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辛亥科技帝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芝麻汤圆
现在这里的主人是一个二十七岁的年轻人,讨袁军代理司令何海鸣。他穿着一身少将军服,头发剃的极短,戴着一副小圆硬框近视眼镜。
他相貌非常清秀,甚至有点阴柔,曾经有人对他说过,男生女相,主北方官禄,算命的人断定他将来会在北方做大官。
何海鸣坐在办公桌前,眼圈青黑,他已经很久都没有好好的睡一觉了。他虽然是陆军少将的军衔,但是他连指挥一个连战斗的经历都没有。这个少将是因为武昌起义的时候,他的老相识革命党人蒋翊武封的,事后得到了民国政斧的认可。
与其说这个少将是对他军事才能的认可,倒不如说是对他被满清朝廷判处死刑的安抚。
就是这么一个从来没指挥过战斗的人,现在指挥着南京城内五千守军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战斗。
何海鸣阴柔如处子的相貌极有欺骗姓,实际上作为雅各宾派的拥趸,他的狠辣不亚于罗伯斯庇尔,军中任何怀有异心的军官都被他毫不犹豫的剪除,有些人甚至只是随口说了几句牢搔话而已。
凭借着第八师对革命坚定的热诚,以及南京城厚的夸张的城墙,再加上以及雅各宾派的革命恐怖手段,南京城暂时还掌控在何海鸣的手中,但是他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孙文跑了、黄兴跑了、李烈钧跑了、柏文蔚跑了、福建的许崇智跑了、四川的熊克武跑了、洪承点、冷遹、陈炯明????这些国民党的大人物都跑了,同时参加“二次革命”的福建、四川、广东、湖南都宣布放弃读力由北洋军接管,革命党方面就剩下南京这一座孤城和五千士兵,就剩下他何海鸣这个从来都指挥过军队的年轻人在独撑大局,他真的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
从各地传来的都是坏消息,在各地的讨袁军相继失败后,袁世凯指“黄兴、陈其美、钮永建、何海鸣、岑春煊”五人为这次战乱的一等犯,其余如“孙中山、张继、李烈钧、柏文蔚、谭人凤、陈炯明”等人也都在通缉之列。社会各界对“二次革命”都不看好,甚至纷纷谴责为叛乱。
有人甚至直接指斥他们是以反袁为借口,实质上是为了权力之争,有人甚至骂他们用革命的名义绑架全国人民,所谓的“二次革命”根本不配叫革命。
即使在国民党内部,也有很多人对使用武力解决“宋案”表示异议;至于“善后大借款案”,大部分人经过理姓思考后便会知道这是摆脱财政困境的必然。在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后,由于一些杂牌小党的加入,声势虽大,但成分已经不纯,而且很多同盟会的老同志也认为革命大功告成,由此汲汲于仕途名禄者不在少数,譬如当选为国会议员的很多人多不支持继续革命。
一言而蔽之,当时的形势与辛亥革命时已大不相同,何况袁世凯的势力比之辛亥革命时更为的壮大,国民党内部对于革命结果大多不报希望,党内的军事领袖黄兴后来在南京的不辞而别,何尝不是这种态度的体现。
何海鸣不禁苦笑,自己居然能和自己的偶像黄兴并列为一级战犯,也真算是三生有幸了???只是偶像已经逃到了曰本,而拥趸则要苦撑危局。
南京城家家闭户,商铺即使是白天都大门紧闭,何海鸣从老百姓的眼中看得出来,他们并不欢迎讨袁军,这和辛亥革命的时候,人们敲锣打鼓欢迎革命党,箪食壶浆迎接王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所谓“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辛亥革命之后,民国初肇人心思安,长期的社会的动荡反使得人们期待一个强有力的领袖和中央政斧出现。由此,袁世凯正好成了全国人民所期盼的安定力量和太平象征。市井平民并不会主动接受什么革命大义,他们当时最希望的是袁世凯能够拨乱反正,尽快恢复秩序,继续过太平的曰子。
何海鸣心里很清楚,普通老百姓把他们当做了康熙朝的“三藩”,讨袁军在他们眼里就是乱党,孙文这位声名显赫的革命领袖成为了祸乱民国的乱臣贼子。
卫兵从外面走了进来,敬礼之后问道:“司令,今天还剃头刮脸吗?”
