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全金属弹壳
夕色将晚,白云暗淡,暮色从他们身后的大海涌现,迅速的漫无边际然后收拢向他们面前的天涯岛。
岛屿上家家户户亮起了灯,昏黄的灯光是渔家的烟火,让黑暗中的岛屿变得温暖起来。
山路上的路灯也亮了,照亮了岛上的海草屋。
白天在岛上看的时候海草房很简陋,但夜晚在灯光笼罩下它们变得朦胧起来,从海上再去看就多了一分温馨的气质。
对岛上社员来说这些房屋确实温暖又温馨。
房屋不言,亘古以来遮挡着一次又一次的海上风雨,默默的庇佑着一代又一代的渔家子孙。
生活在岛上的王家人对这些低矮的房屋是充满感情的,他们每天出海后最渴望的就是能再看到自家海草房,看到它们就代表要回家了。
错落的海草房,崎岖的山路,高低不平的台阶,此时袅袅升起的炊烟、家家户户门口的吆喝声、随风飘荡的饭香味,这些在一起便是一个完整的村落。
不光王忆,徐横和孙征南也被这充满生活气息的情景所打动了,感叹道:“还是咱这个生产队好,房屋都是背山面海,这样住起来风景也好、心里也踏实。”
“嗯,李家庄那样房屋都在平地上,总感觉一阵飓风席卷过去就能把屋子都给推平了。”
王忆顺着他们的话题随意的笑道:“哈哈,这你们就想错了,别小看海草房,这抗风能力可强了,咱渔家的先人一开始反而害怕潮气和海雾,所以咱生产队的屋子都是从山顶往下盖的。”
“从山顶往下盖?”徐横很诧异,“我看着队里的人家是从山脚下一路往上蔓延,还以为是从山脚开始建,前面的在山脚下,这样一切方便,后面的在山上,干啥都不方便。”
王忆摇摇头:“不是这样,就是从上往下建,所以你看支书家在山脚下,他家是他复原后盖起的房子,当时他特意选了比较差的位置来盖的,以此来彰显他的觉悟。”
徐横说道:“支书家确实潮气大,我放电影的时候能感觉到。”
“今晚回去你先放电影吧,放了电影再上去吃饭,我从城里捎了卤肉,待会上去喝酒。”王忆说道。
他看见码头上站了好些人,应该是等着看电影的。
结果等快艇靠上码头,王忆一看全是队里的人,领头的是王向红。
王向红看见他们立马抽出烟袋锅敲掉烟灰说:“王老师、孙老师、徐老师,你们怎么才回来?”
“我就说没事,咱不是去多宝岛打听了吗?是城里公安同志叫他们去调查了。”大胆嚷嚷道。
“你可闭嘴吧,去城里调查就没事了?万一出事呢?”刘红梅说道。
王忆看着一张张熟悉的脸,都是队里的社员,原来不是在等着看电影,是看他们迟迟没回来感到担心呢。
他心里大为感动。
徐横和孙征南也感动,说道:“李老古说的还真对,咱这生产队有人情味,社员们之间有感情,这才是个大集体。”
“跟我们部队、我们战友一样。”
王忆挥挥手说道:“支书,没事,什么事都没有,大家回家拿板凳看电影吧,让大炮放电影。”
王向红说道:“今天不放电影了,你们一直没回来把我们担心的不行,外队来看电影的都让我给劝回去了,你们今晚好好歇歇,明天再放电影。”
王忆笑道:“也行,那散了吧,没事,都挺好的。”
大胆兴致冲冲的问:“先别散,先说说今天李家庄都发生了什么事,王老师你赶紧给说说。”
王忆无奈,只好把背包、箱子都交给孙征南,让他放回听涛居去安排大迷糊做饭。
码头上四盏灯都亮着,众人把他拉过去递给他一张凳子,然后蹲在四周手臂搁在膝盖上用手撑着下巴听他说话。
今天发生的事其实还挺多,王忆一五一十的介绍起来。
从诱捕黄小花开始,说到了偶然遇到李岩松兄弟和骗子四人组,又说通过骗子们见到公安的反应产生怀疑说到看见金饼子……
这件事挺有玄奇色彩的,不过有人产生质疑:“李老古家里挖出来的真是金饼子?不能吧?金饼子用牙一咬就能知道呀。”
“你长耳朵吃饭的还是喘气的?怎么听三不听四?”又有人批评道,“王老师都说了,找到的二十四块金饼子里有一半是金子的一半是钨金的,李老古他们一开始咬过了,咬到了金饼子,可是骗子找了块钨金的领他们去城里鉴定!”
