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政之路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曾鄫
反正上午课也上完了,苏望狐疑地在校园里找了一个公用电话亭给回了过去。
“你好,这里是郎州地区驻京办,请问找谁?”一个陌生的声音从话筒里传来过来。
驻京办,难道戚元媛主任又有事找自己。自从上次放了她一次“鸽子”,戚元媛再也没有找过苏望了。
“你好,我是苏望,刚才是谁打我传呼?”
“哦,是苏望同志。”话筒里的声音一下子变得很复杂,失落、期盼等等都能体会到那么一丝,“詹书记找你,请你稍等。”
苏望也一下子记起来了,接电话的是詹利和的秘书王业成。
过了几分钟,詹利和那有点磁xng的声音在话筒里响起,“小苏,我又要叨扰你了,晚上有空没有?到驻京办来坐坐,一起吃个饭。”
苏望笑着答道:“詹书记,你好上两次都没做东,我一直愧疚到现在。今晚我在默菡馆做东,这次还请你务必赏光。”
詹利和沉默了几秒钟,然后爽朗地笑了起来,“好,盛情难却啊。几点,在哪里,我准时到。”
到了晚上六点半差五分钟,苏望在默菡馆mn口候着,很快就看到詹利和的身影,除了他的秘书王业成,还有一个熟人,詹小芳。
“詹书记,欢迎欢迎,今天我总算是得偿所愿,否则我都不好意思回郎州了。”
詹书记大笑着跟苏望握着手,亲切地在他手背上拍了拍。
“詹部长,我们又见面了。”
“苏主任,你好”詹小芳一边微笑着跟苏望握手,一边淡淡地答道。一段时间不见,詹小芳更加稳重内敛,多了一份成熟美。
跟王业成简单了握手打个声招呼,苏望便带着三人走进了早就定好的包厢。
“小苏,你怎么这段时间不去驻京办了,戚主任可是向我诉苦啊,说你身为郎州人,连家乡的驻京办都不沾边了。而且这次你把我拉出来吃饭,她意见很大啊。”一坐下詹利和就笑着道。
“詹书记,上次事情没办好,我愧疚难当啊,没脸去见戚主任。”
詹利和笑了笑,很快就转移话题了,“小苏,提正科级了吧。”
“九月份就提了,谢谢詹书记的关心。”[]匡政之路154
“嗯,好好干,争取毕业时提副处级,到时回郎州,为家乡建设出力。”
“詹书记,我也想早点回郎州。而且等我毕业后郎州应该是一番新局面了。”
“是啊,小苏果然在首都待久了,消息很灵通。我们郎州地改市几个部委已经通过了,就等着明年上国务院常务会议,相信到你毕业时郎州地区已经变成郎州市了。”
点了几个菜,大家边吃边聊。
“小苏,我这次是公si兼顾。一来是到外贸委办点事情,二来小芳要到青年政治学院进修半年,我顺带着送送她。”詹利和挑明来意道。
苏望惊喜地转向詹小芳道:“真是恭喜你詹部长,请问在哪个专业进修?”
“苏主任客气了,谈不上什么恭喜,只是多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而已。我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进修。”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青年政治学院特点专业,师资力量非常强,詹部长,这次学习机会真的难得。”
“小苏,小芳在首都要进修半年,她一个姑娘家的我也不是很放心,所以还要请你帮忙打打招呼。”
“詹书记,你放心。首都大学里荆南老乡很多,郎州地区的也不少,我相信詹部长一定会跟她们交o上朋友,课余时间不会虚度的。”
“那就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詹利和微微点点头道。
吃了一会,王业成借口吃饱了出去打个电话,便起身离开,留下苏望三人在包厢里。
“小苏,外贸委你熟不熟?我有事情要去那里拜码头呀。”詹利和突然开口道。
苏望心里不由腹诽,詹利和现在好歹已经是郎州地委负责组织党群的副书记,怎么还让他替行署那边跑首都部委?难道是上次自己帮他把保留农村试验区的事情搞定了,地区那帮领导认为他在首都很有路子。不过这个理由有点可笑,苏望自己都不大相信。那到底是其它什么原因。
不过苏望来不及多想,嘴里说道:“我认识个朋友,他正好在外贸委上班。”他顿了一下又说道,“还有一个朋友,他父亲是外贸委副主任,只是我不敢确定他愿不愿意帮忙。”
“有熟人就好办,至少知道找谁。”詹利和颇有深意地看了看苏望,点点头道。詹小芳略带诧异的看了苏望一眼,不过随即嘴角闪过一丝淡淡的不屑。
詹利和随即转言道:“小苏,我家小芳是第一次来首都。我呢,在首都待不了几天,又还有正事要忙。你有空带她去各景点转转,也不算白来一趟首都。”
苏望心里咯噔了一下,眼角扫过詹小芳,发现她脸上浮出一丝不快,不由笑着道:“詹书记,你放心,放假我让我女朋友带着詹部长到处转转,她喜欢玩,这些景点现在比我还熟。”
詹利和脸上飞快闪过一道失落,却又惊又喜道:“小苏,在首都交o女朋友了,在哪所学校读书?是哪里人?”