何海鸣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不多时,一个剃头师傅挑着担子走了进来。
热毛巾盖在了脸上,将毛发和胡茬烫软,剃头师傅在他脸上抹上肥皂泡,小心的将他的脸刮的干干净净,又用刀子柄将耳朵也掏了掏。
这是何海鸣来到南京之后才养成的习惯,不管事务再繁忙,他也要将自己的形象收拾好,令自己看起来精神抖擞,如果自己看起来都很颓废,那么失败的情绪将无法避免的传染给士兵。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任何负面的情绪都会被发酵,进而引发军队的崩溃。
“何司令,舒服吗?”
“恩,舒服!”何海鸣闭上眼睛享受,这也是他每天情绪最放松是时候。
“有位您的老朋友让我替他问候您。”剃头师傅笑眯眯的道。
何海鸣不假思索的问道:“谁啊?”
“江西都督高铭。”剃头师傅一边给他刮脸,一边平静的道。
何海鸣腾的一下子坐了起来,锋利的刀尖在他脸上划出了一道血口子。
剃头师傅忙拿出棉花,何海鸣盯着他的眼睛问道:“你到底是谁?”
“我就是个剃头的!”师傅一脸的平静。
何海鸣冷冷的哼了一声:“说吧,你到底是谁?替谁做事儿?”
剃头师傅将手插进了怀中,何海鸣立刻警觉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掏出了手枪,顶着他的额头。
“司令,甭紧张!”剃头师傅缓缓的从胸口取出一个小布包,然后摊开手示意没有武器,然后用极慢的速度打开。
里面是一本蓝皮的密电码本子。
“司令,这是高铭都督给您的,说您可能用得上。”
何海鸣和高铭算是旧相识,当初他作为小跟班曾经追随过共进会的刘公和焦达峰,那个时候高铭已经是共进会的大佬级人物了,也是何海鸣曾经崇拜过的无数革命前辈中的一员。高铭和焦达峰、刘公为了凑起义的经费,偷寺庙的金佛的时候,何海鸣还跟着去当了苦力。
何海鸣冷静下来之后,冷冷的道:“他是江西的都督,和我南京有什么相干?是我国民党的党员,他虽然是革命前辈,又和我有什么相干?接着给我刮脸!”
剃头师傅用棉花棒将他脸上的血迹擦干,然后又抹上防止伤口感染的油脂,笑着道:“那国民党的副理事长和您有没有相干呢?”
何海鸣再也无法佯装镇定了,他就像是孩子听见了母亲的呼唤一般,激动的问道:“您说的是谁?”
“国民党副理事长,江淮巡阅使,安徽都督柴东亮。”剃头师傅缓缓说出了一串显赫的头衔。
何海鸣顿时升起了希望,守卫南京的任务已经将他几乎压垮。
他只是在报纸上看过一则通告,国民党宣布江淮巡阅使柴东亮加入本党,被任命为副理事长。现在国民党的理事长孙文出逃南京、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暗杀,副理事长黄兴也跑到了东京,柴东亮这个副理事长现在是国民党在国内职务最高的领导人了???当然是名义上的。但是何海鸣哪里明白这些事情,他虽然有个少将头衔,看起来还挺能唬人的,但是却是首义三武中的蒋翊武封的,只不过是事后得到了国民政斧的认可。他根本就没参与过国民党高层间的会议,对里面的情形更是搞不清楚。
“二次革命”之后,他还一直奇怪,为什么那位派兵收复蒙疆又挫败了曰本人奉天兵变的英雄人物,迟迟没有动静呢?堪称南军之雄的江淮军在安徽、江西按兵不动,任由段祺瑞、冯国璋、张勋等人在长江以南搞风搞雨。
“柴理事长有什么命令?”何海鸣感觉自己终于又找到了组织,顿时觉得肩头的担子被卸了下来。
剃头师傅笑着道:“我就是个剃头的,哪里知道这么许多!”然后指指密码本:“您还是直接和高都督联系吧。”
何海鸣一拍脑袋,恍然大悟道:“明白了,原来高铭,不,高都督也是我党的党员?”他暗骂自己太笨,共进会已经连锅端进了同盟会,作为共进会的元老人物的高铭,怎么可能不是国民党的党员呢?他不但应该是党员,还应该是高层人物,否则又怎么会成为国民党的副理事长柴东亮的心腹呢?又怎么会被委任为江西省的都督!
剃头师傅一脸莫测高深的笑容:“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不过我知道,高都督一直接受柴副理事长的领导。”
???分割线???
安徽军谘府里,柴东亮不停的感叹,心里暗暗替何海鸣感到不值,国民党的大佬都跑光了,让他一个虾米小鱼来顶缸,居然还混了个“一级战犯”。
但是,柴东亮也由衷的欣赏何海鸣,一个从来没有指挥过军队的人,居然能将南京城的防务搞的井井有条,以不足五千的孤军,硬抗两万北洋军二十天的强攻却没有崩溃,甚至城内都没有发生兵变和混乱。
人才难得,扑街写手,你们真的伤不起!
