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亮剑生涯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千斤顶
其实高洪明不知道的是,由于他的到来历史早已有了很大的改变,中条山战役让岗村宁次意识到了莲台民团的巨大威胁,经过近半年的详细研究后岗村宁次和司令部的参谋们一致认为,想要对付山西的八路军,莲台民团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以高洪明和八路军的关系,一旦日军对山西的八路军展开大扫荡,高洪明绝对不会袖手旁观,所以想要对付八路军就必须解决莲台民团,这才是最令岗村宁次感到头疼的问题。
北平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岗村宁次办公室
一张十万比一的巨大的华北地图悬在墙上,岗村宁次站在地图旁抿着嘴,紧盯着地图的左下角区域,如果有心人注意查看的话,那个地方正是sx省。
岗村宁次旁边还站着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岗村宁宁次的作战科长宫本一郎大左,另一个凛然就是刚从三十七师团长的位置上调到华北方面军担任参谋长的安达二十三中将。
对于岗村宁次的担忧安达二十三和宫本一郎是知道的,这次扫荡计划,山东、河北、河南、nmg等地的部队都已经进入攻击位置,唯独在山西的问题上岗村宁次一直犹豫不决,而这其中的原因他们都明白,那就是岗村宁次一直没有想好如何对付莲台民团。
岗村宁次突然扭头问:“安达君,你在中条山和莲台民团交过手,你对这支部队的评价怎么样?”
提到莲台民团,安达二十三脸上露出复杂之色。
尽管中条山战役已经过去了大半年时间,但那场大战的惨状他依然历历在目,在那场大战里他率领的三十七师团经过一个月的激战。
三个步兵联队有两个全灭,炮兵联队也被打残,要不是后面他严令不许擅自出击,搞不好他三十七师团就会成为第一个被华夏军队全歼的师团。
这一仗过后,他遭到了来自国内的许多批评压力,要不是岗村宁次顶着压力向大本营力荐他为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恐怕现在的他已经被分配到国内预备役了。
安达二十三想了想,“司令官阁下,高洪明此人打仗不像八路军那样狡猾多变,正好相反他的战法非常呆板,作战总是一板一眼,总是依仗着他的空军和强大的火力慢慢推进,根本不玩什么穿插突进的战术。”
听到安达二十三的评价后,岗村宁次和宫本一郎并没有感到高兴,反而微微皱眉。
别以为战法呆板或是一板一眼是什么贬义词,正好相反,在军事上打仗总是一板一眼就意味着对方极少犯错,不喜欢冒险突进也不喜欢兵行险着,这就说明对方打仗喜好用阳谋,也意味着你很难找到对方的漏洞
宫本一郎又补充道:“根据报告,高洪明的部队这大半年来只是缩在莲台民县方圆的几百里地范围活动,很少外出。
据潜伏在莲台县的特工报告,中条山战役结束至今的大半年时间里,这家伙在莲台县一带不断地招兵买马扩充实力,截至目前为止他又扩招了四个营的步兵和两个营的炮兵。
当然了,莲台民团扩编的四个营的步兵和炮兵对于我们来说说简直不值一提。
但最令我感到不安的是莲台民团的空军的规模也扩大了,莲台飞行大队扩编成了两个大队,成为一支拥有一百八十多架先进战机的强大的区域性空中力量,这才是最令我赶到威胁的地方。”
“是啊!”
岗村宁次和安达二十三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忧虑。
步兵战斗力再怎么厉害也会受到机动力的限制,总不能今天在山西明天就窜到山东吧?
