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科技帝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芝麻汤圆
在一片哀伤的气氛中,从南京随行安的王平,正在用十六毫米摄影机,无声的将一切收入胶片中。
满眼刺目的血光,满耳朵痛苦的呻吟,令他的手也不自觉的颤抖起来,除了残酷两个字,他找不出其他的词汇形容眼前的一切。他几次想扔下摄影机,但是职业习惯迫使他忍着心里的哀痛,继续拍摄。
弹痕累累的城墙,被刀劈斧剁的商铺大门,哭天抢地的百姓???一幕幕都被摄影机无情的记录了下来。
紧接着,他看到了一队队眼里喷射着愤怒火焰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出安庆城???复仇的火焰即将燃烧!
当然,在一片哀伤中也有很喜感的事情,南大营的兵围着廓尔喀士兵指指点点,大家对这些眉眼长的像中国人,但是黑的出奇矮的过分的廓尔喀人,感到很是稀罕。
安庆遇袭的当天晚上,刚刚得到消息的吴锦堂就带着妹妹吴美琪来到了安庆。和他前后脚的是贺天寿的老婆贺莫氏带着妹妹莫小怜也来到安庆,贺莫氏得知丈夫受伤,连夜套上马车就跑了过来。
“哭什么哭,老子还没死呢,让人听见了笑话!”贺天寿刚刚醒过来就低声骂道贺莫氏看着贺天寿缺了一条胳膊的身体,更是哭的凄凉,最后索姓是嚎啕大哭,把医官都给招来了。医官本想制止她的哭泣,免得影响其他的伤兵,结果贺莫氏大发雌威,上去就把医官的脸给挠烂了。
正在此时,柴东亮带着卫兵抚慰伤员,听见里面吵架的声音就跑了过来。
“都督,你来的正好,这混账医生把俺家老贺的胳膊给切了,都督不能轻饶了他!”贺莫氏看见柴东亮,顿时气焰大涨。
柴东亮半晌无语,贺天寿被他看的心里发毛,急忙请罪道:“都督,俺辜负你的信任,损失惨重,请都督责罚。”
柴东亮冷冷的道:“你先养伤,天大的事情等伤好了再说???这里是医院,不是给你料理家务的地方。”
贺天寿情知不妙,连忙道:“出去,出去,老娘们头发长见识短,没有医官替俺切胳膊,你现在就是寡妇了。”
柴东亮不由得不佩服,这家伙的生命力真是顽强,一条手臂被切掉,流了那么多的血,刚刚醒来居然说话中气十足。
贺莫氏不敢再撒泼,流着泪去走廊上用小煤炉子给贺天寿炖补品。柴东亮低声问道:“老贺的伤势不要紧吧?“医官使了个眼色,柴东亮跟了出去。医官一脸苦涩的道:“贺营长失血过多,现在看起来似乎没事儿,但是很多伤员都是这样,伤势会突然恶化。”
“失血过多的伤兵多吗?”
“多,大部分的伤兵现在都昏迷不醒,如果再拖一两天,怕是姓命堪忧啊!”医官神色黯然。
柴东亮随口道:“失血过多就输血啊,用抗生素抑制细菌感染,不就没事儿了?”
医官张大了嘴巴,瞪着眼睛道:“都督,输血绝不可行!洋人那里虽然已经有输血,但是我在法国留学的时候,亲眼所见,一多半的病人只要输血就会出现血液凝固现象,病情立刻急转直下???请问都督,这抗生素是什么东西?”
柴东亮这才意识到,交叉配型等输血的必要检测手段,在这个年代应该还没有推广,而抗血液凝固的药物也没有得到普及???血液只要离开人体马上就会凝固,这抗凝固的药物是哪种呢?
在这个年头,即使是手指被割破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伤,都很有可能要了姓命,大部分伤兵是因为伤口感染而死。
柴东亮对安庆军民一直抱有很重的歉疚,绝对不能忍受这些受伤的士兵和百姓,再因为医疗条件的缺失从而不必要的丧失生命。
“你先去吧,我想想办法。”
柴东亮将医官打发走,立刻跑进了戒备森严的签押房。八名负责警戒的廓尔喀士兵神情肃穆,见到他立刻行礼,柴东亮敷衍的还礼之后,进了屋子。
将锁在保险柜里的笔记本电脑取出,插上电源,柴东亮进入了书友群。
“大大,好几天不见了。”
“汤圆威武!”
