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政之路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曾鄫
“郭哥,你不是不知道我的文笔,写报告还行,真要发表必须你这样的老笔杆子把把关。”苏望跟郭志敏闲聊了几句便挂下了电话。
苏望坐在那里,心头转了好几圈,然后定下心来,继续修改手里的文章起来。到了第三天,苏望给郭志敏打了一个电话,请他过来到家里帮忙修改。
郭志敏仔细地看着电脑上的稿件,苏望先总结了一下义陵县的情况,把优势和劣势都列了出来。义陵县高山耸立,山地、丘陵密布,可以说三分之一是山地,三分之一是丘陵,还有三分之一则是fi沃的河谷盆地。义陵县最大的优势除了物产资源丰富之外就是交o通非常便利,一条铁路、一条国道、两条省道贯穿全县,乡乡通公路,百分之九十的村也都通公路,而且中小型水电站有十二座之多,电力资源非常丰富。
苏望先将义陵十个镇、二十个乡的农村经济、乡镇企业一一简单的叙述了一下,并指出该乡镇的优势和劣势。最后站在全局的角度上将义陵县分成四大块,第一是农业区,主要集中麻水镇、江东镇、光明乡等几个多是河谷盆地的乡镇,指出该区应该以农业为主、副业、工业为辅。
苏望提出两个建议,一是农村循环经济建设。首先是资源的高效利用,第一通过探索高效的生产方式,集约利用土地、节约利用水资源和能源等。如推广套种、间种等高效栽培技术和hn养高效养殖技术;第二是改善土地、水体等资源的品质,提高农业资源的持续力和承载力。其次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多条产业链,如种植—饲料—养殖产业链,养殖—废弃物—种植产业链,养殖—废弃物—养殖产业链,生态兼容型种植—养殖产业链,废弃物—能源或病虫害防治产业链,将农业生产中的多种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起来,不仅可以取得最大的效益,还可以为农村沼气等清洁的生活能源,提高农村生活质量。苏望还以光明乡甘l村为例,对循环经济进行说明。[]匡政之路108
二是在农业基础上深化生产,发展副业和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如发展水果产业、水果加工产业、饲料产业、制糖产业等等。
第二块是山区,苏望提出山区不能光靠木材吃饭,也不能光是靠山吃山,应该利用各地的天气、地理和资源优势发展多种产业。如岩脚垄乡等几个山区,可以发展黑茶业。它们和隔壁扶阳市归化县地理气候环境一样,出的茶叶也一样,甚至民间制茶技术也大同小异,完全可以发展自己品牌的黑茶,向全国有名的归化黑茶靠拢。而观音殿乡等地则可以发展yo材种植业,那里出金银花、菊花、杜仲、厚朴、天麻等三十个品类,只是以前大部分靠天然摘采,无法形成规模。苏望指出完全可以向省农科所求援,与某些制yo厂联合,获得技术和资金,大规模进行yo材种植。
针对以上以农林产品的副业和农业,苏望着重强调了产业链的设想,他引入以前在《经济观察》发表的那篇文章的思路,指出以产业链为基础产生规模和效益,避免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弱势和缺点,发扬优势和长处。
第三块是矿产区,星坪乡等几个乡煤炭资源丰富,但是si自开采和小规模开采非常严重。苏望指出,这种小规模开采不仅lng费非常严重,而且安全xng也非常低,应该进行合并整顿,进行规模开采,一来可以提高安全xng,二来可以提高效率。
第四块是物流区,苏望针对义陵县辖区广袤,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情况提出了建设三个小物流中心,一个大物流中心的设想。提出依靠铁路、公路、水运在城关镇建设大物流中心,江东镇、莲花河乡、坪口镇建设三个小物流中心,覆盖整个义陵县,成为全县商品集散地。这样即满足全县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商品要求,又可以合理调配全县的资源,为其余三大区域的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如利用物流中心将前三大块资源串起来,取长补短,以点带面,最后形成有义陵特s色的地方经济。
郭志敏看完之后许久说不出话来,最后才叹息道:“苏老弟啊,你的大才以前的文章只能是管中窥豹,这篇文章才真正显示出你胸中的锦绣啊。”说罢他上下打量着苏望,嘴里只是啧啧感叹着。
苏望最后忍不住道:“郭哥,你这样子让我直发mo”
郭志敏笑着道:“苏老弟,你胸中的锦绣才让我发mo啊,我实在想不到,你心里到底还藏着多少好东西?”