而且莲台民团的兵力有限,造成的破坏力还算在可控的范围内。
但空军则不同,这个兵种的机动力太强了,早上在山西跟你空战,下午就能跑到山东炸你机场,让你防不胜防。
这两年日军的陆航跟莲台飞行大队交手不下数十次,中条山战役里,日军第三飞行集团差点被打残,经过大半年的修整和补充这才勉强恢复了战斗力。
岗村宁次和安达二十三思索再三,最后依然决定对八路军的扫荡如期进行,但和历史上不同的是,这次岗村宁次特地调集了两个师团来到山西,准备从东西两个方向朝莲台县发起进攻。
岗村宁次的目的很明确,就算不能消灭莲台民团也不能让高洪明出来捣乱。
经过再三的确认和考虑后,岗村宁次终于下达了开始扫荡的命令。
很快,十二个师团又十一个旅团,三十多万日军分别在河南、山东、河北、nmg以及山西等地开始了行动,一场残酷的大扫荡开始了。





我的亮剑生涯 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怕折损在莲台县吗
连台县民团团部
“根据我们最新的情报,从三月份开始,日军华北方面就动用了10个师团又11个旅团,对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察哈尔等地的八路军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
其中以晋察冀边区为主,岗村宁次将此次大扫荡兵力的六成兵力集中到了这里。团座,这次八路军恐怕要有麻烦了。”
看着面前站着的参谋长迟耀辉,高洪明满意的点点头,经过一年多的建设,调查处的网点已经遍布全国各大城市,有的情报人员甚至混入到国军中层和伪军的高层,收集的消息也越来越准确快速。
令高洪明感到诧异的是,石峰这家伙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居然策反了几名日军的低级军官,这也让高洪明对他刮目相看。
虽然这些日军军官级别不高,收集不到什么绝密情报,但对于一些不是很重要的情报还是能弄得到的,这次日军开始大规模扫荡,出动了二十多万兵力,这么大的行动自然是瞒不住的,是以很快就有情报送到了高洪明的书桌上。
看着手中的情报,高洪明回忆了一下脑海里对日军42年扫荡的情况,却发现自己只记住了一個大概,对于细节并不是很清楚,只是模糊的知道历史上这次扫荡给八路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左副参谋长就是在这次打扫荡中牺牲的。
但最令他感到难受的是他虽然知道了却只能憋在心里不能说出来,这滋味别提多难受了。
他又问俩人:“老迟,日本人既然要对八路军下手了,那肯定不会放过咱们莲台民团吧?他是打算怎么对付咱们的?”
听到高洪明问这个问题,迟耀辉的面色都变得比较凝重:“团座,咱们的情报人员接触不到日军的高层,所以日军但凡比较机密的情报都没法收集。”
“这个不奇怪,你就说说知道的。”
对于迟耀辉的回答高洪明并不感到意外,想要凭借几名低级军官就能收集到日军高层的机密情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反倒是一旦收集到了他还得担心会不会是日本人的陷阱呢。
迟耀辉道:“团座,虽然我们目前收集不到日军的机密情报,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空中侦查以及安插在各地的情报人员收集到了一些情报,毕竟涉及到数十万人的扫荡计划,日军想到做到完全保密那是不可能的。
第一飞行大队下属的侦查中队的今天上午传来消息,发现驻山西的第一军调动频繁,第20师团、16师团和第30混编旅团朝着晋察冀根据地而却,随行的还有数量不少的炮兵和骑兵,看样子小鬼子这次是要来真格的了。”
高洪明不动声色,继续问道:“那咱们呢,鬼子难道就这么放心咱们吗?”
如今的莲台民团可以说是华夏境内装备最精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了,高洪明可不会相信日本人会对自己视而不见。
“咱们?”
迟耀辉轻哼一声,“日军当然不会忘了咱们,根据情报,日军第六师团和108师团已经分别于昨天和前天抵达平安县和秋阳县,现在正朝着莲台县缓慢前进。”
“缓慢前进?”
高洪明一下子有些给整不会了,军事上向来只听说有兵贵神速的,还从来没听说过缓慢前进这个词。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看到高洪明不解的神情,迟耀辉苦笑道:“根据侦查,这两个师团的前进速度只能以龟速来形容,从昨天到今天早上,这两个师团才前进了十公里。”
“十公里?”
高洪明神情变得有些古怪起来,来到这里打了这么久的仗,他对于军事上的问题也算比较了解了。
按照正常的情况来算,国军一般每天行军的速度为20到30公里,过于高强度的行军对国军来说,会出现部队走散,大量出现逃兵的情况。
日军的情况会好一些,正常行军速度一般是40公里每天,而一般国家的步兵师,也都在20到40之间。
当然了,以上指的都是徒步行军的速度,机械化部队的行军速度不在此列。
“不应该啊!”