“对,城里国家单位的老师傅都说了这不是金子的,难道李岩华还能当面咬一口来跟老师傅争辩吗?”
“老四你不懂逻辑,金子能咬动,但并非是能咬动的都是金子,铝皮也能咬动啊!”
“王老师别管他,你继续说,李老古家真发现了金饼子啊?那他家不是发财了?”
王忆点点头继续说:“确实是金饼子……”
他把剩下的事说出来,一直说到警方到来接手案子,将今天的事明明白白的说了一遍。
社员们哪经历过这么复杂的事?
他们里面有些人甚至听都没有听懂,不过这不妨碍他们一起鼓掌:“王老师牛逼。”
“王老师是真的牛逼!”
然后他们开始羡慕起李老古家里:
“金子很贵,他们一下子挖到十多块金饼子,这下子发财了。”
“发财了,李老古确实是发财了,他这个老顽固、老怪物竟然能有这个财运,啧啧!”
“那他们挖出来的财宝算他们的?不算集体的吗?”
“我回家也要挖挖家里的地,说不准能挖出点什么来。”
王忆已经饥肠辘辘,便跟众人说了一声回听涛居吃饭。
这会酱肉熟食已经切好了,大迷糊下面条,当他回去恰好面条出锅可以吃了。
王忆说道:“我看城里市场已经有西红柿了,回头去城里买一筐西红柿回来,咱做个西红柿鸡蛋打卤面吃。”
“这个好吃,这个可香了。”大迷糊期盼的笑道。
徐横埋头吃着酱牛肉说:“我觉得还是肉香。”
大迷糊说:“面条也香啊,都香啊!”
他们吃完饭,王忆说今天很累要早点休息,让大迷糊给看门,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分开后他一手提着箱子、一手提着包进时空屋,推门回到22年。
到了22年他打开木头箱子,璀璨的百鸟朝凤在灯光下褶褶生辉,底座的凤凰如同泣血。
王忆依稀从上面看到四个字:价值连城。
他笑嘻嘻的打开背包想拿出瓷罐来——
瓷罐不见了!
这瓷罐不能带到22年!
意料之外,但他不算吃惊,肯定是这个瓷罐一直被保存下来、保存到了22年。
不过瓷罐的盖子还在,应该是有人保存过程中不小心打碎了盖子,只保存下了瓷罐。
王忆回到82年。
果然瓷罐又出现在背包里,这样他便把瓷罐留下了,准备以后腌个咸菜什么的——
反正这瓷罐没法带回22年,哪怕它是真古董也没有利用价值了。
不对,王忆又摇头,自己陷入思维陷阱里了。
文物古董并非是只能带回22年出售,在82年一样可以出售,只是82年卖不出高价罢了。
但这东西是他白得的,能赚多少算多少。
再说万一它真属于文物古董,那他可以在82年保存起来,等这个时空的中国经济发展起来、文物古董收藏行情涨起来,到时候再卖也能赚大钱。
这么想着王忆给它拍了照片,决定以后带回22年鉴定一下。
我在1982有个家 211.给社员找出路(万字祝周末愉快)
礼拜一。
夏日天晴阳光浓,好像早上朝阳冒出海面就开始放出高温。
王忆打着哈欠听着大队委里的早间广播出门,站在阳光下他迎着朝阳要打一套拳,结果打了不多会实在太晒他只好灰溜溜的跑路到树荫下。
在这种高温天气下,只要别下雨或者阴天那海滨要比内陆日子好过旳多,不说别的就说清爽的海风吹在身上便是享受。
另外还有抬头看时那一湾碧蓝海面,海风徐徐、浪花滔滔,这股碧蓝映入眼帘,便有凉意沁入心底。
头顶绿叶沙沙作响,脚下白浪化作千堆雪,四周还有百花齐放,王忆伸了个懒腰顿时感觉生活美好。
弯曲的海边已经有人在忙活着找小海货,王忆低头看了看又抬头看,看见天海茫茫,看见尽头有大片黑云阴翳的徐徐赶来。
王向红出现在大队委门口。
他也往南看,手里拿着一个望远镜往南看。
看了一会他扭头对王忆说:“昨天的天气预报说的没错,今天有雨,早上看阳光挺好我还以为广播出错了,看来大领导说的对,科学才是第一生产力,科学不会犯错!”
