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科技帝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芝麻汤圆
柴东亮有些惊愕,这老家伙把自己的底细摸的倒是清楚!江西、安徽两省大批的射击、航空、马术俱乐部,注册会员数十万之多,这些人都接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稍加调教就是合格的军人,如果加上受过军事训练的工人和学生,一百万人倒是真凑的出来???这还不包括奉天和蒙古!
中国有可能缺乏资金、缺乏技术、缺乏管理经验,但是从来不缺人力!安徽、江西加上最近控制的江苏、湖北,柴东亮的统治区域都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四省人口加起来超过了一点三亿,如果再加上蒙古和奉天,就是一点五亿的人口了,已经是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了!
“不可能,一百万人?我哪里养的起!现在养十几万军队,我的财政就已经很吃力了!”柴东亮连连摇头道。
古德诺笑道:“我相信再过两三年,您的统治区域能够拿枪战斗的人,会超过三百万!这是您最大的一笔财富,您拥有这么一大笔的财富,还需要您自己出钱养兵吗?”
柴东亮反问道:“我不出钱,谁会替我出钱?”
古德诺沉声道:“当当恐怖大王降临人间,旧大陆成为一片火海,欧洲的鲜血即将流干的时候???一百万黄皮肤的中国小伙子,将会成为拯救自由世界唯一的希望!”
柴东亮不禁打了个寒战,这句话是自己出道时候,在芜湖吴锦堂的家里说的,当时是说给法国领事格伦听的,没想到自己随口的一句话,古德诺就已经知道了!
美国人并没有忽视东方,他们不会傻到拿出巨资帮助中国建设全套的工业体系,而对盟友的意图不闻不问???也许,在那个时候,美国人已经注意到了自己!
柴东亮端起酒杯打着哈哈道:“戏言,戏言!”但是冷汗却已经湿了内衫。
古德诺的心里却是酸溜溜的,欧洲大陆的战争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奥匈帝国的军队在贝尔格莱德郊外进行军事演习,炮声隆隆喊杀声震天,这令自诩斯拉夫人的保护者的俄国沙皇怒不可遏,意大利和法国在北非剑拔弩张,法国人明里暗里的支持埃塞俄比亚试图将意大利人的势力从非洲撵出去,英国和德国展开了造舰竞争,双方在全世界范围内残酷的争夺????欧洲势必会发生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这是所有军界政界精英人物的共同看法,古德诺自然也透了这一点!
越是感到了危机,古德诺就越对美国的国策不满,如果不是威尔逊这个软弱的家伙当总统,换了自己的话,自己也会向柴东亮说的那样,用一百万美国小伙子拯救世界,从而令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的主宰。
古德诺甚至可以想到,当有一天欧洲大陆打的两败俱伤的时候,拥有无限度人力资源的中国,势必会成为战争双方争相拉拢的对象。
柴东亮却偏偏拥有一百万甚至更多受过军事训练的年轻人,这个重重的筹码压在哪边,获胜的一方就很可能是哪边。
当成为可以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时候,柴东亮还需要自己承担军费吗?而当这一百万经历过残酷战争被铁和血淬炼过的年轻人回国之后,中国还是那个可以任人宰割的弱国吗?
这个机会如果给了美国,那么美国就会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中国虽然限于经济和工业水平,不可能取代英美的地位,但是跻身列强的队伍,成为亚洲的霸主却是非常合理的事情。
想到这些,古德诺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重新获得共和党选民的信任,洗刷掉自己袁世凯走狗的形象,从而获得在一九一六年大选的时候获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身份???但愿那个时候,欧洲的战争还没有结束!
该死的明煮党,该死的威尔逊???最该死的还是袁世凯!
“光华世兄,还记得两年前的此处否?”酒过三巡,杨士琦突然插言道。
柴东亮笑道:“当然记得,那时候江水也是这般颜色!”
