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政之路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曾鄫
渠江县瓷器厂,这个拥有四百多工人,曾经在荆南省名动一时,制造出渠江红的厂子现在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听说今年已经有三个月发不出工资来了。
这个企业看上去比其它厂更严重,但苏望敏锐地发现,其实这个厂大有搞头,如果搞好了,应该可以成为渠江县明星企业和利税大户。只是怎么改革,怎么运作,还需要细细考虑。
县水泥厂,这个厂令苏望有点头痛。首先它产能和规模都有,设备也都是八十年代置办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问题是这个厂在离渠阳镇十几公里的郊外,交o通更加不方便。随着各地民营国营水泥厂遍地开花,这家厂开始难以招架了。要不是渠江县里出台了强硬的地方保护政策,变相地禁止外县的水泥进入渠江县,说不定现在比渠江瓷器厂更艰难。
苏望的初步想法是让其被郎州市的利税大户,郎州市三环建材公司收购。三环建材公司原本是业成县水泥厂,是九十年初郎州地区国企改革最成功的范例,89年开始改革,91年成立三环水泥公司,迅速成为郎州地区明星企业,92年产值、利税翻了三番,94年经过一系列改造和兼并,成为郎州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改名为三环建材集团公司,97年捡了醉乡酒业不要的沪江交o易所上市指标,98年通过审查正式上市,成为郎州市第一家上市公司。
而一手将三环建材公司扶植起来的正是当时任业成县县长的詹利和,这是他当年的得意之作,也是他能够迅速升职的关键之一。后来他调任到地区,可一直在关注着三环公司的发展,而接他手的继续扶植三环公司的正是当时接任业成县常务副县长的马子明。也正因为马子明在九十年代初让三环公司突飞猛进,才使得他能够“跳级”调任招郁县县长,成为当时郎州地区的政治明星。
苏望盘算了一下三环建材公司收购渠江县水泥厂的利弊。现在三环公司已经上市,正在进一步迅猛扩大和发展。虽然水泥已经不是它的主营项目,但依然是它的基础。如果渠江县水泥厂被收购,就能够从母公司获得技术、市场运作和资金支持,加上原本的底蕴,完全可以覆盖渠江、舞阳、郎溪等郎州市南部县以及接壤的黔中、桂平两省的部分县,为三环建材公司一统荆南省西部水泥市场和走出荆南省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既然对三环公司有这么大的好处,相信渠江县水泥厂能够卖出个好价钱。现在三环公司花的是股民的钱,不差这点小钱。而渠江县即可以甩掉一个包袱,还可以获得一个能够缴纳可观利税的优质企业。因为就算渠江县水泥厂被三环公司收购了,可你总还在渠江县境内吧,总得按章纳税吧。
几个工厂企业的资料翻阅而过,苏望开始关注起渠江各乡镇的经济情况。苏望有一个思路,这乡镇经济建设必须以点带面,各具特色。苏望想了想,拿出一张渠江县地图,将其分成了两部分,西部以渠阳镇为中心,东部以富江镇为中心,然后以这两个中心为火车头和纽带,带动各自区域里的经济建设。只是各乡镇该重点和优先发展什么,苏望必须实地考察一番后才心里有底。
不过苏望对以富江镇为中心的东部区域比较熟悉,初步拟定了yao材种植、水果种植为特色的经济。yao材种植可以进一步促进富江镇的yao材加工厂的发展,从而带动各乡镇的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而水果种植还是集中在乌头杨梅、砂糖柑以及其它两种水果。其它乡镇的乌头杨梅和砂糖柑虽然品质上远不如富江镇的,可做罐头和榨果汁却绰绰有余。富江镇种植联合公司还正在愁罐头和果汁厂一开工,光富江镇一地的产量远远供应不上来。[]匡政之路209