“詹书记,我女朋友在首都外国语大学读书,也是我们郎州人,就是郎州市区的。”
“嗯,不错,找近一点的好。小苏,有空带出来让我们看看,不要金屋藏娇啊。也不知谁家的女孩这么有福,被小苏看上了。”
“不,詹书记,应该是我有福,被石琳给看中了。”苏望满脸幸福地说道。[]匡政之路154
“对不起,我去下洗手间。”詹小芳站起身来,脸上带着微微歉意对苏望和詹利和说道,然后离开了包厢。
詹利和看着侄女的背影,突然叹息道:“小苏,你欠过别人的情吗?一份大大的恩情。”
“欠过,我一直在努力偿还着。”苏望毫不迟疑地答道。
“记得六三年,我刚十三岁,考上了县高中,可是家里负担不起两个学生,于是我那读高二的哥哥便主动退学,把读书的机会留给了我。六九年,部队到我们县里招兵,我和我哥哥都被选中了,可是名额有限,县里只让我们家去一个。哥哥又把机会让给我,留在家里继续务农,挑起全家的大梁。我在部队里提干,保送进工农兵大学,然后又转业回到了郎州。可我那哥哥却在农村里辛苦了一辈,好不容易盼来了好日子,可八六年却突然犯病去世了,只留下嫂子和侄女。这辈子我欠我哥哥的太多了,我发誓,一定要把小芳培养成才。”
詹利和愣愣地看着前面的虚空,像是在自言自语道。
“几年过去了,小芳考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人也争气上进,再给她找个好归宿,我以后也有脸去见九泉之下的哥哥了。”
说完詹利和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苏望一直在那里默默地听着,这时转向詹利和笑道:“詹书记,你放心了,詹部长这么优秀,一定有很多追求者,也一定能找到合适的伴侣。”
“小芳就是太优秀了。人一优秀,眼界就高了。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小芳父亲不在,我这个当叔叔的就是她父亲,我一定要会为她选个良配。”
苏望这时不好接腔了,只好默默地点点头。
过了两天,正好是周末,詹利和也把事情忙完了,打电话给苏望,让他当向导,带他和詹小芳去故宫和天安mn广场转转。
上午,石琳带着祝琦瑶过来了,她一看到苏望身后的詹利和和詹小芳,美丽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眨了眨,眨得苏望有点心虚,连忙定神道,老子又没干什么缺点事,慌个锤子。倒是祝琦瑶用很警惕的目光打量着詹小芳。
苏望连忙出声道:“詹书记,这是我给你给提起的我的女朋友石琳,这位是扶阳的老乡祝琦瑶,也在首外读书。这位是我们郎州地委的詹副书记,这位是郎州地区团委的詹部长。”
“詹叔叔好,姐姐好”石琳l出贝齿甜甜地叫道。祝琦瑶听完介绍后有点惊慌,连忙招呼道:“詹,詹书记你好,詹部长你好”
詹利和打量了一下石琳,笑着点点头道:“小石同学你好,小祝同学你好。嗯,小苏同志还是蛮有眼光的。”
詹小芳也很柔和笑着地打着招呼,给人的感觉如同是如沐风。
在去目的地的路上,三个女孩很快就打成了一片。就算稳重如詹小芳,听石琳谈及首都各风景点,各大学的趣闻,听祝琦瑶谈起王府井,西单东单“淘货”经历,不由也被深深吸引了,很快就跟两个女孩眉飞s色舞地谈论起来。
到了目的地,三个女孩更像是欢快的燕子,在前面不停地蹦来蹦去,欢声笑语撒了一路。詹利和跟在后面,也是神采飞扬,不时地指着旁边的景观,跟苏望热烈地讨论起来。
下午分手时,苏望跟詹利和告别,他晚上要坐火车回郎州。
“小苏,努力学习,我期待着你回郎州的那一天。”