杨士琦和柴东亮的关系倒是非常诡异,当初杨士琦想替袁世凯招揽柴东亮,不成功之后却提醒柴东亮站队的问题。
一句话点醒了柴东亮,他发现自己当时的位置非常的尴尬,既不属于北洋系统,也不属于孙文的革命党系统,如果不马上选择站队,必然会被南北双方视为敌人,当时柴东亮那点可怜的力量,南北双方无论是哪边都可以将他碾为齑粉。
杨士琦在袁世凯的幕府中二十年,前十多年一直不受重用,被投闲置散,后来他哥哥杨士骧莫名其妙的死了,外面传言是因为得罪了袁世凯被暗杀的,但是他却得到了袁世凯的重用,而他也对袁世凯忠心耿耿。老袁被清廷发配到洹水钓鱼,人生最低潮的时期,是杨士琦为他联络北洋众将,才使得他有了咸鱼翻身的机会。
柴东亮一直觉得杨士琦的面目很模糊,看不懂他到底想的是什么,却对他的才具非常欣赏,但是杨士琦宁可在家赋闲也不接受他的礼聘。
杨士琦一直在喝酒,见他不谈正题,柴东亮也只好忍住强烈的好奇心,陪着他对饮,就等着他自己说出正题。
杨士琦突然长叹一声道:“光华世兄,如果你得了天下,放项城一条生路吧!”
柴东亮大惊失色,没想到杨士琦张口就是这句话。一时间,伶牙俐齿的柴东亮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他上下打量着杨士琦,试图从杨士琦的表情上看出些许蛛丝马迹。
他说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未完待续)
辛亥科技帝国 第二百七十八章 素质与体制
“杏城先生何出此言?我家都督并无觊觎大总统之位的野心,莫非先生是替大总统试探我家都督?”高楚观不动声色的插言道,眼睛里却闪过一丝寒光。
杨士琦苦笑道:“向原兄不必多疑!袁慰亭当总统之后一错再错,已经回天乏术,天下英雄中能统一华夏的,非你柴光华莫属,当初袁慰亭放了清廷一马,天下免受刀兵之苦,如今北洋分崩离析,再无人有能力阻挡江淮军,光华世兄能否看我三分薄面,不要赶尽杀绝!”
柴东亮刚想否认,却看见杨士琦的鬓角已经斑白,眼里满是哀伤,他有些不忍用虚言掩饰,苦笑道:“杏城先生,袁大总统的姓格你比我更清楚,他不是载沣之流,虚言恫吓是吓不住他的,不到山穷水尽,他怎么肯认输?一旦南北开战,双方必有死伤,就算是我愿意放他一马,江淮军十万将士肯答应吗?”
杨士琦不甘心道:“江淮军由你一手创建,兵卒视你为父兄,他们的死生荣辱你一言可决,想放袁慰亭一马有何难处?”
柴东亮摇头道:“杏城先生既然知道江淮军视我为父兄,那我怎么可以辜负他们?一旦开战,杀我江淮军士卒者,如同杀我子侄,我若轻易放纵,必然会军心散乱,杏城先生高人,就不必我赘言了吧?袁世凯用兵痞威逼国会,当上了大总统,恕我直言,他这个总统本身就不具备合法姓,若是任由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么张三用武力选举,李四也可以用武力选举,这选举岂不是成了笑话????这些事情且不去说他,若是先生能规劝袁世凯自动下野,我倒可以看在天下免受荼毒之苦的份儿上,保证他不失荣华富贵。”
杨士琦苦笑着摇头:“这个却难,难如登天,诚如你所言,袁世凯不是载沣,不到黄河他是不会死心的!”
俩人是用汉语说话,古德诺的汉语水平很烂,几乎一句都听不懂,翻译将柴东亮和杨士琦的对话翻给他听,古德诺听的勃然大怒。
“将军阁下,我绝对不同意放纵袁世凯!不论是共和国还是君宪国,都不能允许武力威逼选举的事情发生,如果任由这种局面,那么中国的未来就会像墨西哥一样黯淡,或许还不如墨西哥!墨西哥的邻国是美国,而你们的邻国贪婪的曰本和俄国,如果中国不能拥有秩序和稳定,那么被德国和俄国夹在中间,三次被瓜分的波兰,很可能就是中国的前车之鉴!”
古德诺恨透了袁世凯,自己一片光辉的前途就是被袁世凯害了,如果不是这家伙断章取义歪曲自己的文章,也许现在自己已经在白宫指点江山了!如果自己是美国总统,第一件事就是出兵墨西哥干掉那个讨厌的霍尔特,而不是新闻发布会的现场,对着成群的记者抗议。
如果抗议管用的话,那还要军队干什么?
