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政之路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曾鄫
“是啊,要赶着看两个小宝贝。”
看着苏望脸上那浮现出来的幸福,詹小芳心里突然涌出一种莫名的失落。在落寞即将挂上她的脸时,詹小芳努力地调整情绪,强笑道对了,你家宝贝取好名字了吗?”不跳字。
“取好了,老大叫苏文茵,老2叫苏正则。”
“哦,正则,应该是出自楚辞《离『骚』》篇,‘皇揽揆余於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其公正而有法则,合乎天道。真的是好名字。这文茵听着耳熟,只是不出自何典故?”詹小芳沉『吟』一会开口道。
“文茵出自《诗经》中《秦风.小戎》篇,‘文茵畅毂,驾我骐馵。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詹小芳细细琢磨一会,突然开颜道你家老大虽然是女孩,可是还没满月就已经显得英秀灵动,配上文茵这外秀内刚的名字,果真是了得,苏书记,你真的是大才。”
苏望连连摆手道詹部长,你夸人了,我哪有这本事,这两个名字是石琳外公傅教授取的。”
詹小芳这才恍然大悟道原来是傅教授取的名,也只有他这样学富五车的人才能出得了这么讲究的名字。”
两人之间又出现十几秒钟的静寂,最后詹小芳说道苏书记,不打扰你了。”
“那好,你们继续散步吧,我先了。”
“好的,苏书记,再见。”
“再见。”
看到苏望的身影消失在月光路灯下,詹小芳发出一声轻微难闻的叹息声,自顾自地继续向前走着,陈贵荣在后面紧跟着。“小芳,我有一家的冷饮特别好吃,我请你去吃吧。”(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百零五章大动作(一)
第三百零五章大动作(一)是由会员手打,
e
匡政之路 第三百零六章 大动作(二)
)
第三百零六章大动作(二)
“苏书记,这环城路规划投资可不小,总长16.2公里,预计投资1.3亿元,需要耗时两年。”龙玉珍微微皱着眉头道。手里拿着那份环城路规划草案,神情有点凝重。
根据这份规划,榆湾区的环城路分为四段,5.1公里长的北环路、4.2公路长的东环路、3.6公里长的南环路和3.3公里长的西环路。双向六车道,共30米宽,全程柏油铺设。道路征地成本是415亩x5万元,总计2075万元,而建设成本1.1亿元。
“龙区长,榆湾区最大的优势在于地理位置,它是我国中部通向西南地区的门户和重要交通枢纽。按照这一规划,北环路连接了217国道、s209省道的北端和一条县道;东环路连接了321国道、s312省道的东端和两条县道;南环路连接了中部高速公路、213国道、s209省道的南端和朗州火车南站;西环路连接了321国道、s312省道的西端和两条县道,并且可以直通正在修建的仙湖机场。如果环城路建成,江南开发区将会建成一个荆南省乃至华中地区都屈指可数的物流区,届时将覆盖整个华中和西南。”[]匡政之路306
“而这条环城路从98年榆湾区市改区初始就开始规划,道路勘探也已经进行了差不多三年,可以说时机已经成熟。龙区长,我觉得,这环城路是榆湾区的一个活眼,只要搞活了这个眼,榆湾区的整盘棋就全活了。”
“苏书记,环城路的重要『性』以及对榆湾区发展的关键『性』作用我也清楚,只是这投资太大了,1.3亿元只是投资修道的单成本,后续还有维护、绿化等等配套设施的完善,估计总成本可能要达到近两亿。”
龙玉珍不无担心地说道。说实话,榆湾区从98年开始就想修这条路,可是换了几任领导班子却都没有动工,就是这费用太高了。榆湾区有钱是不假,在朗州市所有区县里都是数一数二的,加上“亲”待遇,时常受到市里优待,手头比其它区县要宽裕多了。可是底子厚,花费也要大。榆湾区作为市区,光是这市政维护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还有比其它县要高出一截的卫生、教育等民生投入,龙玉珍区『政府』那点钱根本不够这条环城路开工的。而且苏望在规划中要求多段并行开工,在严格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计划两年内通车。这也就是说,这近两亿的投资必须在两年内全部投进去。榆湾区除非“不吃不喝”地不干其它任何事,否则就是榨干了也拿不出这笔钱来。