“谢谢詹书记的勉励,我会继续努力。”走远了,苏望忍不住转过头看了一眼转身回驻京办的詹利和,心里不由赞叹了一句,难怪能被姚国良书记看中,难怪四十多岁就已经是郎州地委副书记。
送石琳、祝琦瑶回到首外大mn,石琳咬着祝琦瑶的耳朵嘀咕了几句,祝琦瑶便满怀狐疑,十步一回头地先回宿舍去了。
“苏望,今天上午你很心虚呀。”石琳咬了咬嘴chn,突然开口问道。
“天地良心。我跟詹小芳的确认识,可人家是地委副书记的侄女,高高在上。我顶多是远远地看一眼而已。”苏望实话实说,经过大半年的交o往,他知道石琳这个小妮子聪明着。詹小芳的相貌和气质摆在那里,自己说以前不动心,石琳肯定不会相信。
“那你现在已经有条件了。而且我看那个詹书记对你很亲切呀。”石琳这时笑得像只小狐狸。
“晚了,已经晚了,谁让老天爷安排我们又相逢了呢。”苏望态度很诚恳地答道。
石琳默不作声地盯着苏望,美丽的大眼睛如同黑夜里最明亮的星星。苏望很坦然地回望着,脸上平淡如水。两人就这样在首外mn口一侧站了好几分钟,路过的行人都很诧异地看着两人,等发现其中一人是首外美名遐迩的石琳,更是一边频频回头,一边低声议论着。
过了许久,石琳才淡淡地叹了一口气,她低垂着双眼,一股淡淡而又脱俗的伤感从她身边轻轻地飘dng开来。
“外公其实对你很赞赏,原本也同意我跟你交o往。可是父亲说了一句,你早晚是要走仕途和体制的。外公便默然了,想了一晚上才开口对我母亲说,可以让我试着跟你交o往。我不懂什么仕途体制,但是我知道这世上人心险恶,而仕途体制恐怕最是如此。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秋空黑黄。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苏望,你将来会不会变成这样的人?”
苏望看着石琳那张恬静如秋水,明yn如皓月的脸,长长舒了一口气道:“为了梦想我会努力奋斗,不管前面有多少风雨。而为了爱我和我爱的人,我也会坚守自己的选择和承诺。”
石琳盯着苏望的眼睛看了好一会,突然笑了起来,“刚才你的模样还真可爱。”
苏望不由哑然了,但是随即也笑了起来。
“石琳,暑假我们去一趟纳木错好不好?”
“纳木错?听说很漂亮。”
“是的,听说那里纯净得一尘不染。”
“嗯,好的。”
 
匡政之路 第一百五十五章 纳木措
第一百五十五章纳木措
96年春节又到了,这次石琳终于答应苏望可以到家里坐一坐。初四的时候,苏望给姨父姨妈、表哥表姐拜完年,便径直去了傅承明家。听石琳说过,今年他们在外公家过年。
苏望定了定神,轻轻地敲了敲门。不一会,门开了,傅明玉看到站在门口的苏望,神情复杂。
“阿姨,新年好”
“哦,苏望,新年好快请进。”[]匡政之路155
进了屋里,苏望听到石琳在厨房里发出的咯咯笑声,以及跟外婆说话的声音。傅承明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看到苏望走进来,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了点头。
“傅教授,新年好”
“小苏新年好快请坐。”
苏望把礼品放在了一边,接过傅明玉递过来的热茶,道了声谢,然后转向傅承明道:“傅教授,真是太感谢你了,谢谢你给我表姐介绍的那两位教授。没有他们的辅导,我表姐也考不上研究生。”
“小苏,不必这么客气。我们教学书的最喜欢的是好学上进的年轻人,这只是举手之劳而已。对了,你表姐报考的是哪位教授?”
“沪江财大的温正道教授。”
“哦,是老温啊。”
“傅教授认识温教授?”
