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兰朵连忙说:“就是开个玩笑,郑鹏你好歹是个将军,就不能大
749 示威
从监狱的地牢里出来,莆巴甲发现押解自己的人变成了大唐的士兵,前天还是属于吐蕃的都城,现在街头是大唐的军队在巡逻,城头高挂大唐的旗帜,就是远处红山上的布达拉宫,也是插着大唐的令旗。
天啊,怎么回事,逻些城不是有八千精锐的镇山大营看守,还建造了号称百万大军也攻不破的水泥城墙,城中粮草充足,怎么一夜之间就易了主,镇山大营的人是干什么吃的赞普呢,赞普赤德祖赞没事吧
莆巴甲感到这二天的遭遇比前半生加起来都多,都捏自己的大腿根好几次,确认自己不是做梦。
奇怪归奇怪,莆巴甲的心里并没有多少悲伤,窝儿术带人抓自己时,就威胁说不会让莆巴甲出来,还要莆巴甲全家不好过,原因是莆巴甲在赞普面前说过他的坏等话,都想着不能活着走出地牢。
莆巴甲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以这种方式出门。
对占领逻些城的唐军,莆巴甲心中并没多少排斥,因为他的心对吐蕃太失望了。
吐蕃是赞普赤德祖赞的吐蕃,是四尚族的吐蕃,除了这些高高在上的论族和尚族,其他人都不重要,吐蕃和大唐闹僵,看到形势对吐蕃不利的莆巴甲,多次向赤德赞祖提仪早日与大唐和解,取消误会,还建议两国互市,互通有无,没想到这番议论就得罪了很多权贵,包括窝儿术。
莆巴甲知道为什么窝儿术那么讨厌自己,吐蕃虽说跟大唐闹翻,但很多不能自己出产的商品还是需要从大唐购买,不能互市交易,但巨大的需求衍生一个规模庞大的黑市,以大相悉诺逻恭禄为代表的贵族官员,在黑市中低买高卖,大发横财,他们是肥了,可吐蕃的百姓苦不堪言,有心为百姓说句话,没想到惹到那些大贵族的疯狂打压、报复。
这样国家,不值得自己去守护。
莆巴甲一边想,一边跟着队伍向前走,回过神时,惊讶地发现唐军把自己押送到了布达拉宫前面广场。
看到四周都是全副武装的大唐将士,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吐蕃的百姓,他们外三层内三层,好像在等待着什么,莆巴甲心里一紧:唐军要干什么,这是要公开处决自己吗用吐蕃人的血来祭旗
这时广场的人越来越多,有站在场边一脸好奇的普通百姓,也有被唐军押送过来的贵族和官员,在广场的西面还搭了一个高台,谁也不知唐军要干什么。
也不知过了多久,有人拿出铜锣连敲了三下,大声喝道:“安静,安静,都不要说话。”
“不要说话。”
“静下来,听不到吗。”
负责维持秩序的士兵纷纷制止议论的人,很快,现场静了下来。
郭子仪登上临时搭建的高台,环境了一下四周,看到没有再出声后,大声地说:“诸位吐蕃的百姓,在这里先自我介绍一下,某叫郭子仪,大唐游击将军兼征西军中军统领。”
说话的时候,崔希逸在一旁负责翻译,二人的声音很大,现场又很安静,在场的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下面的兰朵有些疑惑地说:“郭将军不会吐蕃话,为什么不直接让崔将军讲话,那样不是省事吗”
郑鹏闻言笑而不语,最近跟兰朵关系突飞猛进的红雀难得开口解释:“军中有军中的规矩,不能随意逾越,再说这样两人都可以出风头。”
兰朵闻言楞了一下,很快也笑而不语。
高台上的郭子仪继续大声说:“在征西将军训话前,让大伙先看看一些东西。”