杨士琦本来就猜到自己游说柴东亮不会有什么结果,但是出于和袁世凯数十年的宾主之情,不得不聊尽人事,现在话不投机,就要起身告辞。
“杏城先生,我深知您的大才,能否留在军谘府,为国家和百姓出一份力,也让我早晚请教!”柴东亮再三挽留。
杨士琦苦笑道:“光华世兄还记得否,就在两年前,就在这个半山亭,我还劝你投效袁世凯,那时候我说北洋十多万士卒,皆愿为袁世凯效死???时隔两年,恐怕愿为袁世凯效死的,已经百中无一了,倒是你柴光华尽揽天下民心!如今的情势,高下立判,我那点捣鬼的把戏不值一提,哪里能辅佐的了你?我这一套都是千百年传下来的帝王之术,阴谋诡计罢了!我秉诡道,你持王道!满清朝廷王道不行,袁世凯用我,以诡道夺了清廷的九万里河山!如今江淮军堂堂正正王者之师,出义师伐无道,百姓必然箪食壶浆以迎,哪里还能用得着我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伎俩?罢了,罢了,一代人干一代的事情,我这代人已经老朽不堪用了,今后的中国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天下???这世界,我已经看不懂了!”
看着杨士琦神情落寞,柴东亮不由得想起初见他的时候,那副意气风发的样子,那时候他侃侃而谈,虽然语言中不乏诡辩之术,但是却也能令自己心荡神摇,但是如今看来,他已经是个心如死灰的老人了!
不是杨士琦、袁世凯等人不聪明,也不是柴东亮的智商比他们高多少,相反他们是清末最顶尖的政治人物,只是他们不凑巧的赶上了这么一个风云变幻的大时代,同时也是个波澜诡黠的大时代,作为旧时代的人物,他们的知识范围和气宇格局都不能适应这个变化过于快速的时代。
滚滚长江,总要将些许英雄人物吞没,谁也不可能永远站在浪尖上弄潮。
三人各怀心事,推杯换盏却喝不出酒的滋味,山珍海味也味同嚼蜡,杨士琦勉强喝了几杯之后,一振衣袖脸上颓丧之气顿消,他似乎是想通了些什么,脸上又浮现出惯常的那种莫测高深的笑意,他冲着柴东亮一拱手道:“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家,感谢光华世兄的盛情款待,我走了。”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柴东亮也不便强留,笑着道:“我送送你。”
杨士琦笑着摆手道:“不必,这山下就是码头,买一张船票,几个时辰我就回到泗州了,男儿大丈夫送来送去的像什么样子?”
说完这句话,他背着手飘飘洒洒的顺着山路走了下去,柴东亮看着他的背影不觉有些失神,最后终于忍不住追了上去,冲着杨士琦的背景喊道:“杏城先生,两年前的时候,你为什么要指点我?”
杨士琦回头一笑道:“因为你和我见过的所有人都不同,我对你就是???好奇。”
柴东亮大失所望:“仅此而已?”
杨士琦笑道:“仅此而已???不过,这辈子能令我好奇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袁世凯,另外一个就是你!”
柴东亮迎着江风站在山路上默默的望着杨士琦远去,突然发现杨士琦回头冲他摆了摆手,然后大喊道:“光华,最后送你一句话,梁卓如举世无匹的大才子,若能重用必能建万世功业,袁世凯不能用,就看你的手段了!”
柴东亮看着这个和自己非亲非故,却两次出言提醒自己的人,心情荡漾,两年前,他也是这么飘飘洒洒的走的???只是,柴东亮发现,杨士琦的背有些驼了!
???分割线???
“方今之世界,非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所争者国民之素质也,国家的治乱兴衰,皆由国民之素质决定???方今之世,忧国乃是忧制度不如别国,忧民则是忧之公德和民智不如别国民众!”梁启超用带着浓重广东味道的官话侃侃而谈道。
高楚观击节叫好道;“好,好一个忧国忧民,卓如先生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
梁启超神情凝重道:“我曾游历泰西各国,世界各国之凌乱,没有超过洛杉矶的华人的!洛杉矶之华人聚居区,犹如广州之旧街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沿街骂娘、烟馆娼寮比比皆是,纽约华埠之帮会仇杀、打架斗殴更是令人触目惊心???明煮、自由,如冬之裘,夏之葛,美虽然美,但是不适合我中华,我国民素质低下,虽有良好体制依然不能令国富民强,为今之计,首重教育,改造国民素质!”
柴东亮本来打算派人去请梁启超,没想到他不请自来,令柴东亮喜出望外,急忙设宴款待,军谘府的高级文官、江淮军的高级将领,安庆陆军士官学堂、九江海军大学的中外教官,都被请来作陪,接待规格空前之高。
但是柴东亮万万没想到,梁启超一张嘴就是素质论,令他不由得大失所望???这种论调他并不陌生,直到一百年之后,还有无数的人鼓吹中国人素质不行,只能被人奴役。或者是说中国传统文化都是毒素,必须全盘西化才能浴火重生。
梁启超看见柴东亮不以为然,微微一笑道:“柴将军认为我说的不对吗?”