“郭哥,你可不能这么赤luo裸地夸我,我会骄傲的。”苏望也笑着答道,“郭哥,劳你驾,帮我看看。”
郭志敏用不惯电脑,他只好动嘴,苏望动手,在电脑上对一些字句和段落进行调整,让整个报告主题更突出,衔接更流畅,修改完了再一读,少了一些顿涩,多了一份行云流水。
郭志敏想了想又说道:“苏老弟,我看这矿产区有关小煤窑整顿的内容尽量精简一点,你也知道,那些开煤窑的跟县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你可不能捅马蜂窝。”
苏望知道郭志敏为自己好,那些开煤窑的“暴发户”哪个背后没点背景和关系,这文章一递交o上去,他们肯定会知道,虽然这篇报告能不能实现不好说,但是捅到他们痛处怎么会舒服呢?难保这帮家伙不会起什么坏心。
苏望沉yn一会道:“郭哥,我知道你的好意,只是这矿产区占我们县经济的比重虽然不大,但是对于星坪等两三个乡来说却是大头,我这篇报告再怎么都绕不过,既然写了,就必须写完整,我尽量简略委婉一些,你看如何?”
郭志敏也想了想道:“的确如此,这矿产区如果避开不写反而更显得有问题,行,就按你的意思办。”
“郭哥,你是写文章的老手,火候掌握地最好,你帮忙斟酌一下这一块的用词,看怎么委婉简略一点,却又把关键意思说出来。”
“苏老弟,你这是在考我呀。”郭志敏笑着说道,随即也不客气,直接指导苏望对矿产区这一块做了部分调整,着重资料的统计,而规划则用秋笔法稍微那么一写,让你既读出苏望想表达的意思,又不会让人觉得“危言耸听”。
正式修改完之后,苏望对郭志敏道:“郭哥,我今晚再进行最后一次修改后就打印出来,先提交o给郑主任,如果他没有什么意见我就把另一份寄给俞教授。”
“好,我的任务也顺利完成了。”郭志敏拍了拍手,就这样空着手离开了。
 
匡政之路 第一百零九章 苏大才子又爆发了?(二)
正文]第一百零九章苏大才子又爆发了?(二)
------------
第一百零九章苏大才子又爆发了?(二)
第二天,苏望便在办公室找到了郑渝民。
“郑主任,这是我这段时间写的报告,请你过目。”[]匡政之路109
郑渝民微笑着接过,埋头便看了起来,越看神情越凝重,看完之后坐在那里默然了半天才开口道:“小苏,你的意思是这篇文章往上交o?”
苏望看了看郑渝民的神情,心里在揣测着,听说这段时间常务副县长刘生礼频频找他谈话,拉拢的意思非常明白了。但是这位在上次常委会中“逃出生天”,继续端坐旧位子的县政办主任却摆出一副不偏不倚的态度,无论是安孝诚还是刘生礼或是其他副县长交o办的事情都完成得一丝不苟。可是这种态度有用吗?在县政办主任这个位置上,这种态度反而是致命的。安县长连县政办这个腹里要地都没完全控制住,还怎么去领导整个义陵县?郑渝民这种在官场打拼多年的老油子怎么可能不会知道这个问题呢?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yo?
“是的郑主任,我现在还是县政办副主任。”苏望心里只是那么飞快地一转,嘴里却很自然地答道。
郑渝民眼睛盯着苏望看了好一会,最后l出一丝笑意:“好,我待会就给安县长送过去。”但是苏望在他嘴角还是看到一丝落寞,心里顿时明白了。郑渝民知道自己在县政办位子上呆不久了,不管他再如何投靠安孝诚,依着安县长的个xng也不会把一个半路投靠的郑渝民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后面不管如何,他都会把郑渝民换下来。投靠刘生礼,向马书记一系靠拢,虽然马书记一系会竭力保住郑渝民县政办主任的位子,可他就顶在了两派争斗的最前线了,一不小心就会成了炮灰。马书记一系愿意花多少力气去力保自己这位半路投靠的部下,郑渝民心里可没底。
心里想明白的郑渝民就在这过渡时期做出一副不偏不倚,谁也不得罪,这或许是目前郑渝民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对付方法。如果换成自己该怎么办呢?不过苏望很快就把这个心思埋起来,还有正事要谈。
“郑主任,我想把这篇报告寄给首都大学的俞教授,我经常向他请教经济方面的问题,而且也还想请俞教授帮忙看看这篇文章,提出更好的意见。”苏望接着说道。
“首都大学的俞教授?”郑渝民眉头皱了一下,又盯着苏望看了好一会,随即挥挥手道:“嗯,si人之间的请教指正没有关系,但是如果要公开发表就一定要得到县领导批准,这毕竟事关我县的经济情况和规划。”
“郑主任,我知道了,我会跟俞教授说明白的。”苏望正准备起身要走时像是突然想起一件事,“郑主任,还有一件事向你汇报一下。麻水镇郭书记昨晚找我,提及我的报告,他是老笔杆子,所以我请他帮忙修改了一下。我这篇报告能写得如此流畅,还有他的功劳。”
郑渝民眼睛闪过一道光芒,神情变得很严肃,现在郭志敏是林桂清的人已经是半公开的秘密了,他装作不经心的样子问道:“郭书记是怎么知道你写这篇报告的?”