按照苏望的初步设想,富江镇种植联合公司将推出四个拳头产品,乌头杨梅、砂糖柑、乌头杨梅罐头和砂糖柑果汁。一旦发展起来,对带动渠江县东部乡镇的经济有着不可预估的作用。
 
匡政之路 第二百一十章 新职位新责任(二)
第二百一十章新职位新责任二
苏望看了大约两个小时,觉得有点累了,便站在窗户便俯瞰县大院。郎州市各县大院都差不多,县委县政f各处一地,分别占据一两栋办公楼。渠江县大院和义陵县大院布局差不多,只是楼房和绿化等有所不同。
苏望兼任常务副县长后,按规矩除了县委大楼一处办公室外,在县政f大楼也多了一处办公室。苏望的确不想这么lng费,只保留一处办公室就行了,反正县委大楼和县政f大楼对着,喊一嗓子估计对面都能响应。可是略一想还是算了,任由县委办和县政f办安排。
为什么?因为在县委和县政f都任职,但是只有一处办公室的只有县长傅刚一人。如果苏望只保留一处办公室,那么傅刚会怎么想?别人会怎么想?所以苏望只好享受着两件办公室的超标待遇。
不过他这段时间精力都放在县政f这边,所以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县政f办公楼的办公室里。[]匡政之路210
苏望眺望了一下远处,做了做颈部、腰部运动,缓解了疲劳,这时办公室n响了,范海阳进来了,手里拿着一叠报纸。
“苏记,今天邮政局那边出了点问题,所以报纸现在才到。”
苏望点点头,示意范海阳把报纸放下。他习惯一班就先快速浏览一下《红旗日报》和《荆南日报》,今天早没看到报纸,还很是不习惯。
范海阳张罗着给苏望换新茶,收拾烟灰缸,整理略显零的资料文件,苏望则拿起一份当天的《红旗日报》在座位起来。
在第二版一个角落里刊登了一条消息,“中央决定免去贾仲夏黔中省省委委员、常委、记等职,另行安排;任命范其虎为黔中省省委委员、常委、记,任命常乐民为黔中省省委委员、常委、副记,提名副省长、代省长。”
这是正式公布的消息,在前天苏望就接到罗中令电话,黔中省的事大局已定,接近尾声了。常乐民根据中央的政策和指示,向省政f和省委汇报了一声,光明正大地向黔中省各在建和已建的重大项目派驻了审计组。大家都不以为然,以为又是一次走过场。
谁知常乐民组织了精兵强将暗中盯死了尚龙公司,于是很快,审计组审计出好几项违法违规项目和企业,尤其是尚龙公司最为重大,牵涉侵吞、挪用用地补偿款七百六十余万,联手贪污、挪用龙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工程款五百九十万,还有其它违法行为,涉及资金六百五十万,总金额高达两千万。
案件一爆出,不仅震惊了黔中省委省政f,也震惊了中央。于是中纪委、国务院监察部、公安部、审计总署等部n组成联合调查组,迅速进驻黔中省,接手这起大案。
尚龙公司的法人和老板叫汪好古,原本是金筑市郊区的,不知怎么地就迅速发了起来,成为拥有亿资产的大老板。汪好古看去很嚣张,但是心理素质一般,很快被联合调查组的审讯专家给突破了心理防线,一下子全交待了,结果扯出一起惊天大案。
尚龙公司侵吞贪污和挪用的两千万元有四百万转了几圈进了李小昭为法人的一家皮包公司,六百万则是直接打进了贾含宇任总经理的黔中省经济开发信托公司,至案发时,已经被挥霍一空。不仅如此,李小昭和贾含宇在尚龙公司还分别持有百分之二十和百分之三十的“暗股”,并且与汪好古一起违规违法开办煤矿、金矿,获利数千万。
反正后来是涉案金额越查越大,涉案人员是越查越多,最后联合调查组把消息封锁了,关起n来继续调查。很快,李惠国被双规,金筑市市委记被双规,几位厅长、副厅长被双规,李小昭在金筑机场被逮到了,贾含宇在南鹏市准备过关进入香江市时被带了回来。
中央快刀斩麻,迅速做出了处理意见。贾仲夏被免职,调回中央继续审查,原黔中省省长范其虎接任省委记,起了关键xng作用的常乐民直接跳级,接任省长一职,钟海涛则升任省委常委、金筑市委记。
接到消息的苏望心情大好,今天看到报纸的正式消息,脸不由l出了一丝笑意。他看了一眼正在忙碌的范海阳,微笑着说道:“海阳,你县委办综合科长的任命下来了吗?”