说完,向一旁做了一个手势,很快,一群衣着华丽、头戴枷锁的人在大唐士兵的驱赶下登上高台,这群人大约有五六十人,有老有小,有男有女,一个个垂头丧气、哭哭啼啼地走着,广场上的吐蕃官员、贵族还有百姓看到这群人,瞬间就骚动起来:
“天啊,那不是赞普之兄拨拉布吗,有好些年没见他露面了。”
“走在中间那个是赞蒙,赞普的大妃,出身纳囊一族的纳囊桂宜。”
“老赞蒙也被抓了。”
“赞蒙、觉蒙都被唐军抓了,就少了**,对了,**是大唐公主,唐军肯定不会为难他们的公主。”
“尊月公主真是像花一样漂亮,可惜让唐军给抓了,不知怎么对待呢,看来论族都让唐军抓了,怎么不见赞普”
众人看到吐蕃的王室被抓,虽说心里早就准备,但亲
750 血腥的成全
“停手!”郑鹏大声喝道。
听到郑鹏命令,殴打那些官员士兵这才停下手,有几个吐蕃官员已被打得鼻青脸肿。
吐蕃建国跟大唐差不多,也有百余年,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一个传承几代的小家小户也能培养出忠心不二的老忠奴,更何况一个国家,郑鹏对出现这些视死如归的吐蕃忠臣,一点也不感到意外。
郑鹏打量了一下,很快指着其中一个年约四十、闹得最凶的中年男子说:“别怪本将不给你机会,戴着白色皮帽的那个,你出来说话。”
“叫你了,出去。”两名唐兵去揪郑鹏指的那名官员。
“放手,某自己会走。”那名官员挣脱唐兵的推搡,大步走出,距离高台十丈的地方才停下,一双眼炯炯有神地盯着郑鹏,眼时没有半点惧色。
“胆色不错,来人何人”郑鹏一脸轻松地问道。
中年汉子挺了挺腰,毫不畏色地说:“吐蕃副整事曼之琛桐吉。”
“原来是副整事”郑鹏拍拍手说:“这么失态,怎么,不服气”
吐蕃人的官制、姓氏跟大唐完全不同,这是游牧文化发展、沉淀的结果,也有吸收外来文化的因素,郑鹏就是现在也弄不清什么官负责什么事,好像崔希逸跟自己解释过,副整事算是吐蕃高层,而曼之琛氏是吐蕃四尚族之一。
不要紧,吐蕃很快不复存在,由于自己的出现,提前几百年并入中原的版图。
桐吉大声说:“当然不服,大唐皇帝厚颜无耻,你们更是卑鄙下作,落到你们手里,本整事就没想过活命,要杀要只剐,悉听尊便。”
“将军,这老东西信口雌黄,末将去教训他,我要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崔希逸眼冒寒光,袖子都挽起来了。
不良人不仅精通刺杀、跟踪、收集情报,对用刑也颇有心得,崔希逸更是用刑,此时他心里已经想好几个酷刑,绝对能让这个胆大包天的人后悔来到这个世上。
也不看看现在什么情况,不仅侮辱大唐的皇帝。
郑鹏对崔希逸摆摆手,示意他先不要动,转身一脸淡然地说:“虽说自古有成王败寇的说法,桐吉副事把话撂在这里,不给你一个机会,相信你死也不服气,今日本将心情好,就跟你理论理论。”
说完,把手里的简易喇叭扔给一旁的崔希逸,崔希逸会意,马上大声用喇叭翻译起来。
桐吉有些意外地看了郑鹏一眼,还是一脸傲气地说:“行,不知郑将军想怎么理论”
“简单,副整事有什么不满,尽管说出来。”
“好”桐吉大问质问道:“吐蕃与大唐和亲,贵国的金城公主就是赞普的妃子,说到底两国亲如一家,将军突袭逻些城,杀死赞普,是否没有道义”
郑鹏都有些服吐蕃,问来问去都是这些问题,那个不见踪迹的般诺是这样问,赤德祖赞是这样问,眼前这个桐吉也这样问,都听得有些烦了,就不能换点新意
突想想起一个笑话:
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耍流氓;
你跟他耍流氓,他跟你讲道义;
你跟他讲道义,他跟你讲利益;
你跟他说利益,他又跟你套交情;
你跟他套交情,他跟你谈文化;
你跟他讲文化,他跟你讲老子;
你跟他讲老子,他跟你装孙子;
你跟他装孙子,他又跟你讲道理。
“道义”郑鹏冷笑地说:“吐蕃勾结大食,兵发拨汗那,道义在哪里贵国每年下山打草谷,这些年在大唐边境制造多少惨无人道的血案,道义又在哪里”
桐吉有些语塞,不过他很快耍起了流氓:“拨汗那之事,那是赞普受到小人蒙敝,为了此事还特地派使团到长安请罪,唐皇谅解了,请郑将军不要重翻旧帐,要不然显得很没气量;至于打草谷之事,此事也是误会,俗说话树大有枯枝,家大有败儿,总些不守法的人作一些犯法之事,大唐处置他们时,吐蕃从没说过半句不是,还经常配合揖拿犯案之人,这些年吐蕃也抓到不少在吐蕃犯案的大唐人,这些都不算事,而郑将军突然兵临逻些城,这就是天朝上国的风范”
“突然这个词用得真是奇怪,怎么不说是贵国大将军坌达廷伪装流匪,在西域四镇犯案累累,是吐蕃犯边在先,大唐反击在后,何来突然一说”
“此事赞普已派使团到和长安解释,坌达廷将军
为了追杀流匪,不小心越了界,这才引起误会,只要说开了就没事,其实那些血案都是流匪所为,此事吐蕃边境也深受其害”说到这里,桐吉把声音提高八度,大声说道:“为了两国和平友好,也为了不让两国百姓生灵涂炭,吐蕃早就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倒是将军不念两国友好的意愿,千里奔袭逻些城。”
郑鹏当场训斥道:“笑话,你们想打就打,想停就停,以为自己是谁呀什么使团到长安解释,皇上早就把他驱走,根本就不想见他们,更没说过原谅你们的所作所为,大唐和吐蕃一直是战争状态,偷袭二字也说得出口,简直就是笑话。”
“可是....”没等桐吉再次发问,郑鹏打断他的话:“行了,副整事提问那么多,也该到本将提问了。”
桐吉楞了一下,
751 清算四尚族
在场的吐蕃人神色复杂地看着郑鹏,郑鹏果断杀伐,颠覆了他们前面的判断和认知。
跟五大三粗、杀气腾腾的大唐军人相比,郑鹏明显偏儒雅一类,特别是阻止部下对桐吉施暴,又给机会桐吉发问,很有儒将的风范,可谁也没想到,当反对的人都站出来后,连劝降的话都没一句,转眼间就让几十条活生生的性命变成了尸体。
很多人这才醒悟,打仗时,唐朝的士兵就像没有感情、只会杀人的魔鬼,则眼前这位看似儒雅的将军,正是这支可怕唐军的大头目。
不用郑鹏再开口,崔希逸大声喊道:“吐蕃国已亡,有不愿归顺大唐的人,站出来,有没有”
崔希逸一连叫了三遍,没人站出来,偌大的广场静悄悄的,只听到呼呼的风声。
不怕死的人,唐军攻城时死了大半,退到布达拉宫坚守时,又让唐军消灭殆尽,真正不怕死的,并没想像中那么多。
唐军太可怕了,他们有一种能发光、又发出巨响的武器,坚不可摧的水泥城墙、盾牌、铠甲,在神秘武器前面就像纸糊的一样,根本没法反抗,都城逻些城沦陷,赞普赤德祖赞看到逃生无望,以身殉国,赤德祖赞一死,吐蕃官员、百姓心中有种空空地感觉。
国都亡了,向谁效忠呢
再说郑鹏说的也对,吐蕃的确向大唐称过臣,归顺大唐好像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而大唐是天朝上国,对归顺的国家、部落很好,跟了大唐,说不定日子过得更好。
那堆垒得小山高的尸体在哪里摆着,谁还会傻傻地去送死呢
