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政之路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曾鄫
“在这家联合公司里,果农在公司请来的技术顾问的指导下进行生产,在丰收后进行品质筛选,合格产品才能以该家联合公司的品牌名义向外销售,而物流经销等则由投资商或经销商负责。余下外观不好看的产品还可以制作成果汁或水果罐头向外销售。一旦形成规模,则可以向周围地带扩展,渠江县除了富江镇之外,还有几个乡镇同样产砂糖柑和乌头杨梅,而舞阳县、南梁县也有几个乡镇有同样的基础。”
詹利和坐在那里没有说不好,也没有说好,只是默默地低着头不知在想此什么。苏望坐在旁边,微微紧张地看着对面的詹利和,一时房间里寂静无比。
“我记得几年前在《经济观察》杂志看到过几篇关于农村经济建设的文章,里面一些观点跟你今天所说的很相近。只是你现在说得很简单,文章中却说得非常复杂。”
苏望默默地听着,没有开口解释那几篇文章就是自己写的,詹利和刚才这番话的意思他一时还没有琢磨透。
“言知之易,行之难。”詹利和过了好一会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说道,“小苏,你跟我说实话,你心里到底有没有把握?”
苏望默然了好一会才开口答道:“詹记,我心里很有信心,不管这件事前面有多少困难,我都会勇往直前,把这件事做到底,全心全意带领富江镇人民群众走致富的道路。”詹利和看了苏望一会,脸的平静里深深地隐藏着一丝不可言喻的复杂神情,“小苏,有这个决心就好。”[]匡政之路176
他把烟头一掐,突然转言道:“小苏,你听说了吗?任记要走了。”
“任记要走了,什么时候的事?”
“省里已经定下来了,二十八号就交接,去潭州就任省国土厅厅长兼党组记。接任是是省政府黄云才副秘长。黄副秘长你熟不熟悉?”
迎着詹利和静如井水的眼睛,苏望略微摇了摇头道:“詹记,黄副秘长我可真不认识。”
詹利和突然笑了起来,不过笑声很轻:“想不到还有小苏你不认识的领导?”
苏望不由摸摸后脑勺,嘴里不敢说什么,心里却在吐槽不已,我又不是万事通,怎么可能谁都认识呢?
詹利和笑色渐渐逝去,旋而又盯着苏望道:“月底郎州各县区就要召开党代会,接着下月中要召开市党代会,按照省委安排,十月初要召开省党代会。这是我们省、市头等大事,时间很紧迫,任务也很重。所以说,我们荆南省、郎州市稳定压倒一切,小苏,你要记住了。”
苏望郑重地点点头道:“詹记,我知道了。现在我在富江镇已经理顺关系,工作也走正轨,我想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詹利和很是玩味地笑了笑,不再说什么了,而是不经意地说道:“小苏,你们年轻人好动爱玩,好不容易周末休息到郎州市里来,又要拉着你谈话聊天,心里没意见?”“詹记,我心里怎么会有意见呢?昨晚安记还把我拉去谈了一个多小时的话。能跟领导多谈话,对我的进步帮助很大。”苏望笑呵呵地说道。
“安记?他也是个闲不住的人啊。”詹利和最后说了一句道。
苏望告辞出门时却迎面遇到子詹小芳。
“詹部长,你好!”
现在詹小芳还是市团委宣传部部长,碾转几年,苏望已经是副处级,詹小芳还在正科级踏步踏,这让苏望很是不解。不过他多少知道一点,市团委这种机关单位,如果不下去锻炼几年,终究不好升。可詹利和为什么迟迟不把詹小芳放下去呢?
“苏记,你好!”詹小芳很客气地答道。看到苏望在林荫小路的远处消失,詹小芳才突然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刚才一直在盯着那个人的背影发呆。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换一脸笑容,一边按着门铃,一边大声喊道:“叔,婶,我来了。”
回到家里,苏望转了一圈,房子里似乎还有飘着石琳留下来的淡淡香味。他沉了沉心,拿起电话,继续每周的惯例,跟首都的俞枢平进行沟通。
早起来,苏望给石琳打电话,约她出来玩,心里还在盘算着,要不要今天又把女孩带到这房里来。
“不行啊,我妈昨晚就黑着脸给我下禁足令了,这几天不准我出门。”说到这里,石琳更加压低声音道:“我终于明白你昨晚说的意思了。你怎么不早点提醒我呀?”