虽然苏望是出了名的神通广大,能从上面要钱,可你也不可能短内要来这么大一笔钱呀。
“龙区长,我你担心工程款项的问题。其实我已经找到来钱的门路了。”
“苏书记,你找到来钱的门路了?”龙玉珍不由眼睛一亮,苏望的金手指全市乃至全省都有名。莫非是鸭塘镇那边的土地?龙玉珍暗暗猜测道。
“龙区长,鸭塘镇东临锦江河,背靠郎山,自然环境是我们榆湾区屈指可数的。我已经以区委的名义请专家组到鸭塘镇实地勘查过,那里完全可以建成一大片高档住宅区。而且除去五峰、建国几个厂还给我们榆湾区的土地,我们还可以将其余的六家企业全部搬迁到江南开发区来。我找人算过,搬迁的费用估计连土地拍卖所获款的一半都不到,而且我们还可以将这六家企业集中起来形成配套规模,依靠物流区的运输便利。”
“苏书记,这些土地能拍出多少钱来?”由于这件事一直是苏望在亲自抓,龙玉珍对很多细节不是很清楚。
“我已经委托专家组做出了初步规划,条件最好的区域和位置最佳、交通最便利的区域都留出来,分别作为高档住宅区和商业区拍卖,根据目前全省高档住宅区土地的价格,预计能拍卖得3.5亿元以上。其余一半的土地,除了利用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修建一座公园以及四个草坪外,可以全部用作普通住宅区。而普通住宅区百分之七十为区『政府』持有产权的廉租房,百分之三十为限制『性』适用房。”
“3.5亿元,廉租房,限制『性』适用房?”龙玉珍努力消化着苏望嘴里吐出来的那个庞大的数字和两个有点新鲜的词。
“是的龙区长,3.5亿元还只是鸭塘镇这片土地保守的价值数字,我们完全可以先放出一部分土地拍卖,先满足环城路前期建设和部分廉租房建设费用。等到这两项工程开工,土地价格上涨,再将条件更好的土地放出去,就能获得更高的价值。”
“廉租房一般为50平米左右的紧凑型住房,区『政府』持有产权,以补贴的形式廉价出租给经济困难的榆湾区居民家庭;限制『性』适用房则是60~70平米的小户型住房,价格适中,但是有限制,首先是购买者必须是资产为一定限度的无房榆湾区家庭。其次是十年内不得出售,如果购买了商品房,以原价售回给区『政府』。十后可以出售,但是必须将成交额的百分之十以补缴土地出让金的形式上缴国库。”
看到龙玉珍在细细地琢磨话里的意思,苏望继续解释道龙区长,廉租房、限制『性』适用房与商品房相间修建是一个原则,因为其一,光靠商品房很难带动一片区域的商业气氛,其二,交通便利,自然环境等条件是公共资源,不能让商品房独自占用。当然了,商品房和廉租房、限制『性』适用房必须有差距,因为商品房是完全靠市场调节,而后者则是『政府』对普通市民的基本保障。在这一前提下,『政府』也不能对商品房产生过多的影响甚至冲击,所以我觉得榆湾区目前的住房保障政策是以租为主,以售为辅。”
龙玉珍有点诧异了,他想不到从环城路上还能扯出这么多的来,沉『吟』一会不由问道苏书记,你的意思是『政府』卖地给企业做商业运作,然后集中精力放在普通居民住房保障上。”
“是的龙区长。『政府』不是企业,不能只算经济账,还要算政治账。我们不能因为住房改革,把房屋建设往市场一推就不管了。『政府』提供大量优质土地拍卖给企业,用于商品房建设,价格由市场决定,只要有人买的起,房价涨或跌都跟『政府』关系不大。『政府』要做的就是给那些买不起房子的居民提供住房保障。”
苏望还有几句心里话没有说,他一直觉得,你有能力有野心到商品房市场去投资淘金,没人拦着你,但是你不能让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成为这场博弈的垫脚石。『政府』除了卖地,难道一点社会责任都不需要承担吗?
