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殷扬
蒙武狮子大开口道:“东楚给大秦两百城,你们若要大秦助你们,可要给四百城呐。 ”
四百城简直是个让人喷血的数字,王佑玉胸口急剧起伏,咬着牙道:“可行。 ”
内史腾接过话头道:“李园还把沿途的仓库归我们使用,我们不用带辎重粮草,这仗就可以打得更快更神速。 ”
越早灭掉东楚越好,王佑玉倒没有异议,道:“没问题。 ”
王翦开了海口,道:“仗打完了,东楚要给我们一百万两黄金,三百万两白银,粮草千万资军,你们可得给双份。 ”
王佑玉嘴唇咬出血了,一字一句道:“没问题。 ”
周冲双手一摊道:“这事就成了,你回去给贵国王上说,他什么时间同意,大秦就什么时间出兵。 ”
代价非常之大,王佑玉真有喷血的感觉,不过毕竟做成一件大事,还是不乏喜悦之情,双手一抱拳,道:“那王佑玉就告辞了。 ”
望着王佑玉地背影,内史腾猛地站起,很是兴奋地道:“又有便宜仗打了。 ”众将如他一般想法,很是兴奋。
张良这棋下得很妙,周冲应得也不错,堪称绝唱!
大秦帝师 第一百四十七章
第一百四十七章
寿春城外,人山人海,楚王李园亲迎周冲。 这也难怪,周冲率军前来助战,对于楚王对于李园来说那可是救命恩人,哪敢怠慢,自然是要郊迎十里。
周冲这是第二次到寿春,上次是作为秦国使者前来,便装进城,这次率军三万赶来,打着助战的旗号,行灭楚之实,身负重大使命,可以说有天壤之别。
“李园见过周先生。 ”李园远远看见周冲,几乎是小跑着迎上来的。 他身躯肥硕,跑起来蹬蹬,身上的肥肉一颤颤的,好象起伏的海浪。
周冲还没有从马上跳下来,李园已经扶住周冲的腿,拉住周冲的手,好象见到星星一般高兴,一个劲地道:“周先生,你可算是来了,可算是来了。
周先生来了就好,来了就好了。 ”
“王上一再说秦楚兄弟之邦,情同手足,楚国之事就是大秦之事,丞相相召,周冲敢不从命。
”周冲在李园的好意帮助下从马上跳下来,故作亲热状拉住李园的手,说起了漂亮话。
李园很是高兴地道:“楚国之事劳动大秦,李园每每思之,于心有愧呀,于心有愧呀。 ”
周冲安慰他道:“丞相过谦了,若不是丞相支撑,恕周冲直言楚国之局恐怕万难如人意。
虽然楚国目前局势让人担忧,可这也不是丞相之过呀,一木难支大厦,丞相尽心尽力,为楚国鞠躬尽瘁,实是让人感动呀。 ”
这话可是说到李园心里去了,李园真的是感动了,道:“周先生过奖,周先生过奖。 周先生,快来见过王上。 ”
“周冲正要去拜见王上。 还请丞相引见。 ”周冲顺着他的话往下说。
李园拉着周冲的手,两人肩并肩来到楚王面前,周冲施礼道:“外臣周冲见过王上。 周冲本该以大礼相见,只是周冲甲胄在身,行动不便,还请王上见谅。 ”
对于楚王来说,周冲是救星哪敢要他行大礼,忙道:“周先生言重了。 周先生为楚国之事而奔忙。 应该是寡人给周先生行礼才是,周先生如此说是折煞寡人。 ”
周冲这是第二次见到楚王,第一次见到他时还是一个半大孩子,数年没见长高了,长大了,不过仍是未脱稚气,只能算一个毛孩子。
同为少年登基,秦王的英明神武浑然天成。 而他却给人一种庸碌无为之感,怪不得楚国越来越弱。
“王上言重了,周冲来得迟了,于心有愧呀。 ”周冲礼数周到。
楚王话锋一转,问道:“请问周先生。 大秦出兵多少?”
一见面就问这事,实在是肤浅,不过象他这种无能之人也只能关心这事了,周冲在心里虽是不屑。 没有表现出来,恭敬地道:“回王上,大秦这次一共出兵二十万。
兵分两路,一路由外臣率领,直来寿春。 另一路由王翦率领,直去郢都。 两路大军遥相呼应,东西夹击,比起挤在一块更有益处。 ”
“二十万。
还不少嘛,太好了!”楚王好象个孩子似的击掌欢呼,瞧他那模样倒象是捡到一件好宝贝似的,道:“周先生,你们也真是地,为什么不把二十万全带来呢?这一分开,那好使吗?”
