少也应该集结了两万骑兵。,
总得来说,自己这边现在还是占据着点上风,此刻,右贤王只求后营那边能够尽快给予支援。至于湖对岸的那两万骑兵和前去支援的两万骑兵,右贤王现在已经不抱希望了,只要他们能够不让北疆军从湖对岸大规模登陆就行,正面,他会自己阻挡住北疆军的攻势。
此刻,在北疆军水寨对面的湖岸上,赵云已经在率军追剿残敌,匈奴大军的第一座营地很快就被他攻破,白袍军的战斗力可不是吹出来的,在夜战情形下,匈奴骑兵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再加上他们也失去了先手,最后沦为挨打的局面。
至于匈奴大军的另外一座营地,早已被甘宁搅和乱了,虽然这营地内没有损失多少人马,可是匈奴千夫长却很难召集自己的部下列阵,甘宁百骑劫敌营,五千奴兵难结阵。
正是他们的混乱,使得这座营地的匈奴士兵失去了最佳的救援时机,或许,很多匈奴士兵还搞不清楚什么状况,到现在,这座营地都还是混乱一片。
就在重甲骑兵朝匈奴营地发起冲锋的时候,赵云已经集结人马奔向匈奴的这座混乱的营地。赵云心里清楚,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现在闹出这么大动静,匈奴那边最多一个时辰就会做出反应。
到时候,自己这边将要面对的可能是数万匈奴骑兵的围攻,如果不能在半个时辰内解决掉敌军这座营地的话,赵云也就只有率军撤退了。
水军五千人正朝这座营地赶来,不同的是,他们都是乘坐船只。匈奴大军之所以分兵立下这么一座营地,就是为了扼守岸边最大的一个渡口。
赵云和甘宁的计划很简单,先由赵云率军击溃匈奴一万五千主力,然后,赵云就得立马率军抢下这个渡口,水师也会配合白袍军的攻击。
甘宁在天亮前就退出了敌军营地,他可不敢过多逗留,等到天亮后,他就失去了隐藏的可能性,到时候要是被匈奴士兵给发现的话,随便来上个几百人就能将他们留下。
趁着敌军营内混乱的时候,赵云率军一举杀了进来,这时候天虽然已经亮了,但是赵云无惧于营内的匈奴兵马,一群忙活了小半夜被吓破胆的鼠辈,能有多大作用。
大战了半夜过后的赵云已经是血染白袍,此刻,他那俊秀的脸庞上也沾染上了几滴血渍,通体雪白的坐骑也被敌军的鲜血染红,这就是赵云一样的战绩。
没有谁能统计出赵云一夜杀了多少敌军,恐怕连赵云自己也只能说出个大概,或许是两三百,或许更多。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恶战过后的赵云并未见半点疲劳。
他的长枪依旧锋利,他的宝剑还可以砍金断玉,这就是赵云,一旦大战起来,他就好像有用不尽的力量一般,像这样打破敌营一夜又如何,对他而言,不过是小菜一碟。
白袍军将士们占据着夜战的优势压制着匈奴大军厮杀了一夜,他们虽然是精锐,但是混战之中,仍然不免有人受伤,有人死亡,不少将士已经是面露疲惫之色。
可是,哪怕是受再重的伤,白袍军将士们都咬牙苦苦坚持着,赵云和他身边的亲兵成了白袍军的象征,只要他们还在,其余将士就不会抱怨,就不会说苦。
最勇猛的军队永远是从战场上打出来的,这句话用来形容北疆军中任何一支精锐都不足为过。
白袍军就是这样一支经受住战火考验的精锐,自赵云在前率领剩下的四百多亲卫又冲进敌军大营后,后边的白袍军将士们也都毫不犹豫的挥舞着兵器杀了进来。
这座营地的匈奴士兵在经历了半夜的惊慌之后,再次迎来了厄运。白袍军将士的刀枪是那么的锋利,营内纵然有五千匈奴勇士,但他们拦不住杀得兴起的白袍军。
匈奴大营中央,赵云见人就砍,找到敌军将领就刺,但凡是被他看见的敌军,就没有一个可以安全撤走。一人一骑,一枪一剑,已经将匈奴人的勇气杀的一点都不剩。
赵云之勇,就在于他的锐不可挡,只要他找到目标,他就一定能将其击杀,而且,赵云最大的有点在于,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他都不会失去理智。
从杀进敌营到现在,赵云所做的可不仅仅是在斩杀敌军,他的目光,总是在寻找隐藏在敌军之中的千夫长之类的将官,这倒不是赵云喜欢夺取大功劳,关键是,失去这些将官的指挥,敌军必将混乱,战事也就可以更快结束。
万军从中,直取敌军上将之首级,这对于赵云而言,只不过是家常便饭,不论是他的武艺还是他的兵器,都是北疆军众将中最适合在混乱的战场击杀敌将的。