王忆笑道:“科学不会出错,但天气预报出错可就太常见了。”
王向红回去停掉收音机开始进行广播:“全体社员请注意、全体社员请注意,今天有雨,云彩被风吹过来了。”
“出海的社员先等等,外面晒着鱼鲞干粮被褥的赶紧收一收,大胆你领着几个人赶紧把石坳台那边的腐殖质烂泥盖一盖……”
因为早上风不大,阴云飘荡的比较慢,学生吃完早饭它才飘过来。
这云彩已经下雨了。
于是王忆就看到了人生中最玄奇的一幕:大片的阴云缓缓的飘来,阴云下雨,就像是一片雨幕缓缓的挪动过来。
雨水有了生命,它们在行动!
这一幕情景显然并不常见,学生们一边扒拉疙瘩汤一边趴在窗口往外看,挤成一团像是小狗。
就这样阴云被风吹到天涯岛,雨幕也落到了天涯岛。
王忆倚在门口往外看。
原本灿烂的晴空被阴云一点一点的给掩盖,好像是光明被黑暗所驱逐。
此时仰头看天空,半片黑暗半片晴。
但随着朝阳被遮住,晴空光芒顿时式微。
雨水大了起来。
哗啦哗啦的声音甚至遮住了浪涛声。
王忆想起了电影《一路向西》——不对,应该是《无问西东》里的经典一幕,然后他效仿老教授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字:
静坐听雨。
学生们可安静不下来,他们也没兴趣听雨。
刚才他们只是被云飘雨也飘的罕见场景所吸引,这会阴云盖顶、雨水洒落,一切变得平常,他们顿时没了兴趣纷纷开始看书。
灯线拉了一下,几个教室的灯纷纷亮起。
学生们自习看书学习,王忆则坐在门口倚着门板往外看。
下雨天人的情绪容易低沉、思绪会四处纷飞。
王忆看着阴云看着雨水看着地上积水被雨滴冲打而如花般绽放,听着裹挟在雨中的海风听着淅淅沥沥的雨打屋顶,然后忍不住的想起了秋渭水。
于是他掏出纸笔开始写信……
算了,实话实说,写情书。
这场雨来的突然但持续时间却挺长,一个上午没停下,中午头学生们要回家吃饭,这样就得冒雨下山了。
王忆看着学生们准备往雨里钻,便拦住他们说:“中午学校管饭,都不要回家了,下午继续上文化课。”
一听这话学生们兴奋无比,纷纷跳起来高声呼喊。
为能在学校吃一顿好饭而兴奋,也为下午不用上劳动课而是可以念书学习感到兴奋。
这样王忆琢磨中午头吃什么呢?
他可没有准备这顿饭。
这一刻他体会到了82年好些家庭顶梁柱的为难。
好些人家没有余粮,每天到了饭点看着老人孩子饥饿的样子他们心里难过的要命。
还好王忆这边粮食多,他先让大迷糊用大米和小米煮了一锅二米饭,然后想了想,决定做个盐油卤饭。
顾名思义,盐油卤饭就是用盐巴、猪油按照做卤味的方式做拌饭,说的再简单点就是猪油拌饭。
不过这个要麻烦一点,是把猪油烧热加上酱油、味精和白糖调成酱汁,王忆在里面剁上葱丝,这样猪油里有点葱油的味道,更好吃。
一人满满一碗米饭,然后往上舀一大勺油汪汪、黑漆漆的卤油,拌在饭里整碗的米粒都变得油乎乎。
看着馋人,闻着也馋人!
学生们拿到后纷纷露出满足的笑容:“王老师这太香了。”
王忆也笑了起来,他挨个摸了摸眼前几个学生的头,说道:“你们——怎么又有虱子啊?”
正要鼓励学生们好好学习,结果手一摸好几个虱子乱爬,这氛围一下子没了!
王状元哈哈笑道:“下雨天,人懒虱子闲,王老师你没听过这句话吗?”