很明显,对打仗是一窍不通。 周冲在心里暗叹如此一个无能之人当王上。 楚国不灭就没有天理了,解释道:“回王上。
这打仗并不是一定要把所有的兵力投入到一个地方,只要够用就行了。 若是把所有的兵力集中在一个地方,这后勤呀、补给呀什么的都会很困难。
再说了,这道路交通都会成问题,更严重的就是能不能完全展开,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以外臣之见,目前楚国局势处于相持之局,大秦兵分两路比起集中在一起的效果更好,因为打击面更广,平定楚国之乱所费时日也就少。 ”
楚王恍然而悟道:“哦,原来是这样。 要不是周先生诠释,寡人还真不明白呢。 只是,周先生带到寿春的兵力也太少了点吧,以现在这点兵力怎么打仗呢?”
周冲带到寿春地兵力也就三万,是有点少,不过这对周冲来说拿下寿春,端掉楚国的都城,一网打尽楚国的重要人物已经足够了。
两派使者一去,周冲马上派人报送秦王,一面和王翦他们商议。
经过一番商议,最后一致认为周冲的提议是可行的,那就是变更部署,不再把兵力集中,分成好几路去重要的城池,目的只有一个一旦周冲拿下寿春,那么就马上攻击楚国当地的守军,接防城池。
这样做地好处在于可以在短时间内占领大片的楚国城池,便于战事提前结束。
不用想都知道秦王肯定会赞同,是以周冲也不等秦王的旨意到达,马上命各路大军出动,于是乎灭楚之战正式拉开序幕。
周冲捏造谎言道:“王上有所不知,救楚一事事起仓促,我大秦的军队都在向北调动,哪能一时间都赶到呢。
周冲无奈,只好要他们赶到就入楚作战,是以外臣带到寿春的军队不是太多,只有三万余人。 王上请放心,周冲可以保证,决不误王上之事。
”要把楚国给灭了,当然不误楚王之事,他都不是王上了,何必担心呢?
“原来是这样,寡人是白担心了。 ”楚王很是放心。
李园拉着周冲地手,道:“周先生,快来见过子房。 ”张良奇计百出,深得楚王和李园的信赖,已是左臂右膀了,是以他迫不及待地引见。
周冲一瞧张良,袖手而立,清奇之气自成,让人不敢逼视。
张良左眼有意无意地冲周冲一闪,周冲右眼一眨,两人心意相通,却装作初次相见,周冲一拱手道:“周冲久闻子房大名,如雷贯耳,心想若是早日见到子房,足慰平生。
这不就见着子房了,周冲高兴呐。 ”两人的关系好,周冲想念张良也是真的,这话说得很诚恳。
张良也真诚地道:“张良见过周先生。 周先生大名,张良早就听说,早就想见到周先生,总是悭缘一见,今日得见先生,足慰平生。 ”双手向周冲伸出。
周冲伸出双手,紧紧握住张良之手,凝视着对方,个中情谊,心照不宣。
大秦帝师 第一百四十八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
“寡人不敏,恭逢乱世,自从逆贼为乱之后,大楚血流成河,尸积如山,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寡人每每思之,心甚痛焉。
”楚王说一番开场白,话锋一转,道:“所幸大秦王上圣明,派周先生率军前来楚国平息楚国之乱,扫灭逆贼,寡人之幸,大楚之幸,百姓之幸。
今天,寡人把你们都叫来,是要你们陪周先生喝酒。 周先生为了大楚命运而奔波,寡人心感,略备水酒,还请周先生赏光。 ”
周冲握楚国生死,楚王自然是不敢不敬,这话说得是很客气,只是非他之言,是张良耳提面命之结果。
群臣齐道:“遵王命!”