高洪明的眉头皱成一个川字,“就算是鬼子的三流部队也不可能每天只走这么点路,第108师团也就罢了,更何况第六师团那可是小鬼子常备师团,怎么可能那么差。”
“是啊。”
迟耀辉也是一百个想不通,自从他得知这次前来进犯的居然有日军的第六师团后,昨晚一整夜都没睡好。
第六师团是什么师团?
它可是日军17个常备师团之一,装备精良,战斗作风野蛮彪悍,同时也是南京大屠杀期间参与暴行的日军主要部队之一。
这支部队从抗战全面爆发后就充当着日军急先锋部队和拳头部队的角色,一直战斗在正面战场的第一线,没想到这次岗村宁次居然把它从长沙战场调到山西来,而且看样子是冲着莲台民团来的。
高洪明微微闭上了眼睛,脑海里似乎出现了那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的资料,这个禽兽师团仅在下关杀害的华夏军民尸积就达2千米长、50米宽,血水染红了长江。
根据侵入南京的该师团辎重第6联队小队长高城守一日记中说,1937年12月14日,他看到南京下关江边:“尸体像漂流的木头被浪冲了过来;在岸边,重叠地堆积着的尸体一望无际。这些尸体可能有几千、几万,数目大得很。”
看到高洪明闭幕不语,迟耀辉在一旁忍不住说道:“团座,日军这次恐怕是来者不善啊。光是第六师团兵力就有25000人,再加上第108师团的话,这次来犯的日军兵力就超过了四万人,可见日军对咱们是志在必得,咱们得小心应对啊。”
“不止!”
高洪明睁开眼睛摇了摇头,“小鬼子这次之所以派出两个师团来对付咱们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如果能灭了咱们自然更好,如果不能灭了咱们,至少也不能让咱们的抽出兵力去驰援八路军,影响的鬼子大扫荡的进行。
这点我虽然已经想到了,但唯一没想到的是,为了对付咱们,岗村宁次居然把第六师团也派出来了,难道他就不怕这支精锐折损在莲台县吗?”




我的亮剑生涯 第四百一十七章 仗义
某处无名山谷的山包上,好几条八爪行的天线在夜色中显得很不起眼,在山包下的一个山洞里,两部已经架设完毕的天台面前,两名报务员正紧张的工作着,滴滴答答的敲击声不绝于耳。
刚带着旅部一行三百多人跳出日军包围圈的386旅陈旅长盯着面前的地图眉头紧锁,一名参谋指着地图对他道:“首长您看,咱们现在的概位置就在这里,鬼子就在这里,距离咱们只有不到三十里地。”
“三十里?”
一旁的王政委忧心匆匆的说:“老陈,鬼子离咱们也太近了,咱们要不要再转移到下一个地点?”
陈旅长摇摇头:“三十里已经可以了,咱们周围到处都是鬼子,咱们就算继续转移又能到哪去。更何况现在又是深夜,夜间行军风险太大,还是留在这里等到天亮再走比较好。”
王政委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皱眉道:“也不知道下面的部队都到哪里了?我实在是不放心啊。”
陈旅长也是一脸的凝重:“日军这次的大扫荡来得非常突然,谁也没先到日本人居然停止了正面战场的的攻势,一口气抽调了十多个师团对我们八路军根据地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扫荡,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啊。”
王政委道:“根据我们最新的情报,这次鬼子出动的兵力达到了近三十万,从山东、河北、察哈尔、山西开始扫了个遍,摆出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势,这是想要把我们一网打尽啊。”
“他们做梦!”陈旅长冷声一声:“总部首长早就下了命令,让咱们化整为零分头突围,小鬼子就算有三头六臂也别想吃掉咱们。”
只是说这话的时候,陈旅长眼中却闪过一丝忧色,这次的扫荡来得太突然规模也太大,八路军总部下令各部队化整为零分头突围。
就拿386旅来说,原本麾下有六个团,但现在能联系上的只有四个团,尚有孔捷的新二团和李云龙的独立团没联系上,这也让陈旅长的一颗心始终悬着。
加之部队已经连续行军半个月,人员已经很疲劳了,粮食、弹药、补给等物品即将消耗殆尽,陈旅长这些天格外焦急,但他还不能表现出来,毕竟周围还有几十号人看着他。
他习惯性的在口袋里摸了一下却发现摸了空,这才想起截止昨天香烟就已经抽光。
就在这时,一个东西递到了他面前,他接过一看居然一盒好运香烟,一扭头便看到王政委正面带微笑的看着他,大喜之下他抽出一根香烟点了起来:“好你个老王居然还藏了私货!”
