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暗香
处理家务,照顾孩子,偶尔跟娘家人喝喝茶,偶尔跟闺蜜抱怨抱怨,近期徽瑜的生活轨道完全踏上了后院夫人的程序。
“看着你气色好了许多,前些日子来看你的时候都要瘦成一把骨头了,要我说还是女婿在京好,至少你能长点肉。”董二夫人带着孙子来看女儿跟外孙外孙女,后面跟着的人带着一大包的礼物,一进屋瞧着女儿容光焕发满面带笑的模样心里就开心起来。
徽瑜接过钧哥儿,掂了掂,这小子又重了,“我们钧哥儿又重了,也长高了,来,叫姑姑。”
钧哥儿呵呵傻笑,哈喇子顺着嘴角流下来,最近在长牙,总爱流口水。徽瑜给他擦了擦,昭姐儿带着誉哥儿就跑进来了,昭姐儿看到钧哥儿就叫表弟,可惜钧哥儿还走不利落,只能在大榻上爬着玩。董二夫人将面瘫脸的誉哥儿抱起来亲了一口,又把昭姐儿抱了抱,对着徽瑜说道:“昭姐儿好像又长了点,也沉了,都压手腕了。”
徽瑜将女儿接过来,对她说道:“带着两个弟弟去隔壁屋子里玩,外祖母给你们带了好些好玩的物件,看好弟弟,不许胡闹。”说完就让钟妈妈带着一众人带着几个孩子退下了,打发走了几个折腾的小的,徽瑜瞧着钧哥儿去抓誉哥儿的袖子,誉哥儿往旁边躲了躲,这爱洁癖的性子跟他爹一模一样,真糟心。
屋子里安静下来,徽瑜这才对董二夫人先前的问话回答道:“小孩子长得快,到了夏天昭姐儿就开始长个儿,春天做的衣裳正合体,过了两个月就有点缩袖子了。”
董二夫人听着很开心,喜滋滋的说道:“就该这样,女孩子不能太矮,将来穿衣裳不出挑。”
徽瑜笑了笑,问道:“您今天怎么也没打招呼就跑来了。”
“带着钧哥儿去你爹的学堂看了看,现在你爹的博晖学堂在京都名气越来越旺,又有好的先生坐馆,前些日子国子监那边的大人还特意来看过,有几个学生想要要走,都是平时学问扎实勤奋好学的孩子。”
董二夫人说起渣夫的学堂简直就是眉飞色舞,一刻也停不下来,徽瑜笑着陪她不时地问上一两句。倒是没想到国子监那边居然还真的能看上博晖学堂的学子,看来她爹招的学生还是很有几分才学的。因为南方战事的缘故,今年的春闱也该到了明年,选秀能在秋天重新开始,但是全国各地还有秋闱,所以秋天是不能重新开考,只能等到明年开春了。
“有正经事情做,总好过爹爹无所事事。允宣媳妇可有好消息了?”徽瑜跟董允宣实在是不是很熟悉,他成亲时自己送了厚礼,但是婚后的事情她却不再过问,毕竟还有清姨娘在。
“还没呢,年轻夫妻也不用着急,有缘自然就有了。”董二夫人很看得开,她又不是那恶毒婆婆压制庶子,在子孙上做手脚,所以他们没有就是缘分不到。
徽瑜只点点头也没多问,董允宣学文不成,学武不就,倒是在经商上还有些天分,有董允诚照看,倒是在本家照管生意,收入还是很不错的。再者说了,家里的份例董二夫人从不曾克扣,他们的小日子不难过。
“我今天来还有件事情要跟你说,不知道你有没有得到这个消息。”董二夫人炫耀够了渣夫,开始讲正经话题了。
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 第344章 真是醉了
徽瑜笑着看着董二夫人,开口说道:“不知道是什么事情,您都没讲哪方面的,我哪儿猜去。”
“关于选秀的事情。”
“最近关于这件事情的消息很多,我也听到不少的传言。”徽瑜没想到董二夫人居然会讲这件事情,愣了一愣,然后才开口说道。
“靖王府大门紧闭现在外边的人都知道你们这边门路不好找。”尤其是靖王之前怒将帖子送回的举动,更是让大家都不敢轻举妄动了。“定国公府那边倒是也受到不少的帖子,本来这件事情诚哥儿媳妇想要知会你一声的,不过我拦住了。”
徽瑜就看着董二夫人,“您为什么要拦?”