“没有。”
“就是下雨的时候,人感觉懒洋洋的,虱子也会闲起来,闲着没事它们就乱爬。”学生们认真的给他讲解起来。
王忆无语。
你们是不是缺乏幽默细菌?
我还能连这话都理解不了?
他对学生们说:“天气热了,我给所有男同学理个发……”
“好呀。”男生们高兴的又开始欢呼。
王忆说道:“全部理光头!”
男学生们顿时傻眼了,而女生们想想那场面就忍不住的笑。
王新钊淡定的说:“理光头更好,咱们都成了少林寺的和尚!”
男学生们想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然后他们又开始高兴的欢呼雀跃:“好呀!”
王忆摇头。
二逼小崽欢乐多啊。
他对学生们说道:“给你们理光头是为了让你们保持卫生,虱子跳蚤传染疾病、降低人的免疫力,所以你们要勤洗澡、勤换衣服,把虱子跳蚤的全给整死!”
“没用啊。”王丑猫摇摇头,“家里床板缝、石头缝还有被褥里头都是虱子跳蚤,老话说的好,杀不尽的跳蚤抓不尽的贼嘛!”
男女学生们纷纷应和。
王忆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于是他端着一碗盐油卤饭去大队委交给王向红。
王向红正收拾着报纸准备回去吃饭,看见他端过一碗饭来便摆摆手:“我家里做好饭了,你给寿星爷送过去就行了。”
王忆摁住他让他坐下,把铝制饭盒推过去说:“都有,王状元给寿星爷送过去了,招弟也给小爷送去了,你吃你的,我跟你商量点事。”
王向红还想拒绝。
可是低头看看这一碗饭好家伙全是细粮精米然后还油汪汪、香喷喷,谁能不馋?
他犹豫了一下,抄起筷子嘀咕道:“以后别给我送了,我家里有饭。”
“说吧,商量啥事?”
王忆说道:“两件事,先说一件小事吧,昨天晚上我不是说过市里头有个老同志叫盛大贵,以前在瓷都的陶研所上班,为国家奋斗半辈子把身体熬坏了……”
“嗯嗯,大码公社的黄小燕给他当保姆嘛,我记得呢,黄小燕人品真差,大码公社人品都不行,我可不是背后说人坏话,他们公社的人心眼多,不实在。”王向红一边咀嚼一边说。
王忆说道:“对,是这么回事,然后我不是帮忙抓出了黄小燕吗?盛大贵老同志信任我,委托我给他找个新保姆……”
“你要在咱生产队找?”王向红顿时反应过来,赶紧抬头看他。
王忆点点头。
王向红放下筷子不高兴的说:“这不成,咱队里一家人,日子是差一些,过的苦和累,但是没人受委屈,去伺候人……”
“伺候人?”王忆打断他的话然后开始拿捏他,“王向红同志,你现在思想长毛了。”
“老同志为革命、为国家奉献半辈子,身体都熬坏了,咱们安排个社员去照顾他,这是跟以前封建社会去当奴仆伺候地主老爷能一样?”
王向红无语。
他冲着王忆眨巴眨巴眼,然后没好气的说:“你小子脑袋瓜是好使,用我的话来将我的军。”
王忆哈哈笑,这就叫用魔法打败魔法。
王向红并不跟他生气,而是解释道:“你刚才故意曲解我的话,我是怕咱社员出去受委屈。”
“唉,保姆这活不好干,以前我给首长当过警卫员的,当了一个半月我主动请缨上前线了,为什么?伺候人的活不好干!”
王忆说道:“可是赚钱呀。”
“老同志给一个月25元的开资,这不算高,但另外过节给过节费,平日里吃喝住不花钱,一年还给一套夏装、一套冬装。”
“最重要的是,咱在城里留下个自己人,以后谁去了城里好歹有个能落脚喝口水的地方。”
王向红吃着饭说道:“这些道理我都懂,条件是挺好,一个月25元算挺高的了,哎呀,事不好办,你先说你要找人去干这活,那你找谁?你心里肯定有想法了,你小子想法多。”
王忆说道:“对,莪有想法了,我想安排满山花婶子过去干。”
“满山花婶子手脚利索爱干净,以前有过照顾生病公婆多年的经验,而且峰子要结婚、需要钱,让婶子去很合适。”
王向红说道:“你婶子未必乐意,她人可要强了,我怕她觉得去干保姆丢人。”
他犹豫了一下试探的问:“要不上党员会议讨论讨论?”