“苏记,昨天已经下来了。”范海阳看了一眼苏望,觉得他难得今天这么高兴,就算当初被正式任命为常务副县长也没有这么开心。
“那就好。海阳,你升职了要请客吃饭,次我兼任常务副县长可是请你吃过饭的。”
“苏记,只要你不嫌弃饭菜不好吃,我随时都可以请客。”
“有人请吃饭还有什么好嫌弃的。我这人不挑,有r有辣椒,饭管够就行了。”
范海阳临机一动道:“苏记,我岳父岳母做饭菜的手艺非常好,做的渠江家常菜在我们那片都是有名的,我们夫妻俩都经常去岳父家蹭饭吃。如果苏记你方便的话,不如我晚在岳父家请你吃一顿。”
“好,只是海阳呀,你也太精了,就是请客吃饭都要算计着老丈人。”[]匡政之路210
“苏记,买菜的钱肯定是我出,只是辛苦我岳父岳母而已。”范海阳分辨解释道。
苏望不由大笑起来。范海阳听着那爽朗的笑声,觉得这事苏记这段时间笑得最开心的一次。但是他丝毫不敢忘记自己的职责,趁着空闲开口道:“苏记,现在你的工作重心移到政f这边来了,我是不是关系也转到政f办这边来?”
“不,海阳,你有这个心就好了。你还是继续待在县委办,不光是现在,就是将来,你除了日常工作之外,精力多放在县委办那边,有机会多向胡主任请教。”
范海阳看着苏望那深邃的眼神,连忙点点头道:“苏记,我记住了。”
“海阳,你做个安排,明天开始,我先到县里几家企业调研,先从县属工厂开始,再到渠江造船厂和纺织厂,接着是各乡镇,从西向东,你好生安排一下。”
“好的苏记。”看到苏望又开始准备工作了,范海阳应了一声便要离开。
“哦,海阳,中午你自己解决,我有安排了。”移驻”县政f这段时间,一般情况下,苏望和范海阳中午会一起去县大院食堂吃饭,中午在各自的办公室休息半个小时又开始继续工作。
“我知道了苏记。”
苏望继续翻阅着材料,发现他其实还有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那就是渠江县众多的中小煤矿。这些煤矿现在的情况是几家国营煤矿情况一般般,勉强维持着,可几十家i营煤矿却生意红火地不得了。
不过苏望暂时不去考虑,因为傅刚自谷地沟矿难后便接过了煤矿安全生产和整顿的工作,没有这张牌,他也不可能在这段时间里大杀四方。既然如此,那傅刚就继续发扬风格,把煤矿整顿工作进行到底,总不好半途而废。
又看了一会,苏望看了看腕的手表,时间已经到了十二点,他站了起来伸了一个长长的懒腰,觉得浑身下变得僵硬的骨头在啪啪作响。苏望把东西收拾了一下便出n,给范海阳打了声招呼便走了楼。
现在正是中午休息时间,县大院的工作人员们大部分都走出了办公楼,原本非常安静的县大院变得非常热闹。苏望向大院n口走去,一路不停地有人向他打着招呼,大部分人叫他苏记,只有少部分人叫他苏副县长。
苏望大部分时候只是微笑着点点头,因为很多人他只是见着眼熟,却不知道是那个部n,叫什么名字。至于那些还算熟络,能够叫得的,苏望都会跟他们随口说两句。就是这么短短一两句,让这些人在周围人羡慕的眼神中满脸笑容,带着那么一丝得意。
出了县大院,走在马路,认识苏望的人就少了很多。虽然他是主管宣传和意识形态的县委副记,但是从来没有发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精神,在县电视台l面的机会非常少,在十一位县常委中排在后列。所以苏望这个年轻记虽然风头正劲,可是认识庐山真面目的人不多。
没有什么人打扰,苏望一边想着问题一边赶到了陈爱国的家。
陈爱国和他爱人都是五方县人,五方县和义陵县是挨着的,跟苏望算是半个老乡了。苏望不客气地坐下来,陈爱国一边递过烟,一边笑着道:“苏记,再等两分钟,饭菜马就好。”
陈爱国的爱人往桌子端几样菜后,笑着跟苏望道:“苏记,饭菜不好,你就将就着吃几碗。”说罢便离开餐厅,去了客厅。
“老陈,有件事想麻烦你。”
“苏记,什么事?你只管说。”经过儿子委培读中人大学以及次县常委会力挺苏望兼任常务副县长之后,陈爱国自觉或不自觉地跟苏望走得比较近了。
“老陈,我想让刘宇生进县纪委常委,兼任县监察局副局长。可是我跟赵记不是很熟,所以想请你帮忙给捎个话。”
陈爱国在渠江县好歹也干了四年多组织部部长,县里的干部情况和互相之间的关系没有不知道。听到苏望这么一说,他不由微微一笑,反问一句道:“苏记,是富江镇的刘宇生同志吗?”