董二夫人就挑挑眉说道:“定国公府后宅当家的还是你大伯母,那人你不是不知道,经常会做出些常人无法理解的举动,我就想着反正女婿的言行已经表了态,何必让国公府的事情再给你们添麻烦。”
将帖子递到国公府的,其实说到底还是拐弯抹角的希望跟靖王府搭上线。既然女婿不愿意自己女儿受这个累,她这个当娘的怎么也不能拖了后腿,所以本家那边的事情她就给挡了。大夫人就算是怨也只会怨到她的身上,她们妯娌一年见不到几次面,无所谓。
徽瑜听着董二夫人的话心里已经明白过来了,就说道:“我现在位置已经是稳如泰山,很多时候您不用再替我冲锋陷阵了,这些事情交给我也是一样的。”说到这里顿了顿,终究还是开口讲道:“董婉带着孩子去了庄子上避居,夏冰玉又生了嫡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大伯母就算是再不喜欢我,也绝对不可能为难我了。”
将来董婉的孩子想要在王府立住脚,拿到自己应该得到的,就少不了同为王妃她的支持,只有她才能跟夏冰玉正面交锋了。不然董婉身为侧妃,就算是娘家是定国公府,站在夏冰玉面前那也矮了一头,名分就是这样重要。
这段日子,徽瑜下意识的就没去打听宁国公府的事情,一来那里本来就是本书男女主的根据地,二来夏冰玉自从生下儿子之后,徽瑜就知道有些事情面上瞧起来没什么,但是实际上却已经是不同了。她跟夏冰玉数月未见一面,这一场交锋迟迟早早会碰上,自己又何必着急。
董二夫人知道女儿讲的有道理,不过还是说道:“那也得让大夫人知道你是有人护着的,她那糊涂人谁知道什么时候会做出糊涂事情来。幸好诚哥儿媳妇是个明白的,不然这一家子真够头疼的。”大老爷一辈子利益为先,这人冷漠无情的很,不过到底是眼睛毒,才能找了这么个儿媳妇进门,诚哥儿媳妇是真的很不错。
徽瑜就笑了,这也是当母亲的一番心意,如果是换到她的身上,为了自己的儿女她也愿意做任何事情的,天下父母心,不外如是。
“是,我明白了,真是辛苦您了。”徽瑜笑着恭维董二夫人。
董二夫人很开心,又道:“这次宫里面透出来的风声实在是让人有些担心,想来你也应该知道了,那你们有什么打算没有?”
董二夫人指的应该是关于后宫嫔妃各自拉拢出色秀女巩固地位的事情,徽瑜轻轻颔首,“知道了,不过我们不打算做什么。”皇帝这么有城府的人,就算是现在身体不好,但是越是这种时候,心思越深的人,反而格外的敏感。徽瑜跟姬亓玉的思路保持一致,两人都觉得在这种时候多做多错,反而不如保持之前的状态,毕竟他们谁也不敢保证做的事情一点都不会让皇上知道。
就只说这次选秀的事情,宫里面几位高位嫔妃的动作其实并不能完完全全的遮掩住,不然也不会流露出这么多的消息出来。当然她们这样做当初也没打算遮掩的密不透风,真的要说起来挑选出色的秀女侍奉皇帝,也是后妃的分内之事。后宫里低位份的嫔妃大多都是宫女出身,位份不高,没有竞争力,当初只是各宫主殿的主子在自己不方便侍寝的时候,挑选出来替自己争宠的人而已。
所以,这种事情在后宫里很常见,也没必要遮遮掩掩。
但是后妃这样做无可厚非,若是早已经出宫开府的王爷插手后宫的事情,这可就是大罪了。姬亓玉没有亲生母亲在后宫替他张罗,皇后娘娘肯定不会做到这一步,那么肃王、宁王之流有母妃在且位份高的,就真是占了大便宜了。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徽瑜就算是觉得有些不平衡,但是谁让当年芳婕妤走的早呢?