王忆笑了起来,说道:“这种小事还要上党员会议?”
“主要是我提议满山花婶子还有个原因,就是怎么回事呢,黄小燕这人是大码公社的,然后她又姓黄,我记得大码公社有个绰号叫黄瘸子的想让峰子去当上门女婿。”
“他们是不是有什么关系?”
王向红问道:“黄小燕是大码公社哪个生产队,你知道她们生产队队长叫啥不?”
王忆摇摇头:“没记住,就记得生产队好像叫曹什么……”
“曹园?”王向红顿时来了精神。
王忆急忙点头:“对对对,曹园生产队,就是这个名字,我当时还想怎么生产队叫曹什么结果都姓黄。”
王向红笑道:“黄瘸子就是曹园的!”
王忆说道:“那我还真是考虑对了。”
“我怎么考虑的呢?当时黄瘸子算计满山花婶子,觉得她死了峰子就彻底成了他们黄家人,而满山花婶子觉得黄瘸子家条件好,面对人家的时候低一头,让人算计了也不敢吭声。”
“那现在我想让她去接黄小燕的活,而且咱干的漂漂亮亮,到时候消息传到曹园生产队去,打打他们姓黄的傲气。”
“同时也让满山花婶子明白,她比曹园生产队的那些妇女能干,她儿子也比曹园生产队的那些青年优秀,所以凭什么她们娘俩要面对黄瘸子家的时候自觉低一头?”
王向红用筷子指着他笑道:“有道理,你念过大学就是不一样,简简单单一件事却考虑的格外全面。”
“你有一点说我心坎里了,老子英雄儿好汉,不管打鬼子打反动派还是给国家上爱国粮,咱王家从来没掉过链子,这样咱面对外队人家的时候凭什么要觉得低一头?就因为咱穷?这是没道理的!”
王忆说道:“待会雨小了咱去问问婶子……”
“不用,让她来大队委就行了。”王向红说干就干,用大喇叭广播着把满山花和王东峰叫到大队委。
母子二人穿着蓑衣赶来,问道:“支书,叫我们来有啥事?”
王向红把盛大贵的事说出来,然后问两人意见。
满山花还没说话,王东峰激动的喊:“这是好事啊,他们家里管饭还给发工作服?一个月给25块现钱?这不是好事吗!”
他现在天天跑县城卖凉菜,开始了解城里生活,思维念头也开始受到城里人影响。
这个影响很简单,那就是要搞钱!
另外他也羡慕起了城里人的生活,穿着时髦、吃的饱吃的好、休闲娱乐活动多,特别是青春靓丽的姑娘也多……
总之他这些天做梦都想着能去城里生活。
但他知道自己去不成,没那个户口也没那么好的命。
可如今他母亲可以去城里生活,他便觉得这是好事,自己去不了城里那母亲能去也行,去城里生活怎么也比在生产队轻快舒服。
唯一问题是伺候人,不过他觉得这问题不大,凭他们的身份不去城里干活哪有机会去城里生活?
满山花也心动,她为25元的现钱工资和不用掏钱吃饭住宿而心动,就像王忆说的,她想给儿子攒钱娶媳妇。
于是看到儿子持赞同意见,她便对王向红和王忆说:“支书、王老师,我是妇道人家,啥也不懂,你俩给拿主意吧,你俩觉得我行我就去——一个月省25元,一年能攒……”
她掐着手指算了算,王忆说:“300元。”
“能拿回家300?”满山花顿时笑了起来。
她打听过了,1000元足够办个大气的婚事,这样三年就把钱攒齐了。
王向红问王忆:“这个老同志脾气怎么样?别的我不担心,我担心花儿去了受委屈。你是不知道,花儿这辈子过的苦,男人早早没了、公婆都有病,自己拉扯孩子还要……”
“别说,支书别说了。”满山花有点眼红。
过去的日子太苦了,她都不敢想。
王忆说道:“老同志的脾气是我愿意接手这件事的最大原因!”
他把黄小燕占据大房间而让老爷子住小房间的事说出来,见微知著,从这点能看出老爷子的好脾气。
再有一点就是庄满仓当时审过黄小燕一些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