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山河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此时的南京正处于风云激荡之中,汽车只是勉强才能在挤满了人的中山路上行驶,路上到处是游行请愿的人们,这些人既有来自南京各个学校的学生,也有市民,甚至还有许多公务员。
“抗战到底!”
“收复东三省!”
“打到日本去!”
诸如此类的标语以及口号,在南京的上空回荡着,人们呼喊着震耳欲聋的口号朝着一个方向走去,朝着国民政府的方向走去。
“日本人的枪弹,再一次让这个民族陷入狂热之中!”
在街道两侧那些外国侨民或者外交官员,无不是如此评价道,而对于许多英美等国的侨民来说,他们甚至想要为之欢呼——现在,中国终于卷入了战争,而且是站在他们的一方,尽管,直到现在中国政府仍然未正式宣战,但是在云南边界,中国的军队正在抵抗日军的进攻。
这个国家很快就会对日宣战,一切只是时间问题。当美英等国的侨民满怀期待的等待着中国对日宣战时,当美英等国的大使在南京打探消息,当德意等国的大使试图为中日两国间的“误会”斡旋时,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会议室中,此时,气氛却显得极为紧张。
虽说蒋介石一直反感吸烟,但是此时,在这间会议室中,却弥漫着浓浓的烟雾,似乎在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忘记了的蒋介石的忌讳,甚至就连很少吸烟的副参谋长白崇禧亦吸着烟,至于李宗仁、龙云等人更多是一根接一根的,这也难怪,现在他们正置身于火架之上——日军随时有可能会对广西、云南发起进攻。
六年前抗战军兴时,他们之所以可以毫无顾忌的出兵,除去民族自尊心与大局使然之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战争远离他们的地盘,而现在,战争却就在他们地盘上打响了,而且随时都可能扩大化。现在,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甚至能够理解宋哲元当初为何不派兵阻挡日本人,反倒派兵阻挡中央军北上了,现在的二十九军在什么地方?
他宋哲元又在什么地方?至于张自忠……吸着烟的龙云朝着张自忠看去,现在他顶着第十一集团军司令的名,可第十一集团军所属的三个军却都是中央军嫡系,至于当年的二十九军,在数次整编中早不知道化到了什么地方去了。
若是中央军进了云南……龙云的心里犯着嘀咕,他甚至后悔当初自己没能顶住压力,同意中央进入云南收回第三殖边区了,那地方驻的是中央的部队,现在倒好,他们到底还是和日本人打起来了。
“……日军第十五师团、第31师团以及第33师团一部正在向曼德勒一带集团,中南日军亦有所动作……”
在参谋长的讲解着目前的态势时,在几个小时前,刚刚乘机抵达南京的他,只是半闭着眼睛,一副心神安在的样子,而他的这副样子,则一丝不落的落在阎锡山的眼中,在民31年的中国,勉强只剩下了四个地方实力派,广西的李白、云南的龙云,再就是山西的阎锡山,而这些人中实力最为雄厚,也是资历最浅的管明棠,掌握着四省三市的军政大权,辖区人口近万万之多,而更为重要的是,四省三市的工业数倍于中央,其财力亦数倍于中央,齐备的工业、充足的财力使得他手下拥有一只装备远比中央军更为精良的军队。
在这些人中,也就是数他对当前的局势毫不担心,原因很简单,他根本就不担心日本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日作战对他来说,只有好处,而没有一丝坏处——能够趁机扩大地盘。
“若是管哲勤收复了东四省……”
心里犯起这样的嘀咕,阎锡山的视线不时的在管明棠和蒋介石两人的身上转着,若是东四省也变成了管明棠的地盘,那到时候,瞧着正襟而坐的委员长,阎锡山反倒是好奇起来,好奇到时候,他该如何收场的,收复东四省的名,加之华北与东四省的工业经济合流,这中央……
“哲勤,你的什么想法!”