“石琳,就算我提醒你也没用,你那个样子再怎么也掩饰不过去。”
“我就知道你心眼多。我妈今天早起来眼睛还红红的”我爸的脸从昨晚黑到现在。”“石琳,我下午去你家坐坐,你爸妈有空吗?”
石琳沉吟了一会道:“有空,你过来。”
“叔叔,阿姨,我的意思是想今年过年的时候把我和石琳的事定下来。”刚坐下,苏望就开门见山道。
傅明玉看了一眼在那里闷着头抽烟的石建国,叹了一口气道:“囡囡还有一年才毕业,而且就算毕业还要过一两年你们才能把事正式地办了,囡囡现在才二十一岁,还早了点。不过既然事情到了这一步,能早点定下来就早点定下来,这对你对囡囡都有好处。”[]匡政之路176
听完傅明玉这番充满矛盾的话,苏望看了一眼石建国,诚恳地说道:“阿姨,我也是这个意思。过年的时候我想先举行一个订婚,请亲朋好来摆几桌,这样的话我父母亲心里也高兴。”
“这样就好,你和囡囡都是大人了,我和她爸也管不住了,只是希望你们还是能够节制着点,囡囡还在学,万一有了可就麻烦了。”
“阿姨,我知道,我不会耽误石琳的学业。叔叔,请抽烟。”
石建国抬起头看了苏望一眼,最终还是接过了他递过来的烟。
“叔叔,能向你请教几件事吗?我这不刚到富江镇,社会治安是大问题,我和的宋所长沟通了几次,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心里还是没底,所以想向你这位老请教一下。”
说到工作的事,石建国顿时来了精神。他虽然官职不高,但是也干过十几年的,农村、城镇都呆过,经验非常丰富。而且这苏望眼看着就是他的毛脚女婿了,所以倾囊相教,毫不藏私。
石建国思量了一会道:“农村社会综合治理,联防队是关键,但是驻片也很重要。他起着指导作用,如果他的工作没做好,下面联防队的工作就会跟着走样。小苏,你刚才提出联防队异村联防这点不错,我以前在乡镇是知道的,有些村支村主任下其手,再把持村治保会,很容易就成了村霸。你这样做也是一种监督。不过农村工作最大的问题是村支和村主任说了算,甚至强势一点的村支一个人就说了算。村里政务如何安排,提留款怎么收支,往往就是这么一两个人说了算,这点很容易产生矛盾。记得我以前在郎州市二道子乡,有一个村的提留款被村支部给吃喝光了,结果造成了村民们激愤,乡里又站在村干部那边说话,村民们一气之下就到地区请愿,动静闹得不”
“其实说做农村综合治理工作,詹记就很有经验。记得他刚被姚记提拔为业成县县长,下面有几个村子的村干部在提留款做得太过火了,村民们眼看着就要到地区去示威,当时正好有中央领导要来郎州视察,形势很危急。詹记连夜赶了下去,先叫县审计局的人把这几个村的提留款的账目统计审核出来,当天就在这几个村里公布,该抓的抓,该批评的批评,这几个村的村民火气一下子就消了,眼看要发生的大事就这样被解决了。当时你是不知道有多危急,我当时还在郎州市下面,也被抽调出来,随时待命支援业成县。”石建国看了一眼正在默默听的苏望,忍不住又多说了一句道:“一旦有事发生,有的领导喜欢藏着掖着,拼命把事情压下去;有的领导却知道找到关键,彻底解决。这两者有利有弊。压事情的当时能够风平浪静,安全无事,可隐患不少,后面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彻底解决问题则能够一劳永逸,可问题是如果解决不好,矛盾可能当时就会爆出来,对他的影响就非常大。
“好了,老石,小苏难道不比你这个副所长心里有数。”傅明玉在旁边唠叨了一句。
“阿姨,叔叔这是为我好,而且也是经验之谈,对我帮助非常大。我现在最欠缺的就是经验,需要像叔叔这样的指点和教诲。”
石建国看着苏望脸的谦逊和真诚,脸终于浮出一丝笑容,微微点了点头。
 
匡政之路 第一百七十七章 富江镇的经济思路(一) (hihi...