“是的。”陈爱国虽然与赵信的关系并不比苏望要强多少,但是他心里已经明白这位苏记的意思,连忙乐呵呵地点头道:“好,我去跟赵记说说,应该没问题。”[]匡政之路210
苏望夹了一筷子的菜,吃了一口后又缓缓说道:“老刘要是调到县里来了,我想让小蔡把富江镇纪委工作也管起来,多出来的镇党委委员我想让老杜担起来。”
这才是重点,陈爱国算是明白苏望这一环套一环的意思了。
“苏记,你放心了。你和我,老赵多少也要给点面子。”陈爱国包含深意地答道。要是赵信答应下来,苏、陈、赵三角联盟算是有了一个雏形。可是这么一个大好机会,赵信会不答应吗?陈爱国是怎么也不信的。
 
匡政之路 第二百一十一章瓷器厂的“逆袭”(一)
第二百一十一章瓷器厂的“逆袭”一
苏望花了差不多两个月时间走遍了渠江县五分之四的乡镇,余下的乡镇并不是路途太遥远或者过于偏远,苏望不愿意去,而是苏望对这些乡镇比较熟悉,心里有底,所以就不大着急了,其中包括富江镇。
这天苏望来到位于渠江县东南方向的安溪镇。其实从地理环境而言,安溪镇跟“扩大”后的富江镇紧挨着,也在国道边,位于富江镇去郎州市区的路,而且安溪镇管辖的面积在渠江县也是排在前列。按理说安溪镇的经济实力再渠江县应该也是走在前列的,可惜的是安溪镇却在渠江县排在中下游。
原因很简单,安溪镇的确在国道边,也有大片的盆地农田,可那只是安溪镇区两三个村子而已,那还算fi沃的盆地农田也只占了安溪镇总面积的三十分之一。安溪镇下辖的二十多个村,三分之二都在山区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地瘠田少。加跟其它山区乡镇不同,安溪镇除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国营煤矿,没有什么日进斗金的煤矿、金矿等之类的。
车子进了安溪镇,苏望屁股下的普桑车发出一种极度疲惫后的欣喜之,似乎这台机器也知道了这是主人这次行程的最后两站,跑完之后就可以回县城去做大保养了。这段时间,一路跋山涉水,可把这辆不擅于越野的普桑给折腾坏了,幸好这部车质量xng能还过得去,车品又大爆发,总算给熬过去了。[]匡政之路211
看到苏望走下车,安溪镇党委记罗大东、镇长李述才对视了一眼,然后赶紧迎了去。
“苏记,欢迎你到安溪镇来视察和指导工作。”
“老罗,老李,没什么视察和指导的,我就是来看看。”苏望淡淡然地说道,他跟这两位算是熟人了,都是邻居,平常有过来往,就算是在县开会也是能说几句的。
罗大东继续恭敬地向苏望介绍排在后面的镇党委委员。苏望脸保持着笑容,跟这些脸带着几丝兴奋的委员一一握手。接着走进会议室,听取安溪镇党委和镇政f的工作汇报。一路走来,一路都是这个程序,经历过二十多次这套程序的苏望一点都没有心燥气浮,很平静地听着罗大东和李述才那半真半假的汇报。
听完两人的报告,苏望果断了阻止了其他党委委员的具体工作汇报,顺着自己的思路开始提问。罗大东和李述东额头的汗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苏望调研了一路,留下的赫赫威名之一就是他的提问。苏望的提问可以说是直击要害,一针见血。往往几个问题就能把整个党委班子和政f班子问得哑口无言,ji飞狗跳。而到这个时候,苏望既不发火也不直言批评,只是淡淡地说道:“这是你们职责之内的事情,怎么都不清楚?赶紧去查清楚回来继续。”
可就是这种语气中却更让人心里发憷,乡镇党委记和乡镇长大部分都是老官油子,知道这态度不明的表现更让人捉摸不透,更让人难以招架。
不过幸好安溪镇调研排在后面,罗大东和李述才有时间从前面的“烈士”身吸取经验教训。到后来,各乡镇负责人也搞明白了,苏望关注的是跟民生、经济等等密切相关信息。而且他问的问题也非常巧妙刁钻,很容易撕开你精心编织的外衣,直指真实的核心。
一来二去,各乡镇负责人也知道了苏记消息很灵通,至少对各乡镇的真实情况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且他很敏锐,能够从你的报告里发现很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乡镇负责人知道糊nng不过去了,只好如实交待;也有的乡镇负责人则坚持到底,继续糊nng到底。苏望对于这两种态度则是不表扬不批评,只是继续自己的调研,通过自己的手段和渠道去了解该乡镇的真实情况。