匈奴大营外面,甘宁已经率领三千水军赶到,他可从来没觉得攻营拔寨跟自己无关,哪怕公孙续给他的定位就在于水军,但凡有机会,甘宁总是不甘于寂寞的。
如此一来,匈奴军算是雪上加霜了,面对白袍军这样勇猛的军队已经是噩梦了,现在又加上甘宁这个凑热闹的。就这样,小半个时辰不到,营内的匈奴士兵全被击溃。
赵云和甘宁立马收拢士兵,抓紧时间收集所有能用的物资,接下来,他们的任务就是守住渡口,尽量吸引敌军。
霸行三国 第303章 :噩耗连连2
北疆军大营前,双方大军仍在对峙,右贤王稳稳守住了大营,北疆军现在要是想继续突围的话,恐怕不可能会像之前那么轻松了,为了防止北疆军的骑兵会大举攻击,右贤王甚至下令所有骑兵上马,随时准备作战。
面对的铁疙瘩,右贤王也派了几支千人队做了试探性的进攻,但让右贤王失望的是敌军的铁疙瘩实在是太难缠了,自己这边的骑兵想进入敌阵前三十步,就得先遭受敌军箭雨的袭击。
在没有防御力较好的盔甲和足够盾牌的情况下,让骑兵冒着箭雨去攻打敌军的战车阵,这无异于是将骑兵往地狱里送。右贤王思前想后,现在自己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等单于过来主持大局,要么自己现在下令守住阵脚,不让北疆军前进一步。
为了布置这战车阵,北疆军出动了精锐步兵四万多人,人数虽然比匈奴这边的骑兵少上很多,但关键是这步军都集结在一起,彻底堵住了北疆军的入口。
右贤王不敢贸然让勇士们去浪费性命,他下不了这个决定。
终于,盼星星盼月亮,右贤王总算是把单于给盼来了。匈奴单于一接到消息就立马率了五千亲兵卫队赶过来。
匈奴这边对公孙续的第二路人马围攻了这么多天,虽然没能给北疆军造成多大损失,但是,匈奴单于相信,最多五天,公孙续肯定就在山上呆不住要跟自己决战。
只要五天啊,匈奴单于一直想着活捉公孙续。可是事情总是没有按着他的想法走,一向安静的北疆军大营,这下子突然爆发了,竟然差点就自己的主营地给攻破了。
要是自己这边守不住北疆军的大营,那之前所有的努力就白费了,这个道理,匈奴高层人员都知道,。绝对不能让北疆军两路人马汇合,否则,匈奴这边将迎来最大的危机。
其实,匈奴单于不是不知道自己这边最大的缺点就是兵马太多不能分兵,当初他贸然率军前来与公孙续对阵,他对北疆军的战斗力和兵种构成就有了一定的了解。
之前,北疆军不断派兵去袭扰他的大营,其实这并不是匈奴这边不敢对北疆军骑兵进行驱赶,他最怕的就是这是北疆军的诱敌之计,不管派出的兵马是多是少,都有可能被北疆军算计。
不过,匈奴这边的大忌是不能分兵,北疆军这边又何尝不是?三万选锋军离开北疆军大营后,北疆军的骑兵战斗力就下降了一小半,根本就不能在小股骑兵骚扰战术上对匈奴这边构成威胁。
当初公孙续留下一万选锋军迷惑匈奴军队,结果时间一长就被匈奴人识破,差点被匈奴五万骑兵给围剿。双方都有共同的弱点,就看谁能抓住时机给对方以致命一击。
这段时间以来,匈奴单于好不容易指挥部下对北疆军形成包围,然后又对北疆军援军阻击成功,接下来,只要时间充裕,他就能将对北疆军逐个击破。
不曾想,北疆军也不是这么容易就能摆平的啊,不论是北疆军主力还是战斗力较弱援军,都不可能是一时半会就能吞下来的。
匈奴单于现在着急了,若是再这个关头被北疆军反扑成功,那他就不得不撤兵了。现在,最主要的还是要镇压住北疆军的主力,至于公孙续那边,已经被打的没有还手之力,暂时派人盯住他的骑兵就行。
等到,匈奴单于了解完所有情况后,他才觉得自己想了有点想当然了,北疆军主力的战斗力,似乎现在才开始斩头露角,一个奇袭,一个连夜攻击,竟然就差点将自己这边的大营给击破,关键还是北疆军没有触动全部兵马,要不是场地限制施展不开的话,恐怕北疆军全部人马现在都该杀出来了吧。
匈奴单于现在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一早就将营地立的很近,使得北疆军唯一的出口被遏制住,所以,北疆军打动突袭的时候,也只能一次派出五千步军,就连陷阵营和虎贲军,也还是分批出营的。
双方依旧在对峙,匈奴单于率人观察了情形后立马问身边众人道:“敌军在营前列下阵势却不进攻,明显是想与我军对峙,若是不能趁早将他们赶回大营的话,那我们这边就会被拖住,你们说,有什么办法打破目前的僵局?”