这两周无推荐,成绩又惨淡得令人心酸,老曾这几天情绪相当地低落,基本没有动笔写什么,全是靠吃以前的库存老本。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瓶颈期。老曾写完全是靠兴趣,一是写写自己所想,二是自己空余时间也有事做,顺便也能娱乐大家,所以挣钱啥的老曾也从来没有考虑过。因此大家的支持就成了关键问题了,大家支持地越多,老曾写起来也有劲一点。原本不想说什么的,只想着写了多少发多少章的,可看到那点推荐票,还有排到n多名的名次,实在忍不住吐槽几句。老曾叫苦了,大家支持下,推荐票就行!起点链接:qidib2169739
苏望看了看手表,发现已经九点钟了,他心里有点纳闷了,范海阳怎么还没有从渠阳镇赶过来?今天一早苏望六点半就出发,赶最早的汽车回到了富江镇。
过了一会,范海阳气喘吁吁地走了进来,连声抱歉道:“苏记,非常抱歉,早县委办赵副主任把我找去,说是为县委领导配发的手机已经下来了,让我过去领,所以就耽搁了。”
范海阳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一款手机,正是爱立信的g337,还有一个。“苏记,县里已经统一安排好了号码,你的手机号码是139,这个则是县委领导们的手机号码,以及县委、县政府各主要领导和各部门领导的联系电话。请你过目。”苏望接过,只是大致地看了一眼,发现自己的手机号码排在县委领导的第四位,正好在戴党生的后面。
“行,小范,这手机和号码本以后就归你保管。”苏望把手机和本子往范海阳跟前一推。[]匡政之路177
“好的苏记。”
“对了,我自己也买了一部手机,号码是139……你记一下,这是我的私人号码。”“我知道了苏记。”
收拾好东西后范海阳迟疑地问道:“苏记今天的工作行程如何安排?”
“午我和钟镇长碰个头,下午跟杜副镇长、党政办的小曾、镇老宋、镇财政所老杜好好谈谈,你安排下去。”
范海阳利索地重复一遍,尤其是下午安排的前后秩序,看到苏望点点头,连忙下去安排。
下午杜驰远刚走,电话铃响了,苏望顺手就拿了起来。
“苏记,我小蔡啊。”
“老蔡,你老兄今天有什么好事找我?”
“苏记,午傅县长召开了县政府办公会议,我听到了一些消息。”蔡浩压低声音道。
“哦,老蔡你稍等一下。”苏望捂住话简,对走进来的范海阳道:“小范,你跟小曾说一下,我有个重要电话,请他等一会。”
等范海阳把门关走出去后,苏望放开手说道:“老蔡,你说。”
“苏记,傅县长在午的县政府办公会议重点讲了三件事,第一是县政府组织检查组,到富江镇检查搬迁工作准备情况;第二是针对富江镇前段时间出的问题傅县长要求县局、县工商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到富江镇检查和指导工作;第三是要求县交通局对富江镇汽车站、航运进行检查。”
“老蔡,傅县长还讲了其它什么事吗?”
“苏记,傅县长在会还讲了两点,第一要求渠江化肥厂、渠江造船厂、渠江农机厂加快搬迁工作准备,并说在下月将对这三家企业进行搬迁工作检查。第二要求县一中,县三中对富江镇进行实地考察,尽快落实新校址。”
电话里一片沉寂,蔡浩屏住呼吸在等待着回应。苏望想了一会突然问道:“今年的县人大什么时候召开?”
“苏记,按照县里的计划是十二月中召开。”
“哦,那就是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了。老蔡你能不能替我悄悄地放出风声去?”“苏记,什么风声?”
“就说有人想在今年的县人大会动手脚,让傅县长的正式任命通不过。”傅刚是今年二月份过来的,所以一直都是县委副记,副县长代县长,必须在今年的县人大会通过才能正式成为渠江县县长。
“也不用说是谁想为难傅县长,说得越模糊越好。反正让人明白有人想在今年县人大会为难傅县长就成了。不过老蔡,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让线扯到你身。”[]匡政之路177
“我知道了苏记。”蔡浩压住心里的波澜放下电话,在办公室坐立不安好一会这才打开办公室的门,跟科里的同志说一声有事出去,悄悄来到爷爷家里。
蔡洁迫不及待地把情况和苏望交待的事情跟爷爷蔡卫红细细说了一遍。满头银发的蔡卫红略微一
思量便笑着对孙子道:“你琢磨出什么来了?”
“苏记是不是想用这招来做挡箭牌?让傅县长没时间去对付他?”
“还琢磨出什么来吗?”