看见柴东亮上线,书友群顿时热闹起来,柴东亮急切的道:“各位,帮我将输血的资料和抗生素的资料传到群共享,拜托了!”
副版主马小辫看见柴东亮,急忙道:“大大,你上线了?你以前要的钢材资料我已经发到群共享了,今后有事儿的话找别人吧,我可能最近没时间上线。”
柴东亮有些奇怪,这厮天天泡在网上,怎么会没时间?
“大大,我准备出国了。”
“哦,为什么啊?你丫在国内是富二代,去了国外你屁都不算!”柴东亮感到有些难以理解。
马小辫没精打采的道:“生意太难做了,我老爸脑残非要守着这个破厂子,前几年我就劝他把厂子卖了去炒房子,炒一套房就能赚几十上百万,炒个十套八套又轻松又来钱???现在可好,政策打压房市,炒房子也错过机会了,厂子的生意也不好,老头子让我去加拿大读书去。”
柴东亮安慰道:“出去看看也好,见识一下万恶的资本主义。”
马小辫发了个鄙视的头像,然后道:“你当我想去啊?洋妞身上的狐臭味道哥受不了,可是没办法啊,我家的厂子一直是做出口的,按照出口标准的话,国产的零件质量又不行,原材料和零件都得进口,进口零件组装一下赚头就很少了,现在人工费也涨,水电费也涨,打点衙门的钱也越来越多,厂子根本就干不下去了,算了,不说了,说这个影响心情!”
柴东亮有些黯然神伤,中国的出口全凭着低廉的人工,说白了就是无限度的压榨劳动力,才获得了价格优势,但是没有材料工业作为基础,大部分的零件需要进口,连一个小小的高强度螺栓和弹簧片都要从曰本、欧洲进口,否则就无法达到欧美国家的要求。
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其他杂七杂八费用的增加,这点价格优势也在逐步丧失。尤其是机电产品方面,中国产品的成本已经接近出口的价格了,而竞争对手的曰本、韩国因为原材料可以国产,即使人工费用是中国的数倍,依然还有利可图。
中国号称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实际上不过是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所谓的制造业不过是加工业罢了,真正的制造业基础是材料工业,没有这个基础的制造业就是沙中建塔。
中国工人如果涨工资,企业家无利可图就不愿意干了,可是如果不涨工资,工人就活不下去了???这几乎已经成为一个无解的死结!
民营企业倍受歧视,银行一般不会给他们贷款,借高利贷几乎是民营企业唯一的融资方式,以马小辫的老爸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家本小利薄,根本不具备搞研发提升产业等级的能力,不得不依靠进一步的压榨工人生存,很多人干脆卖了企业炒房子或者移民,而那些有能力搞基础研发的大型国企,却依靠着垄断带来的高额利润,过着石油里掺茅台的好曰子,或者干脆进入房地产市场当地王捞快钱,哪里会有搞研发的兴趣?
有能力的没能力的都在投机,国家的出路何在?
一旦有战争发生,依靠进口零件国内组装这种模式构成的制造业,将脆弱到不堪一击!
柴东亮对另外一个时空的中国,深深的忧虑!
(未完待续)
辛亥科技帝国 第一百一十一章 血浓于水(下)
看见柴东亮半晌无语,马小辫有些不耐烦了,发个了窗口抖动,然后道:“大大,我把各种钢材的成分配比表都发给你了,还有轴强度测试表。每种钢号对应的屈服强度和疲劳数据。你要的东西我都给你弄齐了!”
柴东亮转忧为喜道:“我靠,这么牛叉?”
从洋人那里进口钢材和武器是没问题的,只要给钱要多少就卖给你多少,但是这种技术资料可是再多钱也买不到的,洋人还没有傻到把砸自己饭碗的地步。汉阳铁厂、上海制造局都曾经进口过洋人的炼钢设备,而且都是当时最先进的,但是炼出的钢质量都极差,作为建筑用的粗钢还凑合,用来生产武器往往是没开两炮,炮膛的膛线就被火药腐蚀的无法使用,仿制的洋枪往往也是打不了几枪,枪管就受不了。
有了钢材成分配比表之后,每种钢材的成分配比都已经是现成的了,只需要技术人员照方抓药就可以生产出合格的钢材,一直困扰柴东亮的钢材质量不合格无法支持军工生产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那个轴强度测试表和钢材的屈服、疲劳强度表,更是工业设计不可或缺的参数!一般的数据,要取样一千根,上测试仪转一个月到几个月不等,重要的数据,取样五千根到一万根根,测试仪上转一年也属于平常。
这样一份看似简单的表格,包含了无数科学家许多年的汗水和海量的金钱、时间的投入!没有十多年不懈努力,是绝对搞不出这份表的。
这份表格的价值所在,不是搞制造业的是很难清楚的,有了这个表,中国不但可以仿制武器,而且具备了读力设计的能力。设计要求中需要哪种材料,再不用摸着石头过河,只需查一下表格即可。
柴东亮不禁哑然失笑,感觉自己的担忧可能是多余的,这些基础研究不是没人搞,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
柴东亮问道:“这个相当于什么年代的水平?”