楚王离席,举着金樽,来到周冲面前,道:“周先生为了大楚受奔走之苦,寡人无以为谢,寡人敬周先生一杯,谢谢周先生。 ”
周冲忙站起来,礼数周到地道:“王上言重了。
外臣奉大秦王上之命前来楚国,虽是为楚国命运而来,也是为大秦而来,秦楚交好世代不绝,若是大秦于此时而袖手实是说不过去,周冲所做之事是应该的,还请王上不要放在心上。
”
这话说得很谦虚,楚王听得很是高兴,呵呵一笑,道:“周先过谦了,周先生请。 ”
周冲道声:“王上请!”两人对饮一杯。
李园端着金樽上来,道:“周先生,李园也敬你一杯。 周先生与李园相识在先,相交莫逆,能与周先生相识相交相知,诚李园之幸也。 来,周先生请满饮此杯。 ”
周冲致答词,道:“丞相言重了。 周冲不过是奉王上之命行事,丞相过奖,周冲受之有愧。
丞相大楚栋梁之材,能与丞相见上一面都足以慰平生,能得丞相如此高看,周冲是三生有幸。 丞相,请!”两人对饮一杯。
周冲给李园斟上,再给自己斟上。 道:“丞相,该周冲敬你一杯。 周冲何德何能,能得丞相如此挂怀,此情周冲无以为谢,就借王上之酒敬丞相一杯。 丞相,请!”
周冲什么人?名满天下的秦王跟前红人,能得他一言之褒都足以快慰平生,更不要说当着文武群臣之面如此给自己面子。
言词恭敬有加,李园开心得不得了,笑得眼睛只剩一条小缝了,举起金樽道:“周先生,请!”两人碰了一下。 一饮而尽,好不畅快。
李园一个劲地道:“痛快,痛快!与周先生对饮,诚人生乐事也!”感叹无已。
“子房。 快敬周先生一杯。 ”李园对张良说道。
与周冲对饮,正是张良心中所愿,一听此话即刻离席,来到周冲面前,道:“周先生不辞辛劳,来到大楚,张良心感,张良敬周先生一杯。 周先生诚高人。
能与周先生对饮,张良心中所愿,还请周先生赏光。 ”
周冲知道张良没有说假话,更何况与张良同饮也是周冲心中所愿,欣然而笑,道:“子房言重了,子房入楚而大楚安,诚奇士也。 诚今日之孙叔也。
能与子房共饮周冲所愿。 与子房这样的奇士对饮,一杯不足以尽兴。 就满饮三杯如何?”
“三杯之数,好!”张良欣然而应,举起手中的金樽,与周冲碰了一下,互道一声请,一饮而尽。
周冲提想酒壶,给张良斟上,再给自己满上,端起金樽,道:“子房,请!”张良道一声:“周先生请!”两人以嘴就樽,满饮此杯。
张良提想酒壶,给周冲满上,再给自己斟上,道:“周先生请!”周冲道声:“子房请!”一口喝干,相对而笑,齐呼:“痛快,痛快!”至于如何痛快法,两人是心照不宣,他人又哪里知道其中的含义。
张良告声罪回到席上。
李园兴犹未尽,再次举起手中金樽,道:“周先生率军前来,逆贼不日就要授首,大楚重归安宁,实是大楚之幸,李园在此敬周先生一杯,预祝周先生马到成功。 ”
周冲呵呵一笑,道:“托丞相吉言,周冲若是侥幸成功,那不是周冲的功劳,是王上威德,丞相贤明,将士们用命,大楚百姓支持。 ”
李园感叹道:“周先生真是谦虚啊!愧煞吾辈!多少人立下寸功就自矜其能,自以为不世奇功,若是他们知道周先生的高风亮节,定会愧煞!”
周冲谦道:“丞相言重了,周冲不过是据实而言。 丞相请想,若是没有大楚给我们后勤补给,我们哪能来得这么快,打起来也就不能做到‘兵贵神速’地兵法要义。
”周冲非常明白,灭楚如此之易,这功不是他的,也不是秦王的,是张良的,正是张良从中运筹,才让楚国上了大当而不自知,他哪里敢居功,便何况他还不是居功之人。
李园再次感叹,道:“周先生之言足以警醒世人!尤其是那些狂傲之辈!”他本人就是狂傲之人,不知道包不包括他自己?
周冲举起金樽,道:“周冲就借大楚之酒敬大楚之士,丞相请!”
楚国之士一语说得李园满心欢喜,道:“周先生,请!”大嘴一张,宛如巨鲸吸百川般,一饮而尽,大呼“痛快,痛快!”
周冲提壶把樽里满上,端着金樽来到楚王面前,道:“王上,外臣初到大楚,寸功未立,王上待外臣如此礼遇,周冲感激不尽。
周冲斗胆敬王上一杯,祝王上万年无期!祝大楚国泰民安!”