“爷爷,其它的我一时没有琢磨出来。”
“小浩,你觉得傅县长午在县政府办公会议剑指何处?”
“应该是针对苏记。”
“是的,傅县长这是在逼苏记表态,要他支持搬迁富江镇。而且这件事肯定是与孙记沟通过的,到时孙记肯定在县委也会有所行动。他们把握的时机很好呀。可是这位苏记也是很有心机的人啊。”
“爷爷,这里面到底是什么意思?”
“小浩,今年下半年我们省、市、县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爷爷,是召开党代会。”蔡浩琢磨一下说道。
“对,召开党代会。这个时候,稳定压倒一切。孙记和傅县长这个时候突然在搬迁富江镇做文章,不仅苏记不敢动,就连戴记也不敢动,一旦在这个时节出现什么问题或矛盾,简直是在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开玩笑。所以孙记和傅县长掐准了,先发制人,迫使苏记和戴记按照他们的思路去走。等党代会开完风头过去了,事情也进行得差不多了,孙记和傅县长已经占尽先手和优势,戴记就算再不愿意搬迁,恐怕也恨之已晚,而苏记就算再有什么想法也只能半推半就地站在孙记那一边。”
“爷爷,我有点明白了。”蔡浩想了一会说道。
“你有点明白了?我看你是还有很多没明白。苏记使出这么一计,也掐准了这个时节。在党代会期间有可能出现县长被跳票事情,傅刚会大丢面子,做为渠江县领导班长的孙记可能会受到严厉处分,而戴记做为本地干部的代表,是最有可能,也最有机会做这件事的。你说他要是知道这个传闻,会不会心惊?只要这个谣言传那么几天,我敢保证孙记、傅县长和戴记都会全力以赴地去消除这个谣言的影响。因为这个谣言虽然是谣言,但是谁也不敢保证某些人听了之后会有什么想法和动作。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你想到了吗?”
“爷爷,是什么?”。
“我相信,要求你放出风声是苏记对你的考验,如果你把这件事办好了,你和苏记就算是被绑到一块去了,从此后你不仅是苏记朋,也会成为他值得信任的部下。”蔡卫红的眼睛里闪着精光道。
“爷爷,那我该怎么去做?”
“这事就让我去做。你还年轻了点,事情考虑得不会那么周全,容易留下蛛丝马迹。我看苏记已经想到我这里了,要不然也不会嘱咐你当心不要把线扯到身来。”蔡卫红低着头又思量了一会道:“你给你爸打个电话,让他跟苏记聊聊。他们俩应该有共同话题。次苏记在郎州市区点拨你,其实是在点拨你父亲。任谷泉这个人做事太独太霸道,私欲很重,早晚要载跟斗。苏记应该从某些渠道知道一此消息了。”
蔡洁不由笑了:“爷爷,我老早就有这个想法了。”
第二天,渠江县就开始悄悄流传一个传言,说县里有人要在年底的县人大会让傅代县长转不了正,因为他得罪人了。至于得罪谁了,那就众说纷纭了。有的说他得罪了渠江本地干部,有的说他得罪了市里的某位领导,也有的说他得罪了渠江县的老干部。
而各乡镇很多干部对傅刚的印象不大好,认为这位身穿名牌,总是表现出优越感的代县长只是来镀金的,不会来办实事。听到这个传言,很多人的心都活泛开了,也有一些有心人也觉得是个好机会,都暗地里活动开了。一时间渠江暗流汹涌,县委县政府顿时都陷入风声鹤唳之中。[]匡政之路177
不过这时的苏望却和钟秀山兵分两路下村去了。
“小马,前面就是板溪村吗?”苏望看到客船缓缓向岸边靠拢,不由转头问道。“是的苏记,前面就是板溪村。”马文斌连忙应道。
“那户人家姓杨?”
“是的苏记,老汉叫杨茂财,他儿子叫杨思恩,他们父子俩都是附近几个村有名的栽植能人,他们家出的乌头杨梅在这一带都是数一数二的。”
苏望点了点头,原来是栽植乌头杨梅的能人,难怪能随身带着五千多元来置办结婚用品。在渠江县乡村,五千元对于现在的很多村民而言,还是一笔巨款,能随身带在身去花的更是少之又少。
“苏记,当初钱被偷了,杨大爷和杨大娘两人憋着一口气,在床躺了好几天才顺过气来。杨思恩和他的女朋也因为这件事黑了脸,他女朋差点没一气之下去做流产,幸好被劝了回来。在村里人的劝解下,两家人也坐下来好好合计了一下,这月十六终于把事给办了。”
“你们是什么时候把钱退回去的?”