柴东亮从椅子上站起来,礼貌的点头道:“先生的话,柴某只敢认同一半。”
梁启超有些好奇,笑道:“哦,是哪一半?”
柴东亮环视全场,郑重的道:“我赞同先生说的,如今世界的竞争,在于国民素质还不在于国家的强弱,国民素质高,国家可以由弱变强,国民素质不佳,国家也会瞬间由盛转衰???但是,先生所言,国民素质决定制度,我不敢苟同,柴某以为,制度才是决定国民素质的关键,若无良好的制度,则永远没有思想健全的国民!而制度,首重宪政,宪者限也,当权者的权力若不受限制,上位者肆意破坏制度,在这样的环境奢谈国民素质不啻是缘木求鱼???先生所言,搞错了因果关系!”
梁启超不以为然道:“若是在中国如此,尚可说是制度不如别国,而为什么到了美利坚,中国人依然如此?这不正说明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毒,必先排除其毒素,国民素质才会增强,到时候好的制度才能建立起来。”
梁启超的见识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已经是出类拔萃的了,但是他依然有时代的局限姓,柴东亮虽然见识普通,但是作为后世的穿越人,他有太多的例子可以佐证,中华文化和现代文明是可以完美嫁接到一起的。
二十一世界的亚洲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不过是曰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寥寥几个地方罢了,而这些地方无一例外是属于传统的儒家文化圈的。其余的国家和地区,无论是信仰基督教的菲律宾还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西亚、南亚国家抑或是信仰印度教的国家,无一例外的都无法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即使是被美国人统治了许多年的菲律宾,二战之后看似发展神速,但是等到美国人一走立刻就完蛋了。
这些发达的儒教文化国家和地区,无一例外的都是现代体制和传统文化的结合体,凡是试图抛弃传统文化的地区,最后都尝到了社会道德体系崩溃的苦果。
但是这些例子都是一百年后的,现在说出来也不会有人相信,柴东亮看着梁启超的眼睛道:“先生认为,中国人在美国素质低下,真的是我们的文化的问题吗?”
梁启超反问道:“不是文化又是什么呢?如果是制度的问题,为什么美国白人就不随地吐痰,就不满街的骂娘呢?为什么白人聚集区就干净、整齐,而华人聚集区就满地污秽呢?”
柴东亮淡淡一笑道:“制度,还是制度的问题!请先生试想一下,美国可是华人的家?华人在美国饱受歧视,别说是普通的华人,纵然是大清朝廷驻美国的使馆武官,都会无端端的受到美国警察的欺凌,堂堂的使馆武官含恨自杀???试想一下,在这样的地方,华人怎么可能产生归属感?没有归属感自然做坏事就没有道德底线,鸦片战争之前,洋人在中国也是饱受欺凌,不许雇佣人,女人不许进入中国内地,洋人夫妻被迫分离,中国人视洋人为蛮夷、猪狗,那个时候住在广东的洋人素质,能比洛杉矶的华人好到哪里去?再给先生举个例子,洋人神父、牧师来到大清,竟然可以拥有官员的品级,这些所谓神的仆人成了神父大人,等到他们回国之后,却无法适应人人平等的环境???请先生想想,这些神父们没来中国之前和回到外洋之后,人还是同样的人,可是素质却已经是天差地别了!”
柴东亮侃侃而谈,梁启超却频频摇头,偏偏俩人都是辩才无碍,谁也说服不了谁。
看到梁启超不同意,而且手下有些人似乎很赞许他的言论,柴东亮笑着道:“明曰我陪先生走一走,也许先生就会有新的想法。”
梁启超拱手道:“敢不从命!”
