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匡政之路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曾鄫
第二百六十四章初见罗老
苏望三人赶着要去空军总医院是因为要去探望罗老。
此时的罗老已经是国内还健在的为数不多的开国元勋之一,尽管现在完全处于隐退状态,但是对于国内政坛的影响却难以估量。罗老在几位元老中身体算是最好的,每周都要去西山爬两次山,登高望远,散步散心外加锻炼身体。
罗老前些日子去西山爬山散步时却发生了意外。他当时一时兴致所至,不顾工作人员的劝阻,走了一条小路,结果脚步一滑,摔了一跤,尽管有警卫人员及时扶住了他,避免了更大的事故,可罗老还是结结实实地坐了一个屁股蹲。
八十多岁的老人,身子骨肯定不比年轻人,罗老当时就全身动弹不得,把身边的秘、警卫人员和陪护人员们吓得差点心脏病发作。七手八脚把罗老抬担架,抬到山下住所,而紧急召来的十几名中央保健医生一番会诊后确定是尾椎破裂。[]匡政之路264
尽管罗老休息了两三个小时后只是下半身还有些行动不便,但是这事已经惊动了整个中央,元老们或打电话或派遣子女前来探问情况,一号首长和政治局常委大佬们也或打电话或派秘过来询问病情,表示慰问。
几央保健医生和专家教授们再三检查会诊后得出结论,病情其实并不严重,动两次小手术再好好调养一下就行了。只是罗老年纪大了,这调养时间就不好说了。原本按照中央办公厅的意见,直接在罗老的住所进行治疗和调养,不管什么仪器设备,统统调过来安装。可这一意见被罗老否决了,他气呼呼地说道:“我好好的一个院子被你们折腾成了了医院,以后我还怎么住?再说了,治病医院,留在家里治算什么回事?留着口气等送终啊?”
听到这话,就连一号首长都不敢劝这位脾气倔犟的老人留在住所治疗。中央办公厅和专家教授团稍一商量,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在骨科很有造诣、设备和环境也非常不错的空军总医院。
苏望到首都时,罗老刚好搬进空军总医院特护病房区。于情于理,苏望都要去看望罗老,但苏望自己也知道,这只是表明一个态度而已。人家开国元勋,仅存的几大元老之一,削尖脑袋想去探望的人不知多少,自己虽然身份特殊,可是要排进这个队伍里去,不知要排到多少号去了,估计等罗老出院了都还没轮到自己。
谁知道昨天下午接到通知,说罗老很想见见苏望,让他和俞庭安、罗小六两个小辈一起今天中午十二点半去空军总医院。
车子开进空军总医院门口的广场,苏望觉得诧异。首都各大医院门口哪家不是人山人海,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总是挤满了医院门口的广场或空地,在这里期盼着医院的专家医生能医治好自己的顽疾。
罗了一眼窗外,答言道:“爷爷住进来后,来看望的领导人不少,今天午是顾老总来,应该是医院方面清场,把门口这些患者都转移到其它地方去了。”
“哦,这样。”苏望点了点头。这几年他也知道了一些辛秘,国务院总理顾国辉跟罗老、俞枢平关系密切。在解放初,俞枢平曾经是罗老的“经济顾问”,而刚刚大学毕业的顾国辉是罗老在经济建设方面的干将之一。后来因为成绩卓著,被罗老推荐去了中央部委任职。期间起起伏伏,罗老和俞枢平一直在后面对顾国辉鼎力支持,加他本人的能力、品行以及做出的政绩,顾国辉逐渐成为中央领导层熟知的搞经济建设的能吏干将。改革开放后,顾国辉便被委以重任,先在计委任副主任,后来又去了沪江主政,积累了丰富的中央和地方施政经验后进入到国务院,最后成为国务院“掌门人”。
按道理说,顾国辉应该一早就来看望对他有知遇提拔之恩的罗老,但是有些规则你不得不遵守。你先去探望罗老,排名在前面的一号首长怎么办?其他元老怎么办?这里也是要讲排资论辈的。毕竟顾国辉不比苏望,可以照私人身份“插队”,灵活安排。
车子在有武警站岗的空军总医院大门前等了一会,看到一行车子缓缓驶了出来,随即驶三环消失了。很快,原本肃静的广场开始人多起来,很多患者和家属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又坐在广场的某一树荫下,开始等待遥遥无期的专家门诊号。
得到允许后,车子驶进大门,在院子七拐八拐,很快来到大院深处的一栋六层高的小楼前。在远处的停车场可以看到楼前有军人站岗,到处可见穿着便服的男子在警惕地看着每一位经过附近的行人。
苏望三人提交了证件,一位军官给楼打了一个电话,过了一会,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下来了。他带着黑框眼镜,穿着一件很普通的白衬衣。
看到来人,俞庭安和罗小六连忙打招呼道:“秦叔,你好!”