罗大东和李述才在苏望来调研前关商量了两天,烟雾缭绕地差点没把自己熏成腊r,最后定下调子,还是坦白从宽。毕竟安溪镇离富江镇太近了,两地之间的不少居民有着千丝万缕的亲戚关系,说不定安溪镇的情况早就通过各种渠道传到苏望的耳朵里去了。再说了,听说苏望在安溪镇有亲戚,再怎么隐瞒都是隐瞒不过去的。
听着罗、李两人还算诚实的回答,苏望脸依然是平静如常,只是不停地在笔记速地记录着。空闲时,他抬起头看着自己对面的这两位,眼睛里的光芒让罗、李两人心里不由一紧,却看不出苏记对自己两人的汇报和回答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到了中午,苏望也了解地差不多,他拿着手里的笔记,扫了几眼后便定了下来这两天的行程,下午去附近一个村子,明天去比较偏远的三个村子。
李述才连忙出去安排,罗大东则小心翼翼地说道:“苏记,该吃中饭,我们在食堂里准备了一桌。另外还有一件事需要向苏记汇报一下,贺副县长昨天就到我们镇来调研交通工作,今天下午就要回县城去,所以中午我们想安排在一起,还请苏记指示。”
苏望不由笑了笑:“哦,老贺也在安溪,那好,大家一起吃个饭,我刚好也有些事想跟他谈谈。”
苏望知道罗大东等人的心事。两位县领导同时驾临安溪镇,安溪镇要是分开招待,无故增加负担还题,要是领导心里不舒服就麻烦了。要是一起招待也是麻烦,谁知道这两位县领导互相之间看得顺不顺眼?万一这两位领导之间有芥蒂,硬拉在一起吃饭,安溪镇就好心办了坏事。
所以罗大东先征求苏望的意见,毕竟他是县委副记兼常务副县长,比贺五华副县长要高一级,只要他定下来了,贺五华也不好说什么了。
贺五华担任副县长后分管交通等方面的工作,这位本地派的干将很有干劲,任没有几个月便抛出一份渠江县交通建设三年规划,可惜刚到县政f办公会议就被傅刚给毙了。那时程诚刚被拱下去,苏望还在富江镇隔岸观火。
不过贺五华并不气馁,而是通过一些迂回政策,先做通几个乡镇的工作,那这几个乡镇的乡村公路或连起来,或进行改造升级,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准备。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本地派部分干部对贺五华产生了意见,说他不集中精力去对抗傅刚的咄咄逼人,尽搞些“无用功”。幸好戴党生对贺五华依然保持着支持,所以没有产生太大的风波和出现什么其它的变故。
“老贺,听说你昨天就过来了。”苏望主动跟贺五华打着招呼道。[]匡政之路211
“是的苏副县长。”贺五华很是客气地答道。
苏望不由笑了,这个贺五华,心里还有气呀。等坐下来之后,苏望又转头问坐在身边的贺五华道:“老贺,你调研得怎么样?”
“还好,很有收获。”
苏望看了一眼神情如常的贺五华,又看了一眼半倾着身子,脑袋向这边侧过来的县交通局副局长尤四化,听说这家伙是傅刚安进县交通局的一颗棋子。县交通局是贺五华的自留地,他在那里当了好几年的一把手,却被傅刚借势钉进去一颗钉子,心里肯定不舒服。可是这次调研贺五华为什么把这家伙带在身边了?难道是怕他不在县城这个尤四化会在县交通局搞些小动作,又或许是想通过这家伙向傅刚表达一些东西,试图缓解与傅刚之间的关系,让这位县政f一号支持他的交通规划。也可能两种意思都有。
如果是第一种意图,贺五华应该达到目的了,如果是第二种意图,那么贺五华的想法就太一厢情愿了。
看到尤四化被李述才拉到一边喝酒说话去了,苏望低声对贺五华道:“老贺,你那份渠江县交通工作三年规划我看了,的确很不错。如果能够得以执行,渠江县的交通建设会一个台阶。”顿了一下,苏望又说道:“只是这个规划需要持之以恒去做,没有三五年是看不到什么成果的。”
贺五华的脸终于动了动,他不由深深地看了一眼苏望。他此前一直觉得这位县委副记只是运气足够好而已,就算戴党生再三告诫他,也不以为然。可是今天只是对话了几句,他就已经体会到这位苏记的锋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