“老刘,”苏望叫了秘书刘希安,“你把那份榆湾区住宅规划图拿来。”
苏望把地图摊开在沙发前的茶几上,然后指着上面对龙玉珍道随着环城路开通,榆湾区将加快城镇化建设,大片土地将会成为交通便利的宜居地区。我标注的黄『色』区域是条件优越的可用于商品房用地拍卖的,其中间夹的蓝『色』区域是条件稍差的『政府』住房建设用地,红『色』的是商业用地,黑『色』的是医院、学校配套设施用地,绿『色』的则是公园、小区花园等绿化用地。我在郊区跑了差不多两周,又和实地勘察过的专家组讨论过,初步拟定了这个规划。其中黄『色』区域占所有用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蓝『色』区域占百分之五十,黑『色』和绿『色』区域则占百分之二十。”
“龙区长,我的规划是黄『色』区域使劲地卖,尽可能地拍出它的真实价值。所得款项即可以补贴区里搞经济建设,又可以作为『政府』廉租房建设和维护费用以及限制『性』适用房的建设成本。蓝『色』区域则由『政府』统筹安排,大力修建廉租房,满足市民们住房要求;有计划『性』修建限制『性』适用房,调节商品房价格。”[]匡政之路306
龙玉珍不由皱起了眉头,『插』了一句道苏书记,限制『性』适用房调节商品房价格,如何调节?”
“龙区长,如果商品房价格过高,形成了泡沫,那么『政府』就可以加大对限制『性』适用房的建设,以微利形式出售给那些有买房意愿的家庭,以达到抑制市场房价的目的。当商品房价格偏低,甚至造成整个市场的不景气,我们就可以减少限制『性』适用房的建设,鼓励买房者去购买商品房,从而拉动商品房价格。”
说到这里,苏望的语气变得凝重起来龙区长,商品房价格是市场价格重要的一环,它可能会影响到社会方方面面的价格,过高不行,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市民基本用品的价格,过低了也不行,会打击整个市场行情,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起来,通过这种调节方式,让它随着整个市场环境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里。”
龙玉珍想了一会,又提到苏书记,那么行政单位以及事业『性』单位的职工用房如何保证?”
苏望笑了笑,脸上『露』出几乎看不出的苦涩,“龙区长,这可以算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不仅我们朗州市,就是整个荆南省也是这种大气候。单位修建低成本的集资房已经成为惯例,我们也必须正视这一惯例。我让区委办公室统计了一下,市里、区里,包括各事业『性』单位、国有企业,除去现有的住房面积,总共还需要xxxx平方米的建筑用地,这一块我已经预留出来了。至于铁路、部队、厂矿等驻榆湾区单位,他们都已经划拨有的土地,这几年暂时可以不用管,到时再说吧。但是这部分人只占榆湾区居民的三分之一,而且随着榆湾区城镇化建设以及经济建设的发展,新包括进来和迁入的人口将会剧增,我们都必须做好这方面的统筹的安排。”
龙玉珍听完苏望的话后,沉默了差不多五分钟才开口道苏书记,如果按照这个规划,区委区『政府』将会承担很大的压力啊。”
苏望当然也这其中牵涉到的利益关系,说难听点,光是拍卖土地,就要承担很大压力,来自各路神通广大的人物肯定是想方设法把蓝『色』、绿『色』甚至黑『色』区域变成黄『色』区域用地。
他默然了好一会才开口道龙区长,这里的利害关系我也。只是商人在商言利,他们只管将的利益最大化,但是遗留下来的社会问题却是需要我们区委区『政府』来承担,到时挨板子的是我们啊。龙区长,你的顾虑我也,我现在有个思路,想将榆湾区的住房改革列为国家试点,这样我们俩肩上的压力就小了。”
龙玉珍眼睛不由一亮,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要把这个住房改革规划报上去,由中-央批准被试点,那么榆湾区在面对那各路神仙时就有了很好的挡箭牌。而且这要是搞好了,就是一份大大的政绩。龙玉珍不比任谷泉,对钱财贪欲不强烈,他只想要名,有了名就可以更进一步了。他现在才五十出头,还有大把的前途要奋斗。
而且龙玉珍也,就算他反对,苏望也会“一意孤行”地将这项计划执行下去。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大动作,所以苏望才一上任就下“毒手”,如果没有当初那番“雷霆扫『穴』”般的一击,估计后面是镇不住阵脚的。
这个时候,龙玉珍才有点领悟苏望这是准备在榆湾区下一盘大棋,看来此子的气魄和眼界,外人还是低估了一些。
沉默中刘希安给两人续上茶,安静地坐在一边,等候随时召唤。过了好一会,龙玉珍抬起头道苏书记,你的规划恐怕不止这点吧,能继续说下去吗?”不跳字。
苏望不由笑了起来,看来龙玉珍心里已经是差不多下定决心,愿意跟博一把了。
“龙区长,我的规划是以环城路为纽带,江南开发区为关键点。环城路以及周边开发我们已经说了大概,我现在重点说一说江南开发区。按照我的规划,江南开发区的面积将扩建一倍,将周围的荒山野岭全部征用推平。然后分成三个区域进行建设,第一个区域是自建厂房的入住投资商,经过区招商局老夏等人的前期工作,目前愿意到江南开发区自建厂房的有五家企业,一是东越省的久阳集团投资八千万的正阳制『药』厂;二是富江联合种植公司投资四千万的果汁厂;三是常青纺织集团投资六千万的二期增产扩建工厂;四是锦江联合工业公司;五是郎山仪表公司。”
富江联合种植公司和常青纺织集团不用说了,现在都是产值数亿的“大型企业”,也处在蓬勃发展的上升期。但是受渠江县、富江镇人口、交通等条件限制,现在在那边扩建增产已经处于瓶颈期,能够转移到条件更好的榆湾区来,岂不是更好?而且就算到榆湾区建厂,可总部还在渠江县,难道就不算那里的企业了吗?