“那我就不是很清楚了,听他的意思是我们县政府这边有人给县委那边透了口风。”苏望用猜测的语气说道。
郑渝民一听就明白了,县政府这边知道苏望写这篇报告的人只有自己和陈通闵,苏望应该已经知道是谁向县委那边通风报信,只是陈通闵是自己推荐给苏望的,所以他不好处理,又或许苏望以为是自己授意陈通闵这么做的,因此故意试探一下。
郑渝民点了点头:“嗯,我知道了。”
第四天县大院爆出消息,说沉寂已久的苏大才子向县政府提交o了一份《义陵县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调查与规划报告》,震惊了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大家是议论纷纷,不过主流意见是苏望看到张宙心被调到了省委办公厅,相当地不甘心,于是便挖空心思写了这么一篇文章,想获得省里、地区领导的欢心,步张宙心的后尘,也上调省委,至不济也要调到地区去。
当然了,也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有的说这篇报告其实是此前苏望和张宙心一起写的,只是张宙心为了得到去省委办公厅的机会,就忍痛把这篇报告让给了苏望,而苏望是要文不要官,接受了这个不同等条约;有的说这篇报告其实不是苏望写的,是请首都大学的一位教授高人写的;也有的人说这的的确确是苏望写的,其实他肚子的东西还不止这些。总之一句话,苏大才子的名声又响彻整个义陵县。
在这关于苏望消息满天飞的情况,陈通闵从秘书科被调到人防办就显得那么微澜不惊了。苏望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由叹息了一声,自己对陈通闵也没有太多的意见,人总是想往上走的,想找到县委mn路,获得新的上升机会这无可厚非,所以对于苏望来说,只是以后不用他就行了。而把他抖落出来也仅仅是自保而已,苏望可不希望别人认为他县政府县委两边讨好,而且他还有别的心思在里面,透风报信的陈通闵便成了可以利用的棋子了。只是对于郑渝民来说,一直看重的陈通闵在这关键微妙时刻做出这一举动,等于是背叛了他。谁叫你是郑渝民带出来的人,却不跟“恩主”保持一致,这不是背叛是什么?
苏望继续自己的工作,抓紧业余时间进行复习,仿佛又回到高考时加班加点突击的时期。工作时间依然以工作为主,以调查与规划报告为基础,结合实地考察的情况与查阅的资料信息,先四大块为主,每一块进行细化,如具体的规划和部署。一个县的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的规划岂是万余字的报告就能讲述清楚的?
当然了,苏望不是那种食古不化的人,他也会利用机会在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复习,如在办公室放一本《牛津高级英语词典》,然后将做出的具体规划报告翻译成英语;又或者在写具体规划报告时翻阅经济学专业教材和资料,即可复习又可以找到相应的灵感和解决办法;隔两三个小时背一背政治资料,即可以换换脑子,也可以名正言顺地阅读“中央精神和党的理论知识”。
如此过了一天,到了下班时间,苏望收拾了一下便慢慢向浦江酒家走去。今天晚上又有饭局,是田大勇发起的,参加人有周文兴、黎小明、杨志军、郭志敏、武琨,外加一位要好同学敖其军,美名其曰祝贺苏望再一次名扬义陵,其实也就是一次朋友之间的聚会,隔段时间互相沟通交o流一下。
走在路上,苏望觉得自己快要向龙y珍一级的领导看齐了,下班时间不是在浦江酒家就是在去浦江酒家的路上。[]匡政之路109
到了浦江酒家,这里是人声鼎沸,车水马龙,一辆接着一辆的小汽车向旁边的停车场开去。现在浦江酒家成了义陵县城鼎鼎有名的饭店,虽然最新开了好几家同级的饭店酒家,但无论是装修、厨艺还是人脉,都比不上浦江酒家。此前被“严打严抓”的公款吃喝经过一段蛰伏现在又开始慢慢抬头恢复,且有翻身更上一个台阶的趋势。而浦江酒家则成了最集中消费的地方,连带老板请客吃饭、高档婚宴酒席都往这里挤,你不提前几天还订不到位子。浦江酒家几位股东老板现在是赚翻了,看向苏望的眼神跟看送财童子没啥区别。
苏望沿着楼梯往上走,现在一个二楼已经不够浦江酒家用了,马小玲和几位股东一商量,把三楼也租了下来,准备三楼全部改成包厢,二楼则保持不变,当然这装修工程自然是发包给了郎州信达装饰有限公司了。
因为苏望是这里的老熟人,服务员跟他打了声招呼,也就由他自己上去了。走到二楼,这里几乎已经坐满了人。服务员在其中穿走不息,点菜的,上碗筷的,准备酒水的,忙个不停。
苏望只是扫了一眼就径直往包厢走去。浦江酒家包厢很紧俏,没点关系你还订不到。不过再怎么紧俏,苏望他们聚会这包厢总是有的。
眼看就要走到包厢了,旁边突然传来阴阳怪气的声音:“哟,这不是我们县的苏大才子吗?听说你又写了一篇文章,这回能调到省里去了吧?”
