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政之路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曾鄫
到了莲花河乡,苏望觉得一下子清静很多。除了能够安下心来复习功课,还能静下心来做调研,思考问题。
三农问题,就是农民、农业和农村这三个问题。苏望花了半个月时间把莲花河乡所有的行政村都走了一遍,发现的问题太多,却还没有从中找到根本和关键点。于是先根据手里调查的情况和资料,结合上一世的体会和认识,对三农问题进行了一下总结归纳。
农民问题主要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日益加大;农民经济利益和社会权益得不到保障。
经济利益得不到保障体现在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农产品价格;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只能农民自己承担;土地等生产资料非农业化转移时,农民得不到应有的利益;劳动力转移时,农民是最弱势的群体,创造着城市的财富享受不到这财富的分配。
社会权利得不到保障则体现在绝大数农民没有享受到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福利对于农民来说简直就是空白。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由于大部分农业生产都是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落后,生产率低,市场竞争力也因此日益变弱;农业缺乏有效的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发展后劲严重不足。改革开放十几年,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果是农村土地价值流出,农村资金流出,优秀劳动力流出,使得改造和发展农业的资本、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农产品结构与市场严重脱轨,由于农业其落后的生产方式,信息的缺乏,使得农产品无法多样化、精细化和优质化,也因此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
农村问题主要是四个落后,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社会落后和乡村面貌落后。苏望觉得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庞大的乡村管理机构和薄弱的乡村经济不适合,使得原本收入不高的农民雪上加霜,因此导致乡村负债严重,经济周转困难,信用体系被严重破坏,从而对农业经济建设投入和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投入严重不足,结果变成了恶xng循环。
看着这些问题,苏望时常陷入沉思,症状找到了,就要chou丝剥茧找到症结,从而寻找出解决的办法。
苏望好好分析了一番,发现他觉得三农问题看上是三个问题,实际上只是一个问题,穷的问题。解决穷这个问题,那么三农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可如何找到关键点,“穷”的症结,苏望还没有什么的头绪。要想治理乡村的穷,必须多方面下手,哪有那么容易。苏望以前花费了很多心思写那篇调研和规划报告以及后续的规划书,对这方面也做了深入的思考。现在三农问题一归纳总结,苏望觉得自己此前提的青年技能培训计划非常合适。
劳动力转移是目前农村发展必不可少要经历的道路,因为农业生产率越是提高,剩余劳动力就越多。但是向城市和沿海转移,以前那种粗放、不闻不问的方式就不行。内陆地方政府必须把这些剩余劳动力用技术和知识武装起来,以期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在财富分配中获得最大的收获。
想到这里,苏望便郑重地记下,做为解决方法之一。而农业产业链建设也是其中一个方法,不过这个普及xng没有那么强,毕竟有自己优势农产品的乡镇不多,但是也可以做为方法之一。
正当苏望在莲花河乡政府大院临时办公室里写写画画时,乡党政办主任郝点洪跑来报信,说武琨打电话找他。
自从苏望到莲花河乡蹲点,各村到处跑,那部中文传呼机就成了电子表,无论谁要找他,都必须先打电话到莲花河乡政府,通过传达才能找到苏望。[]匡政之路123
苏望跟着郝点洪走进党政办的办公室,工作人员都起身打着招呼。苏望跟众人微笑着点着头,一一回应着。
郝点洪是个聪明人,他把苏望让进自己在里间的办公室,然后借口有事关上mn便离开了。
电话一拨通,苏望刚叫了声:“武哥”,武琨就在那里咋咋呼呼道:“老弟,赶紧救命啊。”
苏望不由一愣,救命,救什么命,便试探地问道:“武哥,你是不是犯错误了,要跑路?”
武琨一时气滞,咽了半天气才忿忿道:“你把你武哥想成什么人了,我怎么会犯错误呢?你真是不往好的想。”
“是这样的,地区政法委下通知了,过两天召开地区政法委扩大会议,主角是各县市公安局局长。通知要求各县市局长都必须上台发言,讨论如何加强社会治安,听说还有省厅的领导坐镇。老弟,你知道我是个大老粗,那能说出什么道道来。所以还要请你帮忙。”
“武哥,你可以找找郭哥呀,他写文章比我强多了。”
“我找过老郭了,不过他也说,帮我写出一篇锦绣文章来没有问题,可他对政法这块不熟,只能照着以前的老话题写,交o差没问题,可要想出彩却是难上加难,所以就找到老弟你了,谁叫老弟你点子多,很有想法。”
苏望沉yn一会问道:“武哥,你是不是收到什么风声了?”