“我和他是小老乡,也是东越大学的同学,那些经济金融方面的书就是他借给我看的。老温这个脾气臭,要不然也不会一直待在沪江财大,我跟他是臭味相投啊。他的学识我是外行,隔行如隔山,不好评价,不过他为人很端正,这一点我一直很敬佩。”傅承明大笑着说道。
这时,石琳出来了,她双手都是面粉,鼻子尖上还噌着一点白,“外公,又来客人了。咦,苏望你来了。”
看到苏望笑眯眯的眼神,石琳忍不住挥了挥自己的小拳头,可看到双手上的面粉,不由叫了一声,又跑回了厨房。
“小苏,怎么最近没看到你的新文章?”轻笑了一会,傅承明继续问道。
“傅教授,我这段时间忙着完成老师布置的课题,所以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写东西。”苏望恭敬地答道。
“可惜啊,你那篇荆南人文精神的文章过了热乎劲,就没有什么人记住了。现在大家忙着搞经济建设,却没有多少人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经济上去了,大家的生活水平上去,只怕人的精神面貌却上不去。”
傅承明脸上浮出痛惜的神情,“我担心再过几年,只怕富者除了增添更多的贪婪,剩下的就是暴发户的心态,而普通者除了仇富和梦想着一夜暴富,恐怕就没有太多的精神寄托了。”
听到傅承明的话,苏望不由想起麻水镇那香火鼎盛的观音庙,不由缓缓地说道:“我曾经听有的同志说道,只要经济搞上去了,这些问题都是小问题,会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傅承明看了苏望一眼,不由摇摇头,“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再去着手这方面,恐怕是鞭长莫及。其实这精神文明建设从本质上而言,就是给人一种希望。只要有这种希望在,人们才会去努力奋斗或者才会安于现状。”
苏望默然一会道:“傅教授,你说的有点太深奥了,恐怕很多人都不会明白。”
傅承明不由叹了一口气道:“小苏,你一个年轻小伙子,怎么城府比我这个老头子还要深。以我对你的了解,你肯定意识到这个问题。因为从上次那一系列文章看,我总觉得意犹未尽。”[]匡政之路155
“人心很简单,也很复杂。”苏望又默然了半天才答了一句。
“算了。我了解过你的情况,从你踏上仕途开始,就一直在努力为他人提建议,却从未提出过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思路,就算是在经济建设方面也只是点到为止。我明白你的苦衷,现阶段还没有你发言的机会和位置。但是我要提醒你一句,你要适当地让合适的人知道你的主张和思路,哪怕是部分错误的主张和思路。让别人纠正你的错误也比他认为你没有自己的主张和思路要强。”
苏望抬起头看着傅承明那双充满睿智的眼睛,凝重地点了点头。
在傅家吃了一顿饺子当中饭,苏望告辞回到姨父家。心里有事的苏望最后还是找到了姨父曾惠永,想和他单独聊一聊。
苏望把傅承明教授跟他说的那席话简单地跟曾惠永说了一遍,然后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姨父,我现在这个处境和位置,合适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思路吗?”
“大宝,我一直想跟你好好聊聊。只是你这一年来很忙,来去匆匆,而我也很少到郎州市来。趁着机会,我真的要跟你好好说道。大宝,你觉得你在省报发表文章,编写义陵县经济建设规划真的是立言了吗?”
苏望不由一时愣了,这一直是自己最得意的事情,也一直以为自己开始立言了,怎么在姨父这里怎么就不算了。
“大宝,你那不叫立言,叫建言。你以为古人立德、立功、立言是随便乱说的。德,从广泛意义上说是约束和制约你行动的核心思想,包括品行道德,也包括你的志向,两者相辅相成。”
苏望不由灵光一闪,接过曾惠永的话道:“姨父,有人的志向是金钱和美女,有人的志向是爱情和事业。从表面上看,两者一样,可本质却大有区别。志向是金钱和美女意味着他可能会不择手段,而志向是爱情和事业则意味着他决定堂堂正正去争取。”
“对,是这个意思。”曾惠永赞许地点点头,“立德之后,你心中有了明确的目标,也知道自己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然后去不停地做事。在做事过程中,你不断地去了解事情的本质,不断修正理想与现实的偏差,总结所失所得,以及让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你所做的。有了这些基础,你才能算得上可以真正立言了。而这三个阶段,关键在一个字上。大宝,你觉得在哪个字上?”