锦江联合工业公司和郎山仪表公司是在苏望主持下,将鸭塘镇那六家工厂优化改革再合并后的两家企业。在机制改革的同时,榆湾区愿意担保从银行贷款以及财政补助,帮助它们在江南开发区修建新厂房。这个苏望一点担心都没有,只要搬迁,把那些“风水绝佳”的土地一卖,银行贷款和财政补助就都了。毕竟工厂用的框架式厂房跟住房不能比,而且绝大部分的设备又都不需要重新购买,只需拆用就行了。
“第二个区域是区『政府』建设符合iso国际标准的厂房,以优惠的价格出租给中小企业。我,随着几家大型企业入驻以及锦江和郎山两家企业起死回生,相应配套的中小企业也会蓬勃发展起来。“
“第三个区域是物流区,这一块也分成两部分。一是自建,富江联合种植公司和正阳制『药』厂都需要冷库等特殊『性』仓库,我规划在物流区给他们留出两块地来。二是区『政府』投资建设,建成符合标准的仓库和物流区,扶植物流公司,即可以为江南开发区以及朗州市其它企业服务,又能为规划中的西部商贸批发中心服务,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龙玉珍一直很用心地听着,看苏望的介绍告一段落,便『插』言道那锦江和郎山两家企业不知苏书记有没有给他们开好『药』方?”
“龙区长,我开好『药』方了。”苏望笑着道,“潭昭建三市的电力设备产业已经形成规模,而且玉陵的石化设备产业也不弱,锦江和郎山两家完全可以给他们做配套工程,电力和石化设备上的仪表少不了,小型机加工部件也少不了,我已经找渠道跟那边沟通了,有四家大型企业非常感兴趣,近期要派人来考察。毕竟锦江和郎山以前是军工和国营企业的底子,技术这一块不差,我很有信心。光是这四家企业的需求量就足以让锦江和郎山两家企业的产值翻一番。”
“此外我跟恭庆、川峡那边几家汽车制造企业联系过,他们对汽车仪表和小型机械配件需求量也很大,毕竟他们那边的汽车产业刚刚兴起,配套产业一时还跟不上,而且我们朗州市离他们又够近,运输成本就占了一部分优势。因此区『政府』这边要督促锦江和郎山两家公司集中力量,分成两个专项组,分别专攻电力设备配件和汽车零配件。我也可以托关系从东汽、北汽以及南电等相关企业帮你们找到合适的专家提供支持。”
听到这里,刚才脸『色』一直很凝重的龙玉珍终于『露』出笑容来了,真是高人一出手,就知深浅了。想不到此前忙完“整人”后不知忙些的苏望居然把这些前期工作都做到这种地步了,到了这种程度的规划和准备,如果区『政府』还做不好,龙玉珍觉得可以去跳锦江河了。[]匡政之路306
他笑着道苏书记,你这一套规划下来,可都是大动作啊,这以后就有的我们忙了。不过这样的忙碌越忙越觉得舒心啊。”(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百零六章大动作(二)
第三百零六章大动作(二)是由会员手打,
e
匡政之路 第三百零七章 大动作(三)
)
第三百零七章大动作(三)
苏望神情肃穆地坐在车子,不知在想些。榆湾区正式的规划细则一上报市里就引起了轩然大。市里一直在争论不休,但是不等人,最后黄云才、詹利和等几位大佬拍板,先部分批准。环城路建设可以上马,鸭塘镇推平改造也可以上马,但是住房改革暂缓批准,市里还要继续讨论。
两个方案是批下来了,但是市里相应给下来的“财政补助”却是车水杯薪,加上区里的余钱,缺口很大。这个时候苏望却出面做主拍板,借钱!找醉乡酒业借,找富江联合种植公司和常青纺织集团借。醉乡酒业不用说了,富江联合种植和常青集团对苏望是信任有加,加上又是榆湾区『政府』出面借,就算打官司也能找到主。再说了,榆湾区两项工程的启动资金缺口不过1亿元左右,醉乡酒业占了大头,其余两家平摊下来也不过各自两千万左右,并不影响他们的流动资金,而且他们还可以用江南开发区的土地出让金做抵押,怕。