“最近上面不是一直在吹风吗,我借着机会给傅副厅长打了个电话,他点了我一句,要我在地区政法委扩大会议上好好表现一下。”
武琨虽然人直,可毕竟在体制里待了这么久,知道好容易搭上傅副厅长的线,自然要好好保持下去。既然傅副厅长愿意暗示他一句,说明武琨保持地还不错。
“武哥,上面最近在吹什么风?老弟我一直待在莲花河乡,两耳不闻窗外事呀。”
“你还不知道,上个星期《荆南日报》头版刊登了《荆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社会治安工作、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现在荆南省公检法上下都在动员,有大行动。”
听完之后苏望就明白了,难道是严打?第二次严打不是96年吗,上一世自己还在地区供销社苦熬,有幸成为人民群众代表参加了声势浩大的公审公判大会,所以还有印象。怎么提前了,而且是荆南省单干。难道是自己的蝴蝶效应?又或者是,不会吧,那位俞教授怎么会有这么大本事。
“好的武哥,我斟酌一下,争取晚上给你赶出来。明天是周末,我正好要回城一趟,到时带给你。”
“好,中午到我家吃饭,我顺便叫上老郭。你的好点子好想法加上他的好文笔,天衣无缝啊。”
放下电话,苏望忍不住给俞枢平拨了一个电话。
“俞教授,我是小苏。”
“哦,小苏,伤好了没有?”
“伤全好了,谢谢俞教授的关心。”
“小苏,你上次寄来的规划书非常好,不过这份规划书我没有推荐到什么杂志,只是给几个老朋友传阅了一下,有可能会拿来做党校学习的教材,不过这回可没有稿费给你。哈哈”
听到俞枢平爽朗的笑声,苏望有点尴尬了,看来自己在老教授心里成了财m。[]匡政之路123
“知道羞愧了?”俞枢平还不肯放过苏望,“你要想多挣稿费,多写点文章呀。听说你又下乡了,是不是又在琢磨什么东西呀?”
“是的俞教授,我最近在着手写一篇关于三农问题的文章。”
“三农问题?”俞枢平听到这个新话题顿时来了精神,“哪三农,写完了吗?”
苏望把三农问题的含义解释了一下,然后说明自己只是归纳总结了一下,后续的症结和解决办法还没有想好。
“农民、农村、农业,嗯,小苏你这个三农问题提的好,看来你对农村工作越来越有心得了。写好了一定寄给我。”俞枢平又迫不及待地预定。
苏望哑然了,只好悻悻地说道:“俞教授,其实这篇文章写好了我也只敢给你看,是万万不敢交o到县里去的。”
“小苏,你想的很对,也很周全。三农问题太大了,不仅你们义陵县背负不了,就是你们荆南省也够呛。好,我期待你的新文章,看又能给我带来什么惊喜。”
听到俞枢平的意思要准备挂电话了,苏望赶紧直奔自己这次打电话的主要意图。
“俞教授,其实我是有件事想请教一下你。”
“嗯,说吧,什么事?”
“俞教授,你知不知道前天我们《荆南日报》头版刊登了省委和省政府关于加强社会治安和严打的决定?”
“小苏,你是不是想知道这股风是不是我刮的?”
“嘿嘿,”听到被道明来意,苏望只好干笑两声。
“我一个教书的,哪有那么大的本事,只是跟几个朋友和学生,还有在一次会上发了发牢sao。”
就发发牢sao?苏望有点不敢相信。而俞枢平还在电话里饶有兴趣地继续说道。
“倒是你们省里一些领导会顺势而为。政法这一块,他们一直想动一动,可你们荆南人不仅有蛮气,还很爱抱团。他们一直都找不到机会下手,这次好了,有机会和借口了。你的事,我的牢sao,根本算不了什么。”
“顺势而为,俞教授,什么顺势而为?”听俞枢平云里雾里讲了一通,苏望是半点都不明白。
“你是不是在体制里hn的?你们荆南省下个月有件大事你难道怎么不知道?”俞枢平有点恼火了,他这位未来的弟子怎么今天成了榆木脑袋了?