突然,蒋介石的直接点名,让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投向了管明棠,事实上,从管明棠抵达南京之后,所有人都在关注着他,毕竟,就其军力而言,华北的军力绝不逊于中央,甚至在装备上更有着中央无法比拟的优势。
“想法……”
将烟蒂按灭于烟灰缸中,站起身,管明棠看着其它人,一开始是何应钦在那里介绍形势,然后又是龙云、李宗仁在那里表着种种困难。
“确实,如李长官、龙长官所说,我军于西南决战第一,需克服山丘雨林之自然困难,第二,大军集结西南,物资转运亦为困难……”
先是肯定了李、龙两人的看法,接着管明棠又把热带作战需要面对的种种自然困难一一加以说明,在他说话时,李、龙等人无不是纷纷点头赞同。
“届时,我军所面临之敌,日军反倒是其次,诸如疟疾、痢疾、霍乱、流感等疾病都将成为我军之大敌,可以说,热带作战之最大敌人当属恶劣之自然环境,且我军亦未接受热带作战训练,更无雨林作战之经验,军官亦无热带作战之学识,可谓是困难重重,稍有不慎,即有可能导致我军之惨败!”
就在众人于心底猜测着管明棠的用意时,突然却听到他又把话声微微一扬。
“亦正因如此,我军困难,日军更为困难,山丘雨林之环境,限制了日军火力发扬,反观更有利于我军之火力,相较日军,我军炮少、自动枪多,而雨林环境,迫击炮较山野炮更为便利,冲锋枪较步枪更为强大,如我军谨慎应对,想来于南洋实施作战,反更有利于我国,再则……”
在他人的惊讶中,管明棠又把胸膛微微一挺。
“再则,以未来战争之需要看,我国即需要南洋作为我国之南大门,又需南洋诸多丰富之资源,且南洋侨民众多,战争维护华侨之利益,亦需国家介入,因此,从各方面来看,我国不仅应于南洋对日军发起进攻,更应制定相应的计划,比如,现在我国应与同盟国协商南洋作战问题,即亚洲战区司令一职!”
亚洲战区司令,在提出这个建议时的,管明棠的唇角微微一扬,在另一个时空中,中国别说亚洲战区甚至就连中国战区亦受到那个“最好的四星营长”粗暴干涉,在这个时空中,这无疑是不能接受的。
亚洲战区司令!
在众人为管明棠的建议而惊讶时,管明棠却又继续说道。
“现在,我们需要考虑的不仅仅只是战争的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到战后的问题,毫无疑问的一点是,现在,这场世界大战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格局,而我国如何利用这次战争,谋求我国战后的地位?如何树立我国的亚洲主导地位,这些都是需要加以考虑的,如我国现在不加以布局,那么,将来吃亏的势必是我们……”
在随后近半个小时中,管明棠一一道出了他的想法,而所有人这时都明白了他的想法——仗是要打的,但问题却不是怎么打,而是在打仗的同时,如何确保中国的利益。
“哲勤,那么以你看来,这场仗应该如何打?”
面对委员长的问题,管明棠走到墙边,站在那张大辐的亚洲地图边,他将手中的指挥棒朝着缅甸的位置一点。
“我认为,我军应当首先集中优势兵力,进攻缅甸日军,从而重开中缅铁路,我军可搭乘火车前往仰光,于仰光接收美援装备,在缅甸进行热带训练后,再进攻泰国、马亚以及整个东南亚,由此缅甸即可成为我军解放东南亚的大本营!”
“管长官,你别忘了,当初饭田可是骑着白马去的仰光,他那相“博莫乔”一到缅甸,那些缅甸土著可都是激动的流出泪!咱们到了缅甸,别一不当紧,被缅甸人当成了想帮助英国人恢复殖民统治的入侵者了,再说,缅甸人本来就认为中国人和印度人一起帮着英国人垄断了缅甸经济,到时候,只怕,咱们出了力,死了人,还讨不着好了!”
龙云的反驳倒也是事实,在另一个时空中,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远征军是人尽皆知,可是他们并不知道,当时缅甸人并不欢迎中国远征军,他们反而将日军视为“解放英雄”,对其入侵相当热情,甚至不惜帮他们对付中英军队,更是引领日军进攻中国军队。
“所以,我们要感谢日本人!”
脸上带着笑容,管明棠先是把视线投向委员长,然后又投向众人。
“当初日本人是打着支持缅甸独立的名义,得到缅甸人的支持,但是现在,日本在缅甸的统治却比过去还要严厉,而在在几个月前,饭田还解散了缅甸独立军,过去以德钦党为主的缅甸人之所以与日本合作,原指望依靠和利用日本的援助获得独立。然而,日军的背叛让他们慢慢将日军也视为“侵略者”,所以,现在,正是时候,我们不仅需要打下缅甸,把那里作为我们的练兵场、前进基地,还要把那里作为一个象征,把信号传递给整个东南亚!”