看到陈旅长一边吞云吐雾一脸享受的模样,王政委笑骂道:“谁让你抽得那么凶啊,我可是记得不久前和新一团会合的时候丁伟刚送了你一条,不到一个星期就被你抽光了,这能怪谁?”
陈旅长嘿嘿一笑没有做声,很快一根烟抽完,陈旅长的脑子也开始活络起来,他突发奇想:“老王,要不我们联系一下莲台民团,看看能不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些帮助。就算是给我们补充一点物资也是好的。”
“我看可以。”王政委想了想表示赞同,莲台民团和八路军关系之密切是众所周知的,到了这个时候自然不用不好意思开口。
“那好……邱参谋,马上记录命令……”看到王政委也同意了自己的意见,陈旅长赶紧让参谋联系莲台民团。
时间过去不到半个小时。
“旅长、政委,莲台民团回电了。”
“哦……把电报拿过来。”
等到参谋将电报拿过来后,俩人一看电文脸色齐齐变了,“什么……日军第6师团和108师团已经抵达平安县城,正在向莲台民团逼近?”
作为军人,他们是在太清楚第6师团的分量了。
如果说十七个常备师团是日本陆军的精锐师团,那这个绰号熊本师团的日本常备师团就是这十七个师团里的第一梯队,战斗力格外强悍。
现在日军居然派出了包括第6师团在内的两个师团正逼近莲台县,可以想象现在莲台民团现在面临的形式有多严峻。
看到这里,俩人的心已经凉了半截,莲台民团面临这么大的压力,哪还有闲情来支援他们啊。
不过当他们将电文看到最后时,俩人的表情又变得有些惭愧,高洪明在电文里问询他们的位置,表示可以派飞机为他们空投一部分。
而且最让陈旅长俩人感动的是,高洪明不仅愿意为他们着一行人进行空投,还愿意向其他建制较为完整的部队进行支援,并让陈旅长将部队位置和情况汇总后统一报给他们,然后定一个统一的时间进行空投。
这就很仗义了,高洪明深吸了口气后,突然想起一件事:“老王,我记得丁伟的新一团不是在平安县一道活动吗,要不干脆让丁伟直接集合队伍直接去莲台县,让新一团跟莲台民团会合,协助高洪明防守莲台县,你看怎么样?”
王政委犹豫了一下,“老陈,现在莲台民团可是面临日军两个师团的压力,咱们没有总部的命令就让新一团协防莲台民团导致损失过大,总部怪罪下来的话这个责任……”
“这个责任我来负!”
不等王政委把话说完,陈旅长便果决的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非常时期当行当行非常之举,咱们的情况已经够糟的了,再坏还能坏到哪去?
新一团去到莲台县至少能吃饱穿暖,还能补充一下物资补给。人家帮了咱们那么多,作为报答让新一团帮着莲台民团进行一下防守也是理所当然的嘛,你说是不是?”
王政委考虑了一下无奈的笑了:“老陈,我发现自从咱俩认识以来,我就很少能说得过你,有时候我就很纳闷到底你是政委还是我是政委?”
陈旅长哈哈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老王,你说不过我就对了,这就证明我总是对的!”
“去你的!”王政委先是骂了他一声,随即也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我的亮剑生涯 第四百一十八掌 执行命令
漆黑的夜晚格外寂静,在一条山峦的半山腰上,一支队伍正悄无声息的行走在狭小的山路上,尽管队伍蜿蜒崎区犹如一条长蛇般,但除了轻微的脚步声外就没有发出任何声音,由此可见这支队伍的素质极高。
当队伍走到一处山坳时,一个压低的声音响了起来,“所有人停止前进原地休息!”
伴随着命令,正在前进的队伍很快就停了下来。
一身灰色军服的丁伟带领着新一团走了大半夜,此刻也累得不轻,他掏出挂在腰间的水壶拧开盖子喝了几口,休息了一会后才对身边的通讯员道:“去……看看侦察排的人来了没有?”