“下个月,哦,俞教授,你是说顾总理要来我们荆南省视察?”
“你明白了,总算写文章没有把脑袋写傻。好了,我还有事,先这样吧。”说完,俞枢平毫不客气地就把电话挂掉了,留下苏望在那里目瞪口呆。
 
匡政之路 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彩(一)
正文]第一百二十四章出彩(一)
------------
第一百二十四章出彩(一)
下午苏望便赶回了县城,晚上闷头给武琨写了一篇文章,第二天十一点多便赶到了武琨家。他和郭志敏都已经坐在那里喝着小酒等着。
看到苏望走了进来,武琨连忙放下酒杯,站起身迎了上来,接过递过来的一叠稿纸便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匡政之路124
苏望和还稳坐那里的郭志敏打了声招呼,一屁股坐了下来,拿起筷子吃了几口菜后对武琨道:“武哥,上茶呀。”
武琨头也不抬,一挥手道:“自个倒去,都这么熟了,还装什么客人?”
苏望无可奈何只好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端着坐了下来对郭志敏道:“郭哥,这武哥不地道呀。”
郭志敏嘿嘿一笑:“知足吧,你一个副科还想让人家正科给你倒茶。”
苏望摇了摇头,很是叹息了一番遇人不淑,这才问郭志敏道:“郭哥,我那份规划书县里定下来了吗?”
“定下来了,不过改得面目全非,有些东西被删除了,说是不切实际。”
苏望心里早有准备,也不以为怪,于是脸s色平和地继续问道:“被删除了哪些东西。”
“农业产业链,说这东西太超前了,没有借鉴经验,容易变成增加农民负担;建设物流中心,说现在还没有这个必要;加强对农村教育投入,送文化和科技下乡,科农联合,说现在县里财政负担不起,先把经济建设起来再说。”
“那还剩什么东西?”
“整治小煤矿,兴建农产品增值加工厂,中yo材种植基地,还有乡镇青年技能培训。”
“好歹还剩点东西。整治小煤矿,恐怕是县里有人对这块有想法,想借我的口,好处他们拿,黑锅我来背;兴建农产品增值加工厂,中yo材种植基地,这是见效快或者容易出政绩的项目;乡镇青年技能培训,我也只能指望它了,如果办好了,我苏望总算是为父老乡亲办了件好事。”
“还有那些进度控制,问题反馈、绩效考核,县里都觉得不切实际,改为以前常用的方法,直接下任务指标。”
“唉,不管他了,县里有县里的考量。对了小周那边联系得怎么样?他几次打电话给我我都到村里去了,回电话时他又去郎州和潭州去了。”
“差不多了,郎州师院、省工学院、农学院和农科所都给面子,有六位讲师、两位教授,还有四位研究员副研究员都愿意chou空到我们义陵县来讲课,费用报的也不高,县里也批下来了。现在正在跟县职校联系,把地方腾出来,准备月底就开班。各乡镇正在宣传和报名,首期先招三百人,计划培训两个月,赶在过年前结束,年后就可以趁着南下cho出去了。”
“我去莲花河乡前给县团委打了份报告,希望县团委出面组织,带领培训好的青年们南下,县团委有回音了吗?”苏望现在还兼任县团委副书记,只是他很少去那边上班而已。
“县团委的梁东诚可没你有魄力,他签了个已阅,报请县委批准,又把球踢给了林书记。林书记找他谈了一次话,这才捏着鼻子认下了,却把具体事务交o给县团委办公室去负责,办公室研究了一下说人手不够,又踢到你们农经办。谁叫你也是县团委副书记呢?”郭志敏笑着说道。
“算了,既然指望不上他们,到时我让小周负责这事,到时郭哥你可得开介绍信,县委办的名头比我们这个农经办管用一点。”
“没问题。”郭志敏刚答了一句,旁边的武琨却把稿纸递了过来,他接过一看,首先是文章的主题:“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