话声稍微一顿,管明棠认真的说道。
“这个信号就是独立,真正的独立!”





山河血 1035.第1035章 缅北
手榴弹爆炸卷起的烟云在雨林中弥漫着,充斥着雨水的密不见日的雨林中,尸体三三两两的散落着,一个正在跃进的士兵,从喉咙里发出凄惨的叫声,人便无力的倒了下去,但是死亡并没能阻止他身后的人继续进攻。
“机枪手、机枪手!”
陈木头的眼睛变得血红,狰狞着的脸显得极为扭曲,他叫喊着机枪手,但却没有任何回应,扭头一看,身边的机枪手不知什么时候被子弹击中,子弹掀飞了半个脑壳。
所有人都死了!
全排的战士,除了几个逃兵之外,都死了!
“啊……”
叫喊着,端起机枪陈木头站起身,朝着冲锋的日军扫射着,尽管此时怒火充斥着他的内心,但是他一边打,一边变换着位置,反应极为灵敏。十几发子弹很快就打完了,他立即俯身装着弹匣。
“嗯,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战士!”
从望远镜中一直注视着战场的清木一郎少佐不禁赞叹道。
“几年不见,中国军队比过去更为出色了!”
六年前,刚刚从军校毕业的清木曾参加过“淞沪战役”,而现在的,与中国军队刚一交手,他便发现,中国军队已非昨日所能相比,现在,他所面对的不过只是一只以山民为主的中国杂牌军罢了,现在的中央军会是什么样子?
“大岛,你们应该好好的看一看,这才是军人,临危不乱,沉着应战,那怕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仍然以必死的信念坚守阵地,嗯,这才是值得尊重的敌人。”
被长官如此训斥的大岛脸色却显得很是难看,就在这时,他的耳中又传来了大队长的命令。
“你应该庆幸才是,因为你面对的是值得尊重的对手,好了,现在去成全他的武勇吧!”
从泥沼中站起身,吐口满嘴的泥土,随手丢掉打空的机枪,陈木头朝周围看去,此时,血依然不断的从沾满泥浆的军装后面渗出来。
“枪……”
他突然看到身边不远处的尸体旁有一支冲锋枪,他急忙冲了过去,端起冲锋枪就朝着冲近的日军扫射。
几下打空了子弹,此时他因为失血过多的关系,已经没有力气再转移阵地了,他只能曲跪在那里,坚守着自己的阵地,子弹打空后,在他换弹匣的时候,只觉得胸前一热,人便倒了下去。
躺在地上的陈木头试着想要站起身来,但是他的身体却没有一丝的力气。
好累……
透过茂密的树叶缝隙,看着那些许蓝天,陈木头那张沾满泥浆的脸上似乎挤出了一丝笑容,他知道,自己要死了,可即便是他死了,他依然面对着敌人。
“哭什么哭,记住了,咱们只有战死的中国军人,没有投降的孬种……”
那是三天前,连长阵亡前抓着他的领子说的话,他们没有投降,也没有逃跑……
援军!
援军在什么地方!
在密支那的专员公署内张灵甫的眉头紧锁,此时,他的脸上满是乱蓬蓬的胡须,他已经记不清楚这是第几次呼叫援军,但是直到现在,已经三天过去了,援军依然没来,反倒是日军,却是有条不紊的进攻着,他们进攻的速度并不快,但却是稳扎稳打的步步推进。
“密支那不能丢!”
现在日本人已经打到了距离密支那不过只有十数公里的地方,即便是在密支那,他都能够听到前线传来的炮声。
“再次至电龙长官,告诉他,如果三天之内,援军不到,密支那不保!”
又一次,张灵甫大吼了一声。
在吼出这么一声之后,张灵甫又一次走到了地图前,他的双眼盯着地图上的敌我态势,从地图上可看出来,用于保卫密支那的是6个保安团,对于他们的战斗力,张灵甫虽说不是信心十足,却倒也可以依靠,保安团的主力是克钦人,虽说他们的训练一般,但是战斗意志却不比他独十旅差,至于独十旅,那是他的最后的依赖。
“长官,昆明长官公署急电!”
“念!”