“立字上。”苏望毫不迟疑地答道。
“对,就是这个立字,大宝,你要好好体会和琢磨。”
初八回到首都,苏望拎着东西去俞枢平家拜年,师母薛晴接过东西,还笑眯眯地递了一个红包过来。苏望也不客气,毫不犹豫地就接下来了。
薛晴去张罗饭菜,俞枢平则把苏望叫到书房。
“小苏,你那份关于金融危机的报告《经济观察》准备刊登出来。”
苏望听到自己埋头苦干,不断地修改完善了四个多月的文章终于要正式公布了,心里不由满是欣喜。
“小苏,只是你这篇文章有不少专家教授不屑一顾,甚至批评的很多,发表后可能会有很多人出来登文反驳。你要做好思想准备。”
苏望不由默然了,在四个多月的修改完善期间,他不停地向有关教授专家请教,也努力地把自己的意思向他们解释沟通。很多教授专家在这一行研究多年,听苏望这么一说,自己再一仔细琢磨,感觉是像那么回事,于是反对、驳斥声也慢慢低了下来。可俞枢平怎么说还有不少人会公开出来反对呢?
苏望最后笑了笑道:“我只是经济学后进之辈,而且对金融学造诣也不深,被知名学者专家反驳批评,我不觉得丢脸。”
俞枢平不由也笑了:“你能想得开就好。”随即他又叹了一口气道:“其实我知道,他们很多人反对完全因为你是我的学生。他们不会去深究文章立论正确与否,他们只是为了反对而去反对。以这种心态去做学问,做不成的。”
苏望默默地听着,时不时点点头。
看到自己的学生有些低落,俞枢平便转言道:“小苏,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反对,有些教授专家还是在仗义执言,其中温教授是一位。前天他打电话给我,说坚决支持你的这篇文章,而且已经做好准备,谁要是登文批评反驳,他一定会站出来与之论战。”[]匡政之路155
“温教授的脾气还真是火爆。”苏望对于这位即将成为自己表姐导师的老教授倒是很有好感。
“是啊,老温这个人…嗯,我已经替你决定了,刊登那篇文章不会用你的真名,也不会用曲峰这个笔名,随便用了个春雷这个笔名。小苏,你不会怪我吧。”
“老师,这是你对我的爱护,我怎么会怪你呢?”
“嗯,当然了,稿费是不会少的。有这点,我想你不介意用什么名字吧。”俞枢平瞄了苏望一眼道。
苏望只好嘿嘿笑了一声不再说话了。
时间眼看着向暑假飞奔而去,苏望一边继续努力为学业而奋斗,一边开始着手为纳木错一游做好准备。
暑假一放假,苏望和石琳便坐飞机来到高原,然后转车直奔塘北的纳木错。一路上的颠簸和高原反应,让苏望都感到吃不消了,更何况石琳。
路上住了一晚,第二早上当精神萎靡的两人站在站在纳木措湖边时,这世界上最高最美的神湖让他们不由震撼,无论是**还是精神上的疲惫被一扫而空。
头顶深邃而疏朗的蓝天,与纯净的湖水浑然一体;远处雄奇皑皑的雪峰犹如琼楼玉宇,忽隐忽现;湖边的草地犹如一张巨大的绿毯,无边无际。正值清晨,湖面雾霭茫茫,过了半个多小时,太阳升起,云消雾散,浩瀚无际的湖面在清风中泛起涟漪。在阳光下,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格外清淅,如一个威武的战士守护着纳木湖。
“只有站在纳木错边上我才明白,无论多逼真的照片和图画都只表现出其美丽的一半。苏望,你感觉到了吗?我觉得自己的身心如同被洗涤过一遍。”
“我感觉到了,纳木错湖最震撼最动人的则是它纯净,一尘不染地纯净。”
两人在湖边徘徊了很久,突然,苏望双手拱成喇叭状放在嘴边,对着雪山、湖水大声地喊道:“石琳,我爱你”
整个纳木错湖不断地回响着苏望的声音:“爱你…爱你…爱你…”
石琳呆呆地看着站在蓝天白云下,站在雪峰镜湖边的苏望,一时不由呆了。苏望回过头看到石琳的痴样,不由心头一颤,猛地伸出双手将女孩紧紧地搂在怀里。石琳身子微微颤抖了几下,双手护住胸前用肘抵住了苏望,但随即却慢慢地停了下来,到后来她的双手缓缓地放开,最后搂着苏望的后背。
这时,不远处一位游客兴致所在,大声唱了起来:“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每天看着她迷人的眼睛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