楚王端起金樽,道:“谢周先生吉言!”两人对饮。
周冲给楚王斟上,道:“请王上饮了这杯,周冲有一个不情之请。 ”
“周先生有话请讲,寡人断无不允之理。 ”楚王依言喝干。
周冲笑容满面,道:“孔子有言‘来而不往非礼也’,周冲来到大楚,承蒙王上盛情款待,周冲感激难言呐。
周冲心想王上待外臣如此之重,外臣无以报答王上,只有把逆贼殄灭,还大楚以安宁。
周冲是想,在出征之前,略备水酒,请王上、丞相、子房,还有诸位大人驾临军中,一则容周冲作东,再申秦楚交好之谊。
二则,周冲也是自壮行色,若是王上以及各位大人赏光的话,周冲这底气也足了三分。 ”
这话理由十足,任谁都难以推拒,更何况楚王有求于周冲,哪敢惹他不快,一口答应道:“周先生请放心,寡人自当为周先生壮行!”
周冲谢一声,转身回座,只见张良有意无意地举起右手,大拇指竖起,他的意思是说周冲这一手真高明!
大秦帝师 第一百四十九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
“王上驾临,外臣周冲恭迎王上。 ”周冲礼数很是周到,向楚王行礼。
楚王受了半礼,回半礼,意示对周冲的尊重之意,扶住周冲道:“周先生免礼,免礼。 ”
“谢王上。 ”周冲谢一声,对李园行礼道:“周冲见过丞相。 丞相赏光,周冲是感激不尽。 ”
李园忙回礼道:“周先生相邀,李园敢不从命,李园就叨扰周先生一杯水酒了。 ”
“能得丞相赏光,周冲感动难已。 ”周冲装作一副激动的样子,道:“一定不让丞相失望。 只是,大秦的水酒过烈,恐怕比不了楚国的酒水那样的温厚之味。 ”
李园还是有些眼光的,能从酒水中判断出两国不同之处,道:“大秦征战天下,靠的就是一股刚烈之气,大秦之酒是烈士之酒,李园有幸做一回烈士。 ”
“谢丞相美言!”周冲谢一声,对张良一抱拳,道:“周冲见过子房。 子房才智非凡之士,肯赏光屈就,周冲感激不尽,感激不尽。 ”
张良抱拳回礼,眼睛有意无意地一眨,道:“周先生言重了,能得周先生相邀,张良是受宠若惊。 ”
周冲明白他的意思,微一颔首,道:“各位大人,里面请,里面请。 ”
带着众将,周冲把楚国君臣让进军中。 周冲请楚国君臣坐下,传令下去,兵士忙着把宴席摆上。
“王上、丞相、子房、各位大人:行军途中没有什么好东西,再说了兵士们只会打仗,于做菜烧饭一事还是不如宫中的厨子拿手,这菜未必如各位之意,还请你们多多包涵。
”周冲举杯相邀,道:“王上请。 ”
楚王举杯相应。 道:“周先生请。 ”一饮而尽。
周冲喝干,提壶给楚王斟上,再给自己斟上,道:“承蒙王上不弃,驾临军中,周冲以及全军将士感激不尽,周冲无以为敬,就敬王上一杯。
祝秦楚交好不绝,千秋万载永存!”
这又是从大处着眼,楚王无法推拒,道:“为了秦楚千秋万载的情谊,干!”他倒是非常痛快,却没有想到张仪欺楚,令楚怀王客死他乡之事是多么的让楚国人愤慨。
周冲再满上,举杯道:“王上。 外臣斗胆祝王上万年无期!祝楚国百姓安乐业!”
楚王举杯相应道:“谢周先生吉言!”一口喝干。
周冲敬完楚王,再来敬李园,道:“自从丞相主政以来,楚国百姓乐业,士农工商各安其事。
政声斐然,诚施政者之楷模,周冲常常思之若是为国者人人能如丞相者,则天下何愁不安定?来。 丞相,周冲敬你一杯。 ”
反正是忽悠他们的,周冲尽拣好听的来讲,不惜正话反说。 果不其然,李园一闻是言,大喜过望,道:“周先生过奖了,这奖了。
李园是受之有愧呀!李园自问尽心为楚,没什么缺失之处,只可惜负刍为逆至今不能殄灭,实是李园心病呀。 ”
周冲拍着李园的肩头,非常亲热地安慰道:“丞相不必自责,这事就包在周冲身上。 周冲还没撂过狠话,今儿就冲丞相撂一次狠话:若不灭负刍,誓不还军!”