“……现援军正火速增援你部,令你部务必坚守五日,五日后援军必达,密支那绝不容有失,望你部发扬革命之精神,坚守密支那……”
一句简单的回复,而简单的回复之后,却是坚守五天的命令,尽管如此,张灵甫依然长松了一口气,他放下电报,只是朝着东方看去。
“好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守住这里了……”
然后又似自言自语似的说道。
“杜长官啊,现在我可全看您了……”
“嘟……”
列车轰鸣着从驶过昆明站,朝着昆明的西方驶去,一辆辆战车固定在平板列车上,在列车行驶的时候,杜聿明透过车后门,注视着平板车上“二八式战车”,第200师是第一支调往西南的机械化部队,也是第五突击军的主力。
不过与其它部队不同,第200师依如其组建时一样,依然装备着苏式的坦克,所谓的“二九式战车”不过只是t26坦克的中国型号,不过是在民28年进行了改造,苏式的90马力发动机,被换为北方动力生产的135马力风冷柴油机,装甲加厚,甚至就连同炮塔亦加大座圈,更换了新型的3人炮塔,尽管其依然保留着苏制45毫米坦克炮,但因采用新型炮弹的原因,其威力亦远大于过去。
可虽是如此,但在杜聿明看来,他更喜欢“二九式战车”,那种德制的战车威力更强大,装甲更厚,但那却不是他能选择的。
“还好,饭田的手里并没有装甲师团!”
在心里这么嘀咕着,杜聿明将视线从车外收回,而他旁边副军长郑洞国瞧着师长的样子,只是笑了笑。
“军长,瞧您,打从出了昆明,您的心思可都在战车上!”
战车,中国军人对于战车的喜好源自于夏季攻势,五年前的夏季攻势中,邯彰军正是凭借着他们那“用拖拉机零件拼凑”的战车,彻底击败了日军,由此,战车也就成为了各部队长官的最爱,尤其是对于中央军而言,近两千辆苏援战车,使得中央军编成了十个装甲师,这十个装甲师又成为十个最精锐突击军的主力,在过去的几年间,中央军一直在摸索着战车战术,而步兵部队的训练,同样强调步战协调。
“桂庭,我想的不是战车,而是……”
“军长想的是咱们第五军,怎么打这一仗!”
在旁边的参谋长****倒是替军长说了起来。
“咱们第五军过去的训练是如何在华北平原,或者说东北地区实施机械化进攻,可现在,咱们要去的地方,到处都是热带雨林,桂庭,您看一下英国人提从的军用地图……”
****指着桌上的平铺的地图,这是英国人从印度空运的军用地图,甚至都没有完成翻译,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自然乐意看到中国帮助他们收复缅甸,尽管现在中国还未对日本宣战,虽说现在外交协调依然在继续。
“从密支那,直至仰光,部队需要经过的大小河流超过上千条,其间不是水田就是山林,江南是水乡,可这地方,根本就是在水里,十几吨重的战车,在这地方,根本就玩不转,更何况……”
“现在是雨季,即便是所谓的旱季,也是三天两头下雨,河流、水田还有雨林,在缅甸这地方,根本就不适合大兵团作战!”
盯着地图,杜聿明嘴上这么说着,然后却又接着说道。
“所以,饭田的手里才没有多少战车,这也是咱们的优势,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把200师投进去,给饭田造成突然打击,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
“在于地形!”
郑洞国看着地图,他的手指摸了地图上的缅甸北部的一道道代表崇山以及雨林的山地。
“这种地形,别说是装甲部队,就是步兵师投入,都会被地形分割,更何况是装甲部队!”
“可这一仗咱们还必须要打赢,饭田手下有四个师团,咱们手里却只有一个第五军,加上龙云的,嗯,还有张灵甫的保安部队,”
“军长,我觉得张灵甫的保安部队倒是能派上用场!”
“哦?”
“是这样的,咱们对缅甸的环境、地形都不甚了解,但是张灵甫的暂编第10师里差不多六成都是克钦山民,他们更了解缅甸的地形环境,虽说战斗力一般,但若是能派上用场的话,没准也是一支奇兵!”
罗又伦的建议让杜聿明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张灵甫,嗯……
“还有龙云的,云南的气候环境和缅甸差别不大,军长,你看,咱们是不是可以……”
也许是罗又伦的建议让众人视线大阔,完全转变了最初的思绪,慢慢的一个系统的作战计划开始在众人的讨论中成形起来。
在作战计划慢慢成形的同时,杜聿明看着地图说道。
“现在饭田的主力在密支那,若是我军增援密支那的话,那也就顺了他的心思,因此,我认为,我军应该直捣黄龙!”