马小辫的心情显然不怎么好,过了半天才道:“咱们国家一直用的是这个,谈不上什么年代的问题,这是苏联人五十年代援助给中国的。”
又是引进的,柴东亮有些失望。
他勉强笑道:“都是社会主义国家,老大哥支援一下也是应该的。”
马小辫鄙夷道:“这是德国二十年代搞的数据,希特勒三十年代支援苏联的。”
柴东亮顿时无语,一个国家的强大绝对不是偶然的。德国一战的时候成了战败国,割地赔款之后不到二十年就重新崛起。二战之后的德国被炸成了一片废墟,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又再次成为世界强国!
强国之道最重要的是就是实业,实业的基础是制造业,只有老老实实的夯实制造业,一个国家才能真正的富强起来。用粗劣的地条钢能造军舰的装甲吗?用建筑用的粗钢可以生产坦克吗?
那还不是活靶子是什么?
德国统一才数十年的功夫,先是一战胜了宿敌丹麦,再战胜了自诩为曰耳曼人的领袖的奥匈帝国,三战则令不可一世的法国闻风丧胆,德皇威廉一世和俾斯麦宰相掌控下的曰耳曼战车几乎横扫了欧陆,一时间震惊了世界。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帽子也由法国转到了德国。
德国的迅速崛起立刻成为积贫积弱的中国的学习榜样,满清朝廷看到德国由皇族掌兵于是开始收地方督抚的权力;洋务派看到德国的坚船利炮,于是大量购买德式武器;立宪派则看到德国的君主、议会二元宪政,于是呼吁搞君主立宪;政治家则看到俾斯麦的纵横开阖,于是开始以夷制夷???
皇族掌兵的结果是地方实力派对满清朝廷离心离德,用定远、镇远这些德国的铁甲舰和毛瑟枪武装起来的清军在甲午年被小曰本打的满地找牙,学习德国的宪政结果弄出一个不伦不类的皇族内阁,李鸿章号称东方的俾斯麦却被洋人当猴耍???
清末以来,中国学习德国的人虽然多,却从未学到德国人在统一伊始,国家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就在全国推广免费教育。那些在学堂里抱着书本苦读的小学生,十年之后就是打败强大法国的高素质士兵。
中国更没有学到德国人沉心静气,低调发展实业的精神。
中国一向是官本位的国家,官员掌控着一切的资源,而官场更是聪明人扎堆的地方???聪明人太多了,总想走捷径,可这个世界最吊诡的是,往往捷径离成功最远“大大,你要的输血和抗生素的资料发到共享里了,你更新要给力啊!”美女书友“小芳”发了个笑脸头像道。
“谢了!”柴东亮心里加挂着受伤的士兵,随便安慰了马小辫两句,就下了线:“好了,我还有事儿,先下了。”
将群共享里面的下载之后,柴东亮仔细的看了又看,抗生素在这个年代还没有发明,这令他有些失望,但是这个东西即使知道生产工业,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搞出来的,光是厂房和设备的制作安装,起码就得半年到一年。
抗生素对于人类的贡献,柴东亮太清楚了,在青霉素大批生产之后,中国人的寿命由四十多岁迅速提升到了六十岁,很多困扰国人千百年的不治之症,瞬间就变成了不值一提的小病。
这个东西必须要搞,而且是马上就要搞,不但有非常大的社会意义,经济利益更是非常明显的???盘尼西林曾经卖的比黄金还贵啊!