苏望听俞庭安和罗小六介绍过,这位叫秦化雨,是罗老的秘,跟了罗老差不多有二十来年了,明面的职务是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享受副部级待遇。但是苏望也知道,这位秦化雨不容小视,他几乎已经融入罗家,成为其中一分子,不管是罗老的子女还是孙辈,都要以家人辈分称呼一声。
“这位就是苏望。”秦化雨跟俞庭安和罗小六招呼一声后转向苏望道,看到他手里的花,眼睛不由一亮。
“秦副主任你好,我就是苏望。”苏望连忙前跟秦化雨打招呼握手。
秦化雨引着三人往里走,并提示道:“罗老下午一点要睡午觉,所以你们只有半个小时。对了,俞老也在里面,他老人家是午跟顾总理一起来的。”
坐着电梯来到五楼,一出电梯感觉这里非常安静,不管是偶尔走动的护士医生,还是在岗位执勤的便衣警卫和军官,好像都屏住了呼吸,大气不敢出。
来到一处病房前,门口站在两位便衣警卫,看到打头的秦化雨,连忙稍微让了让。秦化雨敲了敲门,等了几秒钟便推开门进去了。在里面说了两句话又退了出来,半推着门示意苏望三人进去。[]匡政之路264
苏望一进门便看到正中间是一张大床,面半靠着一位老人,他有一头短银发,脸有点点的老人斑,深深的皱纹布满了整张脸,眼睛不大,里面有着老人特有的浑浊,鼻子、嘴巴也很普通。如果不是这个特殊的环境,他几乎跟医院门口求医的普通老人没有什么区别。
看到苏望三人推门进来,正在跟坐在床边谈话的俞枢平谈话的老人转过头,两道凌厉的目光随即投到苏望的身,几乎要把他全身下看透了。而一向很飞扬的俞庭安、罗小六这时变成了见了猫的老鼠,站在那里恭恭敬敬地招呼道:“罗爷爷好!”“爷爷好!”
苏望迎着那两道目光,微微弯了弯腰,恭敬地招呼道:“罗老好!这是我带来的花,不知你喜不喜欢?”说完把特意准备,几经检查的一束花递了过去。
罗老看了一眼,随即眼睛一亮,声音都有点颤抖道:“这是荷花,这,这很像我家乡里星子花。”这束花中间有六枝粉红的荷花,周围是不知名的如星星般的野花。
“罗老你说对了,这是从钩月湖摘下来的荷花,这是七娘山的野山花,我也不知道叫星子花。”苏望连忙答道。钩月湖、七娘山,那是罗老的家乡,昨天下午在接到通知后,苏望连忙打电话给杨明和,让他立即派人到罗老的家乡-戊子县与莲山区交界的钩月湖乡,采下十朵荷花和一大把野山花,再连夜送到潭州,交给荆南长青实业有限公司潭州分公司的负责人。苏望再以“少东家”的身份指示这位负责人请市里最好的花卉师收拾好,派专人坐最早一班飞机赶到首都,交到苏望手里。
罗老抱着这束花,闭着眼睛在花丛中深吸着气,半晌才睁开眼睛,道:“是这个味,闻到这个味道,我就想起当年在钩月湖抓鱼采莲子,到七娘山抓兔子采野菜。化雨,化雨。”
罗老大声地叫道,秦化雨闻声走了进来,“首长,有什么事吗?”