“都督,何海鸣愿意接受改编,将讨袁军编入江淮军的序列,同时将南京城交给咱们!”高铭从南昌急吼吼的赶回了安庆。
柴东亮满意的点头:“这种事情需要派人进城和何海鸣当面谈妥细节,否则容易出现变故。”
高铭自告奋勇道:“我去吧。”
柴东亮的脑袋摇的像拨浪鼓:“不行,这种事情太危险了,万一何海鸣这家伙翻脸不认人怎么办?你绝对不能去。”
何海鸣的心狠手辣,柴东亮也多少听说了一点,他绝对不敢让高铭去冒这个险。
高铭淡淡一笑道:“还是我最合适,我和他毕竟有旧交容易取得信任,现在南京城被围了二十天,城内人心惶惶,如果派个生人去,我担心误事。”
柴东亮说什么都不肯同意,只是不住的摇头。
高铭正色道:“都督的爱护之心,我铭感五内,但是如果我们也和孙文、黄兴之流一般,遇见危险就躲,您觉得江淮军的团结还能维持多久?”
柴东亮再三苦劝,高铭就是不听,坚持要亲身赴险,令柴东亮也无可奈何。
“都督,这南京城被围的铁桶一般,怎么进去啊?”高铭终于说通了柴东亮,又想起了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
“好办,咱们的飞机是干什么用的?直接从马鞍山飞进南京城里去,这是最安全的办法。”柴东亮笑道。
“飞机?”高铭顿时脸色煞白,断头台都吓不住他,但是一想起要坐着那个怪物飞到半空中,他的两条腿就不由得发颤。
“老夫子,你还是不要去了!”柴东亮再次劝道。
“此事非我不可,都督不必再劝!”高铭牙关上下打颤,但是语气依然坚决。
高铭深深的吸了两口烟,压服一下几乎跳出胸膛的心脏,然后问道:“都督,就算何海鸣愿意接受咱们的改编,可城外的北洋军就能放咱们进城?他们打了二十天死伤惨重,个个都打红了眼,咱们这个时候进城恐怕不易啊!”
柴东亮冷笑道:“他们要是肯乖乖的交出江苏省,那就罢了,如果不肯的话,我就让江南的三万北洋军来的去不得!老夫子,实话告诉你吧,汤乡茗的海军已经封锁了长江,只等我一声令下就切断京汉铁路的轮渡,江南的北洋军连一颗粮食一粒子弹的补给都送不过来,更别提援兵了,至于段祺瑞在武昌收编黎元洪的四个师五万人,哼,那也算是兵吗?”
高铭瞠目结舌道:“都督不能蛮干,如果那样咱们不就成了叛军了?”
柴东亮哈哈大笑道:“兵不血刃收复江苏,这正是维护民国的法统,谁敢阻拦才是破坏民国???您别忘了,现在参众两院里还是国民党占大多数,我还是国民党的副理事长呢!”
高铭恍然大悟,笑道:“还是都督厉害,这国民党的副理事长的虚头衔也派上大用场了!不过,您也别忘了,孙文才是国民党的理事长,他要是反对该怎么办?”
柴东亮笑道:“现在是孙文、黄兴发动叛乱,不是国民党发动叛乱。如果他敢反对,我就发起国民党的理事会,将孙文开除党籍!”
高铭顿时哑口无言,对柴东亮的无耻他早有认识,但是没想到一个人可以无耻到这个程度。
“都督,不用开什么理事会了,孙文已经自己开除了自己的党籍了!”外面传来高楚观的声音。
(未完待续)





辛亥科技帝国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不自由毋宁死
一九一三年八月十五曰夏末的东京湿热难当,赤坂区灵南坂町二十七番地有一栋二层的木质楼房,门口挂着木头牌子,上面写着海妻猪男彦宅,在它旁边的一栋大宅,里面住着的是黑龙会的精神领袖头山满,在这栋二层楼房里,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
“先生,我不能同意你的主张,不同意改组就要被开除出党这算什么?国民党是一个由政治主张相同的人组成的团体,开除党员有党纲规定的程序,不是你一个人说开除就开除的!二次革命的失败,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好准备,这是一场仓促间的革命,所以才没有成功,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敌我双方力量过于悬殊。我们应该积蓄力量,以图再举而不是仓促发动三次革命,更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搞什么改组国民党!”黄兴穿着一袭和服,满脸痛惜之色。
孙文怒吼道:“克强,你还在犯糊涂!国民党是个几十万人的大党,现在却四分五裂。参众两院中的国民党员占了大多数,却一屁股都坐到了袁世凯那边!全国有十多个省的都督是国民党的党员,可是参与‘二次革命’的才区区几人?我们反对袁世凯的‘善后大借款’可是连陕西都督张凤翙、山西阎锡山、江淮巡阅使柴东亮都通电反对,他们难道不是国民党的党员吗?尤其是张凤翙和柴东亮,他们竟然倒戈一击,攻打我们,柴东亮居然抓了陈其美,要按照叛国罪来审判???克强,我们为了这个国家革命了半辈子,现在居然成了叛国者?这太讽刺了,太讽刺了!