董二夫人听着女儿的话还是愣了愣的,就问道:“真的?”
徽瑜重重点头,“不仅是我们,连爹娘你们什么都不要做,爹一心将他的学堂做好就是,明年春闱如果能有一个学子进去三甲,王爷面上就大大的有光了。”支持国家教育,扶持贫困学子,还能有所大成,这样的事情不管是在以前还是以后都是很有分量的存在。
董二夫人想了想,看着女儿说道:“你们是想另辟蹊径?”
“您连这个都想到了,没错,就是这样的。”徽瑜抿唇轻笑。
董二夫人白她一眼,“选秀的事情你们不打算出手,毕竟王爷的生母不在了,你们在一块上就有劣势,但是博晖学堂本就是王爷在扶持你爹,如果学堂里的学子有了大出息,王爷肯定占了头一分的功劳。我虽然不懂朝政,但是我想国家开科取士是为了什么?王爷这样做正好跟朝廷是一处的,自然是大大的好事儿。”
“是,您说的是。咱们不能以自己的短处硬碰敌人的长处,更何况皇上心思难测,每走一步更要深思熟虑,这种时候宁可不立功劳,也不能走错一点。”姬亓玉没有任性的权利,因为他没有主角的光环加持,就算是现在宁王不及姬亓玉风头盛,但是支持他的人却也不少,而且实力不减,又有夏冰玉生了嫡子,更是锦上添花。猪脚光环带来的附加值,是他们这种炮灰拍马难及的,所以徽瑜跟姬亓玉到了这种时候,反而是更加的小心翼翼。
半步都错不得!
送走了董二夫人,晚上姬亓玉回来之后徽瑜就把这事儿讲了讲,姬亓玉边更衣边隔着屏风对徽瑜讲,“你说的很对,岳父大人自从开了学堂真是如同换一个人般,十分的上心,后面基本上我没出什么力。就算不为了功名,能为国家教出几个有用的人才也是极大的好事。”
徽瑜垂着头就笑了,姬亓玉这个人做任何事情都不会太计较,更多时候想的都是国家,以国为首,真是让人无可奈何。反正她都习惯了,也不觉得有什么,只是这种高尚的情操,每每总让她觉得汗颜,跟姬亓玉比起来她做事情就功利多了。
内廷府重新选拔供瓷商的事情,不晓得怎么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一向不管这些小事儿的皇帝龙颜大怒,醇王被斥责之后,立在御书房外罚站。
盯着火辣辣的太阳姬亓玉回了王府,后背上的汗将衣裳都劝浸透了,徽瑜忙拿了衣服给他更换,还让人将屋子里多摆了一盆冰山。正屋里因为白了冰盆多一些,两个孩子徽瑜就不敢让他们常过来了,索性就把厢房那边重新收拾了一遍,给孩子们布置了新鲜好玩的各类玩具,他们夫妻现在是挪步到孩子的屋子里看他们。
“今天才发生的事情?可是皇上怎么会管内廷府这样的小事?”虽然选拔皇商在内廷府是件大事儿,但是跟国家大事儿比起来,这样的事情皇上一向是不管的,都是内廷府将人选出来后具折上奏,皇帝审核过后御笔一批就完活了。
“这件事是有些奇怪,可是现在都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姬亓玉换了衣裳从屏风后米看走出来,徽瑜迎上去将他的袖子给挽了几折撸上去,这样多凉快。
姬亓玉有些不在,他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事情,像这样挽上衣袖露出大半个小臂的事情,在他看来完全是失礼的行为。但是徽瑜格外的执着,几次抗拒不成,他现在都不管他了,反正屋子里也没伺候的人在,不然这样成何体统?