“化雨,赶紧给我找个花瓶,把这些花插,就放到我的枕头边。”
一阵忙乱后,这些花插在秦化雨不知从哪里找来的一个大花瓶里,摆在离罗老最近的床头桌前,还被细心地灌了些水。罗老看着近在眼前的花,忍不住伸出手去摸了又摸。
看到罗老这个模样,还有老师俞枢平在旁边露出欣慰的神情,朝自己微微点了点头。苏望知道自己玩的这个小花样得逞了,看来这段时间可以让杨明和派人多跑几趟戊子县,这样对他也有好处。
“苏望,坐,坐到这里来。”罗老恢复了常态,挥着手道。苏望知趣地搬着凳子来到床头,挨着床边坐了下来。
“自从你成了老俞的弟子,我是见天地听到他在我耳边唠叨你,都成了他的宝贝疙瘩。后来小董、中令也在我耳边提起你,所以我一直想见见你,不错不错。对了,今天这束花花费不小。”
“罗老,这都是小事,车费机票钱我都还出得起。”苏望恭敬地答道。
“你无所谓,我也无所谓,反正老俞说你前些年已经给家里挣下不菲的产业,这些钱对你来说算不得什么了。”罗老哈哈大笑道。
笑了一阵,他意味深长地看着苏望道:“古语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gd党人并不反对个人通过合法途径为家人谋福利。其实从本质而言,从乡长到国务院总理,都只是一份工作而已。既然是工作,当然先要养家糊口才行。不过现在很多人都把事情搞反了。”
这些话题苏望可不敢接腔,只是默默地听着罗老在那里说着。
“苏望,今天看到你我很高兴,你能给我带来家乡的花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让我看到你对人心的把握。打向敌人的糖衣炮弹不一定非要是金钱和美女,任何人都有柔弱的一面。你能从细节着想,让我很欣慰,也看得出,你的敌人日子都不好过。哈哈!”罗老又仰首大笑起来。
随即罗老详细询问起苏望在麻水镇、渠江县施政的很多细节。苏望也讲得很详细,按照时间顺序一一讲解起来。很快半个小时过去十来分钟了,秦化雨忍不住插言道:“首长,你该午休了。”
罗老眼睛一瞪,不在意地说道:“我现在就躺在床,什么时候都可以睡,这午睡早点一点晚睡一点有什么关系?”
秦化雨却很固执地说道:“首长,如果时间过长,会打乱你的作息时间,从而会影响到你的身体。”
最后俞枢平出来打圆场道:“罗老没听完估计也睡不着,这样,苏望长话短说,再多加半个小时。”
罗老还是很给俞枢平面子的,点头道:“那就半个小时。”然后不耐烦地挥手道:“好了,小秦你先出去,半个小时后再来啰嗦我。”[]匡政之路264
秦化雨笑了笑,便离开了。
听完苏望的解说后,罗老默然了一会才开口道:“现在很多同志都忘记我们搞经济建设的初衷。他们把经济建设当成级的指标,晋升的基础,装点门面的政绩。你还能记住经济建设的本质,我很高兴。”
待到苏望要告辞时,罗老坐在床跟苏望握手,还拍了拍他的手背道:“苏望,你们年轻人是早点钟的太阳,这个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苏望愣了一下,随即答道:“谢谢罗老的勉励!”
 





匡政之路 第二百六十五章 化缘开始(四)
苏望坐在下铺上,看着窗外的平原、房屋在飞快地闪过,似乎在聚精会神地欣赏着这北方的风景,心里却早就神游天外,回味着首都化缘的得失。op/
在崔敬仁、殷定山等“狐朋狗友”的帮助下,苏望顺利地让渠江县进入到2000年国家乡镇公路建设重点县名册,分到了六千五百万、分三年拨付的经费。有了这笔经费,渠江县交通建设至少轻松了一半。这个时候苏望不得不承认老师俞枢平的“卓识远见”,当初读研时就批准他去结交这些x三代。不得不说,在首都这个地头上,这些人着实有些人脉和手段。乡镇公路重点建设名册一般情况下需要市、省层层审批,最后推荐到国务院,再由相关部委根据“实际情况”选定一定名额。而这些人听到俞庭安、罗小六的“召唤”,都很仗义地纷纷出手。
也不知道这帮人使出了什么手段,几天下来苏望居然得到了一个承诺,渠江县已经内定为那份名册的一员。虽然这不是白纸黑字的文件,那得等到下半年交通部等部委经过“研究决定”后才能正式公布名单。但是苏望相信了这一承诺,毕竟这些人有时候口花花,可也知道事情的轻重,这种正事没人敢跟苏望、俞庭安、罗小六开玩笑。这些人到底还是要继续混这个圈子的,这面子也是相当重要的,可不敢随便『乱』丢。