“苏记,我们所里是二十号把钱退到杨大爷手里。”
“还是晚了一点。幸好只是出了一点插曲,没有什么变故,否则我们难辞其咎。很多事情在我们眼里只是一点小事,举手之劳,可是我们很多干部连这举手之劳也不愿意动手去做,完全不知道这小事对于群众而言会酿成怎么样的后果。”
下了船,从一处山坳口进到板溪村,这里中间是一块平地,三面环绕着不高的山地。这些山地海拔都不高,多是一些低缓北坡,面还有一排排的树木。
“小范,你是华南农大毕业的,你看看,这里为什么非常适合乌头杨梅生长?”苏望侧过头来问道。
“苏记,乌头杨梅不喜阳光,喜欢潮湿,适合生长在低缓坡地,最好有樟树、枫树伴生。苏记,你看,这里的山地海拔不过三到五百米,坡度也大多低于三十度,又多是北坡,那边的树木我相信应该是樟树。有了这此条件,板溪村才会成为鸟头杨梅最合适的生长地之一。”
苏望满意地点点头,“看来你没有把专业知识落下。”
“苏记,我只是前几天查阅了相应的资料,我是学农业的,所以一些专业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快。”范海阳连忙谦虚地说道。
这时,几个人急匆匆地从村里走了出来,马文斌眼尖,一眼就看清楚来人了。“苏记,板溪村的村支杨二苗,村主任杨红兵,治保主任杨国光等村里的干部来了。”
“苏记,你好!欢迎你到板溪村来视察和指导工作。”杨二苗跟一个普通老农没什么区别,但是一点都不怯场,笑呵呵地欢迎道。
他曾经是地区、省里的优秀党员、劳模,省里的领导也见过好几回,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
杨红兵、杨国光就显得有点紧张和拘谨,话也不多,只是说着欢迎苏记。
“苏记,请到村支部坐坐?”
“杨支,还是先去一趟杨茂财杨大爷家。”
“好的,我们听苏记的指示,苏记,请!”
到了杨茂财的家,苏望发现大爷老两口还是老样子,他儿子好像更黑瘦了一点,他儿媳的肚子倒是大了许多,已经很明显地能看出来了。
“大爷,大娘,我是来跟你们道歉的。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好,结果害得你们一家人在好日子里败兴,差点还闹出矛盾来了。我代表镇党委和镇政府向你二老郑重地表示道歉。”
说罢,苏望站起身来,向杨茂财老两口鞠了一躬。杨茂财站在那里双手乱摆,扶也不是,不扶也不是,嘴里哆嗦着:“苏记,这叫什么事?这叫什么事?这怎么能怪你呢!”
苏望答道:“大爷,我是富江镇党委记,富江镇任何一个部门工作没有做到位,让人民群众受到了损失,我都要负一定责任,好好检讨工作。而且我也希望大爷你以后多监督镇各部门的工作,有什么做得不好,做得不够,只管告诉我。”
杨茂财头点得就像鸡啄米,嘴里说着含糊不清的声音。苏望知道这位老实巴交的大爷不会把自己的话放在心,监督镇部门的工作,估计这位老大爷也就听听而已。
苏望也不多说什么,把话题转到其它方面。
 
匡政之路 第一百七十八章 富江镇的经济思路(二)
多谢诸位的支持!!!
“杨大爷,听说你是种鸟头杨梅的能手,能给我说说这鸟头杨梅吗?”。一说到鸟头杨梅,杨茂财两眼就放光,嘴也不再哆嗦了,说的话也清晰多了。
“苏记,这鸟头杨梅在我们富江镇至少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据老辈的人说,那是明末清初,鞑子兵、农民军、苗兵还有朝廷的兵,杀来杀去,没个消停。大家没有办法,都躲到山里去了,而且又没有什么粮食吃,怎么办,只好吃山里的野果。当时这山里有杨梅,有的又大又甜,可是太娇贵,又容易招虫子:有的又小又酸,不但没什么肉还能酸掉你的牙,可命硬,随便往哪里一种就能活,而且虫子好像还怕它。先人们就把这些杨梅移到山下的坡地,一代代地琢磨种植的办法,终于有了现在的鸟头杨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