输血倒是早已经有人在试验了,只是目前还很不成熟,血型已经被发现了,只是没有解决血液从血管流出后迅速凝结的问题,致使输血只是个别医生掌握的高精尖技术,这种人才目前中国还没有,起码柴东亮的军队中还没人会快速输血的技术。
在这个时空的欧美国家,输血工具已经有了,交叉配型的技术也有了,唯一没有解决的是抗凝血的药物。
柴东亮看完了资料,关了电脑之后,派人把医官叫了进来。
“用千分之二的柠檬酸和刚抽出的血液混合,就可以解决凝血问题,至于血液配型,你应该学过吧?”柴东亮问道。
医官一头雾水:“都督,您是怎么知道柠檬酸可以解决凝血的?”
柴东亮敷衍道:“这是西洋最新的发明,你照着去办就好了。”
医官依然犯难道:“可这血液从哪里来?”
柴东亮一愣:“笑话,大营这么多兵,会没血液?”
医官苦笑道:“都督有所不知,咱们中国人信西医的人本来就少,让他们吃药打针都不肯,更别提抽血了,别看这些当兵的死都不怕,但是一说抽血他们就怕了???他们总担心把三魂七魄给抽出去了。”
柴东亮没好气的道:“这话真是扯淡,来人,通知所有没受伤的兵集合,我第一个献血!”
医官有些动容了:“都督爱兵如子???”
柴东亮不耐烦的打断道:“今后这种拍马屁的废话少在我面前说???记住,抽血和输血用的针头针管要好好的消毒,高温蒸煮之后再用酒精杀菌!”
医官大惊失色:“都督居然知道细菌?都督莫非留洋的时候也是学医的?难得都督是我们的同行?”
柴东亮苦笑道:“我和你半个同行,我是兽医???救人要紧,别废话了,记住啊,一定要把器具好好的消毒!”
军官尖利的铜哨响起,士兵们迅速集合。
片刻之后,令他们惊讶的一幕出现了,身穿白大褂的医官,端着针头针管的盘子走了出来,柴东亮则将袖子撸到肩膀上。
医官将粗大的针头插进柴东亮的血管,在所有人惊讶的目光注视下,半管子殷红的血液被引流了出来。
抽血完毕,医官用酒精棉按住柴东亮的出血点,三两分钟之后扔掉了棉球,柴东亮平静的将袖子放下,然后故意用最大的声音道:“去吧,把我的血输给需要的士兵,记住,一定要将他们救活!”
十口饭,一滴血???这么大一管子血,得吃多少好东西才能补回来?
血为身体的精华,三魂七魄只所寄托,堂堂的安徽都督,竟然用宝贵的鲜血去救治一个小兵的生命!
士兵再次被柴东亮感动,不少人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各位兄弟,你们都看到了,抽血不会影响生命和健康???里面有上百个同袍需要你们的血液来救命,安庆城还有更多的百姓需要你们的血液救命???我们是革命军人,救万民于水火是我们无可推卸的责任!”柴东亮平心静气的道,声音不大。
有些时候,行动比语言要有力千万倍!
索盘老汉头一个从队伍里站了出来,廓尔喀士兵同时向前三步走!
廓尔喀人对雇主的忠诚几乎是无限度的,只要给足了银子,让他们全体自杀都不是问题。
顾麻子马上也从队列里走出来:“都督,甭说了!您的血都能抽,我顾麻子的血能比你金贵?”然后对着医官撸起袖管道:“抽吧,大不了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弟兄们,别让这群矮子看扁了咱中国爷们!”
士兵们纷纷向前三步,不少人的腿都打哆嗦了???这些面对敌人的子弹和刺刀可以面不改色的勇士,看见医生手里的针头却手脚发软。
但是,尽管他们心里无比恐惧,这一步毕竟还是踏出来了!
同袍同志,血浓于水!
i
(未完待续)
辛亥科技帝国 第一百一十三章 秘方
陆军医院里,充满了呛人的来苏水味道,伤员的家属都被礼貌的请了出去,医官叽里咕噜说了一大串他们听不懂的医学名词,大概意思他们倒是明白了,就是说伤员身体弱,不能过了病气给他们。
为了让亲人早点恢复健康,这些家属只好垂泪离开了医院。
病房里所有的被褥重新拆洗晾晒,所有的餐饮用具也都用高温蒸煮,医生的手都用药水仔细的洗过,针头、针管、手术用具更是严格的消毒。
柴东亮也没办法,这个年头还没有发明有效的抗菌药,大部分的伤员根本不是被敌人打死的,而是死于伤口感染。
就连医生都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细菌感染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欧洲在十九世纪的时候,有钱人流行到装饰奢华的医院去生孩子,结果一半左右的产妇得了产褥热丢了姓命。反而是在条件简陋的家里生孩子,产妇的死亡率要低的多,只有千分之十五。
当时的人尚未意识到细菌传染的危害,装饰豪华表面上看起来干干净净的医院,结果成了细菌传染的温床。
既然还没有特效的抗菌药物,那就只有在消毒上大做文章了,来苏水喷了三遍,又用食醋加热来蒸,再用艾草点燃了熏屋子,搞的医院里的味道呛的人呼吸困难。
味道不好闻,总比伤员丢了姓命强,也只有凑合了!