苏望又请俞枢平出面,请社科院、研究中心卖了大情面,列了一个“扶助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项目”,从财政部账户里“化出”一千一百万元来。要知道这笔专项教育基金款今年还没花完,不知多少重点院校眼红红地盯着,谁知道被一个不知名的小县给硬抠出一块去。一时跌破了一地的“高度眼镜片”。不仅如此,社科院、研究中心还跟渠江县『政府』教育局结成了“对口单位”。两个正部级单位,一个正科级单位,这关系让人看得很是蛋痛。不过知道内情的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借口而已。目的就是方便社科院、研究中心把挂在它们名下的专项教育基金拨一部分给渠江县做教育经费而已。当然社科院、研究中心当家人也不心疼,反正那笔钱他们看得见却又吃不着,还不如做个“顺手人情”。就算有问题也不管他们的事,自然有财政部和审计署这两个能把一般地方领导吓出『尿』来的部门去监管和审计。不过这个顺手人情也是有期限的,三年。
苏望拔拉拔拉心里的小算盘,不由赞叹道。自己老师的这张老脸还是很值点钱的。不过苏望也是付出代价的,这几天被俞枢平细细“面试”一番,交上的博士作业也被仔细检查了一番,然后被好好教育了一番,最后做出保证。争取在年底交出一份满意的“论文”,作为博士毕业作业。本书首发[]无弹窗阅读[]匡政之路265
苏望算了一下从市、省、部委化缘所得的款项,开始盘算起来该怎么花这笔“巨款”。虽然有些款项还远水解不了近渴,但是未来两三年总有了来钱的地方。就目前而言,苏望的预算里还有些亏空,因此他对即将进行的沪江、东越之行充满了期望。
到这个时候,苏望越来越理解杨明和当初知道自己成为俞枢平关门弟子后说的那酸滴滴的话,“苏望啊。你算是傍上大树了。以后是走遍华夏都不怕了。”别的不说,能像自己这么化缘的,全国近三千个县长还真没有几个。
“哒哒”,短暂的敲门声响起,停了几秒钟,软卧包厢的门被打开了。范海阳端着两个盒饭走了进来,恭敬地说道:“苏县长。饭打来了。”
“吃饭了,海阳。你这么一说我还真的非常饿了。”苏望站了起来,一边接过盒饭,一边笑着招呼范海阳坐下。
看到苏望的心情非常不错,范海阳也凑趣地说了几句,然后两人呼呼地吃起饭来。首都一行,让范海阳心如惊涛骇浪。他早就听说自己这位“主公”背景非凡,但是没想到居然这么深厚。
在潭州虽然让范海阳有点诧异,但是还没到大吃一惊的地步。毕竟朗他早就知道苏望跟前常务副省长罗中令、甚至前省委书记董怀安都关系匪浅。虽然这两位都高升去他地,但是肯定留下了人脉在省里。
可是到了首都,范海阳发现苏望有点让人看不懂了。虽然苏望很多事情没有让范海阳没有跟着,但是大致的行踪还是清楚的。无非是请几个朋友吃吃饭,去老师那里接受“垂训”,然后只是托人递上去两份以渠江县『政府』名义打的报告,连相关部委的大门都没去『摸』,几笔“巨款”就算到手了。
认识到苏望那高深莫测的背景后,范海阳心里不由激动起来,对自己的未来也更充满期待。这位苏县长今年可才二十七岁,比自己还要小一岁,虽然不敢说自己的这位领导未来能到什么地位,但是范海阳清楚,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自己这辈子的仕途都不用担心了。
在这种心情下,范海阳心底对苏望不由又多了一份敬畏。
苏望和范海阳坐的这间软卧包厢一直到清宁站才上来两个人,把包厢剩余的两个上铺给补满了。
上来的两个人看上去也是跟苏望、范海阳差不多,昂首挺胸走在前面的中年男子是领导,跟着后面拎着包、拖着行李的年轻人是秘书。不过此时苏望躺在那里看书,范海阳趴在餐桌上写东西,上来的两人一时没有看出他们的身份和关系来。
等年轻人放好行李,一直站着那里的中年男子皱了皱眉头,然后不经意地给年轻人使了眼『色』。
年轻人扫了苏望、范海阳一眼,然后笑呵呵地对范海阳道:“朋友,是到沪江去的吧?”