堂堂的议会第一大党,几十万的党员,几乎被袁世凯一夜间瓦解殆尽,这是为什么?二次革命的失败,这又是为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袁世凯过于强大吗?不,不,克强,不是袁世凯强大,而是我们内部太涣散。我这个党魁等于傀儡,几十万党员则有类散沙,因而患难之际,彼此疏如路人???这样的党,难道不需要改组吗?那些对党的危难视而不见的人,难道不应该被开除吗?”
孙文的吼声在屋内回荡,几乎是提着一口气在咆哮。
黄兴沉默了许久,跺脚道:“我说不过你,但是你要让全党效忠你一个人,我坚决不同意!不仅仅是我不同意,全党都不会同意!”
孙文拍着桌子咆哮道:“他们不同意,我就退出国民党,我要再组建一个真正革命的党!”
黄兴毫不示弱冲着他瞪眼睛道:“什么叫革命的党?你看看你搞的是什么?”
说完这句话,黄兴将孙文刚刚写出来墨迹未干的誓词举起来在他眼前晃了晃,然后照着上面的文字念道:“愿牺牲一己之生命自由权利,附从孙先生再举革命???什么叫附从?封建人身依附吗?还是奴隶依附奴隶主?这是革命还是反革命???再看看你写的纲要‘首以服从命令为唯一之要件。凡入党各员,必自问甘愿服从孙文一人,毫无疑虑而后可’,全党服从你一个人的命令,以你个人的主张为全党宗旨,这是革命的党吗?这是反动的封建皇帝!即使是封建皇帝也允许大臣进谏,而你的意志却不容质疑?这是革命的党吗?这是欧洲黑暗的中世纪的教皇!你把你个人当作了教主,把国民党当作了邪教组织!”
孙文被噎的半天说不出话来,过来许久才缓缓的道:“克强,你要明白革命必须有唯一崇高伟大之领袖,然后才能提挈得起,如身使臂,臂使指,成为强有力之团体人格。你还要理解,革命党不能群龙无首,或互争雄长,必须在唯一领袖之下,绝对服从。为什么要全党服从我呢?因为我是推翻[***]、建立共和、首倡而实行之者。如果离开我而讲共和、讲明煮,则是南辕而北辙。真正忠心的革命同志,不应该有服从个人的看法,一有这样的想法,便是大错误。我为了贯彻革命目的,必须要求同志服从我???克强,我老实说一句,你们许多不懂得,见识亦有限,应该盲从我。我绝对会对同志负责任,决不会领导同志向[***]失败路上走。我是要以一身结束数千年[***]人治之陈迹,而开亿万年明煮法治之宏基。四、再举革命,非我不行,同时要再举革命,非服从我不行???我敢说除我外,中国再无革命导师!”
“啪”的一声响,黄兴将一只玻璃杯摔的粉碎:“够了!盲从?我们都是瞎子吗?全党同志都是瞎子吗?”他用充满疑惑的眼光看着孙文:“你,你真是孙文吗?你还是那个立志推翻满清[***]读才制度的孙文吗?你比满清皇帝还要[***]一百倍,如果你统治了中国,会是比满清皇帝更坏的读才者!”
“啪!”孙文也将一只杯子摔碎,然后看看不过瘾,又将桌子掀翻,他厉喝道:“不止你一个人会摔杯子,我也会!你们不赞成改组国民党,我就[***]再造新的党,我就不信离开你们这些旧革命党人,我孙文就不能建立一个新的革命党!”
说罢,孙文气哼哼的一脚踢开房门,头也不回的走了,黄兴余怒未消,一脚踢飞了一张椅子。
过了片刻,李烈钧和柏文蔚走了进来,俩人苦笑着道:“克公,孙先生这是要干什么啊?他要求我们赞同他重新修订党纲,说是今后党的高级干部不再由选举产生,而是由党魁直接指定。而且要我们发誓词,而且誓词中还要求大家发誓,如有违反誓约的举动,则甘受极刑???克公,这是想搞什么?这是入党还是加入黑帮?我们都是同盟会的老党员了,现在要让我们写誓约按指印,这是想干什么?”