话声落下的同时,杜聿明的手朝着地图上一指“曼德勒”!




山河血 1036.第1036章 进攻
1942年的仰光,显得有几分萧条,在仰光的港口中,堆积如山的大米因为无法运出在雨季中霉变,当然,没有人会过问,在数百公里外的马来亚许多人正在挨饿,而大米的积压无法运出,却使得这座曾经以大米为主要出口商品的港口陷入萧条之中,在仰光城内,那些曾欢迎日军的缅甸人,不仅没有如愿以偿的获得独立,甚至不得不面对比英国人统治时更为严厉的统治——他们需要佩带太阳袖章,见了日本兵必须鞠躬,动辄就会被日军当街格杀勿论,日本兵随时可以抽他们的嘴巴子。,现在,再也没有人会提那个日本的“博莫乔”了。所有的一切,都让缅甸人意识到自己似乎干错了,似乎引狼入室了。
而那个“博莫乔”就是居住在前英国总督府内的缅甸方面军司令河边正三,不过对于河边正三来说,缅甸人的排斥,对他并没有任何影响,对于他来说,缅甸人的欢迎帮助日本占领了缅甸,现在,是日本对缅甸实施统治的时刻了。
在过去的几个月间,偶尔的河边正三还会考虑一下如何利用德钦党维持日本对缅甸的占领,至于现在,他反倒没有精力去过问德钦党人了,在缅甸方面军的司令部内,在过去的一个月间,电话、电报以及行色匆匆的参谋人员,无时不刻的不在关注着缅北的消息,在那里,聚集着三个师团的日军,这相当于缅甸方面军的一半兵力。
“阁下,中缅国境地带,是举世闻名的不毛之地。此地山脉幅员达数百公里,高峰耸立,有的高达海拔两三千米。这一带同时又是一片林海、土人罕至的瘴疠之地。行军道路除去中缅铁路之外,其它道路也大部分是险峻的羊肠小路,而且这一不毛地带是世界上雨量最多的地区,每年6-9月季节风期,连天豪雨不断。在这个季节里,天地为之一变,所有河流、溪谷,泛滥奔流,大树漂浮,道路坍坏,交通完全断绝……”
在中永太郎参谋长就缅北的地形作着讲解时,河边正三的眉头蹙着,他的心里却在思索着另一个问题——直到现在,东京还没有作出最终决定。
对中国,到底是战是和。
也正因为东京的犹豫不决,才使得第15师团在距离密支那尚有数公里时,便停止了进攻,双方数万军队,在密支那一带对峙,
“目前,中国方面,除非龙云第六十军主力已抵达密支那,以支援密支那华守军外,中国又调动驻精锐第五军增援云南,根据我军掌握的情报,第五军军司令部设于保山,目前,第五军所属之机械化200师、新编第二十二师业已到达保山一带……”
参谋长的讲解让几乎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难色,现在的日军早已不像过去,对华军充满了歧视,经历了“日华事变”的挫败之后,他们再也不会谈论什么“三个月灭亡中国”或者“一个师团可以击退华军十个师”的狂妄之言了,更何况,众所周知,第五军是华军王牌军,是华军中央军第一个机械化军团。
“……根据缅北的地形来看,我们认为开展大兵团作战敌我双方都很困难,因此,我们认为,中国军队暂时不可能对密支那展开进攻……”
“暂时是无法维持的!”
河边正三站起身,走到地图边,盯视着密支那,直到现在,尽管一个月已经过去了,他依然弄不清楚到底是谁先开了第一枪,不过尽管如此,他却知道,对于在“日支事变”中憋了一口气的皇军中下层军官而言,在遭到“华军”进攻后,他们果断的选择了反攻,正如同“日支事变”一样,在军队进攻的同时,双方都不断的向密支那前线增援。
现在一方面密支那聚集着中日双方近十万军队,而在另一方面,在南京,中日两国间正在展开一系列的外交交涉,在外交交涉未取得成果之前,东京只是不断的要求缅甸方面军保持克制,持以“不扩大方针”,甚至为了避免六年前的“日支事变”重演,东京还拒绝了向缅甸派出南方军唯一的战车第十师团。
1...435436437438439...5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