接下来是具体的措施,“建设巡警队伍,提高警务应对和机动能力。做实村(社区)巡防联队工作,构筑起“三极联动巡防”的铜墙铁壁。各行政村(社区)设警务区,为一级巡防单位,以警务区的警务室为阵地,指导各村(社区)开展日常巡防工作,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家的mn;派出所巡警分队为二级巡防单位,负责辖区内的巡防任务;县局巡警大队为三极巡防单位,负责全县突发事件和重点路段、重点部位的防控工作。加强警务人员通信装备建设,建立110台,以此为调度指挥中心,对辖区警力进行联网调度指挥,以达到反应快、出警快、处理快。”[]匡政之路124
“以防为主?老弟,你这是什么意思?”武琨丢过来两根烟,然后自己点上问道。
“以前严打是打一阵紧一阵,不打又松一阵,后来是越打越烈。关键问题是重打轻防。”在心里,苏望对所谓的严打很是腹诽。社会治安是细水长流的活,哪能是刮一阵风就能解决的。
“重打轻防?”武琨有点明白苏望的意思了。
“对,重打轻防。随着我国法治建设,这种运动式的严打带来的负面影响会越来越大。再说了,搞社会治安仅靠某段时间的严厉打击能行吗?武哥,你是老刑警,应该明白刑事案件的发生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而且那些犯罪分子你靠威慑是不够的,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不给他们犯罪的空间和时间。当然了,防范是不可能杜绝案件的发生。那么一旦案件发生,这些防范措施就能对此迅速反应。武哥,你是知道的,早一分钟发现案件,早一分钟发现线索对于破案有多大帮助。”
武琨不由点了点头,最后一拍大t腿道:“苏老弟,你还真说到我心里去了。以前我总觉得我们工作上总有点不对劲,可总也想不透,今天听你这么一说,我这心一下子全透亮了。”
郭志敏放下了稿纸道:“老武,看来这回你出彩出定了。苏老弟,我有时候就想不明白,你脑子到底装了啥,怎么有这么多想法?其实像体制里摇笔杆子的,文笔好不重要,关键是要有新思路,新想法。一招鲜吃遍天下啊。”
苏望在心里接了一句,你重生一回就啥都明白了,不过嘴里还是说道:“郭哥,我觉得其实这写文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气势,其实也就是格局。”
“气势,格局。”郭志敏在嘴里低声地念道,“苏老弟,嗯,我有点明白了。不过那是属于领导的事,我们现在还挨不上。”
“郭哥,不想当领导的干部不是好干部。”听到苏望这话,武琨和郭志敏都笑了。
笑了一会,苏望提出自己的一个疑问,“武哥,听你话里的意思这地区政法委扩大会议应该是王局长参加和发言,怎么换你上了?”
武琨和郭志敏交o换了一个会意的微笑后答道:“王局长和龙安山书记周二已经启程,到兴州、南鹏考察学习去了。”
“什么?这两位这个时候去考察学习?”苏望不由愕然了。郎州地区各县市机关单位九十年代去沿海发达地区考察学习成风,甚至曾经有两个县动用财政资金到南鹏、兴州投资房地产。只是一个县的领导比较醒目,见机不对跑得快,亏得不多,东挪西凑把窟窿给堵上了,一个警告处分算了事。另一个县则反应迟钝了点,结果亏了上千万,拖欠机关单位员工干部两个月工资没发,事情闹大发,结果县长被撸了,书记挪地方养老去了。
可这个节骨眼龙安山和王贵来还敢带队去沿海地区考察学习,这不是找不自在吗?万一被地区和省里知道了,那可真是后果难测。俗话不是说吗,不打勤的,不打懒的,专打不长眼的。
看武琨和郭志敏这摸样,恐怕有内情吗?
“武哥,郭哥,里面没点mn道?”
“我就知道瞒不过苏老弟这七窍玲珑心。老武,你说说吧。”
“其实这考察学习的报告是老王打的,我在局党委会议上就不同意,可他把龙安山书记抬出来,我成了少数派,只好保留意见了。后来我听说了,原来龙安山书记受他堂客怂恿,想到岭南省去庆祝结婚二十周年,于是便暗示老王以公安局的名义打这份报告。你说这叫什么事?我原本以为这报告到了县里会被驳回来,现在这情况县里又不是不知道,敢开这个口子吗?谁曾想安县长居然给批了,于是龙安山书记、王局、蔡副局长带着四五个人高高兴兴出发了。”
“只怕回来就高兴不起来了。”苏望感叹了一句,心里还在犯嘀咕,安孝诚这么精明的人难道没有意识这其中的问题吗?省报登头版那是明面上的信号,暗地里省里不知酝酿了多久,安孝诚就没有闻出一点味来?