灭楚当然是两派全灭。 哪有灭了东楚留下西楚地道理。 这话就是周冲此行的目的与决心,在座之人除了张良心如明镜以外。
李园他们哪里知道,还以为周冲决心为楚,无不是大喜,齐声叫好。
楚王感激得是涕泪横流,道:“谢周先生,谢周先生。 周先生于大楚有再造之恩,就是寡人的再生父母呀!”
周冲马上辩析道:“王上此言差矣!再造楚国的不是周冲,是大秦王上,周冲只不过是供奔走而已,何来再造之恩?王上若是要言谢,还是等王上见到大秦王上当面致谢吧。
”
楚国一灭,楚王就是阶下囚,见到秦王他肯定会说感谢的话,那就是感谢秦王留他一条性命,而不是秦王再造楚国之恩。
楚王哪里知道周冲话里之意,笑道:“那是一定,那是一定!一定要的,一定要的!”
周冲敬过李园,来到张良面前,道:“子房请满饮此杯!”
就这么一句话,其他地话也没有说,张良却明白周冲的意思,那是向他致谢,谢张良从中运筹,造成今日之势。
另一个意思,就是在大功将成之际,向张良表示祝贺,祝贺他因此功而得见秦王,从此得展无双才智,造福苍生。
张良一口喝干,斟上道:“请周先生满饮此杯。 ”
他也和周冲一个样,只说了一句很平淡的话,然而话中之意周冲自知。 一是感谢周冲点化之德,二是感谢周冲给他机会,让他建功立业。
可以这样说,要不是周冲的努力,张良现在也许还没有转过那个大弯,还拘执在为韩的理念中,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愤青,哪能立下如此功业,这谢意很真诚。
周冲非常高兴地道:“子房好意周冲心领,只是周冲愧不敢当。 与子房共饮,诚人生乐事!来,子房,共饮此杯。 ”
张良和周冲相交莫逆,两人是知交,要不是碍于情势,有诸多顾忌,早就把酒言欢去了。 周冲这话的意思是张良感谢之意周冲不敢领受,因为这都是张良自己努力的结果。
对于别人来说,周冲这话当不得真,很可能是做作之言,对于周冲来说是真心话,张良暗中感叹周冲地胸怀,欣然举杯,道:“周先生,干!”两人喝干,相互一亮杯,哈哈大笑,好不畅快。
“各位大人,请饮吧。 ”周冲招呼群臣,道:“今日欢饮之后,周冲就要出征,与诸位相聚之时甚远,周冲在这里敬各位一杯。
明日,周冲西征,必有佳音,请诸位举杯,预祝我周冲马到成功,殄灭负刍。 ”
楚国君臣无不是大喜,道:“敬周先生。 ”
周冲一饮而尽,道:“诸位高兴,我周冲也高兴。 高兴归高兴,有些扫兴的话还是不得不说。 居安不能忘危,诸位是听过的吧,我们就来说说过失。 ”
楚王颇感兴趣的问道:“请问周先生,寡人有什么过失?”
张良虎目中精光暴射,心道:“正戏上场了,当然是数落你的罪过了!你真蠢,还自个往套子里钻,可叹!”
大秦帝师 第一百五十章
第一百五十章
周冲并不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请问王上自以为这些年有什么缺失?王者之道在于坦荡荡,人嘛难免不犯错失,桐宫故事,千古流传,诚佳话也,王上身为楚国王上若是能够正视自己的缺失不是更好吗?”
话说得非常动听,张良差点笑出来,心想也只有周冲这种文明人才想得到这样的办法,明明是要收拾楚王,还要他自己说出来,不是一个高字了得!
李园不知周冲之意,还以为周冲是一番好意,更何况周冲提到桐宫故事,那么李园岂不是成了伊尹这样的圣人,自觉心气都高了许多,附和道:“王上,周先生所言有理,为君上者不忧无过,而是忧有过而不自知,王上就反思一下,请周先生指点。
”
周冲依然神态自若地道:“丞相言重了,指点不敢。 ”
楚王想了一下,道:“寡人自即位以来,自思还没有什么大错。 只是有一样,一直让寡人揪心,那就是负刍为逆,已经数载,至今不能殄灭,实是楚国之患呐。 ”
周冲再问道:“请问王上,负刍为何作逆?”
楚王迟疑了一下不再说下去,李园接过话头,道:“周先生是知道的,负刍久蓄不臣之志,听信朱英之言而造反。 此事是逆贼之罪,非王上之过,还请王上不要放在心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