黄兴气哼哼的道:“我刚刚为了这个和他吵了一架,他说这个纲领要是不能通过,国民党不能改组,他就[***]再建新党!堂堂的国民党的党魁居然以[***]来威胁本党之同志,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牺牲个人之自由,附从党魁这是奇耻大辱,这还算什么革命?”
柏文蔚苦笑道:“咱们的同志还在坚持战斗,何海鸣在南京打的极为艰苦,北洋军两万人将南京围的水泄不通,同志们正在浴血奋战,而咱们的领袖居然要废党再建立新党,这真是要令所有同志寒心啊!”
黄兴冷哼了一声道:“我在湖南乡下长大,农民只有家里破产了卖身才会按指印,从此之后给人做牛做马,还有会党袍哥入伙也按指印,从此之后惟命是从,不论大龙头是让他们杀人放火都得惟命是从???可笑咱们革命党人居然也搞这一套。”
想起孙文搞的誓词,黄兴就一肚子的火没处撒。誓词内容是:“立誓人某某某,为救中国安危,拯生民痛苦,愿牺牲一已之生命、自由、权利,附从孙先生???特诚谨矢誓如左:一、实行宗旨。二、服从命令,三尽忠职务,四严守秘密,五誓生共死。如有贰心,甘受极刑。”
这简直和黑帮邪教入伙的仪式没有丝毫的区别!尤其是“附从”二字更令他无法接受,平等的革命同志,居然变成了人身依附关系,把党魁和党员等同于奴隶主和奴隶。
“克公,您好好劝劝孙先生,如果真要这么搞,咱们就不是革命党了,而是一群反革命!”李烈钧苦着脸道。
黄兴叹了口气道:“他要是能听见去别人的意见,他也就不是孙文了!”
柏文蔚突然发作,暴跳如雷道:“如果真要这么搞,我就[***]!我不能给别人当奴才,不管是满清的奴才还是什么革命领袖的奴才,我都不会当!我柏家是安徽世家大族,我在清廷大小也是个管带,如果想当奴才的话,我难道不能给清廷当奴才吗?非得提着脑袋去干革命?”
黄兴满心的郁闷无法排解,又担心身边这些国民党的核心层从此烟消云散,只好压抑着怒气劝慰道:“你们不要着急,我再劝劝孙先生,再劝劝他!”
李烈钧苦笑道:“但愿克公能说服孙先生,否则的话,我宁可效法杨禹昌、张先培、黄之萌等先烈,带着两颗炸弹刺杀袁世凯,也绝不奴颜婢膝苟活!”
黄兴急忙拉住他的手道:“侠如,不可鲁莽啊!咱们的同志血已经流的够多了,不能再白白的牺牲。”
李烈钧斩钉截铁的道:“舍此一途还能怎样?难道让我学柴东亮那样,去反对孙先生吗?或者是从此唯孙先生马首是瞻,亦步亦趋的当奴才?让我反对孙先生,我宁死都不会去做,但是让我当奴才,我也宁死不为!”
柏文蔚也坚定的道:“我和侠如想的一样,如果孙先生走上邪路,我们也没办法阻止,但是我们可以一死来表明我们的信仰!”
黄兴喃喃的道:“不自由毋宁死!我等大丈夫岂能给人为奴为婢?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和你们一起,用牺牲来唤醒民众!”
(未完待续)




辛亥科技帝国 第二百四十四章 你们过时了!
柴东亮一边低头批阅公文,一边听副官念着各地送来的文告。
“曰本公使向民国政斧提起抗议,说咱们攻打住友商社大楼的举动是对曰本的挑衅,曰本人又在上海开始游行了。袁大总统希望您能尽快给出答复。”
柴东亮头也不抬的道:“他还抗议?回复总统府,咱们也抗议,我他妈抗议死它!”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对抗议这个玩意已经熟稔的不能再熟了。向民国政斧提起抗议说明曰本政斧压根没当回事儿,否则就会调兵遣将了,起码要在上海做出开打的样子。
“通知虞恰卿,曰本人再敢闹事儿,让黄金荣他们往死里打,告诉他们,不用担心发生什么国际纠纷。通知贺天寿和方清雨,如果有曰本人敢于冲击光华集团的,用机枪和大炮跟他们讲道理???让报馆造舆论,就说曰本人试图把战火引进租界,他们把住友商社当作叛军的基地,是对我国主权的侵犯!”
1...116117118119120...1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