等到拆借的款项一到账,苏望便督促区『政府』立即对环城路和鸭塘镇推平工程进行招标。旁人却是议论纷纷,这位苏书记气魄可真不一般,一亿两亿的钱都不在他眼里,刚借到手就急着要花出去。[]匡政之路307
面对全省的招标工作一开始,各路人马纷纷闻到味了,开始向榆湾区聚集,个个都扛着金光闪闪的虎皮招牌。苏望却是不管了,完全甩给了龙玉珍去主持,只是交待了一个工程质量底线。
龙玉珍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人,手段相当独到圆滑,他将环城路工程一口气分成十九个主工程标段,十四个配套工程标段,先进行公开招标。招标过程中说明底线,榆湾区重金聘请了沪江、岭南两家全国知名的交通工程监理公司,全权委托他们进行工程监理,再汇通省交通研究院、江夏交通研究院三家单位联合验收工程,如果后续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榆湾区只管找监理和验收单位,而且工程款项“截留”百分之二十在工程完工后三年内付清,当然是在工程质量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
表面上这工程招标条件苛刻,程序严格,但是私底下的动作还是有的。龙玉珍跟各路大神做了良好沟通,现在榆湾区有了大工程,后续的工程也更多,这块大肥肉必定不会让某一家甚至某几家独享,否则会引起众怒。这一点各路大神经过激烈争吵和竞争后也认清了事实。榆湾区向全省公开招标,就是把肥肉摆在明面上,在引来群狼的同时也让他们互相制衡。
几经暗地里磋商沟通,各路人马终于认清了形式,借着台阶下坡,接受了龙玉珍的方案。龙玉珍的方案很简单,肥瘦搭配,实力强劲的多占些肥水,实力差点的也有料。虽然算不上皆大欢喜,但总算让各方没有太多的闲话。
至于少数自持背景硬扎的刺头,龙玉珍表面赔不是,实际上也是不怵。你没见参与分肉的人里有市里的,也有省里的背景,甚至有傅家、钟家这样大世家的关系?你关系硬扎,那就请领导发句话,批个条子来。只要你作死到这个地步,龙玉珍倒不介意将这话和条子给各路人马透个信,有人要将最肥的肉独吞。后续的烦恼你自个去解决吧。不得不说,龙玉珍跟苏望搭档几个月,不仅气魄和胆子见长,“阴险手段”也学会几招了。不过也有可能是龙区长将原本隐藏的潜能给爆发了吧。
一切商量妥当,经过公开公正的招标程序,环城路工程、鸭塘镇推平工程全部发标出去,各承包商纷纷开始做好动工准备。而榆湾区『政府』也加快征地工作。苏望,征地搬迁工作历来是一个大难题,他跟龙玉珍深入沟通过,比照相应地价上浮一个较高比例进行征地,反正一个态度,宁可多花些钱也要尽可能地少留尾巴。至于部分精明的人,非要参照工程完工后的预期地价进行补偿,苏望和龙玉珍可万万不敢答应。要是这个口子一开,大家跟着而来,再多的钱也填不满这个窟窿。
苏望和龙玉珍沟通后决定采取几个办法,首先是协商,在严守底线的前提下适当提高补偿条件;其次就是优先选择经过集体自留地、荒山野岭的路线。不过十几公里的环城路工程经过近四年的勘察,线路方案非常成熟,给榆湾区『政府』选择的余地也多;第三,公开所有的补偿方案,做到公开透明,谁家补偿高是为,谁家补偿低又是为,全部写得清清楚楚,区『政府』除了在『政府』大院门口公示牌上张贴之外,还花费不少包了《朗州日报》十来期的几个版面进行刊登;在此之外,如果还有人纠缠不清,区『政府』就走法律途径,直接向法院申诉,请求法院以现行法律为依据进行裁定。对方输理,区『政府』就请求法院按照裁定执行;输理,区『政府』再进行沟通协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