苏望转过头一看,一个fi头大耳的人坐在右边饭桌前幸灾乐祸地说道,旁边还坐着几个人,一位尖嘴猴腮,一位满脸络腮胡子,还有一位倒是仪表堂堂,至于其余两位苏望也没有心思去看了,因为前面这四位已经让苏望刮目相看了,这四人组合应该可以直接去拍《西游记》了。
“人家苏大才子满腹经纶,这小小的义陵县怎么能容得下他,早晚是进省委的材料,说不定还会进中央。”这尖酸刻薄的话是大师兄悟空说出来的,其余的人不由一阵大笑,引起旁边几桌人纷纷侧目过来。
看到苏望站在那里默不作声,这师徒四人越发地嚣张,声音也越来越大起来,只听到“师傅唐僧”森森地说道:“苏大才子一支笔那是值千金,随便摇一摇,那真是财源滚滚来。”
旁边的“沙和尚”连忙捧哏道:“那岂不是比卖**还来钱?”
苏望不由一阵恼怒,狠狠地盯着那位一脸猥琐的“沙和尚”以及旁边的狂笑几位,尼玛的,这几位是哪个茅坑里跳出来的,自己不认识呀,怎么就得罪他们了?嘴里却是冷哼一声道:“哪里哪里,我这摇笔杆子的怎么比得上几位卖**的呢?我这还要花费心思去写,你几位是脱了k子就来钱,比不得,比不得”
师徒四人不由脸s色一变,大师兄桌子一拍,腾地就站了起来道:“姓苏的,你说谁卖**呢?”
“谁搭腔就是谁”苏望毫不畏惧地答道。
“姓苏的,你信不信老子找人废了你,五千块钱废你一条胳膊,街上大把的人接这单生意。”师徒四人中的“唐僧”、“八戒”、“沙和尚”醒目一点,憋在那里正犹豫着到底是搭腔呢还是不搭腔呢?“悟空”脑子没有那么灵光,气势汹汹地跳了出来。
苏望不由冷冷一笑:“看来卖**还真是来钱快,动不动就能拍出五千块钱买人一条胳膊。”旁边侧耳在听的人不由噗嗤一笑,“悟空”也明白过来自己被苏望带进沟里去了,不由恼羞成怒,扬着胳膊就想冲上来。
这时田大勇、黎小明、杨志军、周文兴、傲其军五个冲了过来,横眉怒吼道:“何老2,你想干什么”
 
匡政之路 第一百一十章 苏大才子又爆发了?(三)
正文]第一百一十章苏大才子又爆发了?(三)
------------
第一百一十章苏大才子又爆发了?(三)
刚才傲其军去洗手间,看到这里发生了争吵,不由往这边看了一眼,正好看到苏望和这几个吵了起来,连忙回包厢,把早早就过来的田大勇四人叫了出来,而吼出声的正是黎小明,他在外面跑得多,认识的人也多。
师徒四人看到苏望来了帮手,先是吓了一跳,睁眼看明白原来是田大勇、黎小明四位,随即也放下心来。在县城有点小名气的田大勇、黎小明、杨志军虽然家里有点小背景,但是在他们眼里还不算什么,也不用太顾忌什么,不过这架是打不起来了。[]匡政之路110
“原来是小明,和朋友一起来吃饭呀?你几位还是回去吃饭算了,饭钱算我的怎么样?”“唐僧”何老2阴测测地说道,虽然话语中不想得罪田大勇几位,但是也没什么尊重。
田大勇瞪了何老2一眼,现在几位同学朋友中他职位最高了,算是股级干部了,据说明年开年就能提副科了,所以一般苏望不在场时,黎小明、杨志军等人就以他为首。他转向苏望问道:“苏大将,怎么了?”