范海阳闻声抬起头,点了点头。
“我叫陈启才,是北海市招商局的办事员,这位是我们招商局的赵伟赵局长。请问朋友你贵姓?是哪个单位的?”年轻人继续问道。
现在是九十年代了,软卧不用非到一定行政级别才能买的到,只要肯花钱,有一定关系谁都拿的到。不过陈启才观察过苏望、范海阳两人,还是能微微嗅到只有体制之中才能有的那种味道。
“我姓范。是荆南省渠江县『政府』的。”范海阳简短地答道,他刚才瞄了一眼,看到苏望只是看了一眼两人。然后继续半躺在那里,连拿书姿势动都没动。
那位赵伟局长眼睛闪过一丝轻蔑之『色』,不过脸上却不动声『色』,继续保持着淡淡笑容。陈启才却笑容更浓了。不仅凑了过去,还一屁股坐在了范海阳的旁边。
“范同志,是这样的。我们赵局长受北海市委市『政府』重托,前往沪江市洽谈招商引资的事情。由于比较匆忙,只买到上铺。我倒没什么。只是我们赵局长身体不大好,爬上爬下地实在不方便,能否请你给换换,让我们赵局长睡下铺。”本书首发[]无弹窗阅读[]匡政之路265
范海阳犹豫了一下,眼睛看了一眼苏望。陈启才以为范海阳动心了,连忙补充道:“范同志,你放心,不会让你吃亏的。我们只换位置不换票。而且这差价我们也会补给你的。”
赵伟却看出一点名堂来了,看着苏望,笑呵呵地说道:“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了,还请两位年轻同志多多谅解一下。”
苏望这时放下书,坐了起来道:“赵局长比我们年纪大。海阳,你就发扬一下风格。”
范海阳脸上的犹豫之『色』一扫而空。站起来爽朗地说道:“好的,赵局长你请。”说罢把放在卧铺上的公文包挪到上铺去了。
陈启才这才明白过来。敢情这两人也跟自己这边一样,都是领导配秘书,只是对面这人这么年轻,难道也是领导?恐怕是那个什么渠江县『政府』某个职能局的局长,不过这也不大可能吧。虽然明文规定只有厅级以上领导才能配秘书,但是处级干部换个名目配个秘书已经成了默认的规矩,但是你一个科级干部配个秘书就太搞笑了吧。难道是跟班?
就在陈启才胡思『乱』想地猜测时,赵伟笑呵呵地顺势在苏望旁边坐下了。
“请问这位同志贵姓,在哪里工作?”
“我姓苏,也在渠江县『政府』上班。”
“哦,不知苏同志在县『政府』哪个部门上班?”
苏望迟疑了一下,继续答道:“我负责县『政府』工作。”
坐在对面正倾听的陈启才一时没明白过来,不由轻轻地嗤笑了一声,负责县『政府』工作,你以为你是县长啊。
赵伟却不由一怔,他是明白了,不过想的还是有点差距,有可能是他心底不愿意去相信。“苏同志,真是没想到,你这么年轻就能成为一位副县长,真是年轻有为。”
这时范海阳却被陈启才的嗤笑和赵伟的话给惹恼了,毫不客气地接言道:“我们苏县长是渠江县委副书记兼县长。”
陈启才不由微张着嘴巴,半天也合不上。赵伟只是愣了一下,随即呵呵大笑道:“苏县长,不好意思啊,实在是你太年轻,年轻到我不敢相信啊。”
苏望听着这带有恭维的抱歉话,淡淡笑道:“赵局长客气了,说实话,有时候我自己也不敢相信。”
说罢两人同时笑了起来。
经过一番『插』曲,苏望跟赵伟算是认识起来,两人很快便熟络地聊了起来。
原来赵伟只是北海市招商局负责面向沪江、东越、吴江等地区招商引资的副局长,此行就是去沪江市参加一个长三角地区经贸会,为北海市寻找合适的投资商。
现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就是搞经济建设,而招商引资是搞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就连朗州市不少县区也设有招商局。不过在苏望看来,在目前的这种环境和经济条件下,像朗州市这样的中西部内陆地区大搞招商引资就有点扯蛋了。所以苏望一直没有跟随朗州市其它县区的『潮』流,在县『政府』设立什么招商局。按照苏望的想法,只有像岭东省这样有一定工业基础才能真正的招商引资。至于朗州市这样的地区,还是先深挖自己的潜力,一边发展经济,一边栽好梧桐树,等到时机成熟时再去引进金凤凰吧。
不管赵伟如何套话,苏望都轻轻地避了过去,一点底细都没有漏出来。赵伟看实在没辙了,便转移了话题。开始谈起北海市的经济建设,当然也少不了自己招商引资工作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这个话题引起了苏望的兴趣,时不时地应和一句。这更增添了赵伟的兴致。
一个个上千万的投资项目在赵伟随口而出,在他嘴里,你一个仅仅百万的项目想去北海投资,他都懒得搭理你。赵伟局长一时化为浑身散发金光的财神。那些个商人哭着喊着要跟他攀上关系,为的就是要在北海获得立足之地。而北海市也正是在赵伟这样的努力下,gdp是一年接着一年翻着跟斗往上涨。
1...142143144145146...2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