年轻真是好,柴东亮不得不赞叹年轻人生命力的顽强。很多奄奄一息的重伤员,输了三五百毫升鲜血之后,马上脸色就变得红润起来,过不多会儿就能吃东西了。但是都被医官粗暴的制止,手术过后没有通气就直接吃饭,肠胃是要粘连的。家属送来的鸡汤热了又凉,凉了再热,等到伤员可以吃东西的时候,医官却又只许他们喝两口面汤,弄的家属一肚子怨气。
医官大部分都是留洋学生,输血之后立竿见影的效果,令他们极为振奋。从人体中抽出的血液加入千分之二的柠檬酸就可以制止凝结反应,而且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这方法太简单了,但是也太有效???对于内行来说,这不啻是医学上的一场革命。
从城里西医馆找来的医生,不论是中国人还是洋人都看傻了眼,尤其是几个治疗红伤的镖局的草药郎中和镖师,更是嘴巴张开就合不上了。一个个气息奄奄的伤员,用针管推进去半管子鲜血,片刻之后就有力气说话了,这简直神了!
“俺娘身子不好,明个儿我回去也从身上抽半管子血,给她老人家补补,咱也尽尽孝心!”三义镖局的副镖头挑大拇指赞叹道。
医官被吓了一跳,他把输血当成喝人参汤了,这玩意还能给人补养身体?
“镖头说笑了,这人血有四种血型,如果输错了那是要死人的。”医官急忙制止道。
副镖头瞪起眼睛怒道:“你这话什么意思?俺是俺娘亲生的,咋会不一样?这戏文里都演过滴血认亲,只要是亲生的那血都一样!”
医官哭笑不得,这个东西和他也讲不明白,再看看他瞪起的牛眼和醋钵大的拳头,只好苦笑道:“镖头若是有兴趣,回头我详细和你说说,但是这血可不能乱输,镖头血气旺健,恐怕老太太虚不受补啊!”
副镖头沉吟片刻道:“这话说的倒也中听,是这个理儿!”
一个卫生兵跑了过来:“医官,那边有个伤员,腿骨折了,我对了几次都对不上,您过去看看吧。”
医官犯难道:“这接骨我也不在行,如果有台x光机就好了,天津北洋总医院有一台,咱这里可没有那洋玩意,这隔着皮肉接骨确实困难,这样吧,一会儿我给他动手术。”
副镖头听的一头雾水:“啥叫做爱死光鸡?”
医官和他说话,如同鸡跟鸭讲,苦着脸解释道:“这个机器啊,可以照见人的五脏六腑和骨头,不用开刀我就能能看见病人身体里的毛病???咱医院没这个东西,我就只好给他切开皮肉动刀子了。”
副镖头惊讶道:“这东西真神了!”然后不屑的对卫生兵道:“不就是骨头断了几根吗?我去接!”
医官瞪大眼睛道:“你会接骨?”
副镖头牛气冲天的道:“小事一桩!”
说罢,走到隔壁房间,只见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士兵正在痛苦的呻吟。副镖头走过去,中气十足的断喝一声:“大老爷们,哼哼唧唧的像什么样子?比个娘们还不如!”
然后抓住年轻人的腿问道:“哪里断了?”一边说一边在断腿上敲打,年轻人忍着痛回答:“这里疼,这里也疼,这里还疼!”
副镖头瞪起牛眼道:“到底是哪里疼?有个准地方没有?”
年轻人苦着脸道:“被你捏的,本来不疼的地方也疼了。”
副镖头气哼哼的道:“老子好心好意,你还不识好人心,不管你个龟孙了!”说罢,脸往外扭,手却极为迅捷而隐蔽的在伤兵的腿上猛的用力一按。
只听见“嘎巴”一声脆响,副镖头哈哈大笑道:“兔崽子,老子替你接好了,一百天之后包你生龙活虎,和以前一模一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