又等了半响,郑鹏满意地点点头,再次站在台前,大声说道:“大唐有一句话叫识事务者为俊杰,你们也看到,大唐国力强盛,势不可挡,跟大唐作对只有死路一条,放心,只要你们诚心归顺大唐,向皇上效忠,本将可以保证,不仅你们的性命无虞,还有机会得到大唐的重用。”
“将军,怎样才能得到大唐的重用”人群里有大胆的人,鼓起勇气大声问道。
富贵险中求,有心人早就盘算了:吐蕃环境恶劣,物产贫乏,对大唐来说是化外之地,最大的可能是像西域一样统而不治,现在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已死,王族成员也差不多全被抓,一下子死了那么多官员,肯定出现很多空缺。
这可是千栽难逢的机会。
郑鹏哈哈一笑,拍拍掌说:“这个问题提得好,要想得到大唐的重用,得先向大唐表忠心。”
有人开了头,很快有人跟风:“大将军,怎么样表忠心”
“简单,为大唐效力,对付那些危害大唐的敌人”郑鹏嘴边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现在就有一个表忠心的机会。”
说罢,郑鹏对郭子仪说:“郭将军,把人押上来。”
郭子仪应了一声,很快让人押了一群人上来,还把这些人绑在预先准备好的木桩上。
看到新押上的这群人,原来沉寂了很久的广场,再次变得热闹起来,一个个指着被绑的人指指点点。
被绑在木桩上的人,不仅出自四尚族,很多还是在吐蕃担任高官的人,例如内大相胡桑,出自纳囊氏;副相多尼,出自没庐氏;宫廷将军贡山,出自曼之琛氏;大昌本窝儿术,出自韦氏等等,让人吃惊的是,不仅仅有担任官职的人,四大尚族的普通人,男女老少都有,一个个绑在木桩上。
这是要清算吗
郑鹏等众人议论了好一会,这才挥手示意众人安静,然后大声地说:“吐蕃跟大唐,一度亲如兄弟,就是有小人作祟才成了仇敌,本将查清楚了,就是四尚族在背后兴风作浪。”
话音一落,现场一片哗然,郑鹏一席话,可以说判了四尚族死刑。
四尚族,那可是吐蕃的根基,也是公认的名门望族,吐蕃一大半重要官职、领地都在四尚族的控制之内,听郑鹏的意思,好像要拿四尚族开刀,要是除去四尚族,差不多把吐蕃的贵族清理一半多。
郑鹏不理会广场上窃窃私语,继续说道:“四尚族就是吐蕃的毒瘤,在内弄权,欺压、剥削百姓;对外百般挑衅,惹是生非,把军民拖入残酷的战争中,你们好
752 榜样的作用
陆进一下子明白了,大唐需要听话、容易控制的人,四尚族根底蒂固,不好控制,干脆把罪都推到他们身上,铲除四尚族后,重新扶持新一批贵族上位。
“郭大哥,老大不是说吐蕃普通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苦,要发动普通百姓和奴隶反抗吗,怎么又改扶持贵族呢”陆进犹豫一下,还是小声问道。
葛逻禄算是外来户,地形不够熟悉,人数也处在劣势,但是他能在敌人的重重的围剿下把吐蕃的南部搅得天翻地覆,靠的就是郑鹏给它出的招,吸引吐蕃最底层的百姓和奴隶加入他的队伍反抗,这才能跟大相悉诺逻恭禄的人马抗衡,而现在郑鹏的做法,好像要拉笼一些小贵族。
陆进也算是跟在郑鹏身边的老兄弟,郭子仪也不瞒他,耐心地说:“我们商议过,有的人适宜打江山,但不适宜守江山,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不能指望一个只会放羊的百姓去做县令,一个连字都不会写的人做主簿吧。”
猜你喜欢