右贤王对目前的情况较为了解,他明白单于的意思是想先全力对付北疆军的援军,于是,他站起来说道:“想攻破我军营地,仅仅依靠敌军的步兵是根本完成不了的。
再者,敌军的战车阵防御力强,但攻击力却差得很,只要我军派出兵马盯住他们,我们还可以像之前那样对北疆军形成围困,如此一来,单于就可继续率军攻打敌军援军。”
不少都点头表示同意,右贤王分析的还是有点道理的,现在敌军还是处于自己这边的包围圈内,情况还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可是,有些人想法就不一样,左谷蠡王冷笑道:“右贤王,你是不是想的太理所当然了,北疆军闹出还这么动静,难道就只是想多腾出点空间吗?
你觉得他们会安分与我军的包围圈吗?你可不要忘了敌军的重甲铁骑,一万重甲铁骑一个冲锋,就可以将我军三万骑兵给击溃,而且还能有余力对我军左营进行破坏,有这样恐怖的骑兵存在,你觉得我们现在还能安稳的围困他们吗?
之前,我军对敌军形成包围,连续四道封锁线就限制死了敌军不能出动大量骑兵,这才是我军能够围困敌军的关键所在。可是,现在情况变了。
敌军最先派出的陷阵营和虎贲军进行突围,他们的任务根本就不是侵扰我军营地,在他们将我军的四道封锁线给破除后,我军就必须的得面对敌军骑兵的威胁了。
据我所知,敌军营地内应该还有五千重甲骑兵,你们想想,要是敌军所有重甲骑兵都一起发动攻击的话,我军得要多少人马才能扛住,我觉得我们应该将重心转移到北疆军大营这边来,趁着天亮,我们应该尽快将他们赶回营地内。
否则,要是等到天黑,北疆军又将占据夜战的优势,到时候会是什么情况,我们谁也无法预料。敌军的战车阵绝对不是摆设,他就是想暂时拖住我们而已。”
左谷蠡王吃了重甲骑兵的大亏,所以他对重甲骑兵的战斗力和威胁都一清二楚,经过他这么一解说,众人也觉得是这么回事,北疆军闹出这么大动静难道就真的是想再营地前面列出个战车阵吗?难道就蔓延后手吗?
匈奴单于现在也觉得情况确实不妙啊,到目前为止,北疆军的精锐骑兵还没有出动,他们在等什么呢?等天黑?还是在等战机呢?谁说得准,或许,他们就是想趁自己这边不注意就猛的扑上来咬一口。
思前考后,匈奴单于现在觉得头都大了,这到底什么个情况,两边都不能乱打,北疆军现在就铁了心要纠缠,自己还必须得想办法破解眼前的困局。
匈奴单于想了想后说道:“我们不能两线开战,为今之计,只能按照左谷蠡王说的,我们必须将敌军赶回营地内,我们要把局面控制到原来那样,不能给北疆军机会。”
“可是,敌军列出战车阵,摆明了就是要死守,我们怎么打啊?”有人焦急的问道。
众人都是满肚子焦虑,此时,一个传令兵急忙赶来,还在数十步之外就能听到这传令兵的口号:“报,急报、、、、、、”
众人又是一阵心惊肉跳的感觉,这又出什么事情了,难道是另外一支北疆军也要闹事?
等到传令兵上前,众人才了解到公孙续那边竟然也开始反攻了,巧的是,他选择的时间竟然是匈奴单于离开之后,难道这是北疆军之间的阴谋不成?
匈奴单于想了一会后突然问道:“渡口大营那边什么情况,现在还没有消息传来吗?”