还没等通讯员说话,前面就有人道:“团长,侦察排的人来了。”
伴随着声音,两名披着灰色披风的侦察排战士小跑了过来,没等丁伟发问为首的战士就说道:“团长……小鬼子已经抵达大鹏庄,距离咱们不到十里地了。”
“这帮小鬼子!”丁伟脸上露出无奈之色:“追得还真够紧的,看来还真是决心咬死咱们啊……对了……”
他扭头问通讯员:“二营、三营联系上了吗?”
“联系上了!”,通讯员赶紧道:“二营在小李庄短暂修整,三营刚赶到赵家屯,距离咱们不到五十里地。”
“一营长呢……来了没有?”
“团长……我来了。”刚赶过来的一营长高大春气喘吁吁的回答。
“部队情况怎么样?”
“团长,部队情况还算正常,不过还是有三十多名战士感冒了,其中六七名战士发烧了,且病情比较严重,虽然已经吃了药,但烧还是没退下去,卫生员说必须找个地方让伤员休息,否则情况会越来越严重。”
说到这里,高大春看着面色阴沉的丁伟没有做声。
日军的大扫荡又被称为铁壁合围,这是岗村宁次想出来专门对付八路军的战术。
岗村宁次上任后经过几个月的观察,发现八路军和游击队就像是鱼一样在游击区根据地里活动,日军无论是追击还是打击都很苦难,于是他就想出了铁壁合围的战术。
这个战术的特点是将部队排成数十公里的长线,分别从好几个方向推过去,用后使的话来说如同渔民拉网一样,而且日军还组建了多支机动部队,全部配备了卡车,这支部队的机动性非常强大。
如此一来,一旦发生战斗日军就会第一时间知道,随后机动部队很快就能赶到,这样一来就会变成多支部队打八路军的一支孤军,在局部地区形成兵力、火力上的绝对优势,在这种打击之下,这段时间一来冀中、冀南以及太行等许多地方的八路军都吃了大亏。
就比如丁伟他们身后的这股日军追了他们已经好几天了,从三天前就如同牛皮糖般死死黏着他们怎么都甩不开。
这股日军的人数并不多,充其量也就一个中队,但问题是他们还没法立即做出反击。
一旦被咬住只要超一到两个小时,分散在各处的日军就会如同蚂蚁般涌来将他们团团包围,直至将他们吃掉。
在这种情况他们基本上很少有时间停下来休息,一旦有战士受伤或是生病,部队只能硬着头皮带着伤员们行军,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将他们抛下就意味着死亡,这也是丁伟如今面临的最大的困难。
看到丁伟眉头紧皱的模样,高大春忍不住道:“团长,不如咱们通知二营三营马上过来跟咱们会合,合力将这股鬼子吃掉!”
“胡闹!”
丁伟瞪了高大春一眼:“上级把新一团交给我,是让我领着兄弟们打鬼子的,不是让我带着弟兄们送死的,要是新一团打光了,我怎么跟旅长交代?怎么跟总部首长交代?”
高大春也知道自己冒失了,低下了头不敢吭声。
良久,丁伟一咬牙,“算了,命令部队继续前进,天啦之前一定要赶到平安县西郊的鬼愁涧进行修整。”
“团长!”
就在丁伟准备命令部队继续前进的时候,通讯员赶了过来,“团长……旅部电报,旅长命令我们马上向莲台县前进,用最短的时间和莲台民团会合,并协助莲台民团抗击日军。”
“和莲台民团会合?”
丁伟诧异的接过电报,警卫员赶紧拿出一个蒙上了红布的手电筒照在电报上,周围的人也围了过来一起遮住光线,这一看不打紧,丁伟和高大春俩人齐齐倒吸了一口凉气。
“我的乖乖……”
饶是丁伟自诩也算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也被吓了一跳。
高大春更是吞了口唾沫,结结巴巴的说:“团长……旅长……旅长这是啥意思,这是要我们去送死么?莲台县那边可是有鬼子两个师团啊。”
身为一营长的高大春和丁伟一样,也是红军出身的老战士了,向来以作战勇勐而着称,可看到这封电报后也被吓了一大跳。
1...134135136137138...2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