徽瑜瞧得出姬亓玉的不自在,但是她真是服气了,你说这个人怎么就能固执保守成这样,连挽个袖子露出半截胳膊,还是小手臂都觉得伤风败俗,她也真是醉了。
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 第345章 拖累1
皇帝突然插手内廷府的事情,就仿佛是一个信号,让京都更是多了几分扑朔迷离的雾霭。
姬亓玉自从在内廷府卸职之后,那边的事情能躲多远就多远,不管是以前的老部下来找他,还是有人托了七拐八拐的关系找上门来,靖王府的大门从不曾接待这些人,一时间靖王冷酷无情的名声又更盛了些。
正因为这样,现在皇帝突然之间插手内廷府瓷器供应商的事情,因为靖王府早就避嫌,现在是一丁点的炮灰都没沾上。除此之外,往内廷府塞人的人,在皇帝的雷霆之下就跟蚂蚱穿绳一样,齐齐整整的提溜出来一大串,其中就有信国公府为头的一队人马。
内廷府是什么地方?万长安看着信国公满脸发白脚步蹒跚的走了出去,在他走远之后,这才冷笑一声,‘呸’了一口,这才仰头看着天。
他心里明明白白的,皇上为什么这么生气?那是因为内廷府这个地方跟别的地方不太一样,这里管着后宫里衣食住行所有的事情,只要能在内廷府安插进人手的人,就能对内宫的事情一目了然,这里就是一个窥视后宫的镜子。信国公府这么亟不可待的往内廷府插手,不过是因为靖王离任,内廷府归了醇王管,他有了空子可钻。信国公府打算的不错,内廷府里有了自己的人手,以后做事情肯定是方便的多,可是皇上怎么会真的任由别人对后宫的事情多做窥视?
若是以前,皇上也许不在乎,但是现在龙体每况愈下,皇上本就是多疑的性子……
万长安心里幽幽一叹,信国公真是害惨了宁王殿下。
说起来,他对宁王殿下还是很有好感的,这么多的皇子中,宁王殿下性情温和,待人诚恳,对皇上恭敬孝顺,对宫人和睦宽宥,所以宫里大多数的宫人都对宁王殿下很是敬爱。可惜信国公这脚步走的太大了,如今行事越发张狂,不过是以为宁王殿下以后总要多仰仗他的缘故。
可现在皇上不乐意自己的儿子受外戚的影响,所以才会有了内廷府的雷霆之怒。
他跟了皇帝这么多年,平心而论皇上待宁王殿下确实不错,心里也是极喜欢宁王殿下温和醇厚的性子。大约是皇上自己性情比较坚硬,国策上多是强硬之举,所以也会希望将来的承继之人能够减轻这暴虐之气,让国家祥和安定。不要说皇上,就是他现在都觉得宁王殿下实在是……太温和了些。信国公越强势,将来皇上只怕是越不放心,这位置……
万长安想到这里,就看到宁王脚步匆匆的从远处逐渐走进。看着宁王的身影,他却有些奇异的想起了靖王爷。谁能想到当初最不受人看重的靖王,如今却是让人退避三舍的煞神,这行政手段简直跟皇上如出一辙。
宁王走进,万长安收起了自己杂乱无章的思绪,快步迎了上去,笑着行礼却被宁王一把托住,“万总管不用多礼,父皇可在?我有事求见。”
万长安看着宁王额头上汗珠密布,很显然是知道了信国公被斥责的事情前来求情的,宁王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软,他忍不住的提点一句,“王爷,您还是改日再来。”
宁王面色一凝,微微垂了头却轻轻一摇,“不方便?可是这会儿父皇在见旁人?”