苏望淡淡一笑:“我正在和这几位讨论是我这摇笔杆来钱呢还是他们卖**来钱,他们几位不服气,就吵起来了。”
田大勇五人还有旁边围观的人不由都笑了,这个苏望说起话来怎么这么尖酸刻薄呢?师徒四人却更加恼怒了,不仅“悟空”,其余三位也都站了起来,准备往上冲,田大勇五个人正是血气方刚,哪还怕你,卷着袖子准备干上了。
“怎么了?在这开打,想把浦江酒家砸了?”一个声音从外围传了过来,大家扭头一看,正是武琨,他旁边跟着郭志敏还有其余两位。武琨一身警服,站在那里不怒而威。
师徒四人顿时焉了,武琨可是县公安局常务副局长,不是田大勇这几位靠家里父母的小青年,也不是苏望这个没有实权的副科级干部所能比的。
“武局长,我们……”“唐僧”何老**着笑脸道,还没说完就被武琨打断了,“你们什么?居然在这里寻衅滋事,不知道对面是公安局?胆挺fi的啊,有钱给烧的?”
被武琨劈头盖脸的一顿训,师徒四人算是明白了,武大局长明显是站在人家那边,算了,这架即打不成也吵不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账就全记在苏望头上了,有机会再找回来。
看到师徒四人全退回去了,武琨跟后面那两位打了招呼道:“夏局长、何主任,我朋友都在这儿,等着一起吃饭,就不奉陪了,下次有机会再喝几杯。”
“那好,武局长,下次再聚。”
走进包厢,武琨连忙追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等苏望把情况简单一说,田大勇几个都叫了起来:“嘿,这几个煤老鼠胆挺fi的”
苏望扫了一眼问道:“这师徒四人什么来头?”
“苏大将,什么师徒四人?”黎小明有点不明白了。
“你看他们四个,一个瘦得跟猴似的,一个fi得跟猪一样,一个满脸络腮胡子,还一个白白净净的,凑一块不跟西游记里的师徒四人差不多吗?”
听完苏望的解释,大家不由一阵大笑。待到笑声停下来,黎小明说道:“那位唐僧叫何老三,悟空叫于猴子,八戒叫罗胖子,沙和尚叫陈胡子,都是开煤窑的。何老三以前是星坪国营煤矿宣传科的科员,三年前找到mn路下了海,从星坪煤矿承包了两个小煤窑。于猴子、陈胡子以前是街上的hnhn,罗胖子以前是五交o化公司的职员,两三年前都下海挖煤,后来不知怎么就走近了,没事总聚在一块,何老三好像是他们的头。”
原来是煤老板,苏望放下心了。说义陵县煤炭资源丰富,那是因为郎州地区煤炭资源不丰富,矮子里面挑高个,不要说跟岭西那些拔根mo比他们t腿还粗的煤老板比,就连荆南省其它地区和西边黔中省的煤老板都比他们牛叉多了。而且义陵县由于历史原因,煤炭资源基本上都控制在几个国营煤矿手里,si人煤窑只能捞点汤汤水水喝,没听黎小明叫他们煤老鼠吗?而且再过几年,义陵县煤炭资源开始枯竭,连国营煤矿都朝不保夕了,si人煤窑更是一日不如一日。在义陵县靠矿产发大财的却是99年在金dng乡、莲花河乡、三家坳乡兴起的“金老板”、“锰老板”,人家才是真正的坐地虎。
武琨在旁边接言道:“这四位看样子是请煤炭局副局长老夏和安全管理办公室主任老何吃饭的,就是刚才我和老郭碰到的那两位。”
苏望点了点头,现在的煤矿管理还归煤炭局管,武琨接着言道:“苏老弟,不用担心,这几个家伙要是敢动什么坏心思,我就把他们的卵子捏爆去。”
“多谢武哥了。”苏望笑呵呵地答道,然后和郭志敏会意一笑。上次他还在提醒报告会捅到那些煤老板的痛处,想不到这些家伙这么快就有反应了,难道那份报告已经告而广之了?这也说明这些家伙能量挺大的,在县委、县政府都有耳目。不过苏望倒也不是很怕他们,如果换成九九年后的“金老板”、“锰老板”,就凭他现在这个小身板,那的确得掂量掂量。[]匡政之路1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