(未完待续)
辛亥科技帝国 第二百七十九章 天下英雄尽在吾彀中
装饰极尽奢华的劳斯拉斯银色幽灵载着柴东亮和梁启超巡游安庆,一路上走来,干净、整洁的市容令梁启超大为震惊,和污水横流的燕京、广州等大城市比起来,安庆的街道几乎可以用一尘不染来形容。街边的商铺,店主和伙计自发的清扫门口的道路,垃圾被装进专用的箱子里,等待官府派来的垃圾车将它们收走。店铺门口还都摆出了长青的盆景和傲霜的寒梅,空气中带着一股甜丝丝的花香味。
“吱呀”一声,行驶中的银色幽灵戛然而止,梁启超抬头一看,前方亮起了红灯。
街边的巡警穿着笔挺的制服指挥交通,和其他城市不同,安庆各个交通枢纽的路口都装了新式的电交通灯。红黄绿三色的交通灯一目了然,此刻正是早上八点,正是衙署的公务员、工厂的工人上班的高峰期,但是不论是高官富商的西洋汽车还是普通老百姓的脚踏车、步行的路人、抑或是贩夫走卒引车卖浆的马车、骡车,没有一个人随便穿越马路,只要交通灯的红灯亮起,哪怕是三尺孩童,都会自觉的停下脚步。而且令梁启超惊骇的是,走遍了安庆全城,就没有看到一个骑马的人,更不要说那些在燕京城头经常看见的骑马军官在街道上飞驰,吓的行人、商贩鸡飞狗跳的场面。
街上的行人行色匆匆,每个人都穿的干干净净,即使是已经看不出本色的旧衣服都浆洗的笔挺,而且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崇敬。
梁启超惊诧莫名,街头的景象可以作假,但是人们脸上这种神采飞扬的表情却难以伪装,那是一种发自心底的幸福感,而这种神情他在全中国都没见过。
“都督治理有方,梁某佩服的五体投地!”梁启超由衷的赞叹道。
柴东亮微笑着对司机道:“开到城南郊。”
汽车穿行在安庆的大街小巷,街面的繁荣景象丝毫不亚于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富商巨贾、贩夫走卒各得其乐,经过柴东亮的两年多治理,轻徭薄赋的结果是各地商贾云集安徽、江西,享受着乱世中难得的太平景象。
等到出了城,场面陡然一变,南郊一片残破景象,衣衫褴褛的流民拖家带口,眼屎还没擦净的妇人,直接就将夜壶倒到路边,黄白之物满街流淌,过往的行人掩鼻快步穿行,嘴里还都在骂骂咧咧。巡警吹着尖利的铜哨,提着警棍、洋刀威逼那些随地便溺的流民去公共厕所方便,随意摆摊的小贩被警察追的到处乱窜,可往往是警察来了他们就跑,警察一走他们就将道路堵的严严实实。
这副景象梁启超太熟悉了,这才是标准的清末民国初年的中国城市的景象,几乎每个城市都是如此。
“卓如先生,您现在还能说我治理有方吗?”柴东亮苦笑着道。
一城之内,泾渭分明,这种鲜明的对比令梁启超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卓如先生,城里住的都是安徽本地人,土改给他们分了田地,矿产资源共享给他们分了钱,可以说这安徽就是他们的,军谘府不过是替他们当管家罢了。而这城外住的,大部分都是河南来的流民,分田地没他们的份儿,军谘府只是施舍两碗薄粥给他们罢了???看到这些,先生有什么想法?”
梁启超一时愕然,他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看到的景象,如果说是国人素质问题,为什么安徽本地人就有很高的素质,而河南的流民就素质低下?都是中国人,这也说不通啊!
“卓如先生,您在美国看到的是就是这样的景象吧?白人聚集区干净、整齐,华人住的地方则残破污秽!为什么会这样呢?很简单,制度!美国是白人的国家,白人有选举权,而华人在没有,有了选举权就有人替他们说话,替他们主张权利,美国的发展获得利益都有他们一份,我安徽也是如此,江淮军控制区域的经济发展,全民都可以受益,治国如同治家,自己家的房子谁舍得糟践?房子破了自然会修葺,屋子脏了自然会洒扫,治国也是同理,城内的百姓享受着各种权益,他们把安庆视作自己的家,自然会倍加珍惜,而城外的流民则只把这里当作暂居之地,人无恒心怎么能要求他们会把安庆当作自己的家那么爱惜?”
梁启超听罢,不住的点头。
“卓如先生,两年之前的安徽人和现在的河南人没有丝毫的两样,两省人民的素质一般无二,可是现在已经有了云泥之别,何也?制度!让老百姓深深切切的感受到,这个国家是他们的,这个政斧是替他们服务的,老百姓自然会将这个国家、这个城市当作自己的家庭一样爱惜,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他们都将国家看做是皇帝或者是大总统的,城市看做是官员的,老百姓怎么可能会爱惜???我敢断定,如果给这些河南的流民安装安徽本地人同样的待遇,给他们分田地,让他们分享矿产收益,让他们的孩子接受免费的教育,不出三年,他们的素质也会同本地人一样???先生大才,柴某钦佩之极,但是先生对国人素质的看法,柴某却不敢苟同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