万长安摇摇头,“殿里无人。”
“本王知道公公的好意,只是出了这样的事情我岂能坐视不管?信国公府是我外家,本应我来请罪才是。”宁王面色平静,已不复方才的惶然。
万长安瞧着宁王这会儿倒是有些可怜他,不过他已经提点过了,这位王爷还是要进去那就是他的事情了。做奴才的本就不该多言,他已经是逾矩了。
“那老奴进去通禀一声,王爷稍候。”
“烦劳公公。”宁王道。
万长安转身进了大殿,宁王立在门前的玉阶上,看着紧闭的殿门,那浓浓的压抑迎面而来。他没有想到这件事最后居然会闹成这样,原以为不过是内廷府的一件小事而已。如果他不来,那么信国公还不知道会如何,纵然他心里不乐意,满满的怒火,也一定要来。
他早就劝诫心信国公,可惜他不听,如今却带累他,而他却不能不管不顾。
殿门轻轻的被推开来,万长安关上殿门走过来,看着宁王说道:“王爷,皇上让您回去,等有闲暇了,再请您过来叙话。”
宁王知道这是皇上不想见他,心里便是一沉,毫不犹豫的便跪在殿门之外,他只有请罪才能平复皇上的怒火了,他不能退。他退了,信国公就有危险了,纵然信国公做了许多不好的事情,但是他们本就是一处的,断臂求生这样的事情他没有办法做的这么决绝。
万长安看着宁王跪下了,脱口的话马上又收了回来,宁王这样做固然是为了信国公府求情,可是也辜负了皇上的心意。
哎。
宁王殿外下跪请罪的事情,徽瑜没过多久就知道了,因为这件事情还牵扯到齐启那边,所以她分外的上心。
“也就是说皇上一直没有见宁王?那宁王现在还在跪着?”徽瑜看着日头都偏西了,这跪了也有大半天了吧。
姬亓玉听着徽瑜的话面色就有些难看,嗤笑一声,“拿着下跪要挟谁?你当皇上是那么容易心软的人?”
徽瑜心里也明白,这次皇帝这么毫不留情面的斥责信国公,其实也是希望宁王能看明白一件事情,以后不能受信国公的挟制。可是宁王现在跪在殿外给信国公求情,其实就等于是把皇帝的一片好心给糟践了,皇帝不生气才怪。
宁王对信国公府等人仁义了,却把皇帝给得罪了。
“皇上……其实也是希望能借这次的事情让宁王跟信国公保持距离吧?”徽瑜也说不上来心里是什么感觉,就是觉得有些失落,至少在这种时候皇帝对宁王还是抱有希望的,他不惜亲子插手内廷府的事情,其实就是给宁王一个契机,能让他反过来辖制信国公府世家的机会。
姬亓玉不说话了,坐在大榻上沉默不语。
徽瑜看着他坐在那里,落日浅浅的余晖洒落在他的身上,更衬得他分外落寞。
不是不委屈,不是不在乎,做了这么多,皇帝还是对宁王有奢望,那么至少证明一件事情,那就是皇帝对宁王现在还是抱有很大的希望的。不然,皇帝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对姬亓玉皇帝可没有这样的援手过。
心酸是什么感觉?
自己拼尽了所有的力气想要求的别人的赞赏,可是旁边的了那个一分力气不用花费就得了拥抱。
这就是差距。
说什么,此时都是多余的。
徽瑜蹭过去紧挨着姬亓玉坐下,环着他的腰,轻轻地靠着他。
不管何时,她都与他同在。
她相信,他能懂得自己的心意。
果然,姬亓玉虽然面色还很不好看,但是却抬起手将靠过去的徽瑜抱住,很久之后,徽瑜以为姬亓玉要一直这样做到天荒地老,才听他说道:“皇上……其实不希望宁王一直受信国公府的辖制,这两年信国公动作越来越大,宁王几次受他拖累,皇上这是要亲自替他了断,可是宁王做了什么?”