众人这才想起北疆军最先发动攻击的地方是湖对岸的渡口大营,虽然右贤王已经是以最快的速度派出两万骑兵前去支援,但是,到现在为止,那斌到底是什么情况还没人知道。
匈奴单于立马下令道:“赶快派人去打听那边的情况,不要让敌军抢占了渡口。若是我没有猜测,敌军必定是渡河过后就派出传令兵去寻找援军部队,所以,公孙续那边接到信号后才会对我军进行反击。”
众人想想觉得还真可能是这样,只要一小队骑兵跑到公孙续那边被围困的山边放一阵狼烟,或是吹几下北疆军的暗号,公孙续那边就能知道情况,这样一来,两路北疆军就能同时被自己这边进行骚扰了。
其实,情况跟匈奴高层这边想的差不多,虽然他们不知道北疆军的传令兵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援军的,在他们看来,或许是运气,或是他们正巧遇到单于过来时候的队伍。
他们哪里知道,赵云派出一队五十人的骑兵放出海东青寻找援军,不到一刻钟就有了消息,而后,这队骑兵又是利用海东青传信,公孙续这边有专门的鹰奴,他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消息传达给了公孙续。
此刻,匈奴这样忙的一团糟,不过,匈奴单于不知道的是,有一队传令兵,现在快要抵达他的大营,他们,将会带来更糟糕的消息。
霸行三国 第304章 : 局势紧张1
此刻,公孙续这边还真是没有闲着,本来,按照前几天的情况,匈奴这边应该是趁早就发动进攻了,可是今天,匈奴这边竟然没有,这反常现象引起了公孙续的怀疑。
接到鹰奴传信后,公孙续也立即做出调整,一直以来,公孙续都隐藏了手上将近两万兵力,当初匈奴人的探子打探到的消息也只是显示公孙续这边只有三万步兵。
所以,一直以来,匈奴单于也认为公孙续这边总兵力不过七万不到,要不是有两万选锋军压住了阵脚,匈奴单于甚至早就派大军攻上山了。
这也是公孙续的高明之处,永远不让敌军摸清楚自己的底细,只有这样,才能让敌军不能做出正确判断,如此一来,自己也就有机会抓住对方战略上的缺陷。
很明显,匈奴单于对公孙续这一路人马的策略就出了问题,要是他知道公孙续手上还有两万生力军的话,他是不可能只派四万多骑兵去攻打的。
小瞧人,或者错估了对手,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匈奴这边现在就已经付出了代价,公孙续先是以骑兵打头阵,在这山上,北疆军骑兵是借着山势冲锋,这更增加了骑兵的威力。
虽然匈奴这边也有几个千夫长指挥骑兵进行反冲锋,可是,他们是爬坡,骑兵的攻势大减。
到目前为止,公孙续一直都没有动用过选锋军,从坚守阵地到现在的反攻,公孙续全靠黑山军,不论是黑山军步兵还是黑山军骑兵,在这次防守战中表现都不错。
现在,黑山军骑兵还在跟匈奴骑兵纠缠,匈奴骑兵的战斗力确实要比黑山军骑兵高出不止一筹,不过,现在这情况,黑山军骑兵占据了地利的优势,再加上这山地其实不适合骑兵大规模展开,黑山军骑兵的劣势被弥补了很多。
不仅如此,黑山军骑兵在兵器和盔甲上的优势现在得以被十二分的发挥,双方将士在半山腰焦灼着,谁也不肯退让一步,不过,在这混战中,双方将士又不能像在平原上那样组建阵型,匈奴骑兵的优势很难发挥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采取骑射和驱赶战术也不现实,战马跑动不起来,稍微跑的快了的话,山坡上的碎石和一地檑木等物都会对战马的马蹄造成伤害。
匈奴骑兵的战马算是不怎么娇贵的了,但在这满地都是锋利碎石的场地中,匈奴骑兵的战马就比不过黑山军的战马了。
很多匈奴将士心中也很是纳闷,再这样的场地中,这些北疆军生疏的骑兵是怎么控制好战马的,难道他们就不怕战马受伤吗?就不怕战马不受控制而乱跑吗?
这些问题,没有人来回答他们,他们只知道一件事情,北疆军骑兵的战马不惧怕道路崎岖的山路,不惧怕山上的碎石和荆棘,反观自己这边,不少骑兵战马的马蹄已经裂开,许多战马都不能奔跑。
现在的混战,完全成了单对单的互斗,好在山坡范围不大,双方一次总共最多也就只能投入五六千骑兵进行较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压着打,但是匈奴士兵却没有后退的意思。
这些匈奴骑骑兵中,不少人都见识过这支北疆军骑兵的战斗力,他们不愿意相信,就是这么一群菜鸟级别的骑兵,现在竟然跟自己这边焦灼成平局,而且还有慢慢占据优势局面的趋势。
悍勇的匈奴骑兵无法接受这种情况,他们必须捍卫匈奴勇士的尊严,在他们看来,被这群菜鸟击败,简直就是莫大的耻辱,因此,匈奴人的血性鼓舞着他们坚持下去,绝不后退。
不过,到目前为止,这都只是公孙续的试探进攻而已,匈奴空有四万精锐骑兵却不能一次性展开,他们只能跟在公孙续后面使用添油战术,让一个个千人队去接替下被打残的部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