郭志敏看了苏望一眼解释道:“安县长现在处境艰难,所以更加需要龙安山书记的支持。估计龙安山书记找他一商量抹不下这个面子,又觉得风头不是很大,不会有什么问题,于是也就批了。可没想刚走几天,这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听老周说,这两天县政办到处打电话在找龙安山书记几个人,可怎么也找不到人,打手机关机,呼机留言都没用,一点回音也没有。可能是乐不思蜀,不知跑到哪里去快活去了。”
现在通信不发达,就算沿海地区也没有二十一世纪那么发达的通信网络,龙安山和王贵来随便往沿海地区某个“度假胜地”一住,只要他不主动联系你,你要想找他们还真有点困难。
“这就是时也,命也,运也”苏望只好感叹了一句。
周一上班,苏望没有去莲花河乡继续蹲点,而是回了农经办办公室。魏佑丞和老谭也都回来了,大家一起开了个会。[]匡政之路124
听完魏佑丞和老谭的工作汇报,苏望觉得自己这个下乡蹲点计划是一招昏招。按照苏望的本意,农经办人员下乡蹲点目的一是收集乡镇的真实情况,向农工委做汇报,其实这个工作用不着蹲点,时常派人下去到处走一走就行了。要是这人没选对,固定蹲点和临时选点没有什么区别。目的二是对各乡镇农村工作和农业经济建设工作进行监督。苏望有点想当然了,甚至可以说拿着激mo当令箭。乡镇那些领导谁会在乎你一个农经办的人员,人家不是正科也是副科,比苏望的级别都不低,人家会理你手下一个小兵。而且你农经办既没有人事权,又没有财权,人家乡镇领导请你吃顿饭还是看在林书记的面子上。
既然如此,下乡蹲点就成了激肋了,搞不好还会让农经办一干人等怨声载道。苏望的仰着头想了想,然后对众人说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下乡蹲点效果不好,反而耽误了大家很多时间。老田、周大姐、小周、小陈在家里忙得不可开交o,我们下乡蹲点的人不但没有什么收获,还帮不上什么忙。因此我要向大家道歉,这件事有欠思量。这样吧,大家对如何更好更快地掌握乡镇真实情况有什么建议?”
“苏主任,我在江东镇蹲了一段时间点,感觉有点无所事事,我想了一下这原因,应该是我这次下来蹲点是漫无目的,或者是没有具体的目的和任务。苏主任,我建议以后下乡从以时间论改为以事论,如果县里有指示或者我们农经办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再下乡镇,我想这个效果会好很多。”
大家默然了一会,唯独魏佑丞站了起来发言。
苏望觉得魏佑丞说的很有道理,这次蹲点不是没有带着任务和目的,只是这目的和任务太空旷了一点,而且现在具体规划书县里还没有正式出来,农经办也不知道该调研和监督些什么。
“老谭,你觉得呢?”
老谭犹豫了一下答道:“苏主任,我觉得小魏说的很有道理,我在坪口镇蹲点也是有这种感觉。”
“嗯,小魏提议的以时间论改为以事论非常不错。从现在看,以时间为单位进行下乡蹲点不仅起不到什么作用,反而对我们农经办原本就紧张的人手造成了lng费。小魏,我看你的想法还没有说完,继续谈谈。”
 
匡政之路 第一百二十五 出彩(二)
正文]第一百二十五出彩(二)
------------
第一百二十五出彩(二)
“好的苏主任,我觉得固定某一个时间段和某一个地点有点僵化了。我建议组成某一个检查组,到相应的乡镇进行工作检查,这样既可以调研情况,又可以检查工作。”受到鼓励的魏佑丞开口道。
“检查组,如此这样我们就是被动获得信息和情况,这信息里面有多少水分就不是我们能掌握的了。我觉得调研最好是主动获得信息,才能最大程度保证信息的真实xng。至于这监督,调研到真实情况才是监督的基础。大家还有什么想法和建议?”苏望沉yn一下开口道。[]匡政之路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