姬亓玉说到最后难掩失望,口音中夹着淡淡的,无法排遣的伤怀。
“皇上不见宁王,还是在给他机会。”如果皇上对宁王失望了,那么就会见见他,把他打发走就是了。可是皇帝不见他,是在给他施压。
“是,其实宁王自己心里未必不清楚。”
徽瑜听着姬亓玉的声音慢慢的平静下来,她的心也跟着安稳下来,“他清楚又有什么,可他不会放弃信国公的支持。”如果宁王这个时候按照皇帝的意思断臂求生,将打压信国公府作为换取皇帝欢心的举动,那么跟随宁王的人,都会感觉到不安全,也许就会从此离心。姬夫晏这样做瞧着愚蠢透了,其实也未必不是置于死地而后生。如果他保住了信国公,那么跟对宁王的人势必会对他忠心到底。就算是皇上现在一时间对宁王厌恶,但是宁王毕竟是皇帝这么多年最宠爱的儿子,父子见面多说几句,其实事情也就过去了,关键是这个坎儿你怎么选择度过。
宁王是在拿着几十年的父子情分赌一个锦绣未来。
这一点姬亓玉跟徽瑜细细一想都想到了,接下来还是要看皇帝怎么做了。
第一日,皇上没见宁王。
第二日,皇上依旧未见宁王。
第三日,宁王跪晕在殿门前,德妃被发跣足给儿子求情,往昔光鲜亮丽的德妃,一身麻布素衣,披着头发,赤着足跪在殿前,任是谁看到了,都会心生感叹。
果然,皇帝见了宁王。
徽瑜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心里竟然十分的平静,丝毫没有觉得这件事情有什么奇怪的或者是意外的。如果皇帝真的就此放弃宁王,徽瑜反倒觉得宁王这个原文男主也太没用了,有个亲娘在,果然也是极大的靠山,宁王赢了。
宁王是被抬进大殿的,连跪几日,据说膝盖都要跪烂了,皇帝见了不忍直视,心生愧意,竟然留了宁王在大殿治伤住了一夜。
在此之后,信国公禁足被解除了,之前被皇帝撤了的职位虽然没有全部复原,但是最紧要的还是还给他了。内廷府的事情,忽然又成为众人焦点所在。
瓷器供应商的事情该怎么解决?
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 第346章 拖累2
皇帝没有指示,醇王这回真的急疯了,居然赖在嘉王府不走,被嘉王架着带他去见了肃王,据闻肃王很是发了一顿脾气,将醇王从里到外贬了一顿。
然后,醇王眼角带着淤青去内廷府上差,然后就表明瓷器供应商选拔将会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进行,会让所有人亲眼见证下进行。
公开摆擂台选拔。
乌博易让人带话进来,问徽瑜这件事情怎么处置。
徽瑜跟姬亓玉商议一番,姬亓玉最后讲道:“一切顺其自然,不可太过着痕。”
信国公才在坑里摔了一跤,傻子才会重复他的路再摔一次。
这次姬亓玉的意思是让齐启凭真本事杀出一条路,胜了就胜了,败了就败了。
所有的博弈全都摆在了明面上,那么做任何手脚都有可能被拆穿,所以索性什么都不做。徽瑜觉得姬亓玉这样的处置其实也不错,毕竟现在形势不同,所以这样选择才是最正确的。
徽瑜就让人给乌博易传了话,至于齐启会怎么想,她真的是没有办法了。齐启跟齐衡之间的兄弟恩怨,家族恩怨,徽瑜压根不能插手,能做的就是辅助罢了。如果打着靖王府的名义替齐启整顿家族恩怨,这样的把柄落在别人的手里,那就成了靖王仗势欺人,这样的名声可真不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